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方案_第1頁
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方案_第2頁
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方案_第3頁
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方案_第4頁
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技術應用方案TOC\o"1-2"\h\u8006第1章緒論 3326141.1節能減排背景及意義 320931.2通信基站能耗現狀與挑戰 324726第2章通信基站能耗分析與評估 4298382.1基站能耗組成 4165712.2能耗評估方法與指標 4258342.3基站能耗優化策略 515211第3章通信基站節能技術概述 559303.1節能技術分類 5114813.2節能技術原理及優缺點分析 6238053.2.1供電系統節能技術 6299973.2.2空調系統節能技術 6323113.2.3光源系統節能技術 6194463.2.4設備節能技術 7202443.2.5能源回收利用技術 719422第4章通信基站電源系統優化 785774.1電源系統架構與能耗分析 7249014.1.1電源系統架構概述 7127724.1.2交流供電系統 7231534.1.3直流供電系統 7294384.1.4備用電源系統 836934.2高效電源設備選型與應用 8311794.2.1高效整流器 8306844.2.2高效UPS 845074.2.3蓄電池管理 8192594.2.4新能源發電設備 84364.3電源系統節能措施 831824.3.1優化電源系統設計 864594.3.2提高電源設備效率 814274.3.3實施智能監控 8315484.3.4蓄電池智能管理 8208354.3.5新能源利用與調度 813309第5章通信基站空調系統節能 9321735.1空調系統能耗分析 9107715.1.1空調系統能耗構成 9119585.1.2影響空調系統能耗的因素 9206705.2空調系統節能技術 9129265.2.1高效節能空調設備 9283245.2.2智能控制系統 9110625.2.3熱管技術 989285.2.4新風節能技術 9292995.3空調系統運行優化策略 9255925.3.1空調設備運行模式優化 989245.3.2空調設備啟停策略優化 10202975.3.3空調系統運行參數優化 10257015.3.4能耗監測與管理 105335第6章通信基站照明系統節能 10141726.1照明系統能耗分析 10273106.1.1照明設備類型及能耗特點 1073706.1.2照明系統運行模式及能耗 1031216.2節能照明設備選型與應用 11120266.2.1節能照明設備選型原則 11115376.2.2節能照明設備應用 1149046.3照明系統智能化控制 11175976.3.1智能化控制策略 11137276.3.2智能化控制系統 1132392第7章通信基站能源管理平臺 1130247.1能源管理平臺架構與功能 12153287.1.1數據采集層 12133567.1.2數據傳輸層 12167057.1.3數據處理與分析層 12188887.1.4能源優化控制層 12112167.1.5用戶界面層 12128147.2數據采集與處理 12319397.2.1數據采集 1274337.2.2數據處理 12125377.3能源優化策略與實施 13299717.3.1能源優化策略 13200867.3.2能源優化實施 138426第8章通信基站新能源應用 13242248.1新能源概述 13213718.2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基站中的應用 13172548.2.1太陽能發電系統原理 13160938.2.2基站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 1317348.2.3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基站中的應用效果 14277318.3風能發電系統在基站中的應用 14325808.3.1風能發電系統原理 14187778.3.2基站風能發電系統設計 14146718.3.3風能發電系統在基站中的應用效果 1414846第9章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案例分析 