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中的節能減排技術應用TOC\o"1-2"\h\u16322第一章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概述 377871.1綠色建筑的定義與意義 34701.1.1綠色建筑的定義 3263821.1.2綠色建筑的意義 381731.2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的原則 3140651.2.1生態優先原則 3316011.2.2節能減排原則 3261041.2.3資源循環利用原則 3164461.2.4人本原則 3240801.2.5可持續發展原則 4205041.2.6技術創新原則 425396第二章綠色建筑設計階段的節能減排技術 4192552.1建筑布局與形態設計 4226132.1.1建筑朝向與間距 497212.1.2建筑體形系數 4206762.1.3綠色景觀設計 4320402.2建筑外圍護結構設計 4312002.2.1外墻保溫隔熱設計 495972.2.2外窗設計 417942.2.3屋面保溫隔熱設計 562242.3建筑內部空間組織設計 5230432.3.1空間布局優化 5119102.3.2自然采光與通風設計 5135272.3.3節能照明與智能控制系統 525669第三章建筑材料的選擇與應用 5258683.1生態建筑材料的選擇 5294303.2循環再利用建筑材料的應用 682373.3節能型建筑材料的應用 615510第四章建筑節能技術 6164784.1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 767684.2建筑設備節能技術 7191114.3建筑智能化節能技術 729358第五章太陽能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 8135115.1太陽能熱水系統 8213465.1.1系統概述 8201115.1.2技術特點 817875.1.3應用案例 848775.2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 8300195.2.1系統概述 820645.2.2技術特點 8320805.2.3應用案例 8181225.3太陽能照明系統 861695.3.1系統概述 9242295.3.2技術特點 9206165.3.3應用案例 92938第六章風能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 9177276.1風能發電系統 9171056.2風能供暖與制冷系統 9187976.3風能景觀設計 1030675第七章地熱能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 1095737.1地源熱泵系統 10133297.2地熱供暖與制冷系統 10155767.3地熱發電系統 1121333第八章雨水收集與利用技術 11204408.1雨水收集系統設計 11253598.1.1設計原則 11299778.1.2設計內容 11271698.1.3設計要點 1279408.2雨水處理與利用 12174328.2.1雨水處理 12190968.2.2雨水利用 12212628.3雨水景觀設計 12118318.3.1設計原則 1296808.3.2設計內容 13122218.3.3設計要點 1323546第九章綠色建筑施工技術 13257679.1施工現場管理 1382289.1.1管理原則 13133269.1.2管理措施 1341909.2施工過程中的節能減排 13127279.2.1節能減排原則 13285459.2.2節能減排措施 14170479.3施工廢棄物處理與利用 1436219.3.1施工廢棄物分類 14241829.3.2施工廢棄物處理原則 1441639.3.3施工廢棄物處理與利用措施 148079第十章綠色建筑運營與維護 14735910.1建筑運營管理 14624810.2建筑維護與保養 151188910.3建筑碳排放監測與評估 15第一章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概述1.1綠色建筑的定義與意義1.1.1綠色建筑的定義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設計、施工、使用、維護和拆除等全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保、節能減排、資源利用和室內環境質量等因素,以實現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生,提高人類生活質量的一種新型建筑方式。1.1.2綠色建筑的意義綠色建筑具有以下重要意義:(1)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綠色建筑通過采用環保材料、節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降低建筑能耗,減少資源浪費。(2)改善室內環境質量:綠色建筑注重室內環境設計,提高空氣質量,降低噪音,為居住者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環境。(3)保護生態環境:綠色建筑在選址、規劃、設計、施工和運行過程中,充分考慮生態環境因素,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4)促進可持續發展:綠色建筑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有助于實現社會、經濟和環境的協調發展。