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曹劌論戰課件_第1頁
20曹劌論戰課件_第2頁
20曹劌論戰課件_第3頁
20曹劌論戰課件_第4頁
20曹劌論戰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5/2412021/5/242第一課時

1、積累文言詞匯。2、能準確生動地講解這個故事。3.能創造性地評價曹劌和齊桓公。

2021/5/243朗讀課文提示——朗讀和背誦是學習古文的最好方式方法——放聲朗讀,遇到不認識的字做上標記,讀過一遍后,從課文注釋或者工具書上查找讀音,并在書上注音。再次放聲朗讀,遇到讀的不順暢的句子,反復朗讀。2021/5/244(1)曹劌()(2)又何間()焉(3)肉食者鄙()(4)弗()敢加也(5)小惠未徧()(6)犧牲玉帛()(7)小信未孚()(8)公與之乘()(9)戰于長勺()(10)下視其轍()(11)登軾()而望(12)夫戰()(13)彼竭()我盈()(14)望其旗靡()掌握下列字詞:

guìjiànbiànfúbǐfúchéngsháozhéshìjiéyíngmǐbófú2021/5/245《左傳》又稱《春秋左氏傳》或《左氏春秋》,是記載春秋時期各諸侯國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等方面的一部史書。相傳是春秋時期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許多篇目善于通過對話和行動表現人物性格。《左傳》簡介《左傳》《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2021/5/246小知識:春秋三傳:左傳谷梁傳公羊傳春秋三傳其中成就最高的是《左傳》作者公羊高作者谷梁赤作者左丘明2021/5/247關于歷史散文的體例

歷史散文有三種體例.國別體:通過各國史事個別獨立地排列載述.國別體史書有《國語》和《戰國策》.編年體:即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敘寫史實.《春秋》、《左傳》和《資治通鑒》.紀傳體:即以人物為中心敘寫歷史,為司馬遷所獨創,如《史記》.2021/5/248齊襄公在國內做了一些壞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恐怕被連累,離開齊國避禍。公元前685年齊國發生內亂,國君被殺,公子糾和公子小白都搶著先趕回齊國,想做國君。魯莊公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搶先趕回了齊國,做了國君,就是齊桓公。齊桓公起兵攻魯。當時齊強魯弱,魯軍大敗,齊桓公脅迫魯莊公殺了公子糾。從此兩國結下深仇大恨。魯莊公十年的春天,齊再次興兵攻魯,戰于長勺。背景

2021/5/249解題:曹劌是什么人物?

他“論”的是什么“戰”?也叫曹沫,春秋時代魯國大夫。他“論”的是春秋時以弱勝強的戰役之一——齊魯長勺之戰。2021/5/2410春秋地圖請你找出齊國和魯國的位置2021/5/2411春秋地圖長勺在哪里?長勺2021/5/2412疏通文意提示——留、增、刪、換、調方法——根據課文注釋,獨立翻譯文章。遇到有困難的地方做好標記,在討論時提出。第一步:自主學習,疏通文意第二步:小組質疑釋疑,無法解決的提交全班同學討論。2021/5/2413注釋

