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四、宋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舉薦理由】2024-2025五年高考15套全國卷,本學問點共出現選擇題9道,考查頻率60%。【學問點復習】階段特征總體宋代是中華文明的接著發展時期。政治政權并立,民族融合;中心集權加強,宋代在中心和地方全面實行分化事權的改革。經濟經濟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經濟活躍,商業活動突破坊市限制。交子的運用標記著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空前水平。海外貿易有重大發展。思想理學產生,儒學完成轉型;科技世界領先;文藝平民化、市俗化。主干學問梳理一、政治:1.君主專制的加強(1)設中書門下為最高行政機構,最高長官行使宰相職權。(2)中心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2.中心集權的發展(1)措施①軍事:把主要將領的兵權收歸中心,抽調地方精兵充溢中心禁軍。②行政:中心派文官擔當地方長官,同時設通判負責監督。③財政:地方賦稅一小部分作為地方開支,其余全部由中心掌控。(2)影響①主動:變更了唐末五代以來藩鎮割據的局面,加強了中心集權。②消極:形成了冗官、冗兵和冗費的局面,為北宋埋下了積貧積弱的禍根。二、經濟1.農業的發展(1)生產技術:宋代以后,江南地區形成一年兩熟制或一年三熟制。(2)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制土地兼并,租佃關系有了較大發展。(3)澆灌工具:宋代出現利用水力為動力的高轉筒車。(4)重心南移:宋朝以后,我國經濟重心漸漸轉移到江浙地區。2.手工業的進步(1)制瓷業:宋朝時,中國制瓷技術大放異彩,瓷窯遍布全國各地,出現五大名窯。(2)紡織業:絲織品品種繁多,織錦汲取了花寫畫中的寫實風格。(3)冶金業:北宋時已經有了以煤作為燃料冶鐵的明確記載。3.商業的旺盛(1)表現:商業經濟空前旺盛,商業環境相對寬松。商品種類增多;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商稅收入成為政府的重要財源。(2)“市”發展①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交易活動不再受官府的干脆監管。②城郊和鄉村的“草市”更加普遍。③全國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市鎮。④經營時間限制也被打破。(3)對外貿易①中國同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國家進行貿易。②海外貿易稅收成為南宋國庫重要財源。三、思想1.程朱理學(1)背景:北宋時期,儒學者綻開了復興儒學、抨擊佛道的活動,同時又融合佛道思想說明儒家義理。(2)主見主見代表哲學觀相識論“二程”天理是宇宙萬物的本原;把天理和封建倫理道德干脆聯系起來提出“三綱五常”朱熹天理就是“格物致知”;強調“存天理,滅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3)影響①程朱理學適應了統治階級的政治須要,備受推崇,成為南宋以后長期居于統治地位的官方哲學,有力地維護了封建專制統治。②朱熹編著的《四書章句集注》成為后世科舉考試依據的教科書。③朱熹的學術思想還傳播到日本、朝鮮乃至歐洲,在日本和朝鮮,甚至形成“朱子學”學派。2.陸九淵的心學(1)宇宙觀①“心”是宇宙萬物的本原,“心”就是“理”。②強調“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2)相識論:只需內心反省就可得到天理。四、科技文化1.科技成就(1)宋代是雕版印刷的黃金時代,人們已經運用彩色套印技術。北宋平民畢昇獨創膠泥活字印刷術。(2)火藥:宋朝為抵擋遼、西夏和金的進攻,軍事上廣泛運用火藥。(3)指南針:北宋時,指南針應用于航海。2.文學成就(1)宋詞①出現:唐代。②旺盛緣由:商業發展,城市旺盛,市民數量的增加;詞更便于抒發感情。③代表作家:婉約派有柳永、李清照,豪放派有蘇軾、辛棄疾等。3.書法:北宋蘇軾的行書,備受世人寵愛。4.繪畫(1)兩宋:宮廷畫進入最為活躍的階段,畫學興起。