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文本-《淡水魚苗種產地臨床檢疫技術規范》_第1頁
標準文本-《淡水魚苗種產地臨床檢疫技術規范》_第2頁
標準文本-《淡水魚苗種產地臨床檢疫技術規范》_第3頁
標準文本-《淡水魚苗種產地臨床檢疫技術規范》_第4頁
標準文本-《淡水魚苗種產地臨床檢疫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

點擊此處添加中國標準文獻分類號

DB36

江西省地方標準

DB36/XXXXX—XXXX

淡水魚苗種產地臨床檢疫技術規范

The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freshwaterfishlarvaequarantinein

originmanufacturingareas

點擊此處添加與國際標準一致性程度的標識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

江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36/XXXXX—XXXX

目次

前言............................................................................II

1范圍...........................................................................1

2規范性引用文件................................................................1

3術語和定義....................................................................1

4檢疫對象......................................................................2

5檢疫程序和內容................................................................2

6檢疫合格標準..................................................................6

7檢疫文書的出具................................................................6

附錄A...............................................................................................................................................................8

附錄B...............................................................................................................................................................9

附錄C.............................................................................................................................................................10

附錄D.............................................................................................................................................................12

附錄E.............................................................................................................................................................13

附錄F.............................................................................................................................................................14

附錄G.............................................................................................................................................................15

附錄H.............................................................................................................................................................16

附錄I.............................................................................................................................................................17

I

DB36/XXXXX—XXXX

-JLZ.

刖百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給出的規則起草。

本文件由江西省農業農村廳提出并歸口,本文件的某些內容可能涉及專利,本文件的發布機構不承

擔識別專利的責任。

本文件起草單位:江西省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江西省水生動物疫病監控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田飛會、李小勇、劉文珍、徐節華、孟霞、黃海莉、張錦波、顧瑤、萬華敏、

范明、林一舟、裴建明。

II

DB36/XXXXX—XXXX

淡水魚苗種產地臨床檢疫技術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淡水魚苗種產地檢疫的檢疫對象、臨床檢查、采樣送檢、實驗室檢測、臨床檢疫合格

標準等技術規范。

本文件適用于江西省行政區域內的淡水魚的苗種產地臨床檢疫。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

