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書法考級理論知識_第1頁
2025年書法考級理論知識_第2頁
2025年書法考級理論知識_第3頁
2025年書法考級理論知識_第4頁
2025年書法考級理論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法等級考試理論知識

秦及秦此前

1.篆書重要可以分為甲骨文、金文、小篆三大類。

2.《石鼓文》是現今發現最早的石刻文字之一。

兩漢

1.“八分書”的特性是什么(增長了波磔俯仰,字形由長趨扁,體勢展向左右兩邊)

2.隸書的風格特點是什么(謹嚴規矩、典雅肅穆、雄渾粗拙、散逸縱橫)

3.文字學家把篆書向隸書的轉換過程稱作“隸變”,把隸書的定型稱作“隸定”。

4.章草是漢代草書的主流,張芝被稱為“草圣”。

5.《禮器碑》是漢代謹嚴規矩類隸書的代表作。

魏晉南北朝

1.歷史悠久,有篆、隸、真、行、草五種書體。

2.草書可以分為小草、大草、狂草。

3.今草書以王羲之、王獻之為代表,世稱“二王”。

4.“書圣”是指王羲之,他的《蘭亭序》被稱作“天下第一行書”。

5.王獻之的代表作是《》(又稱《玉版》)。《鴨頭丸帖》是其行書代表。

6.《圣教序》是唐代僧人懷仁集王字而成。

7.《真草千字文》是智永的作品。

隋唐五代

1.初唐四大家是指虞世南、歐陽詢、諸遂良、薛稷。

2.《九成宮醴泉銘》是歐陽詢晚年楷書的代表作。

3.《雁塔圣教序》是諸遂良的作品。

4.顏真卿的代表做有《多寶塔碑》、《麻姑仙壇記》、《顏勤禮碑》,而他的《祭侄

秀明文稿》有之譽。

5.柳公權的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軍碑》。

6.唐代狂草以張旭的《古詩四帖》、懷素的《自敘帖》為代表。

7.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被稱為唐代三大楷書家。

8.楷書、草書兩極的高峰,使唐代書法足以雄視千古。

9.李北海即李邕,為唐代善行書者。

宋元時期

1.宋代書法四大家是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

2.《黃州寒食詩帖》是宋代蘇東坡的作品,有之稱。

3.米芾,人稱“米南宮”、“米襄陽”,有《苕溪詩帖》《蜀素帖》等名行書。

4.宋徽宗趙佶所創“瘦金體”在書法史上。

5.元代的趙孟與顏、柳、歐并稱為楷書四大家,《膽巴碑》是其代表作。

明清時期

1.“漆書”是揚州八怪中的金農發明的,“六分半書”是鄭板橋發明的。

2.清代書家鄧石如最擅篆書。

3.清代擅長《石鼓文》的是吳昌碩。

概述部分

1.文房四寶是指紙、硯、筆、墨。

2.書法中的任何一筆都包括起、行、收三部分。

3.寫在書籍、書畫、碑拓前面的稱題,背面的稱跋。

4.《敘》中稱六書為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假借。

5.五字執筆是指ye、押、鉤、格、抵。

6.書法:(略)

7.筆法(指用筆的措施,是歷代書家在長期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一套手腕運動與毛筆

相適應的用筆規律)

8.九宮(古代書家在實踐中總結出的結字規律,認為凡字均有八面,而八面點畫有皆

拱向中心,即“”,故而形成八面拱心之“九宮”。

9.中鋒側鋒:

據行筆過程中主毫在點畫中的位置而言,這是兩種重要用筆措施。中鋒也叫正鋒,指行

筆過程中尖鋒主毫一直走在筆畫的正中,點畫顯得飽滿圓渾;側鋒亦叫偏鋒,指行筆過程中

尖鋒主毫偏在點畫的一側,筆畫顯得輕快飄逸、活潑灑脫。在書寫中,中鋒側鋒宜結合使

用,可有所側重,但不適宜偏廢。

10.提按:

提按是運筆過程中的一組相對的用筆措施。提是指筆在垂直方向由下向上用筆的動作;

按是指筆在垂直方向由上向下的用筆動作。書家作書時,提按要一直貫穿于用筆中,互相結

合,所謂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才能防止沉重、飄浮的毛病。

11.蠶頭雁尾:

是對隸書橫畫起筆、橫波收筆的形象說法,指隸書長畫起筆,回鋒飽滿,形如蠶頭,橫

波收筆,頓筆斜提出鋒,狀如雁尾。

12.一波三折:

