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中考歷史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第02期)專題30三次科技革命考點122第一次工業革命1.(2022年廣西桂林)觀察圖,分析1750-1865年英國資本總額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工業革命的開展 B.君主專制的建立 C.文藝復興的興起 D.宗教改革的推動2.(2022年遼寧營口)為了紀念瓦特對人類社會發展做出的重要貢獻,國際單位制中,功率的單位被定義為“瓦特”。他的主要成就是A.發電機的問世 B.蒸汽機的改進C.飛梭的發明 D.珍妮機的發明3.(2022年湖北江漢、潛江)下面是英國某時期交通發展簡表,導致這種變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類別大事記內河航運1761年,開鑿第一條內陸運河18世紀90年代,開鑿42條新運河,耗資650萬英鎊鐵路至1835年,議會批準了54條鐵路修筑計劃1845~1847年,又有576家鐵路公司被批準成立,筑路8731英里A.英國資產階級革命 B.第一次工業革命C.三角貿易日益繁榮 D.第二次工業革命4.(2022年遼寧營口)中國建設,聞名世界。中國鐵路在進入21世紀以后經歷了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鐵路的運輸能力。標志著人類歷史進入“鐵路時代”的發明是A.火車 B.汽車 C.飛機 D.輪船5.(2022年湖北恩施)如果不是可以得到改良蒸汽機的相對無限的動力,工業革命完全有可能會在僅僅增加紡織品生產速度后便逐漸消失。以下發明能論證這個觀點的是A.哈格里夫斯的珍妮機 B.斯蒂芬森的火車C.卡爾?本茨的汽車 D.萊特兄弟的飛機6.(2022年吉林)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的是A.英國 B.法國 C.美國 D.德國7.(2022年黑龍江牡丹江、雞西)小麗同學研究性學習中收集了相關的資料,據此判斷,她研究的主題是資料一:珍妮機的故事資料二:蒸汽機的圖片資料三:愛迪生的生平介紹A.思想解放 B.工業革命 C.啟蒙運動 D.殖民擴張8.(2022年四川涼山)“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推動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其中第一次工業革命使人類進人了A.電氣時代 B.蒸汽時代 C.信息時代 D.經濟全球化時代9.(2022年海南)蒸汽動力首先實現了熱能和機械能的轉換,人類開始擺脫對人力等直接動力的依賴,而電的利用則開辟了更加廣闊的空間,為工業提供了動力,進一步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這則材料從整體上反映了A.蒸汽動力的作用 B.電力的作用 C.科學技術的力量 D.傳統的力量10.(2022年黑龍江大慶)西方“步入近代”的過程:首先是精種層面的變革,然后是制度方面的變革,最后是器物(技術)方面的變革,以下符合這一變革順序的是A.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 B.資產階級革命→工業革命→文藝復興C.文藝復興→工業革命→資產階級革命 D.工業革命→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11.(2022年浙江臺州)馬克思指出:“資產階級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世代所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材料評述的是工業革命的A.原因 B.背景 C.過程 D.影響12.(2022年遼寧撫順、本溪鐵嶺、葫蘆島)下列發明出現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期間的是①珍妮機
②電子計算機
③蒸汽機車
④飛機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考點123第二次工業革命1.(2022年江蘇泰州)1908年,美國的福特汽車公司開始生產T型汽車。T型汽車因使用T型發動機而得名。這種發動機是A.蒸汽機 B.電動機 C.發電機 D.內燃機2.(2022年浙江杭州)“機器的采用,化學在工業和農業中的應用,輪船的行駛,鐵路的通行,電報的使用”。以上情景全部出現,最早可見于A.文藝復興時期 B.啟蒙運動時期C.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D.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3.(2022年遼寧營口)進入20世紀以來,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費構成中比重下降,石油比重上升,這種變化源于哪一科技成果的應用A.蒸汽機 B.內燃機 C.電動機 D.計算機4.(2022年遼寧營口)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口罩人們出行的必備品,其核心材料熔噴布主要以石油提煉的聚丙烯(塑料)為原料。標志現代塑料工業誕生的發明是A.人造纖維 B.人造染料 C.納米材料 D.賽璐珞技術5.(2022年廣西梧州)“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與此相關的時代是A.電氣時代 B.信息時代 C.原子能時代 D.蒸汽時代6.(2022年黑龍江大慶)汽車、飛機是現在常見的交通工具。汽車、飛機在最早研制成功時使用的發動機是A.蒸汽機 B.內燃機 C.電動機 D.發電機7.