1.2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的原則1.2.1生態優先原則在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中,應優先考慮生態環境的保護與修復,充分利用自然景觀,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1.2.2節能減排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應遵循節能減排原則,采用節能技術,降低建筑能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1.2.3資源循環利用原則在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過程中,應注重資源的循環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建筑垃圾產生。1.2.4人本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應關注人的需求,注重室內外環境質量,提供舒適、健康的生活空間。1.2.5可持續發展原則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應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充分考慮建筑物在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影響,實現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1.2.6技術創新原則在綠色建筑設計與施工中,應積極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高建筑物的科技含量,提升建筑品質。第二章綠色建筑設計階段的節能減排技術2.1建筑布局與形態設計在綠色建筑設計階段,建筑布局與形態設計是節能減排技術的關鍵環節。以下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2.1.1建筑朝向與間距合理確定建筑的朝向與間距,可以有效利用自然光、風等資源,降低建筑能耗。在建筑設計中,應充分考慮當地氣候特點,選擇適宜的朝向與間距,以提高自然采光、通風效果。2.1.2建筑體形系數建筑體形系數是衡量建筑能耗的重要指標。在設計中,應通過優化建筑體形,降低體形系數,減少建筑能耗。具體措施包括:簡化建筑形態,減少凸凹部分;提高建筑高度,降低建筑寬度;采用合理的建筑平面布局等。2.1.3綠色景觀設計綠色景觀設計可以降低建筑熱島效應,提高建筑舒適度。在設計中,應注重以下方面:增加綠化面積,提高綠化覆蓋率;合理布局水體、廣場等景觀元素,降低建筑熱島效應;利用植被遮陽、導風等作用,改善建筑環境。2.2建筑外圍護結構設計建筑外圍護結構是建筑節能的關鍵部分,以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闡述:2.2.1外墻保溫隔熱設計外墻保溫隔熱設計是降低建筑能耗的重要手段。在設計中,應選擇合適的保溫材料,優化保溫層厚度,提高外墻保溫隔熱功能。還可以采用外墻外保溫、外墻內保溫等不同保溫方式,滿足不同建筑需求。2.2.2外窗設計外窗是建筑能耗的主要途徑之一。在設計中,應選擇高功能的玻璃和窗框材料,提高外窗的保溫隔熱功能。同時合理設計外窗面積和比例,充分利用自然光,降低建筑能耗。2.2.3屋面保溫隔熱設計屋面保溫隔熱設計對建筑能耗具有重要影響。在設計中,應選擇合適的屋面保溫材料,優化屋面結構,提高屋面保溫隔熱功能。還可以采用綠色屋頂、太陽能屋面等新型屋面技術,實現節能減排。2.3建筑內部空間組織設計建筑內部空間組織設計對建筑能耗也有著重要影響。以下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論述:2.3.1空間布局優化合理優化建筑內部空間布局,可以提高空間利用率,降低建筑能耗。在設計中,應注重以下方面:提高建筑平面利用率,減少無效空間;合理劃分功能區,提高空間使用效率;優化交通組織,減少能耗。2.3.2自然采光與通風設計充分利用自然采光與通風,可以降低建筑能耗。在設計中,應注重以下方面:合理設置采光窗,提高自然采光效果;優化通風系統,提高室內空氣質量;利用植被、水體等景觀元素,改善室內環境。2.3.3節能照明與智能控制系統采用節能照明和智能控制系統,可以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在設計中,應注重以下方面:選擇高效節能燈具,提高照明效率;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實現照明設備的自動調節;合理設置照明分區,降低能耗。第三章建筑材料的選擇與應用3.1生態建筑材料的選擇生態建筑材料是指在其生命周期內,從原材料采集、加工生產、運輸安裝、使用維護到廢棄處理全過程,具有節能、減排、環保、安全、健康等特點的建筑材料。在選擇生態建筑材料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選用資源消耗低、環境影響小的材料,優先考慮可再生、可循環利用的建筑材料。(2)選用無毒、無害、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的材料,保證室內空氣質量。(3)選用具有良好保溫隔熱功能的材料,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4)選用具有較高耐久性的材料,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壽命。