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去認識一個人認識一個地方
我與地壇史鐵生1951.1.4—2010.12.31·18歲去延安插隊·21歲生日因腿疾住院,從此沒有站起來·23歲開始在街道工廠做臨時工7年·30歲患腎病回家療養。后從事寫作·47歲確診為尿毒癥,需隔日透析以維持生命·59歲突發腦溢血去世。據遺愿,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器官捐獻給醫學研究,肝臟移植給天津的一位病人1951.1.4—2010.12.31·短篇小說《我的遙遠的清平灣》(1983年)《奶奶的星星》(1984年)《命若琴弦》(1985年)·長篇小說《務虛筆記》(1997年)·隨筆散文《秋天的懷念》(1981年)《合歡樹》(1985年)《我與地壇》(1991年)《病隙碎筆》(2002年)是怎樣的“我”走入“地壇”?·它等待我出生,然后又等待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齡上忽地殘廢了雙腿。·十五年前的一個下午,我搖著輪椅進入園中,它為一個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都準備好了。·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間幾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是怎樣的“我”走入“地壇”?·無緣無故地受苦,才是人的真實處境。
——史鐵生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第3、5、7段)第3段:·四百多年里,它一面剝蝕了古殿檐頭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門壁上炫耀的朱紅,坍圮了一段段高墻又散落了玉砌雕欄,祭壇四周的老柏樹愈見蒼幽,到處的野草荒藤也都茂盛得自在坦蕩。歲月無情,歷盡滄桑褪去繁華,剩下自己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第5段:“園墻在金晃晃的空氣中斜切下—溜蔭涼,我把輪椅開進去,把椅背放倒,坐著或是躺著,看書或者想事,撅一杈樹枝左右拍打,驅趕那些和我一樣不明白為什么要來這世上的小昆蟲。”“蜂兒如一朵小霧穩穩地停在半空;螞蟻搖頭晃腦捋著觸須,猛然間想透了什么,轉身疾行而去;瓢蟲爬得不耐煩了,累了祈禱一回便支開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樹干上留著一只蟬蛻,寂寞如一間空屋;露水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滿園子都是草木竟相生長弄出的響動,窸窸窣窣片刻不息。”這都是真實的記錄,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園子荒蕪但并不衰敗”:·是蜂兒就做好蜂兒,是螞蟻就做好螞蟻,是瓢蟲就做好瓢蟲。身為蟬蛻,就該安于寂寞;身為露水,不妨在草葉上滾動,聚集,壓彎了草葉轟然墜地摔開萬道金光。借大詞派小用,彰顯出事物飽滿的自足性。·生命卑微但鮮活自由,個體渺小但價值永恒·雙腿完好這就過雙腿完好的人生,雙腿殘廢就過雙腿殘廢的人生·不是“扼住命運咽喉”的頑強對峙,是和解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荒蕪”是上帝賜予地壇的一個現實,無法逆轉,也不須辯論;而“并不衰敗”則是地壇的一種自主選擇。地壇既不因為上帝無緣無故使其“荒蕪”而自暴自棄,也不為時光偷偷摸摸侵蝕了它的榮華而奮起抗爭,它只是沿著荒蕪的路徑,將園子經營得“窸窸窣窣片刻不息”,表現出對命運安排的真切理解與主動順應。·人生困境不可根除,這樣的認識才算得上勇敢,這勇敢使人有了一種智慧,即不再寄希望于命運的全面優待,而是倚重了人間的愛愿。愛愿,并不只是物質的捐贈,重要的是相互心靈的溝通、了解,相互精神的支持、信任,一同探討我們的問題。·有一回,有個記者問我:你對你的病是什么態度?我想了半天也找不出一個恰當的詞,好像說什么也不對,說什么也沒用;最后我說:是敬重。這決不是說我多么喜歡它,但是你說什么呢?討厭它嗎?恨它嗎?求求它快滾蛋?一點用也沒有,除了自討沒趣,就是自尋煩惱。但你要是敬重它,把它看作是一個強大的對手,是命運對你的錘煉,就像是個九段高手點名要跟你下一盤棋,這雖然有點無可奈何的味道,但你卻能從中獲益,你很可能就從中增添了智慧,比如說逼著你把生命的意義看得明白。一邊是自尋煩惱,一邊是增添智慧,選擇什么不是明擺著的嗎?
