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輪復習:第27講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_第1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第27講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_第2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第27講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_第3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第27講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_第4頁
高三生物一輪復習:第27講 植物生命活動調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上課補充內容選擇性必修一第五章

植物激素植物生長素1.達爾文父子實驗實驗材料:金絲雀虉(yì)草的胚芽鞘胚芽鞘第一片葉種子單子葉植物,特別是禾本科植物胚芽外的錐形套狀物叫作胚芽鞘,它能保護生長中的胚芽。種子萌發時,胚芽鞘首先鉆出地面,出土后還能進行光合作用。尖端尖端下部1.達爾文父子實驗實驗①實驗②實驗③實驗④單側光去掉尖端錫箔罩在尖端錫箔罩在尖端下部1.達爾文父子實驗①與②對照自變量:有無尖端向光性與胚芽鞘尖端有關結論:①與③對照①與④對照:自變量:尖端是否感光結論:向光性與尖端感受單側光有關自變量:尖端下部是否感光結論:向光性與尖端下部感受單側光無關自變量:③與④對照感光部位結論:感受單側光引起向光性的是尖端彎曲部位在哪?彎曲部位在尖端下端(伸長區)1.達爾文父子實驗實驗結論

胚芽鞘尖端受單側光刺激后,就向下面的伸長區傳遞某種“影響”,造成伸長區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長快,因而使胚芽鞘出現向光性彎曲。這個影響是什么呢?2.鮑森·詹森實驗瓊脂片結論因為可以透過瓊脂片向下傳遞,所以該影響可能是一種化學物質。胚芽鞘頂尖產生的影響可以透過瓊脂片傳遞給下部。根據探究實驗的對照原則,詹森的實驗是不完整,該如何補充實驗?2.鮑森·詹森實驗云母片胚芽鞘彎曲生長確實是尖端向下傳遞的“影響”,這種“影響”的傳遞不依賴于結構上的連續性,可能是一種化學物質。尖端產生的影響能傳到下部,為什么能使伸長區兩側生長不均勻呢?可能因為該影響在向光側和背光側分布不均勻結論一、生長素的發現經典實驗分析3.拜爾實驗黑暗條件自變量

尖端放置的位置尖端下部彎曲生長的方向胚芽鞘朝對側彎曲生長現象因變量

(1)拜爾為什么要選擇黑暗的環境?(2)沒有了光的刺激,為什么胚芽鞘

還會發生彎曲?排除光照可能對實驗結果造成的影響尖端產生的影響分布不均勻造成了胚芽鞘的彎曲生長一、生長素的發現經典實驗分析3.拜爾實驗黑暗條件結論

胚芽鞘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產生的影響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勻造成的。4.溫特實驗實驗組對照組實驗結論:

胚芽鞘彎曲生長確實由一種化學物質引起的。

溫特認為這可能是一種和動物激素類似的物質,并把這種物質命名為生長素。瓊脂塊是否接觸過尖端去掉尖端的胚芽鞘是否彎曲生長自變量:因變量:一、生長素的發現經典實驗分析4.溫特實驗實驗組對照組(1)設置對照組的目的是:排除瓊脂塊本身的化學物質對胚芽鞘的影響。(2)在放置瓊脂塊前,要將其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餾水中浸泡

一段時間,原因是?

去除尖端的胚芽鞘中含有少量的生長素,以去除生長素,排除內源激素對實驗的干擾。植物生長素1931年,科學家首先從人尿中分離出具有生長素效應的化學物質——吲哚乙酸(IAA)1946年,人們從高等植物中分離出生長素,并確認它就是吲哚乙酸(IAA)。進一步研究發現,植物體內具有生長素效應的物質除IAA外還有苯乙酸(PAA)、吲哚丁酸(IBA)等。吲哚乙酸(IAA)吲哚丁酸(IBA)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①外因:單側光照射生長素的分布不均勻②內因: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關于植物向光性產生的原因,目前還有爭議。有些學者根據一些實驗結果提出,植物向光性生長,是由單側光照射引起某些抑制生長的物質分布不均勻造成的。單側光向光側抑制生長的物質多背光側抑制生長的物質少向光側生長慢背光側生長快向光彎曲生長實驗材料因單側光照射而彎曲生長時,向光一側和背光一側含量基本相同,而向光面的生長抑制物質卻多于背光一側。二、植物激素的概念1.概念

由植物體內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作用部位,對植物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2.植物激素種類: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乙烯等物質。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都稱作“激素”,二者有哪些相似之處?

