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城深圳灣新璽名苑施工總承包BIM應用_第1頁
華僑城深圳灣新璽名苑施工總承包BIM應用_第2頁
華僑城深圳灣新璽名苑施工總承包BIM應用_第3頁
華僑城深圳灣新璽名苑施工總承包BIM應用_第4頁
華僑城深圳灣新璽名苑施工總承包BIM應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華僑城深圳灣新璽名苑施工總承包BIM應用目錄|CONTENT工程概況1總承包BIM施工策劃2總承包BIM施工應用3智慧建造BIM施工應用4總承包BIM價值分析5工程概況PART01011.1工程簡介1.2BIM應用需求分析工程簡介2#樓層數:57F高度:261m1B樓層數:38F高度:171m1A樓層數:38F高度:171m項目位于深圳市南山區蛇口漁人碼頭,建設用地面積約2.5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28.8萬平方米,一期18.16萬平方米,二期10.64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包括寫字樓、酒店、商務公寓、地上及地下商業、海洋主題館、公交首末站、公共廁所及地下停車場,最終將建成集濱海休閑、精品酒店、特色商業、辦公、公寓于一體的,以漁文化為內核的世界級灣區地標綜合體,將成為深圳灣濱海休閑帶的地標建筑。1.11B樓:已竣工1A樓:已竣工2#樓:主體施工至51層,二次結構施工至41層業主需求施工重難點總承包管理(1)施工場地狹小、平面布置、材料堆放難度大;(2)1#棟A棟及B棟兩棟塔樓均在32層側向外懸挑4.2米,另一側收進3.8米,懸挑長度較大;(3)鋼結構與鋼筋節點位置施工復雜;(4)幕墻采用單元式幕墻,外運電梯無法運輸;(5)高品質機電綜合管線布線等施工,均需要BIM全專業深化設計、三維可視化及施工方案模擬等。總承包涉及土建、鋼結構、機電、幕墻等多專業,項目整體工程進度質量安全管控點多,尤其前期項目整體施工部署,工期緊張、專業穿插、專業工程深化設計、施工方案抉擇,過程進度質量安全管控等均需要應用BIM技術進行綜合管理,為項目快速建造奠定基礎。BIM需求以BIM模型的信息傳遞路徑為中軸線,貫穿設計、施工、運維三個階段:在施工準備階段甲方要求,深化設計模型,優化設計,全局把控設計質量;在施工階段甲方要求,利用BIM項目管控平臺實現進度安全、技術質量、材料商務的精細化施工管理;在運維階段甲方要求配合二次開發BIM運維平臺,實現BIM+物業的全生命周期價值增值。BIM應用需求分析1.2總承包BIM施工策劃PART02022.2BIM軟硬件配置2.1BIM管理組織架構及BIM團隊工作職責2.3項目BIM策劃建設單位監理單位公司BIM團隊外部BIM資源BIM咨詢單位總包BIM團隊BIM決策層BIM管理層BIM生產組BIM商務組BIM安全組BIM質量組BIM設計組BIM實施組建筑BIM工程師結構BIM工程師給排水BIM工程師暖通BIM工程師電氣BIM工程師消防BIM工程師鋼結構BIM工程師幕墻BIM工程師裝飾裝修BIM工程師給排水BIM工程師暖通BIM工程師電氣BIM工程師消防BIM工程師鋼結構BIM深化團隊幕墻BIM深化團隊裝飾裝修BIM深化團隊BIM設計團隊BIM實施層機電深化團隊序號主要崗位/部門BIM工作及責任1項目經理監督、檢查項目BIM執行進展。