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影響園藝產品貯運性的采前因素<教學目標>1、了解影響園藝產品貯運性的采前因素;了解生態因子作用的一般原理。2、掌握生態因子影響園藝產品貯運品質的規律及控制措施。3、掌握溫度、光、水分等氣候生態因子以及土壤生態因子對園藝產品品質和耐貯運性的作用效應。良好的貯運條件可以推遲和延緩園藝產品采后成熟與衰老,延長貯藏壽命,但園藝產品的貯運品質在采收前已經形成,采后的貯藏、保鮮技術只能維持其固有的品質。所以,了解影響園藝產品貯運的采前因素,對如何結合采后技術獲得最佳的貯運效果有重要的意義。采前因素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內部因素指園藝產品的遺傳和田間生長發育狀況,即種類、品種、砧木、植株長勢和成熟度等。外部因素主要是生態因子和農業技術措施。第一節內部因素一、園藝產品的遺傳特性1、種類;2、品種;3、砧木二、園藝植物田間生長發育狀況1、樹齡和樹勢;2、果實大小和結果部位;3、成熟度一、園藝產品的遺傳特性園藝產品各個種類、品種的貯運特性差異較大。砧木也能顯著改變產品的耐貯運性1、種類(1)不同產地的各種園藝產品貯運性不同產于南方及熱帶地區的園藝產品,因為結構(質地)疏松,采收后呼吸強度高,不耐低溫,因而多數不耐貯運,如香蕉、芒果、荔枝、黃瓜、菜豆等。產于北方地區和生長期較長的種類較耐貯運,如:柑橘、蘋果、洋蔥、菜花等。水果較大多數蔬菜、鮮切花耐貯運。不同種類的水果果實的貯運性能差異較大。表皮蠟質厚、果皮厚、果肉硬的較質軟多汁的果實耐貯運;原產于北方的落葉果樹較原產于南方的常綠果樹果實耐貯運。種類(2)果樹類落葉果樹中的堅果類如板栗、核桃等,仁果類如蘋果、梨等耐貯運,而核果類的桃、杏櫻桃等以及漿果類的葡萄、獼猴桃、藍莓等不耐貯運。常綠果樹果實中的柑橘耐貯運,而楊梅、荔枝、草莓等不耐貯運。椪柑比寬皮柑橘類耐貯運,甜橙果實較耐貯運,柚類(如沙田柚)的耐貯運性最強。
種類(3)蔬菜類
蔬菜因食用的器官不同其耐貯運性不同:一般屬于營養貯藏器官的鱗莖、球莖、塊莖、葉球的蔬菜比較耐貯運;花椰菜、蒜薹等花器官較耐寒,因此可以低溫貯運;葉菜類,因含水量較高,同化器官因采后呼吸和蒸騰作用十分強烈,極易萎蔫或黃化,最難貯運。產于熱帶、亞熱帶的番茄、黃瓜、茄子等幼嫩果實因為呼吸旺盛、易被微生物侵染或因為采后養分的變化容易變形和纖維化而降低品質,因此很難貯運。充分成熟的南瓜、冬瓜、佛手瓜等因為代謝變弱,果實表皮角質化、被有蠟粉或茸毛而較耐貯運。(4)花卉
切花的不同種類耐貯運性差異較大。如:蝴蝶蘭、康乃馨>月季>非洲菊、大麗菊2、品種園藝產品不同品種的耐貯運性差異明顯。品種成熟期:同一種類的產品一般晚熟品種較耐貯運。如:溫州蜜柑早中熟品種不耐貯運,中晚熟品種較耐貯運。晚熟蘋果品種紅富士、梨品種金花梨和萊陽梨等較早熟品種祝光和紅玉蘋果、金水梨和早酥梨耐貯運。果皮厚、果面有蠟質(粉)、質地較硬、營養物質含量高、水分含量低的品種果實耐貯運。3、砧木砧木影響接穗的生長發育和生理代謝過程而使產品的組成、生理生化特性發生變化,因此影響園藝產品貯運性。呂彬等研究了11種柑橘砧木對先鋒橙果實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一些砧木的先鋒橙生長速度快,樹冠喬化,而宜昌橙樹體矮化;果實品質和耐貯運性以宜昌橙砧木最佳,而羅漢橙、蟹橙、紅藜檬砧木果實品質較差。砧木二、田間生長發育狀況植株田間的生長發育狀況不同其產品的品質和耐貯運性也不同。樹齡和樹勢不同;同一種類、品種不同大小的果實;同一植株的不同結果部位;生育期中不同的成熟度等均會影響產品的貯運特性。1、樹齡和樹勢樹齡和樹勢不同的植株,產量、品質和耐貯運性差異明顯:幼年蘋果樹結的果實易發生苦痘病,不耐貯運。蕉柑幼樹果實貯藏中易受凍害。一般進入結果盛期,樹勢中庸的果樹其果實品質好,較耐貯運。