二者都是調節生命活動的化學物質,都能從產生部位運輸到作用部位發揮作用,且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點。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的異同項目植物激素動物激素合成部位無專門的分泌器官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作用部位沒有特定的器官特定的器官、組織運輸途徑極性運輸、非極性運輸(如橫向運輸)隨血液(體液)循環運輸化學本質有機小分子蛋白質類、類固醇、氨基酸衍生物等三、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1.生長素的合成(1)生長素主要的合成部位:

。芽、幼嫩的葉和發育中的種子(2)生長素由

經過一系列反應轉變而來。色氨酸轉變色氨酸吲哚乙酸生長素的產生不需要光,有無光均產生。三、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2.生長素的分布

生長素在植物各器官中都有分布,但相對集中分布在生長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尖的分生組織、形成層、發育中的種子和果實等處。總體來說,生長素的分布是:①產生部位<積累部位:如頂芽<側芽;分生區<伸長區②生長旺盛部位>衰老組織:如幼根>老根三、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3.生長素的運輸(1)極性運輸地上部分地下部分形態學上端形態學下端形態學上端在胚芽鞘、芽、幼葉、幼根中,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到形態學下端。☆極性運輸是細胞的主動運輸

極性運輸在太空中依然存在,不受重力因素的影響。三、生長素的產生、運輸和分布3.生長素的運輸(2)非極性運輸(3)橫向運輸成熟組織中,通過

進行非極性運輸。韌皮部(輸導組織)在一些細胞分裂特別旺盛的部位,受外界某些刺激的影響下發生。①生長素的橫向運輸只發生在根尖、芽尖等產生生長素的部位,

且發生在有單側光或重力等刺激時。③失重狀態下,由于沒有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植物的根、芽中

生長素的水平分布是均勻的,植物會水平生長。②尖端在均勻光照或黑暗處時,不發生生長素的橫向運輸。☆非極性運輸是細胞的協助擴散用兩看法判斷胚芽鞘“長不長、彎不彎”是否有尖端或者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生長素分布不均的原因分析1.單方向刺激的影響:常見的有單側光、重力、離心力等因素,使生長素在產生部位發生了

,然后通過

到達作用部位,使生長素分布不均,從而造成了彎曲生長。橫向運輸極性運輸2.其他人為因素:

如溫特將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塊故意偏放在胚芽鞘去掉尖端的橫切面上,探究彎曲生長的原因,又如云母片或玻璃片的應用,也會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瓊脂塊云母片將胚芽鞘完全分開云母片將胚芽鞘部分分開不同處理條件下植物生長彎曲情況分析判斷植物向性運動的常用方法有:遮蓋類、暗箱類、插入類、移植類、旋轉類、橫置類、失重類等。類別圖解條件相關結果遮蓋類①直立生長;②向光彎曲生長不同處理條件下植物生長彎曲情況分析類別圖解條件相關結果暗箱類插入類移植類①直立生長;②向光(小孔)生長①向右側生長;②直立生長;③向光彎曲生長;④向光彎曲生長①直立生長;②向左側生長;③④中IAA的含量關系:a=b+c,b>c不同處理條件下植物生長彎曲情況分析類別圖解條件相關結果旋轉類橫置類失重類①直立生長;②向光彎曲生長;③向小孔生長;④莖向心生長,根離心生長①:a=b,c=d,都促進水平生長;②:a<b,c<d,a、c、d促進生長,b抑制生長向光性仍保留,但失去了根的向重力性和莖的背重力性幼苗移到太空2.為了檢測生長素的運輸方向,某人做了如下實驗。取一段玉米胚芽鞘,切去頂端2mm,使胚芽鞘不再產生生長素。在上端放一塊含有生長素的瓊脂,下端放一塊不含生長素的瓊脂(胚芽鞘形態學上端朝上)。過一段時間檢測,發現下端的瓊脂塊逐漸有了生長素。

根據實驗設計及結果,此人得出以下結論:①下端瓊脂塊上的生長素來自上端的瓊脂塊;②生長素在胚芽鞘內只能由形態學的上端運輸到形態學的下端。實驗前實驗后上下討論(1)這個實驗的設計是否嚴密?為什么?不嚴密,沒有考慮胚芽鞘倒過來放置時的情況。(1)胚芽鞘彎曲生長是由尖端下部生長素產生不均勻造成的(