所以,對困境先要對它說“是”,接納它,然后試試跟它周旋,輸了也是贏。再比如說死亡,你一聽見它就著急、生氣、發慌,它肯定就會以更加猙獰的面目來找你了;你要是鎮靜地看它呢,它其實也平常。死,什么樣兒?就像你沒出生時那樣兒唄。死,不過是在你活著的時候嚇唬嚇唬你,誰想它想得發抖了,誰就輸了;誰想它想到坦然鎮定了,誰就贏了。當然不能騙自己,其實這件事你想騙也騙不了。但要是你先就對它說“不”,固執地對它說“不”,其實所有的困境,包括死,都是借助你自己的這種恐慌來傷害你的。——史鐵生《對死亡要有一種幽默的態度》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馬丁·海德格爾的“向死而生”(Being-towards-death):
人只要還沒有亡故,就是向死的方向活著。在這個過程中,人能真實地感受到自我的強烈存在感。所以,死的過程與亡的結果相比較,這個向死的過程更本真,更真實。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第7段:祭壇石門中的落日高歌的雨燕雪地上孩子們的腳印蒼黑的古柏灼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或飄搖歌舞或坦然安臥的播散著熨帖而微苦味道的落葉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落日與雨燕共同之處:都試圖將自己固有的存在狀態發揮到極致,從而為存在本身掙得某種意義。·孩子的腳印與蒼黑的古柏:以靜默的姿態詮釋了存在的辯證法——缺席與在場。腳印,既是孩子存在過的證據,也是孩子不在場的暗示,而這種暗示又惹人猜想關于孩子的一切,于是,孩子便以另一種形式長存與他人的主觀世界里。蒼黑的古柏反襯出時間各種變化(遭遇)的短暫與虛幻。古柏以其無限持久的靜默應對著世間的萬千變遷,顯示了絕對執著之于存在的意義。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地壇非常安靜,卻充滿了自給自足的聲音;地壇煞是冷落,卻能沉淀出真實的自我;地壇一直沉默,卻包孕著無限豐富的啟示。地壇一直在幫助我思考怎樣活著的問題。是怎樣的“地壇”等待“我”?·“幸好有些東西是任誰也不能改變它的”,“有些東西”指什么?【生命的不同形態,生命的豐富壯美】解讀地壇就是解讀生命·可你看地壇,它早已放棄昔日榮華,一天天在風雨中放棄,五百年,安靜了;安靜得草木葳蕤,生氣盎然。土地,要你氣熏煙蒸地去恭維它嗎?萬物,是你雕欄玉砌就可以挾持的?瘋話。再看那些老柏樹,歷無數春秋寒暑依舊鎮定自若,不為流光掠影所迷。我曾注意過它們的堅強,但在想念里,我看見萬物的美德更在于柔弱。·柔弱是愛者的獨信。·柔弱,是信者仰慕神恩的心情,靜聆神命的姿態。·我曾寫過“設若有一位園神”這樣的話,現在想,就是那些老柏樹吧;千百年中,它們看風看雨,看日行月走人世更迭,濃蔭中惟供奉了所有的記憶,隨時提醒著你悠遠的夢想。(《想念地壇》)這樣的“我”和這樣的“地壇”發生了怎樣的聯系?①地壇離我家很近。或者說我家離地壇很近②宿命等我,歷盡滄桑在那兒等待了四百多年③想必我是該來了④把一切都準備好了⑤自從那個下午我無意中進了這園子,就再沒長久地離開過它⑥所以,十五年了,我還是總得到那古園里去、去它的老樹下或荒草邊或頹墻旁,去默坐,去呆想、去推開耳邊的嘈雜理一理紛亂的思緒,去窺看自己的心魂。
要不要死
為什么生我們的出生不是由自己決定的,死亡也不應該由自己決定,有權決定這一切的是上帝----自然法則。我們的任務僅僅是在法則允許的時限和條件下自然地生存。
怎樣活為什么在“我與地壇”的文章里寫“我與母親”?·母親是怎樣一個人?【苦難而偉大,聰慧而堅忍,毫不張揚的深沉的愛】·“我”對母親懷著怎樣的感情?【思念,痛悔,歉疚】·為什么在“我與地壇”的文章里寫“我與母親”?【(1)前后兩部分故事發生的地點同在地壇(2)地壇把它的景物化作哲理,給人以人生的啟示和智慧,母親用她的一生教會他應該怎樣活。(3)可以說地壇博大、寬廣的胸懷正是母親的象征,是地壇和母親共同讓我獲得人生的感悟,透悉生命的意義。】秋天的懷念
雙腿癱瘓后,我的脾氣變得暴躁無常。望著望著天上北歸的雁陣,我會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聽著聽著李谷一甜美的歌聲,我會猛地把手邊的東西摔向四周的墻壁。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紅紅地看著我。“聽說北海的花兒都開了,我推著你去走走。”她總是這么說。母親喜歡花,可自從我的腿癱瘓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可我卻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經到了那步田地。