本義指寫捺畫時,起筆要束得緊,頸部要提得起,捺腳處要鋪毫飽滿,拓得開,如此一

筆之中有三個轉折筆勢;后泛指在書寫點畫時,行筆中筆勢起伏,含委婉意。

13.無垂不縮、無往不收:

書法用筆的基本原則。指運行時筆勢有來必有往、有去必有回、有放必有收、有運必有

止,這樣才能氣韻飽滿、前后呼應,從而使筆畫含蓄、圓實有力。

14.內撅(ye厭)外拓:

用筆的兩種不一樣方式,多用于行草書。內撅指筆意緊斂,王羲之多用此法;外拓指筆

意放縱,以王獻之為代表。

書法專業試題

一、簡答題(每題5分,共30分)

1、書法的內容

2、何為〃筆之四德〃

3、什么叫油煙墨、松煙墨

4、什么叫生宣、熟宣

5、隸書最佳的入門臨摹范本有哪些

6、甲骨文的藝術風格特點

四、問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1、蔡倫造紙及其重要功績

2、學習書法、選擇碑帖應掌握的要點

3、書寫姿式〃八字訣〃的基本要領有哪些

《書法美學》試卷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書法美的〃時空交叉〃的三個基本方式是什么

2、五體書的意義有哪些

3、簡述書法中字的可識即內容的價值。

4、書法中的〃學問氣〃其特定的所指是什么

四、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

1、怎樣理解對線條追求立體之美的意義

2、可視效果之升華〃勢〃的理論意義有哪些

《二十世紀中國書法史》試題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民國時期的書法理論研究是空前繁華的,詳細說可為幾類研究

2、簡述民國中后期書法作品進入商品互換的意義

3、在書法組織里〃官本位〃習慣勢力有什么危害怎樣處理

4、目前圍繞在書法理論界的困惑是什么

四、問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五四〃運動以來,毛筆作為書寫工具實用性的喪失,對本世紀的書法發明的影響是什么

2、試述〃文化大革命〃對書法藝術發展的影響

3、二十世紀書壇大師吳昌碩的卓絕成就有哪些

4、毛澤東草書藝術恢宏博大,意氣風發,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補充考試題:(每題10分,共20分)

1、一件書法藝術作品的價值含量是什么

2、名人名家作品的價值含量高還是學術水平、藝術水平高的作品價值含量高為何

《美術之路?書法?篆刻》試卷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篆刻的藝術價值有哪些

2、印章的用途是什么

3、什么叫甲骨文有何特點

4、簡述齊白石的篆刻風格。

四、論述題(第一題10分,第二、三題各15分,共40分)

1、常用的印材有哪幾種分述其產地及特點。

2、試述章法的形式美規律和藝術處理。

3、試述學印與治印的措施環節。

《中國書法風格史》試卷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甲骨文的發展分為幾種時期,每期的特點是什么

2、為何說今體書在實用方面的優越性是藝術方面優越性的基礎

3、簡述初唐四大家作品的特點。

4、簡述〃揚州八怪〃及共同特點。

四、論述題(第一題10分,第二、三題各15分,共40分)