(2)風俗畫是北宋畫壇的最大亮點。代表作是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真題例證】1.(2024全國Ⅰ卷·26)北宋時,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萬斛,令江淮兩浙諸路種植,后擴大到北方諸路;宋仁宗時,大、小麥被推廣到廣南東路惠州等地。南宋時,“四川田土,無不種麥”。這說明宋代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B.獨創翻車提高了生產力C.區域經濟發展均衡D.民眾飲食結構根本變更【答案】A【解析】材料占城稻的引入和推廣種植,大、小麥在南方的推廣種植都增加了糧食的產量,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故選A項;曹魏時已經改進翻車,且材料與澆灌工具的改進無關,解除B項;糧食作物的推廣種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但沒有體現出均衡發展,解除C項;糧食作物的推廣種植影響民眾飲食結構,但沒有根本變更,解除D項。2.(2024全國Ⅱ卷·26)宋太祖開寶六年(973年)省試后,主考官李昉徇私錄用“材質最陋”的同鄉武濟川一事被告發,太祖在講武殿出題重試,殿試遂成常制。經此事后,宋代科舉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權B.確立了省試考試權威C.完善了考試錄用程序D.提高了人才選拔標準【答案】C【解析】由材料“太祖在講武殿出題重試,殿試遂成常制”可知宋太祖明確了殿試的程序,強化了殿試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了科舉考試錄用程序,故選C項;隋唐開科取士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權,“否定了”表述過于確定,解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最高一級,由皇帝親自負責的殿試,而非省試考試,解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科舉考試的程序而非詳細的內容,不能得出人才選拔標準提高的結論,解除D項。3.(2024全國II卷,26)程顥詩云:“閑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云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其體現的主旨是()A.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B.人與萬事萬物皆同理C.張揚自我的人生看法D.無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解析】由材料“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可知要以安靜的心情觀賞萬物,享受自然的樂趣,人們對四季中奇妙風光的興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應隨著四季的變更享受自然的樂趣,保持內心的歡樂,榮衰寵辱、春夏秋冬,與一般人一樣興奮而來、怡然而去,體現了人和萬物的相通之處,故選B項;道家主見人和自然的和諧共處,且材料強調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處而非和諧共處,解除A項;材料強調靜觀其變,悠然自得而非張揚自我的人生看法,解除C項;無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見,程顥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解除D項。4.(2024全國III卷,26)北宋實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較為優厚,應募者以此養家糊口,兵員最多時達120多萬人。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財政負擔B.