2、果實大小和結果部位(1)果實大小同一種類、品種的水果和果菜類果實,其大小不同,耐貯運性不同。通常中等大小的耐貯運性強。大果常常出現枯水、浮皮等生理性病害,不耐貯運。(2)結果部位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果實顏色、果實大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TSS)等不同而貯運性表現不同。柑橘類王立宏等研究了柑橘樹冠不同部位與果實品質的相關性,發現樹冠不同部位品質差異明顯,多以樹冠中上部果實品質良好。品種間有差異,“本地早”柑橘上部果實較大但果皮厚,耐貯運。內膛果TSS高但含酸量也高,顏色差因此果實品質差,不耐貯運。蘋果對富士蘋果樹冠不同層次、部位相對光照強度和果實品質分析表明,相對光照強度從樹冠上層到下層、外圍到內膛逐漸降低,果實品質差異明顯。一般中上層果品質最佳、耐貯性最好,外圍、下層次之,內膛果最差。3、成熟度生育期中的幼嫩部分呼吸作用強,不耐貯運。生理成熟后產品的內容物分解加快,質地軟化,耐貯運性低。適宜成熟度的產品貯運特性較好。注意:產品的用途和成熟度將決定采收期。不同種類品種采收成熟度要求不同。綠熟期番茄比紅熟期耐貯運;完全成熟的果實貯運性能差。老南瓜比嫩南瓜耐貯運;老姜比嫩姜耐貯運;綠熟期辣椒比紅熟期耐貯運;成熟度-蔬菜三種不同成熟度的板栗研究結果表明:隨著板栗成熟度的增大,其呼吸強度和水分含量漸漸降低,在保鮮貯藏過程中的失水率和霉變率也相應較低。充分成熟的板栗呼吸強度為3.41mgCO2/100g·h,含水量為48.95%,分別比成熟前10d采收的板栗低3.74%和10.01%。充分成熟的板栗,果實體內各種營養物質得到充分積累,具有較好的品質和抵抗外界不良環境的能力,也具有較好的耐貯性能。成熟度-板栗福建省主栽龍眼品種油潭本果實隨著采收期的延遲和果實成熟度的提高,龍眼果皮顏色由青褐色逐漸變成黃褐色,果實由近長圓球形逐漸變成扁圓球形,果實質量和大小逐漸增加,果皮逐漸變薄而果肉逐漸增厚,果肉可食率、營養品質、食用品質和耐貯性提高。過熟的龍眼果皮變成灰褐色,果實品質和耐貯性下降。成熟度-龍眼供長期貯藏或長距離運輸用的龍眼一般應在九成熟左右采收為宜,因為龍眼具有一定的后熟性。當果皮在由青色轉為黃褐色,并由厚而粗糙轉薄而平滑,果實由堅硬變為柔軟多汁,富有彈性,生澀味消失時采收較為適當。采果應在上午露水干后或在傍晚進行,采收時帶有一定果穗,為在貯藏期間繼續供應果實養分,以提高耐藏性。成熟度-龍眼青州蜜桃為呼吸躍變型果實,有一個與果實硬度對應的最適采收期。用于鮮食的嘎拉蘋果采收時果實底色需要一定的綠色,如果根據萼洼的底色來決定采收期會過度成熟而不利于貯運。梨的果實應該分批采收。成熟度-梨、桃、蘋果切花花蕾期對乙烯不敏感,且耐碰撞,因此蕾期較花期耐貯運。月季切花適宜的采收時期是在萼片同花瓣成90°夾角,枝條長度應在5片葉以上。若采收過遲,切花壽命縮短,而且花冠易受機械損傷;采收過早,花蕾未綻開前很易萎蔫。切花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高低是決定切花壽命長短的主要因素,若采收時花瓣中淀粉含量越高,瓶插時花冠中糖分也越高,瓶插壽命相對較長。成熟度-切花小結影響園藝產品貯運性的內部因素有:遺傳因素:種類、品種、砧木等。田間生長發育狀況:樹齡樹勢、果實大小、結果部位和成熟度等。第二節生態因子一、生態因子(ecofactor)分析二、主要生態因子對園藝產品貯運性的作用效應最適生境+最適良種(穗/砧)+因地因品種制宜的栽培技術→優質高產的果、蔬、花卉產品輸出。把園藝作物生態適應性和該地生態資源的有限性科學地結合起來,作到適地、適種、適栽、適養,達到最佳的經濟、生態、社會效益。最適生境下的園藝產品耐貯運性強。
生態因子一、生態因子(ecofactor)分析