1、簡述顏體的風格構成原因。

2、諸書體風格所根據的三大貫氣形式是什么舉例闡明。

3、書法藝術的時代特點及發展趨勢是什么

《楷書教程》試題

(第一章楷書發展簡史)10分

第1題:楷書發展史上有哪些代表作它們都各有什么點

(第二章楷書姿勢、執筆和用筆)10分

第2題:楷書的筆順規則一般有幾種請各舉五例闡明之。

(第三章楷書基本點畫)10分

第3題:初學楷書者,為何要先練〃永字八法〃

(第四章楷書字形構造安排法)10分

第4題:常見的字形構造分類法有哪些請各舉五例闡明。

(第五章楷書的臨摹)10分

第5題:常用臨摹法有幾種它們是怎樣操作的

(第五章楷書的臨摹)10分

第6題:常用臨帖法有幾種它們是怎樣操作的

(第五章楷書的臨摹)10分

第7題:臨摹碑帖前須怎樣選帖為何

(第六章楷書創作)10分

第8題:楷書的布局法重要有幾種請舉例闡明。

(第六章楷書創作)10分

第9題:常見的幅式有幾種它們各有什么用處

(第六章楷書創作)10分

第10題:怎樣題款和用印請舉例闡明。

《行書教程》試題

(第一章行書小史)5分

第1題:行書出目前什么時代

(第一章行書小史)5分

第2題:歷史上有哪些寫行書而成名的書法家

(第二章行書技法簡述)5分

第3題:行書用筆的基本特點有哪些

(第二章行書技法簡述)5分

第4題:行書點畫的起筆有哪些措施

(第三章行書筆畫的變化)5分

第5題:行書點畫的變化,重要體目前哪兩個方面

(第三章行書筆畫的變化)5分

第6題:偏旁的含義是什么為何要掌握偏旁的寫法

(第四章行書的構造)5分

第7題:行書構造應遵照哪些原則

(第四章行書的構造)5分

第8題:結體的措施類型有哪幾種

(第五章行書的章法)5分

第9題:行書章法最基本的形態是什么

(第五章行書的章法)5分

第10題:行書在章法上要注意哪幾種問題

(第六章行書范本的選擇)5分

第十一題:怎樣選擇適合自己的臨摹范本

(第七章讀帖與臨帖)5分

第十二題:讀帖必須掌握哪些要領

(第七章讀帖與臨帖)5分

第十三題:讀帖為何說比臨帖更為重要

(第七章讀帖與臨帖)5分

第十四題:臨帖有哪幾種基本措施他們之間有何聯絡與區別

(第八章與創作有關的幾種問題)5分

第十五題:〃意境〃指的是什么

(第八章與創作有關的幾種問題)5分

第十六題:書寫時,字與字怎樣應接

(第八章與創作有關的幾種問題)5分

第十七題:創作前,應有哪些方面的準備

(第三章行書筆畫的變化)5分

第十八題:行書的轉折有何特點

(第三章行書筆畫的變化)5分

第十九題:行書的多種偏旁與楷書對應的偏旁有什么不一樣

(第二章行書技法簡述)5分

第二十題:對的的執筆措施是怎樣的

《草書教程》試題

(第一章草書簡史)5分

第1題:為何說章草成熟于西漢,今草成熟于漢末

(第一章草書簡史)5分

第2題:為何闡明代草書是中國古典草書的集大成時期

(第二章草書種類)5分

第3題:三種草書的界分在何處

(第二章草書種類)5分

第4題:小草的特性是什么

(第二章草書種類)5分

第5題:大草的特性是什么

(第三章草書技法簡述)5分

第6題:學習草書技法應首先注意什么問題

(第三章草書技法簡述)5分

第7題:和其他書體相比,草書的起、收、中途筆有什么特點

(第三章草書技法簡述)5分

第8題:用墨中濃、淡、枯、潤各有什么體現特點和規定

(第三章草書技法簡述)5分

第9題:草書的單字構造是怎樣占白和爭白的

(第四章草書臨習)5分

第10題:草書臨習有什么特點:

(第四章草書臨習)5分

第十一題:選帖應當注意哪些問題

(第四章草書臨習)5分

第十二題:草書的對臨有什么特點

(第五章草書創作)5分

第十三題:草書創作有哪些途徑各有什么特點

(第五章草書創作)5分

第十四題:影響創作情緒的原因是什么

(第五章草書創作)5分

第十五題:草書創作的基本規定是什么

(第五章草書創作)5分

第十六題:鈴印有些什么規定

(第六章草書欣賞)5分

第十七題:草書作品的美感存在于哪些方面

(第六章草書欣賞)5分

第十八題:怎樣提高草書的欣賞水平

(第六章草書欣賞)5分

第十九題:草書的時空特點是怎樣體現的

(第六章草書欣賞)5分

第二十題:怎樣理解欣賞和創作的關系

《書法十講》考試題

三、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

1、我就法藝術發展繁&出第一種高潮是哪個朝代漢隸總的特點是什么

2、簡述清代康有為提出的書法十項美的原則的內容及其意義

3、書法用筆的基本法則是什么

4、用墨的詳細措施及其要領是什么

四、問答題(每題10分,共40分)

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書法藝術的優良老式得到了繼承和發展。尤其是粉碎〃四人幫

〃后,書法藝術展現出一派空前繁華景象,其重要標志和特點是什么

2、怎樣理解文字的工具性與書法的藝術性兩者之間的關系周總理對此作過什么樣的指示

3、諸多書法家對執筆措施多有論述,你認為怎樣執筆更合實際

4、中文的字體構造形式有多少個種類并論述其書寫時的要領

書法專業基礎知識試題試卷一

(先秦漢)

