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1月高三期末考試地理試題考生須知:1.本卷共8頁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2.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紙上,寫在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紙。選擇題部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下表為我國某城市外來常住人數及其占總人口比重的統計數據。完成下面小題。年份1980年1990年2000年2010年2020年外來常住人口/萬人6573138981047外來常住人口占總人口比重/%0.541939421.該城市是()A.上海 B.深圳 C.重慶 D.合肥2.與1980~1990年相比,2010~2020年該市外來常住人口數量增幅變化的原因是該市()A.環境質量下降 B.政策管控加強 C.務工人員回流 D.經濟衰落明顯【答案】1.A2.C【解析】【1題詳解】根據表格該地區外來人口逐年增多,表明該城市經濟發達,對外來人口的引力大,重慶和合肥在四個城市中經濟相對落后,外來人口占比相對較低,CD錯誤;2020年外來人口為1047萬,占比42%,讀圖1980年外來人口為6萬人,占比0.5%,所以1980年該城市人口約為1200萬,深圳在1980年正處于改革開放初期,人口還較少,故符合上海的人口特征,A正確,B錯誤。故選A。【2題詳解】根據表格與1980~1990年相比,2010~2020年該市外來常住人口數量增幅變小,是因為鄉村和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完善,經濟發展速度快,且大城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普通勞動力的需求減少,所以促進務工人員的回流,C正確;城市環境質量隨著城市的發展會逐漸改善,A錯誤;根據材料不能得出該市對外來人口加強政策管控,B錯誤;該市經濟仍持續發展,并未出現衰落,D錯誤。故選C。【點睛】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有:自然環境因素、社會經濟因素、政治因素等。經濟因素是影響現代人口遷移的最主要的因素。雙核結構是指在某個區域中由區域中心城市和港口門戶城市及其連線構成的軸線,由此引領和推動所在區域發展的一種空間結構現象。雙核結構的城市具有互補性,它廣泛存在于我國沿海、沿江地區,如廣州—深圳、北京—天津。在杭州灣區域內,杭州和寧波形成了雙核結構。圖1為雙核結構簡易圖式,圖2為杭州灣區域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3.杭州與寧波雙核結構的形成,主要是因為()A.地理位置鄰近 B.地域文化互補C.城市區位功能互補 D.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一致4.杭州一寧波雙核結構形成有利于()①促進區域經濟協同發展②解決區域內資源短缺問題③加強區域間聯系與交流④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的問題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3.C4.B【解析】【3題詳解】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雙核結構具有互補性,杭州和寧波周圍有更近的城市,但是卻未形成此結構,故地理位置鄰近并不是主要因素,A錯誤;兩城市地域文華差異不大,互補性不強,B錯誤;杭州和寧波在數字經濟、文創產業、港口經濟、對外貿易、智能制造等方面有著各自的優勢,形成錯位協同、競合共贏的發展局面,故互補性主要體現在城市區位功能,C正確;杭州寧波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并不一致,D錯誤。故選C。【4題詳解】雙核型空間結構利于區位和功能上的互補,可以促進經濟協同發展和加強區域之間的聯系和交流,①③正確;只能改善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短缺的問題,并不能徹底解決,②④錯誤。