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大市聯考卷(三)語文本試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從“講故事”的角度來看,中華傳統文化有著獨特的優勢。中華的先祖既重視“記言”即記錄人們的語言,也重視“記事”即記錄人們的行為,而語言與行為正是人類故事的兩大要素。汗牛充棟的中華典籍中記載著中華先祖的嘉言與懿行,它們構成了意義深遠的中國故事。試看“記言”:中華民族有無數的思想結晶載于典籍?!凹核挥?,勿施于人”的倫理學原理,“民貴君輕”的政治學原理,“和為貴”“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民族關系、國家關系準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愛觀念,“天人合一”“民胞物與”的自然觀,乃至“數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時入山林”的環境保護思想,“不戰而屈人之兵”“茍能制侵凌,豈在多殺傷”的戰爭思想,都是具有普適價值的可貴思想資源,尤需深入研究,準確闡釋,廣泛宣揚。再看“記事”:中華傳統文化素有“信而好古”“不語怪力亂神”的思想傾向,在講故事的維度上同樣如此。神話是早期人類最流行的故事,但中國神話的虛構程度遠低于“兩希”文化。在中國古代的神話體系中,女媧、后羿、大禹等人物的英雄事跡都是除害安民,而有巢氏、燧人氏、神農氏等人物分別發明了筑室居住、鉆木取火及農業生產。從講故事的角度來看,希臘神話的情節更加豐富生動,而中國神話則具有更高的可信度。前者的情節大多發生于虛擬的天庭,而后者的背景卻是真實的人間。古希臘人說火種是普羅米修斯從天庭盜來饋贈給人類的,而中華的先民卻認為這是他們中的一員——燧人氏自己發明的。堯、舜、禹是史家用“信史化”的方式記載的上古賢明君主,他們的英雄事跡皆有詳細生動的記錄,對后代產生了巨大的正面影響。諸如此類神話故事,對后代的志士仁人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堪稱古代“講好中國故事”的范例。(摘編自莫礪鋒《弘揚中華文化,講好中國故事》,2023年12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網)材料二:2024年6月25日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道器和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后,軌道器與返回器在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里處正常解鎖分離,軌道器按計劃完成軌道規避機動。13時41分許,嫦娥六號返回器在距地面高度約120公里處,以10.9km/s的速度在大西洋上空第一次再入地球大氣層,實施初次氣動減速,之后在深入大氣層60公里處開始反彈上升,爬升到100公里到140公里的高度后,重新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再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直至降落。返回器“半彈道跳躍式”的飛行狀態,就如同在空中“打水漂”,這一返回過程也被人們稱為“太空打水漂”。6月25日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著陸于內蒙古自治區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嫦娥六號任務自發射后歷經53天、11個飛行階段,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樣返回,這是我國建設航天強國、科技強國取得的又一標志性成果。(摘編自喻思南《越星河,攜月壤,嫦娥六號逐夢歸》,2024年6月26日,《人民日報》)材料三: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這既是深刻的思想理念又是務實的工作方法,體現了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占據國際道義制高點的戰略謀劃。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宋朝龍認為,我們可以從三個角度把握建構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的必要性:“第一,通過話語權的建構來把中國故事傳播出去,把成功經驗、故事中的道理傳播出去。第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背后深層次的價值觀同西方有所區別,價值觀的傳播需要一套系統的話語體系。最后,話語權對凝聚人民共識、增強‘四個自信’是重要的力量和途徑?!庇纱?,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著力增強我國國際話語權是順應時勢的科學戰略謀劃。一個世界性大國不能沒有自己的話語權,甚至不能沒有引領時代和世界潮流的話語權,否則在世界政治中必然處于守勢。我們的先人早就認識到“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的道理。闡釋中華民族稟賦、中華民族特點、中華民族精神,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其中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我們在把握話語體系一般共性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話語體系的獨有“個性”,通過不斷增強和彰顯中國特色,才能使話語體系保有源源不竭的活力。(摘編自李文峰《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2023年11月2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民胞物與”的自然觀以及“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戰爭思想也適合中國以外的許多國家和地區,值得大力宣揚。