影響生物生存、生活的外界自然條件稱生態因子。1、生態因子分類按其屬性可分為二大類:自然生態因子和人為生態因子。(1)自然生態因子
自然生態因子:是不加人工干預影響園藝植物生存、生長發育和產量品質形成的外界自然條件。包括:①氣候因子:光、熱、水、氣、雷電等。②地形因子:海拔高度、地形類型或地貌形態、坡度、坡向、坡型、坡位、溝(谷)向等。③土壤因子:土壤種類、物理性、化學性和生物性等。④生物因子:植物、動物、微生物等。(2)人為生態因子人為生態因子:是經人工干預、改造、塑造等所形成的人為生態條件,是按照人類需要,遵循自然和生物規律,局部改造或人工模擬、塑造的次生、人工環境。如各種地形改造(如梯田)、栽培技術措施、山水林田路綜合治理以及溶液栽培、人工氣候室等。2、環境因子的生態分析(1)生態因子的基本作用效應分析①生態因子的綜合作用生態環境是由許多生態因子組成的綜合體。各單因子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任何一個因子的變化都會不同程度地引起其他相關因子變化。②主導因子從因子本身看,是指能對環境起主要作用的因子,即當各因子在質和量上相對平衡時,其中某一因子的改變能引起生物全部生態關系的變化。從對生物作用看,是指對其生長發育、產量品質形成作用最重要的生態因子。如白菜類、根菜類、鱗莖類和一些綠葉菜類需經一定低溫春化后才能進入開花結實階段,有的要求在萌動種子時低溫春化,如白菜、芥菜、菠菜等;有的要求在幼苗期綠體時春化,如甘蘭、洋蔥、大蔥、芹菜等。12-14h以下短日照,對白菜、甘蘭、芥菜、蘿卜、胡蘿卜、菠菜等開花的抑制(不開或推遲);12-14h以上的長日照對豇豆、萵苣、扁豆、莧菜、蕹菜等開花的抑制。③生態因子間的不可代替性、同等重要性和可調劑性生物生存和生長發育所需的各個因子,對生物的作用是非等價的,而是各有其特殊的功能,不能由另一個因子來代替,否則生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就會受阻,甚至死亡。這就是生態因子的不可代替性和同等重要性定律。在一定條件下,若某一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則可由其他因子的增加或加強而得以調劑,并獲得相似的生態效應,稱可調劑性。如由于光照減弱而引起的光合強度降低,在一定程度上可通過增加CO2濃度而得到一定補償。但補償作用是有條件的、非經常和普遍的。
④生態因子作用的階段性生物對生態因子的需要是分階段的。如光照長短在光照階級是必需的,而在春化階段則不起作用。低溫在春化階段是必需的,而在以后的生長發育中還可造成危害。果樹花芽分化期要求水分較少,果膨大期則要求水分充足。故在栽培過程中,要注意不同時段的氣象條件等生態因子的分析。⑤生態因子的直接作用和間接作用在各生態因子中,多數地勢地形因子是通過對氣象和土壤因子的影響而起間接作用的因子,而氣象因子和土壤因子為直接作用因子。(2)環境的限制因子原理①最小因子定律J.V.Liebig于1840年提出最小因子定律:“缺乏或沒有一種所需要的成分,雖然其他所有成分都有,也會使這種土壤不長作物。因為那種成分是作物所需要的。”此定律有時又被重述為“桶的概念”。最小或限制因子具有經常性和轉化性的特點。②限制因子原理的實踐應用依據生態環境的最小因子和生物的耐性來制定園藝生產結構的原則:或者把各種園藝作物安排在其最適的條件,或者在園藝作物生長的現有條件下,設法滿足其最小因子。在生產上,確定一地適種何種果樹、蔬菜、花卉作物,適宜何種栽培技術,一般必需依據以下三方面來綜合確定:第一,了解該地區的生態環境條件,定量地標出各生態因子的指標。包括:氣象指標
光、熱、水的年、季、月的數值、均值、極端值、較差值;關鍵時段旬、候、日的數值、均值、極值、較差值;無霜期、風力和風向,災害性天氣等。地形條件
海拔、地形類型、坡度、坡向、坡形、坡位、溝(谷)向等。土壤條件
種類、肥力特點、理化和生物特性等。生物條件
