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訂版哲學與人生第7課-_第1頁
修訂版哲學與人生第7課-_第2頁
修訂版哲學與人生第7課-_第3頁
修訂版哲學與人生第7課-_第4頁
修訂版哲學與人生第7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12/5第三單元第七課知行統一與體驗成功一、在實踐中提高人生發展能力二、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快樂從頭再來劉歡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風雨。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致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昨天所有的榮譽,已變成遙遠的回憶。勤勤苦苦已度過半生,今夜重又走入風雨。我不能隨波浮沉,為了我致愛的親人。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眼神。心若在夢就在,天地之間還有真愛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創境激趣這首歌曲告訴我們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成敗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如同歌詞中說的那樣:“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那么,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失敗和挫折呢?我們應該怎樣提高人生發展能力、實現人生成功呢?2024/12/5想一想這首歌曲告訴我們,面對人生道路上的成敗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就如同歌詞中唱的那樣:“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那么,為什么人生道路上必然會遇到失敗和挫折呢?我們應該怎樣提高人生發展能力、實現人生成功呢?2024/12/5想一想人生發展不可能時時處處都順心如意,當遭遇失敗挫折或陷入低谷時,我們應該像歌曲中表達的那樣,客觀看待成敗,認真總結得失,在此基礎上做到知行統一、勇于實踐,就一定會取得人生道路上的成功。一、在實踐中提高人生發展能力

1.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藍領專家”----孔祥瑞P821972年,孔祥瑞初中畢業后到天津港碼頭當了工人。他多次放棄了深造機會,始終堅持在實踐中學習,將工作崗位當成課堂,把生產實踐作為教材,將設備故障當作課題,把身邊懷有一技之長的工友視為老師,努力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贏得了“藍領專家”的美譽。孔祥瑞給自己定了一個“自助餐”式的學習方法,就是缺什么學什么。他找來與設備有關的機械原理、液壓、電工、材料等方面的書,不懂的就找技術人員請教。一旦設備運行維修中遇到什么問題,他就找到書中相關的知識點,再把書上的東西用于解決日常問題。

孔祥瑞認為,只要努力鉆研、刻苦學習、勇于實踐,工人同樣有施展才華的空間。他常帶著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錄著他發現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孔祥瑞對所在崗位的各項設備了如指掌,對操作技術參數爛熟于心,成為有名的“門機大王”和“排障能手”。孔祥瑞的事例說明了什么?人的能力和才干不是天生就有的??紫槿鸬膶W習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等各種能力,都是在生產實踐中形成并不斷提高的。只有在實踐中不斷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能力、鍛煉成才。2024/12/5實踐的三種形式:科學實驗活動變革社會的實踐改造自然的生產實踐實踐實踐: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認識:認識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一、在實踐中提高人生發展能力

2.實踐出真知2024/12/52.實踐出真知沒有做飯的實踐,能寫好做飯的文章嗎?A、吃一塹,長一智。B.釣久知魚性,樵多識樹名。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實踐出真知。2024/12/5稻草捆秧父抱子竹籃裝筍母懷兒2024/12/5

