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腦病科頭痛(偏頭痛)中醫(yī)診療方案(2017年版)_第1頁
2腦病科頭痛(偏頭痛)中醫(yī)診療方案(2017年版)_第2頁
2腦病科頭痛(偏頭痛)中醫(yī)診療方案(2017年版)_第3頁
2腦病科頭痛(偏頭痛)中醫(yī)診療方案(2017年版)_第4頁
2腦病科頭痛(偏頭痛)中醫(yī)診療方案(2017年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頭痛(偏頭痛)中醫(yī)診療方案(2017年版)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yī)診斷標準按照《實用中醫(yī)內(nèi)科學》(王永炎、嚴世蕓主編,上海科技出版社2009年)。(1)主要癥狀:頭痛,或全頭痛,或局部疼痛,性質(zhì)可為劇痛、隱痛、脹痛、搏動痛等。急性起病,反復發(fā)作,發(fā)病前多有誘因,部分病人有先兆癥狀。(2)輔助檢查:血常規(guī)、測血壓,必要時進行顱腦CT、MRI、MRA檢查、腦脊液、腦電圖、經(jīng)顱多普勒彩色超聲(TCD),排除器質(zhì)性疾病。2.西醫(yī)診斷標準按照《國際頭痛疾病分類》第二版(ICHD-Ⅱ)(HIS,2004年)。(1)偏頭痛不伴先兆A.至少5次疾病發(fā)作符合標準B-D。B.每次疼痛持續(xù)4~72小時(未治療或治療無效)。C.至少具有下列之中兩個特征:①單側(cè)性;②搏動性;③程度為中度或重度(日常活動受限或停止);④因日常的體力活動加重,或?qū)е聼o法進行日常運動(如走路或爬樓梯)。D.發(fā)作期間至少具有下列的一項:①惡心和/或嘔吐;②畏光和怕聲。E.不能歸因于另一疾病。(2)偏頭痛伴典型先兆A.至少2次疾病發(fā)作符合標準B~D。B.先兆包括以下癥狀至少一種,但沒有運動機能減弱:①完全可逆的視覺癥狀,包括陽性的表現(xiàn)(如:點狀色斑或線形閃光幻覺)和/或陰性的表現(xiàn)(如視野缺損);②完全可逆的感覺癥狀,包括陽性的表現(xiàn)(如針刺感)和/或陰性的表現(xiàn)(如麻木);完全可逆的言語困難性語言障礙。C.以下標準至少二項:①雙側(cè)視覺癥狀和/或單側(cè)感覺癥狀;②至少一種先兆癥狀逐漸發(fā)展歷時≥5分鐘和/或不同的先兆癥狀相繼出現(xiàn)歷時≥5分鐘;③每種癥狀持續(xù)≥5分鐘且≤60分鐘。D.頭痛符合無先兆偏頭痛的標準B~D,開始時伴有先兆癥狀發(fā)生,或在先兆發(fā)生后60分鐘以內(nèi)出現(xiàn)。E.不能歸因于另一疾病。(3)偏頭痛其他類型(二)證候診斷1.肝陽上亢證:頭痛而脹,或抽搐跳痛,上沖巔頂,面紅耳赤,耳鳴,心煩易怒,口干口苦,或有脅痛,夜眠不寧,舌紅,苔薄黃,脈沉弦有力。2.痰濁內(nèi)阻證:頭部跳痛伴有昏重感,胸脘滿悶,嘔惡痰涎,苔白膩,脈沉弦或沉滑。3.瘀血阻絡證:頭痛跳痛或如錐如刺,痛有定處,經(jīng)久不愈,面色晦黯,舌紫或有瘀斑、瘀點,苔薄白,脈弦或澀。4.氣血兩虛證:頭痛而暈,遇勞則重,自汗,氣短,畏風,神疲乏力,面色晄白,舌淡紅,苔薄白,脈沉細而弱。5.肝腎虧虛證:頭痛,顴紅,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煩躁失眠,或遺精,舌紅而干,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或弦細數(shù)。二、治療方法(一)辨證論治1.肝陽上亢證治法:平肝潛陽,熄風止痛(1)推薦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鉤藤、生石決明、牛膝、益母草、山梔子、黃芩、茯神、夜交藤、桑寄生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2)針刺治療選穴:風池、太陽、百會、太沖、太溪。操作:毫針刺,風池、太陽、百會用平補平瀉,太沖、太溪行補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3)中藥泡洗技術根據(jù)患者證候特點選用平肝潛陽、熄風止痛類中藥,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注意:水溫宜小于42℃,泡足幾分鐘后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jié)以上,水溫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4)飲食療法宜進食平肝養(yǎng)肝的食品,如:天麻、菊花、羊、鮑魚、鱷魚等,食療方:天麻魚頭湯、鮮鮑魚(帶殼)瘦肉湯、菊花茶等。