)提示生長素產生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彎曲生長是因為尖端下部生長素分布不均勻。(2)生長素的產生需要光照,其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提示生長素的產生不需要光照,其化學本質是吲哚乙酸,是一種有機物,但不是蛋白質。(3)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主動運輸,分離并鑒定出生長素的化學本質為吲哚乙酸(

)提示

溫特的實驗中,生長素從胚芽鞘尖端基部進入瓊脂塊的方式是擴散,溫特只是命名了生長素,并沒有分離和鑒定出其化學本質。×(4)植物體內沒有分泌激素的腺體,說明植物激素在合成部位上與動物激素有明顯的不同(

)(5)幼芽、幼葉和種子都能產生大量生長素(

)提示植物體內激素的含量很少。×√(6)生長素的極性運輸需要ATP水解供能,在缺氧條件下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會受到影響(

)√考點二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四、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1.作用方式

不催化細胞代謝,也不為細胞提供能量,而是給細胞

,起著

細胞生命活動的作用。傳達信息調節(1)細胞水平促進細胞伸長、誘導細胞分化(2)器官水平影響器官的生長、發育,如促進側根和不定根的發生,影響花、葉和果實發育。向光側背光側生長素四、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2.作用機制生長素生長素受體特異性結合細胞內一系列信號轉導誘導特定基因表達產生效應生長素的作用似乎就是“促進”。真的是這樣嗎?細胞器官生長素伸長分化生長發育受體基因表達促進促進1.作用特點既能促進生長,也能抑制生長既能促進發芽,也能抑制發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1)實質:生長素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a點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a~c段(不含a點)隨生長素濃度的升高,對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增強c點該點對應的濃度為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c~e段(不含e點)隨生長素濃度的升高,對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e點促進生長的濃度“閾值”。低于此值(高于a點對應的濃度)時均為促進生長的“低濃度”;超過此值時,將由“促進”轉向“抑制”,從而進入抑制生長的“高濃度”b、d兩點生長素濃度雖然不同,但促進效果相同e~f段(不含e點)隨生長素濃度的升高,對生長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3.作用特點⑧圖中的促進和抑制是以什么為對照進行判斷的?抑制作用是不生長還是減緩生長?是相對于生長素處于最低濃度時根的生長速度為對照。抑制說明在該濃度下生長緩慢甚至停止。提醒抑制生長≠不生長,所謂“抑制”或“促進”均是相對于“對照組”(即自然生長或加蒸餾水處理的組別)而言的,抑制生長并非不生長,只是生長慢于對照組。3.作用特點(1)從曲線中可以看出促進根、芽、莖生長

的最適濃度分別是?根>芽>莖10-1010-810-4(2)三種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是:敏感性一般看最適濃度就行,最適濃度越小越敏感四、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3.作用特點

子葉植物比

子葉植物敏感,利用適當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作除草劑,可除去

子葉植物中的

子葉雜草。雙單單雙(2)影響生長素作用效果的因素:①濃度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②不同器官敏感度不同根>芽>莖③細胞成熟情況幼嫩細胞>衰老細胞④植物的種類雙子葉植物>單子葉植物3.作用特點(3)體現生長素的作用特點:①頂端優勢植物頂芽優先生長,側芽生長受抑制的現象。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逐漸向下運輸,導致側芽處生長素濃度較高,從而抑制側芽的生長。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濃度比較敏感,因此它的發育受到抑制。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四、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特點①頂端優勢越靠近頂芽的側芽的生長素濃度越高,側芽受到的抑制程度越大。ABCD頂芽

第一側芽去除頂芽解除方法:頂端優勢應用不要長高、需要側枝較多的植物:去掉頂芽,解除頂端優勢。需要長高的植物(如木材):保留頂端優勢3.作用特點(3)體現生長素的作用特點: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②根的向地性

將植物幼苗橫放,生長一段時間后,發現根向地生長,莖背地生長,試分析原因:生長速度:莖的背地性生長素濃度:AB<AB<莖的向光性和背地性不能體現IAA生理作用的特點促進促進促進抑制a.在重力作用下生長素分布不均勻b.根莖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CD根部生長速度:生長素濃度:CD<>體現了生長素的作用特點②根的向地性現象是否體現作用特點生長素的作用頂端優勢根的向重力性莖的背重力性植物的向光性是是否否頂芽,低:促進側芽,高:抑制遠地端,低:促進近地端,高:抑制背光側:高,促進強向光側:低,促進弱近地端:高,促進強遠地端:低,促進弱(1)植物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生長是通過促進細胞的伸長生長實現的(