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點睛】雙核型空間結構中的端點城市,即由政治、經濟、文化三位一體的區域中心城市與區域中心城市的門戶港城功能的港口城市組合,構成了一種空間度更大、區域效應更為強烈的廣義港城空間結構關系,是區域發展中的一種高效的空間結構形態。廣泛存在于中國沿海和沿江地區,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中。雙核型空間結構實現了區域中心城市的趨中性與港口城市的邊緣性的有機結合,可以實現區位上和功能上的互補。泰加林,也稱為北方針葉林帶,覆蓋了北半球的大部分地區。泰加林主要由耐寒的針葉樹種組成,如松樹、冷杉和落葉松,這些樹種適應了泰加林嚴酷的冬季和較短的生長季節。泰加林對全球氣候變化具有重要的意義。完成下面小題。5.泰加林生態系統中,針葉樹適應長期低溫,主要依賴于()A.延長根深以獲取地下水 B.擴大葉片以增加光合作用C.針形葉減少水分蒸發 D.快速生長以抵御寒冷氣候6.我國大興安嶺西側也有眾多泰加林分布,大興安嶺山脊泰加林北坡比南坡分布更多的原因是()A.北坡蒸發量較小 B.南坡土壤條件好 C.北坡人類活動多 D.南坡水分更充足【答案】5.C6.A【解析】【5題詳解】泰加林是亞寒帶針葉林的別稱,該樹種主要分布在緯度較高地區,冬季寒冷而漫長,泰加林中的針葉樹種(如松樹、冷杉和落葉松)的針形葉有助于減少水分的蒸發,這是它們適應冬季長期低溫和夏季較短生長季節的一種方式,C正確;泰加林生長區域由于氣溫低,水分蒸發微弱,氣候并不算干旱,其根部并沒有延長,而且這些地區多凍土,根系也不易向下發展,A錯誤;低溫條件不利于泰加林擴大葉片或快速生長,BD錯誤。故選C。【6題詳解】大興安嶺山脊北坡為陰坡,且緯度較高,光照較弱,蒸發少,水分條件比南坡好,熱量條件比南坡差,適宜泰加林生長,分布較多,而大興安嶺山脊南坡為陽坡,光照較強,蒸發多,水分條件比北坡差,熱量條件比北坡好,泰加林的生長適應性較差,分布較少,A正確,D錯誤;南坡為陽坡,熱量條件較好,土壤中微生物更活躍,土壤有機質和水分含量較少,故土壤條件相對較差,B錯誤;人類活動多不利于植被生長和分布,C錯誤。故選A。【點睛】影響植被分布的因素(1)熱量——緯度。(2)降水——氣候或海陸位置。(3)地形:①類型;②海拔(垂直差異);③坡向(陽坡、陰坡);④坡度(坡度越大,植被越少)。(4)水源——河流。(5)土壤。(6)植被適應環境的能力(某種具體的植被)。(7)人類活動。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需構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電力系統,但其具有波動性、周期性和不可預測性影響大規模并網應用。電力儲能技術既能解決可再生能源并網的問題,又能消除用電高峰電力供應匱乏的隱患,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可以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下表為五種常見儲能技術特性對比表,完成下面小題。
抽水蓄能鋰電池蓄能空氣壓縮儲能全礬液流電池儲能二氧化碳儲能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元)0.21-0.90.7-20.3-0.90.6-1.50.2-0.8環境影響度
無殘留物污染無地貌要求地勢要求無地下洞穴、鹽穴、巖層無灘涂、鹽堿地、回填地等電網調用響應時間分鐘級毫秒級分鐘級毫秒級分鐘級建設周期5-10年3-6月2年7-9月10-12月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儲能系統從生產到使用壽命終止及拆除所產生的總費用)+總發電量;電網調用響應時間指的是系統在受到外界干擾時從開始響應到穩定的時間,越短說明穩定性、可靠性越強。7.甘肅省酒泉市某大型光伏發電站最適宜選擇的儲能方式是()A.抽水蓄能 B.空氣壓縮儲能 C.全礬液流電池儲能 D.二氧化碳儲能8.某地工業用電實行峰谷分時電價,某芯片企業要降低生產成本自建儲能站,最佳的選擇是()A.鋰電池儲能 B.空氣壓縮儲能 C.全礬液流電池儲能 D.