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4650-2024 環保凈味瀝青通 用技術規范_第1頁
DB32T 4650-2024 環保凈味瀝青通 用技術規范_第2頁
DB32T 4650-2024 環保凈味瀝青通 用技術規范_第3頁
DB32T 4650-2024 環保凈味瀝青通 用技術規范_第4頁
DB32T 4650-2024 環保凈味瀝青通 用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保凈味瀝青通用技術規范發出布版發出布版Ⅰ前言 Ⅲ 2規范性引用文件 3術語和定義 4技術要求 4.1一般要求 4.2環保凈味瀝青技術要求 4.3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技術要求 4.4凈味劑摻量確定 5測試方法 5.1環保凈味瀝青性能測試方法 5.2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測試方法 6檢驗規則 6.1檢驗分類 6.2組批和取樣 6.3判定規則 6.4復驗規則 附錄A(規范性)瀝青煙氣排放室內測試方法 附錄B(規范性)瀝青煙氣排放室外測試取樣方法 參考文獻 Ⅲ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請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擔識別專利的責任。本文件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起草單位: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陵分公司、深圳前海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無錫市市政設施建設工程有限公司、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無錫市城市道橋科技有限公司、長安大學、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東南大學、同濟大學、江蘇創為交通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南京揚子海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日照公路材料有限公司、甘肅恒通路橋工程有限公司。1DB32/T4650—2024環保凈味瀝青通用技術規范本文件規定了環保凈味瀝青的技術要求、測試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及交貨驗收等要求。本文件適用于環保凈味瀝青的生產、檢驗和使用。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4756石油液體手工取樣法GB/T11147瀝青取樣法HJ479環境空氣氮氧化物(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測定鹽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759環境空氣65種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JTGE20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程JTGF4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NB/SH/T0164石油及相關產品包裝、儲運及交貨驗收規則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凈味劑deodorizedadditive通過物理和/或化學作用,吸附瀝青煙中的氣味分子或與其反應,從而有效抑制有害物質揮發及刺激性煙氣排放的外加材料。3.2環保凈味瀝青eco?friendlydeodorizedasphalt通過添加凈味劑,使性能指標及煙氣排放滿足本文件要求的瀝青。3.3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latileorganiccompound;VOC在101.3kPa標準壓力下,任何初沸點低于或等于250℃的有機化合物。4技術要求4.1一般要求4.1.1凈味劑應提供出廠檢驗報告,符合國家環保的相關要求,無毒無污染。24.1.2用于生產環保凈味瀝青的瀝青,應符合相關標準要求的道路石油瀝青或改性瀝青。4.1.3環保凈味瀝青宜隨配隨用,貯存時間不宜超過30d。4.2環保凈味瀝青技術要求環保凈味瀝青技術要求應滿足JTGF40中道路石油瀝青或改性瀝青的技術要求。4.3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技術要求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技術要求見表1。表1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技術要求試驗項目技術要求環保凈味基質瀝青環保凈味改性瀝青硫化氫氣體含量降低比例/%≥30≥35一氧化氮氣體含量降低比例/%≥15≥20揮發性有機物(VOC)降低比例a/%≥10≥20a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量與同種未添加凈味劑瀝青煙氣排放量在相同試驗條件下相比的降低比例,用百分數表示。