(2022年山東臨沂)根據諾貝爾獎官網顯示,諾貝爾獎每年評選和頒發一次,諾貝爾獎包括一枚金牌、一份證書以及一筆獎金。截至2019年,共授予919位個人和24個團體,其中4位個人以及1個團體兩次獲獎、1個團體三次獲獎。為該獎項奠定基礎的科技發明出現于A.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B.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C.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 D.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8.(2022年四川廣元)科技改變人類社會,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這次革命可以使人們乘坐輪船以更快的速度跨越海洋,乘坐火車進行長途旅行,還為生活在歐美地區成百上千萬的人帶去了高質量的服裝、各種家居用品和娛樂活動。在此之前,這些是他們不敢想的。——摘編自[英]安德魯·瑪爾《世界史》材料二1840年,正值以英國為中心的技術革命結束不久,故中國的大門可以認為是新技術這一重錘砸開的……就在中國人模仿這些技術達到高潮的時候,西方正醞釀著又一次技術革命……——摘自楊德才主編《20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材料三電的發明和應用,打開了解放生產力的大門,開辟了一個新的時代。與第一次技術革命截然不同,第二次技術革命完全是在近代科學理論直接指導下興起和發展起來的。科學通過先進的技術直接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從而為工業開辟空前廣闊的領域和提供空前的發展速度。——摘編自王斯德《世界通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這次革命”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砸開“中國的大門”這一歷史事件對中國社會性質有何影響?“中國人模仿這些技術”指的是什么歷史事件?(3)根據材料三,指出第二次技術革命與第一次技術革命相比有什么顯著特點?(4)綜合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談談你對科技改變人類社會的看法。9.(2022年內蒙古包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2世紀,隨著城市商品經濟的活躍,中世紀大學問世。大學創辦之初,不受外來干涉而具有自我管理的權限。學生在完成文法、修辭、邏輯等七門基礎課后學習法律、醫學等專業課。大學的世俗教育性質為師生創造了自由探索與獨立思考的空間,激發了他們對學術研究的興趣。大學的興起被認為是歐洲中世紀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摘編自統編教材九年級上冊《世界歷史》材料二19世紀的歐美大學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源頭,為西方工業化提供了不竭動力。眾多科學家在大學實驗室中刻苦研究,反復實踐,在電磁學、化學和熱力學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這些科研成果在生產實踐中被不斷轉化為生產技術。新的技術、新的發明層出不窮,推動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深入發展。——摘編自元鵬《大學與第二次工業革命》(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世紀大學的“美好”之處。(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解釋近代大學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源頭”。列舉兩項當時的“新技術、新發明”。(3)根據以上材料,說明大學與社會經濟發展的關系。考點124工業化國家的社會變化1.(2022年內蒙古赤峰)近代以來,社會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一些問題。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70年至1900年間,科學與技術的關系,比以前任何時期都密切得多。19世紀最后30年間,幾乎沒有什么工業部門未曾受到科學新發現的影響,自1870年以后,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20世紀科學工業的開端。新興工業,完全是科學發現中首創的工業.——F.H欣斯利主編《新編劍橋世界近代史》第Ⅱ卷材料二1870—1913年,世界貿易總額增長了3倍多,從445億法郎增至1924億法郎。……20世紀初出現多極化的新格局:1913年英國占世界貿易的15%,美國占11%,德國占13%,法國占8%,俄國占4%。——摘編自劉宗緒《歷史學科專題講座》材料三1900年,歐洲和北美的大城市超過了150座,到1914年,英美等西方國家城市人口已經占到總人口的絕對多數。1911~1913年,英國25歲以上人口中,4.93%的人擁有60%以上的財富。在德國,1911年3425個富人平均每人擁有的財產價值是532萬馬克,另外161萬人的人均財產價值只有2.3萬馬克,最貧困人口尚不在此列。——摘編自《世界文明史》(1)寫出與以上材料反映的歷史現象密切相關的世界歷史大事。(2)根據材料二、三歸納概括這個大事產生的影響。(3)通過以上材料和問題,我們能得出哪些認識?2.