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1課第1框追求智慧的學問隨堂訓練含解析部編版必修4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1課第1框追求智慧的學問隨堂訓練含解析部編版必修4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1課第1框追求智慧的學問隨堂訓練含解析部編版必修4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第1框追求才智的學問一、選擇題1.畢達哥拉斯提出:哲學家不是“有才智的人”而是“愛才智的人”,哲學就是“追求才智的學問”。下列關于“追求才智的學問”觀點正確的是(C)A.“追求才智的學問”是“愛才智的人”想象出來的B.源于生活實踐的思想方法都是“追求才智的學問”C.“追求才智的學問”源于人對實踐的追問和思索D.只有真正的“追求才智的學問”才具有存在的意義[解析]“追求才智的學問”源于人對實踐的追問和思索,故C正確;“追求才智的學問”源于生活和實踐,A表述錯誤,解除;B中“都是”表述肯定化,錯誤;D表述肯定化,錯誤。2.歐豪年先生是當代聞名畫家。他通過對水墨和色調的大膽運用,把中國畫的筆墨氣韻與民族文化精神高度融合,將“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發揮到了極致。這說明(D)A.哲學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其任務就是揭示詳細事物發展的規律B.哲學為促進人們實踐活動的開展供應了科學的世界觀C.哲學是對人們實踐活動的概括和總結D.哲學能夠為人們的實踐活動供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解析]哲學揭示的是關于世界的一般規律,A項錯誤;哲學有科學和非科學之分,B項錯誤;C項說法正確但與題意無關;D項正確揭示了哲學的作用。3.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觀,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學家。哲學和世界觀的區分是(B)A.前者是科學的,后者不肯定科學B.前者是系統化理論化的體系,后者是自發形成的缺乏理論論證的零散的觀點C.前者能指導實踐,后者對實踐不起作用D.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后者要經過學習才能駕馭[解析]題干設問中的指向是區分,不是兩者的聯系,通過此題讓我們正確駕馭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世界觀人人都有,而哲學要經過學習才能駕馭,兩者都有科學與非科學之分,都可以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由此培育我們的科學精神,所以A、C、D三項表述錯誤,B項符合題意。4.在某種意義上,現在真正的思想進步是科學努力的結果。哲學已經把責任交給了它原來的分支,如物理學和心理學。哲學家現在能夠做的只剩下供應某種思想腳手架用以支撐這個宏大的實證建筑。這說明(D)①詳細科學正取代哲學發揮指導作用②詳細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③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④哲學為詳細科學探討供應方法論的指導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詳細科學和哲學的探討領域不同,不能相互取代;不是全部的哲學都是科學的,哲學是世界觀與方法論的統一,①③表述錯誤;材料中“真正的思想進步是科學努力的結果”體現了②,“供應某種思想腳手架用以支撐這個宏大的實證建筑”體現了④。D項正準確題。二、非選擇題5.中國古代文化中,隱藏著豐富的哲學才智。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屈原有一篇《天問》,里面的“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誰能極之?馮翼惟象,何以識之?”表達了其對世界本質的理性探究、對人類社會的總體相識,在那個時代,已不啻構建了一座精神的巨峰。關于屈原的寫作靈感與緣由,漢朝王逸在《楚辭章句》里有一段描述,“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經驗陵陸。嗟號昊旻,仰天嘆息。見楚有先王之廟及公卿祠堂,圖畫天地山川神靈,琦瑋僪佹……因書其壁,呵而問之”,遂成《天問》。材料二兩小兒辯日的故事婦孺皆知,孔子作為春秋時期的哲學家而“不能決”,其根本緣由在于當時人們對宇宙了解太少,孔子的哲學思想發展也受到限制。(1)談談材料一是如何體現“哲學就在我們身邊”的。(2)結合材料二,談談哲學和詳細科學的關系是怎樣的。[答案](1)①“屈原放逐,憂心愁悴。彷徨山澤,經驗陵陸。……因書其壁,呵而問之”,遂成《天問》,體現了哲學才智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②“遂古之初,誰傳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表明驚異、追問和思索是哲學的特點,哲學源于人們在實踐中對世界的追問和思索。③整個材料表明,哲學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它與我們的生活親密相關,哲學就在我們身邊。(2)①詳細科學是哲學的基礎,詳細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由于孔子所處的時代人們對宇宙了解太少,所以他的哲學思想發展受到限制。②哲學為詳細科學探討供應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正是因為孔子所處時代哲學發展還處于啟蒙階段,詳細科學的發展也受到影響,孔子作為“多知”之人對兩小兒的問題“不能決”。[解析]第(1)問,學問范圍限定是“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即第一課第一框,需回答誕生活實踐與哲學的關系。本問屬于體現類型的試題,從題型看難度不大,回答時對應材料闡明哲理即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