一、填空

1、我國最早的古中文資料,是()的()和()

。它們已具有了書法的()、()、()三要素。

2、目前發現的最早而又相稱成熟的文字()和(),距今約()年至()年。其中(

)是()年出土于()

小屯村。

3、我國時刻文字系統中最早的代表作《》。其中筆畫纖細,委婉俊秀。

4、流傳于美國的著名墨跡《》;()年四川省《》出土震驚中外,視為目前年代最早

的古隸標本;O是戰國古隸的重要資料;()年發掘出土于()O

5秦漢時期,中文完畢了由()向()的轉化,西漢書法蔚為大觀,可分為()和()

兩大類。

二、選擇題

1、秦代隸書墨跡的標本,首推()

A青川木梗B甘肅天水放馬灘秦簡

C云夢睡虎地秦簡D泰山刻石

2、下面不是東漢篆書的碑刻的是()

A開母石闕銘B少室石闕銘

C袁安碑D石門頌

3、下面不是麼崖時刻的隸書是()

A乙瑛碑B西峽頌

C石門頌DB甫閣頌

4、張懷耀尊誰為“草圣”的是()

A張芝B蔡邕

C史游D劉德升

5、《熹平石經》的作者是()

A蔡文姬B蔡邕

C師宜官D梁皓

三、判斷題

1、漢代碑刻中最具經典意義的碑刻隸書,包括《禮器碑》《華山廟碑》《朝侯小子殘

碑》《封龍山頌》《校官碑》等等。()

2、漢金文保留到今天的資料十分豐富,鼎、鐘、壺、權、范、鏡、符、洗、鉤、戈等

器物的銘文。()

3、江淮漢簡指我國長江、淮水流域一帶出土的漢代簡牘和帛書墨跡。()

4、1899年瑞典人斯文賀定在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的古樓蘭遺跡發現晉木簡120枚。()

5、書論從漢代產生,如趙壹的《非草書》,蔡邕的《九勢》《筆論》等()

四、名詞解釋

1、金文

2、隸變

3、石鼓文

4、西北漢簡

5、玉箸篆

五、簡答題

1、由篆至隸的書體演進的原因

2、為何漢代書法能蓬勃發展

1.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10分)

(1)湖筆

(2)端硯

?

2.填空題:(每空3分,共30分)

(1)唐代許多書法家俱有博大的襟懷和豪放的激情,成為浪漫書風的杰出代表,

其中()最為突出。

(2)唐代楷書三大家中,()是湖南長沙人。

(3)初唐四家中,()排名居首。

(4)楷書四大家指的是()。

(5)阮元寫出了《南北書派論》、《北碑南帖論》兩篇文章,何紹基崇尚碑還是

帖()。

(6)唐代草書三杰有賀知章、張旭、懷素,其中影響湖湘書法最大的是()。

(7)在書法史上,孫過庭的經典之作是()。

(8)()是浙江湖州人,為元代書法的領軍人物。

(9)()硯產于廣東肇慶,湖筆產于浙江()。

?

3.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

(1)漢代十分重視()教育。

A、寫字B、書法C、書法藝術

(2)秦始皇二十六年,罷六國不與秦文相合的文字,推行小篆,出現了一大批小

篆名家,其中以()的成就為最高。

A、趙高B、李斯C、胡毋敬

(3)唐代書法崇尚法度,()提出“問架三十六法”。

A、顏真卿B、歐陽詢C、柳公權

(4)初唐四家中,()的楷書帶行書筆意。

A、歐陽詢B、虞世南

C、褚遂良D、薛稷

(5)晚清時期,()在顏書之外,將隸書融入楷書,同步加上北碑的金石氣,

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其行草書成就最高。

A、吳熙載B、何紹基C、徐三庚

4.判斷題:(將對的的打“J”,錯誤的打“X”。每題1分,共10分)(1)

何紹基是清代湖南著名的書法家。

(2)林散之、張旭、懷素是唐草三杰。

(3)初唐四家指的是褚遂良、柳公權、歐陽詢、顏真卿。

(4)《張遷碑》、《乙瑛碑》、《禮器碑》、《曹全碑》為漢代隸書的代表作。

(5)唐代書法、書論成就最高。

(6)清代傅山的草書對后來的草書學習者有相稱大的影響。

(7)秦漢兩代篆刻藝術到達了后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8)唐代初期的書法風貌,是在崇尚王羲之為代表的晉人書風基礎上形成的。

(9)阮元在金石學、書法理論方面有相稱大的影響,寫出了《南北書派論》、《北

碑南帖論》兩篇文章。

(10)湖湘書法在全國排位是靠前的。

?