(2022年遼寧盤錦)科學技術是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科技改善民生】材料一【科技助力壯舉】材料二中國世界事件鄭和下西洋★時間1405-1433年15世紀末-16世紀20年代代表人物鄭和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科技改變世界】材料三中世紀或近代早期,人們出行的主要代步工具是馬車、木船;19世紀末20世紀初,人們出行時可以坐火車。中世紀或近代早期,人們主要生活在農村;19世紀末20世紀初,越來越多的人進入城市,倫教、巴黎、紐約等城市的規模越來越大。1600年,在法國和蘇格蘭,每6個成年人中僅有一個略微識字;到了1800年,蘇格蘭90%以上的成年人識字,法國有2/3的成年人識字(在諾曼底則達90%)。——摘編自《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科技成就夢想】材料四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摘自《光明日報》2021年9月28日)(1)依據材料一,寫出圖一典籍的作者和圖二典籍的成書朝代。(2)將材料二中★補充完整。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哪一項為材料二中的事件提供了助力?(3)依據材料三,概括工業革命帶來的社會變化。(不得照抄材料原文,2分)(4)依據材料四,結合所學知識,談談我國實現科技強國夢的途徑。3.(2022年廣西百色)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今天,金屬和塑料補充了石頭和木頭,鐵路、汽車和飛機取代了牛、馬和驢,蒸汽機、柴油機和原子動力代替風力和人力……電已成為只需按一下開關便可做許多事的動力之源。——摘編自《全球通史》材料二1854年,英國又爆發了第三次霍亂,倫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1866年,霍亂第四次爆發。如果說霍亂爆發是水污染的原因,那么,各種煙氣、熱氣和毒氣也直接帶來了多種呼吸道疾病的流行。在英國,肺結核、支氣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經成為常見病和導致死亡的最大原因。——摘自李宏圖《英國工業革命時期的環境污染和治理》材料三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目標是,到202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到2030年時使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到新中國成立100周年時使我國成為世界科技強國。——摘自習近平《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建設科技強國》(1)根據材料一,列舉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各舉兩例)(2)概括材料二所反映的問題,并指出其根源。(3)材料三反映了我國什么戰略?綜合上述三則材料,你從中得到怎樣的啟示?4.(2022年四川廣安)根據下表,完成下列問題。中國世界順治時期:頒布“禁海令”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1689年: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1727年: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1757年:關閉其他港口,只開放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1771年: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康熙、雍正、乾隆年間:實行文字獄與文化專制政策,十分重視農業生產雍正年間:設立軍機處清朝前期:絲織、棉織、印染、制瓷等手工業有很大發展,商品貿易興盛1839年:林則徐虎門銷煙1840-1842年:鴉片戰爭1856-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17-18世紀:荷、法、英殖民爭霸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爆發1688年:英國爆發“光榮革命”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紡紗機1775-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投入使用1789年:法國大革命爆發1825年:斯蒂芬孫蒸汽機車試車1861年:俄國農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國內戰1867年:諾貝爾發明現代炸藥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開始1869年:海厄特發明賽璐珞制造技術19世紀70年代:發電機進入生產領域1883年:戴姆勒研制出汽油內燃機1884年:夏爾多內發明人造纖維1903年:萊特兄弟研制的飛機試飛成功(1)根據上表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17、18世紀中國與英、法、美等國在政治和對外關系方面各自的特點。(2)根據上表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清朝前期中國與英國經濟發展的巨大差異。(3)根據上表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哪三個領域?(4)根據上表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晚清時期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帶給中國社會的根本性影響。