B.堯舜禹的英雄事跡能夠對后代產生巨大的正面影響,因而史家選用“信史化”的方式來記錄他們的故事。C.中國探月工程的名稱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故事,這樣命名契合國人對月球的美好想象,也彰顯出中國特色。D.建構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不僅能傳播成功經驗,促進中西價值觀的交流,還能凝聚人民共識,增強自信。2.下列對材料二中畫橫線語句的圖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 B.C. D.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分析和評價,正確的一項是(3分)()A.材料一將中國古代神話與古希臘神話進行對比,意在強調中國古代神話的真實可信,也表明古代神話故事可以作為“講好中國故事”的范例。B.材料二中嫦娥六號返回器采用“半彈道跳躍式”返回方式,達到了充分利用大氣層進行減速的目的,這直接反映出我國航天技術之高超。C.材料三引用“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表明以德服人、以文化人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體現,也是中國古代國家話語權不足的體現。D.從過去先人對“記言”與“記事”的重視,到今天中國探月工程的完美收官,這些都反映出中華民族有著豐富且值得傳播的經驗與智慧。4.材料二的語言既有新聞語言的客觀真實,又有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要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我國該如何講好中國故事?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村西的小河李駿虎對于在晉南農村長大的我來說,汾河曾是一個傳說,就像黃河和長江一樣。小孩子們經常聽長輩說起,剛剛趕著馬車從河西拉了一趟炭回來。“水可大啦,望也望不到邊!”他們不住贊嘆。小孩子們在不遠處玩耍,①看似不經意,實際上支棱著耳朵一字不落都聽進了心里。但我們不羨慕,因為有村西的那條小河就夠玩了。對于我們來說,十里之外的汾河太遙遠了。直到十年后,我到了省城太原求學。有一天,我忽然就明白過來,原來我們村西的那條小河就是汾河的支流。它向西流淌,是因為汾河在西邊,它要投入汾河的懷抱。并且,②在回憶祖母的講述中,我對那條小河的感知更加清晰——那條小河流經寬闊的河谷底部,與地面有十多米的落差,河谷兩岸遙遙相望,足有一二百米遠。祖母講過,我們的村莊最初就建在河邊,周圍壘著一圈又高又厚的石頭墻。到了汛期,洶涌的河水在圍墻外不斷上漲,眼看快要跟墻頭齊平,卻很神奇地不再上升。于是就出現了這樣的奇景:村墻外是汪洋大水,村墻里雞鳴犬吠、煙火照常?;貞涀屛覠o法平靜。試想如果村西那條作為支流的小河都曾經奔騰咆哮,沖刷出一二百米寬的河谷,它所注入的汾河該是何其浩大?。》诤泳d延七百多公里,有一百多條大小支流,號稱“百納汾水”,這是怎樣壯闊的一條大河?。『芸?,我就從史料中領略到了汾河的氣魄。史料記載,距今兩千一百多年前,漢武帝劉徹的船隊由黃河河口進入汾河,來到河東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祭祀后土,之后乘坐高大的樓船泛舟汾水,飲宴中流。時值秋后,洪波涌起,煙水浩渺,漢武帝詩興大發而作《秋風辭》:“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簫鼓鳴兮發棹歌,歡樂極兮哀情多。少壯幾時兮奈老何!”這就是汾河“棹歌素波”美譽的由來。作為這樣一條浩瀚大河的支流,我們村西那條小河曾經應該也是可以行舟走船的吧。而在我兒時的記憶里,它是連名字也沒有的。它是沿河各個村莊的天然界河,流經上游杜村時就叫杜村河,流經我們李村時就叫李村河,而村里的人們談起它時只叫它“河”。兩個下地干活的人碰上,一個問:“到哪里干活去呀?”一個回答:——“河里?!薄皇窍潞拥囊馑迹前押庸群秃影渡系耐恋亟y稱為“河里”。河里實在是我們這些放牛娃的樂園。夏天的時候,淺淺的河水被陽光曬得像溫暖的被窩,我們在水里歡快地撲騰,大呼小叫打水仗。岸邊露出水面的石頭上,③嬸子大娘們把泡好的皂莢裹在粗布床單里,掄起搗衣杵使勁兒地砸,“嗵嗵嗵”此起彼伏響徹河谷。說笑聲中,嬸子大娘們揉搓好衣物,抖起來鋪在水面上拽幾下,衣服就被水流沖洗干凈了。再叫個同伴合力擰干,抖開鋪到岸邊的草地上,小風兒吹著,不消一會兒,衣服就干了。離我們游泳的地方不遠的下游,大人們說那里有一眼深井。那里是小孩的禁區,卻是個至關重要的地方。因為水深的地方正好下水泵,所以經常會有一輛拖拉機開過去,用車頭發動機上的皮帶帶動抽水機,通過一條黑色膠皮管把河水揚到十米高的河谷上去,灌溉方圓數百畝土地上的莊稼。高處看守水渠的叔伯們不時發出憨厚而響亮的笑聲,很寬容地任由我們拿著一塊破窗紗接在水龍頭下面,捉那些在抽水機中幸存的小魚小蝦。那可真是一幅其樂融融的田園圖景啊。澆灌過的玉米地和高粱地,伴著靜夜的蟲鳴聲,發出清晰而嘈雜的“吱吱”聲。那是無數莊稼一起拔節的聲音。小學語文課上,老師講到“天籟之音”這個成語時,我無端地就會想起跟隨父親在墨黑的田野里聽到的莊稼一起拔節生長的自然之音。夕陽壓山,莊稼地也快澆完了,童心未泯的叔伯們玩興大起,跳下水去把河道上下游的泥壩口子都堵起來。柴油機的油門加到最大,一會兒工夫,被隔絕的河段就漸漸露出黑亮的河床。那些躲在水草和淤泥里的大魚小蝦們驚慌地跳躍起來,一片銀光閃閃。所以就算是在黃土高原上的北方鄉村,我小時候也經常吃到魚,雖然只是很普通的被我們稱作“梆子魚”的白鰱。而我最喜歡吃的,是游泳的時候從岸邊的水草里撈回的河蝦,它們是水晶般半透明的。母親炸完魚,會就著鍋底那點熱油把河蝦倒進去稍微翻炒一下,瞬間河蝦就變成紅色。這時候撒點鹽巴放進碗里,就是最美味和富有營養的小吃。那條無名的小河,它灌溉莊稼、提供水產,養育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也給我們留下無盡的鄉愁。我在太原求學那些年,坐著綠皮火車往返故鄉。我在南同蒲鐵路沿線上看到汾河斷流,萎縮成一條細細的黑線,心里很不是滋味。