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頁
福建省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頁
福建省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頁
福建省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頁
福建省2024-2025學年高中語文第二單元第4課詩經兩首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10-第4課詩經兩首學校班級學生完成時間:30分鐘一、基礎訓練1、說明下列加點的實詞。(1)匪來貿絲()(2)非我愆期()(3)將子無怒()(4)乘彼垝垣()(5)體無咎言()(6)以我賄遷()(7)無與士耽()(8)漸車帷裳()(9)女也不爽()(10)咥其笑矣()(11)躬自悼矣()(12)薇亦作止()(13)不遑啟居()(14)薇亦剛止()(15)憂心烈烈()(16)王事靡盬()(17)憂心孔疚()(18)小人所腓()(19)四牡骙骙()(20)行道遲遲()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說明。(1)匪來貿絲(“_____”通“______”)(2)于嗟鳩兮,無食桑葚!(“_____”通“______”)(3)士之耽兮,猶可說也。(“_____”通“______”)(4)淇則有岸,隰則有泮。(“_____”通“______”)(5)歲亦莫止(“_____”通“______”)(6)彼爾維何,維常之華(“_____”通“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通“______”)(7)彼路斯何(“_____”通“______”)(8)獫狁孔棘(“_____”通“______”)3、找出下列句中詞類活用的字,并說明。(1)其黃而隕()(2)士貳其行()(3)二三其德()(4)夙興夜寐()(5)豈不日戒()(6)雨雪霏霏()4、說明下列古今異義詞。(1)泣涕漣漣(古義:今義:)(2)三歲食貧(古義:今義:)(3)總角之宴(古義:今義:)(4)至于頓丘(古義:今義:)(5)薇亦作止(古義:今義:)(6)不遑啟居(古義:今義:)(古義:今義:)(7)小人所腓(古義:今義:)5、指出下列句子的特別句式。(1)匪來貿絲,來即我謀()(2)將子無怒,秋以為期()6、下列選項中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詩經》“六義”指的是風、雅、頌、賦、比、興,前三者指的是詩的不同體制;后三者指的是詩的不同表現手法。B、卜,用火燒龜板,依據龜板上的裂紋推斷禍福。筮,用蓍(shī)草占卦叫做“筮”。體,指龜兆和卦兆,即卜筮的結果。C、古代少年男女把頭發扎成丫髻,叫總角,后來用總角指代少年時代。古時童子未冠,頭發下垂,因而以“垂髫”指九歲以下的孩子,代指幼年。D、《詩經》,又稱《詩》或《詩三百》,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開創了我國浪漫主義詩歌傳統的先河。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用賦的手法寫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詩中以桑葉之潤澤有光,比方女子的容顏亮麗。另一說,用桑葉茂密比方男子情感旺盛之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方女子的憔悴和被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本詩中初露男子的粗暴性格同時也寫出女子溫順愛護的性格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課時達標1、閱讀課內文段《氓》,完成以下各題。(1)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匪來貿絲,來即我謀。B、于嗟鳩兮!無食桑葚。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D、淇則有岸,隰則有泮。(2)下面句中加點的字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匪我愆期,子無良媒。愆:拖延B、女也不爽,士貳其行。爽:豪爽C、言既遂矣,至于暴矣。遂:順心D、靜言思之,躬自悼矣。躬:自身(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夙興夜寐,靡有朝矣。A、桑之落矣,其黃而隕。B、函封之(《荊軻刺秦王》)C、女也不爽,士貳其行。D、士也罔極,二三其德。