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帶答案)_第1頁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帶答案)_第2頁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帶答案)_第3頁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帶答案)_第4頁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測試卷(帶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學期第三單元綜合測試時間:120分鐘滿分:120分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蟬則千轉不窮 B.回清倒影C.窺谷忘反 D.略無闕處2.下列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沿溯阻絕哀轉久絕C.回清倒影清榮峻茂D.不見曦月隱天蔽日3.下列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春冬之時 B.實是欲界之仙都C.康肅笑而遣之 D.水陸草木之花4.下列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A.至/于夏水襄陵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青林/翠竹,四時/俱備D.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三峽》選自酈道元的《水經注》,《水經注》是我國古代的一部游記名著。B.《答謝中書書》作者陶弘景,南朝齊梁時思想家。C.蘇軾是宋代文學家,《記承天寺夜游》寫于被貶黃州期間。D.《使至塞上》是王維的一首邊塞詩,其晚年多寫山水詩,成就很高。6.詩文默寫。(1)牧人驅犢返,_____。(王績《野望》)(2)相顧無相識,____。(王績《野望》)(3)____,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4)______,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5)月下飛天鏡,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6)曉霧將歇,_____。(陶弘景《答謝中書書》)(7)李白《渡荊門送別》中“____,_____”兩句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8)王維《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描繪了古絲綢之路上大漠雄奇壯麗的風光。(9)《記承天寺夜游》中蘇軾與友共賞中庭月色,“____,____”兩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駁的幽靜迷人夜景。(10)落日受到詩人的青睞。王績在《野望》用“____,____”寫山中落日;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寫旅途落日。二、閱讀品悟閱讀《三峽》,完成下列小題。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7.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略無闕處()(2)則素湍綠潭()(3)至于夏水襄陵()(4)雖乘奔御風()8.翻譯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三峽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點。10.文章最后的漁者歌謠體現了三峽秋景怎樣的特點?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與朱元思書吳均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2)猿則百叫無絕()(3)經綸世務者()(4)在晝猶昏()12.翻譯下列句子。(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寫“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14.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范石湖①使北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謂河南乃宋朝陵寢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茲事至重,須與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諭之,議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為未可,而圣意堅不回。至能遂自為一書,述圣語。至虜庭,納之袖中。既跪進國書,伏地不起。時金主乃葛王也,性寬慈,傳宣問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書,奏曰:“臣來時,大宋皇帝別有圣旨,難載國書,令臣口奏。臣今謹以書述,乞賜圣覽。”書既上,殿上觀者皆失色。至能猶伏地。再傳宣曰:“書詞已見,使人可就館。”至能再拜而退。虜中群臣咸不平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至能將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國書中明報,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墮欺罔之罪。”虜主許之。