二氧化碳儲能【答案】7.D8.A【解析】【7題詳解】大型光伏發電站最適宜選擇的儲能方式應該選生命周期度電成本最低且地貌要求最低的。根據表格數據分析,結合甘肅省酒泉市地理位置可知,二氧化碳儲能生命周期度電成本較低,且酒泉多鹽堿地,符合二氧化碳儲能的地貌要求,因此最適宜選擇的儲能方式是氧化碳儲能,D正確;甘肅酒泉氣候干旱,水源短缺,不適合建設抽水蓄能設備,A錯誤;空氣壓縮儲能需要地下洞穴、巖穴等地貌,該地區此地貌分布較少,且該儲能方式成本高于二氧化碳儲能,B錯誤;全礬液流電池儲能成本較高,且會存在殘留物污染,不符合該地區實際情況,C錯誤。故選D。【8題詳解】芯片企業要降低生產成本自建儲能站需要滿足:環境影響度小、無地貌要求、電網調用響應時間短、建設周期短且規模較小(僅僅滿足本企業生產要求)。讀表格信息可知,鋰電池儲能建設周期短,電網調用響應時間為毫秒級,響應時間短,且無地貌要求,最適合作為自建儲能站,A正確;空氣壓縮儲能、全礬液流電池儲能、二氧化碳儲能建設周期都較鋰電池儲能更長,并且有地貌要求或者存在對環境的影響,排除BCD。故選A。【點睛】碳達峰是指某個地區或行業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達到歷史最高值,然后經歷平臺期進入持續下降的過程,是二氧化碳排放量由增轉降的歷史拐點,標志著碳排放與經濟發展實現脫鉤,達峰目標包括達峰年份和峰值。碳中和是指某個地區在一定時間內(一般指一年)人為活動直接和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與其通過植樹造林等吸收的二氧化碳相互抵消,實現二氧化碳“凈零排放”。建設無人農場是實現我國農業現代化的新趨勢。無人農場是在人不進入農場的情況下,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無人智能農業裝備等,實現全天候、全過程自主完成生產作業的農業生產模式。目前,我國已在吉林、上海等地進行了無人農場的探索與實踐。完成下面小題。9.促使我國由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向無人農場模式轉變的是()①信息技術發展迅速②農業種植結構變化③農業集約化水平高④勞動力結構變化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0.與吉林相比,上海發展無人農場的突出優勢是()A.晝夜溫差大 B.夏季光照長 C.配套設施好 D.農場規模大【答案】9.B10.C【解析】【9題詳解】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大量勞動力從農業向第二、三產業轉移,勞動力結構發生變化,使農業勞動力減少,無人農場可以減少勞動力投入,提高生產效率,從而改變我國傳統的農業作業模式,④正確;信息技術發展助力了無人農場模式的發展,為無人農場提供技術支持,①正確;農業種植結構變化主要是農業生產產品的變化、農業集約化水平高是農業生產中投入較多生產要素,獲得高的單產,不是促使傳統農業生產模式向無人農場模式轉變,②③錯誤,B正確,ACD錯誤。故選B。【10題詳解】上海位于長江三角洲地區,人口密集,河流縱橫,耕地面積小,而吉林位于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土地集中連片,農場規模大,D錯誤;無人農場的發展與晝夜溫差、夏季光照時長關系不大,AB錯誤;上海經濟發達,配套設施更好,是發展無人農場的突出優勢,C正確。故選C。【點睛】農業集約化是指在一定面積的土地上投入較多的勞動、資金和技術,以期獲得較多的單位面積產量,它以科技的不斷進步為前提。主要受3個因素的影響:①資源的利用率(反映資源的浪費程度)、②資源的優化配置(反映生產要素組合的協調程度)、③科技發展水平(由科技貢獻率反映)埃爾埃希多地區被譽為“歐洲蔬菜之都”,這里雨季時間短,降水少,在數萬公頃的山坡和一望無際的沿海灘涂上,一片片塑料溫室頂棚在陽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芒。下圖為西班牙調水工程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11.推測埃爾埃希多位于圖中的()A.a B.b C.c D.d12.甲工程對調入地區環境的影響()A.洪澇、地震等災害頻率降低 B.