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八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和人民解放戰爭
課本研讀從局部抗戰到全國抗戰
匯報人:許七安壹
單元梳理
貳
課標研讀
叁
內容分析
肆
資料補充
單元梳理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勝利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轉折點1931年九一八事變1937年盧溝橋事變1931年-1945年14年抗戰國民黨政權在大陸統治滅亡;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取得中國革命勝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與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興起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中華民族的解放戰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反對外來侵略和國民黨反對派專制統治日本侵華中國人民反侵略,推動政治民主化聯系:中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時間性結構性課本內容課時要求返回“八年抗戰”OR“十四年抗戰”?2017年教育部表示,在教材中要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精神,將“八年抗戰”字樣全部改為“十四年抗戰”,樹立并突出十四年抗戰概念。
“十四年抗戰”這一說法早在建國初就曾出現過,東北書店就曾出版過《十四年抗戰史》。此次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說法,意味著從國家層面承認了這一概念,有助于中小學生更全面理解抗日戰爭的整個歷史。——經盛鴻(南京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從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后的全面抗戰從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后開始的抗戰,包含了局部抗戰和全面抗戰兩個階段
8年到14年不是改變,而是還原歷史原貌。1937年作為歷史節點的意義,在于全民族全面抗戰的開始,同樣不會被否認。——李宗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館長)學術依據中國抗戰第一槍在1931年沈陽北大營就已經打響;中國共產黨領導的30萬東北抗日聯軍在1931年至1937年之間于白山黑水之間進行了艱苦卓絕的抵抗,付出了大量犧牲;日本對中國的侵略連續14年沒有間斷過,中國人民的抵抗也沒停止過→東北抗戰是東北人民對日本侵略者的抵抗,更是中華民族持續不斷,不屈不撓的抗爭;有力說明中國反法西斯侵略戰爭開始時間最早,持續時間最長,付出代價最大,對徹底戰勝法西斯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此前習慣上“八年抗戰”的說法,是指從1937年“七七事變”開始的“全面抗戰”,抗戰烽火燃遍全國,不再局限于東北,只要是有日軍侵略的地方,都掀起了全面的抗日戰爭。現在,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學地方課程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是將“七七事變”之前東北軍民的抗爭也包含在“抗日戰爭”這一歷史概念中。——劉江永(清華大學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日本問題專家)課標研讀一、教學重難點二、子目邏輯重點: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從局部抗戰到全民族抗戰;日軍暴行難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必然性;華北事變后,國共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重點: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日軍侵略暴行。難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及必然性;華北事變后,國共關系的發展變化;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原因。