一晃三十多年過去,汾河公園太原段已經建成四十多公里長的景觀長廊,各種珍稀的鳥類回歸草木葳蕤的河畔,汾河重現“山銜落日千林紫”“沙際紛紛雁行起”的晚渡盛景。在我女兒眼里,汾河一開始就是一個美好的自然與人文相諧的景區,她沒有經歷過我與這條河流還有那些無名的支流的生命故事。在汾河公園,我很想給她講講村邊那條小河的故事,卻發現無從說起。因為那條小河連個名字也沒有,就像祖祖輩輩生活在河邊的人們一樣平凡。④汾河的一百多條支流里,有多少是這樣無名的河流,它們又養育了多少代平凡的人們,誰也不知道。(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先言“我”心中傳說般的汾河,由此自然引入作為其支流的村西的小河這個對象。B.作者通過講述史料,后又引用《秋風辭》,既寫出了汾河的氣魄,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蘊。C.在“我”兒時記憶里,村西的小河連名字都沒有,可見這種小河太過常見,不受當地人重視。D.從求學時看到的汾河斷流,到如今汾河重現盛景,汾河的變化體現了國家近些年生態建設的成就。7.對文中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句子①中,“支棱著耳朵”生動表現了孩子們對汾河的好奇之心,符合孩子的天性。B.句子②可以看出作者在人生旅途中時時回憶故鄉和小河,并時常產生新的感悟。C.句子③運用“裹”“砸”“抖”“拽”“擰”等簡練有力的動詞,描寫了洗衣服的場景。D.句子④運用倒裝,配合兩個“多少”的追問,突出地表現了“我”內心的困惑。8.作者在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兒時村西的小河有著不同的心理感受,請結合文本梳理概括。(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有學者認為“鄉土文學必須要體現鄉土特色”,本文就體現了這一特點,請簡要分析本文的“鄉土特色”。(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先君子嘗言,鄉先輩左忠毅公①視學京畿,一日風雪嚴寒,從數騎出,微行入古寺,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公閱畢,即解貂覆生,為掩戶。叩之寺僧,則史公可法也。及試,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視,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廠獄,史朝夕獄門外。逆閹防伺甚嚴,雖家仆不得近。久之,聞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謀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屨,背筐,手長镵②,為除不潔者。引入,微指左公處則席地倚墻而坐面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嗚咽。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來前。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不速去,無俟奸人構陷,吾今即撲殺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擊勢。史噤不敢發聲,趨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語人曰:“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崇禎末,流賊張獻忠出沒蘄、黃、潛、桐間,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每有警,輒數月不就寢,使將士更休,而自坐幄幕外。擇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則番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迸落,鏗然有聲。或勸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負朝廷,下恐愧吾師也?!笔饭伪鶃硗┏?,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拜夫人于堂上。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于史公云。(節選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有刪改)材料二:義,即《易》之所謂“言有物”也;法,即《易》之所謂“言有序”也。義以為經而法緯之,然后為成體之文。(節選自方苞《又書貨殖列傳后》)[注]①左忠毅公:即左光斗。②镵(chán);古代一種鐵制掘土工具。10.材料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將須斷句處的字母寫在答題卡上。(3分)微指左公A處B則席地C倚墻而坐D面額焦爛E不可辨F左膝以下G筋骨盡脫矣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從,使……跟從。與《諫太宗十思疏》中“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的“正”用法相同。B.雖,即使。與《答司馬諫議書》中“雖欲強聒,終必不蒙見察”中的“雖”意思不同。C.“先”,這里是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與《六國論》中“思厥先祖父”的“先”意思相同。D.為,當作。與《阿房宮賦》中“朝歌夜弦,為秦宮人”中“為”的意思不同。12.下列對材料一有關內容的概述、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是一篇寫史可法逸事的短文,不像正史那樣完整地記敘史可法的一生,只選取了寒夜苦讀、營救左公、嚴謹治軍、躬造左府等片段,彰顯人物可貴品質。B.左公對夫人表白心跡:“吾諸兒碌碌,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北砻髯蠊髦厍嗄晔房煞ú恢皇且驗樗恼鲁霰姡匾氖撬麄冇泄餐乃枷胫鞠颉.