3.2循環再利用建筑材料的應用循環再利用建筑材料是指將廢棄建筑材料經過處理后重新應用于建筑領域,以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下為循環再利用建筑材料的應用方法:(1)廢混凝土:將廢棄混凝土破碎、篩分后,可作為骨料用于制備新型混凝土、砌塊等。(2)廢磚瓦:將廢棄磚瓦破碎、篩分后,可作為骨料用于制備新型混凝土、砌塊等。(3)廢木材:將廢棄木材經過處理后,可用于制作木纖維板、木塑復合材料等。(4)廢塑料:將廢棄塑料回收處理后,可用于制備塑料混凝土、塑料排水管等。3.3節能型建筑材料的應用節能型建筑材料是指具有良好保溫隔熱功能、能降低建筑物能源消耗的建筑材料。以下為節能型建筑材料的應用實例:(1)外墻保溫材料:選用聚苯乙烯泡沫板(EPS)、擠塑聚苯乙烯泡沫板(XPS)等高效保溫材料,提高外墻保溫功能。(2)隔熱材料:選用玻璃棉、巖棉等無機隔熱材料,降低建筑物室內外溫差,減少空調能耗。(3)節能玻璃:選用低輻射(LowE)玻璃、雙層中空玻璃等,提高玻璃的保溫隔熱功能。(4)綠色屋頂:在屋頂種植植物,利用植物蒸騰作用降低屋頂溫度,減少空調能耗。(5)太陽能熱水系統:利用太陽能集熱器,將太陽能轉化為熱能,供應熱水需求,降低能源消耗。第四章建筑節能技術4.1建筑圍護結構節能技術建筑圍護結構是建筑節能的關鍵環節,其節能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外墻保溫隔熱技術:采用高功能的保溫隔熱材料,提高外墻的熱阻,降低建筑物的能耗。(2)門窗節能技術:選用高功能的門窗系統,提高門窗的氣密性、水密性和保溫功能,減少室內外熱量交換。(3)屋面保溫隔熱技術:選用合適的保溫隔熱材料,降低屋面的傳熱系數,減少屋面散熱。(4)地面保溫隔熱技術:采用保溫隔熱材料,提高地面的熱阻,降低地面散熱。4.2建筑設備節能技術建筑設備節能技術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空調系統節能技術:優化空調系統設計,提高空調設備的能效比,降低空調能耗。(2)熱水系統節能技術:選用高效的熱水器,優化熱水系統設計,降低熱水能耗。(3)照明系統節能技術:采用節能燈具,優化照明設計,降低照明能耗。(4)電梯系統節能技術:選用高效電梯,優化電梯運行策略,降低電梯能耗。4.3建筑智能化節能技術建筑智能化節能技術是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建筑設備、能源消耗等進行監測、控制和管理,實現建筑節能的目標。其主要內容包括:(1)能耗監測與分析技術:通過能耗監測系統,實時采集建筑能耗數據,分析能耗變化,為節能措施提供依據。(2)能源管理系統:對建筑內的能源消耗進行統一管理,優化能源分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3)智能控制系統:利用計算機、網絡和自動控制技術,對建筑設備進行實時控制,降低能耗。(4)智能家居系統:通過智能家居系統,實現家庭設備的智能化管理,降低家庭能耗。第五章太陽能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5.1太陽能熱水系統5.1.1系統概述太陽能熱水系統是利用太陽能集熱器將太陽光能轉化為熱能,通過熱交換器將熱能傳遞給水,從而加熱水的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太陽能集熱器、儲熱水箱、管道和控制系統等組成部分。5.1.2技術特點(1)高效節能:太陽能熱水系統可充分利用太陽光能,將熱能直接轉化為熱能,熱效率較高。(2)環保無污染:太陽能熱水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產生任何污染物,符合綠色環保要求。(3)運行穩定:太陽能熱水系統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可根據實際需求自動調節運行參數,保證系統運行穩定。5.1.3應用案例我國某地區一棟綠色建筑項目,采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有效降低了建筑能耗,提高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率。5.2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5.2.1系統概述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的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逆變器、蓄電池和控制系統等組成部分。5.2.2技術特點(1)清潔可再生: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利用可再生能源,無污染、無排放。(2)安裝靈活:太陽能電池板安裝方便,可適用于各種建筑形式。(3)穩定可靠: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運行穩定,故障率低。5.2.3應用案例某綠色建筑項目采用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實現了建筑自給自足的電力需求,降低了建筑能耗。5.3太陽能照明系統5.3.1系統概述太陽能照明系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板為照明設備提供電力的系統。該系統主要包括太陽能電池板、控制器、蓄電池和照明設備等組成部分。5.3.2技術特點(1)節能環保:太陽能照明系統利用可再生能源,降低能源消耗。(2)安裝簡便:太陽能照明系統安裝方便,適應性強。(3)智能控制:太陽能照明系統可根據環境光線自動調節亮度,實現節能照明。