十年春,齊師伐我。公將戰。曹劌請見。其鄉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劌曰:“肉食者鄙,未能遠謀。”乃入見。譯文:魯莊公十年春天,齊國軍隊攻打我國(魯國)。魯莊公準備應戰。曹劌請求進見。他的同鄉說:“做官掌權的人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曹劌回答說:“做官掌權的人目光短淺,不能深謀遠慮。”于是入(宮)拜見(莊公)。軍隊攻打魯莊公參與這里指居高位,享厚祿的人鄙陋,目光短淺于是2021/5/2414注釋問:“何以戰?”公曰:“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對曰:“小惠未遍,民弗從也。”(曹劌)問道:“您憑什么應戰?”莊公說:“衣食這些養生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有,一定要把它分給臣子。”(曹劌)回答說:“這種小恩小惠,沒有遍及百姓,百姓是不會跟隨您的”憑把不個人專有回答遍及,普遍回答2021/5/2415公曰:“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對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莊公說:“用來祭祀的牛、羊、豬、玉器和絲織品,(我)不敢虛報夸大,一定將實情報告給神靈。”(曹劌)回答說:“這是一種小的信用,還不能被神信任,神不會保佑你的。”祭祀用的豬、牛、羊絲織品實情虛夸,謊報使人信服賜福保佑2021/5/2416莊公說:“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詳審,但一定跟據實情慎重處理。”曹劌回答說:“這是盡了自己本分的一類事情。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了。打仗時,請允許我跟從。”案件即使以實情判斷盡力做好分內的事憑公曰:“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對曰:“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2021/5/2417公與之乘。戰于長勺。公將鼓之。劌曰:“未可。”齊人三鼓。劌曰:“可矣。”魯莊公同曹劌共坐一輛戰車。在長勺這個地方作戰。莊公打算擊鼓進軍。曹劌說:“還不行。”齊國軍隊敲了三次鼓。曹劌說:“可以了。”擊鼓進軍2021/5/2418齊師敗績。公將馳之。劌曰:“未可。”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齊師。齊國軍隊大敗,落荒而逃。莊公準備驅車追趕。曹劌說:“不行。”于是向下觀察齊軍的車轍,又登上車前的橫木了望齊軍,說:“可以了。”于是乘勝追擊齊軍。大敗驅車(追趕)車輪壓出的痕跡車前的橫木追趕追擊2021/5/2419既克,公問其故。對曰:“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已經戰勝了齊軍,莊公問曹劌取勝的原因。曹劌說:“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夠振作勇氣,第二次擊鼓勇氣就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勇氣就消失了。他們的士氣低落了,我軍的勇氣正旺盛,所以能戰勝他們。衰竭已經動詞,戰勝緣故,原因發語詞無實義振作第二次充滿,這里指士氣正旺盛2021/5/2420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齊國是大國,難以捉摸,怕他們有伏兵在那里。我看到齊軍退兵時的車轍混亂,又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乘勝追擊他們。”倒下2021/5/2421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故既克,公問其故民弗從也從戰則請從既克,公問其故其吾視其轍亂其鄉人曰(所以)(緣故,原因)(聽從)(跟隨)(這樣,如此)(他們的,指齊軍的)(他的,指曹劌的)一詞多義2021/5/2422之肉食者謀之忠之屬也公將馳之以何以戰必以情必以分人代詞,指這件事。助詞,的。助詞,無實意。憑借按照把2021/5/2423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古義:今義:忠之屬也。可以一戰。古義:今義: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古義:今義: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古義:今義:祭祀用的豬、牛、羊等祭品為正義事業舍生,引申為丟棄某種利益可以憑借表示可能,許可參與隔開,不連接案件監牢古今異義2021/5/2424第二課時2021/5/2425理清文意

如果給課文的三段文字各擬一個小標題,你認為最恰當、得體的是哪一組?為什么?提示:從人物曹劌身上來看。{請()——從()——論()}明確:請戰、從戰、論戰提示:從人物莊公身上看應為:明確:將戰、實戰、問因。2021/5/2426

戰前準備、

戰爭過程、

取勝原因從內容上看應為:2021/5/2427結構層次一、寫戰前的政治準備。(詳寫)1、曹劌求見魯莊公的背景和原因。2.曹劌跟魯莊公的對話,說明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戰的先決條件。二、敘述長勺之戰的全過程。(略寫)三、曹劌對取勝原因的分析。(詳寫)1、論述反攻敵人的有利時機。2.論述追擊敵人的有利時機。2021/5/2428探究性學習(第一段)1.曹劌請見魯莊公的原因是什么?①齊師伐我,公將戰②肉食著鄙,未能遠謀

重點實詞:間、信、孚、福、忠通假字:褊古今異義詞:鄙、犧牲、獄、可以肉食者:吃肉的人。此處借指有權位的人。2021/5/2429討論2.“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的作用是什么?

為下文寫魯莊公作鋪墊;襯托曹劌的深謀遠慮,遠見卓識。2021/5/24303.提問:魯莊公認為戰前需作哪幾方面的準備呢?曹劌是如何評價的?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小惠未循,民弗從也。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2021/5/2431曹劌認為“何以戰”的條件是什么?“忠之屬也”具體指什么?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取信于民)2021/5/2432追問:為什么說“小大之獄,雖不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戰”的主要條件?明確:因為民心向背是決定戰爭勝負的主要因素,這突出表現了曹劌重視人民力量的政治遠見。魯莊公借小惠贏得近臣的擁護,借小信贏得神靈的保護,這兩點都被曹劌否定。在曹劌的啟發下,莊公終于認識到人民的重要性——取信于民。2021/5/2433探究性學習(第二段)1.一學生翻譯第二段,其余同學評點。強調:鼓,擊鼓進軍,名詞活用作動詞。2.提問:曹劌是如何幫助莊公選擇戰機的呢?明確:戰斗剛開始,不待齊軍疲倦,莊公急于出戰;魯軍剛剛獲勝,莊公又急于追擊。曹劌阻止了莊公的過急行動。他懂得攻擊和追擊都必須把握有利時機,要根據雙方的士氣和實力變化作出正確的判斷。2021/5/2434探究性學習(第三段)2.提問:本段寫曹劌論述戰勝齊國的原因,曹劌的解釋分哪幾層意思?明確:分兩層意思:一講反擊的緣故,“彼竭我盈”高度概括了最佳戰機;二講追擊的緣故,“轍亂旗靡”,表現他考慮周全、行動謹慎。2021/5/2435