史可法常流涕說“吾師肺肝,皆鐵石所鑄造也”,字字有千鈞之力。寫出了師生之間的建立在共同“志事”上的深厚情誼,也顯示了作者對左公的頌揚之情,令人感動。D.本文首句先點明這些“逸事”聞之于“先君子”,結尾又進一步解釋自己父親消息的來源,特別說明其中還是史可法親自講出來的,完全可靠,所以雖是“逸事”,卻足以補充正史。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國家之事糜爛至此,老夫已矣,汝復輕身而昧大義,天下事誰可支拄者?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史公治兵,往來桐城,必躬造左公第。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請簡要分析《左忠毅公逸事》是如何體現材料二方苞“義法”內涵的。(5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15~16題。水調歌頭·落日古城角①辛棄疾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長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②,歸計狎沙鷗。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功名事,身未老,幾時休。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③。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何處依劉客④,寂寞賦登樓。[注]①這首詞約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冬天,當時辛棄疾正在江東安撫司參議官任上,友人辭別前往臨安,詞人作此詞送友人。②戰國蘇秦游歷諸國,黃金散盡,潦倒而歸,被妻子埋怨。③伊周,即古賢臣伊尹、周公,后常將二人并稱,指執掌朝政的肱股大臣。④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投靠荊州牧劉表,但未受其重用,曾登城作《登樓賦》。15.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開篇點題,直接勸告友人不要遠行?!伴L安”指都城臨安,“路遠”體現了對友人此行的擔憂。B.“歸計狎沙鷗”,既是詞人對友人的勸解之辭,也暗含了其對朝廷不能重用人才的諷刺和無奈。C.上片最后兩句虛寫,詞人想象友人明夜乘舟而去;一個“載”字化抽象為具體,突出離愁之深。D.結尾用典,寫出了友人當前的處境,雖有所依,卻難有作為,只能如古人登樓作賦抒胸中塊壘。16.有評價稱這首詞“一反常態”,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陶淵明曾嘆“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也有類似的情感抒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荀子《勸學》中善用比喻和對比的方式闡述學習方法和學習態度,文中以“雕刻”為喻,從反面論證學習要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態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剛剛退休的陳校長創作了一幅書畫作品,畫面是一群鷗鳥在水面上翻飛。略一沉吟,他在畫作的空白處題上前人的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⒄Z言文字運用(本題共15小題,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題?!拔幕龊!?,是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重要方面。如何“文化出海”?我們可以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一是看“羅盤”識方向?!皳P帆遠航”,意味著機遇,也預示著這些文化產品要接受更多受眾、更多視角的檢驗。因此,既需要識別(甲),也需要識別哪些需求又是因國家而異的,從而創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鳴與認同的作品。比如去年集奧林匹克精神與中國文化元素于一身的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超越文化隔閡上演“一戶一墩”火爆場面,世人可以“信口拈來”各種與中國國寶大熊貓有關的趣事,使“冰墩墩”成為全球近幾屆奧運會熱度最高的吉祥物之一。二是建“港灣”助遠航。水手可以A地出海,是因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灣,對于文化“走出去”來說亦是如此。①比如截至到2022年,②中國(浙江)影視產業國際合作區已吸引260多家企業入駐,③將大量華語影視作品發行至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④合作區還上線了“十諾云平臺”,⑤為全國乃至浙江影視出口企業提供服務。三是(乙)。大海航行靠舵手,也靠水手。“文化出?!?,除了內容“出?!?,也需要人才、技術、資金的“出?!薄1热?,為了提升翻譯出版人才業務水平和綜合能力,中國翻譯研究院、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等啟動了“海外翻譯與傳播應用能力培養計劃”,圍繞多語種翻譯出版、書刊海外傳播、海外出版營銷、數字出版技術等領域,開展研修培訓、研討交流等。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拔幕龊!笔且粓雠c未來角逐的遠征。期待在“文化出?!钡倪@條路上,我們的電影、文學、動漫等產品能揚起一道道風帆,形成B之勢,駛進世界各地受眾的心里。18.請根據材料內容,給“文化出?!毕乱粋€定義,不超過70字。