5.3.3應用案例某綠色建筑項目采用太陽能照明系統,有效提高了室內照明質量,降低了建筑能耗。第六章風能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6.1風能發電系統能源危機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綠色建筑的設計與施工越來越注重節能減排技術的應用。風能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能源,在綠色建筑中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本章首先介紹風能發電系統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風能發電系統主要由風力發電機、塔架、基礎、控制系統等組成。在綠色建筑中,風能發電系統的應用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體應用如下:(1)建筑一體化設計:將風力發電機與建筑物的屋頂、墻體等結構相結合,實現建筑與風能發電系統的有機融合,提高建筑物的整體功能。(2)分布式發電:在建筑物的屋頂或附近安裝小型風力發電機,為建筑物提供部分電力,減少對傳統能源的依賴。(3)風光互補發電:將風能發電與太陽能發電相結合,形成一個互補的發電系統,提高能源利用效率。6.2風能供暖與制冷系統風能供暖與制冷系統是利用風能轉換成的熱能或冷能,為建筑物提供供暖或制冷服務。該系統主要包括以下兩部分:(1)風能供暖系統:利用風力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通過熱泵技術將空氣中的熱量轉移到室內,為建筑物提供供暖。還可以利用風能熱泵技術,將建筑物周圍的低品位熱能轉換為高品位熱能,實現高效供暖。(2)風能制冷系統:利用風力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驅動制冷設備進行制冷。還可以利用風能驅動吸收式制冷機,將建筑物周圍的低品位熱能轉換為冷能,實現高效制冷。6.3風能景觀設計在綠色建筑中,風能景觀設計不僅具有美化環境的作用,還能提高風能利用效率。以下為風能景觀設計的幾個方面:(1)風力雕塑:將風力發電機與雕塑相結合,既具有觀賞價值,又能實現風能發電。(2)風力景觀設施:在公園、廣場等公共場所,設置風力發電設施,如風力燈籠、風力座椅等,既能為人們提供休息場所,又能展示風能利用的魅力。(3)風力照明:利用風力發電機產生的電能,為建筑物的照明系統供電,實現綠色照明。(4)風力驅動的景觀裝置:如風力驅動的噴泉、風力驅動的景觀橋等,既具有觀賞價值,又能提高風能利用效率。通過以上風能技術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可以看出風能在建筑領域具有巨大的潛力。在未來的綠色建筑設計中,風能技術的應用將更加廣泛,為實現建筑的節能減排目標提供有力支持。第七章地熱能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7.1地源熱泵系統我國綠色建筑理念的深入人心,地源熱泵系統作為一種高效、環保的能源利用方式,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日益廣泛。地源熱泵系統利用地下恒定的溫度特性,通過熱泵技術實現建筑物內部的熱量交換,從而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地源熱泵系統主要由地下換熱器、熱泵機組、建筑物內部末端裝置等部分組成。地下換熱器通過管道與地下土壤進行熱量交換,將土壤中的低溫熱能傳遞給熱泵機組。熱泵機組再將低溫熱能轉化為高溫熱能,供建筑物內部末端裝置使用。在此過程中,地源熱泵系統具有較高的能效比,節能效果顯著。7.2地熱供暖與制冷系統地熱供暖與制冷系統是地熱能在綠色建筑中的重要應用形式。該系統利用地下恒定的溫度資源,實現對建筑物的供暖和制冷。在冬季,地熱供暖系統將地下熱量輸送到建筑物內部,滿足供暖需求;在夏季,地熱制冷系統則將建筑物內部的熱量排放到地下,實現制冷效果。地熱供暖與制冷系統的關鍵設備包括地熱井、熱泵機組、末端裝置等。地熱井負責提取地下熱量,熱泵機組實現熱量的提升和轉換,末端裝置則負責將熱量傳遞給建筑物內部。該系統具有運行穩定、維護簡便、節能環保等特點,符合綠色建筑的發展趨勢。7.3地熱發電系統地熱發電系統是將地熱能轉化為電能的一種應用方式。該系統利用地下高溫熱水或蒸汽驅動渦輪發電機,實現熱能到電能的轉換。地熱發電系統具有以下特點:(1)資源豐富:我國地熱資源分布廣泛,具有較高的開發潛力。(2)清潔環保:地熱發電過程無污染排放,符合綠色建筑的要求。(3)穩定可靠:地熱發電系統運行穩定,不受天氣、季節等因素影響。地熱發電系統主要包括地熱井、發電機組、輸電設備等部分。地熱井負責提取地下熱水或蒸汽,發電機組將熱能轉化為電能,輸電設備則將電能傳輸至用戶。地熱發電系統在綠色建筑中的應用,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發展。第八章雨水收集與利用技術8.1雨水收集系統設計8.1.1設計原則在設計雨水收集系統時,應遵循以下原則:(1)充分利用當地氣象、地理、環境等條件,實現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2)保證系統安全可靠,滿足設計使用年限。(3)考慮雨水收集系統的經濟性,降低建設和運行成本。(4)注重環境保護,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8.1.2設計內容雨水收集系統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確定收集區域:根據建筑物的屋面、地面等條件,合理劃分收集區域。