4.4凈味劑摻量確定凈味劑應參考推薦摻量,按照4.2和4.3的技術要求,通過實驗確定適宜摻量。5測試方法5.1環保凈味瀝青性能測試方法環保凈味瀝青性能測試應采用JTGE20中的試驗方法進行。5.2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測試方法根據測試場景的不同,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測試方法,分為室內和室外測試方法,室內測試按照附錄A執行。室外測試按照附錄B取樣,測試方法采用5.2.2、5.2.3和5.2.4的方法。5.2.2硫化氫含量室外測試方法瀝青煙氣排放物中硫化氫含量的檢測宜參考《空氣和廢氣監測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補版)亞甲基藍5.2.3一氧化氮含量室外測試方法瀝青煙氣排放物中一氧化氮的檢測應符合HJ479的規定。5.2.4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室外測試方法瀝青煙氣排放物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的檢測應符合HJ759的規定。36檢驗規則6.1檢驗分類6.1.1檢驗分類環保凈味瀝青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6.1.2出廠檢驗環保凈味瀝青出廠批次檢驗項目按4.2、4.3規定,性能技術要求應檢驗合格,煙氣排放技術要求應采用室內測試方法檢驗合格。6.1.3型式檢驗環保凈味瀝青型式檢驗項目按4.2、4.3規定,性能技術要求應檢驗合格,煙氣排放技術要求應采用在下列情況下進行型式檢驗:a)新產品投產或產品定型鑒定時;b)原材料、生產工藝等發生變化,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時;c)出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結果有較大差異時;d)產品長期停產后恢復生產時。6.2組批和取樣在原材料和生產工藝不變的條件下,每生產一罐或釜為一批。環保凈味瀝青試樣的采取過程應符合GB/T11147的有關規定。環保凈味瀝青煙氣排放取樣按照附錄A和附錄B的有關規定進行。6.3判定規則出廠檢驗、型式檢驗結果全部符合第4章中規定的所有檢驗項目要求時,則判定該批次環保凈味瀝青為合格產品。6.4復驗規則如果出廠檢驗、型式檢驗結果有不符合第4章中規定的4.2、4.3要求時,按照GB/T4756的規定自同批產品中重新抽取雙倍量樣品,對不合格項目進行復驗,復驗結果如仍不符合技術要求時,則判定該批次產品不合格,復驗結果如符合技術要求時,則判定該批次產品合格。標志、包裝、運輸、貯存及交貨驗收按NB/SH/T0164進行。4DB32/T4650—2024(規范性)瀝青煙氣排放室內測試方法A.1一般規定本測試方法適用于室內各種類型瀝青煙氣排放測試。A.2測試方法A.2.1儀器和材料A.2.1.1集熱式磁力攪拌器:電源220V±10V、50Hz,轉速(0~1250)r/min,攪拌功率40W,控溫范圍RT?299℃,PTFE轉子A型10mm×30mm,可用水浴或油浴。PID量程(0~1000)ppm(精度1.0ppm泵速度(0.1~1.0)L/min。注:1ppm=10-6。A.2.1.3恒溫電熱鼓風干燥箱:溫度波動度限值±1.0℃,量程(0~250)℃。A.2.1.5其他:三口燒瓶,500mL;聚四氟乙烯透明軟管,內徑約6mm,長度40cm±5cm。A.2.2試驗步驟A.2.2.1取同一批次瀝青加熱取樣,采用3個三口燒瓶分別稱取瀝青質量為240g±2g的樣品,冷卻至室溫,用瓶塞蓋??;A.2.2.2將3個樣品同時放置到加熱至試驗溫度的恒溫電熱鼓風干燥箱中,加熱180min±5min,試驗溫度見表A.1。表A.1瀝青煙氣排放測試試驗溫度表瀝青類型試驗溫度/℃環保凈味基質瀝青155±5環保凈味改性瀝青170±5注:未添加凈味劑的對比瀝青加熱溫度參照以上要求。特殊類型的改性瀝青可比以上要求提高10℃。A.2.2.3將三口燒瓶迅速轉移到加溫至試驗溫度的集熱式磁力攪拌器,磁力攪拌器持續加熱并保持穩定的試驗溫度,將磁力轉子放置到三口燒瓶中,開啟磁力攪拌裝置,攪拌10min。A.2.2.4開啟氣體檢測儀,用室外新鮮空氣標定歸零,設定數據采集間隔為30s。A.2.2.5氣體檢測儀通過聚四氟乙烯軟管連接三口燒瓶,開啟氣體檢測儀,設置采樣泵速度為0.5L/min,持續采集數據30min,示意圖見圖A.1。A.2.2.6關閉氣體檢測儀,連接電腦導出數據,對采集數據進行分析處理。5圖A.1瀝青煙氣排放室內測試示意圖A.3數據處理每個樣品分3個均勻小樣進行測試,測試結果取平均值。測試得到的每種氣體含量數據,取3min至27min氣體含量的平均值,計算公式如式(A.1)和V測試氣體的含量平均值:Vm+V35m+……+V265i+V27m——測試氣體在3min~27min測試含量值之和。式中:P——表示氣體含量降低百分數;Vo——表示空白樣瀝青的氣體含量測試平均值;V?——表示環保凈味瀝青的氣體含量測試平均值。6(規范性)瀝青煙氣排放室外測試取樣方法B.1一般規定本方法適用于環保凈味瀝青生產廠(場、站)煙氣排放的樣品采集。B.2儀器與材料B.2.1氣體采樣器:流量穩定,量程(200~1000)mL/min,控制精度小于±5%。B.2.2采樣連接管線:硼硅玻璃管、不銹鋼管、聚四氟乙烯管或B.3方法與步驟度見附錄A表A.1。B.3.2瀝青廠(場,站)儲罐內宜具有攪拌功能,采樣前持續攪拌30min。B.3.3采樣泵速度設為0.5L/min,連續采樣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