局部抗戰全面抗戰抗日戰爭進程日軍暴行政治經濟軍事空間廣時間長重點: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從局部抗戰到全民族抗戰;日軍暴行難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必然性;華北事變后,國共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三、學情分析相對完整的學習了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日本諸多暴行(南京大屠殺)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過程等史實;面對民族危機,中國社會階層作為;揭示日本暴行性質,培養學生史料實證的素養;引導學生分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的過程和影響;用史實回擊日本右翼否認侵略的言論,增強家國情懷。初中高中四、教學目標1.明確時空觀念,掌握日本侵華罪行及中國人民抗戰的基本史實。2.運用史料實證,探究日本侵華的原因,理解其侵華的必然性。3.明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第二次國共合作,三光政策,治安強化運動等概念。4.通過學習日本發動侵華戰爭以及給中國人民帶來的災難,認識軍國主義的危害,感悟今日的和平來之不易。(家國情懷)1.學習日軍侵華罪行;2.梳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過程;3.認識日本侵華戰爭的必然性和危害。以歷史課本為藍本,以課程標準為理念,以考試說明為指導。
內容分析?本課導入東方會議有目的有計劃:海外雄飛論(幕府末期)→與“文明論”和“脫亞論”結合(煽動國民情緒)
→1927年《田中奏折》(根本戰略)→1936年《國策基準》(大陸政策與南進政策雙管齊下)歷史原因日本侵華原因(歷史原因;經濟原因;中國內部)“在世界各國相互對峙,呈弱肉強食之勢,若吃者是文明國家,被吃者是非文明國家,那么我日本要加入吃的國家行列,與文明國家一起尋求美味佳肴。”——福澤諭吉☆
局部抗戰局部侵華九一八事變時間1931.9.18地點沈陽借口柳條湖事件經過次日占領沈陽結果東北三省全部淪陷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原因:歷史原因:從大陸政策到“國策基準”的既定國策,蓄謀已久。客觀原因:西方大國綏靖政策。經濟原因;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日本轉嫁國內危機。有利時機:中國國民政府剿共,新軍閥混戰。直接原因:九一八事變。(開始)→(之后:日本法西斯專政的建立)一二八事變又稱一二八淞滬抗戰,九一八事變之后,日本為了轉移國際視線,并迫使南京國民政府屈服,于1932年1月28日晚進攻上海中國守軍,十九路軍抵抗。建立偽滿洲國1932年3月,日本扶植清廢帝溥儀做傀儡,建立偽滿洲國,并推行奴化教育。☆
局部抗戰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只要不喪國權,不失守土,日寇不提難以接受之條件,我方即可乘英美干涉之機,與之交涉;不可以各國干涉,而我反出以強硬,致生不利影響也。”——《蔣介石日記》1932年2月4日國民政府態度:寄希望于國聯調停,不抵抗政策。東北人民:組織抗日義勇軍。中國共產黨:派楊靖宇領導由游擊隊改編而來的東北人民革命軍堅持抗戰。到1936年,改編為中共領導的東北抗日聯軍(1936年發展到三萬余人),牽制大量日軍。楊靖宇東北人民革命軍同日軍作戰☆
局部抗戰局部侵華華北事變使中華民族面臨亡國滅種的危機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
局部抗戰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一二九·運動性質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一次大規模學生愛國運動背景華北自治運動爆發1935年12月9日,北平學生游行示威影響宣傳中國共產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救國主張,促進中華民族的新覺醒重點: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從局部抗戰到全民族抗戰;日軍暴行難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必然性;華北事變后,國共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
局部抗戰抗日救亡運動的新高潮西安事變一,背景1.1935年8月1日,中共發表“八一宣言”,號召“停止內戰,一致抗日”。
2.1935年底中共中央召開瓦窯堡會議,確定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統一黨內思想。3.在中共中央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張楊在西北地區實行聯共抗日。二,經過
1.蔣介石逼迫張楊“剿共”,勸說無果;2.張學良和楊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發動兵諫;
3.經各方努力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和平解決。VS武力和平中國有可能內戰再起,日本將加大侵略!有力推動國民黨向停止內戰,聯共抗日方向轉變!中國共產黨以民族利益為重