5.問答題(第1題15分,第2題12分,第3題13分,40分)

(1)書法在唐代為何有那樣輝煌的成就,涌現出一大批書法名家,試分析其原因

(2)現代人刻印,為何一定要取法秦漢印

(3)每個朝代的書法均有不一樣的審美追求,晉代、唐代、宋代追求的各是什么

1、書圣是(),其字為(),何時人(),代表作品

()

2、六書造字法是()()()()()

()()

二名詞解釋

1、法書

2、布白

3、正書

三簡答題

1、書法的要素是什么

2、成就一種書法家需要哪些條件

什么叫

書畫中的“力”是點畫、線條形質、作者內在精神的一種體現,較為抽象。從詳細運筆

去看,假如能,即行筆時筆毛均勻鋪開,筆心在筆畫中行走。手臂的力量能通過柔軟的切進

到紙中去,這就叫。假如行筆時筆毛擰得變形了或扭成一團、筆毛沒調整好,沒有使它

均勻鋪開,筆毛像抹油漆同樣從紙上掃過。這樣的筆畫是“抹”出來的,像墨豬,就無從談

筆力了。筆畫的力度與線條的粗細、長短沒關系,關鍵在于作者調整駕馭毛筆的能力,和運

用。

從的O中,我們可以看到,有諸多細小的筆畫,雖細若,但力若。從的《》中,你能

感覺到畫筆凝重,筆筆如鐵鉤銀畫。這都是的典范之作。

何謂挪讓

〃挪讓〃是指構成字的各部分點畫之間彼此相讓,又互相呼應,使筆畫多的字不顯得密

集,筆畫少的字不顯得疏空,如〃馬〃旁、〃鳥〃旁的字,左邊都要寫得平直,給右邊的半個字

讓出地位;其他有左右的字,也都依此類推。

有哪些規定

字的,規定大小、長短、寬窄、斜正得宜。

學習書法有哪些

學習書法必須掌握執筆、運筆、用筆、構造這四方面的。

為何不可以用指運筆

用指力去撥動筆管,筆管就不能保持直立不動,筆管的活動范圍也非常小,寫還可勉強

對付,寫中楷、以及再大的字,就無法運轉了。并且,用指力運筆,筆不踏實,寫出的字也

是無力的。

古人執筆有“龍眼”"”之說,是怎樣執法

所謂“龍眼”"”,只是某些的說法,實際上是最要不得的。“龍眼”執法,是食指、

中指只用指尖作弧形攥住筆管前面,的第一節節骨在筆管里面推頂,拇指右邊指肉撅在筆管

左面,使圍成圓形,用這種執法,手腕扭著,既吃力又不切實用。至于“"執法,更要不

得,食指勾得,拇指在中間,中指在下面,三指分布為上、中、下三截,這樣及自然而然地

捏在掌心,狹長,象鳳凰的眼睛,掌心捏實了,筆尖運轉就不靈活,這樣執筆的人必須注意

糾正。此外,有些書上尚有“撮管”“提管”等說法,也是不切實用的。

《》好在哪里

《》紙本現藏。

《》是“"當今存世的唯一書法精品。縱23cm;橫,四行,二十八字。《快雪時晴

帖》是一封,其內容是作者寫他在大雪初晴時的快樂心情及對親人的問候。此帖以“羲之”