(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文中第三段標序號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請在文中括號內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畫波浪線的“信口拈來”,有人認為用得好,有人認為有語病。你的看法是什么?請簡要說明理由。(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會越來越多地感受到情緒對人的觀察、思考、判斷、行動等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你對情緒的感受如何?你對情緒有過怎樣的思考?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情緒的認識。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大市聯考卷(三)1.B[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試題解析]B.“因而史家選用‘信史化’的方式來記錄他們的故事”錯誤,強加因果。材料一第三段有“堯、舜、禹是史家用‘信史化’的方式記載的上古賢明君主,他們的英雄事跡皆有詳細生動的記錄,對后代產生了巨大的正面影響”,不存在題干的因果關系。2.A[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圖表的能力。[試題解析]A.“實施二次氣動減速”和“二次再入大氣層”錯誤,根據“重新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再入大氣層,實施二次氣動減速,直至降落”可知,是返回器在二次再入大氣層后實施二次氣動減速。3.B[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多個信息進行比較、辨析的能力。[試題解析]A.“中國古代神話的真實可信”曲解文意,中國古代神話也有其虛構性,只是“中國神話的虛構程度遠低于‘兩?!幕保弧肮糯裨捁适隆狈秶鷶U大,原文材料一第三段為“諸如此類神話故事,對后代的志士仁人有著巨大的激勵作用,堪稱古代‘講好中國故事’的范例”。C.“也是中國古代國家話語權不足的體現”錯誤,無中生有,原文無相關表述,原文強調“我們在把握話語體系一般共性的基礎上,積極發展話語體系的獨有‘個性’”。D.“中國探月工程的完美收官”錯誤,材料二講述的只是中國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的成功。4.[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材料語言特色的能力。[試題解析]客觀真實。文章不僅運用專業術語,還提供具體的科學數據(如“距南大西洋海平面高約5000公里處”“距地面高度約120公里處,以10.9km/s的速度”“深入大氣層60公里處”“重新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再入大氣層”),這些數據讓讀者可以清楚地了解嫦娥六號的具體運行情況,體現了報道的專業性和準確性。使用精確的時間節點(如“2024年6月25日13時20分許”“13時41分許”“14時07分”),這種精確的時間表述符合新聞報道對于事件發生時間的要求,增加了報道的真實性和權威性。描述了明確的技術步驟和過程(如“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正常解鎖分離”“軌道規避機動”“氣動減速”等),使得整個事件的敘述邏輯清晰,符合新聞報道的客觀要求。形象生動。使用比喻手法,如材料二在介紹嫦娥六號返回器“半彈道跳躍式”的飛行狀態時,將返回器的軌跡比喻為“打水漂”(“返回器‘半彈道跳躍式’的飛行狀態,就如同在空中‘打水漂’”),使得復雜的航天術語變得易于理解且生動有趣。描述了返回器的動態過程,如“在深入大氣層60公里處開始反彈上升,爬升到100公里到140公里的高度后,重新以每秒7公里的速度再入大氣層”,這樣的描寫不僅提供了信息,還給讀者帶來了視覺上的想象空間,增強了文本的表現力。[參考答案]①客觀真實:文章不僅運用專業術語,還列舉了相關的具體數據,如“高精度導航參數”“2024年6月25日13時20分許”“10.9km/s的速度”等,體現出新聞語言的客觀真實。②形象生動:如材料二在介紹嫦娥六號返回器“半彈道跳躍式”的飛行狀態時,用了“太空打水漂”這一比喻,讓復雜的返回方式變得生動形象,便于讀者理解,體現出文學語言的形象生動。5.[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文中信息進行分析、運用的能力。[試題解析]①學習經典,弘揚傳統文化深入發掘中華歷史典籍中具有普適價值的思想資源,如材料一所述,將“記言”與“記事”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通過展示中國古代先哲的思想智慧、歷史人物的英雄事跡以及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向世界傳遞中國文化的深厚底蘊和人文精神。②開拓創新,提升綜合國力。講好中國故事,就要大力發展航天等高科技領域,掌握關鍵技術,如材料二中提到的嫦娥六號任務的成功,體現了中國在科技創新方面的實力與成就。通過分享這些現代科技成就的故事,可以展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并且體現中國對于科技進步與和平利用太空的貢獻。不斷突破,展現中國力量。③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正如材料三所述,需要構建符合中國國情和發展道路的話語體系,以增強國際話語權。這不僅包括對外傳播中國文化、理念和價值觀,也包括在國際舞臺上表達中國的立場和主張,讓世界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國的發展模式。可見,只有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才能展現中國的文化魅力,傳播中國成功經驗,增強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參考答案]①學習經典,弘揚傳統文化。