大氣污染普遍減輕C.城市地面沉降問題得以解決 D.土壤鹽堿化程度加劇【答案】11.C12.D【解析】【11題詳解】由材料可知,埃爾埃希多地區雨季時間短,降水少,在數萬公頃的山坡和一望無際的沿海灘涂上,圖中ab處地形平坦,無山地分布,AB錯誤;c處為地中海氣候,降水集中在冬季,位于沿海灘涂,靠近山地,山地廣布,C正確;d處距離山地稍遠,且位于40°N以北,受西風控制時間長,雨季比c地更長,不符合材料敘述,D錯誤;故選C。【12題詳解】地震受內力作用的影響,甲工程對調入地區地震等災害發生的頻率影響小,A錯誤。調水工程對大氣污染基本無影響,B錯誤。調水工程增加區域地下水的補給,有助于減輕城市地面沉降問題,但不能解決,C錯誤。當地降水少,氣溫高,蒸發旺盛,調水后灌溉量增加,地下水位升高,土壤鹽堿化程度易加劇,D正確。故選D。【點睛】調水工程對調出區的不利影響:水資源減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質惡化;生態環境受損;調水工程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可能會導致調出區的社會經濟問題,如土地征用、遷建問題等。位于橫斷山區的貢嘎山,垂直高差極大,自然帶類型多,從山麓到山頂依次發育了森林、草向、冰雪等植被類型。圖為貢嘎山東坡主要植被類型下土壤有機質沿土壤剖面分布圖,圖中各點所對應縱坐標分別為取樣點凋落物層、腐殖質層、淀積層、母質層的取樣深度(亞高山草甸無凋落物層)。完成下面小題。13.隨海拔升高,貢嘎山東坡主要植被類型下土壤腐殖質層有機質含量的變化趨勢是()A.“單峰”型變化 B.“雙峰”型變化 C.先升后降再升 D.先降后升再降14.次生闊葉林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的主要原因是()①降水豐富,淋溶作用強②氣溫高,微生物分解快③植被單一,凋落物較少④發育時間短,土層較薄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13.B14.C【解析】【13題詳解】從圖中數據可知,深度10厘米以內土層中,針闊葉混交林和亞高山灌叢帶土壤中腐殖質層有機質含量分別出現最高值和次高值,而兩處植被帶在垂直方向上不是相鄰的關系,且兩植被帶不屬于基帶和最高植被帶,故意可以推出貢嘎山東坡土壤腐殖質層有機質含量是“雙峰”型變化,B正確,ACD錯。故選B。【14題詳解】次生林是屬于受到破壞后形成的森林,相對原始森林而言結構較為簡單,植被較為單一,所以凋落物少,有機質來源少,③正確;根據上面的分析次生林位于海拔最低的山麓地帶,溫度較高,微生物分解較快,②正確;降水隨著海拔增高先增多再減少,山麓不屬于降水豐富的區域,①錯誤;山麓地帶較為平緩,水熱條件優越,土壤發育時間較長,④錯誤。②③正確,故選C。【點睛】土壤是地球陸地表面由礦物質、有機質、水、空氣和生物組成的。土壤是陸地上具有肥力并能生長植物的疏松表層,有機質含量的高低是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15.2023年8月,受冷暖空氣和臺風雙重影響,河北涿州出現嚴重洪澇災害。應急測繪無人機搭載測繪相機,在實地迅速了解了災情信息。應急測繪無人機了解災情,主要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A.GNSS B.RS C.GIS D.GNSS+GIS【答案】B【解析】【詳解】為了快速了解受災情況的變化,需要借助傳感器在一定高度的搭載平臺對區域受災信息進行面狀信息獲取,需要借助遙感技術,B正確。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對地理信息進行查詢、分析、預測等,全球定位導航系統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定位與導航,排除ACD。故選B。下圖為世界某山地的南北坡氣溫、降水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16.該山地南坡比北坡()A.雪線海拔較高 B.地處緯度較高 C.年降水量較多 D.氣溫年較差小17.該山地北側山麓的氣候類型可能是()A.溫帶季風氣候 B.溫帶大陸性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 D.