15216789.1案例一:某地區通信基站電源系統節能改造 15171759.1.1背景介紹 15159719.1.2節能改造方案 15130779.1.3節能效果 15129759.2案例二:某通信基站空調系統節能應用 1598579.2.1背景介紹 1541179.2.2節能應用方案 15280179.2.3節能效果 1629549.3案例三:某通信基站綜合節能技術應用 16167449.3.1背景介紹 1659549.3.2節能應用方案 16305979.3.3節能效果 166323第10章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政策與未來發展趨勢 163096510.1政策法規與標準體系 161222010.1.1國家政策支持 162353710.1.2地方政策配套 16822310.1.3標準體系構建 16253010.2節能減排技術發展趨勢 161424810.2.1高效能源利用技術 1685310.2.2清潔能源應用 17786910.2.3低碳材料研發 17637710.2.4智能化與大數據 171181310.3綠色通信基站建設前景展望 172672310.3.1綠色基站建設成為行業共識 173181310.3.2技術創新推動綠色發展 171010910.3.3跨行業協同發展 17951910.3.4國際合作與交流 17第1章緒論1.1節能減排背景及意義全球氣候變化問題日益嚴重,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已成為各國共同關注的重要議題。我國高度重視節能減排工作,將其作為國家戰略,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進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在此背景下,通信基站作為我國信息通信產業的基礎設施,其能源消耗和排放問題引起了廣泛關注。通信基站節能減排具有以下意義:(1)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助于緩解我國能源壓力,保障國家能源安全。(2)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有助于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生態環境。(3)推動通信基站技術進步,提升通信產業核心競爭力。(4)促進綠色經濟發展,助力我國經濟轉型升級。1.2通信基站能耗現狀與挑戰通信基站作為信息通信網絡的核心節點,其能耗主要由基站設備、空調系統、照明系統等部分組成。移動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通信基站數量和能耗不斷攀升,給節能減排工作帶來了嚴峻挑戰。通信基站能耗現狀如下:(1)基站數量龐大,能耗總量巨大。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通信基站年耗電量已超過1000億度。(2)基站設備能耗占比高,尤其是無線通信設備,其能耗占比超過基站總能耗的70%。(3)空調系統能耗較大,部分基站空調能耗占比甚至超過40%。(4)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存在一定的節能潛力。通信基站節能減排面臨的挑戰主要包括:(1)基站設備不斷升級,能耗持續增加。(2)基站能耗管理水平參差不齊,缺乏統一、高效的能耗管理手段。(3)節能技術應用不足,尚未形成規模化、系統化的節能體系。(4)政策、法規及標準體系不完善,對節能減排工作的推進力度有待加強。第2章通信基站能耗分析與評估2.1基站能耗組成通信基站的能耗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組成:(1)基站主設備能耗:包括基站發射機、接收機、基站控制器(BSC)和傳輸設備等,這些設備在正常運行過程中消耗的電能。(2)空調能耗:為保證基站設備正常運行,需對基站進行恒溫恒濕的控制,空調設備在運行過程中消耗的電能。(3)動力設備能耗:包括基站內電源系統、不間斷電源(UPS)和發電機組等,為基站設備提供穩定電源的設備消耗的電能。(4)照明能耗:基站內部照明設備消耗的電能。2.2能耗評估方法與指標為了對通信基站的能耗進行有效評估,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和指標:(1)能耗密度:指單位面積基站設備消耗的電能,單位為kWh/m2。能耗密度可反映基站能源利用效率。