2.痰濁內(nèi)阻證治法:燥濕化痰,降逆止痛(1)推薦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半夏、白術、天麻、陳皮、茯苓、甘草、生姜、大棗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2)針刺治療選穴:風池、太陽、百會、率谷、頭維、足三里、豐隆、陰陵泉。操作:毫針刺,風池、太陽、百會、率谷、頭維行平補平瀉,足三里、豐隆、陰陵泉行瀉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3)中藥泡洗技術根據(jù)患者證候特點選用燥濕化痰、降逆止痛類中藥,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注意:水溫宜小于42℃,泡足幾分鐘后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jié)以上,水溫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4)飲食療法宜進食健脾和胃、燥濕化痰的食品,如:茯苓、薏苡仁、山藥、陳皮、杏仁等。食療方:山藥薏米粥、茯苓豬骨湯、陳皮排骨等。3.瘀血阻絡證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1)推薦方藥:桃紅四物湯加減。桃仁、紅花、川芎、生地、當歸、白芍、羌活、獨活、雞血藤、白芷、細辛、防風、澤瀉、薏苡仁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2)針刺治療選穴:風池、太陽、百會、阿是穴、膈俞、血海、三陰交。操作:毫針刺,風池、太陽、百會、三陰交、膈俞用平補平瀉,阿是穴、血海行瀉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3)中藥泡洗技術根據(jù)患者證候特點選用活血化瘀、行氣止痛類中藥,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注意:水溫宜小于42℃,泡足幾分鐘后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jié)以上,水溫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4)飲食療法宜進食活血化瘀的食品,如:桃膠、當歸、山楂、酒糟、栗子等,食療方:桃膠紅棗羹、山楂餅、當歸紅棗湯等。4.氣血兩虛證治法:補氣養(yǎng)血,緩急止痛(1)推薦方藥:八珍湯加減。川芎、熟地、當歸、白芍、白術、黨參、茯苓、甘草、黃芪、雞血藤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2)針刺治療選穴:風池、太陽、百會、氣海、血海、足三里。操作:毫針刺,風池、太陽、百會用平補平瀉,氣海、血海、足三里行補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3)中藥泡洗技術根據(jù)患者證候特點選用補氣養(yǎng)血、緩急止痛類中藥,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注意:水溫宜小于42℃,泡足幾分鐘后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jié)以上,水溫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4)飲食療法宜進食健脾益氣養(yǎng)血的食品,如:阿膠、人參、比目魚、莧菜、大棗等,食療方:黃酒冰糖燉阿膠、人參鴿子湯、紅棗蒸比目魚等。5.肝腎虧虛證治法:滋養(yǎng)肝腎,育陰潛陽(1)推薦方藥:大補元煎加減。山藥、杜仲、熟地、當歸、山茱萸、枸杞、甘草、人參等。或具有同類功效的中成藥(包括中藥注射劑)。