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氣分析學習課件_第1頁
血氣分析學習課件_第2頁
血氣分析學習課件_第3頁
血氣分析學習課件_第4頁
血氣分析學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氣分析余杭二院重癥監護室相關知識回顧及學習Part1血氣分析常用指標Part2血氣分析的臨床應用Part3CONTENTS目錄1SECTION相關知識回顧及學習血氣分析定義:

用血氣分析儀對受試者的動脈血進行PH、PO2和PCO2測定,同時通過儀器對HCO3-、SPO2、堿剩余進行計算,用這些參數進行推理而獲得反映肺通氣和換氣功能的狀況,并用于酸堿平衡的評估。一般對象:手術病人,呼吸系統嚴重衰竭,危重病人酸堿平衡?

酸堿的概念Bronsted-Lowry酸堿定義:可釋放氫離子(H+)的物質是酸可結合氫離子的物質是堿體液酸堿平衡實際上就是體液[H+]的平衡酸堿總是同時存在的

食物、飲料、藥物

三大營養物質中間產物成人每天進食混合膳食,約生成40—60mmol固定酸

三大營養物質完全氧化=CO2+H2O揮發性酸H2CO3固定酸(硫酸、乳酸、丙酮酸等)

酸性物質

堿性物質

檸檬酸鹽、蘋果酸、乳酸鹽等

食物、藥物在體內代謝后產生

在正常膳食情況下,體內產生的酸比堿多。但在一定范圍內這些酸或堿進入血液后不會引起血液的顯著變化,原因在于有一系列的調節機理,包括緩沖、肺和腎的調節。酸堿平衡的調節緩沖系統:迅速反應,作用不持久血漿中:NaHCO3/H2CO3為主。紅細胞中:KHb/HHbKHbO2/HHbO2為主。肺調節:效能最大,作用于30min達最高峰通過改變肺泡通氣量控制CO2的排出量來維持。腎調節:作用更慢,數小時后起作用,3-5天達高峰主要通過重吸收HCO3-,排NH4+。組織細胞的調節氧離曲線15304560759010010080604020mmHg[H+]PCO2T左移右移體溫二氧化碳分壓氫離子濃度(PCO2)[H+]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PO2)刺激性咳嗽

胸骨后刺痛晶狀體纖維化氧中毒氧合指數(PaO2/FiO2)定義:

動脈氧分壓與吸入氧濃度比值,亦稱為氧合指數或呼吸指數,是較為穩定的反映肺換氣功能的指標。正常值:400~500臨床意義:低于300提示可能有ALI,小于200為ARDS的診斷指標之一。2SECTION血氣分析常用指標酸堿度(pH)定義:pH為氫離子活性的負對數,是表明血液酸堿度的指標。正常值:7.34~7.45,靜脈血氣比動脈血氣低0.05。臨床意義:(1)pH<7.35酸中毒;pH>7.45堿中毒。(2)體溫對pH的影響:以37℃為基數,體溫每升高1℃,pH下降0.0147;體溫每下降1℃,pH升高0.0147。動脈血氧分壓(PaO2)

定義:PO2為血漿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產生的壓力。PaO2為反映機體氧合狀態的重要指標,對缺氧的診斷和程度的判斷有重要意義。2〉正常值:PaO2為80~110mmHg。3〉影響檢查結果的相關因素:a.FiO2的不同對PaO2的影響很大,故引進了“氧合指數”的概念。b.年齡和體位對PaO2也有一定的影響,公式為:坐位:PaO2(mmHg)=104.2-0.27×年齡(歲)。臥位:PaO2(mmHg)=103.5-0.42×年齡(歲)。動脈血氧分壓(PaO2)4〉臨床意義:a.低氧血癥:PaO2<60mmHg為缺氧;PaO2<50mmHg為呼吸衰竭,嚴重影響生理及代謝功能;PaO2<30mmHg將危及生命。b.術后低氧血癥的可能原因:呼吸機設置不合理,呼吸機或吸氧管道工作異常,致使通氣量不足或吸入氧濃度過低;鎮靜麻醉藥物抑制呼吸;肺部并發癥:氣胸、血胸、血氣胸、肺不張、肺水腫、小氣道閉合及肺泡萎陷,致使肺內分流增加;創口疼痛限制呼吸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定義:PaCO2為血漿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產生的壓力。是衡量肺通氣效果和判斷呼吸性酸堿失衡的重要指標。正常值:PaCO2為35~45mmHg。臨床意義:PaCO2<35mmHg,表示通氣過度;PaCO2<25mmHg,可產生嚴重的低碳酸血癥,呼吸性堿中毒;PaCO2>45mmHg,表示通氣不足,高碳酸血癥,呼吸性酸中毒;PaCO2>50mmHg,為診斷Ⅱ型呼吸衰竭的重要指標;PaCO2>60mmHg,呼吸中樞轉為抑制。動脈血氧飽和度(SaO2)定義:SaO2為動脈血中血紅蛋白實際含氧量和最大結合能力之比,反映血紅蛋白結合氧的能力,間接反映PaO2的大小。參考值:SaO2>95%臨床意義:SaO2<90%

表示呼吸衰竭SaO2<80%

表示嚴重缺氧貧血時SaO2正常并不表示不缺氧。剩余堿(BE)定義:是指在標準條件下:血溫37℃、PaCO240mmHg、SpO2100%情況下,將血漿或全血用酸或堿滴定到pH為7.40時所需的酸或堿的量(分別用“+”和“-”表示) 參考值:正常值:±3mmol/L臨床意義:由于是在標準條件下測量,已排除了呼吸因素的影響,故BE值為反映代謝性酸堿平衡的指標。標準碳酸氫鹽(HCO3-)概念:隔絕空氣的全血標本,在38。C,PaCO240mmHg、血氧飽和度100%(呼吸因素完全正常時)測得血漿HCO3-的含量。正常值:22-27mmol/L。意義:Hb完全氧化,不受呼吸的影響,基本反映機體內HCO3-的儲備量的多少,是代謝性酸堿失衡的定量指標,與PaCO2一起作為判斷酸堿失衡代償程度和診斷復雜酸堿失衡的重要指標。AG