(2)能效比(EER):指基站設備在正常工作狀態下,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的比值。EER越高,表明基站設備能源利用效率越高。(3)能源消耗比:指基站各類設備消耗電能的比值,可反映基站能源消耗的分布情況。(4)碳排放強度:指基站運行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單位為kgCO?e/kWh。碳排放強度可評估基站對環境的影響。2.3基站能耗優化策略針對通信基站的能耗組成和評估指標,以下優化策略可降低基站能耗:(1)優化基站設備配置:合理配置基站設備,提高基站設備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2)采用高效節能設備:選用高效節能的基站設備、空調和照明設備,降低能耗。(3)能源管理系統:建立基站能源管理系統,實時監測基站能耗,發覺能耗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節能措施。(4)基站智能調度:根據基站業務量和能耗情況,實施智能調度,優化基站運行狀態,降低能耗。(5)基站節能技術應用:運用節能技術,如基站休眠、基站能源回收、基站節能軟件等,降低基站能耗。(6)提高基站能源利用效率:通過技術創新和設備升級,提高基站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7)加強基站運維管理:加強基站運維管理,保證基站設備正常運行,降低能耗。第3章通信基站節能技術概述3.1節能技術分類通信基站節能技術可分為以下幾類:(1)供電系統節能技術:包括高效電源設備、智能供電管理系統等,旨在降低通信基站供電系統的能耗。(2)空調系統節能技術:主要包括變頻空調、熱管技術、新風系統等,通過優化空調系統運行,減少能源消耗。(3)光源系統節能技術:采用LED照明、智能照明控制系統等,降低基站光源系統的能耗。(4)設備節能技術:通過優化通信設備的硬件設計、引入節能算法等手段,降低設備自身能耗。(5)能源回收利用技術:如基站余熱回收、太陽能光伏發電等,實現能源的循環利用。3.2節能技術原理及優缺點分析3.2.1供電系統節能技術(1)高效電源設備:采用高效電源模塊,提高電源轉換效率,降低能耗。優點:提高電源效率,減少能源浪費。缺點:初期投資較高,升級換代困難。(2)智能供電管理系統:通過實時監測基站供電狀態,優化供電策略,降低能耗。優點:實時調整供電策略,提高供電效率。缺點:系統復雜,維護成本較高。3.2.2空調系統節能技術(1)變頻空調:根據室內外溫差和負荷需求,自動調節空調運行頻率,實現節能。優點:運行穩定,節能效果顯著。缺點:初期投資較高,對電網質量有一定要求。(2)熱管技術:利用熱管的高效傳熱特性,提高空調系統的制冷效率。優點:提高制冷效率,降低能耗。缺點:熱管設備成本較高,維護難度大。3.2.3光源系統節能技術(1)LED照明:利用LED光源的高效、低耗特點,實現節能照明。優點:節能效果顯著,壽命長。缺點:初期投資較高,顯色性相對較差。(2)智能照明控制系統:根據基站內光線需求,自動調節照明亮度,實現節能。優點:節能效果明顯,提高照明舒適度。缺點:系統復雜,維護成本較高。3.2.4設備節能技術(1)硬件設計優化:通過改進通信設備的硬件設計,降低能耗。優點:降低設備能耗,提高運行效率。缺點:硬件升級換代困難,成本較高。(2)節能算法:引入節能算法,優化設備運行策略,降低能耗。優點:節能效果顯著,易于實現。缺點:算法優化難度大,對設備功能有一定要求。3.2.5能源回收利用技術(1)基站余熱回收:利用基站設備產生的余熱,為基站內部提供供暖或制冷。優點: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能耗。缺點:余熱回收設備成本較高,安裝空間受限。(2)太陽能光伏發電:利用太陽能光伏板發電,為基站提供綠色能源。優點:清潔能源,降低碳排放。缺點:初期投資較高,受天氣影響較大。第4章通信基站電源系統優化4.1電源系統架構與能耗分析4.1.1電源系統架構概述通信基站電源系統主要包括交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和備用電源系統。本章節將對這三個部分的架構進行詳細分析,以了解其能耗特點。4.1.2交流供電系統交流供電系統主要包括市電接入、交流配電柜、交流不間斷電源(UPS)等。通過優化市電接入方式、提高交流配電柜的效率以及選用高效UPS設備,降低交流供電系統的能耗。4.1.3直流供電系統直流供電系統主要包括整流器、直流配電柜、蓄電池等。本節將從設備選型、系統設計等方面分析直流供電系統的能耗,并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4.1.4備用電源系統備用電源系統主要包括柴油發電機組和新能源發電設備。