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指南》T-SXAEPI 15-2023_第1頁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指南》T-SXAEPI 15-2023_第2頁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指南》T-SXAEPI 15-2023_第3頁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指南》T-SXAEPI 15-2023_第4頁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指南》T-SXAEPI 15-202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13.040.20

CCSZ04

SXAEPI

山西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團體標準

T/SXAEPI15—2023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指南

GuidelinesforthepreparationofworkingrulesforGHGcarbonsequestration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2023-3-27發布2023-4-3實施

山西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發布

T/SXAEPI15—2023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指南

1范圍

本文件給出了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指南的術語和定義、總體原則、編制內容、激勵機制。

本文件適用于社會各組織低碳減排工作規則的制定。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32150工業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通則

3術語和定義

GB/T32150界定的以及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GHG

指溫室氣體greenhousegas首字母的英文縮寫,溫室氣體是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和由于人類活動

產生的能夠吸收和散發由地球表面、大氣層和云層所產生的、波長在紅外光譜內的輻射的氣態成分。

注:溫室氣體: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六氟化硫(SF6)、氫氟碳化物(HFCs)、全氟碳化物

(PFCs)和三氟化氮(NF3)。

3.2

聚碳

組織制定工作規則時聚焦自身溫室氣體排放的主要類別,并將溫室氣體的排放量折算為二氧化碳

當量。

3.3

直接排放

由組織控制或擁有的溫室氣體源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3.4

間接排放

由組織的業務和活動造成,但并非由該組織擁有或控制的溫室氣體源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注:排放一般發生在上游和/或下游環節。

3.5

減排

通過節約物質資源和能量資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

4總體原則

4.1科學性

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遵循科學決策的程序,運用科學思維方法,應用大數據平臺,制定減排目標,

梳理減排范圍,制定減排策略。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4.2可行性

工作規則的編制既要符合國家和行業的政策,又要通過自我規范實現設定目標,確保選擇的減排路

徑清晰,減排措施切實可行。

4

T/SXAEPI15—2023

4.3客觀性

組織應尊重客觀事實,真實地根據自身減排范圍和場景編制工作規則。

4.4社會性

組織以氣候目標為核心,主動積極地從自身做起,從日常工作做起,行動做起,承擔節能減排的社

會責任。

5編制內容

5.1確定管理者職責

組織最高管理者應宜通過以下方面來支持本組織實施低碳工作,有效推進工作。

a)組建碳管理團隊并明確其職責和權限。

b)支持和提供實施過程中需要資源,包括人力、物力、財力、環境和激勵機制等;批準組織減排

計劃的實施,力爭減排目標有效和科學。

c)提供減排措施的有效性,確定減排實施的邊界和范圍。

d)批準組織減排計劃的實施。

e)定期檢查減排實施效果,開展有效的自我評價,確定激勵結果。

5.2量化組織碳排放

5.2.1組織宜進行碳盤查,以確定組織層面的碳排放量,為量化減排效果,實現減排目標奠定基礎。

盤查工作流程為:選擇核算方法、確定核算邊界、梳理排放范圍、核算碳排放量。

5.2.2選擇核算方法:組織可參考ISO14064-1的范圍以及相關國家行業的指南開展組織溫室氣體核

算。

5.2.3確定核算邊界:組織宜以法人或具有法人資質的組織機構的獨立核算單位為邊界對溫室氣體排

放進行核算。

5.2.4梳理排放范圍:梳理核算邊界內的碳排放源,識別與組織業務相關的直接和間接排放的溫室氣

體排放,內容包括但不限于:

a)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包括但不限于燃料燃燒活動和物理化學生產過程產生的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自有或租賃車輛、無組織排放(如設備的接縫、密封件、包裝和墊圈的泄漏等);

b)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包括但不限于由購買的二次能源(如電力、蒸汽、加熱和冷卻)產生的間接

排放、與組織生產運營價值鏈相關的間接排放(如組織使用產品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與使用

本組織產品相關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其他來源的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運輸外購的原料或商

品、運輸外購的燃料、職員差旅、職員上下班通勤、處理運營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生產被輸

配系統消耗的電力等)。

5.2.5核算碳排放量:組織可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綜合其技術可行性和核算成本,應選擇將不確定