)(2)幼嫩細胞和成熟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3)只有頂芽能夠產生生長素,所以頂芽能優先生長而側芽生長受抑制,此現象稱為頂端優勢(

)提示幼嫩細胞對生長素的敏感性大于成熟細胞。×提示頂芽和側芽都可以產生生長素。×√(5)自然生長的雪松樹冠呈塔形與激素的作用有關(

)(6)生長素不直接參與細胞代謝,但可以給細胞傳達一種調節代謝的信息(

)(4)頂端優勢、根的向地生長、莖的背地生長都說明了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

)提示莖的背地生長不能說明生長素在濃度較高時抑制生長。×√√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若圖甲曲線表示植物的幼苗,其出現向光性時,測得其向光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其背光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大于m小于M(2)若圖甲曲線表示植物的莖,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莖的背地性時,測得其莖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莖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范圍是

。(3)若圖甲曲線表示植物的根,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現出根的向地性時,測得其根的遠地側生長素濃度為m,則近地側濃度范圍是

。大于0小于m大于i(4)結合圖乙中曲線思考:在頂端優勢中,測得頂芽生長素濃度為m,則側芽的濃度范圍是

,頂端優勢現象中頂芽和側芽的濃度大小與圖乙中點①②③④⑤的對應關系是______

。大于iA—①、E—②、D—③、C—④、B—⑤其他植物激素1.生長素(1)合成部位:(2)主要作用:芽、幼嫩的葉和發育中的種子①細胞水平上: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等作用②器官水平上:影響器官的生長、發育,如促進側根和不定根的發生,影響花、葉和果實發育等。一、生長素和其他植物激素1.生長素(3)應用:胚珠種子雌蕊受粉合成生長素子房壁果皮刺激胚珠無種子雌蕊未受粉子房壁果皮有子果實無子果實生長素溶液人工合成除草劑、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棉花保鈴、培育無子番茄一、生長素和其他植物激素1.生長素(3)應用:除草劑、促進扦插枝條生根、棉花保鈴、培育無子番茄

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刺激未受粉的雌蕊柱頭或子房而獲得的,其原理是應用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發育的生理作用。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補救因花粉發育不良或暴風雨襲擊影響授粉而對瓜果類作物所帶來的產量下降,但該措施不可用于挽救以收獲種子為目的的各種糧食作物或油料作物的減產問題,因為種子的形成需以雙受精為前提。一、生長素和其他植物激素2.赤霉素(1)合成部位:(2)主要作用:②促進細胞分裂與分化;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種子①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③促進種子萌發、開花和果實發育。水稻惡苗病植株(左)與正常植株(右)2.赤霉素(3)應用:促進矮生性植物長高、解除種子休眠

種子中的赤霉素主要來自胚,它可促進種子等休眠體的萌發。小麥種子的胚乳中儲存大量淀粉,水解后可為胚的萌發提供充足的能源物質。3.細胞分裂素(1)合成部位:(2)主要作用:主要是根尖①促進細胞分裂②促進芽的分化、側枝發育、葉綠素合成(3)應用:保持蔬菜鮮綠,延長儲藏時間4.脫落酸(1)合成部位:(2)主要作用:根冠、萎蔫的葉片等。主要分布于將要脫落的器官和組織中含量多①抑制細胞分裂;②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③維持種子休眠;④促進氣孔關閉。減少在干旱脅迫條件下白天的水分流失5.乙烯(1)合成部位:(2)主要作用:植物體各個部位①

促進果實成熟;②

促進開花;③

促進葉、花、果實脫落。思考:果實的發育和成熟過程有什么不同?發育:子房→果實,長大;成熟:澀果→熟果,含糖量、口味等變化6.油菜素內酯

科學家發現,除了上述五類植物激素,植物體內還有一些天然物質也起到調節生長發育的作用。其中,油萊素內酯已經被正式認定為第六類植物激素。花粉管萌發主要作用:①促進莖、葉細胞的擴展和分裂,②促進花粉管生長、種子萌發等。課堂小結激素名稱主要合成部位生理作用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脫落酸乙烯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種子①促進細胞伸長,從而引起植株增高;②促進細胞分裂與分化;③促進種子萌發、開花和果實發育。主要是根尖①促進細胞分裂;②促進芽的分化、側枝發育、葉綠素合成。根冠、萎蔫的葉片等①抑制細胞分裂;②促進氣孔關閉;③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④維持種子休眠。植物體的各個部位①促進果實成熟;②促進開花;③促進葉、花、果實脫落;芽、幼嫩的葉、發育中的種子①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②影響器官的生長、發育。(1)從真菌培養基中提取到的赤霉素肯定為植物激素(