5.(2022年四川眉山)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801-1911年英、法、德、美四國的人口情況表(單位:萬人)1801年1851年1881年1901年1911年英國8891793259732533607法國27353578374038453919德國24003341452356376493美國53023195016760091971800年,倫敦有近100萬人,是當時歐洲最大的城市。1851年,倫敦人口達到236萬。1801年,巴黎有將近55萬人,1851年,巴黎人口達到100萬以上。1800年,維也納人口約為25萬,柏林人口約為17萬;到1850年,維也納人口已超過44萬,柏林人口達到42萬。——據統編版歷史教科書九年級(下)(1)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歐美主要國家人口發展的特點和影響材料二建國以來,我國人口的部分情況簡表時間人口數量來源1949年4.75億毛澤東《中國人民站起來了》1953年6.02億1954年11月1日,《人民日報》發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關于全國人口調查登記結果的公報》1957年6.57億1960年《人民手冊》P272——據謝忠梁《中國歷代人口略計表》(2)依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建國后我國人口發展的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人口發展的認識。考點125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1.(2022年遼寧撫順、本溪鐵嶺、葫蘆島)“人類使用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大氣中的臭氧層可以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但化學污染破壞了臭氧層,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上述材料反映了A.恐怖主義威脅世界和平 B.環境惡化造成嚴重問題C.人口過快增長激化社會矛盾 D.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2.(2022年湖北黃岡)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電腦鍵盤打字的流行,漢字書寫由持筆變為大部分由電腦完成,造成了國人提筆忘字,漢字書寫能力下降,漢字書寫也“漸行漸遠”。這反映出互聯網A.大大縮小了人類生活空間 B.一定程度上沖擊傳統文化C.減少了人類獲取知識途徑 D.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3.(2022年甘肅白銀)2022年3月,印度氣溫飆升至1901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一個月,導致印度小麥作物在關鍵的生長期枯萎,這不僅使得該國小麥產量下降,也破壞了其出口預期。近年來,此類問題頻發。這表明人類在發展中面臨著A.恐怖主義問題 B.貧富分化問題 C.毒品泛濫問題 D.環境惡化問題4.(2022年海南)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約25億。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億。2011年,世界人口達到70億。人口過快增長帶來A.人均資源增多 B.環境壓力增大 C.就業壓力減小 D.性別歧視消除5.(2022年黑龍江大慶)計算機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催生了許多新興產業給人類社會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網絡成癮,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問題也隨之出現,以上現象說明了A.互聯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唯一途徑B.網絡給青少年學生的精神健康帶來危害,弊大于利C.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D.互聯網已經完全取代了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6.(2022年廣西桂林)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9世紀前后,歐洲耕地面積不斷擴大、耕作技術也不斷提高,突出表現在三圃制的廣泛推行,導致農業剩余產品不斷增加。與此同時,在封建主的領地內。……成批的手藝人出走,到適合他們生產和生活的地方居住。他們把生產的手工業品賣給農村,買回糧食和原材料。社會分工逐漸加強并得以深化,城市在此基礎上也進一發發展。——齊濤主編:《世界通史教程·古代卷》材料二:新的農作物也傳到美洲,包括小麥、燕麥和甘蔗……美洲向非洲和歐亞大陸傳輸出本地農作物,如玉米、馬鈴薯、煙草、西紅柿的甘薯以及南瓜,全世界的農業社會可以獲得更多樣化的農作物,它們可以在最適合的區域內種植。由此帶來的一個影響,就是全球農業革命,這場革命是接下來兩個世紀人口增長的基礎。——[美]大衛·克里斯蒂安辛西婭·斯托克斯·布朗克雷格·本杰明:《大歷史》材料三:聯合國糧食峰會特使卡里巴塔說:“中國很好地管理好了自己的糧食庫存,不僅保障了中國人民的糧食供給,也為世界人民的糧食安全作出了貢獻。”