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單元第16課一、素養達標1.(2024·山東濟南)咸豐帝1851年登基之初,清廷執行對西方強硬的外交政策,但隨后卻起先向西方妥協,推出“借師助剿”的策略。這主要是因為(C)A.地方官僚集團的崛起B.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提出C.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D.列強向中國進行資本輸出[解析]依據材料中的時間“1951年”以及“借師助剿”,可以推斷出讓請政府作出如此轉變的歷史事務只能是太平天國運動,C項正確;地方官僚集團的崛起不會導致清政府向西方妥協,解除A項;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與“借師助剿”說法沖突,解除B項;列強向中國進行資本輸出主要是在甲午中日斗爭之后,與題中時間不一樣,解除D項。故選C項。2.(2024·貴州畢節)1895年6月15日,《申報》報道:洋務運動僅務器械之末,而中國之病源在“朝野不通,學校不修,鴉片盛行……工商不重,才智不足”。該報道(B)A.說明制度變革成為朝野共識B.體現了國人對時局的反思C.表明資產階級維新思想萌發D.可用于佐證洋務運動破產[解析]依據材料可知,《申報》對洋務運動進行報道,認為僅學習西方科技是不行的,這體現了國人對時局的反思,B項正確;“朝野共識”不符合史實,解除A項;維新思想萌發于19世紀七十年頭,解除C項;該報道體現了國人對時局的反思,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故選B項。3.(2024·海南期末)1861年初,咸豐皇帝批準奕、桂良、文祥上奏的《通籌夷務全局酌擬章程六條折》,總理衙門在京設立。起初只負責主持外交與通商事務,后擴大到辦工廠、修鐵路、開礦山、辦學校、派遣留學生等。它的設置(A)A.推動近代經濟結構的變更B.使民間投資企業得到激勵C.抵制了西方對華經濟侵略D.表明洋務派占據肯定優勢[解析]依據材料可知,總理衙門負責辦工廠、修鐵路、開礦山、辦學校、派遣留學等洋務事宜,推動近代經濟結構的變更,A項正確;清政府激勵興辦企業是在清末新政時期,解除B項;C項夸大了總理衙門設置的影響,解除;材料強調的是總理衙門職責擴大,并不能反映洋務派占優勢,解除D項。故選A項。4.(2024·寧夏吳忠)金沖及指出:假如用短近的眼光看,甲午斗爭對中國而言是一場備受屈辱的悲劇;但是用長遠的眼光看,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屈辱迫使人們重新進行反思,屈辱促使人們猛醒。關于“新的起點”的相識,正確的是(B)A.甲午斗爭打斷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B.甲午斗爭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C.甲午斗爭造成了中國宗藩體系解體D.甲午斗爭推動了文學革命的興起[解析]依據材料中的“用長遠的眼光看,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屈辱迫使人們重新進行反思,屈辱促使人們猛醒”信息可知,學者強調甲午斗爭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激發了國人的救亡意識,B項正確;甲午斗爭的確打斷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但這與材料主旨強調“新的起點”是相背離的,解除A項;中國宗藩體系是從19世紀70年頭起先解體,到甲午斗爭完全解體,不符合材料主旨,解除C項;1915年興起的新文化運動推動了文學革命的興起,解除D項。故選B項。5.(2024·山東濟寧)1885年,清政府強化了對臺灣的管轄,建立臺灣省。這一舉措體現了清政府(C)A.適應戰時的須要 B.統治危機的加深C.主權意識的增加 D.邊疆危機的解除[解析]依據材料及所學可知,1884年中法斗爭爆發,法軍進攻臺灣后被擊潰,1885年《中法新約》簽訂。