(2)確定收集方式: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收集方式,如屋頂收集、地面收集等。(3)設計收集設施:包括雨水收集池、蓄水池、過濾設施等。(4)設計輸送管道:根據收集區域和設施布局,設計合理的輸送管道。(5)設計排放系統:保證雨水收集系統在滿載時,能安全排放多余雨水。8.1.3設計要點在設計雨水收集系統時,應注意以下要點:(1)考慮建筑物的結構安全,保證收集設施與建筑物的連接牢固。(2)合理布局收集設施,減少輸送管道長度,降低能耗。(3)選用高效過濾設施,提高雨水利用率。(4)設置水位控制系統,保證系統正常運行。8.2雨水處理與利用8.2.1雨水處理雨水處理主要包括過濾、消毒、水質監測等環節。過濾設施可去除雨水中的懸浮物、顆粒物等雜質,消毒設備則用于殺滅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水質監測設備實時監測雨水水質,保證水質達標。8.2.2雨水利用雨水利用途徑包括以下幾種:(1)綠化用水:雨水可用于綠化植物的澆灌,降低綠化用水成本。(2)道路清洗:雨水可用于道路清洗,減少道路揚塵。(3)沖廁用水:雨水可用于沖廁,降低生活用水消耗。(4)景觀用水:雨水可用于景觀水體、噴泉等,提升環境品質。8.3雨水景觀設計8.3.1設計原則雨水景觀設計應遵循以下原則:(1)充分發揮雨水資源價值,實現雨水的有效利用。(2)注重景觀效果,提高環境品質。(3)考慮雨水收集與排放,保證系統安全可靠。8.3.2設計內容雨水景觀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景觀布局:根據地形、地貌、環境等因素,合理規劃景觀布局。(2)景觀設施:包括雨水花園、人工濕地、蓄水景觀等。(3)植物配置:選擇耐水濕、耐污染的植物,提高景觀效果。(4)景觀照明:設置合理的照明系統,提升夜晚景觀效果。8.3.3設計要點在雨水景觀設計中,應注意以下要點:(1)充分利用地形,減少土方工程量。(2)選擇合適的植物,保證景觀效果。(3)考慮雨水收集與排放,保證系統正常運行。(4)注重景觀與建筑的融合,提升整體環境品質。第九章綠色建筑施工技術9.1施工現場管理9.1.1管理原則施工現場管理是綠色建筑施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遵循以下原則:(1)遵循國家及地方相關法律法規,保證施工現場的安全、環保與文明施工。(2)優化施工現場布局,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消耗。(3)強化施工現場環境監測,保證施工過程中對周邊環境的影響降到最低。9.1.2管理措施(1)建立健全施工現場管理制度,明確各崗位職責,保證施工現場的有序施工。(2)加強施工現場安全培訓,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與操作技能。(3)優化施工現場資源配置,減少施工過程中的浪費現象。(4)推廣使用節能型施工設備,降低施工現場能源消耗。9.2施工過程中的節能減排9.2.1節能減排原則(1)遵循國家節能減排政策,降低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2)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提高施工效率,減少能源浪費。(3)注重施工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減少污染物排放。9.2.2節能減排措施(1)優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進度,減少施工過程中的能源消耗。(2)推廣使用節能型建筑材料,提高建筑物的保溫、隔熱功能。(3)加強施工現場用電管理,合理配置電源,降低電力消耗。(4)采用環保型施工設備,降低施工過程中的噪聲、粉塵等污染物排放。9.3施工廢棄物處理與利用9.3.1施工廢棄物分類施工廢棄物主要包括建筑垃圾、廢料、廢水、廢氣和固體廢物等。9.3.2施工廢棄物處理原則(1)遵循國家及地方相關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大數據地震地質監測與分析系統重點基礎知識點
- 2025年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學習成果分享會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2025年審計法規框架試題及答案
- 注冊會計師考試2025年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試題及答案
- 安排時間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試題及答案
- 網絡學習平臺在特許金融分析師考試中的選擇試題及答案
- 經驗分享2025年注冊會計師考試實務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的社會責任探討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潛在機會試題及答案
- 黔東南州課題申報書
- 高三數學復習備考策略
- 六、七年級走進文言文譯文
- 幼兒園中班美術《瘋狂的頭發》課件
- 半月板損傷的護理查房
- 滬教版初中數學初二數學上冊《二次根式的運算》教學設計
- 糧庫出租合同書本
- 皮膚科治療知情同意書
- 2022年桂林臨桂區教師招聘考試真題
- 【基于STM32智能門鎖系統的設計10000字(論文)】
- 液壓支架外文翻譯
- 我的家鄉煙臺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