2項目技術負責人制定BIM培訓方案并負責內部培訓考核、評審。3BIM小組組長制定BIM實施方案并監督、組織。4技術管理團隊利用BIM模型優化施工藍圖及施工方案。5深化設計團隊運用BIM技術開展各專業深化設計,進行碰撞檢測并充分溝通、解決、記錄;圖紙變更及管理。6BIM工作室預算及施工BIM模型建立、維護、共享、管理;各專業協調、配合;提交階段竣工模型,與各方溝通;建立、維護、每周更新和傳送問題解決記錄。7測量負責人采集及復核測量數據,為每周BIM竣工模型提供準確數據基礎;利用BIM模型導出測量數據指導現場測量作業。8施工管理團隊利用BIM模型優化資源配置組織。9計劃協調團隊利用Fuzor進行4D模型進度優化。10商務合約管理團隊確定預算BIM模型建立的標準。利用BIM模型對內、對外的商務管控及內部成本控制,三算對比。11物資管理團隊利用BIM模型生成清單,審批、上報準確的材料計劃,提供的BIM構件模型包含材料設備參數及信息。12安全管理團隊通過BIM可視化展開安全教育、危險源識別及預防預控,指定針對性應急措施。13質量管理團隊通過BIM進行技術交底,優化檢驗批劃分、驗收與交接計劃。14綜合管理辦公室利用可視化充分了解現場情況。15機電深化團隊基于機電施工圖設計模型及圖紙進行深化設計,與其他專業進行綜合碰撞檢查,并進行校核調整。在項目全生命期內配合總包BIM團隊完成相關BIM工作。16鋼結構深化團隊基于鋼結構施工圖設計模型及圖紙進行深化設計,與其他專業進行綜合碰撞檢查,并進行校核調整。在項目全生命期內配合總包BIM團隊完成相關BIM工作。17幕墻深化團隊基于幕墻施工圖設計模型及圖紙進行深化設計,與其他專業進行綜合碰撞檢查,并進行校核和調整。在項目全生命期內配合總包BIM團隊完成相關BIM工作。組織架構及職責2.1序號應用類型軟件名稱軟件圖標1模型創建Revit2二維繪圖AutoCAD3碰撞檢查Navisworks4機電支吊架深化MagiCAD5鋼結構專業建模及深化Tekla6幕墻專業建模及深化Rhino7進度計劃斑馬夢龍8文檔生成Office9協同工作和數據共享平臺華僑城

10模型瀏覽、動畫制作Fuzor11渲染與動畫制作C4D、Lumion10、Enscape

12無人機全景球720云(1)團隊軟件配置團隊軟硬件配置2.2型號設備用途主要性能指標數量臺式工作站:USCORSAIR540建模、開發1、CPUI79700K2、內存32G(2*16)DDR43000MHZ3、主硬盤512GBM2接口固態3TB機械硬盤4、顯卡NVIDIAP4000、10805臺式工作站:USCORSAIR580開發、渲染1、CPUAMD2700X2、內存32G(2*16)DDR43000MHZ3、主硬盤512GBM2接口固態,2TB機械硬盤4、顯卡NVIDIAP5000、1080ti3移動工作站Alienware17R5建模、展示、開發1、CPUi98950HK2、內存32G(2*16)DDR42666MHZ3、主硬盤512GBM2接口固態,1TB機械硬盤4、顯卡NVIDIA10801Ipad2020移動瀏覽、展示1(2)團隊硬件配置團隊軟硬件配置2.2(1)BIM實施方案策劃編制項目BIM實施方案,分析項目載體情況,建立項目整體BIM工作目標、深化設計內容、BIM應用方向、BIM工作制度流程,以及最終BIM達到的效果及交付成果等要求。