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癥-中醫老年病學_第1頁
肌少癥-中醫老年病學_第2頁
肌少癥-中醫老年病學_第3頁
肌少癥-中醫老年病學_第4頁
肌少癥-中醫老年病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肌少癥

肌少癥,又稱肌肉衰減征或肌容積減少,是與年齡相關的肌肉質量的減少,并對機體的力量、代謝率、功能等產生負性的影響,最終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肌少癥與活動障礙、跌倒、低骨密度及代謝紊亂密切相關,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減退的重要原因和表現之一。肌少癥會增加老年人的住院率和醫療花費,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甚至縮短老年人的壽命。

據推測,全球目前約有5000萬人罹患肌少癥,預計到2050年患此癥的人數將高達5億。在亞洲,老年人肌少癥的估計患病率為4.1%~11.5%。【危險因素】

老年肌少癥的病理機制復雜,多種風險因素和機制參與其發生。1.內在因素

最重要的是老年人體內合成的激素(如睪酮、雌激素、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一1)減少,使肌肉蛋白的合成減少;同時,肌纖維凋亡活性增強,促炎癥因子(特別是TNF-a,IL-6)增加,自由基積聚引起的氧化應激,肌細胞線粒體功能的改變和a—運動神經元數目的減少,均造成肌細胞蛋白分解增加,最終導致分解代謝大于合成代謝,肌肉質量減少。2.外在因素

蛋白質營養不良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維生素D攝入減少或合成能力不足均會導致肌肉質量的減少和功能的下降,引起跌倒和骨折等不良后果。同時,由于老年人味覺和嗅覺減退、牙齒不好、消化吸收障礙、抑郁或服用藥物等因素,極易造成食欲缺乏甚至厭食,引起營養素攝入不足和吸收率下降。而安靜久坐的生活方式、長期臥床休息或零重力條件也可引起肌肉蛋白的丟失。老年人還可能因合并有心、肺、肝、腎、腦等器官功能衰竭,炎癥性疾病,惡性腫瘤或內分泌疾病等,從而進一步加劇肌肉容積的減少。【病因病機】

本病多因外感溫熱毒邪、內傷情志、飲食勞倦、先天不足、房事不節、跌打損傷以及接觸毒性藥物引起,致五臟虛損,精津不足,氣虛虧耗,肌肉筋脈失養。

肌少癥病變部位在筋脈肌肉,病變涉及脾(胃)、肺、肝、腎。基本病機為津液、氣血、精髓虧虛,不能濡養肌肉筋脈。津液、氣血、精髓生成輸布有賴于脾胃的生化、肺的布散、肝的藏收和腎的施布,相互協調為用。

濕熱毒邪灼肺,耗傷津液,則肌膚筋脈失其濡養,可致手足痿弱不用;脾胃虛弱,運化不健,氣血生化乏源,脾不能為胃行其津液,肌肉、筋脈失于濡養,以致肢體痿軟無力;久病體虛,勞欲太過,肝腎精血虧損,不能濡養筋骨,皆可致骨弱筋軟無力。肝腎主藏精血,久病遷延,勢必損及肝腎,耗傷精血,以致肌肉消瘦,筋骨痿弱不用。

本病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而以熱證、虛證為多,亦可見虛實夾雜。外感溫邪、濕熱所致者,病初陰津耗傷不甚,邪熱偏重,故屬實證;但久延肺胃津傷,肝腎陰血耗損,則由實轉虛,或虛實夾雜。內傷致病者,脾胃虛弱,肝腎虧損,年老久病,氣血陰精虧耗,則以虛證為主,但可兼有濕熱痰瘀,表現為本虛標實之證。病至后期,脾腎精氣潰敗,病情危篤。

足少陰脈貫行舌根,足太陰脈上行夾咽,連舌本,散于舌下。脾腎精氣虛損則舌體失去支持;脾氣虛損,無力升清,腎氣虛衰,不能納新,則宗氣生成乏源,可見舌體癱軟、呼吸和吞咽困難等兇險之候。【臨床表現】1.跌倒

肌少癥造成肌肉力量下降,在日常生活中下肢抗重力肌表現尤為突出,踝背屈肌、股四頭肌容積減少30%即可明顯增加跌倒風險。同時,伴隨肌容積的減少,下肢本體感覺減退,神經反應速度下降,均使老年人無法很好地應對周圍環境的變化,進一步增加了跌倒的風險。2.骨折