1885年臺灣建省,清政府強化對臺灣的管轄,清政府維護和鞏固國家統一的主權意識增加,C項正確;臺灣建省時中法斗爭已經結束,解除A項;由材料與清政府統治危機加深無關,解除B項;由材料不能得出邊疆危機被解除,解除D項。故選C項。6.(2024·陜西漢中)甲午斗爭后,各資本主義國家在華的資本輸出額由戰前的2億美元快速增加到1902年的15億美元,外資企業深化到中國的各個經濟部門。這一現象出現的干脆緣由是(A)A.列強對中國資本輸出合法化B.南京臨時政府激勵民間興辦實業C.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D.中國民族工業發展非常緩慢[解析]依據材料及所學可知,甲午斗爭中國戰敗簽訂《馬關條約》,條約規定日本可以在中國通商口岸設廠,由于片面最惠國待遇,其他列強也獲得了這一特權,自此列強對中國資本輸出有了合法化的條約依據,A項正確;南京臨時政府成立于1912年,解除B項;中國半殖民地化程度的加深是“資本輸出”的影響而不是緣由,解除C項;中國民族工業發展非常緩慢不是列強對華資本輸出增加的緣由,解除D項。故選A項。7.(2024·福建漳州)《馬關條約》簽署后,臺灣人民“涌入衙署,哭聲震天”,請時任臺灣巡撫唐景崧向清政府轉達臺灣屬倭“如赤子之失父母,凄慘至極!”日軍在攻臺戰役中,感嘆說:“有全臺皆兵之感”。材料反映出臺灣人民(A)A.劇烈民族認同感 B.憐憫清廷戰敗C.斗爭取得了成功 D.內部沖突激烈[解析]依據材料及所學可知,臺灣人民反對割占臺灣,并武裝斗爭,力拒日軍入臺,這體現了臺灣人民劇烈民族認同感以及反帝愛國的精神,A項正確;臺灣人民反對清政府割臺,解除B項;反割臺斗爭最終失敗,解除C項;D項與題意無關,解除。故選A項。8.(2024·湖北荊門)1895年4月17日,即《馬關條約》簽字之日,羅拔諾夫向德、法兩國駐俄使節聲明:“俄國政府確定,馬上以友情方式,干脆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據中國本土的懇求。”他正式邀請德、法兩國參與共同對日干涉的行動。三國干涉還遼(C)A.成功遏制了日本侵華的企圖B.表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C.體現了列強在華利益的沖突D.旨在維護中國的領土主權完整[解析]依據材料及所學可知,《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給日本損害了沙皇俄國等列強在華利益,故俄國聯合德法進行干涉,C項正確;三國的干涉只是制約了日本的侵略,并沒有成功遏制了日本侵華的企圖,解除A項;材料與瓜分中國狂潮無關,解除B項;材料中外交官所說的話是外交用詞,并不是出于維護中國的利益,解除D項。故選C項。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清政府的外債可追溯到廣東十三行對外商的“行欠”。從1853年起,清政府的外債漸漸發展起來。清政府以“借師助剿”的名義多次向洋商借款,這些借款單筆一般不超過50萬兩,通常以一年為期,隨借隨還。洋務派在19世紀60年頭至90年頭開展了洋務運動,清政府籌劃“海防”“塞防”,卷入中法斗爭等,這些都耗資巨大,清政府只得舉借外債。這一階段比較大額的借款有“西征借款”(1595萬兩)、兩次“輪船招商局借款”(共200萬兩左右)、四次“廣東海防借款”(共500多萬兩)、“滇桂借款”(100萬兩)、“福建海防借款”(400萬兩)、“津沽鐵路借款”和“津通鐵路借款”兩筆外債(共約80萬兩)以及“三海工程借款”和“內務府借款”(共約170萬兩)。材料二甲午中日斗爭期間,清政府先后發起了“上海洋商借款”“匯豐銀款”和“匯豐鎊款”三次借款活動。戰后又追加了“瑞記借款”和“克薩鎊款”兩筆軍事外債。五次借款總額為41545998.68兩,加上利息接近1億兩。為支付《馬關條約》要求的賠款和“贖遼費”,清政府又發起了“俄法洋款”“英德洋款”“續借英德洋款”三次大借款。據統計,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斗爭后對日賠款、對外借款本息,再加上作戰費用和發行的國內公債,總額近6億兩白銀,清政府的財政平衡遭到根本性的破壞,不得不依靠外債度日。外債不但須要支付高額利息,還附帶苛刻的政治條件,如以關稅、厘金做擔保,將海關行政管理權托付給洋人等。