四字開頭,以“張候”結尾,此帖筆法雍容古雅,圓渾妍媚,其中或行或楷,或流而止,或

止而流。無一筆,無一字不體現出意致的流利秀美。

不少人認為《快雪時晴帖》僅次于他所書的的又一件代表作。、劉震、護都沓

兒、、、、吳廷、等人的跋語中都表達和贊嘆。畢生酷愛書法,刻意搜求歷代書品,綜百氏

而集其成,追而得其粹。他對《快雪時晴帖》極為珍愛,他在帖前寫了“,古今鮮對“八

個,四個大字。又說:“龍跳天門,虎臥”。全書二十八字,,譽為“二十八”,他把

此帖和《》、《》的晉人三帖,并藏于西暖閣內,御書“”,視為稀世。十二年又精選內府

所藏魏晉明134家,包括三希在內,摹勒上石,命名《》。在的北海建“”,把上述刻石嵌

在樓內墻上,流傳以示之模范。三希原件仍藏在

根據此帖附頁的諸多、收藏印章以及有關書籍錄載,《快雪時晴帖》曾經宋內府,宋

時入“”,元代又入御府,上有。明時為朱成國、,清所有,于清康熙十八年()入內府。

1949年,軍隊在內戰中敗北,退踞臺灣時除帶走了大量黃金以外,尚有2972箱南遷文物中

的精品。這部分卻是文物中的精品,如的,、玉、玉荷葉形等,其中包括的《快雪時晴

帖》。如今“三希”《》、《》現存,唯獨“一希”《快雪時晴帖》珍藏于。“三希”尚

未,國人深引為憾。

“執”寫什么

寫歷史啊,的精神啊,,春秋,亦稱史狐。周大史辛有的后裔,因董督典籍,故姓董

氏。聽說今東50里的良狐村,即其。的事跡,實開我學直筆老式的先河。

《左傳》宣公二年記載,夷皋聚斂民財,殘害臣民,舉國上下為之不安。作為正卿的執

政大臣,多次苦心勸諫,靈公非但不改,反而肆意殘害。他先派人刺殺,未遂,又于宴會上

伏甲兵襲殺,未果。被逼無奈,只好出逃。當逃到邊境時,聽說靈公已被其族弟趙穿帶兵殺

死,干是返回晉都,繼續執政。

以“弒其君”記載此事,并宣示于朝臣,以示。趙盾辯解,說是趙穿所殺,不是他的

罪。董狐申明理由說:“子為正卿,亡不,反不討賊,非子而誰”意思是他做為執政大臣,

在逃亡未過國境時,原有的君臣之義就沒有斷絕,回到朝中,就應當組織人馬討伐,不討伐

就未盡到職責,因此“弒君”之名應由他承擔,這是按寫史之“書法”決定的。

當時的與后世大有不一樣,他們既典史策,又充秘書,即協助君臣執行治國的法令條

文。傳宣王命,記功司過是他們的詳細職責,兼有治史和治政的,實際就是具有褒貶臧否大

權的大臣。當時記事的“書法”依禮制定,禮的關鍵在于維護君臣大義,趙盾不討伐弒君,

失了君臣大義,故董狐定之以弒君之罪。對此,孔子大加贊揚,稱董狐為“書法不隱”的

“古之良史”,后世據以稱之為“良狐”,以表褒美之意。這是由于在的春秋時期,掌握國

命,有著的大權,以禮義為違合的書法原則,早已失去了它的威嚴,堅持這一原則,并非都

能受到贊揚,而往往會招來殺身之禍。齊國就因寫了崔抒的“弒君”之罪,成果兄弟二人接

連被殺。董狐之直筆,自然也是冒著風險的,因此,孔子贊揚他,后人褒美他,正是表揚其

堅持原則的剛直精神。這種精神已為后世正直堅持不懈地繼承下來,成為我德老式中最為崇

高的道德情操。

當然,伴隨時代的發展,直筆的含義逐漸掙脫了以禮義違合為內容的書法局限,從開

始,賦予了它“不虛美、不隱惡”的實錄精神,具有了的實質。這一老式為后裔進步史學家

弘揚發展,編著出許多堪稱的著作,是我著中的精髓。其啟動之功,實源于晉董狐不畏強

權,堅持原則的直書精神。可惜唐代后來就漸漸喪失了.