本節將對備用電源系統的能耗進行詳細分析,探討提高備用電源效率的途徑。4.2高效電源設備選型與應用4.2.1高效整流器選用高效整流器是降低通信基站電源系統能耗的關鍵。本節將介紹高效整流器的工作原理、功能參數以及選型方法。4.2.2高效UPS高效UPS在通信基站中起著重要作用。本節將分析高效UPS的特點,給出選型建議,并探討其在通信基站中的應用。4.2.3蓄電池管理蓄電池是通信基站電源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本節將介紹高效蓄電池的選型方法,以及如何通過優化管理策略降低蓄電池能耗。4.2.4新能源發電設備新能源發電設備(如太陽能、風能等)在通信基站中的應用日益廣泛。本節將探討新能源發電設備的選型和應用,以實現電源系統的節能減排。4.3電源系統節能措施4.3.1優化電源系統設計從電源系統整體設計出發,合理規劃設備布局、電纜走向等,降低系統損耗。4.3.2提高電源設備效率選用高效電源設備,降低設備自身損耗,提高整體電源系統的效率。4.3.3實施智能監控通過智能監控手段,實時監測電源系統運行狀態,發覺異常及時處理,降低能耗。4.3.4蓄電池智能管理運用蓄電池智能管理技術,提高蓄電池充放電效率,延長使用壽命,降低能耗。4.3.5新能源利用與調度合理利用新能源發電設備,優化能源調度策略,降低傳統能源消耗。第5章通信基站空調系統節能5.1空調系統能耗分析通信基站空調系統作為基站能耗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整個基站的能源消耗有著顯著的影響。本節對通信基站空調系統的能耗進行分析,以明確節能優化的方向。5.1.1空調系統能耗構成通信基站空調系統能耗主要包括制冷能耗、通風能耗、除濕能耗以及空調設備本身的待機功耗。其中,制冷能耗在空調系統能耗中占據主導地位。5.1.2影響空調系統能耗的因素影響通信基站空調系統能耗的因素包括室外環境溫度、室內設備發熱量、空調設備功能、空調運行策略等。5.2空調系統節能技術針對通信基站空調系統的能耗特點,本節介紹一系列空調系統節能技術。5.2.1高效節能空調設備選用高效節能的空調設備,可降低空調系統的整體能耗。主要包括:變頻空調、熱泵空調、多級制冷空調等。5.2.2智能控制系統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實現對空調設備的實時監測與優化控制,提高空調系統運行效率。5.2.3熱管技術利用熱管技術,將基站內設備產生的熱量進行高效傳遞和利用,降低空調能耗。5.2.4新風節能技術引入新風節能技術,通過新風與室內空氣的混合,降低空調制冷負荷,實現節能。5.3空調系統運行優化策略為實現通信基站空調系統的高效運行,本節提出以下優化策略。5.3.1空調設備運行模式優化根據室外環境溫度、室內設備發熱量等因素,調整空調設備的運行模式,實現能耗最低。5.3.2空調設備啟停策略優化通過合理設置空調設備的啟停策略,避免頻繁啟停造成的能耗浪費,延長設備使用壽命。5.3.3空調系統運行參數優化對空調系統的運行參數進行實時調整,如制冷劑流量、冷卻水溫度等,以提高系統運行效率。5.3.4能耗監測與管理建立通信基站空調系統能耗監測與管理平臺,實現對能耗數據的實時采集、分析,為空調系統運行優化提供數據支持。通過以上節能技術及優化策略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通信基站空調系統的能耗,提高通信基站的整體能效水平。第6章通信基站照明系統節能6.1照明系統能耗分析通信基站照明系統作為基站運行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能耗在基站總能耗中占據一定比例。為了降低照明系統的能耗,首先需要對基站照明系統能耗進行詳細分析。本節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6.1.1照明設備類型及能耗特點通信基站照明設備主要包括室內照明和室外照明兩大類。室內照明主要包括工作區照明、設備區照明和應急照明等;室外照明主要包括基站周圍的道路照明和標識照明等。各類照明設備能耗特點如下:(1)室內照明:能耗較高,照明時間較長,對光效和光質量要求較高。(2)室外照明:能耗相對較低,但照明時間較長,對光照均勻性和穩定性要求較高。6.1.2照明系統運行模式及能耗通信基站照明系統運行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幾種:(1)自動模式:根據環境光線自動調節照明亮度,實現節能。(2)手動模式:人工調節照明亮度,節能效果較差。(3)應急模式:在市電斷電情況下,啟用備用電源,保證照明設備正常運行。