報書云:“口奏之說,殊駭觀聽,事須審處,邦乃孚休。”既還,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選自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注]①范石湖:即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致能),自號此山居士,又號石湖居士,世稱范石湖。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意思。(1)愿反侵地()(2)議定乃行()(3)至能徐出袖中書()(4)虜主許之()16.用“/”給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虜中群臣咸不平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1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至能遂自為一書,述圣語。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還,上甚嘉其不辱命。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同樣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終“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終“挺劍而起”。你怎樣看待他們的行為?請簡要分析。三、寫作19.請以“這里,也是我的舞臺”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

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下列句中沒有通假字的一項是()A.蟬則千轉不窮 B.回清倒影C.窺谷忘反 D.略無闕處[答案]B[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通假字的理解能力。通假字,是泛指中國古書的用字現象之一,“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種種原因,書寫者沒有使用本字,而臨時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來替代。A項“轉”通“囀”;C項“反”通“返”;D項“闕”通“缺”。2.下列句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自三峽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B.沿溯阻絕哀轉久絕C.回清倒影清榮峻茂D.不見曦月隱天蔽日[答案]D[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實詞一詞多義這一考點的掌握情況。文言文中有一些詞是一詞多義,要確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據上下文的內容來考慮。A項“自”分別譯為“在”“如果”;B項“絕”分別譯為“斷絕”“消失”;C項“清”分別譯為“清波”和“(水)清澈”;D項都譯為“太陽”。故選D。3.下列句中“之”的意義和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A.春冬之時 B.實是欲界之仙都C.康肅笑而遣之 D.水陸草木之花[答案]C[解析][詳解]這道題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點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辨析,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要在平時的文言文學習中經常積累、對比,從而掌握虛詞的用法。C項中“之”意思是“代詞,他”,其他三項都是“結構助詞,的”。4.下列節奏劃分有誤的一項是()A.至/于夏水襄陵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C.青林/翠竹,四時/俱備D.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答案]A[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給文言文斷句的能力。文言文斷句首先要讀懂句子的意思,根據句子的意思可以準確斷句。句子意思讀不懂的時候,也可根據虛詞、對話、修辭、句子結構成分、文言文固定格式、習慣句式等斷句。A項劃分錯誤,正確的停頓應為:至于/夏水襄陵。5.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有誤的一項是()A.《三峽》選自酈道元的《水經注》,《水經注》是我國古代的一部游記名著。B.《答謝中書書》作者是陶弘景,南朝齊梁時思想家。C.蘇軾是宋代文學家,《記承天寺夜游》寫于被貶黃州期間。D.《使至塞上》是王維的一首邊塞詩,其晚年多寫山水詩,成就很高。[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水經注》是我國古代的一部地理名著。點睛:文學常識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體知識等。重點記憶課本涉及到的和名著導讀中列出的作品。平時注意積累,理出線索,形成體系。6.詩文默寫。(1)牧人驅犢返,_____。(王績《野望》)(2)相顧無相識,____。(王績《野望》)(3)____,淺草才能沒馬蹄。(白居易《錢塘湖春行》)(4)______,芳草萋萋鸚鵡洲。(崔顥《黃鶴樓》)(5)月下飛天鏡,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6)曉霧將歇,_____。(陶弘景《答謝中書書》)(7)李白《渡荊門送別》中“____,_____”兩句用游動的視角來描寫景物的變化。