(4)下列句子中特別句式與例句相同的一句是()例句:將子無怒,秋以為期A、敢以煩執事(《燭之武退秦師》)B、燕國見陵之恥除矣(《荊軻刺秦王》)C、匪來貿絲,來即我謀(《詩經.氓》)D、大王來何操(《鴻門宴》)(5)文段中三處運用了比興的手法,請用波浪線畫出來。并說說此法在文章當中的作用。(6)從“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寫到“桑之落矣,其黃而隕。”有什么含義?為什么要用桑葉來打比方?(7)全詩為我們呈現了兩個顯明的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2、閱讀課內文段《采薇》,完成下面任務。(1)指出下列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曰歸曰歸,歲亦莫止。B、彼爾維何?維常之華。C、我心傷悲,莫知我哀!D、豈不日戒?獫狁孔棘!(2)下面句中加點的字說明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事靡盬,不遑啟處。遑:閑暇B、我戍未定,靡使歸聘。戍:戍守C、憂心孔疚,我行不來!疚:內疚D、今我來思,雨雪霏霏。雨:雨水(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古今異義相同的一句是()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B、不遑啟居,獫狁之故。C、憂心烈烈,載饑載渴。D、彼路斯何?君子之車。(4)《采薇》一共分為六章,從結構上看,全詩可以分為三個部分。請你予以劃分并簡要概括每一部分的內容。(5)《采薇》前三章采納了重章疊句的形式,結合詩句,說說這種手法的特點?并談談其在文中的作用。(6)“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被稱為《三百篇》中最佳詩句之一。請從情與景關系的角度鑒賞這四句詩。三、實力提升1、課外文段閱讀(一)(湖南卷)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題目。(8分)桃夭(《詩經》)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葉蓁蓁③。之子于歸,宜其家人。[注]①歸: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實繁盛碩大的樣子。③蓁蓁(zhēn):草木茂密的樣子。(1)本詩在章法結構上采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2分)(2)請從比興手法運用的角度賞析全詩。(6分)(二)(北京卷)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3)題。芣苢①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襭⑦之。【注】①選自《詩經?周南》,這是婦女們采集野菜時唱的民歌。芣苢,車前(草名),可食。②薄、言:都是語氣助詞,無實義。③有:得到。④掇:摘取、拾取。⑤捋:成把地握取。⑥袺:手持衣角盛物。⑦襭:把衣襟掖在腰間裝物。(1)《詩經》運用賦、比、興手法,本詩運用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2)這首詩生動地表現了采集野菜的勞作過程。這種過程在詩中是怎樣詳細表現出來的?(2分)(3)前人讀這首詩說:反復諷詠,“自然生其氣象”。你讀這首詩,眼前出現了什么樣的景象?請概括描述。(4分)第4課詩經兩首答案一、基礎訓練1、(1)交易(2)過失,過錯,這里指延誤。(3)愿,請。(4)倒塌的墻壁。垝,倒塌。垣,墻壁。(5)不吉利,災禍。(6)財物,指嫁妝,妝奩(lián)(7)癡迷,沉溺。(8)濺濕,浸濕。(9)過錯。(10)笑(11)自身(12)指薇菜冒出地面。(13)無暇(14)硬,指薇菜莖葉變老。(15)形容憂心如焚。(16)休止(17)苦痛(18)遮擋(19)形容馬強壯的樣子(20)緩慢2、(1)“匪”通“非”不是(2)“于”通“吁”嘆息;“無”通“勿”,不要;同“將子無怒”中的“無”用法一樣。兩個通假字指出其中一個即可。(3)“說”通“脫”擺脫,脫身(4)“泮”通“畔”岸邊(5)“莫”通“暮”本文指年末(6)“爾”通“草”花盛開的樣子;“常”通“棠”,棠棣;“華”通“花”,花朵(7)“路”通“輅”,大車(8)“棘”通“急”緊急3、(1)黃:形容詞作動詞,變黃(2)貳:數詞作動詞,有二心,不專一(3)二三:數詞作動詞,有時二,有時三。意思是反復無常,對感情不專一(4)夙,夜:名詞作狀語,在早晨;在夜晚(5)日:名詞作狀語,每日、每天(6)雨:名詞作動詞,降下4、(1)古義:眼淚今義:鼻涕(2)古義:多年今義:三歲的年齡(3)古義:團聚,快樂今義:宴會(4)古義:到達今義:連詞,說完一事,要說另一事時用至于(5)古義:句尾語氣詞今義:停止(6)古義:臂部離開腳后跟的叫啟今義:啟發。