自然植被、指示植物、栽培植物以及野生或栽培果樹、蔬菜的種類、生態反應等。生產條件
土地、勞力、資金、技術、肥料、水利、交通等。第二,了解擬發展的園藝作物對生態環境條件的要求和反應。第三,依據環境條件中的最小因子和擬發展園藝作物對生態環境因子的耐性范圍,進行生態因子的綜合分析,確定應該或適宜于發展那些種類、品種。生態分析時,必需根據前述生態因子的五大基本作用效應,把環境作為一個多因子相互作用的綜合體,分析整體中的各因子,從中找出限制因子,找出適地適栽的良種,增產增質的配套栽培技術及關鍵措施。二、主要生態因子對園藝產品貯運性的作用效應
1、溫度2、光照3、水分4、土壤5、地形地貌6、其他生態因素
1、溫度溫度是影響園藝產品貯運性的最重要的生態因子;溫度決定植株的生存、生長、產量和品質。溫度對果實的外觀和內質都有重要作用:例:在日均氣溫≥10℃的活動積溫低于8000℃時,隨著年積溫的增加柑橘品質提高。柑橘適宜于溫暖濕潤年均溫﹥15℃的地區,在15~22℃內,年均溫越高果實品質越好;華臍在年均溫17℃左右表現好,錦橙在年均溫17.5℃的地區表現好。溫度對果實的外觀和內質都有重要作用:一般認為甜橙在年均溫16.5~22℃,≥10℃的年積溫5000~8000℃,1月均溫5~13℃,最低氣溫歷年平均值-4~1℃的區域,品質隨氣溫的升高而升高。溫度影響果實大小、風味、糖、酸、色澤、VC、固酸比等,從而影響果實產品的貯運性。溫度研究認為南亞熱帶南部邊緣地區的紅江橙含糖量高,風味獨特,品質好。在年平均氣溫21.0~22.7℃,溫度比值(年平均氣溫與年較差之比值)為1.35~1.72的地區種植紅江橙品質較好。氣候生態因子分析原因如下:(1)果實成熟期熱量條件比較適宜,光照條件好,降水少,氣溫日較差大,有利糖積累。溫度(2)溫度影響果實的色澤20℃為柑橘類胡蘿卜素產生的最適溫度。在11月份溫度較低,有利于加速葉綠素的分解和類胡蘿卜素的產生促進果皮著色。番茄紅素在35℃以上和12℃以下均難以形成。(3)在果實膨大期降水較多,相對濕度較大,有利果實長大。溫度2、光照光照可通過光照強度和光照時間直接影響光合作用,從而影響園藝產品的品質。光質和光照時間還可通過影響激素的表達來影響果實的成熟進程,如對ABA產生影響,影響耐貯運性。柑橘較耐蔭,最適溫度條件下光飽和點為30000~40000米燭光,一般日照時數1200~2200h的地區均能正常生長。我國柑橘產區日照時數在1000~2700h,基本上都能滿足柑橘生長需要。3、水分水分主要影響果實大小、質地、風味、汁水等。柑橘果實要求空氣相對濕度在75%左右,空氣濕度低或變化太大會使果實生長不均,果皮粗而厚,品質下降;甜橙以空氣相對濕度(RH)在80%左右為宜,若在70%以下表現出粗皮大果,汁少,質地粗糙;華臍適于較低的相對濕度。水分充足時果肉細胞體積大,細胞間隙大,果肉組織疏松硬度低,但水分偏多質地較軟風味差,貯運性差。4、土壤土壤對園藝產品的品質有重要的作用。土壤背景不同,柑橘果實品質不同。土壤透氣影響柑橘產量,土壤的pH值影響有效養分的含量,從而影響果實的各種品質。在一定范圍內,紐荷爾臍橙果實的可滴定酸含量與土壤有機質含量呈線性負相關,固酸比與土壤速效鉀含量呈線性正相關,Vc含量與土壤有效磷含量呈線性正相關。5、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對果實品質的影響是間接的,主要通過對溫、光、水和土壤的影響而發揮作用。6、其他生態因素人工環境和環境污染等。
小結生態因子分類:按其屬性可分為二大類,自然生態因子和人為生態因子。主要生態因子對園藝產品貯運性的作用效應:自然生態因子(溫度、光照、水分、土壤、地形地貌)和其他生態因素(人工環境、環境污染等)
第三節農業技術措施