共編制15本BIM管理文件,用于項目內部管理《基于BIM的施工總平面圖布置規范》《BIM管線洞口預留預埋管理規范》《施工BIM深化設計管理規范》《基于BIM的可視化施工交底管理規范》《基于BIM的施工進度管理規范》《基于BIM的施工方案優化管理規范》《施工BIM標準模型管理規范》《BIM施工過程模擬管理規范》《基于BIM的工程安全管理規范》《施工BIM模型清單規范》《施工BIM模型審核管理規范》《施工BIM成果交付管理規范》《施工BIM竣工模型管理規范》《施工BIM重要工程量統計管理規范》《BIM模型創建基礎規范》項目BIM策劃2.3(2)BIM工作實施進度計劃模型審核節點時間均提前于現場施工時間一個月左右,充分預留提前量,真正做到BIM指導施工。過程BIM工作成果嚴格按節點完成,通過BIM報審流程,審核BIM成果,每周召開BIM專題協調例會,反饋工作進度及BIM應用問題解決。制定BIM工作計劃197條,累積召開BIM周例會30次。周計劃項目BIM策劃2.3(3)BIM應用策劃華僑城深圳灣新璽名苑BIM應用編制BIM實施方案編制BIM建模標準模型搭建土建模型施工輔助安全管理基于BIM的施工現場火災預警系統安全交底VR安全體驗VR安全交底消防疏散模擬控制合理作業人數機電模型搭建圖紙會審碰撞檢測機電深化孔洞預留反復進行圖紙會審碰撞檢測現場布置無人機輔助場布合模檢測綜合模型精裝模型效果圖渲染Fuzor移動端BDIP移動端VR可視化漫游依據公司標準化工藝手冊制作可視化施工交底現場模型查看基礎工作模型搭建施工管理深化設計安全管理施工進度管理資料管理質量管理項目BIM策劃2.3總承包BIM施工應用PART03033.1總平布置BIM應用3.2主體工程BIM應用3.3高支模BIM施工方案模擬3.4幕墻工程BIM應用3.6機電工程BIM應用3.7BIM輔助圖紙會審/技術交底3.8BIM深化問題3.9BIM+智慧工地3.5發明專利項目采用BIM技術進行施工場地的綜合布置,合理規劃,包括辦公及生活區臨建、臨水、臨電、庫房、材料堆放區、材料臨時加工場地、施工機械布置、運輸道路、綠化區、停車位等位置,以提高施工場地的利用率與施工效率。(1)三階段場地布置地下室階段場布主體結構階段場布裝飾裝修階段場布總平布置BIM應用3.1項目研發施工現場材料智能動態管理平臺(已獲得軟件著作權),計算確定材料的最佳堆放位置、堆放場地大小及進場數量,同時對材料的進出場跟蹤標記,有效解決現場用地緊張、材料管理混亂等問題,為項目的科學布局及精細化管理提供技術支持,從而提高施工項目的綜合管理水平。(2)施工現場材料智能動態管理BIM場地分區頁面項目關聯BIM模型場地分區BIM模型總平布置BIM應用3.1場地分區二維圖堆場實景圖BIM場地分區頁面項目關聯BIM模型場地分區BIM模型(3)臨建CI標準化辦公區工地大門圍擋總平布置BIM應用3.1(4)塔吊方案比選經塔吊方案比選項目確定方案二共布置5臺塔吊,其中2#棟塔樓布置兩臺塔吊,一臺QTZ400TC7052-25塔吊(臂長60m)位于2#棟塔樓北側,一臺T320-16塔吊(臂長40m)位于2#棟塔樓南側;1#棟1、2單元布置一臺QTZ250TC7035B塔吊(臂長70m)位于1#棟1、2單元南側;1#棟3、4單元布置一臺QTZ250TC7035B塔吊(臂長70m)位于1#棟3、4單元北側。東南角貢獻用地區域布置一臺QTC125TC6015-10E(臂長50m)。方案一方案二總平布置BIM應用3.1(1)結構模型創建由BIM深化設計引起變更下發變更舉例1--問題報告26:結修-D2-004結構模型變更前變更后主體工程BIM應用3.2(2)主體結構懸挑主體工程BIM應用3.2懸挑部位結構平面構圖2.75m高懸挑梁