亞熱帶季風氣候【答案】16.D17.C【解析】【16題詳解】讀圖分析可知,該山地僅在1月份,海拔接近3000米處會出現氣溫在0℃以下的時期,此時可能出現積雪,而其他時間氣溫高于0℃,使該山地不會出現永久積雪,故不會出現雪線,A錯誤;該山地7月溫度高于1月,說明位于北半球,南坡、北坡200米處1月氣溫均高于0℃,說明緯度較低,B錯誤;1月降水量南北坡相近,7月南坡降水量較少,年降水量南坡較少,C錯誤;根據南北兩坡1月和7月氣溫分布來看,南坡的1月和7月氣溫曲線差異小于北坡,故南坡的氣溫年較差更小,D正確。故選D。【17題詳解】由于該山地位于北半球,而讀圖可知,該山地南坡7月高溫少雨,1月溫和多雨,可推測為地中海氣候;北坡1月、7月都溫和多雨,可推測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故該山地北側山麓應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排除ABD,C正確。故選C。【點睛】氣候類型的判斷一般分三步:1、判斷所屬南北半球,依據七月左右氣溫高,則可推斷為北半球;反之一月左右氣溫高,則可推斷為南半球。2、“以溫定帶”即依據最冷月均溫判斷所屬溫度帶①最冷月均溫>15℃,則可推斷為熱帶氣候;②最冷月均溫在0℃~15℃之間時,則可推斷為亞熱帶氣候或溫帶海洋性氣候;③最冷均溫<0℃,則為溫帶氣候或寒帶氣候。3、“以水定型”,然后依據年降水量確定具體氣候類型。下圖是我國一手機制造商發展歷程,公司用十年的時間在非洲發展,產品深受當地用戶喜愛,市場占有率高。一般智能手機拍攝時采用面部識別的方法,而該公司卻成立專業研發小組突破通過眼睛和牙齒來定位的方法。完成下面小題。18.該公司在非洲推廣初期階段以生產低端功能機為主的目的最可能是()A.科技能力不足 B.迎合當地市場需求C.資金不足 D.低端機操作簡單19.該公司后期開發智能手機,主要是為了()A.增加產品科技含量 B.提高產品附加值C.與國內市場接軌 D.豐富產品類型【答案】18.B19.B【解析】【18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非洲經濟落后,人們生活水平較低,低端功能機價格低,能迎合當地市場需求,市場需求量大,因此公司成立的初期階段采取以生產低端功能機為主,B正確;手機生產對科技的要求較高,該公司科技水平較高,A錯誤;非洲推廣初期階段可通過融資、貸款等方式解決資金不足的困境,故資金不足不是早期生產低端功能機的主要影響因素,C錯誤;低端機操作簡單仍是為了迎合當地市場需求,D錯誤。故選B。【19題詳解】低端機利潤低,該公司后期開發智能手機,主要是為了提高產品附加值,順應市場的發展,B正確;智能機生產增加了產品的科技含量,豐富了產品類型,這是表現不是目的,A、D錯;根據材料可知,我國某手機制造商用十年的時間深耕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非洲,因此該公司產品主要銷售到非洲不是與國內市場接軌,C錯。故選B。【點睛】中非共同推進“數字絲綢之路”建設。第四次全球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以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為突出特點,但非洲尚未深度融入這一輪全球數字化的浪潮中。中國積極幫助非洲建設數字基礎設施,提高數字服務能力,培育數字經濟業態,幫助非洲國家打破“數字鴻溝”,更好融入數字化的全球經濟體系。中非共同打造國際產能合作的經貿合作新方式。隨著中國產業結構升級和生產要素成本的上升,紡織、建材等一批制造業正在向外轉移,非洲因其較低的生產成本、充裕的勞動力、較大的潛力市場,可以成為重要的產業轉移承載地。柴達木盆地是我國西北內陸一個極其典型的干旱沉積盆地,其沉積演化與喜馬拉雅運動及青藏高原的崛起密切相關。盆地四周洪積扇的扇緣處多泉水出露,下圖為柴達木盆地新生代沉積中心演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0.新生代以來,柴達木盆地地勢最終演變為()A.東北高西南低 B.東南高西北低 C.西南高東北低 D.西北高東南低21.