被稱為的是

上影響最大、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的,是東晉王羲之的。

是王羲之用繭紙、與朋友優游之余的得意之筆。全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其布

白,渾然一體。他的用筆、結字更見變化之妙。全篇二十個“之”字,七個“不”字,各具

特點而不雷同。他能注意防止“狀如”、“一字萬同”,這種藝術思想是十分可貴的。

《》遒媚勁健,絕代所無,以致得到王羲之《》后,曾命他的臣子、韓道政、、等響拓

數本,賜給諸王近臣。待臨死時,還要“蘭亭繭紙入”,用以陪葬。今人見到的《》,只有

的勾和唐代大、的臨本。

王羲之十二歲時經父親傳授筆法論,從學習書法。后來他北游名山,看到了、的書跡,

又看到了、的書跡,變化初學,,在行書和上進行革新。他把散見于前代、現代中的某些用

筆、結字長處,融合統一在一種嶄新的之中,以筆法為骨干,認為靈魂,精研體式,,“兼

撮眾法,備成一家”,一變漢魏以來質樸的書風,成為妍美的新體,到達了“貴越群品,古

今莫二”的高度,人稱之為。對王羲之的書法佩服得很,皇宮收藏王羲之的有三千六百

幅。唐太宗本人還親撰《論》。欣賞他的作品,就像欣賞一幅肅穆恬靜的山水畫卷,就像聆

聽一闋纏綿的樂曲,也像在吟誦一頁澹遠典麗的詩篇,久為后人所夸獎。

我國歷史上有兩位最著名的女她們是誰

王羲之的草、楷、行書,千古景仰。他的老師是東晉著名的女,姓衛、名銀,人稱。學

習王國時的書法,到達了的地步。她的代表作是《古名姬帖》。其筆法古樸肅穆,體態自

然,是中的上品。

在衛夫人之前,尚有一位法家。她就是以《》和《》等馳名的的女詩人。她名叫琰,是

她的字。她父親,在文學和書法上很深。繼承家學,在書法歷史上。

在唐、宋、元、明,也出現不少法家。唐代的法家有吳采鸞、、。吳采鸞所書,很有、

王羲之的筆意,古雅,可與衛夫人媲美。所書O,行書,筆勢跌宕秀逸。書寫,書法婉

約。宋代女書法家有,所書,端莊精勁,深得王羲之筆法。是元代女書法家。字仲姬,她是

的妻子,字子昂,號,工書善畫,書法為元代。

剛嫁第的時候,她的書法比丈夫還好,后來趙孟俯了,并超過了妻子。寫的《梅花》賦

小楷,清麗幽閑。

唐朝的“三絕”