本工程兩座塔樓在32至33層樓面設置了設備層,存在局部懸挑型鋼混凝土結構部位懸挑結構4.2m,且存在跨越結構轉換層超限梁,本施工重難點一是懸挑部位的型鋼懸挑操作平臺搭設,作為支模的基礎使用;二是支模架支模方式,由于設備層層高2.15m,但懸挑主梁高度2.75m,此超限梁施工存在難度。懸挑部位結構剖面圖懸挑部位結構模型(2)主體結構懸挑主體工程BIM應用3.2

為滿足施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以及初步方案設計,項目利用BIM技術對大懸挑施工方案繼續深度優化,對各個工序進行模擬,保證大懸挑施工進度、安全。懸挑鋼平臺預埋搭設懸挑硬防護安裝懸挑鋼平臺鋪設花紋鋼板懸挑結構施工現場照片(3)鋼結構模型創建鋼結構模型前期組建設計配合工作小組,根據施工需要,進駐設計單位一體化辦公,為結構設計、復雜節點設計提供建議和支持,配合設計進行施工圖繪制,并同時進行鋼結構BIM模型的建立和深化設計,施工圖與深化圖同步推進。主體工程BIM應用3.2(4)鋼結構施工方案模擬主體工程BIM應用3.2(5)型鋼混凝土細部節點主體工程BIM應用3.2核心筒剪力墻與連梁現場完成樣式在大懸挑鋼平臺節點,通過BIM建模碰撞試驗,確定方案二為大懸挑施工最終施工方案方案一方案二節點模型方案一節點模型方案二(6)精細化建模快速提取工程量根據現場流水段劃分,在Revit里利用階段化功能快速提取相應流水段工程量。主體工程BIM應用3.2(7)Revit跟廣聯達多算對比利用Revit跟廣聯達進行數字化模型創建,對整個工程進行工程量的審核,量差分析、兩算對比分析。Revit模型算量廣聯達模型算量主體工程BIM應用3.2(8)二次結構深化及出圖使用插件快速優化砌體排布,生成的排磚圖可以快速導出材料工程量清單,對不同規格的砌體材料進行分類編碼,成功的解決了現場砌塊切割浪費、成本難以控制的技術問題。主體工程BIM應用3.2(9)無人機工程進度管理利用無人機進行現場進度航拍,輔助進度計劃編制及現場進度管理,項目部結合BIM模型、工程進度安排以及實際施工情況制作施工進度模擬動畫,在項目周例會、月例會上通過模型匯報工程計劃進度、實際進度,反映進度偏差,進行生產數據復盤分析。主體工程BIM應用3.2結構支模施工方案模擬進行模擬三維建模,在可視化條件下進行受力驗算和受力分析,形成計算書,提前模擬現場施工條件,并且達到指導現場施工的效果。完成精確計算腳手架需用量,為施工過程材料管控提供依據,實現精細化管控,降低人員、材料等費用成本。三維模型節點模型高支模BIM施工方案模擬3.3(1)幕墻模型創建1A、1B棟幕墻模型帶橫向(450+100mm)線條玻璃單元帶橫向(450+100mm)線條陽臺單元無線條玻璃單元無線條陽臺單元帶橫豎(450+100mm)+豎向(100mm)線條玻璃單元650mm寬鋁板飄帶單元帶橫向(450+100mm)線條轉角L形玻璃單元無線條轉角L形玻璃單元應用Rhino完成項目所有種類幕墻節點繪制,完成幕墻八種類型節點。