洪積扇的扇緣多泉水出露的主要原因是()①扇緣沉積物間孔隙大,有利于地下水儲存②扇頂沉積物顆粒較粗,有利于地下水補給③扇緣沉積物厚度變薄,地下水易溢出地表④大多為綠洲分布區,土壤涵養水源能力強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20.D21.C【解析】【20題詳解】讀圖可知,柴達木盆地新生代沉積中心由西北向東南演化,說明西北部地勢逐漸升高,導致沉積中心不斷向東南移動,D正確,ABC錯誤。故選D。【21題詳解】泉水是地下水的出露,為西北地區的地表水轉成地下水再出露成泉。大氣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沖積扇向下流,形成地表徑流的同時,上層粒徑較粗大,利于地表徑流下滲形成地下徑流,②正確;下層粒徑越較小,不利于水的繼續下滲,扇緣沉積物厚度變薄,順地勢流向沖積扇邊緣,在地勢較低處,易出露成泉,③正確;扇緣沉積物間孔隙大,有利于地下水流動,由于地勢原因,地下水存儲只是暫時的,①錯誤;土壤涵養水源能力強與泉水的出漏關系不大,④錯誤。故選C。【點睛】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沿沖積扇形成地表徑流,上層粒徑較大,利于地表徑流下滲形成地下徑流,下層粒徑越較小,不利于水的繼續下滲,順地勢流向沖積扇邊緣,易出露成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我國某中學生李明利用假期,對國內多地進行實地探訪。某日經過某地,李明發現:當日影最短時,時間顯示為11:20,當地太陽位于正西天空時,手機的時間顯示為15:40。據此完成下面小題。22.該地可能是()A拉薩 B.哈爾濱 C.西安 D.濟南23.該日澳大利亞墨爾本經歷的太陽視運動情況正確的是()A. B.C. D.【答案】22.B23.D【解析】【22題詳解】在我國手機上顯示時間為北京時間,據材料可知,當北京時間為11:20日影最短,則太陽位于正南方,當地時間為12:00,可計算出當地的經為130°E,可以推測該地可能是哈爾濱。故選B。【23題詳解】該地的經度為130°E,根據太陽視運動的一般規律,當太陽位于正西方時,手機的時間顯示為15:40,可計算出此時該地的地方時為16:20,說明該日日落時太陽位于西北方向,為夏半年。此時為南半球的冬半年,此時太陽直射北半球時,除極晝極夜的地區,全球其他地方太陽都是東北升西北落,BC錯誤,太陽直射點位于觀測點以北時,該地正午太陽位于正北方向,A錯誤,D正確,故墨爾本的太陽視運動為D。【點睛】在北半球,晝越長,日出越早,日落越晚,日出日落的位置越偏北,太陽視運動的弧度越大;反之,在北半球晝越短,日出越晚,日落越早,日出日落位置越偏南,太陽視運動的弧度越小。2023年1月24日凌晨,山東煙臺受寒潮影響,出現罕見的“雷打雪”天氣現象。“雷打雪”是指因冷暖氣團交匯產生強對流天氣,在降雪過程中伴有雷電的天氣現象,其發生與風速、風向、溫度露點差(溫度與露點的差值,溫度露點差越大,濕度越小,當溫度露點差接近0℃時,表示空氣中的水汽達到近似飽和狀態)等氣象要素短期變化密切相關,下圖為煙臺某次“雷打雪”現象發生時氣象要素的時間演變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24.推測圖示“雷打雪”現象發生時刻為()A.T0 B.T1 C.T2 D.T325.“雷打雪”發生后一周內,該地的天氣特點為()A.暖干 B.暖濕 C.冷干 D.冷濕【答案】24.C25.D【解析】【24題詳解】根據材料“雷打雪是指因冷暖氣團交匯產生強對流天氣,并在降雪過程中伴有雷電的天氣現象”可知,發生“雷打雪”時,冷暖氣流強烈交匯,暖氣團快速抬升,形成降雪并伴有雷電現象。由圖可知,T2時刻溫度露點差降至最低,最接近0℃(空氣中的水汽趨于飽和),判斷此時最可能有降水出現,且T2時刻風向由東南風變為北風,風速較大,可推斷出此時刻冷氣團與暖氣團強烈交匯,形成“雷打雪”現象,C正確,ABD錯誤。故選C。【25題詳解】“雷打雪”現象發生在冬季,我國北方地區主要受冷氣團控制。“雷打雪”現象發生在南下的冷氣團與暖氣團強烈交匯的過程中,且“雷打雪”現象發生時伴有大量降雪,發生后當地受冷氣團控制,天氣較冷,由于前期出現大量降雪,“雷打雪”發生后一周內(短期),空氣濕度大,空氣較濕潤。所以“雷打雪”發生后一周內,該地的天氣特點為冷濕,D正確,ABC錯。故選D。【點睛】一般而言,冷鋒過境前,受單一暖氣團控制,天氣晴朗,氣溫較高,氣壓較低;冷鋒過境時,暖氣團被迫抬升,一般出現降溫、降雨、大風等天氣;冷鋒過境后,受單一冷氣團控制,天氣轉晴,氣溫下降,氣壓升高。