(8)王維《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描繪了古絲綢之路上大漠雄奇壯麗的風光。(9)《記承天寺夜游》中蘇軾與友共賞中庭月色,“____,____”兩句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寫出了月光澄碧中竹影斑駁的幽靜迷人夜景。(10)落日受到詩人的青睞。王績在《野望》用“____,____”寫山中落日;馬致遠在《天凈沙·秋思》中用“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寫旅途落日。[答案](1).獵馬帶禽歸(2).長歌懷采薇。(3).亂花漸欲迷人眼(4).)晴川歷歷漢陽樹(5).云生結海樓(6).猿鳥亂鳴。(7).山隨平野盡,(8).江入大荒流(9).大漠孤煙直,(10).長河落日圓”(11).庭下如積水空明,(12).水中藻、荇交橫(13).樹樹皆秋色,(14).山山唯落暉[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古詩文的能力。此類題屬于基礎題,也是各地中考語文必考題。古詩文默寫題不論分幾種類型,都是以記憶、積累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賞析。解題時一是要透徹理解詩歌的內容,二是要認真審題,找出合適的詩句,三是答題時不能寫錯別字。“禽”“薇”“圓”“庭“暉””都是易錯字,注意和形似字、同音字的辨析。[點睛]此題考查學生對古詩文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要求學生默寫出指定的文句。這類題目要求學生日常加強背誦識記,尤其是不僅能背誦,還要能默寫,避免作答時出現錯別字。二、閱讀品悟閱讀《三峽》,完成下列小題。三峽酈道元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7.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含義。(1)略無闕處()(2)則素湍綠潭()(3)至于夏水襄陵()(4)雖乘奔御風()8.翻譯下列句子。(1)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三峽的山”和“夏季的水”的特點。10.文章最后的漁者歌謠體現了三峽秋景怎樣的特點?[答案]7.(1).絲毫(2).白色的(3).升到高處(4).即使8.(1).如果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時候,就看不見太陽和月亮。(2).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回旋著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9.三峽山的特點是連綿不斷、高聳峻拔。夏季江水的特點是江水盛大、水流湍急。10.寂靜凄清。[解析][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的解釋,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只有對重點字詞解釋正確了,才能進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別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現象、一詞多義的理解。其中“雖”是“即使”的意思。[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自:如果;曦:日光;素:白色。點睛:翻譯語句時一定要先回到語境中,根據語境讀懂句子的整體意思,思考命題者可能確定的賦分點。具體的方法是:首先找出關鍵實詞、虛詞,查看有無特殊句式,運用“留”“刪”“調”“換”“補”的方法,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然后按現代漢語的規范,將翻譯過來的內容進行適當調整,達到詞達句順。[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文章信息、歸納文章內容的能力。選文中有關的山的描寫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可見山之連綿不斷,高聳峻拔;描寫水的句子有“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有時朝發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可見水勢盛大,水流湍急。[10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引用歌謠的作用。解答此題的關鍵是在理解全文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引用的內容來分析作用即可。“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一句,通過寫猿悲涼的叫聲,從側面寫出三峽秋季景色的寂靜凄清,突出了三峽山高水長,秋天蕭瑟凄清的特點。選自《水經注》作者:酈道元年代:北魏參考譯文:在三峽七百里之間,兩岸都是連綿高山,完全沒有中斷的地方;重重疊疊的懸崖峭壁,遮擋了天空和太陽。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等到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丘的時候,下行或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擋了,不能通航。有時候皇帝的命令要緊急傳達,這時只要早晨從白帝城出發,傍晚就到了江陵,這中間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騎上飛奔的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看見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碧綠的潭水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極高的山峰上生長著許多奇形怪狀的柏樹,山峰之間有懸泉瀑布飛流沖蕩。