后來妹妹告訴我,母親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來覆去地睡不了覺。那天我又獨自坐在屋里,看著窗外的樹葉“唰唰啦啦”地飄落。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時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說。我的回答已經讓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說。她高興得一會坐下,一會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唉呀,煩不煩?幾步路,有什么好準備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邊,絮絮叨叨地說著:“看完菊花,咱們就去‘仿膳’,你小時候最愛吃那兒的豌豆黃兒。還記得那回我帶你去北海嗎?你偏說那楊樹花是毛毛蟲,跑著,一腳踩扁一個……”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沒回來。鄰居們把她抬上車時,她還在大口大口地吐著鮮血。我沒想到她已經病成那樣。看著三輪車遠去,也絕沒有想到那竟是永遠的訣別。鄰居的小伙子背著我去看她的時候,她正艱難地呼吸著,像她那一生艱難的生活。別人告訴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話是:“我那個有病的兒子和我那個還未成年的女兒……”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黃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潔、紫紅色的花熱烈而深沉,潑潑灑灑,秋風中正開得爛漫。我懂得母親沒有說完的話。妹妹也懂,我倆在一塊兒,要好好兒活……因為這園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運。·史鐵生是當代中國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寫作與他的生命完全同構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寫作之夜”,史鐵生用殘缺的身體,說出了最為健全而豐滿的思想。他體驗到的是生命的苦難,表達出的卻是存在的明朗和歡樂,他睿智的言辭,照亮的反而是我們日益幽暗的內心。(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02年度杰出成就獎得主史鐵生授獎詞)·“心血傾注過的地方不容丟棄,我常常覺得這是我姓名的昭示,讓歷史鐵一樣地生著,以便不斷地去看它。不是不斷地去看這些文字,而是借助這些蹣跚地腳印不斷看那一向都在寫作著的心魂,看這心魂的可能與去向。”
——史鐵生·史鐵生有一種在中國作家中極為罕見的高貴氣質,該氣質的形成不宜被條件反射地聯想到生理層次,至少,我被他打動與那輛輪椅無關。語言素養很高,有一種特殊的“筆墨博學”,這使他的展開方式永遠顯得從容不迫,駕輕就熟。當然,最重要的還是他的情感構造,既純粹又老練,既世故又無邪,既銳利又開通。
——莊周《齊人物論》
詞語:滄桑剝蝕淡褪坍圮亙古不變撅一杈樹枝捋著觸須蟬蛻窸窸窣窣譬如灼烈熨帖猝然聲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股權轉讓合同男方提出解除合作
- 中小企業合同保障宣言2025
- 山東省單縣2025屆數學五年級第二學期期末復習檢測試題含答案
-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達標名校2025屆初三下期第一次月考試題含解析
- 井陘礦區2025年數學五下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答案
- 智慧農業技術農業領域的新篇章與新機遇
- 農村集體土地承包合同示例
- 統編版二年級語文下冊名校真題卷(含答案)
- 無子女雙方協商離婚協議書
- 2025預制管樁購買合同書
- 代持房屋合作協議書范本
- 供應鏈管理師技能競賽理論考試題及答案
- (新版)糖尿病知識競賽考試題庫300題(含答案)
- 新工人進場三級教育表格
- 寫字樓保潔人員培訓方案(技術方案)
- (附著式升降腳手架)設備設施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 外協救援服務協議
- DL∕T 2547-2022 交流斷面失電監測裝置技術規范
- 高齡患者的麻醉管理策略
- 小小科學家《物理》模擬試卷A(附答案)
- 2024年安徽蚌埠市國有資本運營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