非選擇題部分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0分)2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受拉尼娜現象影響,近三年印尼特別潮濕的天氣明顯增多。材料二:2023年3月31日,雅萬高鐵軌道已實現全線軌通,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為全線開通運營奠定基礎。雅萬高鐵是共建“一帶一路”和中國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下圖示意印尼爪哇島主要鐵路線路及雅萬高鐵地理位置。(1)從拉尼娜現象形成過程的角度,簡析印尼潮濕天氣增多的原因。(2)從自然條件的角度,簡述雅萬高鐵鋪設過程中存在的困難。(3)簡述雅萬高鐵對雅加達市民出行的影響。【答案】(1)由于東南信風加強,南赤道暖流變強,使得熱帶太平洋西部的水溫較正常年份上升,上升氣流活躍,降水增加,出現特別潮濕的天氣現象。(2)高溫多雨;地形起伏較大;跨越多條河流;地質災害頻發。(3)增加市民出行方式的選擇;可以增加市民出行意愿;大大縮短市民出行路途中的時間;擴大市民單位時間出行空間。【解析】【分析】本題以印尼爪哇島主要鐵路線路及雅萬高鐵地理位置圖為材料設置題目,涉及拉尼娜對氣候的影響、交通線建設的區位因素、交通線修建對區域的影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對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問1詳解】拉尼娜現象是東太平洋的東南信風異常加強,導致南赤道暖流增強,向西太平洋輸送的暖海水增多,導致熱帶地區的西太平洋水溫較正常年份上升,水溫上升使得氣溫上升,上升氣流活躍,降水增加,從而出現特別潮濕的天氣現象。【小問2詳解】交通線的修建的自然條件需要考慮線路途中的水文條件、地勢起伏度、氣候條件、自然災害、生態環境等要素,結合該區域的背景知識可知,雅萬高鐵沿線區域是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不利于工人施工;據圖中的等高線分布特征可知,該線路途中地勢起伏較大,修建工程量大,難度大;如圖示該線路經過多條河流,橋梁占比高,修建工程量大;印尼當地火山地震發生頻率高,地質災害頻發。小問3詳解】雅萬高鐵修建之前當地并沒有高鐵,新建高鐵增加市民出行方式的選擇;高鐵速度快,大大縮短市民出行路途中的時間,增加市民出行意愿;雅萬高鐵線路較長,運速較快,可以擴大市民單位時間出行空間。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北極河流,通常是對發源于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直接注入北冰洋的所有河流的總稱。在全球變暖的影響下,北極河流入海徑流量呈現顯著增大趨勢,北極河流入海徑流量的變化對北冰洋的生態環境及全球生態系統都會產生很大影響。材料二下圖為北極河流分布圖及主要北極河流入海徑流量多年月平均變化圖。(1)北極河流入海徑流量主要集中在____季,說明原因____。(2)簡述北極河流入海徑流量增大對北冰洋海水性質可能產生的影響。(3)與北美大陸相比,亞歐大陸冬季冰凍線距離海岸線較遠,作出合理解釋。【答案】27.①.夏②.各河流流域內夏季降水量較大;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量大。28.北極河流入海徑流量增大,向北冰洋輸送的熱量增多,導致海水溫度上升、海冰減少;向北冰洋輸送的淡水增多,導致海水鹽度下降;導致海水密度下降;入海河流帶來的泥沙增多,導致海水透明度下降。29.亞歐大陸西北部邊緣海域寬闊,使得北冰洋與大西洋水體交換充分,沿岸水溫升高;北大西洋暖流勢力強,深入北冰洋,帶來大量熱量;亞歐大陸北極河流多,入海河流徑流量大,帶來的熱量豐富;北大西洋暖流匯入和入海河流導致上層海水運動速度較快,影響范圍廣,不易凍結。【解析】【分析】本大題以北極入海河流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探討地理知識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綜合思維等核心素養。