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禮部尚書張英一次到鄉間微服私訪。當時農民們正用稻草捆秧,閑談之間,農民要張英對對子。農民出的上聯是:“稻草捆秧父抱子”。張英站在田頭想了半天,仍然對不出下聯。張英回家后和夫人談起了此事。正巧,他們的談話被一位侍女聽見了,她不由得笑了起來。張英問她笑什么,她答道;“這有什么難對的,下聯是:“竹籃裝筍母懷兒”。張英一聽,覺得她對的工整巧妙,連連稱贊。想一想文華殿大學士為何被難倒?這位侍女為何能對得這樣巧妙?11大家應該也有點累了,稍作休息大家有疑問的,可以詢問和交流2024/12/5因為張英常居朝廷官府,并不了解農家生活,更沒有務農的實踐。而那位侍女,家境貧寒,小時候在家鄉提竹籃挖筍,感受很深,所以,一聽到上聯立刻說出了下聯。2024/12/54.實踐是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應該在原地打撈應該去下游打撈應該到上游打撈尋找石獅的故事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2024/12/5黃鼠狼的名聲不太好,人們有句俗話:“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落下個偷雞的惡名。其實這是“冤枉”了它。生物學家曾對全國11個省市的5000只黃鼠狼進行解剖,從胃里剩的殘骸鑒定,其中只有2只黃鼠狼吃了雞。后來,又做了活黃鼠狼的食性試驗:第一天晚上,在黃鼠狼的籠子里放進活雞、帶魚。結果活雞安然無恙,帶魚被吃掉了;第二天晚上,放進雞、鴿、老鼠和蟾蜍。結果老鼠被吃光了,蟾蜍吃掉一部分;第三天晚上,放送雞、鴿,黃鼠狼將鴿子咬死;第四天晚上,只放進活雞,黃鼠狼才拿雞充饑。由此可見,它在極端缺食,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才叼雞吃。其實黃鼠狼愛吃的是鼠。它還是一個捕鼠能手呢。據統計,一只黃鼠狼一年能消滅三四百只鼠類。一旦老鼠被它咬住,幾口就可下肚。如果找到鼠窩,它可以掘開鼠洞,整窩消滅。以每年每只鼠吃掉1公斤糧食計算,一只黃鼠狼可以從鼠口里奪回三四百公斤糧食。所以黃鼠狼決不是什么偷雞賊,而是人類的好朋友。古代河北滄州南面的河邊上有一座廟宇,因為年久失修,廟門倒塌了,門口的兩尊石獅被河水沖走。10年以后,和尚們募捐到一筆錢,打算找回石獅,重修山門。于是雇了幾條小船,帶上打撈工具,從倒塌處一直沿下游找尋,尋了十余里,卻一無所獲。后來又雇人在沉落處挖掘,可是,挖了很久,仍然沒有蹤影。正在和尚們愁眉不展的時候,有位老河工路過此處,看到了這種情況,問明石獅失掉的經過,就說:“到上游去打撈吧?!薄吧嫌?!難道石獅會游泳,逆流而上不成?”和尚們十分驚訝,但此時已別無選擇,只好雇人沿上游方向,半信半疑地試著去找。果然,在上游幾里外的地方找到了那兩尊石獅。大家深深地佩服老河工的智慧。對于尋找河中石獅,老河工與和尚思考的角度不同。和尚認為,凡物體落入河中,都要被沖到下游去,因此,石獅應在河的下游處。而具有實踐經驗的老河工則認為,石獅重,并且體積又很大,沉入河底后,在河水的沖擊下,會在石獅下面迎著上游水來的地方將泥沙沖開,這就逐漸形成一個凹坑,到一定程度,石獅便會倒進坑里。如此往復,經河水多年的沖擊,石獅不僅沒有沖到下游,反而朝上游滾去。2024/12/5結合以上案例思考:實踐與認識的關系是怎樣的?2024/12/5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實踐和認識的辯證關系實踐和認識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另一方面,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正確的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2024/12/5你贊同誰的觀點?為什么?耕田與下田2024/12/5

認識和實踐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基本原則,他要求我們,既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又要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反思,提高認識水平。2024/12/5

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2024/12/5尋找千里馬伯樂善于辨認千里馬,他想把自己的兒子也培養成相馬的能手。于是他給了兒子一本《馬經》,要兒子按照《馬經》上畫的圖樣去尋找千里馬。兒子找啊,找啊,他每遇到一匹馬,都拿《馬經》上的圖樣來仔細核對,看看與書上畫的特征是否相符。可是每次總有些細節對不上號。正在發愁間,一只大蛤蟆一邊咕咕地叫著,一邊一蹦一跳地過來了。兒子看了半天,心下忽然咯噔一下:咦,這不就是……他大喜過望,掉頭就往家跑。還沒邁進家門,兒子便大嚷起來:我找到千里馬了!我找到千里馬了!伯樂聽了,忙奔出來問:快說說,你找到什么樣的千里馬了?兒子上氣不接下氣地回答:我見過許許多多的馬,只有這一匹和書上畫的最像了。它也是頭顱高高隆起,眼眶深陷,背脊縮著。只是有一樣——它的蹄子卻不像。聽完了兒子的話,伯樂心里明白了大半,他只得苦笑著說:孩子啊,這匹‘馬’雖好,可是它蹦蹦跳跳的,人騎上去怎么受得了呢?

哲學家問船夫:“你懂數學嗎?”“不懂。”船夫說。“你的生命的價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學家說。“你懂哲學嗎?”“更不懂?!闭軐W家感慨的:“那你的生命價值就失去了一半!”一個巨浪把船打翻,哲學家掉在河里。船夫問:“你會游泳嗎?”“不會,不會!”船夫說:“那你的生命價值就失去了全部!”2024/12/53.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結合以上事例,閱讀教材85-87頁,思考:(1)中職生如何處理好讀書與實踐的關系?(2)中職生參加實踐活動的形式有哪些?2024/12/51、作為中職生,我們要健康成長,必須注重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不僅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里路。既要廣泛吸收書本知識,使自己具有淵博、扎實的文化素養;又不能單純地沉迷于書本,盲目地迷信書本,還必須廣泛了解、認識和接觸社會,并把書本知識應用于社會實踐。2.實踐活動對于中職生來說,既有校內的,也有校外的;既有課上的,也有課下的;既有學校統一組織的,也有學生自發參加的。主要包括:模擬實踐、課余實踐、專業實習等。2024/12/5只要我們在實踐中踏實肯干、持之以恒、不斷反思,努力提升自己的發展能力,就一定會取得人生發展道路上的成功。2024/12/5二、在知行統一中體驗成功快樂1.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真心英雄在我心中曾經有一個夢要用歌聲讓你忘了所有的痛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平凡的人們給我最多感動再沒有恨也沒有了痛但愿人間處處都有愛的影蹤用我們的歌換你真心笑容祝福你的人生從此與眾不同把握生命里的每一分鐘全力以赴我們心中的夢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把握生命里每一次感動和心愛的朋友熱情相擁讓真心的話和開心的淚在你我的心里流動思考:為什么成功與失敗總是伴隨人生發展?成功與失敗的關系是怎樣的?2024/12/5為什么成功與失敗總是伴隨人生發展?