深入發掘中華歷史典籍中具有普適價值的思想資源,如先哲經典作品、中國古代神話和歷史傳說等,造福世界。②開拓創新,提升綜合國力。講好中國故事,就要大力發展航天等高科技領域,掌握關鍵技術,不斷突破,展現中國力量。③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只有構建中國話語和敘事體系,才能展現中國的文化魅力,傳播中國成功經驗,增強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故事。6.C[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綜合賞析文學作品的思想內容的能力。[試題解析]C.“不受當地人重視”錯,小河養育著人們,是當地人賴以生存的事物,人們只是沒有給小河起獨特的名字,并不能說明小河不受當地人重視。7.D[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試題解析]D.“困惑”錯,倒裝和兩個“多少”突出表現了小河的奉獻之大和默默無聞,眾多無名的小河默默地養育無數的人們,作者對此心存感激。8.[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篩選理解文本內容和概括人物心理感受的能力。[試題解析]解答此題,首先,要審清題意,明確要求。題干有兩點信息需要注意:一是“不同的年齡階段”,行文穿插了作者不同時期的感悟,可以梳理出三個階段“兒時”“在太原求學時(十年后)”“如今(三十年后)”;二是“對兒時村西的小河”,對象上并非對汾河,時間上并非對后來的小河。其次,要回歸文本,總結感受。①兒時,“我”覺得“有村西的那條小河就夠玩了”“河里實在是我們這些放牛娃的樂園……我們在水里歡快地撲騰,大呼小叫打水仗”“離我們游泳的地方不遠的下游……捉那些在抽水機中幸存的小魚小蝦”,從中可以看到兒時的“我”覺得小河很有趣,我們在河里玩鬧嬉戲、捉魚捉蝦;②在太原求學時,“有一天,我忽然就明白過來,原來我們村西的那條小河就是汾河的支流”“試想如果村西那條作為支流的小河都曾經奔騰咆哮,沖刷出一二百米寬的河谷??”,可以看出“我”得知兒時玩耍的小河是汾河的支流時,內心對其感到震撼,震撼于僅是汾河的一條支流的小河就能如此奔騰咆哮;③如今,“我”感慨“汾河的一百多條支流里,有多少是這樣無名的河流,它們又養育了多少代平凡的人們,誰也不知道”,可以看出“我”對小河的感激,感激這些無名的小河養育著無數平凡的人們;文中的“我”一直記得小河,可以看出對小河的懷念。[參考答案]①兒時的“我”對這條小河深感有趣,孩子們在水里嬉戲玩鬧、捕撈魚蝦。②在太原求學的“我”對兒時的小河感到震撼,驚異于一條支流就能如此奔騰咆哮。③如今的“我”對兒時的小河感激、懷念,感動于無名的河流養育了無數平凡的人們。9.[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概括文本內容和分析文本藝術特色的能力。[試題解析]鄉土文學,作為一種文學流派,強調對鄉村生活、風景、人物及風俗的深入描繪,以展現獨特的鄉土氣息和地域文化。題干要求分析本文的“鄉土特色”,首先要提煉文章的寫作對象,文章描繪了鄉村的環境,描寫了鄉村的生活,刻畫了鄉村的人物。據此,結合文本從鄉村環境、鄉村生活、鄉村人物方面展開分析即可。①從鄉村環境看,文章開篇即提到汾河作為傳說般的存在,隨后引出村西的小河,通過回憶和描述,展現了鄉村特有的自然景觀。如“那條小河流經寬闊的河谷底部.與地面有十多米的落差,河谷兩岸遙遙相望,足有一二百米遠”,這樣的描寫不僅展現了鄉村地形的廣闊與獨特,還讓人感受到鄉村自然風光的壯麗與寧靜。此外,對“蟲鳴的高粱地”的描繪,更是將讀者帶入了一個充滿生機與活力的鄉村夜晚,體現了鄉村特有的寧靜與和諧。②從鄉村生活看,文章通過細膩的筆觸,描繪了鄉村人民的生活場景。如“祖母講過,我們的村莊最初就建在河邊,周圍壘著一圈又高又厚的石頭墻。到了汛期,洶涌的河水在圍墻外不斷上漲”,展現了鄉村人民面對自然災害時的智慧與堅韌。又如“嬸子大娘們把泡好的皂莢裹在粗布床單里,掄起搗衣杵使勁兒地砸”,以及“用車頭發動機上的皮帶帶動抽水機,通過一條黑色膠皮管把河水揚到十米高的河谷上去,灌溉方圓數百畝土地上的莊稼”,“跳下水去把河道上下游的泥壩口子都堵起來……那些躲在水草和淤泥里的大魚小蝦們驚慌地跳躍起來,一片銀光閃閃”,抽水灌溉,捕魚捉蝦等這些生動的細節描寫,不僅展現了鄉村人民日常生活的真實面貌,還透露出他們質樸、勤勞的生活態度。③從鄉村人物看,文章中的鄉村人物形象鮮明,各具特色。如“高處看守水渠的叔伯們不時發出憨厚而響亮的笑聲”,通過這一細節,展現了鄉村人民樂觀、開朗的性格特點。又如“童心未泯的叔伯們玩興大起,跳下水去把河道上下游的泥壩口子都堵起來”,這一情節則進一步突出了鄉村人民在勞作之余的童趣與歡樂。這些人物形象的刻畫,不僅豐富了文章的內容,還使得鄉村的鄉土氣息更加濃厚。[參考答案]①描繪了鄉村的特色景致,寬闊的河谷、高大的石墻、蟲鳴的高粱地,風景獨特。②描寫了鄉村的生活,人們拉炭洗衣,抽水灌溉,捕魚捉蝦,風俗獨特。③刻畫了鄉村的人物,他們善于勞作,童心未泯,善良淳樸,風情獨特。10.BDF[命題立意]本題考查文言文斷句的能力。[試題解析]句意:(獄卒)悄悄地指著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見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著墻,臉龐、額頭都燒得焦爛,辨認不出(原來的面貌),從左膝蓋以下,筋骨全都脫落了。“微指左公處”主語是獄卒,“指”為謂語動詞,“左公處”為賓語,應在其后斷開,即B處;“則席地倚墻而坐”省略主語“左公”,此處是描寫史可法見到左公行為狀態的內容,可單獨成句,故在D處斷開;“面額焦爛不可辨”主語是“面額”,“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中,主語是“筋骨”,“左膝以下”為方位狀語,主語不同,中間應斷開,即F處。11.B[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詞語意思的了解及掌握常見的文化常識的能力。[試題解析]A.正確,都是使動用法。句意:他帶著幾個騎馬的隨從。/考慮到(朝中可能會出現)讒佞奸邪,就想到使自身端正(才能)罷黜奸邪。B.錯誤。兩處“雖”的意思相同,都為“即使”。句意:即使左家的仆人也不能靠近。/即使想對您強行啰嗦幾句,最終也一定不會被您理解。