幕墻工程BIM應用3.4(2)幕墻Rhino深化及出圖Rhino結合CAD完成幕墻深化出圖,包括幕墻預埋件深化、平立面優化、幕墻節點優化、型材斷面深化等圖紙。序號尺寸(長*寬/mm)1橫向450x650鋁合金線條2橫向450x100鋁合金線條3豎向450x100鋁合金線條4橫向1650x650鋁板線條5橫向1650x650鋁板線條幕墻工程BIM應用3.4(2)幕墻工程環形軌道模型幕墻工程BIM應用3.4本工程規模大,質量要求標準高,技術難度大,對幕墻的精準定位安裝有相當嚴格的要求,且裝飾線條多、寬度大、懸挑距離遠。為確保工期,提高施工效率,采用環形雙軌道進行本工程幕墻單元板塊施工。軌道分為路軌和懸挑支臂兩部分,采用22a工字鋼與12mm鋼板加工而成;鋼板與工字鋼采用焊接形式,焊縫高度均為10mm,三級角焊縫;每根懸挑支撐臂與結構預埋件采用T型螺栓鏈接,支撐臂外端吊耳與上層結構掛耳通過φ16的鋼絲繩相連。支臂吊掛耳板模型軌道上層的吊掛鋼件模型(位于大懸挑底部)懸挑支臂路軌軌道上層的吊掛鋼件模型(位于屋頂)(4)幕墻工程施工方案模擬-FT-01系統鋁板飄帶單元幕墻施工1、豎向飄帶單元安裝:使用環形軌道進行吊裝,吊裝方法與標準玻璃單元板塊一致。2、使用吊籃作為施工平臺安裝層間飄帶的支撐龍骨與上層單元板塊的起吊料。3、吊裝飄帶下層玻璃單元,室內使用升降車作為施工平臺輔助人工安裝。4、使用吊籃作為施工平臺安裝飄帶的層間鋁板。5、層間鋁板四周進行注膠封堵,使其與大面幕墻防水體系保持連貫、完整。6、吊裝橫向飄帶單元件豎向飄帶單元起吊料施工吊籃升降機玻璃單元鋁板板面注膠密封飄帶單元件幕墻工程BIM應用3.4(5)幕墻工程施工方案模擬-FT-02系統屋頂單元幕墻施工1、在屋頂主體結構梁上搭設環形軌道,室內搭設腳手架作為施工平臺。2、采用環形軌道進行出塔頂單元體的吊裝。3、單元體安裝完成后,拆除環形軌道,進行屋頂框架式鋁板幕墻的龍骨、鋁板安裝。鋁板大面安裝完成后,腳手架從上往下拆除,拉接點位置鋁板隨拆架補裝。4、安裝完成吊裝軌道腳手架腳手架吊裝軌道吊裝軌道單元板塊腳手架幕墻龍骨鋁板安裝幕墻工程BIM應用3.4通過兩種方案的施工模擬,將整個工程按樓層分為四個階段:6-10F、11-20F、21-30F、31-屋頂層,在前兩個階段采用索道垂直運輸和塔吊垂直運輸,在高樓層采用施工電梯垂直運輸,節約工期20天,節約運輸成本約20萬元。發明專利3.5應用背景:1、項目相對建筑正負零的絕對標高為5.900m,基坑深17.9m; 2、項目三面環海,對錨桿的耐腐蝕性要求較高;應用效果:經過多重方案比選,研發了兩項發明專利——一種籠芯囊抗浮錨桿防腐結構、一種利用抗浮錨桿做為支架的馬凳。綜合兩項專利,編制局級工法《熱縮籠芯囊抗浮錨桿兼做鋪筋馬鐙施工工法》施工工藝流程:桿體防腐處理→錨桿制作→放線定位→鉆機就位→成孔作業、孔內注漿→錨桿下放→囊袋注漿、補漿→螺旋筋、墊板安裝→臨時支撐焊接專利示意圖節點大樣圖專利1模型專利2模型專利授權書(1)機電模型創建建立本項目BIM參數化族庫系統,包含建筑門窗、結構框架、管件、管道附件、幕墻嵌板等各個專業常用族,在施工過程中同步為BIM模型構件創建運維參數信息,為現場BIM小組更新和維護BIM模型至竣工模型提供了有力支持,保證了現場BIM小組的工作質量和效率。