)提示植物激素是植物體內產生的。(2)細胞分裂素促進細胞伸長(

)××提示細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可促進細胞分裂,使細胞數目增加。(3)乙烯在果實的生長和成熟中起抑制作用(

)×提示乙烯能促進果實的成熟。(4)提高脫落酸的含量可解除種子的休眠狀態,噴施脫落酸可延長綠色葉菜類蔬菜的保鮮時間(

)提示提高脫落酸的含量可維持種子的休眠狀態,噴施細胞分裂素可延長綠色葉菜類蔬菜的保鮮時間。×(5)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休眠的種子可促進種子萌發(

)√2.(2021·山東,9)實驗發現,物質甲可促進愈傷組織分化出叢芽;乙可解除種子休眠;丙濃度低時促進植株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植株生長;丁可促進葉片衰老。上述物質分別是生長素、脫落酸、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四種中的一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甲的合成部位是根冠、萎蔫的葉片B.乙可通過發酵獲得C.成熟的果實中丙的作用增強D.夏季炎熱條件下,丁可促進小麥種子發芽12√考點二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1.植物激素間的相互關系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適應。(1)生長素和赤霉素之間的關系促進(1)協同作用生長素促進細胞伸長細胞體積增大細胞核分裂促進細胞質分裂促進細胞分裂素共同促進細胞分裂細胞數目增加植物生長共同促進色氨酸生長素細胞伸長合成赤霉素促進抑制氧化產物分解(3)生長素和乙烯之間的關系(4)細胞分裂素、脫落酸和赤霉素對種子萌發的影響赤霉素2.植物激素間表現出協同作用和作用效果相反的實例生長素、細胞分裂素乙烯、脫落酸生長素與乙烯赤霉素與脫落酸其他植物激素2二、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花瓣脫落果實形成果實膨大果實逐漸成熟果實完全成熟12342022242628303234乙烯相對含量開花后天數/d草莓果實發育和成熟過程中乙烯含量的動態變化結論2:植物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化的過程中,某種激素的含量會發生變化。脫落酸雄花較高雌花赤霉素較低結論:

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往往不是某種激素的絕對含量,

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對含量。在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培養基中:①當生長素含量高于細胞分裂素時

主要誘導脫分化和根的形成;②當生長素低于細胞分裂素的效應時,主要誘導再分化和芽的形成;③當兩者比例適中時,愈傷組織保持生長而不分化。總之,植物的生長發育是由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調節網絡調控的。結論:植物生長發育的過程中,不同激素的調節還表現出一定的順序性。4.探究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的實驗設計(1)生長素能促進細胞質分裂,而細胞分裂素能促進細胞核分裂,二者具有協同作用(

)提示生長素能促進細胞核分裂,而細胞分裂素能促進細胞質分裂,二者具有協同作用。×(3)生長素可通過促進乙烯的合成來促進莖段細胞伸長(

)提示生長素可通過促進乙烯的合成來抑制莖段細胞伸長。×(2)脫落酸與細胞分裂素對種子的休眠起協同作用(

)提示脫落酸與細胞分裂素對種子休眠的作用效果相反。×(4)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時存在多種植物激素,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是某種激素的絕對含量,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各種激素的含量保持穩定不變(

)(5)黃瓜莖端的脫落酸與赤霉素的比值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

)提示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是某種激素的相對含量,在植物的生長發育過程中各種激素的含量會發生變化。×√10.(選擇性必修1P99拓展應用)小麥、玉米在即將成熟時,如果經歷持續一段時間的干熱之后又遇大雨,種子就容易在穗上長芽。請嘗試對此現象進行解釋(提示:脫落酸在高溫條件下容易降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返回成熟時,種子中的脫落酸在高溫條件下容易降解,而脫落酸能夠抑制種子的萌發,此時又遇到大雨,提供了水分條件,因而小麥、玉米容易在穗上長芽小麥、玉米在即將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及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和應用植物體內含量非常少,提取困難。植物激素缺點:由