內戰→聯合抗日中國共產黨為什么主張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為什么西安事變最后得以和平解決?①民族危機加深,人民抗日救亡運動情緒高漲;②“逼蔣抗日”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的方針奠定基礎,中共的努力與讓步;③日本在華行動打破凡爾賽——華盛頓體系規定的資本主義世界統治秩序,英美不滿日本侵略行動,矛盾激化;④國內(中間力量)國際的支持。☆☆☆
全面抗戰的開始七七事變七七事變是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等一系列事變的繼續與擴大,標志著全民族抗戰的開始。☆☆☆
全面抗戰的開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探究:國共第二次合作得以實現的原因?1.華北事變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2.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3.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4.國共雙方政策的調整與相互妥協;5.社會各界人士(中間政派)的推動。材料一:全中國的同胞們!平津危急!華北危急!中華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實行抗戰,才是我們的出路!——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材料二: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年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蔣介石“最后關頭”演說國民黨:抵抗日本侵略共產黨:全民族抗戰中間力量:民族資產階級,開明紳士和地方實力派及其政治組織旨在通過廣泛的民主參與,凝聚各階層力量,形成統一的抗戰意志和行動綱領,有效應對日本侵略。
強調民主政治的重要性人民參與到國家管理中,激發其愛國熱情和抗戰動力;增強政府的合法性和公信力,為抗戰提供堅實的群眾基礎。在關注國家命運的同時,重視民生問題,救濟受戰爭影響的弱勢群體。借此恢復民眾自由權利,激發民眾抗戰熱情。最低限度的民主政治是一種適應性闡釋,并不指代一個具體的,固定的制度模式,通常指一個社會或國家在政治制度上所能接受的最低標準的民主實踐,在保障公民基本政治權利和參與權方面,必須達到的最低要求。它并不是一種理想狀態,而是政治發展的一個階段性目標,根據國情調整民主政治的門檻,最大限度的教育和動員民眾,為構建現代民主國家提供一種的途徑。
擁護國共合作,表現愛國和反帝反封建立場,反映當時社會各階層對于團結抗戰、民主進步的共同愿望,也為后來的抗戰勝利及中國政治走向民主化奠定了重要基礎。重點: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從局部抗戰到全民族抗戰;日軍暴行難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必然性;華北事變后,國共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
局部抗戰節點辨析全國團結抗戰局面初步形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最終形成:七七事變十年內戰局面基本結束國共合作抗日局面形成中國共產黨全面抗戰路線形成1937年8月22日-1937年8月25日,洛川會議的召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最終形成:1937年9月23日,蔣介石發表談話國共第二次合作方針確立:瓦窯堡會議初步形成:西安事變和平解決?日軍的侵華暴行南京大屠殺一、含義1937年12月-1938年初,日本帝國主義在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制造的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二、事件背景
1.歷史背景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展開對中國全面大規模侵略,同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日本侵略軍在上海及周邊地區展開淞滬會戰。淞滬會戰結束后,日軍趁勢分三路急向南京進犯,中國軍隊在撤退過程中未能組織起有效抵抗,南京處于日軍的直接威脅之下。
2.軍事準備中國方面在1937年11月26日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軍司令長官,負責南京保衛戰。但由于撤退命令倉促,且部隊士氣低落,南京保衛戰最終失敗。“他后來告訴友人,盡管自己20多年來身經百戰,但從未經歷過如此黑暗的一天。”?日軍的侵華暴行南京大屠殺三、事件經過