成功和失敗總是相伴而生的,而且失敗往往多于成功。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都曾有過失敗的經歷;任何一項偉大的事業在成功前也都有過一段失敗的歷程。所以說,失敗與成功總是伴隨著人生的發展。2024/12/5成功與失敗的關系是怎樣的?成功與失敗是相互依存、相對應而存在的。沒有成功,就無所謂失??;沒有失敗,也無所謂成功。失敗與成功是相互轉化的。失敗孕育著成功,成功常常是從失敗中發展而來的;失敗又造就了成功,失敗是通向成功的途徑。同時,成功背后也隱藏著危險和失敗。如果沉醉于一時的成功而洋洋自得甚至固步自封,就不會獲得更大的成功,甚至會導致失敗。2024/12/5

史玉柱的成功之路他曾經是莘莘學子萬分敬仰的創業天才,5年時間內躋身財富榜第8位;他也曾是無數企業家引以為戒的失敗典型,一夜之間負債2.5億;而如今他又是一個著名的東山再起者,再次創業成為一個保健巨鱷、網游新銳,身家數百億的企業家。史玉柱再次崛起的故事,突顯出“執著與毅力”的魅力與價值。事業的跌宕起伏、世間的是非議論,唯有敢與苦難作伴的人,才能從跌倒的陰影中爬起來,邁向成功。從巨人漢卡到巨人大廈,從腦白金到黃金搭檔,史玉柱是具有傳奇色彩的創業者之一。2024/12/5◆你還知道哪些名人在事業成功的道路上經歷失敗的故事?◆說一說你自己失敗與成功的經歷。成功與失敗伴隨著人生的發展成功與失敗是相互依存、相互轉化的蒲松齡—落第—聊齋志異愛迪生—8000次的失敗—電燈的發明袁隆平—無數次的失敗—雜交水稻之父2024/12/5在人生發展的道路上,成功與失敗是相互依存、相對應而存在的。失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思索,不去總結,那就會象這幅圖片表達的那樣:屢挖屢敗想一想2024/12/5我成功了,不用努力了又輸了,我完了一次失敗不算什么一次成功不代表終生成功------你曾經怎樣面對成功與失???對待成功和失敗要有正確的態度2024/12/5

成功與失敗伴隨著人生的發展對待成功和失敗要有正確的態度名人名言為了追求幸福而努力,為了實現夢想而奮斗,即使失敗,也不悔今生。因為我畢竟試過了,行動過了。——貝多芬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愛迪生沒有播種,何來收獲;沒有辛苦,何來成功;沒有磨難,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宥?024/12/5結合以上事例,簡要說明人的認識是一個辯證發展的過程。2.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從輸羊血到輸人血據醫學史料記載,17世紀20年代,英國有位醫生給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輸羊血,奇跡般地挽救了該青年的生命。其他醫生紛紛仿效,結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輸血醫療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世紀80年代,北美洲醫生給一位瀕臨死亡的產婦輸人血,產婦起死回生。醫學界再次掀起輸血醫療熱,卻帶來驚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維也納醫生萊因茨坦發現了人的血型系統,才打開了科學輸血的大門。2024/12/5人們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形成的認識是一個辯證的發展過程。首先,認識具有反復性。人們對事物的正確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其次,認識具有無限性。因為認識的對象物質世界是變化發展的,社會實踐是不斷發展的,人類認識也是無限發展的。再次,認識具有上升性。因為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不是簡單的圓圈式的循環,而是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2024/12/5辯證唯物主義的知行統一觀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珴蓶|3.追尋人生成功必須努力做到知行統一2024/12/5(1)追尋人生成功,必須正確對待人生發展道路上出現的失敗,學會讓失敗變為成功之母失敗排除成功分析正視、承認在人類探索太空的道路上,有無數令人激動的成功.但是人類自開始載人航天活動以來,始終面對著各種風險與挑戰,前人積累的成功與失敗的經驗,成為發展載人航天事業的財富。1986年,美國“挑戰者”號航天飛機在第10次發射升空后,因助推火箭發生事故,飛機凌空爆炸,艙內7名宇航員全部遇難,成為人類航天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載入航天事故。但在失敗面前,人們沒有裹足不前,人類探索太空的腳步沒有停止,相反,失敗的遭遇使人類的探索能力變得更強。也正是這一次慘痛失敗的教訓,美國的航天飛行器變得更先進、更安全。一次“挑戰者”號事故,使美國的航天事業停止了三年,可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