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_第1頁
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_第2頁
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_第3頁
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_第4頁
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髖關節置換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人工髖關節置換術是近20年矯形外科發展進步非常快的領域之一,它具有解除疼痛、糾正畸形、恢復功能的效果。使患者重獲髖關節生理功能,達到穩定無痛、腰體等長的療效,提高患者生命質量,術后療效肯定,得到患者好評。我院于xx年1月~xx年12月共行人工髖關節置換術75例,在實踐中筆者體會到術前術后病人的護理觀察及術后患肢的功能鍛煉指導在臨床治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現報告如下。1臨床資料本組75例患者,男39例,女36例,年齡最小43歲,最大92歲,平均年齡63歲。其中全髖關節置換術22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53例。病因中股骨頸骨折48例,股骨頭缺血壞死27例。按吳之康介紹的功能評定法[1]進行術后評估,優良68例,優良率為90.66%。2心理護理人工髖關節置換術,屬于骨科較大的手術,而且病人年齡偏高,已經給病人造成心理壓力。因此,在病人進入病房后,要熱情接待病人,介紹病房環境、制度、責任醫師及護士,讓病人熟悉環境,有信心,打消恐懼心理,并耐心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手術方法、優點、術者的技術及國內外手術成功率。提高患者手術信心,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及時針對性地與患者交流溝通,解除疑惑,向病人講述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講解此類手術多次成功的先例。對他(她)具體的情況進行了術前討論,制定周密的手術計劃和手術后護理計劃,短期內取得患者信賴,通過解釋,使其得到康復的希望,樹立起與醫護人員積極配合戰勝疾病的信心。3術前準備術前適應性鍛煉,讓患者進行直腿抬高鍛煉,練習股四頭肌收縮力量。具體方法:患者平臥床上,下肢伸直盡量抬高,然后放下,如此反復進行,為術后恢復打下良好基礎,術前訓練床上大小便,以適應術后床上大小便。術前常規準備、備皮、皮試,做好各項術前檢查,根據醫囑給術前用藥,術前禁食12h,4h禁飲,術前導尿并留置尿管。4術后護理及康復指導4.1基礎護理①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做好護理記錄,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術后患者麻醉未清醒前按麻醉護理常規進行,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傷口出血、滲液情況,觀察患者有無疼痛,及時應用止痛劑。②患者仰臥位,保持患肢功能位(外展中立位),用硬的三角形枕固定在兩肢之間,穿防旋鞋,避免髖關節極度屈曲內收、內旋造成髖關節脫位。③搬動患者或使用便盆時,要注意將患者整個骨盆及患肢托起,術前早期盡量避免翻身,必要時要整個身體轉動,不要只動上身,切忌屈髖動作,防止脫位。④術后切口常規置負壓引流,注意保持引流通暢,防止導管受壓、扭曲、脫落,以防切口積血和血腫形成,注意觀察引流液性質、色、量,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4.2并發癥的預防護理4.2.1預防術后低血壓術后由于麻醉引起下肢血管擴張導致血容量相對減少,加上術中出血,手術創口疼痛等原因,可出現低血壓。患者進入病房后要嚴格觀察體征變化,每1h測BP、P、R各一次,接好導尿管,肢體抬高,經常擠壓引流管保持通暢,記錄每小時尿量并采取吸氧、止痛、保暖等措施。4.2.2預防褥瘡發生特別是老年患者尤應注意,在患肢制動前提下,將髖部整個托起,使臀部離開床面,解除骶尾部壓迫,并按摩局部,每2~4h1次,大小便后,要擦干局部,防止局部潮濕刺激,保持床面平整干燥,無渣屑。4.2.3防止呼吸道泌尿系感染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每日定時通風,囑患者深呼吸做有效咳嗽,輕拍背部以助排痰,痰黏者可做霧化吸入,每日2次。囑病人多飲水,增加尿量,達到沖洗膀胱的作用,保持會陰部清潔,每日清洗1~2次,以預防泌尿系感染。4.2.4其他人工關節置換病人的年齡偏高,應注意循環系統并發癥。由于經受手術創傷后易出現重要臟器的功能障礙,尤其是心功能不全,應嚴格控制輸液量及速度。教病人做擴胸運動及深呼吸,使患者平穩渡過手術后期。觀察末梢血液循環、足部溫度、股動脈、足背動脈波動情況,有無栓塞性靜脈炎的征象,觀察遠端感覺及運動功能情況,以檢測坐骨神經功能。4.3術后肢體康復鍛煉護士要加強與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指導病人術后第一天開始進行患肢股四頭肌靜止性等長收縮,踝關節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在鍛煉中,常因傷口疼痛而不愿主動合作,因此護士要做耐心地說服解釋工作,要使每個病人都明白,加強康復期的功能鍛煉是手術成功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既可以防止肢體肌肉失用萎縮,關節僵硬,并能防止老年患者肢體深靜脈血栓形成。本組病例在護理指導下正確掌握了動作要領,通過早期功能鍛煉,患肢血運良好,沒有明顯腫脹。術后1周均能在床上進行伸屈膝和踝關節活動,均在術后2~3周出院。出院后讓患者掌握屈髖鍛煉要領,術后6~8周以內不宜久坐及術側側臥位。每天俯臥2~3次,每次10min。避免在不平整路面行走,避免翹“二郎腿”動作和坐低凳子,不坐軟沙發,不下蹲,不爬陡坡。6周內避免屈髖超過90°,髂關節內收內旋位時自座位站起,避免雙膝并攏雙足。分開情況下,身體向術側傾斜,上下樓時,上樓健側在前,下樓患側在前。一般大約2個月后可棄拐行走,完全負重要在術后3個月,如有異常情況及時來院復診。5討論隨著社會老齡化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病人越來越多。隨著手術技能的提高,術后康復日益顯得重要,康復不僅與疾病本身和手術操作技術有關,還與患者的信心、精神狀態及對康復治療配合程度密切相關[2]。由于股骨頸骨折,股骨頭缺血壞死,病人除有疼痛還存在運動功能障礙。病人入院后需牽引、關節置換手術。因此,出現對手術的恐懼和術后療效的擔憂等心理障礙,此時的心理護理尤其是為重要。因此,護士應耐心細致地觀察病人心理特征,針對性地進行講解、開導等心理護理。給予他們精神上的支持,幫助他們消除顧慮,以積極的態度愉快地配合治療和鍛煉,有利于功能恢復。功能鍛煉可增加肌力,有利于關節穩定。術后的早期鍛煉可以改善和增加局部血液循環,增加肌肉力量,預防肌腱及關節囊粘連和攣縮,軟化瘢痕,恢復關節和肢體的功能。滿足日常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