定義:

指血漿中的未測定陰離子(UA)與未測定陽離子(UC)的差值:AG=Na+-(Cl+HCO3-)

參考值:8-16mmol/L

臨床意義:1.>16mmol/L,反映HCO3-+CI-,此外還有其他的陰離子存在,如乳酸,丙酮酸堆,高AG酸中毒,代謝2.AG增高與代謝無關,考慮脫水,使用大量含鈉鹽3.AG降低,便見于UA減少或UC增加,考慮低蛋白血癥。4.未測定陽離子濃度↑(高K+,Ca2+、Mg2+、多發性骨髓瘤)血漿乳酸(La)參考值:正常值為0.4~0.8mmol/L,一般<2mmol/L.臨床意義:循環功能(尤其是微循環)組織血流灌注組織氧代謝3SECTION血氣分析的臨床應用一、判斷機體是否缺氧及其程度?低氧血癥的程度分級:標準PaO2

輕度

0.5~8.0Kpa

80~60mmHg)

中度

8.0~5.3Kpa

(60~40mmHg)

重度

<5.3Kpa

(<40mmHg

)二、判斷呼吸衰竭類型?

三、呼吸衰竭嚴重程度判斷

四、ARDS分級判斷(mmHg)

五、呼吸機參數調整

血氣結果

選擇調節PaCO2↑,PaO2→VT↑,f↑,PEEP↓,吸氣壓力↑PaCO2↓,PaO2→

VT↓,f↓,吸氣壓力↓PaCO2→,PaO2↑FiO2↓,PEEP↓PaCO2→,PaO2↓FiO2↑,PEEP↑,吸氣時間↑PaCO2↑,PaO2↓VT↑,f↑,吸氣壓力↑PaCO2↑,PaO2↑

PEEP↓,f↑,吸氣時間↓六、酸堿失衡的診斷一、反映機體酸堿狀態的主要指標酸堿度(pH)PaCO2總CO2(TCO2)碳酸氫根(HCO3-)剩余堿(BE)緩沖堿(BB)反映H+濃度的指標。

正常值:7.35~7.45。pH<7.35酸中毒(失代償)pH>7.45堿中毒(失代償)判斷呼吸性酸堿失衡的重要指標,代表溶解于血漿中的CO2量,反映肺泡通氣效果。

正常值:35~45mmHg。PaCO2<35mmHg,原發性呼堿或繼發性代償性代酸;PaCO2>45mmhg,原發性呼酸或繼發性代償性代堿。健康人AB=SB,酸堿失衡時兩值不一致:AB>SB:存在呼酸AB<SB:存在呼堿AB=SB并且同時升高:失代償性代堿AB=SB并且同時降低:失代償性代酸

在標準條件下,Hb充分氧合、38度、PaCO240mmHg時將1L全血用酸或堿滴定至pH=7.40時所需的酸或堿量。

只反映代謝變化,不受呼吸因素影響。正常值:-3~+3mmol/L(全血)。BE<-3mmol/L:代酸

BE>+3mmol/L:代堿

1升全血(BBb)或1升血漿(BBp)中所具有緩沖作用的陰離子總和。血漿之緩沖堿主要為HCO3-,其次為血漿蛋白

正常范圍:45~55mmol/L,當出現BB降低,而HCO3-正常時,說明存在HCO3-以外堿儲備不足,如低蛋白血癥、貧血等,補充HCO3-是不適宜的,應糾正這種堿儲不足。二、反映血氧合狀態的主要指標PaO2SaO2P(A-a)O2P50動脈血漿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產生的分壓,是確定SaO2的重要因素。在呼吸道疾患時動脈氧分是反映肺病變程度的重要指標。正常值:80~100mmHg。與年齡有關:PaO2=(100-0.33×年齡)mmHg。與FiO2有關:FiO2=1時,PaO2可以>550mmHg鼻導管吸氧時:FiO2=21+O2流量(升/min)×4%

即血紅蛋白含氧的百分數(%)。與PaO2和Hb氧解離曲線直接相關。每克血紅蛋白最多可與1.34毫升氧相結合。氧分壓與SaO2的關系(氧解離曲線)呈S形曲線Decreasedtmp肺泡-動脈血氧分壓差正常值:5~15mmHg。

P(A-a)O2增大:肺泡彌散障礙。它有時較動脈氧分壓更為敏感,能較早地反映肺部氧攝取的問題,但應注意心輸出量減低和吸氧時肺泡-動脈氧差亦增大。指pH=7.40、PaCO2=40mmHg條件下,SaO2為50%時的PaO2。正常值:24~28mmHg。P50↑:氧解離曲線右移,Hb與O2親和力降低,有利于釋氧。P50↓:氧解離曲線左移,Hb與O2親和力增加,不有利于釋氧。兩個規律和3個推論規律一:HCO3-,PaCO2

代償的同向性和極限性1推論1:HCO3-,PCO2

相反變化必有混合性酸堿失衡2推論2:超出代償極限必有混合性酸堿失衡3規律二:原發失衡變化>代償變化4推論3:原發失衡的變化決定PH偏向5其他靜脈血SvO2:60~80%血糖:動脈血糖比末梢循環監測可靠。Hct:Hct/3=Hb電解質:血氣分析的解讀第一步:看PH值定酸堿第二步:看P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