古義:臂部貼在小腿上叫居今義:居住(7)古義:士兵今義:人格卑鄙的人5、(1)推斷句(2)賓語前置句6、D,開創我國詩歌現實主義詩歌傳統的先河。7、(1)氓之蚩蚩,抱布貿絲。匪來貿絲,來即我謀。(2)桑之未落,其葉沃若。(3)桑之落矣,其黃而隕(4)將子無怒,秋以為期。二、課時達標1、(1)C,A選項中的“匪”通“非”,說明為不是。B選項中的“于”通“吁”,說明為嘆息;“無”通“勿”,說明為不要;D選項中的“泮”通“畔”,說明為邊岸。(2)B,爽,在這里應說明為過錯。(3)B,函,名詞作狀語,用匣子;A選項,黃:形容詞作動詞,變黃;C選項,貳:數詞作動詞,有二心,不專一;D選項,二三:數詞作動詞,有時二,有時三。意思是反復無常,對感情不專一。例句:夙:名詞作狀語,在早晨。所以選B(4)D,例句是賓語前置句,A選項是省略句,敢以(之)煩執事;B選項是“見”引導的被動句;C選項是推斷句,“匪”通“非”說明為不是,表否定推斷。D選項為賓語前置句,意思是大王來的時候帶了什么?(5)結構上:①在敘事中插入比興句,使敘事短暫中斷,這樣就避開了平鋪直敘,一覽無余;②所插入的比興句在內容上又起到示意作用,是讀者能從中意識到女子的婚后生活并不美滿,敘事的線索似斷實連;③詩的前半部分寫婚前,后半部分寫婚后,中間的比興起過渡的作用。內容上:比興句換起人們豐富的聯想,用自然現象來比照女主子公戀愛生活的改變,由起興的詩句引出表現生活的詩句,激發讀者聯想,產生形象顯明、詩意盎然的藝術效果。(6)①示意女子的容顏由嬌美潤澤到蒼老的改變;并寫出了兩人之間的感情日益枯竭。②桑葉是農村常見的樹木,用桑葉作比,特別切合女主子公勞動女性的身份,同時也示意了女子的勤勞。(7)①塑造了“氓”這一卑鄙男子形象。雖然這個小商人看起來很醇厚但事實上卻是個無感情、無信義、自私自利的壞家伙。他以虛假的熱忱欺瞞了淳樸的少女,用謊誓空咒贏得了女子的新人,女人對他來說是勞動力和滿意私欲的工具,一旦騙取到手,便露出了卑劣、兇暴的本相。②還塑造了封建社會里一位和善、熱忱但婚姻不幸的勞動婦女形象。她勤勞、淳樸、不畏貧苦,與“氓”結婚后,真誠地把華蜜的希望寄予在他身上。然而婚后丈夫對他日甚一日的暴虐和欺侮,使她“及爾偕老”的愿望完全破滅,她由忍耐、不平而轉為怨恨,最終發出痛楚的呼喊。2、(1)C,A選項中“莫”通“暮”本文指年末。B選項“爾”通“草”花盛開的樣子;“華”通“花”;“常”通“棠”,棠棣。D選項中“棘”通“急”緊急。(2)D,雨,名詞做動詞,“雨雪”說明為下雪。(3)C,古今都指憂愁的心。A選項中“作”古義:句尾語氣詞今義:停止;B選項中“啟”,古義:臂部離開腳后跟的叫啟今義:啟發。“居”,古義:臂部貼在小腿上叫居今義:居住;D選項中君子,文章當中指將帥,現在特指有學問有修養的人。(4)第一部分包括前三章,主要表現思歸之情;其次部分包括第四、五章,主要寫將帥車馬服飾之盛和戍卒的辛苦;第三部分即最終一章,寫歸途的情景。(5)①特點: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②運用重章疊句的章法,目的是通過反復渲染,將某種感情漸漸推向高潮。前三章采納重章疊句的形式,目的在于反復表達戍卒遠別家室、歷久不歸的凄苦心情。雖然采納重復的形式表達同一種心情,但作者在字句上略加改變,從而表現出感情的進展。采薇由“作”到“柔”再到“剛”,從春到秋,薇菜由嫩到老,時間無情地消逝了;戍卒思歸,何時才能歸家呢?這些都是通過反復渲染達到的。另外,每章后四句詳細描寫思歸之情時,表達形式也有改變,由埋怨到郁悶到苦痛的呻吟:“憂心孔疚,我行不來”作者就是采納這種反復吟誦、漸次深化的方式,讓讀者一步步走到戍卒的心靈深處,體會著他們與日俱增的思鄉之苦。(6)前兩句描繪了春天里微風輕吹,柳枝漂流的畫面,后面兩句描繪了寒冬季節雪花紛飛的畫面。以景寫情,情景交融,抒情主子公的感情融入其中。前面兩句說當時離家出征時,心里是哀痛的,用楊柳春風這樣的明媚春光來反襯這哀痛的心情(樂景襯哀情);后兩句說如今走在回家的路上,心里是興奮的,卻用大雪紛飛這樣的寒冷景象來反襯這種興奮的心情(哀景襯樂情)。(還有一種說明:走在回鄉路上的士卒心里是“樂”的,這種說明正確。這位士卒始終特別牽掛家里,心里特別苦痛,當他最終能夠結束服役回家的時候,他心里不只是單純的興奮,而是百感交集。他希望立刻能回到家中,與家人團聚,而同時又會不由自主地擔憂家里發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因為自己離家已經很久了。因此從這個角度看,“楊柳依依”和“雨雪霏霏”的對比給他一種不勝今昔之感,正符合此時他困難的感情。)以上兩種說明,只要言之成理即可!三、實力提升1、(一)(1)重章疊句。(解析:樂曲演奏一遍為一章,《詩經》中的詩是合樂歌頌的,所以每一篇都分若干章,如同今日歌詞的分段,章與章往往句型重復,字面也大體相同,只在關鍵處更換個別字。這一章法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