水清,樹榮,山高,草盛,確實趣味無窮。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時候或下霜的早晨,樹林和山澗顯出一片清涼和寂靜,經常有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持續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蕩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才消失。所以三峽中漁民的歌謠唱道:“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與朱元思書吳均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11.解釋文中加點的詞。(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2)猿則百叫無絕()(3)經綸世務者()(4)在晝猶昏()12.翻譯下列句子。(1)負勢競上,互相軒邈。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作者寫“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14.選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案]11.(1).憑借、依仗(2).停止、消失(3).籌劃、治理(4).白天12.(1).(山巒)憑依(高峻的)地勢競相向上,(好像在)相互(爭著)往高處和遠處伸展。(2).(那些)治理社會事務的人,看到(這些優美的)山谷(也會)流連忘返。13.表達出作者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和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表達對朋友婉言相勸);從側面襯托了山水的奇異之美。14.作者觸景生情,自然流露出對追求利祿之徒的蔑視,含蓄傳達出愛慕美好自然、避世隱退的高潔志趣。(意思對即可)[解析][1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重點實詞的解釋,是初中生學習文言文最基礎的一項。只有對重點字詞解釋正確了,才能進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別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詞類活用現象、一詞多義的理解。其中“經綸”意思是“籌劃、治理”。[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句子的翻譯能力。文言文的翻譯一般有直譯和意譯兩種方法,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負:憑借;軒邈:向高處和遠處伸展;窺:看;反:通“返”。[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中句子作用的分析能力。答題時需要通曉全文大意,理解相關的語句,分析其作用。作者設想“鳶飛戾天者”和“經綸世務者”來到這里會引發的感受,這樣寫的目的是作者設想追逐名利、熱衷于官場的人看到富春江景色后產生“望峰息心”和“窺谷忘反”的感受,以此烘托出山水的奇異之美,表達作者愛慕自然、避世退隱的高潔志趣。[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首先要仔細閱讀文章,在正確理解字詞意思的基礎上通譯全文,結合寫作背景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描寫了富春江美麗的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富春江奇山異水的熱愛和贊美,也表達了作者鄙棄功名利祿、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選自《藝文類聚》作者:吳均年代:南朝梁參考譯文:風停了,煙霧都消散盡凈,天空和遠山呈現出相同的顏色。(我乘著船)隨水流漂浮移動,隨心所欲,任船所致觀賞景物。從富陽到桐廬大約(相距)一百里左右,奇異的山水,是天下絕無僅有的。江水都呈青綠色,深深的水流清澈的千丈也能見底。游魚和細石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一直看下去,毫無障礙。湍急的水流比箭還快,洶涌的波浪猛似奔馬。兩岸的高山,都長著耐寒常綠的樹,(高山)憑依山勢,爭著向上,仿佛競相向高處和遠處伸展;(它們)爭相比高遠,筆直地向上指向(天空),形成了成千成百的山峰。泉水沖激著石頭,發出泠泠的響聲;美麗的鳥兒相向鳴叫,鳴聲諧而動聽。(樹上的)蟬兒長久不斷地鳴唱,(山中的)猿猴也時刻不住地啼叫。像老鷹飛到天上那樣追逐名利的人,看到(這些雄奇的)山峰,追逐名利的心就平靜下來;那些辦理政務的人,看到(這些幽美的)山谷,(就會)流連忘返。橫斜的樹枝在上面遮蔽著,即使在白天,也像黃昏時那樣昏暗,稀疏的枝條交相掩映,有時可以見到陽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范石湖①使北淳熙中,范至能使北,孝宗令口奏金主,謂河南乃宋朝陵寢所在,愿反侵地。至能奏曰:“茲事至重,須與宰相商量,臣乞以圣意諭之,議定乃行。”上首肯,既而宰相力以為未可,而圣意堅不回。至能遂自為一書,述圣語。至虜庭,納之袖中。既跪進國書,伏地不起。時金主乃葛王也,性寬慈,傳宣問使人何故不起。至能徐出袖中書,奏曰:“臣來時,大宋皇帝別有圣旨,難載國書,令臣口奏。臣今謹以書述,乞賜圣覽。”書既上,殿上觀者皆失色。至能猶伏地。再傳宣曰:“書詞已見,使人可就館。”至能再拜而退。