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學第五章旅游客體文化_第1頁
旅游文化學第五章旅游客體文化_第2頁
旅游文化學第五章旅游客體文化_第3頁
旅游文化學第五章旅游客體文化_第4頁
旅游文化學第五章旅游客體文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章旅游客體文化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第三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1可編輯ppt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一)旅游客體凡是對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吸引物就是旅游客體。旅游客體是能夠吸引旅游者,能夠為旅游業利用并產生效益的客觀物質實體或社會人文事項。應從廣義的角度去理解,包括旅游服務、客源市場、旅游地資源等。旅游資源就是旅游客體。2可編輯ppt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一)旅游客體旅游客體,是指那些可以被利用的自然或社會人文旅游資源被開發、加工、塑造后,成為吸引旅游主體前往旅游目的地,或是前往游覽、觀賞的最終指向,即形成為自然旅游景觀客體或者社會人文旅游景觀客體。3可編輯ppt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2、旅游客體的分類

旅游客體按照自然存在分為自然旅游客體和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按照主題類型,分為文化型旅游客體、休閑型旅游客體、科考型旅游客體等;按照開發程度,分為潛在旅游客體、現實旅游客體等。4可編輯ppt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2、旅游客體的分類

旅游客體按照自然存在分為自然旅游客體和社會人文旅游客體。自然旅游客體山岳景觀水域景觀生物景觀天象氣候景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歷史人物文化遺跡古典建筑文化藝術風土民俗工藝特產5可編輯ppt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自然旅游客體,是多以外形地貌景觀為主,而人文景觀客體多以文物、建筑、民俗風情為主,而許多旅游客體,又是自然旅游客體又是人文旅游客體,如五岳之首泰山被列入自然與文化雙重遺產名錄。五岳:東岳泰山(海拔1545米,位于山東省泰安市泰山區)、西岳華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陜西省渭南市華陰市)、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陽市南岳區)、北岳恒山(海拔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中岳嵩山(海拔1491.71米,位于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市)。6可編輯ppt7可編輯ppt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游泰山(其三)李白平明登日觀,舉手開云關。精神四飛揚,如出天地間。黃河從西來,窈窕入遠山。憑崖覽八極,目盡長空閑。偶然值青童,綠發雙云鬟。笑我晚學仙,蹉跎凋朱顏。躊躇忽不見,浩蕩難追攀。8可編輯ppt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

3、現代旅游客體的形成

(1)旅游資源是形成旅游客體的基礎

(2)觀賞功能是形成旅游客體的核心內容

(3)旅游客體的形成有賴于旅游介體的開發和塑造

(4)旅游客體的形成有賴于其文化內涵的充分展現9可編輯ppt第一節旅游客體文化(二)旅游客體文化旅游客體文化,是指自然旅游客體文化和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成為人們游覽、觀賞的對象,并在人們游覽、觀賞過程中與其他文化事象一起,所展現的一種旅游文化形態。(三)旅游客體文化的美學價值外在的形象美(結構美、質感美等)和內在文化美。10可編輯ppt、布達拉宮11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自然旅游客體文化,是指人們在其漫長歷史活動過程中,在自然客體內在“文化”底蘊基礎上,經過人們對它“人化”、認同、設計、塑造、提升,以及人們長期對自然客體欣賞、游覽的文化積淀,從而成為吸引游客欣賞、游覽的自然旅游客體,所展現的文化內涵的一種自然旅游文化形態。12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的形成1、自然旅游客體本身蘊含著相應的“文化”底蘊2、自然旅游客體的“文化”底蘊是自然旅游客體文化形成的基礎3、自然旅游客體文化是人們長期對自然客體觀賞游覽的文化積淀4、自然旅游客體文化有待不斷發展和完善13可編輯ppt桂林的象鼻山、樂山隱佛、黃河、長江、長城象鼻山14可編輯ppt鄆城水滸文化、博興牛郎織女、范仲淹岳陽樓15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二)自然旅游客體文化的類型1、自然山水旅游客體文化自然山水旅游客體文化,是指自然山水客體本身的相應“文化”底蘊,經過人們長期的審視、品評,“人化”、認同,設計、加工、塑造,并成為人們游覽、觀賞的對象,以及人們在其山水游覽過程中的文化積淀,所展現的以自然山水為載體、以山水文化為特色內涵的一種自然山水旅游客體文化的形態。16可編輯ppt安徽九華山(地藏王菩薩)山西五臺山(文殊菩薩)浙江普陀山(觀世音菩薩)四川峨眉山(普賢菩薩)17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2、自然地質旅游客體文化地質地貌旅游資源是地球的引力和外力相互作用于地表物質所形成的。地殼在力的作用下,產生變形或變位,使地面抬升或沉降,產生褶皺、紋理或斷裂,從而形成大陸、海洋、深谷、高原、盆地等多種地貌形態。18可編輯ppt19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3、自然沙漠旅游客體文化自然沙漠旅游客體文化,是指自然沙漠客體本身的相應“文化”底蘊,經過人們長期審視、品評、“人化”、認同、加工、設計、塑造,并成為人們游覽、觀賞的對象,以及人們在對自然沙漠旅游客體長期游覽過程中的文化積淀,所展現的以自然沙漠為載體,以沙漠文化為特色內涵的一種自然沙漠旅游客體文化形態。20可編輯ppt21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4、自然溶洞旅游客體文化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巖地區地下水長期溶蝕的結果,石灰巖里不溶性的碳酸鈣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轉化為可溶性的碳酸氫鈣。由于石灰巖層各部分含石灰質多少不同,被侵蝕的程度不同,就逐漸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態、陡峭秀麗的山峰和奇異景觀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稱為喀斯特地貌。