……在馬達加斯加,中國提供的雜交水稻技術讓很多當地人“再也沒有餓過肚子”……在“一帶一路”倡議沿線國家,中國推動農業對外投資合作,把當地的生產能力,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生產能力提高了很大一步。——韓冰:《保障世界糧食安全的中國貢獻》(《新華每日電訊》2021年10月17日)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概括影響農業產量的因素。(2)指出與材料二中農作物交流相關的歷史事件。根據材料二歸納農作物交流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歸納中國為糧食安全做出的貢獻。綜合上述材料,請你為提高世界糧食產量出謀劃策。【綜合】1.(2022年山東臨沂)時至今日,人類文明的發展大致經過了以下歷程: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信息時代。這種劃分時代的方法是A.用最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來代表一個時代 B.把社會制度的變革當作劃分各時代的標準C.將各時代的先進思想作為劃分時代的標準 D.根據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來劃分各個時代2.(2022年遼寧營口)兩次工業革命后,人們既感受到從未有過的歡欣,也體驗過很多新的痛苦。依據圖示中的材料,請選出對兩次工業革命評價最全面的一項A.工業革命提高人口素質 B.工業革命推動社會進步C.工業革命是一把雙刃劍 D.工業革命加重戰爭傷亡3.(2022年湖北荊州)20世紀以來,世界工業生產一般經歷了從“噸重型”產品(如造船、機械、化工)為主到“公斤型”產品(如電子計算機、家用電器)為主,再到“克重型”產品(如微電子、新材料)為主的變化過程。這一變化過程說明了A.重工業始終作為先導型產業 B.科技促進產業結構升級C.國家逐漸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D.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4.(2022年貴族黔東南)吸毒,也稱“藥物濫用”,就是出于______目的,通過注射、口服、鼻吸或其他方式將毒品攝入人體的行為。A.非醫療 B.治病 C.麻醉 D.交友5.(2022年福建)下圖分別呈現了三次工業革命的有關內容。據此可知,其共同的影響是A.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式 B.推動采礦和冶金業發展C.加劇資本主義國家矛盾 D.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6.(2022年黑龍江綏化)識圖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1)圖一人物是________,他將蒸汽機變為主要的動力來源,使工業革命更快地向縱深發展。經過這次工業革命,人類進入“________時代”。(2)圖二人物是________,他發明了耐用的白熾燈泡。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人類社會進入了“________時代”。7.(2022年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國際貿易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表現,反映了國家經濟發展的狀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一條橫跨歐亞大陸的交流通道被打開,中國絲綢是這條通道的主要貿易品。這種又薄又滑的絲織品,在地中海地區的供應量不斷增加,隨處可見,廣受人們喜愛,它能讓穿著者在眾人面前顯得光鮮。——摘編自[英]彼得·弗蘭科潘《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材料二19世紀中葉,英國在世界貿易中占據壟斷地位。英國貿易額在世界貿易總額中占很大的比重,1850年世界貿易總額為145億馬克,而英國及其殖民地的貿易就達52億馬克。在機器制造業方面,它的機器出口額居世界第一位。英國率先完成了工業革命,加之在交通運輸方面,英國依靠迅速發展起來的鐵路和汽船,使它的商品流通比任何國家都要快。——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材料三2005-2018年中國與部分紡織強國(地區)紡織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中國歐盟印度美國2005年21.6030.203.304.202010年30.8025.804.103.702018年34.0025.004.203.20在融入國際市場的過程中,中國在紡織行業不斷完善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研發經費投入持續增加,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斷涌現,紡織業的技術革新能力不斷提高。這有利于維護紡織業競爭優勢和持久的領先地位。——摘編自胡惠婉《中國紡織業國際競爭力及其影響因素研究》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漢朝時這條“橫跨歐亞大陸的交流通道”的起點。為什么中國絲綢廣受地中海地區人們的喜愛?(2)根據材料二,概括“英國在世界貿易中占據壟斷地位”的表現及原因。(3)根據材料三,歸納2005-2018年中國紡織產品國際市場占有率指數的變化趨勢。指出中國為“維持紡織業競爭優勢和持久的領先地位”所作的努力。(4)綜合上述材料,你認為影響一個國家國際貿易地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8.