性降至最低的量化方法來計算本身的碳排放,并形成紙質或電子版報告,保留碳盤查相關的文件化信息。

組織在計算過程中對組織碳排放貢獻小于1%時可忽略計算,但總忽略部分不宜超過5%。難以量化的情

況可以根據碳排放貢獻度選擇性納入核算范圍,如逸散排放。

5.3設定減排目標

組織應設定清晰科學的減排目標或碳中和目標,減排目標設定應:

a)確定具體的減排目標水平和目標實現期,包括減排的階段性目標和最終目標,并與實現期相對

應;

b)確定實現的時間表以及時間節點;

c)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減排目標設定方法可考慮:絕對排放量收縮法,行業減排法(SDA)和經濟強度收縮法。減排

目標至少宜覆蓋95%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產生的直接排放和二次能源購入產生的間接排放。

5.4制定減排措施

5

T/SXAEPI15—2023

組織制定減排措施時宜考慮主要排放源、碳排放指標及績效管理手段、實施效果及后續改進措施制

等因素:

a)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可通過技術創新途徑來實現,包括但不限于技術改造、設備更換、能源替

換等;

b)購買二次能源造成間接排放,可通過提效節能和使用綠色電力的途徑來實現,包括但不限于:

1)利用自然光照;

2)照明設備節能改造;

3)符合條件的業務場所建設分布式光伏;

4)購買綠電綠證。

c)組織價值鏈產生的間接排放,建議通過激勵機制和供應鏈優化管理來實現,包括但不限于:

1)優先選擇綠色包裝和提供電動運輸的運輸服務;

2)減低差旅和出行的碳足跡,鼓勵員工采取拼車、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共享單車的綠色出行

方式;

3)租賃(購買)二手辦公設備;

4)提倡和推動無紙化辦公;

5)建立落實綠色供應商制度等實現。

5.5編制示例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示例參見附錄A。

6激勵機制

6.1組織內部宜建立低碳積分、碳激勵機制,對組織及組織員工低碳行為進行量化。

6.2低碳行為包括但不限于:

a)綠色出行;

b)綠色辦公;

c)低碳技術研發;

d)低碳服務。

6.3組織對表現優異的部門或個人進行物質或精神方面的獎勵,引導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可利用大

數據采集平臺記錄員工的低碳行為并進行統計評比,對于優秀員工給予獎勵;或組織各部門可設置低碳

考核制度并制定相應減排目標,對于減排措施執行優秀且能實現減排目標的部門給予獎勵。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6

T/SXAEPI15—2023

A

A

附錄A

(資料性)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示例

A.1編制示例總則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參考ISO14064-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能源間接排放和其他排放,具體為:

a)直接溫室氣體排放和清除;

1)組織應對組織邊界內設施的直接GHG排放予以量化;

2)組織宜對組織邊界內設施GHG清除予以量化;

3)組織生產、輸出和配送的電力、熱力和蒸汽所產生的直接GHG排放可單獨報告,但不應從

組織的直接GHG排放總量中扣除,“輸出”是指組織向其邊界外的用戶供應(電力、熱力

或蒸汽);

4)生物質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應單獨計算。

b)能源間接排放:組織應對其消耗的外部輸入的電力、熱力或蒸汽的生產所產生的間接GHG排放

予以量化,“輸入”是指由組織邊界提供(電力、熱力或蒸汽);

c)其他間接溫室氣體排放:組織還可根據有關GHG方案的要求、內部報告的需求或GHG排放清單

的預定用途對間接GHG排放進行量化。

A.2編制參考示例

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參考示例見表A.1。

表A.1GHG聚碳工作規則編制參考示例

類型內容

1.1通過研究科學碳目標倡議,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基于降低1.5℃情景,制定本年度規則、會

員共享規則,2030年50%會員單位在踐行規則中實現低碳運營,2060年全部會員單位在踐行規

則中實現低碳運營,旨在以綿綿用力,久久為功的姿態,從學習做起,從自身做起,為社會實

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最大的努力。

1.設定減排目標1.2通過碳減排措施和碳抵消,于本年度實現組織綠色低碳運營。輻射更多價值鏈,爭取2030

年實現公司價值鏈低碳轉型。

1.3根據本年度碳行為排放情況分析,將在來年實現組織碳排放減少5%的目標,五年內組織

內部及工作人員實現低碳點運營,2030年實現運營碳中和。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