不同運行模式下,照明系統的能耗差異較大。自動模式具有較好的節能效果,但需要配備相應的傳感器和控制設備。6.2節能照明設備選型與應用針對通信基站照明系統的能耗特點,選用節能照明設備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節能照明設備選型與應用的相關內容:6.2.1節能照明設備選型原則(1)高光效:選用高光效的照明設備,提高照明效果,降低能耗。(2)長壽命:選用長壽命的照明設備,減少更換次數,降低維護成本。(3)舒適性:保證照明舒適度,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4)環保性:選用環保型照明設備,減少對環境的影響。6.2.2節能照明設備應用(1)室內照明:采用LED燈具,具有高光效、低能耗、長壽命等優點。(2)室外照明:采用太陽能路燈或風光互補路燈,利用可再生能源,實現節能減排。6.3照明系統智能化控制為了進一步提高通信基站照明系統的節能效果,采用智能化控制技術具有重要意義。以下為照明系統智能化控制的相關內容:6.3.1智能化控制策略(1)光線感應控制:根據環境光線自動調節照明亮度,實現節能。(2)時間控制:根據工作時間表自動開關照明設備,減少無效照明。(3)人感控制:通過人體感應技術,實現人來燈亮、人走燈滅,減少能耗。6.3.2智能化控制系統(1)集中控制:采用控制單元,對基站內所有照明設備進行集中控制。(2)分散控制:采用分布式控制單元,對各個區域照明設備進行獨立控制。(3)遠程監控:通過互聯網或專用網絡,實現遠程監控和調度。通過以上措施,通信基站照明系統的節能效果將得到顯著提高,為我國通信行業的綠色發展做出貢獻。第7章通信基站能源管理平臺7.1能源管理平臺架構與功能通信基站能源管理平臺是針對基站能源消耗進行實時監控、分析及優化管理的重要系統。其架構主要包括數據采集層、數據傳輸層、數據處理與分析層、能源優化控制層及用戶界面層。7.1.1數據采集層數據采集層主要負責實時采集基站內各種設備的能源消耗數據,包括電源設備、空調設備、通信設備等。7.1.2數據傳輸層數據傳輸層通過有線或無線網絡將采集到的數據實時傳輸至數據處理與分析層。7.1.3數據處理與分析層該層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處理與分析,包括數據清洗、數據挖掘、能耗預測等,為能源優化控制提供依據。7.1.4能源優化控制層能源優化控制層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對基站內各設備的能源消耗進行智能調控,實現節能減排。7.1.5用戶界面層用戶界面層提供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便于用戶實時查看基站能耗情況、制定能源管理策略等。7.2數據采集與處理7.2.1數據采集數據采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電源設備數據:采集交流電源、直流電源、UPS等設備的能耗數據;(2)空調設備數據:采集空調的運行狀態、能耗數據等;(3)通信設備數據:采集基站內各通信設備的能耗數據;(4)環境數據:采集基站所在地的氣溫、濕度、光照等環境數據。7.2.2數據處理數據處理主要包括以下環節:(1)數據清洗:對采集到的數據進行去噪、異常值處理等;(2)數據挖掘:通過算法挖掘基站能耗的規律和特點;(3)能耗預測:利用歷史數據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能耗進行預測。7.3能源優化策略與實施7.3.1能源優化策略根據數據分析結果,制定以下能源優化策略:(1)設備智能調控:根據基站內各設備能耗特點,實現設備的自動啟停、負載調整等;(2)空調優化控制:根據環境數據和能耗預測,調整空調運行策略,降低能耗;(3)通信設備節能:通過優化通信設備的運行參數,降低設備能耗;(4)電源設備優化:合理配置電源設備,提高電源效率,降低能耗。7.3.2能源優化實施(1)部署能源管理平臺,實現實時數據采集、處理與分析;(2)制定能源管理策略,并實施到位;(3)定期評估能源優化效果,調整優化策略;(4)對基站內設備進行維護保養,保證設備運行在最佳狀態。第8章通信基站新能源應用8.1新能源概述能源消耗和環境問題日益嚴重,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逐漸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新能源主要指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低碳、環保等特點。