(2022年貴族黔東南)科學技術深刻影響著國家前途命運,科學技術深刻影響著人民生活福祉。材料一:經過工業革命,紡織、冶金、煤炭、機器制造和交通運輸成為英國工業的五大基本部門。到1830年,工業收入已經超過農業收入。到1850年,英國城市人口超過農村人口。英國從一個農業國變成工業國。工業革命還促成了城市化的發展,改變了英國地理面貌。——《簡明世界歷史讀本》(1)依據材料一,歸納工業革命給英國帶來的影響。材料二:工業革命改變了世界,也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馬克思主義就是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2)馬克思主義誕生的標志是什么?寫出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首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材料三:1860~1900年主要國家制造業產量相對份額表(單位:%)(3)根據材料三,指出美國制造業產量占比的變化特點,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產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材料四(4)根據材料四回答,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社會帶來什么影響?9.(2022年江蘇鹽城)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21年,英國的工業產值超過農業,英國從農業國變成工業國。19世紀40年代,英國生鐵產量占世界的一半,煤炭占三分之二。1850年英國工業總產值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對外貿易占世界的21%,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張躍發《近代文明史》材料二第二次工業革命是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其顯著特點的。它促進了工業的高速發展工業的高速發展又促進資本和生產的集中,從而引起了壟斷組織的產生……壟斷組織的產生推動資本主義列強去加強殖民擴張,因而更加劇了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吳于廑、齊世榮《世界史·近代史編》(下卷)材料三2018年12月1日,華為公司首席財務官孟晚舟在加拿大遭無端拘押。這是一起由美國一手策劃、加拿大幫助實施的針對中國公民的政治迫害事件,目的是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阻撓中國科技發展。在被拘押了1028天后,2021年9月25日晚,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國政府包機,順利回到祖國。——摘編自《人民日報》(2021年9月26日第04版)(1)據材料一概括英國當時發生的變化。分析這些變化產生的最主要原因。(2)據材料二指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歐洲列強之間的矛盾”在一戰后是否得到緩和?并說明理由。(3)據材料三指出這一“政治迫害事件”的本質。分析孟晚舟得以回國的根本原因。(4)綜合上述材料,談談你對科技發展的認識。10.(2022年湖南郴州)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不是張騫通異域,安得佳種自西來?”踏著串串悠長的駝鈴聲,一支支駝隊馱著中原絲織品、服飾、銅鏡、瓷器、茶葉、桃、梨、杏去了,馱著造紙術、冶鐵術、灌溉術去了。穿過大淡茫茫的風沙,一支支駝隊馱著皮毛、琥珀、苜蓿、蠶豆、石榴、黃瓜來了,馱著佛經、樂器、雜技藝術來了。——摘自《二十五史詳解》(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穿過大漠”的商路名稱。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濟南市萊蕪區市級名校2024-2025學年初三下學期第五次模擬考試語文試題含解析
- 臨床免疫學檢驗課件 第17章 補體的檢測及應用學習資料
- 山東菏澤市曹縣重點中學2024-2025學年初三復習統一檢測試題數學試題含解析
- 廊坊師范學院《材料電化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沈陽市實驗北重點名校2025年第二次高中畢業生復習統一檢測試題生物試題含解析
- 陜西西安市愛知中學2025年初三第二次診斷性考試數學試題含解析
- 二零二五應聘護士勞動的合同
- 年薪合同書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產品設計合同書范例
- 二零二五版正式正規離婚協議書
- 員工食堂就餐協議書
- 創傷緊急救護知識課件
- 醫院單位單位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
- 湖北省第十屆湖北省高三(4月)調研模擬考試數學試題及答案
- 五一勞動節前安全檢查重點
- 2025年03月廣東深圳市光明區科技創新局公開招聘專干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實驗小學2025屆數學三下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高溫急救知識培訓
- 學前教育學 課件 第1、2章 緒論;學前教育的目標、內容的方法
- 2025北京豐臺高三一模物理試題及答案
- 江南美術遺產融入美育的數智化路徑探索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