提升了軍隊的戰斗力C.弱化了對地方的限制D.加劇了社會貧富分化【答案】A【解析】“兵士待遇較為優厚,應募者以此養家糊口,兵員最多時達120多萬人”可見養活這么浩大的軍隊須要巨額的財政支出,故選A項;“兵士待遇較為優厚,應募者以此養家糊口”與軍隊戰斗力無關,解除B項;“北宋實行募兵制”是中心集權之下的軍事制度,形成“守內虛外”的格局,加強對地方限制,解除C項;“應募者以此養家糊口,兵員最多時達120多萬人”這與社會的“貧富分化”無關聯,宋代貧富分化的緣由是商品經濟的發展和政府不抑兼并,土地高度集中造成的,解除D項。5.(2024·全國Ⅰ卷·26)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縣一帶山谷中,密布著成百上千個采納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來自“他州別縣”,以“傭身賃力”為生,受雇期間,若對工作條件或待遇不滿足,輒另謀高就。這反映出當時()A.民營手工業得到發展B.手工業者社會地位高C.雇傭勞動已經普及D.鹽業專賣制度解體【答案】A【解析】依據“成百上千個采納新制鹽技術的竹筒井”可知井研縣制鹽業規模較大,并且井主所雇工匠具有選擇權,可看出井研縣制鹽業不是官營手工業,而是民營手工業,故A項正確;材料所反映的工匠僅是少部分手工業者,而且材料只是提及工匠對工作有自主權,無法體現社會地位高,故B項錯誤;材料反映的以“傭身賃力”為生的僅是少數井研縣制鹽業工匠,不能說明雇傭勞動普及,并且與史實不符,故C項錯誤;井研縣制鹽業的發展不能說明鹽業專賣制度解體,解體太過于確定化了,故D項錯誤。6.(2024·全國Ⅲ卷·25)表1宋代宰相祖輩任官狀況表曾祖、祖父或父親任官狀況宰相人數北宋(71)南宋(62)高級官員208中級官員1510低級官員128無官職記錄2436表1據學者探討整理而成,反映出兩宋時期()A.世家大族影響巨大B.社會階層流淌加強C.宰相權力日益下降D.科舉制度功能弱化【答案】B【解析】材料中從北宋到南宋,曾祖、祖父或父親任官的宰相人數在削減,世家大族影響減弱,故A項錯誤;隨著宋代科舉制的發展,材料中無官職記錄的平民子弟擔當宰相的人數增加,從而躋身于社會上層,加強社會階層流淌,故B項正確;材料反映出宰相的來源,與其權力變更無關,故C項錯誤;材料反映出宋代科舉制促進社會階層浪潮,功能加強,而不是弱化,故D項錯誤。7.(2024·全國Ⅲ卷·27)關于宋太祖駕崩前夜宋太宗(時為晉王)的活動,北宋時期有不同記載。《續湘山野錄》記載,宋太宗當晚曾與其兄宋太祖在宮中飲酒,并宿于宮中;《涑水記聞》則稱,那晚宋太宗并未進宮。這反映出()A.歷史事實都是通過歷史敘述呈現B.同一歷史事實會有不同歷史記載C.歷史敘述不能客觀精確再現歷史事實D.綜合多種歷史敘述即可確認歷史事實【答案】B【解析】歷史事實除了通過歷史敘述,還可以通過實物呈現,故A項錯誤;對于太祖駕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動,兩則文獻有不同記載,說明同一歷史事實會有不同歷史記載,故B項正確;北宋時期的文獻雖然對太祖駕崩前夜宋太宗的活動有不同記載,但這并不代表歷史敘述不能客觀精確再現歷史事實,故C項錯誤;歷史敘述不確定都是真實的,因此綜合多種歷史敘述不確定能夠確認歷史事實,故D項錯誤。8.(2024·全國Ⅰ卷·26)史載,宋太祖某日悶悶不樂,有人問他緣由,他說:“爾謂帝王可簡單行事耶……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傳統影響君主個人行為 B.宋代史官所撰史書全都真實可信C.史官與君主間存在尖銳沖突 D.宋太祖不愿史書記錄其真實言行【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了君主專制的相關內容。由“偶有誤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可知,宋太祖不快樂的緣由是因為史官對帝王的日常行為秉筆直書,他膽怯 自己間或的行為失誤也會被史官照實記錄,所以說修史會影響到君主個人的行為選擇,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為A項。宋代史官所撰史書全部真實可信明顯過于確定,所以B項說法錯誤;宋太祖主要是擔憂史官照實記錄自己不好的言行,并沒有反映出史官與君主之間的尖銳沖突,所以C項不符合題意;由“史官必書之,我所以不樂也”可知宋太祖的確對史官照實記錄的做法不快樂,不情愿其記錄,但這是表面現象的描述,不是對此事本質問題的反映,所以D項不符合題意。