產生,能從產生部位運送作用部位,對植物生長發育有

。植物生長調節劑植物體內顯著影響微量有機物由

的,對植物的

作用的

。人工合成生長發育調節化學物質優點:①原料廣泛②容易合成③效果穩定

可能因為植物體內沒有相應的分解它們的酶,因而可以持續作用較長時間。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和作用1.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1)分子結構和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類似,如吲哚丁酸。(2)分子結構與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與植物激素類似的

生理效應,如α-萘乙酸(NAA)、矮壯素等。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和作用2.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赤霉素事例1

在用傳統方法生產啤酒時,大麥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利用大麥芽,實質上是利用其中的α-淀粉酶。有人利用赤霉素處理大麥,可以使大麥種子無須發芽就能產生α-淀粉酶。

大麥的胚在發芽時可產生a-淀粉酶,主要用于水解淀粉生產啤酒、黃酒、醋、果汁等,以及制造飴糖、葡萄糖和糖漿等,還可用于面包的生產。赤霉素可誘導大麥種子產生a-淀粉酶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和作用2.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赤霉素

蘆葦是我國主要的造紙原料,但多數蘆葦的纖維短、品質較次。如果在蘆葦生長期用一定濃度的赤霉素溶液處理,就可以使蘆葦的纖維長度增加50%左右。蘋果:早春時噴灑赤霉素920的藥液,可打破蘋果芽的

休眠,作用顯著。金蓮花:種子在室溫下用赤霉素920的藥液浸泡3~4天,

可促進發芽。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和作用2.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膨大劑事例2對西瓜、草莓、葡萄等使用一定濃度的膨大劑(也叫膨大素),會使水果長勢加快、個頭變大,加快水果成熟,使其提前上市。但使用膨大劑的水果與正常水果相比,口感較差,汁水較少,甜味不足,而且不宜長時間儲存。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和作用2.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青鮮素事例3

在蔬菜水果上殘留的一些植物生長調節劑會損害人體健康。例如,可以延長馬鈴薯、大蒜、洋蔥貯藏期的青鮮素(抑制發芽)可能有副作用。

中國科學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用荔枝為原料研究表明,殘留期為1~2個月。一、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和作用2.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乙烯利事例4天然狀態下的鳳梨(菠蘿)開花結果時期參差不齊,一片鳳梨田里需要分五六次收獲,費時費工,晚上市還賣不出好價錢。到了冬季,由于氣溫低、日照弱,果實成熟慢、品質差。用乙烯利催熟,就可以做到有計劃地上市。1.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1)原理:

適宜濃度的NAA溶液促進插條生根,濃度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插條生根。(2)變量①自變量: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

②因變量:促進枝條生根的效果觀測指標:枝條生根數或根的長度③無關變量:實驗對象自身因素(枝條的發育程度、枝條長度、枝條上保留的芽的數量)、環境因素(溫度、光照、培養液的濃度和量、培養時間)。二、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1.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3)材料用具:①常用的生長素類調節劑:NAA、2,4—D,吲哚丙酸,IBA。②植物插條:當地主要綠化樹種或花卉生長旺盛的一年生枝條。③其它:花盆;細沙;所用藥品包裝說明上所列舉的其他材料。為什么要選取生長旺盛的一年生苗木的枝條?

一年生苗木的枝條形成層細胞分裂能力強、發育快、易成活,很容易生根,實驗效果顯著。為什么保留有一定的芽或幼葉的插條容易成活?芽或幼葉可產生生長素,能促進插條生根。二、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1.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4)設計實驗:預實驗(1)進行時間:正式實驗前(2)目的:①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②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例如:探索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時,

通過預實驗確定有效濃度的大致范圍,可為確定

最適濃度打下基礎。注意:預實驗不是為了減小實驗誤差。二、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1.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5)實驗方法:時間NAA濃度沾蘸法浸泡法短大長小

在實驗中,若兩種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插條生根效果基本相同,請分析原因。如何進一步確定最適濃度?由生長素作用曲線可知,存在作用效果相同的兩種生長素濃度。