文章、書法、刻技稱此為“三絕”。

棄“諸葛之功德”為一絕,改為“刻技”為一絕。的下角有“鐫字人”的銘記。據史書

記載,他是和年間的著名,“勁拔,刻技精湛”,我們從中,可以欣賞到一千數年此前的刻

工杰作,將毛筆的通過體現出來,實是難能可貴。因此,現代人稱此碑的三絕是“文章、書

法、刻工”了。唐朝的藝術大盛,無論從、書法、刻工都能體現。這是由于、經濟繁華、、

中外友好交往的成果,也正是由于社會的繁華,造就一代藝術人材。他們都能在繼承前人成

果的基礎之上,勇于創新,形成

“三真六草”的說法

〃三真六草〃,典出唐代《傳》:〃彬字思文,好文章,習草隸,與志齊名。時人為之語

日:'三真六草,天下為寶。'〃《》、《中國成語大詞典》、《中華》等對該詞的釋義均

為〃泛指多種書體〃。這一解釋不完整,沒有波及詞條中〃三〃和〃六〃的含義。佟玉斌認為〃三〃

與〃六〃也許指兄弟的排行。但《傳》中卻記載〃,僧虔也〃。要證明自己的假設對的,就必須

繼續找根據。查南朝梁《傳》和唐?《傳》后終于證明了當時的設想。本來〃生而父僧綽遇

害,為僧虔所養這樣一來,親生,按大排行就是了。通過反復研究考證,《詩書畫印典

故》對〃三真六草〃的解釋為:〃南朝梁王志排行第三,善;排行第六,善。故時人美稱其兄

弟二人的書法為‘三真六草'。泛指不一樣書體的書法。

的收藏要注意什么

從藝術和歷史的變化中,有的古由于多種碑石佚失,也幾經遭難,成為和,在鑒賞中必

需尤其注意。

一怎樣認識

現我國各大、圖書館、文史資料以及個人,尚有國外的和大學資料收藏館,都收藏著我

國歷史上的與,怎么稱得上“孤本”呢

1、由于原或叢貼刻版有一部份較早的損壞和遺失,有的留下痕跡已不是原物,根據歷

史資料和文字記載的考證,即將失傳的,確是“唯一”的,并有較高的文史價值的孤本。

2、要稱上“孤本”,必需是刻石、刻帖的原,翻是稱不上的。同步還應是時間較早的

拓本,如“唐拓本”、“宋拓本”,“明拓本”相對較差,假如是“清拓本”往往就稱不上

這個“”了。清代出土的更不屬此范圍。

3、有的“孤本”還是殘卷。最初原拓也有不完整的。但殘卷可以闡明孤本的地們和價

值。如從記載上看《》,唐代原拓不下幾十部,流傳至宋曾在拓本后記敘一行:“永徽四年

(653年)八月圍谷府兒“,倒是闡明了時間。但宋代刻帖《絳帖》潘師旦曾將此也刻入,

而偽《絳帖》卻未曾刻入,后復刻于《筠清館法帖》中,闡明宋代已經有此帖流傳,后來原

拓失傳,直到在中發現此帖,但與原拓比較有殘缺,后被法國人掠去,還存五十行,然后再

成橫卷,此殘卷現藏巴黎圖書館。根據照片,在《墨林星鳳》中述:“伯施信本登善諸人各

出其廳,各詣其極,但以此則于書法上固當北而稱臣耳。”闡明這五十行殘本是有其價值

的。由于殘本中問題諸多,都要根據詳細狀況,來考證闡明“孤本”的地位。

二怎樣認識

在著名刻石和刻帖的原拓版本中,有的存世不多,或因多種原因導致原拓版本的質的差

異,這種差異直接影響到藝術質量和資料的可靠性。有的因原版刻流到國名。因此國內所存

較早較稀有的原拓版本,就是稀世珍品,如唐、宋、明原拓僅存一二,都可屬“珍本”范

圍。

分析多種“珍本”,從書法藝角度出發大體有四種類型:

第一種:久佚,原拓對書法界影響較大,具有代表性,盡管后來多種拓本質量上有多種

差異,甚至尚有缺殘,還是覺得寶貴,這就可以稱為“珍本”。如《廟碑》,舊石在陜陰

中,22行,每行38字,明嘉靖1555年毀于地震,郭相察書、邯鄲公修刻,現留下拓本有

本,最衩為河北莉所藏北宋拓本,字跡只損十字,后被日本中村不折氏購得,現轉輾藏于東

就。另一方面本(關中本)是原縣東支駒史弟年藏的無拓本,后被撰文所藏,闡明拓本殘缺

近百字,現藏。第三是本,為浙江豐熙(道生)所藏的明拓本,后歸范氏所藏,但殘字又

增,在清代曾被收藏過,也作過藏記,現也藏于。尚有藏的宋拓半本,由于此半本直為私人

秘藏,直到清初馬日璐兄弟藏于館,才被世人所知悉,殘缺也多于百和石裂,現被歐陽先生

所藏其中有先生觀跋。從這四個珍本對比來看最佳的是本。

第二種:原版的初拓,由于拓工和材料等原因,以及保管原因,使原拓本質量各有差

異。如帝王刻帖原有本(金紅)這種拓本不多,但在北京和臺灣都曾發現過,后來墨拓不如

朱拓本,都不及第一次所拓的好。一是技術,二是相隔時間長,尚有材料問題,因此本就成

了刻帖中的珍本。又如唐《王居土磚塔銘》,明萬歷年間出土于鞭梓谷,在南六十里,初拓

已斷為三塊,繼而為五塊,再裂為七塊,后因搬運失去第一塊,又在椎拓中被所有推碎,因

此初拓極為罕見。明出土時拓最佳的珍本,同藏于遼寧博物館。

第三種:還存,但過多,而舊拓文字則完整,此狀況是因原石寄存于野外,或石質不佳

或遭雷擊,因此初拓也很珍稀,可稱為“珍本”。如《隋姬氏墓志》舊石于()于陜西出

土,陸耀箸得石移至,十年()碎于兵亂,斷為二段存170字,原行“夫人”二字“夫”有

石痕似點,因此初拓與后拓差異較大,其中有被大興悻孟樂、收藏,戰后殘石被陸彥甫復

得,已與原石拓本不可比較,但因該石書藝較高,年以原拓本可稱珍品,《漢魏南北朝墓志

集釋》(編)等中有記述。現原石藏于。

第四種:原石流至國外,而國內保留拓本較少。這些流向國外的碑石和刻版書跡藝都很

高,流傳拓本又少,有的甚至是縮小本,這些碑石和刻版大體都在精末和民國年間發現,由

于漢時朝政腐敗,有的被賣出,有的被掠奪。如《晉沛國相張朗碑》于河南洛陽出土,碑體

不大,前19行,每行19字,后6行,每行10字,均為,因當時政局動亂,無人顧及,即

被聞訊的日本人購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