9.(2024·全國Ⅱ卷·26)宋代,有田產的“主戶”只占民戶總數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處租種土地的“客戶”。導致這種狀況的重要因素是()A.經濟嚴峻衰退 B.土地政策調整C.坊市制度崩潰 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B【解析】宋代經濟較唐代有進一步發展,沒有出現嚴峻衰退,故A項錯誤;宋代為加強專制主義中心集權,實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導致土地高度集中,租佃制進一步發展,進而出現“有田產的‘主戶’只占民戶總數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處租種土地的‘客戶’”的現象,故B項正確;坊市制度崩潰主要與商品經濟關系親密,但與農夫租種土地并無干脆關系,故C項錯誤;材料中談到的宋代土地高度集中的問題與宋代實行的“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有關,不能表明政府管理失控,而是政府對土地政策的調整,故D項錯誤。【強化練習】1.(2024·湖南A佳大聯考高三拓展卷·5)朱熹(1130—1200)在學力七行中說:“居今之世,雖孔子復生,也不免應舉。”這反映了南宋()A.程朱理學成為官方哲學思想B.理學適應統治階級須要C.科舉制完備程度和重要地位D.貴族政治起先走向衰落【答案】C【解析】據材料“孔子復生,也不免應舉”可知即使孔子復生,也要參與考試,體現宋朝科舉制的完善及其對學問分子的重要性,故選C項;據材料“也不免應舉”可知材料側重選官制度,并非理學的地位,解除A項;材料突出朱熹對科舉制的重要性的看法,解除B項;貴族政治起先走向衰落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解除D項。2.(2024·湖北十一校高三其次次聯考·4)據表1中信息推斷合理的是()表1史料一宋人葉夢得《石林燕語》載:“今日下印書,以杭州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蜀與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史料二蜀地楮紙耐磨又綿軟,是制作交子的原料。方回《憶我》詩云:“朝廷易楮幣,百姓駢嘆吁”。史料三蜀刻本開版弘朗,字體遒勁,紙張雪白,校勘精當,有“宋時蜀刻甲于天下”之美譽。A.宋代杭州雕版印刷品精致程度最高B.北宋交子制作原料為“柔木”和楮紙C.福建是宋代活字印刷三大中心之一D.成都印刷業發展得益于造紙業的發達【答案】D【解析】由“蜀與福建多以柔木刻之,取其易成而速售”、“蜀地楮紙耐磨又綿軟,是制作交子的原料”、“蜀刻本開版弘朗,字體遒勁,紙張雪白,校勘精當”可知,三則材料都提到了蜀地造紙業和印刷業的發展,不同史料可以相互印證,故選D項;題干中只有史料一提到了杭州印刷品是上品,其他兩個史料都沒有提及,孤證不立,解除A項;題干只有史料二提到了北宋交子的制作原料問題,所以也有孤證不立的不足,解除B項;提干只有史料一提到了福建的印刷術,但并不是說其是三大印刷中心之一,而是說其印刷品的質量相對不高,解除C項。3.(2024·江蘇南通二模·3)宋太祖朝進士,無一人在當朝官至執政以上。太祖朝的狀元僅有2人官至執政,而且是在真宗時。宋太宗朝進士,在當朝至少已有16人官至執政,2人位至宰相。太宗即位后的第一位狀元呂蒙正還當朝兩度入相。這一變更反映出宋太宗朝()A.宰相增多減弱相權B.進士科地位得到提高C.科舉取士突出才能D.狀元入仕的比例增加【答案】B【解析】進士科地位提高,與材料中從“宋太祖朝進士,無一人”到“宋太宗朝進士,在當朝至少已有16人官至執政,2人位至宰相”的變更相符,故選B項;為減弱相權,宋朝增設參知政事、樞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軍權和財權,與材料中“進士”能有“2人位至宰相”的主旨不符,解除A項;科舉制采納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員,“宋太祖朝”“宋太宗朝”都突出才能,解除C項;材料主旨在于是否“官至執政以上”即任高官,而狀元確定會入仕,解除D項。