機電工程BIM應用3.6(2)管線綜合機電工程BIM應用3.6管線綜合BIM示意管綜調整(3)碰撞檢查機電工程BIM應用3.6模型碰撞碰撞檢測問題(4)凈高分析機電工程BIM應用3.6漫游凈高分析凈高分析平面圖(5)機電綜合管線深化設計根據各專業BIM模型整合,含建筑、結構、機電各專業、Tekla鋼結構模型導入,全專業模型深化,依據建筑功能、相關安裝規范要求、建筑設計凈高等要求完成全專業BIM深化設計,最終具備BIM出圖。綜合支吊架深化BIM全專業深化漫游全專業模型深化機電工程BIM應用3.6(6)機電綜合管線深化一次結構洞口預留出圖根據設計各專業圖紙,利用三維BIM軟件提前完成綜合管線深化設計,確保各專業一次結構預留洞口準確,確保與市政接駁位置,外墻進出室內管線位置標高一次到位,完成最終預留洞三維出圖。共完成預留洞出圖16張。B2結構洞口預留出圖1棟一二單元23層洞口預留出圖1棟三四單元23層洞口預留出圖機電工程BIM應用3.6(6)機電綜合管線深化一次結構洞口預留出圖局部結構洞口預留平面出圖對應局部結構洞口預留三維圖機電工程BIM應用3.6(7)全專業機電綜合管線深化及出圖完成全專業綜合管線深化,最終機電出圖,包含機電綜合管線出圖,凈高分析出圖,防排煙出圖,給排水出圖,空調水出圖,噴淋系統出圖,強電出圖,弱電出圖,空調風出圖,復雜節點剖面等出圖,目前共完成深化出圖地下室27張,地上41張。(圖為地下室B2出圖)機電工程BIM應用3.6(1)BIM輔助圖紙會審利用BIM創建本項目各專業的三維模型,對設計結果進行動態的可視化展示,可直觀地理解設計方案,檢驗設計的可施工性,直觀的檢查到圖紙相互矛盾、無數據信息、數據錯誤等方面的圖紙問題,在施工前能預先發現存在的問題,減少現場簽證和變更,節約成本,縮短工期。機電圖紙會審土建圖紙會審BIM輔助圖紙會審/技術交底3.7(2)BIM模型交底階段性組織BIM模型交底,機電深化設計成果交底,利用BIM三維可視化優勢,進行三維技術交底。結合BIM三維出圖優勢,以顯眼的視覺效果展現設計/施工方案。結構模型交底機電深化交底BIM輔助圖紙會審/技術交底3.7(1)BIM深化設計問題總臺賬應用BIM全專業深化設計,及時發現問題,累積設計報送深化問題215份,問題報告包含問題說明,平面三維配圖輔助,BIM深化建議,最終設計確認回復,注明是否需要下發變更。BIM深化設計問題臺賬,問題分類匯總,涉及BIM問題須變更下發累積71份,凈高問題累積15份,樓梯問題16份,結構問題變更7份,問題閉合72份等分類匯總。BIM深化問題3.8(2)結構建造BIM深化問題舉例1問題編號26:1#A棟地下室頂板7-F到7-G交7-3到1/7-4處的樓板標高為-1300mm梁搭接存在受力問題。設計回復:修改L63(4)與L59(4)右起第一跨梁截面高度,由400x1380改為400x2100,相應配筋修改,詳后續變更。結構梁搭接問題問題編號142:樓與樓銜接處間距不足,無法做構造。7-K軸距T8A-A3598mm,距梁下部實則為2598mm,平臺離7-K軸2750mm,則梁之間距離剩余2598-2550=-150mm,無法滿足構造要求。設計回復:建筑與結構圖邊線位置對不上,結構邊線下移300mm,需要變更。結構鏈接節點搭接問題BIM深化問題3.8(3)結構建造BIM深化問題舉例2樓梯梯梁與樓層梁問題問題編號137:LT8-06處平臺穿水井,梯梁撞防火門。設計回復:結構調整1.410標高平臺位置樓梯梁,使其避開防火門,詳后續變更。(類似樓梯問題編號91、126、134、135、136、162、170、173等16個)問題編號90:LT14-07樓梯結構詳圖如圖一PTL1300*400頂標高為-2.23米,圖二梁配筋圖該位置L115a200*900頂標高為-1.5米,梁標高及位置沖突。設計回復:2根樓層梁截面200x900改為300x700,詳后續變更。樓梯門,樓梯鋼梁,樓梯平臺,樓梯加壓送風口預留等問題BIM深化問題3.8(4)機電綜合管線BIM深化問題舉例1-碰撞分析