——以上材料均摘編自王賀雨《甲午斗爭前后中國的外債與財政》(1)依據材料一,概括甲午斗爭前晚清外債的發展趨勢,并結合所學學問分析晚清外債“發展起來”的緣由。(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學問,說明甲午斗爭前后的借款所造成的歷史影響。[答案](1)趨勢:由以政治、軍事借款為主,擴大到經濟建設領域借款;單筆借款數額不斷增加;還款周期延長。(答出兩點即可)緣由:鎮壓反清起義的須要;洋務運動的興起;邊疆危機的加劇;反侵略斗爭的消耗;自然經濟的解體(稅收基礎遭到破壞)。(答出兩點即可)(2)影響:破壞了清政府的財政平衡;大大加劇了人民群眾的負擔;導致晚清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為列強加強經濟侵略供應了便利;誘使列強由瓜分中國轉向共同支配中國。(答出三點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解析](1)趨勢:依據材料一“從1853年起,清政府以‘借師助剿’的名義多次向洋商借款”“19世紀60年頭至90年頭……籌劃‘海防’‘塞防’,卷入中法斗爭等,這些都耗資巨大,清政府只得舉借外債”“‘津沽鐵路借款’和‘津通鐵路借款’兩筆外債”得出,由以政治、軍事借款為主,擴大到經濟建設領域借款;依據材料一“借款單筆一般不超過50萬兩”“‘西征借款’(1595萬兩)、兩次‘輪船招商局借款’(共200萬兩左右)”得出,單筆借款數額不斷增加;依據材料一“通常以一年為期,隨借隨還”結合所學可知,隨著借款數目的增多,清政府無力償還,只能延長還款周期。緣由:依據材料一“從1853年起,清政府以‘借師助剿’的名義多次向洋商借款”得出,鎮壓反清起義的須要;依據材料一“洋務派在19世紀60年頭至90年頭開展了洋務運動”得出,洋務運動的興起;依據材料一“籌劃‘海防’‘塞防’,卷入中法斗爭等,這些都耗資巨大”得出,邊疆危機的加劇和反侵略斗爭的消耗;結合所學,清政府向外借款的緣由之一是,自然經濟的解體,稅收基礎遭到破壞,財政收入不足。(2)影響:依據材料二“清政府的財政平衡遭到根本性的破壞”得出,破壞了清政府的財政平衡;依據材料二“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斗爭后對日賠款、對外借款本息,再加上作戰費用和發行的國內公債,總額近6億兩白銀”,結合所學得出,為了償還賠款和外債,清政府加強對人民的盤剝,大大加劇了人民群眾的負擔;依據材料二“外債不但須要支付高額利息,還附帶苛刻的政治條件,如以關稅、厘金做擔保,將海關行政管理權托付給洋人等”結合所學得出,借款附帶政治條件,列強借此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侵略,為列強加強經濟侵略供應了便利,導致晚清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結合所學得出,列強在瓜分中國的圖謀受挫后,轉變政策,改為通過借款等方式共同支配中國。二、實力提升10.(2024·山西臨汾)清朝歷來實行滿漢雙軌制,突出以滿馭漢。但是在1853年,咸豐帝在10多個省先后任命了40多個督辦團練大臣,不少漢族地主武裝發展起來。這反映了清朝(A)A.治理體系發生變更B.滿族貴族統治受到減弱C.興起自救改革運動D.扭轉了對太平軍的戰局[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1853年以后,清朝變更了以前的以滿馭漢的做法,任命多個督辦團練大臣,漢族地主武裝快速發展起來,這說明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清政府的治理體系發生了一些變更,A項正確;漢族地主武裝的發展,并不意味著滿清貴族的勢力受到減弱,解除B項;清政府的自救改革運動發生在后來的洋務運動期間,解除C項;當時清政府在鎮壓太平天國運動中仍舊處于不利的局面,解除D項。故選A項。11.(2024·江蘇連云港)1866年,奕奏請在同文館增設天文算學館,招收30歲以下的正途仕人(秀才、舉人、進士、翰林)。高校士倭仁反對道:“立國之道,尚禮義不尚權謀;根本之圖,在人心不在技藝。”京師各省士大夫聚黨私議,約法阻攔,報者無幾。這說明(A)A.中國近代化起步異樣艱難B.封建統治集團內部起先分化C.洋務運動瓦解了傳統社會D.