4.(2024·山東濟南高三3月模擬考試·4)北宋初年,統治者在開封府、應天府、河南府和大名府都設立了都商稅院,特地負責征收工商業稅。南宋時,又在各州、府、縣、鎮增設征收商稅的分支機構“都稅務”。這反映出宋代()A.政府抑商政策趨于強化B.政府治理體系因時而變C.冗官問題進一步加劇D.工商稅負的比重日漸上升【答案】B【解析】宋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在地方相繼設置稅務部門征收商稅,體現政府治理體系隨著時代變更而變,故選B項;宋朝時期的政府抑商政策趨于弱化,解除A項;冗官指無專職而備執行臨時使命的官吏或閑散無事的官員,與材料無關,解除C項;沒有信息的對比,無法得出工商稅負的比重日漸上升的結論,解除D項。5.(2024·山東濰坊高三3月高考模擬·3)宋代廣泛流行買撲制,由私人通過類似現代流行的招標競標方式,向官府交納確定數額的錢物后,承包或承買官府的酒坊、礦山、田地、商稅場、鹽井、河渡等在特定時空內的經營權。由此可推斷,當時()A.私營手工業占主導地位B.重農抑商政策趨向瓦解C.官民共利成為社會共識D.政府放松對經濟的管制【答案】D【解析】材料中“承包或承買官府的酒坊、……等在特定時空內的經營權”表明官營經濟有所放松,故選D項;“田地、商稅場”不是手工業,材料中也未涉及哪種手工業占主導,解除A項;宋代商業環境相對寬松,但并未放棄重農抑商政策,解除B項;“廣泛流行買撲制”,買撲者從官府手中買斷某個經營權,把原先官府的壟斷經營變成私人的壟斷經營,政府利用買撲者之間的競爭加價而獲得最大的承包收益,是商品經濟下的經營管理的詳細應用,但在以農業為主的社會“成為社會共識”的說法明顯夸大,解除C項。6.(2024·河北衡水中學高三其次次聯合考試·5)1071年,宋神宗在探討是否變法時提出,變法雖會觸及士大夫利益,但卻對百姓有好處。大臣文彥博卻回答他說:“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文彥博的回答意在強調()A.統治者與被統治階級沖突不行調和B.士大夫應為改革時弊效力C.變法應以摒棄民本傳統為政治前提D.士大夫是統治的基礎力氣【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宋神宗提出“變法雖然會觸及士大夫利益,但卻對百姓有益”時,文彥博提出“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所以文彥博強調的是士大夫是統治的基礎力氣,應當維護士大夫的利益,故選D項;文彥博提出“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可以看出文彥博強調的是統治階級內部沖突而非統治階級與被統治階級的沖突,解除A項;文彥博主見皇帝與士大夫治天下,所以不須要推行危害士大夫利益的變革,而反對變法,并非士大夫為改革效力,解除B項;文彥博的回答是要維護士大夫的利益,不主見變法,并非如何變法,解除C項。7.(2024·廣東肇慶二模·3)北宋程頤、程顥指出:“禮一失則為夷狄,再失則為禽獸。……中國而用夷狄禮,則便夷狄之。”宋初學者石介將佛、道視為“中國”壞亂之源:“釋、老之為怪也,千有余年矣。”這反映了當時學問分子()A.力圖復興儒學,穩定社會秩序B.思想僵化落后,固守華夷觀念C.傳承禮儀文明,促進文化溝通D.主見三教并行,提倡儒術主導【答案】A【解析】“禮”是儒學的核心思想之一,“再失則為禽獸”說明希望復興儒學,佛、道被視為“中國”壞亂之源,所以主見復興儒學以穩定被佛道破壞了的社會秩序,故選A項;題干有兩個信息,石介的觀點里面沒有體現華夷觀念,解除B項;題干中的兩個信息里面只有二程的主見有傳承禮儀文明的內容,解除C項;題干中的主見一個主見復興儒學,一個主見佛道對中國秩序造成了沖擊,都未主見三教并行,解除D項。8.(2024·廣東深圳一模·4)南宋元符二年,朝廷下達詔令:“番舳為風飄著海州界,若損敗,及舶主不在,官為挽救,錄其貨,許其親屬召保認還。”由此可見南宋()A.官營工商業的興盛B.政府激勵朝貢貿易C.沿海貿易環境惡化D.對海外貿易的重視【答案】D【解析】據材料“番舳為風飄著海州界,若損敗,及舶主不在,官為挽救,錄其貨,許其親屬召保認還”可知對因意外導致舶主不在而船只上仍有貨品的情形,官府會保管,且會告知和還給舶主親屬,可見政府對海外貿易的重視,故選D項;舶主不確定是官府代表,解除A項;朝貢貿易是正式的對外貿易,材料中的舶主身份很難確定,解除B項;據材料“番舳為風飄著海州界”可知船舶是因自然緣由導致損敗,非人為造成,解除C項。