1.日軍進攻與占領1937年12月1日,日軍攻占江陰要塞,同日下達進攻南京的作戰命令。12月10日日軍發起總攻,12月12日唐生智下達突圍、撤退命令,中國軍隊的抵抗就此瓦解。12月13日,日軍攻入南京城。
2.屠殺暴行
①日軍在南京進行了長達四十多天的屠殺,手段極其殘忍,包括集體槍殺、焚燒、活埋等,屠殺30萬人以上。
②遇難者包括未能及時撤退的中國軍人、淞滬戰爭后流離失所逃到南京的戰爭難民以及開戰后未能及時疏散的南京本地居民等。
③南京市三分之一的房屋被燒毀,幾乎所有的商店被搶劫一空,財產損失不計其數。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松井石根,:華中派遣軍司令,南京大屠殺的主要指揮者之一。朝香宮鳩彥:接替松井石根指揮的日軍司令,下達了“殺掉所有戰俘”的命令。
12月18日,一群日本士兵闖進來,將年輕的中國男子拖出學校。翌日清晨,他們又回來抓捕婦女。由于擔心日本士兵對孕婦圖謀不軌,李秀英做出了一個沖動的決定,她猛地將頭撞向地下室的墻壁,企圖自殺。當她恢復意識后,發現自己躺在地下室的一張帆布小床上。日本士兵已經走了,但他們抓走了好幾名年輕婦女。李秀英精神恍惚地躺在床上,腦海中閃過許多瘋狂的念頭。如果她跑出去,也許是自投羅網,會遭到日軍強暴;如果什么也不做,只是坐以待斃,也許日本士兵還會回來找她。李秀英最后決定留下。如果日本士兵不來,當然一切都好;如果他們回來,她將拼死抗爭。她告訴自己:寧可一死,也不能被日軍強暴。很快她就聽到了三名日本士兵下樓的沉重腳步聲。其中兩名士兵抓走了幾個婦女,這些婦女驚恐地尖叫著,被拖出了房間。
李秀英的對手又矮又小,她完全可以把他舉起來當作盾牌,以抵擋其他日本士兵的攻擊。但后來,日本士兵拿刺刀對準她的頭部,在她臉上亂砍,將她的牙齒打掉了。她滿嘴是血,朝日本士兵的眼睛唾去。“墻上,床上,地板上,到處都是血。”李秀英回憶說,“我滿腔怒火,一點兒都不害怕。我唯一的念頭就是與他們拼命,將他們殺掉。”最后,一個日本士兵用刺刀刺中她的腹部,她眼前一黑,昏死過去。……將近60年之后,李秀英已經兒孫滿堂,但她仍然身體硬朗,熱愛生活,甚至還保持著脾氣火暴的名聲。她說,自己的一大遺憾就是當初沒有跟父親習武,不然,她早就將那三名日本士兵殺掉了。
因此,鮮有婦女敢與施暴者抗爭,但還是有一些零星的反抗。有位中學教師在被槍殺前奮勇擊斃了5名日本士兵。最著名的是李秀英的事跡,她在與日本士兵的搏斗中身受37處刀傷,卻堅強地活了下來,近60年后的今天依然精力充沛,且能生動地描述并演示自己的遭遇。1937年,18歲的李秀英新婚不久,丈夫是中國軍隊的技術人員。當中國政府撤離南京時,她的丈夫也坐在滿載中國士兵的火車頂上離開了南京。當時李秀英已有六七個月的身孕,這種身體狀況下乘坐擁擠的火車會有危險,因此只好留下。同許多其他留在南京的中國平民一樣,李秀英和父親逃到由外國人管理的國際安全區。他們躲在一所改建為難民營的小學地下室里。但同安全區的其他難民營一樣,這里也一再遭到日軍的檢查和侵擾。另一名士兵死死盯著躺在床上一動不動的李秀英。有人告訴他李秀英病了,他卻把其他人都踢到房間外面的走廊上。這名士兵一邊慢慢地來回踱步,一邊打量著她。突然,在他還沒弄清發生什么事情之前,李秀英迅速出擊。她從床上跳下來,奪過對方腰間的刺刀,并迅速靠在墻上。“他嚇壞了。”李秀英回憶道,“他萬萬想不到女人也會反擊。”他抓住李秀英拿著刺刀的那只手的手腕,但李秀英用另一只手抓住了他的領子,并用盡全身力氣咬他的胳膊。盡管這名士兵全副武裝,而李秀英穿著行動不便的棉旗袍,但她卻在搏斗中占據了上風。兩人扭在一起,相互踢打,最后這個士兵被打敗,號叫著尋求幫助。其他日本士兵沖進來,顯然他們也不敢相信眼前的情景。他們端起刺刀向李秀英刺去,但由于顧及自己的同伴,他們都刺不到她。?日軍的侵華暴行【史料互證】
?日軍的侵華暴行殖民統治重點:從九一八到七七事變;從局部抗戰到全民族抗戰;日軍暴行難點: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必然性;華北事變后,國共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日本是如何統治淪陷區的?一、對占領區(1)政治上:實行“以華制華”方針,在占領區扶植傀儡政權(汪精衛南京偽國民政府)。(2)經濟上:實行“以戰養戰”方針,,野蠻掠奪資源。
①壟斷經濟:壟斷淪陷區工礦、金融、交通業;②糧食統制:統制糧食為軍用物資,造成普遍饑饉和死亡;③強征苦力:強迫青壯年到日本和中國東北做苦力。
日本是如何統治淪陷區的?二、對敵后抗日根據地(1)“三光政策”:燒光、殺光、搶光,消滅抗戰軍民生存條件。(2)“治安強化運動”:1941-1942,在華北農村瘋狂掃蕩,一片焦土(“治安肅正計劃”:1939初-1940年3月,日本帝國主義為強化戰爭而對抗日根據地和抗日武裝實行所謂軍事、政治、經濟的總力戰而采取的殘暴政策。)三、對國統區
重慶大轟炸——1938.2-1943.8,死者超過1萬人。
日本難以短期內蠶食鯨吞中國,妄圖將中國變為其殖民地。《孫子兵法》?日軍的侵華暴行殖民統治治安強化運動“治安區”(敵占區)“準治安區”(敵我爭奪的游擊區)“非治安區”(敵后抗日根據地)實行保甲制度,調查戶口,推行連坐法,擴大偽軍,加強特務活動;著重對人民的欺騙懷柔,宣揚“王道樂土”。實行“大檢舉”,恐怖政策與懷柔政策兼施;普遍修筑封鎖溝墻和碉堡,并實行所謂“絕緣政策”,制造無人區。加緊“掃蕩”,實行野蠻殘忍的“三光政策”,企圖扼殺敵后抗日根據地軍民的生存條件。