肌容積的減少導致骨所受應力下降,骨骼缺乏刺激,骨母細胞活動減少引起骨質疏松。同時,在跌倒時萎縮的肌肉對骨骼的保護不足也使骨折的風險增加。大量研究表明,老年人群骨折與肌量減少、肌力下降、跌倒增加、骨量減低密切關聯。3.生活質量下降

主要表現為提重物、下肢負重、久行久站等活動受限,及逐漸減退的職業活動能力、交際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并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4.增加死亡風險

老年人過快地出現嚴重的四肢肌肉減少,體重指數下降,死亡率隨之增加。研究顯示亞洲人體重指數與死亡率的關系密切,體重過低(BMIW15)者死亡率增加2.8倍。【評估與診斷】1.評估

肌少癥判定應綜合肌量和肌肉功能的評估,主要評估指標有肌量減少、肌強度下降、日常活動功能失調等。

(1)肌肉量目前肌少癥相關研究中測評骨骼肌量的方法主要有CT、MRI、雙能X線吸收法(DXA)以及生物電阻抗法(BIA)等。其中,CT和MRI可以準確區分脂肪與其他組織,被認為是估計骨骼肌量的金標準,但費用高、儀器不便攜帶以及有放射線暴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這兩種方法的臨床應用。

DXA是臨床常用測量骨密度的方法,因其能夠區分不同密度的組織,可以較為準確地測量骨骼肌量,且放射線暴露少,是用于肌少癥診斷與研究的較好方法,但也因設備不能攜帶限制了該方法在院外場所的應用。BIA法用于肌少癥的相關研究,其信度和效度也得到初步驗證。BIA設備便于攜帶、測評方法簡單、耗時少、重復性較好,可作為無法使用DXA時的替代方法。

(2)肌肉質量

①肌力:包括上下肢肌力的測量。可根據握力判斷上肢肌力,握力也被認為是最簡單有效的評價肌力的方法。應注意的是,上肢骨關節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是否為優勢手以及測量姿勢等均會影響測量結果,在實際測量時應予以考慮。下肢肌力可釆用伸屈膝等長力矩等方法評估。

②肌肉功能:評估肌肉功能的方法有常規步速、6min步行測試、爬梯測試(SCPT)、簡易機體功能測試(SPPB)、站立行走測試(TGGT)等。主要包括運動療法和物理因子治療。能力,進而減少骨折的目的。收障礙、抑郁或服用藥物等因素,極易造成食欲缺乏甚至厭食,引肌少癥會增加老年人的住院率和醫療花費,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一1)減少,使肌肉蛋白的合成減少;保護不足也使骨折的風險增加。兩足痿弱為甚,兼見手足麻木微腫,捫之微熱,喜涼惡熱,或黯淡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采用主動運動和被動活動、肌肉訓練與康復而安靜久坐的生活方式、長期臥因簡單方便,也是應用較廣的評估方法。若肌量減低,則診斷為肌維生素D不足和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18Kg),則排除肌少癥;肌容積的減少導致骨所受應力下降,骨骼缺乏刺激,骨母細胞響,最終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③若肌量正常,則排除肌少癥;脾氣虛損,無力升清,腎氣虛據推測,全球目前約有5000萬人罹患肌少癥,預計到2050年患勞欲太過,肝腎精血虧損,不能濡養筋骨,皆可致骨弱筋軟無

其中,SPPB通過站立測試、平衡測試和步行測試評價受試者的平衡、步速、肌力及耐力,是臨床中標準的測試運動功能的方法。常規步速測試是SPPB的一部分,即記錄日常步速下行走一段距離(一般為4~6m)所需要的時間計算出步速,用于評價步行能力。因簡單方便,也是應用較廣的評估方法。此外,6min步行測試可用于評價耐力,SCPT可用于評價下肢爆發力,TGGT可用于測試靜態和動態平衡能力。2.診斷

篩查與評估步驟如圖8—6:①先進行步速測試。若步速W0.8m/s,則進一步測評肌量;步速>0.8m/s時,則進一步測評手部握力。②若靜息情況下,優勢手握力正常(男性>25Kg,女性>18Kg),則排除肌少癥;若肌力低于正常,則要進一步測評肌量。③若肌量正常,則排除肌少癥;若肌量減低,則診斷為肌少癥。肌少癥的篩查與評估流程圖【辨證論治】1.肺熱津傷證