9.(2024·山東濟寧高三3月高考模擬·4)宋代,理學家程頤、張載、朱熹都主見復原古代的宗法家庭制度,編纂族譜,建立宗祠。朱熹認為儒者應當努力從事個人修身,并進而擴展到家族。他們的這些主見反映出()A.商品經濟發展侵蝕傳統思想B.宗族成為重要社會基層力氣C.文人士大夫的社會責隨意識D.傳統家庭生活發生重大變更【答案】C【解析】宋代理學家們主見復原古代的宗法制度,提高個人修養,從而提高整個宗族和社會的素養和發展水平,體現文人士大夫的社會責隨意識,故選C項;材料的內容體現的是理學家的責隨意識,商品經濟發展對傳統思想有影響,材料沒有體現商品經濟發展侵蝕傳統思想,解除A項;材料的內容是宋代理學家的思想,體現的是他們的社會責隨意識,沒有涉及宗族成為重要社會基層力氣,解除B項;宋代的家庭生活依舊是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沒有發生變更,材料的內容體現的是理學家的責隨意識宋代的家庭生活依舊是男耕女織的小農生活,沒有發生變更,材料的內容體現的是理學家的責隨意識,解除D項。10.(2024·福建福州中學畢業班3月質量檢測·4)史書記載:兩宋時期,日商曾一次性高價收購10萬貫宋錢帶回日本;高麗國頒令“小平錢(宋銅錢)許入而不許出”;蘇轍記錄“(北界)公私交易并使本朝銅錢”。兩宋朝廷亦屢下禁令阻擋銅錢外流。這反映了宋朝()A.對外貿易出現了嚴峻入超B.貨幣呈現出國際化趨勢C.商品經濟占據了主導地位D.政府經濟調控實力弱化【答案】B【解析】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宋代經濟的史實可知,宋代經濟強盛,隨著文化溝通和海外貿易的旺盛,宋代的主要貨幣銅錢也流向很多國家和地區,在一些國家中充當了主幣或輔幣的角色,體現出宋朝貨幣呈現出國際化趨勢,故選B項;入超指對外貿易中進口大于出口,材料強調的是宋朝貨幣流入各國,與對外貿易嚴峻入超無關,解除A項;兩宋時期,小農經濟占據主導地位,解除C項;兩宋政府下令阻擋貨幣外流,但未體現出結果如何,無法得出政府經濟調控實力弱化的結論,解除D項。11.(2024·遼寧沈陽一模·5)北宋都城汴梁房價高、房租貴,朝廷多次下令限制官員購置房產,要求租戶降低租金。并頒布法令規范房產交易,收取確定比例契稅。這一現象反映北宋()A.冗官現象導致了財政危機B.重農抑商阻礙了經濟發展C.交易稅成為主要收入來源D.政府用多種手段管控經濟【答案】D【解析】“朝廷多次下令限制官員購置房產”屬于行政吩咐手段,“頒布法令規范房產交易”屬于法律手段,“收取確定比例契稅”屬于稅收條件手段,可知當時政府運用多種手段來管控經濟,故選D項;限制官員購置房產并不等同于政府財政出現危機,解除A項;“并頒布法令規范房產交易”反映的是政府對房產交易的規制,與重農抑商無關,解除B項;沒有其他稅種作對比,僅據“收取確定比例契稅”,不足以得出該稅種成為主要的稅收來源的結論,解除C項。12.(2024·河北衡水中學全國高三其次次聯合考試·26)宋朝勸學詩歌的數量浩大,其創作者有身居要職的高官,也有寒門學子,有理學大家,也有僧人道士,創作主體特別廣泛。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得益于()A.商品經濟的發展B.程朱理學的興起C.科舉取士的實行D.崇文意識的流行【答案】D【解析】據材料“創作主體特別廣泛”可知,宋朝文學創作風氣深厚,其主要得益于宋朝重文輕武風氣所形成的崇文意識的流行,故選D項;與商品經濟的發展相關聯的是市民文化的興起和發展,且“理學大家”“僧人道士”等也與商品經濟無關,解除A項;“僧人道士”創作勸學歌與程朱理學的興起無關,B項不能全面概況材料信息,解除B項;“僧人道士”創作勸學歌的目的并非為了科舉取士,解除C項。13.(2024·江蘇常州高三下學期期初調研考試·4)宋開寶六年,宋太祖親自對錄用的省試進士進行覆試,從今確立了科舉考試三級制。全部登科人,由此都成了“天子門生”。宋代改革科舉制度的根本目的在于()A.防范考試出現徇私舞弊B.進一步加強君主專制C.廣泛吸引人才參與政權D.