探究性學習(鑒賞《左傳》的藝術特色)請同學們談談對課文人物塑造、情節安排兩方面的認識,并用“從……中可以看出……”的句式說話。一、關于人物塑造明確:1.關于曹劌:課文集中體現了曹劌作為一名軍事家的“遠謀”。曹劌請見,曹劌問戰,表現他的愛國熱情和政治遠見(“肉食者鄙”、取信于民);曹劌參戰(“齊人三鼓”——反擊、“下視探望——遂逐”),曹劌論戰(“彼竭我盈”——敵疲我打、轍亂旗靡——敵退我追),表現他過人的謀略和卓越的軍事才能。2021/5/24362.關于魯莊公魯莊公是肉食者的代表,他的“鄙”可以概括為哪些方面?政治上,魯莊公把戰爭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靈的保佑上,說明他政治上無能;軍事上:他急于求戰,急于攻擊,取勝而不知勝因,說明他軍事上的無知。

綜合以上可以得出,魯莊公并非昏君,而是一位缺乏軍事才能的明君。2021/5/2437魯莊公是個平庸的國君,但從選文上可以看出,他身上也有不少值得肯定的地方。請做簡要分析。1.“公將戰”表現魯莊公面對強敵毫不畏懼。2.“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表現魯莊公取信于民。3.“公與之乘”表現魯莊公禮賢下士。4.“公問其故”表現魯莊公不恥下問。5.魯莊公發現曹劌才華出眾,加以重用,表現魯莊公知人善任。6.在作戰時機的選擇上,兩次遭到曹劌否定,魯莊公毫不介意,表現魯莊公胸懷寬廣,從諫如流。2021/5/24383.關于人物刻畫——比照映襯(對比、映襯)作者巧妙地運用比照映襯(對比、映襯)的手法,使曹劌的形象鮮明生動。以曹劌與“鄉人”的對比突出曹劌抗敵御侮的責任感和護衛國家的政治熱忱;從曹劌與莊公的對比中,以莊公的駑鈍、浮躁反襯曹劌的機敏、持重,一個深謀遠慮的謀士形象躍然紙上。寫莊公,以“將鼓”“將逐”跟上文“將戰”相呼應(映襯),表現他在作戰中不察敵情,急躁冒進;寫曹劌,則以兩個“未可”和兩個“可矣”前后映襯,表現他臨陣從容,胸有成竹,善于掌握戰機。2021/5/2439文中講了哪些具體的事?哪些詳寫?哪些略寫?齊魯長勺之戰1.齊師伐我2.公將戰3.曹劌請見4.曹劌入見5.曹劌論戰前準備:戰略——取信于民6.曹劌指揮作戰:戰術一鼓作氣敵亂我追7、曹劌總結勝利原因詳寫略寫二、關于情節安排:2021/5/2440前面四件事為什么略寫?后面三件事為什么詳寫?課題的中心是“論戰”,文中緊扣“論戰”來寫,曹劌論戰前的政治準備和作戰中的戰術以及總結勝利原因詳寫。從這些言論中表現了他政治上的遠見卓識和軍事上的卓越才能,因此詳寫;對無助于表現曹劌性格的事一概不寫,而一些與“論戰”有關的事,也只是一筆帶過,使文章能銜接就可以了。這樣安排,使課文剪裁詳略得當,又能突出了曹劌的“遠謀”。2021/5/2441課堂小結:本文以齊魯長勺之戰為背景,論述了必須取信于民并運用正確的戰略戰術掌握戰機才能取得勝利的道理,生動刻畫了曹劌作為卓越軍事家富有遠謀的特點,語言簡練,情節詳略得當,充分代表了《左傳》的藝術成就,是《左傳》中的名篇。2021/5/2442

齊人三鼓——望其旗靡——

懼有伏焉——故克之——

三而竭

——觀其轍——

一鼓作氣所向披靡危機四伏克敵制勝、攻無不克筋疲力盡、殫精竭慮南轅北轍、重蹈覆轍2021/5/24437、成語一鼓作氣:彼竭我盈:轍亂旗靡: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干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彼:他,對方;竭:盡;盈:充滿。他們的勇氣已喪失,我們的士氣正旺盛。轍:車轍;靡:倒下。車轍錯亂,旗子倒下。形容軍隊潰敗逃竄。2021/5/2444四、中國歷史上有許多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你能說出兩例嗎?

如巨鹿之戰、馬陵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官渡之戰、城濮之戰、抗日戰爭等。追問:這些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戰例中,決定性因素是什么?

決定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在于人心的向背。2021/5/2445

請你說出關于戰爭的古今名言兩條知識搶答:戰爭文化名人言戰兵民是勝利之本。敵進我退,敵退我追,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毛澤東)2021/5/2446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春秋·孫武)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戰國·孟子)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戰國·孟子)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三國·諸葛亮)

名人言戰2021/5/2447知識搶答:《孫子兵法》的作者是誰?他是什么朝代的人?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