囚籠政策?日軍的侵華暴行“慰安婦”制度731細菌部隊重慶大轟炸重慶——中國戰時陪無差別轟炸+戰略轟炸日軍所制造的一系列侵略暴行給中國人民帶來深重災難,本課選取典型代表,反映出日軍對國際法的公然踐踏。“記住歷史,但不要記住仇恨。”——已故大屠殺幸存者李秀英課堂小結【思維導圖】從局部抗戰到全面抗戰局部抗戰全面抗戰的開始日軍的侵華暴行九一八事變——標志著中國局部抗戰的開始一·二八事變建立偽滿洲國——農化教育華北事變——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局部侵華抗日救亡運動的興起西安事變——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東北抗日聯軍長城抗戰一二·九運動七七事變——中國全國抗戰的開始第二次國共合作南京大屠殺殖民統治:政治、經濟重慶大轟炸實施細菌戰推行“慰安婦”制度課堂小結【主題記憶】兩個時期:局部抗戰、全面抗戰四大事變: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西安事變、盧溝橋事變三類暴行:對占領區①政府犯罪(南京大屠殺、細菌部隊、“慰安婦”制度)②“以華制華”(政治)③“以戰養戰”(經濟)對敵后抗日根據地①“三光政策②“治安強化運動對國統區:重慶大轟炸課堂小結【時間軸】課后習題1.一二·九運動的口號“停止內戰,一致抗日”所反映的時代特征是()A.在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B.打倒列強、除軍閥的國民革命運動的進行C.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D.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D解析:一二·九運動發生在1935年,此時日本侵華形勢日益嚴峻,故D項正確;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是在1919年,故A項錯誤;國民革命運動時間是1924—1927年,故B項錯誤;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建立是在1937年,故C項錯誤。課后習題2.《金陵十三釵》是張藝謀執導的戰爭史詩電影。故事講述的是1937年在南京的一座教堂里一個冒充神父的美國人、一群女學生、13個風塵女子以及軍人和傷兵,共同面對南京大屠殺的故事。下列對當時抗戰形勢的敘述正確的是()A.國共兩黨開始由對峙轉向合作B.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已經正式形成C.日本占領廣州,抗戰進入相持階段D.國民黨在正面戰場上消極抗戰B解析:材料中南京淪陷的時間是1937年12月,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故B項正確。國共兩黨開始由對峙轉向合作只全國抗戰局面即國共合作抗日局面,西安事變和平解決后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后最終形成。1938年10月日軍占領廣州、武漢后,已無力再發動大規模的戰略進攻。全民族抗日戰爭由戰略防御階段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1939年1月,國民黨五屆五中全會的召開標志著它政策重點由對外抗日轉移到對內反共,開始推行消極抗日積極反共的反動政策。課后習題4.據抗戰勝利后不完全調查顯示,1937年日軍占領南京后搶走器具30.9萬余件,金銀首飾14200兩,珍貴書籍14.86萬冊,古玩7300件,糧食1200萬石。搶劫和破壞的其他財富尚未統計。這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項目管理考試內容理解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資格認證考試回顧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專業人士資格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會計崗位職責試題及答案
- 洗煤廠粉塵治理施工方案
- 微生物檢驗技師的基本知識試題及答案
- 財務政策對公司戰略的影響試題及答案
- 水泥土換填施工方案批復
- 管道工程測量與定位考核試卷
- 2024年項目管理能力評估試題及答案
- 煙霧病教學查房
- 我的家鄉成都課件
- 延長石油集團招聘筆試
- 風機及塔筒吊裝工程吊裝方案
- 交流電機控制原理及控制系統 習題及答案 第2-12章 交流電機調速系統功率電子電路- 全數字交流電機調速系統設計
- 【MOOC】電子線路設計、測試與實驗(二)-華中科技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2024年人大題庫考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題庫答案
- 給青年的十二封信讀書分享
- 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江蘇省選拔賽平面設計技術項目技術工作文件
- 2024年網絡與信息安全考試題庫
- 安橋功放機TX-NR3010說明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