我國廣西、云南、貴州等地有這種地貌。著名的桂林山水所呈現的奇峰異洞就是這樣形成的。22可編輯ppt23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5、自然海洋旅游客體文化海洋旅游,在現代旅游中有“3S”(Sun、Sea、Sand)之稱,指圍繞太陽、海洋、沙灘這三種最受人們歡迎的旅游資源所開發的旅游項目。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體,海洋中含有鈉、鉀、碘、鎂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元素,海濱空氣有利于創傷、骨折等疾病的康復。海濱適用于開發觀景、療養、度假和海浴、沖浪、潛水、垂釣等多種旅游項目。24可編輯ppt25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6、自然江河湖泊旅游客體文化水是生命的源泉,江河湖泊的旅游價值不只有觀光,還可以開展游泳、垂釣、漂流、滑冰、冰橇等旅游活動。26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三)自然旅游客體文化的特征1、天賦性2、隱藏性3、觀賞性4、組合性5、永久性6、季節性27可編輯ppt鳴沙山月牙泉云海冰雪旅游海濱旅游28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四)提升自然旅游客體文化品位1、提升旅游客體的文化品位旅游客體的文化品位,是指旅游客體所蘊含的文化內容的級別和品位。文化品位越高的旅游客體,對游客的吸引力越大,加強旅游客體的文化品位的建設,提升旅游自然客體文化品位,對促進旅游業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9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四)提升自然旅游客體文化品位2、保持自然旅游客體的原型原貌自然旅游客體資源開發,將改善、美化旅游客體環境,為旅游業創造收益,促進旅游業的繁榮發展,但另一方面,伴隨旅游開發,卻帶來了環境污染,游人的不文明活動、外來文化的沖擊等,這些都會對旅游資源環境造成破壞。30可編輯ppt第二節自然旅游客體文化(四)提升自然旅游客體文化品位3、保護旅游客體生態環境生態資源是不可再生的,只有保護生態才能實現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保護生態,應該倡導生態旅游。31可編輯ppt第三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的概念1、社會人文旅游資源2、社會人文旅游客體3、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是指社會人文旅游資源,經過改造、組合,成為人們樂于前往游覽、觀賞的旅游客體,所展現的社會人文特色的一種旅游文化形態。32可編輯ppt第三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二)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的類型1、人類歷史旅游客體文化人類歷史旅游客體文化,是指人類歷史文化資源領域中,對人們具有游覽、觀賞價值和吸引力的那一部分歷史文化資源,經過改造、利用、開發,成為人們游覽、觀賞、學習、的旅游客體,所展現的人類歷史的旅游客體文化形態。33可編輯ppt34可編輯ppt第三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2、園林旅游客體文化

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進一步筑山、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就稱為園林。在中國傳統建筑中獨樹一幟,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園林建筑。傳統中國文化中的一種藝術形式,受到傳統“禮樂”文化影響很深。通過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為載體襯托出人類主體的精神文化。35可編輯ppt2、園林旅游客體文化中國園林是世界園林之母(2013填空),中國古典園林作為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見證,歷經數千年的發展演變,大致經歷了先秦兩漢的萌芽期、魏晉南北朝的轉折期、唐宋的成熟期,到達明清時期則達到了高峰。