7

T/SXAEPI15—2023

表A.1(續)

類型內容

2.1直接溫室氣體排放:

a)低速行駛或者怠速時用電驅動;

b)減少燃料的使用/使用替代燃料車輛,升級公司車輛到更節能的車輛,如混動車、純

電車或其他新能源車;

c)將燃煤鍋爐更換為天然氣鍋爐或天然氣鍋爐;

d)工藝流程省級,對工藝流程進行節能改造,降低用能和過程排放。

2.2間接溫室氣體排放:

a)購買節能效果較好的用點設備;

b)將照明燈升級為LED燈;

c)室內在日照光線好的情況下不開或少開燈,使用自然光照明,提高工作效率,不加班;

d)長時間不用電腦時啟用”睡眠"模式,適當降低顯示器亮度,停用1小時以上的辦公

設備關閉電源,下班關閉所有設備電源插線板總開關;

e)空調夏季設置溫度不低于26°C,冬季溫度設置不高于20°C;

f)安裝時間/照度控制器控制公共區域照明。

2.3其他間接排放:

a)低碳出行包括但不限于:

1)削減不必要的差旅,優先采用線上會議,若必須出差,乘坐高鐵,減少航空差

旅;

2)鼓勵員工采取拼車,乘坐公共汽車等出行方式,自駕時優化通勤路線,避免擁

堵,減少排放;

3)提倡工作人員文明駕車、環保駕車,開車時盡量避免突然變速,選擇合適檔位,

避免低檔跑高速,定期更換機油,輪胎氣壓要適當,少開汽車空調,節約資源;

4)計劃出差、會議以減少開車次數和路程;

5)鼓勵通過電話、電子郵件方式工作以減少出差,出差則盡量乘坐火車,新能源

車,減少航空差旅;

2.制定減排措施6)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去上班,提供公共交通路線信息;

7)合用汽車以減少路上行車數量和燃料消耗。

b)低碳辦公包括但不限于:

1)在辦公室,自備水杯,使用玻璃杯,盡量不用紙杯;

2)就餐時,自帶餐具,不用一次性筷子等餐具;

3)辦公時,用可更換筆芯的筆,不用一次性的筆;

4)開會或去辦公樓下買咖啡時,自帶杯子,不用紙杯;

5)出差時,自帶牙刷等洗漱用品,不用酒店提供的一次性用品;

6)購買帶有無害于環境和綠色標簽的紙張;

7)統一文件格式使浪費降少到最低。若打印設備允許,使用雙面打印;

8)直接在電腦上閱讀和修改文件,來減少打印大量不必要的草稿;

9)租賃(或購買二手)辦公文印設備,辦公室用品分類管理,其采購、領用進行

登記,規范使用,延長壽命;

10)提倡和推動無紙化辦公,減少用紙數量和廢紙的產生,采取雙面打印。一般性

會議,日常文件流轉、處理,通過網絡解決;

11)不使用塑料袋、一次性紙杯;

12)減少水足跡,節約用水,將平時剩余的干凈水儲存,用于清洗桌布或者澆花;

13)實行廢舊物循環利用,如將廢棄的紙盒子制作成垃圾箱反復使用;

14)在購物時,購買散裝包裝的食物,選擇用可回收材料包裝的物品;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15)外賣午餐打包時不要使用塑料袋;

16)決定是否購買新的辦公用具之前,看看現有的能否重新裝飾再用;

17)把舊家具、舊設備捐獻給慈善團體或是二手店;

18)在辦公室設立資源共享區,鼓勵工作人員將自己閑置的物品捐出來共享;

19)將組織閑置物品捐贈給慈善機構資源再利用;

20)工作人員可將家里不需要的衣物捐給貧困地區。

8

T/SXAEPI15—2023

表A.1(續)

類型內容

3.1激勵機制包括但不限于:

a)節省的燃油費用用來補貼報銷出行者的費用和獎勵;

b)針對出行必要多的部門和人員(財務部、科技項目部、管理層),統計記錄自行車

出行占總出行量的比例,每月超過50%的案例給與獎勵;

c)建立員工通勤出行狀況統計平臺,每月無駕駛出行超過80%的案例給與獎勵。每月

無駕駛出行低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