(2)針刺治療選穴:太陽、百會、腎俞、肝俞、太沖、太溪。操作:毫針刺,太陽、百會用平補平瀉,腎俞、肝俞、太沖、太溪行補法,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3)中藥泡洗技術根據(jù)患者證候特點選用滋養(yǎng)肝腎、育陰潛陽類中藥,煎煮后洗按足部,每日1~2次,每次20~30分鐘,(注意:水溫宜小于42℃,泡足幾分鐘后再逐漸加水至踝關節(jié)以上,水溫不宜過高,以免燙傷皮膚)。(4)飲食療法宜進食滋養(yǎng)肝腎的食品,如:鱸魚、烏雞、枸杞子、石斛、淡菜等,食療方:石斛瘦肉湯、紅棗枸杞烏雞湯、淡菜山藥湯等。(二)其他中醫(yī)特色療法以下中醫(yī)醫(yī)療技術可用于多種證型。1.辨經(jīng)取穴針刺法十二經(jīng)脈中,六陽經(jīng)及足厥陰經(jīng)循行于頭的不同部位,故可將頭痛分為陽明、少陽、太陽和厥陰頭痛。(1)陽明頭痛:疼痛部位在前額、眉棱、鼻根部。取穴:頭維、印堂、陽白、合谷、內(nèi)庭、阿是穴。(2)少陽頭痛:疼痛部位在側(cè)頭部。取穴:太陽、絲竹空、率谷、風池、外關、俠溪、阿是穴。(3)太陽頭痛:疼痛部位在后枕部,或下連于項。取穴:天柱、后頂、風池、后溪、昆侖、阿是穴。(4)厥陰頭痛:疼痛部位在巔頂部,或連于目系。取穴:百會、四神聰、太沖、阿是穴。2.推拿治療:一般頭痛可開天門,推坎宮,按揉太陽穴,拿五經(jīng),拿風池穴,點按合谷穴。3.阿是穴鄰點透刺加纏針震顫法(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農(nóng)村中醫(yī)適宜技術推廣項目)針具選擇:0.3mm直徑,長40mm的不銹鋼毫針。操作方法:標出阿是穴,平刺進針,若痛點在顳部,從絲竹空向阿是穴透刺;若痛點在眉棱部,從攢竹橫透至阿是穴;進針得氣后,向右輕輕捻轉(zhuǎn)針柄180~360度,使軟組織輕輕纏繞針尖,然后行250~500次/分的震顫法1分鐘,輕輕回轉(zhuǎn)針柄180~360度,留針5分鐘;如此反復操作5次后出針。出針時應注意按壓針孔1分鐘以防出血。4.熱敏灸療法熱敏灸是一種提高艾灸療效的新型灸法。頭痛患者的熱敏穴位以頭面部、背部及小腿外側(cè)為高發(fā)區(qū),如頭部壓痛點、風池、率谷、至陽、肝俞、陽陵泉等區(qū)域。每次選取上述2~3組穴位,每次治療以灸至感傳消失為度。5.塞鼻法塞鼻法是指選用活血、通絡、止痛等中藥研細末后,用布袋包少許藥末塞鼻的一種中醫(yī)外治法。左側(cè)頭痛塞右鼻孔,右側(cè)頭痛塞左鼻孔,發(fā)作時用。如用川芎、白芷、制遠志各50g,冰片7g,共為細末,和勻,用布袋包少許藥末塞鼻。也可采用搐鼻法,將中藥研末后,每次用少許藥末吸入鼻內(nèi)。6.中醫(yī)診療設備光電治療儀、疼痛治療儀可輔助止痛。(三)西藥治療如頭痛發(fā)作24小時仍不能緩解,或者頭痛程度中度以上,或者患者不能忍受時,可選擇配合應用其他能緩解偏頭痛發(fā)作的治療方法,以鎮(zhèn)靜、鎮(zhèn)痛、調(diào)節(jié)血管舒縮功能為治療原則,可選用止吐藥、非甾體類藥、曲坦類藥等。根據(jù)病因,采取相應的治療手段,積極除去誘因,如避免食用富含酪氨酸或亞硝酸鹽的食物;停用血管擴張劑或口服避孕藥等可能誘發(fā)頭痛發(fā)作的藥物;注意心理疏導,避免緊張、焦慮、疲勞等誘發(fā)因素,可配合選用音樂療法、心理療法等。(四)護理調(diào)攝要點1.護理要點:包括體位選擇(靜臥)、避光、飲食、并發(fā)癥的預防與護理等,并注意做好健康宣教工作。2.飲食調(diào)理: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戒煙、戒酒、限制濃茶、咖啡等飲品等,避免食用巧克力、奶酪及雞肝、番茄等富含酪氨酸的食物,多吃高維生素、低脂肪的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喝水。3.情志調(diào)理:重視情志護理,避免情志刺激。三、療效評價參照中華醫(yī)學會疼痛學分會頭面痛學組2016年發(fā)布的《中國偏頭痛防治指南》和2009年歐洲神經(jīng)病協(xié)會聯(lián)盟(EuropeanFederationofNeurologicalSo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