問題編號105:如圖,2棟30層排風立管騎墻、撞梁。設計回復:暖通與建筑核實并出變更。BIM深化問題3.8(4)機電綜合管線BIM深化問題舉例1-碰撞分析

問題編號118:2棟塔樓F16管底凈高1940mm,凈高不足,導致此處建筑門無法開啟,多聯機導風桶無法安裝。設計回復:暖通按照BIM修改路由,每臺風機的風管在架空區域翻高并直接接至室外,不設置喇叭口。BIM深化問題3.8(5)機電綜合管線BIM深化問題舉例2-凈高分析

問題編號58/131:問題58補充,設計回復是排煙風管截面尺寸不變,可變窄加高,其他管線與排煙管平排布置是否可行,請BIM出風管可行尺寸更改風管寬高至2500x400,只能整體抬高100mm,風管定貼梁安裝,風管下空間管道無法同層排布,故凈高4940mm(無法滿足5000mm高卷簾門)扣除支架只剩4860mm無法滿足5200mm凈高要求。1、圖二建議減低凈高要求,按上方案排布管道,卷簾門高度降低至滿足4940mm管線通過。2、若要求凈高不變,請設計師審核變更。3、圖三更改下方管道路由,改向左側房間,更改后管線底標高5260mm,與卷簾門無碰撞,但需增加較多翻繞,請設計師核實。設計回復:可按方案3,個別管線可從左側房間內敷設,滿足凈高要求,管線可翻繞。BIM深化問題3.8BIM+智慧工地3.9通過BIM+智慧工地實現動態場部、場地信息、物料監管、存儲模型等。智慧建造BIM施工應用PART04044.1項目BIM管理平臺4.2智慧建造基礎應用4.3

安全質量管理4.5

輕量化模型輔助現場質量驗收4.4

施工過程資料管理(1)項目BIM管理平臺項目采用基于BIM施工信息化管理平臺,利用智慧工地管理平臺對現場安全質量、環境、塔吊、升降機、車輛、員工實名制、視頻監控等系統進行實時監控,問題暴露,相關負責人及時整改落實,對現場人機料法環進行數字化監控。智慧管理平臺項目BIM管理平臺4.1人臉識別考勤管理物料監控系統在線揚塵監測系統無人機技術爬架監測系統紅外線防護提示系統智慧建造基礎應用4.2發起問題質量員/安全員處理問題自動歸檔工長問題審核執行者、瀏覽者不同用戶不同操作權限回退、審核,流程自定義不同流程關聯不同表單安全質量管理4.3通過平臺專屬文檔管理模塊進行分類分權限管理,形成資料歸檔,并且通過云端存儲的方式又可以避免因為人員離職變更導致資料的缺失問題,為項目全生命周期資料的保存提供了有力的幫助。施工過程資料管理4.4(1)輕量化模型輔助現場機電安裝及質量驗收按空間結構按構件類型顯示隱藏漫游視圖變換測量剖切屬性查看設計信息施工信息BIM模型查看以BIM模型為核心,項目管理過程中的所有數據均可與模型進行關聯,在輕量化瀏覽模型技術的基礎上提升數據的更大價值。BIM輕量化模型4.5總承包BIM價值分析PART05055.1應用價值分析5.2下一步計劃根據BIM深化設計問題臺賬,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