使中心收回取士大權【答案】B【解析】從材料“全部登科人,由此都成了‘天子門生’”,以及中國古代師生關系如父子特別親密,可知宋代科舉制度會形成官員如對師父一樣更加聽從效忠天子的更緊密的君臣關系,有利于加強君主專制,故選B項;君主親自進行考試可以防止考試出現徇私舞弊的現象,但不能體現“全部登科人,由此都成了‘天子門生’”的意義,解除A項;宋代科舉制的改革使考中的官員成為了天子的門生,有利于吸引人才,但不是科舉改革的根本目的,解除C項;隋唐設立科舉制,由中心命題考試選拔人才,就已把地方取士大權收歸中心,解除D項。14.(2024·湖北七市(州)教科研協作體高三3月聯考·4)宋代流行“榜下捉婿”,即發榜之日各地富紳們爭相選擇登第士子做女婿。蘇東坡有詩云:“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王安石也說,“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材料意在強調宋代()A.理學思想成熟B.商品經濟旺盛C.社會階層流淌D.女性地位提高【答案】C【解析】“發榜之日各地富紳們爭相選擇登第士子做女婿”,說明富紳們特別渴求才子做自己的女婿,通過科舉考試,平民百姓也可以走上仕途,導致社會階層發生流淌,故選C項;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的科舉考試,理學思想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標記性人物是朱熹,材料沒有涉及,解除A項;材料反映的是宋代的科舉考試,宋代商品經濟的旺盛可以從“市”突破時空限制得出,材料沒有涉及,解除B項;宋代受到理學的影響,女性社會地位低下,解除D項。15.(2024·廣東廣州一模·4)銷金是指將黃金磨成粉末后撒在器物表明以形成紋飾的工藝。北宋前期,政府頒布銷金禁令,規定銷金工藝只能用于朝廷禮器或供上層婦女運用,并采納行政手段來保證禁令的執行,但“禁令屢下,民間無視”。這反映出宋代()A.嚴格執行重農抑商政策B.經濟發展沖擊等級秩序C.商品經濟發展亟需貨幣D.理學影響日常消費觀念【答案】B【解析】銷金禁令的頒布是為了維護等級,而隨著宋代商品經濟的發展,民間的銷金現象屢禁不止,說明當時商品經濟發展沖擊等級秩序,故選B項;重農抑商指重視農業、以農為本,限制工商業的發展,與材料無關,解除A項;銷金是身份和財寶的象征,不是貨幣,解除C項;理學強調倫理等級,而材料卻沖擊了等級,解除D項。16.(2024·河北衡水中學高三其次次聯考·26)宋仁宗時蔡襄曾說:“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詞進:大臣,文士也……邊防大帥,文士也。”甚至有人認為“狀元登第,雖將兵數十萬,復原幽……凱歌勞還,獻捷太廟,其榮亦不行及也”。這表明當時()A.文武官員皆通過科舉入仕B.政府無意收復北方邊土C.統治者推行重文抑武政策D.中心集權制度遭到破壞【答案】C【解析】題干提到“大臣”、“邊防大帥”都是文人,有“將兵數十萬,復原幽”的軍功都不如“狀元登第”,說明統治者重文輕武,故選C項;題干說到文武官員多是文士擔當,并沒有提到入仕途徑,解除A項;宋代君臣一心期盼收復幽云十六州,解除B項;題干提到的是官員任用多是文士,且當時中心集權制度是得到加強了的,解除D項。17.(2024·湖南長郡十五校高三第一次聯考·5)在參觀博物館的活動中,四位同學對右面這件宋代瓷器產生了深厚愛好并綻開探討,它最可能是()A.定窯代表作秘色瓷B.汝窯青瓷作品風格C.鈞窯青花瓷代表作D.景德鎮哥窯的青瓷【答案】B【解析】宋朝有五大名窯,汝窯胎質細潔,釉色多呈天青,青中帶藍,晶瑩發亮,堪稱宋瓷之精品,與圖片顏色相符,故選B項;唐朝越窯的秘色瓷極為珍貴,而定窯以燒制白瓷為主,與圖片顏色不符,解除A項;成熟的青花瓷在元朝出現,鈞窯生產的產品被稱為“鈞紅”和“鈞紫”,解除C項;哥窯相傳在浙江龍泉,不在景德鎮,解除D項。18.(2024·山東臨沂學業水同等級模擬考試·4)表1是由宋人文集中抽樣出的206例士人階層女性閱讀者的墓志資料統計而成的。這反映出宋代士人階層女性()表1閱讀內容閱讀人數百分比排序佛道經典10551%1儒家經典6933%2史書3316.1%3詩詞文3014.6%4女教典籍219.2%5音樂193.2%6家訓83.9%7天文醫藥等83.9%7諸子百家等52.4%9A.閱讀目的具有較強功利性B.社會地位得到極大提高C.蔑視傳統的綱常禮教觀念D.深受崇文抑武風氣影響【答案】D【解析】儒佛道書目占到80%以上,沒有兵書,說明宋代崇文抑武的用人政策干脆影響到士人階層閱讀書目的類別,故選D項;宋代女性不能參與科舉考試,其讀書的目的并非為了求取功名,故不具有較強的功利性,解除A項;僅據女性讀書的類別無法推知其社會地位如何,解除B項;閱讀儒家經典明顯是受綱常倫教觀念的影響,而非對傳統綱常倫教的蔑視,解除C項。