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1頁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2頁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3頁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司馬光》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司馬光》是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的一篇文章,單元的人文主題是“美好

品質”,語文要素主題是“學習帶著問題默讀,理解課文的意思;學寫一件簡單的事”。

課后習題:跟著老師朗讀課文,注意詞句間的停頓,背誦課文;借助注釋,用自己的話

講一講這個故事;這篇課文和其他課文在語言上有什么不同?這是統編教材呈現的第一

篇小古文,應讓學生感受小古文的特點。

學習目標

1.讀好這篇小古文的停頓,并背誦下來。

2.說出文意,感受到司馬光的仁、智、勇,并與王戎對比,拓展學生思維.

3.初步感受文言文與現代文的不同:簡約而意豐。

學習過程

一、以圖引文,感知特點

1出示“司馬光救友圖”:

看到這幅圖,你想到了什么故事?司馬光救友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它可是流傳了上千

年呢?想不想知道古人怎么講的?

2出示小古文,范讀:請聽我讀給大家聽,你可以輕聲跟讀。

3出示對比圖:

設疑:古人講的和我們講的有什么不同?

預設:內容簡短…

4出示竹簡圖:

在蔡倫發明造紙術之前,咱們的老祖先只能把字寫在用竹片串起的竹簡上,砍竹、削竹

片、打磨、串繩,工序十分繁瑣,古人記錄在上面的字便非常簡潔,可謂是單字成詞單

字成畫呀!我們就把古人這種簡潔的文章形式稱之為“文言”文。(板書:文言文)

這節課我們共同學習這篇文言文,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激發興趣,初步感知古時候文字多數是寫在竹簡上的,體會文言文言簡意

豐的特點】

二、課題中了解復姓,識寫生字

1誰知道司馬光姓什么,名什么?你知道的復姓還有哪些?(可提示一年級課文《姓氏

歌》)大家真是廣聞博識呀!

2出示詞語:司馬不僅是復姓,還是古代的一種官職呢?它和司空、司徒并稱中央三大

官,請讀…

3出示漢字演變圖:“司”是本課生字,甲骨文中像樹杈的部分表示簡化的手,我們說

只手遮天、大手一揮,象征掌權的人頒布號令,左下方的口表示問審判案,司字最初的

意思便是掌權執法、問審判案了,我們可以組詞:司法、司令、官司……

【設計意圖:追根溯源,在語文教學中豐富學生語言積累。】

4范寫書空:司是(半包圍)結構,書寫時先(外)后(里),注意橫短折長并且直,

里部靠外等間距。

描紅:請大家在寫字本上描紅一個,注意姿勢。

臨寫:臨寫時落實“寫字小口訣”:觀察在先,下筆在后,寫后比對,越像越好。

反饋:磨刀不誤砍柴工,老師看到了大家觀察、比對、修正的過程,相信大家獨

自識寫生字時,也能做到。

【設計意圖:識字寫字是語文教學重點,中學段課標指向學生具有獨立識寫字能力的培

養。因此,選取代表性生字加以指導,在指導中滲透學習方法。】

三、分層次朗讀

1讀正確:請同學們借助注音反復讀這篇文章,讀正確讀流利。

2讀出停頓:指名讀,相機正音。肯定停頓正確的句子,問其緣由,做小老師領讀此句,

此篇。

【設計意圖:本著從學生中米,再到學生中去。因勢利導,達到朗讀要求。】

3越分享越成長,同桌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

4展示讀:五星朗讀者究竟花落誰家?

5齊讀

四、理解文意

1自主理解

出示:這篇文章講了件什么事?請借助注釋邊默讀邊推想。(板書:借注釋)

【設計意圖:迎合單元語文要素:帶著問題默讀課文,邊默讀邊思考,這是對低學段默

讀的加深。】

2小組交流

把你讀明白的地方說給同桌聽。

3展示

誰來說說你的理解?

他說的對應哪句?

4相機引導:

(1)群兒戲于庭

誰戲于庭?強調“誰”讀一讀。(貼紙)

群兒干什么?強調“干什么”讀一讀(貼紙)

群兒在哪兒游戲?強調“哪兒”讀一讀(貼紙)

“庭”“戲”指的是?沒錯,原來古今詞義有想通處呢,我們可以用替換詞的方式理解

(板書:替換詞)

移動詞卡:這句話我們理解為一群小孩兒在庭院里玩耍,這種方法叫做?(板書:調詞

序)

(2)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

“甕”是什么?除了借注釋,我們還可以?(板書:看插圖)出示對比圖,那幅圖是“甕”?

觀察字形,“跌”字你怎么記住它?

水到哪稱為“沒”?

此刻,這個孩子命懸一線呀!讀……

這個孩子危在旦夕呀!讀……

這個關頭迫在眉睫呀!讀……

在這緊要關頭,大家怎么做的呢?

(3)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翁破之

“眾”指誰?你從哪兒看出來的?(板書:聯系上下文)

想象一下,一哄而散的小朋友,會有什么舉動?神情和想法?出示:……有的……有

的……還有的……

小結:大家有的急中生慌/蒙/哭,唯有司馬光急中生

(智),只見他(做動作)持石擊甕破之,兩者一比較,真讓人覺得司馬光(?)

【設計意圖:在發展語言能力的同時發展思維能力,激發想象力與創造才能,將薄文讀

厚。】

(4)在司馬光的救助下,(水迸,兒得活)

“迸”是何意?你能在黑板上添上三兩筆表示“迸”嗎?

落水孩子轉危為安,這直是(?)

孩子們,防患大于未然,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我們要向危險游

戲說(不!)

(5)“兒”在文中出現了三次,他們分別指什么?

五、積累背誦

1多形式朗讀:

文言文講究搖頭晃腦,語調有韻味,讓我們帶著理解再來讀讀這篇文章。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文不厭百回讀……

2出示郵票:看圖說句子

3背誦

六、根據自己的理解講故事

誰愿意講講這個故事?可以配合動作,越是聲情并茂,越是引人入勝,越能得到這頂“故

事大王”的王冠哦?

七、拓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