【小問1詳解】讀“主要北極河流入海徑流量多年月平均變化圖”可知,圖中河流6月份入海徑流量最大,冬春季節小,所以入海徑流的季節變化明顯;從4月開始,入海徑流量呈上升趨勢,6月以后入海徑流量呈下降趨勢,但入海徑流量增加,11月~次年4月后徑流量變化不大,所以入海徑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北極周邊的河流流域內夏季降水量相對較大,另一方面由于夏季氣溫高,北極周邊陸地的冰雪融水量大,對河流補給多,河流水量大,使得入海徑流量也較大。【小問2詳解】由所學知識可知,北極河流入海徑流量增大,這些入海徑流使輸送到北冰洋的熱量增多,從而使北冰洋海水溫度有所上升,伴隨著海水溫度的上升,北冰洋的海冰會逐漸融化,進而海冰面積減少;伴隨著北極河流的徑流量增大,注入北冰洋的淡水量會增多,這些淡水對北冰洋沿岸海水起到稀釋作用,使其鹽度下降;而海水鹽度的下降,會導致海水密度也隨之下降;同時入海河流攜帶的大量泥沙,在河口附近堆積,使海水變得渾濁,透明度下降。【小問3詳解】讀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亞歐大陸西北部邊緣位于大西洋,海域面積寬闊,使北冰洋與大西洋之間的水體交換量大,使得北冰洋沿岸水溫升高;自南向北流動的北大西洋暖流勢力強大,可以深入到北冰洋,為其帶來大量熱量,使其水溫升高;結合所學知識和圖片可知,亞歐大陸上北極河流眾多,如勒拿河、葉尼塞河、鄂畢河等,這些大河徑流量大,并且會向北極地區輸送大量熱量;亞歐大陸北部邊緣不僅有入海徑流還有北大西洋暖流,它們會共同引起上層海水流速加快,并且影響的海域面積較為廣闊,使表層海水不易結冰。2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粵港澳大灣區所在的珠江河口三角洲,年均降水量為1600-2200mm,年入海流量約3200億立方米,洪澇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商品代理采購合同范本
- 河北省保定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一模試題 地理 含解析
- 創新創業基礎教程 課件 模塊三 創業團隊組建
- 不跪的中國人課件
- 西藏昌都地區昌都縣2025年數學三下期末質量跟蹤監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云南農業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現代文學Ⅱ》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濟源職業技術學院《農業機械與信息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沙理工大學城南學院《復合材料力學與結構設計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省大連市高新區2025年小升初數學綜合練習卷含解析
-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鋼琴(3)》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高級考評員職業技能鑒定考試題及答案
- 建筑工程住宅水泥制品排氣道系統應用技術規程
- 2024年中國紅木家具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湖北省襄陽市襄州區2025屆初三(生物試題理)4月第一次綜合練習試卷含解析
- 初中語文必考必背古詩詞、古文61篇大全
- 公積金個人貸款合同模板
- 智能紡織技術的家居家紡應用
- 投標承諾函格式(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設備和專業技術能力)
- DL∕T 515-2018 電站彎管 標準
- DZ∕T 0270-2014 地下水監測井建設規范
- 監護人考試試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