最適濃度應在兩種溶液濃度之間,即在兩種濃度之間再配制一系列更小的濃度梯度溶液進行實驗。二、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1.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NAA溶液濃度(mg/L)生根插條數(支)平均生根數(條/支)40069660085138004380(清水)73預實驗NAA濃度(mg/L)0400500600700800生根數(條)168944正式實驗在400-600mg/L間繼續正式實驗在400-800mg/L間進行正式實驗二、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1.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5)實驗方法:①實驗的對照:

該實驗中存在

(即用蒸餾水處理的對照組)和

(即用不同濃度生長素類似物處理的實驗組)。空白對照相互對照②實驗要設置重復組(每組枝條數相等且不少于3枝),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增強實驗的準確性。實驗設計遵循的原則1.單一變量原則2.對照原則3.平行重復原則

4.科學性原則、可行性原則(1)植物生長調節劑是分子結構和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類似的物質(

)提示植物生長調節劑按分子結構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分子結構和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類似;另一類是分子結構與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與植物激素類似的生理效應。×(2)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效果不如植物激素持久(

)×提示植物體內的激素會被相應的酶分解,不能長時間發揮作用,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是植物體的天然成分,植物體內沒有相應的酶去分解它,因此作用效果更持久穩定。(3)膨大素會使水果長勢加快、個頭變大,加快水果成熟,但使用膨大劑的水果與正常水果相比,口感較差,汁水較少,甜味不足,而且不宜長時間儲存(

)(4)連續陰雨時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可防止小麥減產(

)×提示生長素在生產上可用于無子果實的培育,而小麥是收獲種子的作物,使用生長素類調節劑處理不利于種子的形成,不能防止小麥減產。√(5)生長素類調節劑可以提高作物產量、改善作物品質,使用量越多,效果越好(

)提示許多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過量,會引起植物體內激素不平衡,造成農作物徒長、生長過度抑制、落花落果、畸形瓜果和農產品品質變差等后果。如促進樹木、花卉生根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用量過高,反而會抑制根系生長。×(6)正式實驗前需要做一個預實驗,其目的是減小實驗誤差(

)×提示預實驗可以為進一步的實驗摸索條件,也可以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但不能減小實驗誤差。在火龍果種植過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細胞分裂素類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可以提高火龍果結果率和單果質量,但如果施用不合理,可能會造成果實空心等問題。2,4-D是一種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促進插條生根的作用。某興趣小組為了探究促進火龍果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進行了預實驗和正式實驗。(1)與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長調節劑的作用效果為什么更穩定?提示可能因為植物體內沒有相應的分解它們的酶。(2)在植物進行扦插時,為什么保留有芽和幼葉的枝條比較容易生根?提示芽或幼葉可產生生長素,能促進枝條生根。(3)預實驗是否需要設置空白對照組?如果需要,請說明空白對照所起的作用。提示需要設置空白對照組。空白對照的作用是確認實驗組自變量的作用是“促進”還是“抑制”及其程度。(4)每組實驗均有若干枝條,實驗結果應取每組枝條生根數的平均值,這樣處理有何目的?提示避免偶然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干擾。(5)用多種不同濃度的2,4-D浸泡,枝條均不能生根,原因可能是什么?提示①枝條所帶葉片較多,蒸騰作用過強,失水太多;②沒有分清形態學的上端與下端;③配制的營養液缺乏某種營養元素或缺氧。(6)市場上有許多無子果實,比如番茄、西瓜等。這些果實無子的生物學原理是否相同?提示不相同;無子番茄的形成是用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而獲得,但無子番茄的染色體與正常細胞相同(遺傳物質不變),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無子西瓜是三倍體植株在減數分裂時聯會紊亂,不能產生正常的配子,由染色體變異引起,屬于可遺傳的變異。考點二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二、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1.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最適濃度制備插條→分組處理插條→進行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結果配制一些列濃度梯度的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生長狀況相同的插條的形態學下端觀察插條生根狀況重復前三步(縮小生長素類似物濃度梯度)預實驗正式實驗預實驗需進行空白對照實驗,正式實驗可不進行空白對照。1.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1)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作用植物能夠對光作出反應,表明植物可以感知光信號,并據此調整生長發育,那么植物是怎樣感受到光照的呢?上午下午①光是植物進行__________的__________;②光作為一種_____,_____、

植物生長、發育的全過程。光合作用能量來源信號影響調控1.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2)植物具有接受光信號的分子(光受體)——光敏色素(其中的一種)①化學本質②分布③吸收光的類型

蛋白質(色素—蛋白復合體)植物的各個部位,其中在分生組織的細胞內比較豐富。主要是紅光和遠紅光植物體內除了光敏色素,還有感受藍光的受體。可以認為,環境中的紅光、藍光,對于植物的生長發育來說,是非常關鍵的。光敏色素與光合色素的作用有什么區別?還有哪些方面不同?