虜中群臣咸不平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至能將回,又奏曰:“口奏之事,乞于國書中明報,仍先宣示,庶使臣不墮欺罔之罪。”虜主許之。報書云:“口奏之說,殊駭觀聽,事須審處,邦乃孚休。”既還,上甚嘉其不辱命。由是超擢,以至大用。(選自南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注]①范石湖:即范成大(1126—1193),字至能(致能),自號此山居士,又號石湖居士,世稱范石湖。15.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中的意思。(1)愿反侵地()(2)議定乃行()(3)至能徐出袖中書()(4)虜主許之()16.用“/”給文中畫波浪線句子斷句。(限斷兩處)虜中群臣咸不平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17.用現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至能遂自為一書,述圣語。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既還,上甚嘉其不辱命。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同樣是出使,范成大使北,始終“伏地不起”;唐雎使秦,最終“挺劍而起”。你怎樣看待他們的行為?請簡要分析。[答案]15.(1).通“返”,歸還(2).才(3).慢慢地(4).答應、應允16.虜中群臣咸不平/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17.(1).范至能于是自己寫了一封信,把皇上的話寫在上面。(2).(范至能)回來以后,皇上對他不辱使命大加贊賞。18.示例:兩人都具有勇敢、鎮定和自信的性格,都是忠肝義膽(具有愛國情懷),都是英雄,都不辱使命。只是因為時勢不同,任務各異,所以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解析]選自《鶴林玉露》作者:羅大經年代:南宋[15題詳解]為解答此類題目,一定要先翻譯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釋詞語,并注意通假字、古今異義、詞類活用等特殊情況,平時要注意積累并識記一些常見的實詞。①句意:希望能把略去的地方歸還。反:通“返”,歸還;②句意:商議好了我才動身。乃:才。③句意:范成大慢慢從袖子里拿出了國書。徐:慢慢地;④句意:金主答應了他。許:答應。[16題詳解]一般來說,主謂之間應該有停頓,句領起全句的語氣詞后應該有停頓,幾個連動的成分之間也應該有停頓。所以劃分句子節奏時,除了要考慮句子的意思,還要考慮句子的結構。根據句意來劃分。句意:金國的群臣都憤憤不平,議論著扣留范成大,而金主沒有允許。故斷為:虜中群臣咸不平/議羈留使人/而虜主不可。[17題詳解]翻譯的要求是做到“信、達、雅”,翻譯的方法是“增、刪、調、換”,具體到某一句子時要注意通假字、詞類活用、一詞多義、特殊句式等情況,如遇倒裝句就要按現代語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譯時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充完整。①重點詞有:為:寫。②重點詞有:嘉:贊賞。[18題詳解]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解答此題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內容。根據具體內容分析。范成大是冒著欺罔之罪替皇帝傳口諭,而唐雎是在國家存亡的危急關頭出使秦國的,他們出使時的情況時局不同,任務和目的也不相同,所以采取了不同的方法,但都展示了兩個人強烈的愛國情懷,以及勇敢、鎮定、不畏強權的性格。參考譯文:隆興年間,范成大出使金國,宋孝宗命令他口頭奏請金主。說河南是宋朝埋葬先帝的地方,希望能把侵略的地方歸還。范成大上奏說:“這件事很重大,必須與宰相商量,我請求將皇帝的意思一起寫在國書中,商議好了我才動身。”皇帝開始答應了,不久宰相堅決認為不可,而皇帝的意思堅決不寫。到金國燕山行宮后,范成大秘密地草擬奏章,具體論述接受國書的儀式,把它放入懷中。范成大跪著進獻國書,伏在地上不起來。當時金主是葛王,性情寬厚仁慈,問他為什么不起來。范成大慢慢從袖子里拿出了國書,奏說:“我來時,大宋的皇帝另有圣旨,難以寫進國書,讓我口奏。我現在用書面來講述,請求金主看一看。”國書呈上,宮殿上的大臣們都失了色。范成大仍然伏地不起。金主再次說:“國書已經看過了,可以到館驛休息。”范成大拜了兩拜退下了。金國的群臣都憤憤不平,議論著扣留范成大,而金主沒有允許。范成大將要回去,又奏說:“口奏的事情,在國書中已經很明確,仍要先宣告,希望自己沒有欺瞞之罪。”金主答應了他。回信說:“口奏之說,看了聽了特別讓人震驚,事情必須審慎處理,國家才能信譽美好。”(范成大)回來以后,皇上對他不辱使命大加贊賞。因此重用了他。三、寫作19.請以“這里,也是我的舞臺”為題,寫一篇文章。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書寫要正確、規范、美觀。[答案]這里,也是我的舞臺舞臺,不在乎大不大,不在乎有多少人關注,只在乎臺上主角的我是否熱愛它,是否享受它,是否可以通過它看到最本質的美好。不知是因為快要臨近大考,還是怎的,我的心里時常有朵灰色的云在飄來飄去。再加上一次意外,我的臉被大地狠狠地吻了幾下,終日帶著個有著消毒水味道的藍色口罩,我整個人快成了憂郁的藍色。小區旁,依著小河那條柏油大路已基本完工。媽媽見我心情不佳,催我出去走走。我貼著路邊走邊看,空氣清新極了。仰頭看天,那迷人的月亮披著一層淡淡的薄紗在空中跳躍著前行。多么美好的舞臺啊!我好想在這樣的舞臺里,大聲唱唱歌。在這路上漫步的,不僅我一人,還有些乘著涼意出來的人。不出意外地,人們看著我戴個大口罩,都忍不住看幾眼。我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去,回避別人驚奇的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