在通信基站領域,應用新能源技術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實現通信基站的節能減排。8.2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基站中的應用8.2.1太陽能發電系統原理太陽能發電系統是利用太陽能電池將太陽光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其基本組成部分包括太陽能電池板、控制器、逆變器、蓄電池等。太陽能發電系統具有清潔、可再生、無需燃料、無污染等優點。8.2.2基站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在通信基站中,太陽能發電系統設計需要考慮以下因素:(1)基站負載特性:根據基站設備功耗、工作時間等,合理配置太陽能電池板、蓄電池等設備,保證系統穩定運行。(2)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根據基站所在地的緯度、氣候、光照時間等,確定太陽能電池板的安裝角度和面積。(3)系統可靠性與經濟性:選用高效、穩定的太陽能電池板和蓄電池,同時考慮系統的投資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8.2.3太陽能發電系統在基站中的應用效果(1)節能減排:太陽能發電系統替代傳統能源,降低通信基站的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系統穩定:太陽能發電系統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提高通信基站的供電可靠性。(3)經濟效益:長期運行下,太陽能發電系統可降低通信基站的運行成本,實現經濟效益。8.3風能發電系統在基站中的應用8.3.1風能發電系統原理風能發電系統是利用風力驅動風力發電機轉動,進而產生電能的裝置。其主要組成部分包括風力發電機、控制器、逆變器、蓄電池等。風能發電系統具有清潔、可再生、環保等優點。8.3.2基站風能發電系統設計在通信基站中,風能發電系統設計需考慮以下因素:(1)基站負載特性:根據基站設備功耗、工作時間等,合理配置風力發電機、蓄電池等設備。(2)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根據基站所在地的風速、風向等,確定風力發電機的安裝位置和類型。(3)系統可靠性與經濟性:選用高效、穩定的風力發電機和蓄電池,同時考慮系統的投資成本和運行維護成本。8.3.3風能發電系統在基站中的應用效果(1)節能減排:風能發電系統替代傳統能源,降低通信基站的能源消耗,減少二氧化碳排放。(2)系統穩定:風能發電系統具有良好的抗干擾能力,提高通信基站的供電可靠性。(3)經濟效益:長期運行下,風能發電系統可降低通信基站的運行成本,實現經濟效益。通過新能源在通信基站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降低能源消耗,減少環境污染,為我國通信行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第9章通信基站節能減排案例分析9.1案例一:某地區通信基站電源系統節能改造9.1.1背景介紹某地區通信基站原有電源系統設備陳舊,能耗較高,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運營成本,對該基站電源系統進行節能改造。9.1.2節能改造方案(1)更新高效電源設備,提高電源轉換效率;(2)引入智能監控系統,實時監測電源系統運行狀態,實現故障預測與維護;(3)優化電源系統布局,降低線損;(4)采用節能型電源模塊,降低待機功耗。9.1.3節能效果改造后,通信基站電源系統運行效率得到顯著提高,年節電率達到了20%,降低了運營成本,提升了基站的整體能源利用效率。9.2案例二:某通信基站空調系統節能應用9.2.1背景介紹某通信基站空調系統運行能耗較高,為降低能耗,提高空調系統運行效率,對該基站空調系統進行節能應用。9.2.2節能應用方案(1)采用高效節能空調設備,提高制冷效率;(2)優化空調系統布局,降低冷熱空氣混合損失;(3)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統,實現空調系統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與調節;(4)利用室外新風,降低空調運行時間。9.2.3節能效果經過節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