一、栽培和選育種等農業技術措施二、覆膜栽培三、套袋、修剪與疏花疏果四、灌溉五、礦質營養與施肥六、化學藥劑七、植物生長調節劑一、栽培和選育種等農業技術各種栽培和選育種技術措施,都是通過人為因子,在不同程度上創造人工生態條件,進而對自然生態條件的不足、不適等加以彌補、克服,或創造新的生態小生境,或使品種(穗/砧)適應生境。即:最適生境+最適良種(穗/砧)+因地因品種制定的栽培技術→優質高產的果蔬產品輸出栽培和選育種等農業技術包括:從地區自然生態條件的選擇、生態區劃、生產規劃、引種、選育種、建園、栽植密度和方式、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等傳統的常規技術,到各種覆蓋栽培、配方施肥、四季修剪、人工輔助授粉、疏花疏果、果實套袋、摘葉、轉果、增質藥物應用等,直至集約栽培、促成栽培、設施栽培和高品質化、綠色果品生產等。二、覆膜栽培1、化學覆膜與生態作用效應2、生物覆蓋1、化學覆膜與生態作用效應自20世紀50年代塑料薄膜開始應用于農業生產。其主要生態作用效應概括如下:(1)提高土溫;透明聚乙烯膜可提高土溫2~10℃,黑色膜提高0.5~4℃;(2)保持土壤水分:可節省灌水30%左右;(3)防止頻繁灌水使土壤板結和氯化鈉等鹽類上升;(4)防雜草:無毒,適用性廣;(5)增加土壤中CO2量:可增加1~3倍;(6)可增進根系生長、枝梢生長和改進果實品質。在果樹上主要應用于快速育苗、防治病、蟲、草害,果實套袋,貯藏保鮮等。蔬菜上應用更廣泛,育苗、早熟栽培、防寒栽培、避雨栽培等,包括各種大棚、地膜覆蓋,以及茄果類、瓜類的冷床、溫床覆蓋等等。化學覆膜與生態作用效應發展趨勢:(1)多色膜目前已有:無色、乳白、綠、紫、蘭、粉紅、黑、銀色等。(2)多功能膜和專用膜:如含有不同營養成分的果樹膜、防滲膜、殺蟲膜等。(3)特種膜:如光降解膜、漫反射膜、保鮮膜、塑料遮陽網等。化學覆膜與生態作用效應2、生物覆蓋包括各種生草、綠肥、作物等活草覆蓋;各種稿桿、枝、葉、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池在移動醫療領域的應用考核試卷
- 醫療機構使用藥品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標準表
- 2025年ACCA國際注冊會計師考試真題卷二十一
- 2025年美發師中級實操考核試卷實操技能實操訓練與改進
- 2025年中學教師資格證考試心理輔導案例題解析及答案集錦
- 2025年中學教師資格《綜合素質》教育教學反思與總結模擬試題解析與答案
- 吉林航空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設計6》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貴州職業技術學院《智慧水利》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電子機械職業技術學院《深度學習前沿》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濱海職業學院《園藝病蟲害》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Unity3D游戲開發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廠房、倉庫自然排煙開窗面積計算-
- 太平洋保險招聘試題
- 美能在兒科的應用消化科演示文稿
- 26個英文字母專項練習題94548
- 標準 12千伏氣體絕緣環網柜技術符合性評估實施細則
- 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說課稿
- 2023年3月PETS2真題卷及答案
- GB/T 28461-2012碳纖維預浸料
- 遇見友誼-如何學會與朋友相處主題班會課件
- 中外文化交流史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