19.(2024·廣東汕頭一模·3)某大臣在邊疆戰事緊急之際向皇帝上書指出:“(本朝制度)分軍、民為二體,別文、武為兩途,宣敕并行,爭論難一,事無責任,更相顧望”。該大臣批判的是()A.丞相制度B.三省六部制C.二府三司制D.行省制度【答案】C【解析】北宋初期為加強君主專制,實行二府三司制,“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分別奏事,過度分權導致了官僚的職責割裂和軍隊戰斗力低下,故選C項;丞相是中國古代最高行政長官的通稱,與“分軍、民為二體”不符,解除A項;“爭論難一,事無責任”與隋唐時期三省六部制的官員職責明確不符,解除B項;元代在全國推行管理地方的行省制度與“分軍、民為二體”不符,解除D項。20.(2024·山東濟南高三十一校開學聯考·5)定額租始于唐宋時期,清代時在江南地區已成為占主導地位的租佃形式。在定額租下,地主階級的經營權甚至部分全部權向佃農轉移,這成為宋以后封建租佃制最重要和最本質的進步。宋以后定額租的發展()A.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B.抑制農夫的生產主動性C.導致土地兼并不斷加劇D.促使新的生產關系出現【答案】A【解析】定額租的發展,放松了封建土地對農夫的束縛,有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故選A項;定額租的發展,有利于提高農夫的生產主動性,解除B項;導致土地兼并的主要緣由是土地私有制,與定額租的發展無關,解除C項;定額租的發展與新的生產關系——資本主義出現沒有必定因果聯系,解除D項。21.(2024·山東濟南高三十一校開學聯考·4)圖2為古代某時期南北方人口統計變更表。據此可以推知當時()
圖2南北方人口變更趨勢(單位:萬人)A.經濟重心已轉移至南方B.國家政治中心漸漸北移C.南方社會的影響力上升D.北方戰亂經濟發展遲滯【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了742年—1080年,北方人口銳減,南方人口增多,結合所學可知,此時正值唐末至北宋,北方戰亂較多,南方相對穩定,吸引了大量北方人口南遷,說明白南方社會的影響力上升,故選C項;南宋時期經濟重心轉移至南方,解除A項;此時期國家政治重心漸漸南移,解除B項;北方戰亂較多,經濟遭到確定破壞,但并非遲滯,解除D項。22.(2024·福建漳州一模·4)下表是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南方與北方經濟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園藝師團隊合作與管理能力試題及答案
- 企業財務分析實務應用試題及答案
- 篷布抗風性能優化考核試卷
- 銀行從業資格證考試職業生涯規劃試題及答案
- 證券從業資格證考試的歷史與未來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機械式停車設備司機】模擬考試題及答案
- 農旅規劃方案范本
- 2024年項目管理認證實踐試題及答案
- 受污染耕地治理施工方案
- 2023年中國電子集團總部16個崗位公開招聘16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JJF 1338-2012相控陣超聲探傷儀校準規范
- 中考數學復習備考-幾何專題突破與拓展訓練題
- GB/T 14388-1993木工硬質合金圓鋸片
- 衛生院B超、心電圖室危急值報告制度及流程
- 腫瘤化療-課件
- 第三節鋼筋混凝土排架結構單層工業廠房結構吊裝課件
-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檔案
- 產品路標規劃-綜述2.1
- 2023年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單招考試面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電子制造技術-電子封裝》配套教學課件
- 粉筆國考行測模考大賽第八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