中國古典園林是在農耕經濟、傳統文化的土壤中培育成長起來的,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北方與南方地理環境的不同、文化風格的區別以及歷史背景的差異,因此在園林長期發展、演變的過程中,形成不同的類型。36可編輯ppt古典園林的類型由于中國地域遼闊,南北氣候環境不同,經濟和文化發展不一,中國古典園林又可分為北方園林、江南園林和嶺南園林。1、北方園林北方園林的代表大多集中于北京、西安、洛陽、開封等古城,尤以北京皇家園林和王府官邸園林最為典型。37可編輯ppt2、江南園林

江南園林大多集中在南京、上海、無錫、蘇州、杭州、揚州等,其中尤以蘇州最為典型,具有典雅秀麗、曲折幽深的特點,但有局促之感。(2013名詞解釋)滄浪亭、拙政園、獅子林、留園被譽為“江南四大名園”。江南園林多以私家園林為主,規模雖小,但是布局有法,充分利用一切空間造景,即使墻角、路面也精心雕琢。38可編輯ppt3、嶺南園林嶺南園林大多集中在珠江三角洲地區,因其地處亞熱帶,終年常綠,又多河川,所以造景條件比北方、江南都好。嶺南園林發展歷史比較晚,曾師法北方與江南園林,既有北方園林的穩重、堂皇,也融匯了江南園林的素雅和精巧,并吸收了國外造園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輕巧、通透、明快的風格。

順德的清暉園、東莞的可園、番禺的余蔭山房、佛山的梁園被稱為“嶺南四大名園”。39可編輯ppt古典園林的類型按照園林的隸屬關系,可以分為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

皇家園林大約在奴隸社會就出現了,是專供帝王休憩享樂的場所,同時也帶有政權色彩,皇家園林一般多建在京城里,與皇宮相連,現存最著名的皇家園林有北京頤和園、北京北海公園和河北承德避暑山莊等。

私家園林是皇家的宗室外戚、王公官吏、富商大賈等供自家休閑享用的園林。私家園林遍及全國各地,尤其以江南私家園林最為集中。40可編輯ppt第三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3、建筑旅游客體文化建筑是人們按照一定的建造目的、運用一定的建筑材料、遵循一定的科學與美學規律所進行的的空間安排,是物質外顯與文化內涵的有機結合。文化是建筑的靈魂。41可編輯ppt第三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4、民俗旅游客體文化民俗是一個有共同地域、共同語言、共同經濟生活和表現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質的人文共同體、也就是風俗習慣。中國傳統社會是以農耕生產為主業的社會,因而圍繞著農耕生活累積形成的中國民俗具有一種大農業的特點。民俗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特色,如蒙古族的祭敖包、那達慕大會,藏族的雪頓節,納西族的三朵節等。

民俗的基本特征有豐富多樣性、歷史繼承性、變異性、社會性等(2013簡答)42可編輯ppt43可編輯ppt第三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5、宗教旅游客體文化“宗教”一詞在西方語言體系中為Religion,意思是人在祖先崇拜、神靈敬仰和巫祝獻祭等宗教利益中的態度和行為,即人對神靈的敬畏、義務和尊崇。在中國,“宗教”二字合并起來使用始于佛教用語。宗教是人類社會意識的一種形態,就是感到不能支配自己的命運的人們,崇拜異己力量,尋求命運依托和精神歸宿的自我意識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制度和行為。(2010名詞解釋)44可編輯ppt第三節社會人文旅游客體文化5、宗教旅游客體文化宗教與旅游之間的聯系自古以來就十分密切,著名的旅游景區和名山勝地的宮觀寺廟,不僅是宗教活動的場所,而且是具有重要歷史文物價值的文化設施。在我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對我國文化產生較大影響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教以及伊斯蘭教,其中道教以外的世界三大宗教無不打上中國文化的烙印。45可編輯ppt6、服飾旅游客體文化服飾起源于原始社會,人們最初出于放寒暑之目的而制作非常簡單粗陋的衣服,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改善,生產技術的提高,服飾的品類不斷增多,并逐步融入各個時代社會成員的思想觀念,形成獨具特色的服飾文化。

各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不同的民族的文化傳統孕育了不同的服飾。46可編輯ppt7、飲食旅游客體文化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類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它就是物質文化的表現,也是精神文化的梵音。中華飲食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也是中國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食”作為旅游的六大要素之一,歷來為中外游客所關注。飲食文化旅游,既弘揚了民族飲食文化,又豐富了旅游活動的內容,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