C.正確。句意:與先父友好。/想想他們的祖輩父輩。D.正確?!栋⒎繉m賦》中的“為”意為“成為”。句意:把義當作經線,把法當作緯線。/他們早晚唱歌奏樂,成為秦國的宮人。12.A[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試題解析]A.“本文是一篇寫史可法逸事的短文,不像正史那樣完整地記敘史可法的一生”說法有誤。本文的主要寫作對象是左光斗(左忠毅公)而非史可法。13.[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語句翻譯能力。[試題解析](1)“糜爛”,敗壞;“已矣”,已經完了;“昧”,不明。(2)“治兵”,領兵作戰;“躬造”,親自拜訪或訪問;“第”,住宅、宅邸。[參考答案](1)國家大事已經敗壞到這個地步,我老頭子已經完了,你又輕生不明大義,天下大事靠誰來支撐呢?(2)史公領兵作戰期間,往來經過桐城,一定親自拜訪左公府第。14.[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和思路,評價文章的思想內容的能力。[試題解析]材料二中方苞所述“義以為經而法緯之,然后為成體之文”,意在強調,寫作應當“言有物”,也就是思想感情充實、人物形象生動,也應當“言有法”,也就是結構嚴謹、手法生動。從“言有物”的角度來說,本文所述左忠毅公如古寺、科舉考場識別人才史可法,入獄后鐵骨錚錚絕不屈服,史公以鳳廬道奉檄守御等事例,都充分詳實地充實了文章內容,也塑造了一個鐵骨錚錚、大義凜然的高尚形象。從“言有法”的角度來看,本文僅選取京畿視學、獄中斥史、史可法治兵等典型事跡,表現左光斗識才、選才、惜才的崇高品格。而在這其中,京畿視學、獄中斥史等事跡都以左光斗為主角,通過直接描寫,充分展現其愛才惜才、鐵骨錚錚等形象;而在文章的最后三段,作者寫史可法統兵作戰忠于職守和敬事左公的父母及夫人,看似明寫史,實則也暗寫左,間接表現左光斗“他日繼吾志事,惟此生耳”的預言之正確。如此這般,可充分體現出作者組織材料的嚴謹有序。[參考答案]①《左忠毅公逸事》“言有物”。通過敘述左忠毅公的事跡,充實了文章,塑造了一個鐵骨錚錚、大義凜然的高尚形象。②《左忠毅公逸事》“言有法”。組織材料“有序”,如先進行正面描寫,再進行側面描寫,先寫左公為國選才、識才、愛才、護才,后寫其影響,體現組織材料的嚴謹有序。(內容上也前后呼應,如材料來源于先君子及左公甥聞之于史公,“使拜夫人”與“拜夫人于堂上”相呼應,等等。敘述條理清晰,章法嚴密,全文緊扣“忠毅”展開,且明確是“逸事”。)參考譯文:材料一:先父曾經說過,同鄉前輩左忠毅公任京城地區學政時,有一天,刮風下雪,天氣特別冷,他帶著幾個騎馬的隨從,改裝出行,走進一座古寺。廂房里有個書生伏在桌上睡著了,(桌上的一篇)文章剛寫好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脫下貂皮外衣給他蓋上,并替他關上門。左公向寺里的和尚詢問,卻原來是史可法。等到考試時,差役喊到史可法的名字,左公驚喜地注視著他,等到他呈上考卷,左公就當面批為第一名。還召他進入內室,讓他拜見夫人,說:“我的幾個兒子平庸無能,將來能繼承我的志向和事業的,只有這個學生啊。”到左公被關進東廠監獄時,史可法整天守候在獄門外。逆閹魏忠賢對監獄防備監視很嚴,即使是左家的仆人也不能靠近。過了很久,史可法聽說左公遭了炮烙酷刑,早晚將要死去,便拿了五十兩銀子,哭泣著跟獄卒商量探監的辦法,獄卒被他感動了。有一天,獄卒讓史可法換上破舊衣服和草鞋,背了個竹筐,手拿著長镵,裝作打掃垃圾的人。把他領進監獄,(獄卒)悄悄地指著左公所在的地方。只見左公坐在地上,身子靠著墻,臉龐、額頭都燒得焦爛,辨認不出(原來的面貌),從左膝蓋以下,筋骨全都脫落了。史可法上前跪下,抱著左公的膝蓋低聲哭泣。左公辨出史可法的聲音,可是眼睛睜不開,就使勁地抬起手臂,用指頭撥開眼皮,目光像火炬一樣明亮,生氣地說:“沒用的奴才!這是什么地方,你卻到這里來!國家大事已經敗壞到這個地步,我老頭子已經完了,你又輕生不明大義,天下大事靠誰來支撐呢?還不快走,不要等奸賊們構成罪名來陷害你,我現在就打死你!”說著就摸起地上的刑具作出投擊的樣子。史可法閉口不敢出聲,快步走了出來。后來他常常流著眼淚對別人講述這件事,說:“我老師的肺肝,都是鐵石鑄造的啊!”崇禎末年,“流賊”張獻忠在蘄州、黃州、潛山、桐城一帶出沒,史公以鳳廬道員的身份奉命守御鳳陽、廬州一帶。每逢有警報,他總是一連幾個月不進寢室睡覺,讓將士們輪換休息,自己卻坐在帳幕外。他選擇十個身強力壯的兵士,(每次)叫兩個蹲坐著,自己背靠著他們,每過一更,就(讓他們)輪換一次。每當嚴寒的夜晚,他一站起來,抖抖衣裳,鎧甲上的冰霜散落下來,發出清脆的響聲。有人勸他稍微休息一下,史公說:“我對上怕辜負了朝廷,對下怕對不起我的老師啊?!笔饭I兵作戰期間,往來經過桐城,一定親自拜訪左公府第,問候太公、太母安好,到堂上拜見夫人。我的同族老前輩涂山,是左公的女婿,與先父友好,他說(左公在)監獄中講的話,是親自從史公那里聽到的。材料二:義,就是《易經》中所說的“言有物”;法,就是《易經》中所說的“言有序”。把義當作經線,把法當作緯線,這樣兩相統一,文章就能自成體系。15.C[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分析理解詩歌內容的能力。[試題解析]C.“上片最后兩句虛寫,詞人想象友人明夜乘舟而去”錯誤,上片最后兩句“明夜扁舟去,和月載離愁”的意思是:明晚月色下,你就要帶著滿身的離愁乘船而去。這是實寫,而非虛寫,描寫的是友人即將離去的場景。16.[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評價詩歌思想內容和情感的能力。[試題解析]“一反常態”即寫作內容、手法、情感等與常規寫法不同。這首詞是詞人和友人分別時寫的送別詞,傳統的送別詞多以感傷、惜別、鼓勵為主,常常表達對友人的不舍、祝福和期待,通常伴隨著溫情脈脈的叮嚀和祝福。而辛棄疾卻在詞中反其道而行,勸阻友人不要離開。作者通過“長安路遠”表現出仕途的艱難和遙遠,又用“風雪敝貂裘”形象地描繪了官場的寒冷與凄苦,這種勸留的語氣實質上是在告訴友人:仕途并非坦途,不如留下。這種對友人求仕的勸解之辭與一般送別詞中表達離別祝福和期待的溫情形成了鮮明對比。“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中提到戰國時期蘇秦散盡黃金游歷諸國,最終潦倒而歸,甚至被妻子埋怨的典故,辛棄疾借此暗示追求功名的徒勞和仕途的無常。