頑固派固守儒家的治國理念[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洋務運動期間創辦京師同文館增設天文算學館,受到了士大夫的反對,說明頑固派勢力強大,中國近代化起步異樣艱難,A項正確;無論是洋務派還是頑固派,他們都維護清朝統治,說明并未分化,解除B項;洋務運動促進了中國近代化,只是在肯定程度上沖擊了傳統社會,并未瓦解,解除C項;頑固派固守儒家的治國理念只是對材料的部分概括,也不是其實質,解除D項。故選A項。12.(2024·全國高考)面對外商輪船航運勢力進一步擴展,李鴻章認為:“各口岸輪船生意已被洋商占盡,華商領官船另樹一幟,洋人勢必挾重資以侵奪”,因此“須華商獨立公司,自建行棧,自籌保險”。這表明(D)A.商戰成為對外交往中心B.清政府激勵民間投資設廠C.求富以自強方針的變更D.洋務派打算創辦民用企業[解析]依據材料可知,面對外商輪船航運勢力進一步擴展,“各口岸輪船生意已被洋商占盡”,李鴻章強調,必需建立自己的航運公司,由中國自己的商業組織,籌備保險等業務,對抗外商侵奪,表明洋務派打算創辦民用企業,D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商戰成為“對外交往中心”,A項錯誤;李鴻章的個人主見不能說明“清政府激勵民間投資設廠”,B項錯誤;李鴻章主見“華商獨立公司”,并沒有改革洋務派“求富以自強”方針,C項錯誤。故選D項。13.(2024·湖北武漢)1842年《南京條約》簽訂,英國強迫中國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等口岸。但甲午斗爭后,清政府本著“隱杜覬覦、保全主權”的設想,自開吳淞、秦皇島、南寧為商埠。這一變更(C)A.反映了清朝政府成為列強工具B.表明治國方略根本變更C.體現了時代變更推動政策轉變D.說明地方勢力快速崛起[解析]依據材料可知,清政府自行開放商埠,削減被迫開放商埠時國家權力的丟失,所以這一變更體現了清政府在時代變更下推動政策的轉變,C項正確;《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成為列強的工具,解除A項;“根本變更”的說法過于肯定,解除B項;這一變更是清政府政策的變更,不能體現地方勢力的崛起,解除D項。故選C項。1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世紀70年頭,清政府感到了前所未有的邊防壓力,但由于清政府財政匱乏,重點守東南沿海還是保西北邊陲,成為清朝重臣們之間爭辯的焦點。下表為清朝重臣們的主要觀點。派別代表人物主要觀點海防派李鴻章等“近日財用極拙,人所共知,欲圖振作,必統天下全局合盤同籌而后定計。”“新疆不復,于肢體之元氣無傷;海疆不防,則腹心之大患愈棘。”“江海防維實為今全局要務”。塞防派王文韶等“俄人占我伊犁,有久假不歸之勢。只要俄人不能得逞于西北,則各國必不致構釁于東南。否則我師退一步,則俄人進一步,我師遲一日,則俄人進一日。事機之急,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少兒禮儀修養提升系統課程
- 推動學校體育高質量發展方案
- 推動新型消費加速發展的行動方案
- 加油站項目發展前景分析與可行性評估
- 2025年保溫杯行業發展趨勢與市場前景解析
- 后期工作計劃與目標
- 堅持學習與成長的生活哲學計劃
- 業務拓展的新思路計劃
- 合作與競爭并存的年度工作模式計劃
- 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意義計劃
- 老年心理慰藉實務 課件 項目6-10 老年家庭心理慰藉-老年死亡心理慰藉
- 腦膜刺激征的檢查
- 數據庫運維培訓
- 影視廣告賞析(哈爾濱師范大學)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培訓機構與家長溝通技巧
- 保安交通安全常識教育
- 2022年10月自考00883學前特殊兒童教育試題及答案含解析
- 群文閱讀《杜甫詩三首》(公開課課件)
- 【海南康養旅游現狀和對策探究11000字(論文)】
- (高清版)DZT 0002-2017 含煤巖系鉆孔巖心描述
- 天然石材更換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