癥狀:發病急,病起發熱,或熱后突然出現肢體軟弱無力,可較快發生肌肉瘦削,皮膚干燥,心煩口渴,咳嗆少痰,咽干不利,小便黃赤或熱痛,大便干燥。舌紅苔黃,脈細數。

治法:清熱潤燥,養陰生津。

代表方:清燥救肺湯。2.濕熱浸淫證

癥狀:起病較緩,逐漸出現肢體困重,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或兩足痿弱為甚,兼見手足麻木微腫,捫之微熱,喜涼惡熱,或有發熱,胸腕痞悶,小便赤澀熱痛。舌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

治法:濕熱利濕,通利經脈。

代表方:加味二妙散。3.脾胃虛弱證

癥狀:起病緩慢,肢體軟弱無力逐漸加重,神疲肢倦,肌肉萎縮,少氣懶言,納呆便澹,面色白或萎黃無華,面浮。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治法:補中益氣,健脾升清。

代表方:參苓白術散合補中益氣湯。4.肝腎虧虛證

癥狀:起病緩慢,漸見肢體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明顯,腰膝酸軟,不能久立,甚至步履全廢,腿脛大肉漸脫,或伴有眩暈耳鳴,舌咽干燥,遺精或遺尿。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補益肝腎,滋陰清熱。

代表方:虎潛丸。5.脈絡瘀阻證

癥狀:久病體虛,四肢痿弱,肌肉瘦削,手足麻木不仁,四肢青筋顯露,可伴有肌肉活動時隱痛不適,舌痿不能伸縮。舌質黯淡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

治法:益氣養血,化瘀通絡。

代表方:圣愈湯合補陽還五湯。【綜合治療】1.運動療法

運動是獲得和保持肌量和肌力最為有效的手段之一。在中老年期堅持運動可以保持肌量、肌力和骨量。老年人運動方式的選擇需要因人而異。采用主動運動和被動活動、肌肉訓練與康復相結合的手段,能達到增加肌量和肌力,改善運動能力和平衡能力,進而減少骨折的目的。2.營養療法和維生素D補充

多數老年人存在熱量和蛋白質攝入不足。因此,建議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平衡膳食和充足營養,必要時考慮蛋白質或氨基酸營養補充治療。維生素D不足和缺乏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在不能經常戶外活動的老年人中更是如此,此類患者往往表現為肌肉無力、活動困難等。在老年人群中,篩查維生素D缺乏的個體,補充普通維生素D對增加肌肉強度、預防跌倒和骨折更有意義。CT、MRI、雙能X線吸收法(DXA)以及生物電阻抗法(BIA)等。18Kg),則排除肌少癥;響,最終導致生活質量的下降。②肌肉功能:評估肌肉功能的方法有常規步速、6min步行測試、爬梯測試治法:益氣養血,化瘀通絡。血陰精虧耗,則以虛證為主,但可兼有濕熱痰瘀,表現為本虛勞欲太過,肝腎精血虧損,不能濡養筋骨,皆可致骨弱筋軟無②若靜息情況下,優勢手握力正常(男性>25Kg,女性>在老年人群中,篩查維生素D缺乏①肌力:包括上下肢肌力的測量。DXA是臨床常用測量骨密度的方法,因其能夠區分不同密度的單、耗時少、重復性較好,可作為無法使用DXA時的替代方法。癥狀:起病緩慢,漸見肢體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明顯,腰膝酸治法:清熱潤燥,養陰生津。治法:補中益氣,健脾升清。骨密度及代謝紊亂密切相關,是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漸減退的重脾氣虛損,無力升清,腎氣虛癥狀:起病較緩,逐漸出現肢體困重,痿軟無力,尤以下肢或性肺疾病、糖尿病、慢性腎病、結締組織疾病、結核感染以及利,小便黃赤或熱痛,大便干燥。3.藥物治療

目前還沒有專門用于肌少癥的藥物,臨床上治療其他疾病的部分藥物可能使肌肉獲益,進而擴展用于肌少癥,包括同化激素、B腎上腺能受體興奮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生長激素等。4.康復治療

主要包括運動療法和物理因子治療。有氧運動和抗阻訓練均能減少隨著年齡增加的肌肉質量和肌肉力量的下降。對缺乏運動或受身體條件制約不能運動的老年人,可使用水療、全身振動和功能性電刺激等物理治療。此外,電磁場、超聲等在肌肉減少的防治中也有一定作用,但具體作用機制和應用條件還有待進一步明確。【預防】

肌少癥是常常被忽視的老年問題,鑒于肌少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