緊接著,他又用“歸計狎沙鷗”表現出對歸隱的向往,似乎在諷刺那些奔走功名的人最終不過是一場空。這種對功名的諷刺與貶低,表達了詞人對現實的無奈和不滿,也與一般送別詞表達對未來的期望形成對照。“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中辛棄疾借用東漢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王粲的典故,表達出自己心懷壯志卻無處施展的苦悶。他以王粲無奈投靠劉表而不被重用、寂寞賦詩登樓自喻,深刻表達了詞人對自己壯志難酬、懷才不遇的悲哀,同時也是對現實的不滿和批判。這種寄托自己壯志難酬的情感在一般的送別詞中很少見。[參考答案]①對友人求仕不僅不鼓勵反而勸誡,表現冷峻態度,有別于一般送別詞中的溫情。②諷刺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埋沒人才的做法,與一般送別詞表達對未來的期望不同。③自我感慨,寄托自己的壯志難酬,不同于一般送別詞中表達的離別之情。【詩歌賞析】詞上片充滿對友人的不舍之情,對友人之遠行表示擔憂。“落日古城角,把酒勸君留?!倍溟_篇點題,直接勸告友人不要遠行?!伴L安路遠,何事風雪敝貂裘。散盡黃金身世,不管秦樓人怨,歸計狎沙鷗?!蔽寰涠际窃~人為友人感到擔心,既言前路之艱難,又怕友人時運不濟,像當年入秦的蘇秦一樣,最終落魄而歸,招致親戚朋友的冷落。用“歸計狎沙鷗”的歸隱山林之路,反襯追求功名利祿的道路上充滿了艱難險阻。上片末句表達的是對友人一心向往功名富貴的感嘆。下片“詩書萬卷,致身須到古伊周”,肯定了友人杰出的才學,希望友人此行能夠獲得成功,像伊尹和周公一樣成為國之棟梁.同時詞人又說“莫學班超投筆,縱得封侯萬里,憔悴老邊州”,勸慰友人不要一味為了功名富貴而像班超一樣,有家難回。結尾處“何處依劉客,寂寞賦登樓”,乃是作者聯系自身的境遇,自比王粲,感嘆自己身似浮萍,漂泊不定,空自思鄉,落得孤獨寂寞。這首詞充滿了一種悲慨之情,通篇都是對友人求仕的勸解之辭,但實際上卻是對朝廷不能重用人才,埋沒人才,使友人和自己這樣的有識之士壯志難酬,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諷刺與悲憤。17.[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試題解析]易錯字:摧、鍥。[參考答案](1)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2)鍥而舍之朽木不折(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18.[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下定義的能力。[試題解析]首先確定屬概念,“文化出海”是一個過程,或一種方法、理念、行為等。依據第二段“從而創作出更具全球目光、更能引起情感共鳴與認同的作品”可知,“文化出?!钡脑瓌t是“能引起情感共鳴與認同”,也就是“求同存異原則”;依據第四段“也需要人才、技術、資金的‘出?!笨芍?,“文化出?!钡膽{借手段是“人才、技術、資金”;依據最后一段“駛進世界各地受眾的心里”可知,“文化出?!钡哪康氖恰皩⑽覈奈幕a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圍得到傳播”。最后按照下定義的表達式:“文化出?!笔恰倪^程。注意修飾語的順序要合乎邏輯。[參考答案]“文化出?!笔腔谇笸娈愒瓌t,憑借人才、技術、資金,將我國的文化產品推向海外,使其在更大的范圍得到傳播的過程。19.[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試題解析]A處,依據后文“是因為背后有可以安心停泊的港灣”可知,此空強調的是“無所畏懼、勇往直前”,所以可填:一往無前。一往無前:指不把前進道路上的困難放在眼里,無所畏懼、毫不動搖地奮勇前進。B處,依據前文“揚起一道道風帆”可知,此空強調的是“競相出發,蓬勃向上”,所以可填:千帆競發。千帆競發:意思是數不盡的船只競相出發。形容事物蓬勃向上,生機勃勃地向前發展。[參考答案]A一往無前B千帆競發20.[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試題解析]第①句詞語重復。“截至到”中“至”就是“到”的意思,去掉“到”,可改為:比如截至2022年。第⑤句語序不當。按照范圍大小,“全國乃至浙江”應改為“浙江乃至全國”。[參考答案]①修改為:比如截至2022年;⑤修改為:為浙江乃至全國影視出口企業提供服務。21.[命題立意]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試題解析]甲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統編版三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測試卷(A)(含答案)
- 政府資金補助協議
- 長沙二手房交易合同示例
- 中英俄煤炭購銷合同范本
- 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晶都雙語學校九年級化學上冊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高中歷史 第六單元 近代歐美資產階級的代議制 第19課 美國的聯邦制教學設計 北師大版必修1
- 二手房購買定金合同樣本
- 2025聯合經營合同
- 商品房買賣合同
- 2025年度光伏發電系統施工及運維合同
- 第八講 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PPT習概論2023優化版教學課件
- 職業教育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融媒體教材系統設計與開發指南
- 中國急性早幼粒細胞白血病診療指南
- 陜09N1 供暖工程標準圖集
- 小型折彎機設計
- 大學英語泛讀教程第2冊課件Unit-6-Fath
- 復旦棒壘球專項課教學大綱
- 房產中介法律知識及案例分享811課件
- 安全用電-觸電與急救課件
- 初三任務型閱讀公開課一等獎省優質課大賽獲獎課件
- 公司組織架構圖(可編輯模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