光敏色素是光的受體,光僅是一種信號;光合色素包括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能吸收、傳遞并轉化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是自然界各種生物的能量和物質基礎。辨析光合色素和光敏色素化學本質不同綠色植物的光合色素包括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不是蛋白質;光敏色素是由色素參與組成的一類蛋白質接受光照有本質區別光合色素能吸收并轉化光能儲存在有機物中,是自然界各種生物的能量和物質基礎;光敏色素是光的受體,光僅是一種信號,被接受后經信息傳遞系統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分布不同光合色素主要分布在葉肉細胞的葉綠體中;光敏色素分布在植物的各個部位,尤其在分生組織的細胞內比較豐富,如胚芽鞘尖端、根尖等合成條件不同光是葉綠素合成的必要條件,黑暗培養的黃化苗不含葉綠素,但黃化幼苗的光敏色素比綠色幼苗多20~100倍1.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3)調控機制PrPfr紅光遠紅光光敏色素在受到光照射時,光敏色素的結構會發生變化,這一變化的信息會經過信息傳遞系統傳導到細胞核內,影響特定基因的表達,從而表現出生物學效應。1.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3)調控機制感受信號光光敏色素被激活,結構發生變化照射信號經過信息傳遞系統的傳導,傳遞到細胞核內傳導信號細胞核內特定基因的轉錄變化(表達)發生反應RNA蛋白質表現出生物學效應翻譯轉錄1.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3)調控機制紅光(660nm)促進萵苣種子發芽,但這種作用被遠紅光(730nm)所逆轉。若反復使用紅光和遠紅光,其作用效果取決于最后一次處理的光質。1光調節植物開花②短日照植物:每天需要12個小時以內的日照,如菊花。

①長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時間要在12個小時以上,如唐菖蒲(劍蘭)

。③日中性植物:對每天日照的時間長短并不敏感,如天竺葵(洋繡球)

。無論是長日照植物還是短日照植物,感受光周期刺激的部位都是葉片。1光調節植物開花推測:一個周期中連續黑暗時間決定是否開花。白天和黑夜的相對長度叫光周期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2.溫度(1)隨著季節輪回,氣溫___________,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生命活動的節奏追隨著季節的步伐。(2)隨著晝夜交替,氣溫_________,植物的_____也會有_____和______之分。(3)植物的所有生理活動都是在__________________進行;(4)溫度可以通過影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等生命活動,從而參與調節植物的生長發育。(5)植物分布的_________很大程度上就是由溫度決定的;周期性變化發芽開花落葉休眠午高夜低代謝旺盛緩慢一定的溫度范圍內種子萌發植株生長開花結果葉的衰老脫落地域性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2.溫度西雙版納熱帶季雨林亞熱帶常綠闊葉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植物的地域性分布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2.溫度年輪形成的原因a.春夏季細胞

、細胞體積大,

在樹干上形成顏色

的帶。b.秋冬季細胞分裂慢、細胞體積

樹干上形成顏色

的帶。分裂快較淺較小較深春化作用

經一定時間的

促進植物開花的作用。低溫誘導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3.重力(1)重力是調節植物________和__________的重要環境因素;生長發育形態建成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思考】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有什么意義呢?

根向地生長,可以深扎根,利于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莖背地生長,可以將枝條伸向天空,利于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植物是如何感受到重力刺激的呢?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3.重力根的向地性、莖的背地性(2)調節機理植物的根、莖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質和細胞將重力信號轉換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造成生長素分布不均衡調節植物的生長方向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3.重力植物對重力的感受是通過體內一類富含“淀粉體”的細胞,即平衡石細胞來實現的。(3)淀粉——平衡石假說: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3.重力引起一系列信號分子的改變重力方向改變平衡石細胞中的“淀粉體”會沿著重力方向沉降對植物生長產生影響如影響生長素的運輸,導致生長素沿著重力刺激的方向不對稱分布。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3.重力向地性的機理——根尖垂直放置時三、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3.重力向地性的機理——根尖水平放置時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及環境因素參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