GB/T10585.2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診斷規程

GB/T15805.5鯉春病毒血癥診斷規程

GB/T34734淡水魚類小瓜蟲病診斷規程

GB/T36190草魚出血病診斷規程

GB/T36194金魚造血器官壞死病毒檢測方法

SC/T7103水生動物產地檢疫采樣技術規范

SC/T7211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檢測方法

SC/T7212.1鯉皰疹病毒檢測方法第1部分:錦鯉皰疹病毒

SC/T7229鯉浮腫病診斷規程

SN/T1152鯉春病毒血癥檢疫技術規范

SN/T1474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檢疫技術規范

SN/T1674錦鯉皰疹病毒檢疫技術規范

SN/T3584草魚出血病檢疫技術規范

SN/T4290多子小瓜蟲檢疫技術規范

SN/T5363鯉浮腫病檢疫技術規范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1

DB36/XXXXX—XXXX

3.1淡水魚苗種Freshwaterfishlarvae

是指用于繁育、增養殖生產、科研試驗以及觀賞的淡水魚的親本(包括后備親本)、幼體、受精卵

及其遺傳育種材料。

3.2產地檢疫Quarantineinoriginmanufacturingareas

在魚類及魚類產品生產及養殖地區(例如水產養殖場)進行的檢疫。

3.3批次Batch

同一水產養殖場內或自然水體,以同一水域、同一品種、環境及養殖條件相同的水生動物為一個采

樣批次。

4檢疫對象

表1淡水魚苗種檢疫對象表

檢疫范圍檢疫對象

草魚、青魚草魚出血病、小瓜蟲病

鯉、錦鯉鯉春病毒血癥、錦鯉皰疹病毒病、鯉浮腫病、小瓜蟲病

鯽鯽造血器官壞死病、小瓜蟲病

金魚鯽造血器官壞死病、鯉春病毒血癥、小瓜蟲病

蹶、妒傳染性脾腎壞死病、小瓜蟲病

虹蹲(包括金鱗)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小瓜蟲病

其它淡水魚類小瓜蟲病

注:檢疫范圍和檢疫對象依據于農業農村部相關文件,其調整依據農業農村部最新文件而定。

5臨床檢疫程序和內容

5.1查驗養殖場防疫狀況

接到檢疫申報并受理后,受委派的漁業官方獸醫應當查驗養殖場防疫狀況,包括進出場、飼料、用

水、疾病防治、消毒用藥、養殖生產記錄和衛生管理等情況,核實養殖場過去12個月內未發生相關水生

動物疫情。

5.2臨床檢查

臨床檢查需開展群體檢查和個體檢查。

2

DB36/XXXXX—XXXX

5.2.1群體檢查

5.2.2個體檢查

個體檢杳通過外觀檢杳、解剖檢查或顯微鏡檢查等方法進行。

5.2.2.1外觀檢查

觀察鰥黏液及顏色變化,眼球有無突出、凹陷或渾濁充血等變化,體表黏液的多少,有無疳瘡、囊

腫、潰瘍、豎鱗、充血、出血等癥狀,鰭條、鱗片等損傷情況,肛門有無紅腫、拖便等現象,有無胞囊

或寄生蟲寄生等情況。

5.2.2.2解剖檢查

觀察有無腹水,脾、腎、肝、膽、脂肪、腸道、鰥、性腺、腦、心臟、脊髓、肌肉等是否正常,有

無胞囊或寄生蟲及其他病理變化等。

5.2.2.3顯微鏡檢

通過水浸片法、壓片法、涂片法、濃縮法等方法觀察體表、鰥、腸道等部位中寄生蟲感染狀況,檢

查魚類器官、組織病變情況。

5.2.4臨床檢查健康判定

在群體和個體檢查中均正常,臨床檢查健康:出現疑似附錄B~G等疫病的臨床癥狀,懷疑患有相應

疫病,及臨床檢查發現其他異常情況的,臨床檢查不合格。

5.3采樣送檢

5.3.1需采樣送實驗室檢測的情況

3

DB36/XXXXX—XXXX

(1)臨床檢查不合格的淡水魚類,應采樣進行實驗室檢測。

(2)跨省、自治區、直轄市運輸的魚類,應采樣送實驗室檢測。但以下情況除外:①已納入國家

或省級水生動物疫病監測計劃的,過去2年內無相應疫病陽性結果的;②群體和個體檢查均正常,現場

采用經農業農村部批準的快速檢測試劑盒進行檢測,結果為陰性的。

5.3.2采樣方法和數量

對有臨床癥狀的淡水魚,須挑選臨床癥狀明顯的活體,每一采樣批次,一般根據樣品大小取10~20

尾即可。對無癥狀的,指導貨主按照SC/T7103的采樣方法,按表2要求隨機取樣。

表2根據假定病原感染率確定的采樣數量表

群體大小(尾)25050010001500-1000010000或以上

2%感染率時采樣數(尾)110130140145150

5.3.3樣品封存

漁業官方獸醫和貨主共同確認樣品的真實性、代表性和有效性。封樣包裝材料應清潔、干燥,不會

對樣品造成污染和傷害;包裝容器應完整、結實、有一定抗壓、抗震性。每份樣品應分別加貼采樣標簽,

注明采樣編號、品種、日期。

5.3.4采樣記錄

現場采樣人員應嚴格按照采樣要求進行現場采集,并填寫《現場采樣記錄表》(見附錄A)。

5.3.5樣品的運送

采樣完成后,根據檢測對象和送檢要求確定送樣方式,樣品應按按規定時間及時就近送至省級農業

農村主管部門指定的具有資質的水生動物疫病診斷實驗室。

5.3.5.1活體送樣

按魚和水1:10的比例將魚和水(魚和水體積約占塑料袋體積的的2/3)放入塑料袋中,充氧、降溫

運輸,活體送至水生動物疫病實驗室處理。樣品的包裝和運輸以不泄漏、不交叉污染,保證樣品存活為

基本原則。

5.3,5.2組織樣品送樣

4

DB36/XXXXX—XXXX

有條件的可按相關疫病的檢驗方法取采樣魚的相應組織,研磨后,按1:5的比例加入運送液(含5%~

10%胎牛血清、1000g/mL慶大霉素、800g/mL青霉素、400IU/mL的制菌酶素或兩性霉素B的平衡鹽溶

液),在0?4℃下24小時內送至檢測實驗室。

5.4實驗室檢測

5.4.1樣品登記

水生動物疫病檢驗實驗室接到樣品和采樣記錄單時,應立即登記,對樣品狀態及外觀進行詳細描述,

對各個檢疫項目以及具體要求進行確認,標注樣品名稱和實驗室編號,及時將樣品進入實驗室流轉。

5.4.2樣品檢測

水生動物疫病實驗室根據檢測項目,按照國家或行業標準進行相關檢疫對象的病原微生物檢測,并

在接到樣品后20日內出具相應的檢驗報告,并及時向漁業官方獸醫反饋結果。

表3淡水魚苗檢疫對象及檢驗方法

檢疫對象檢驗方法

GB/T15805.5鯉春病毒血癥診斷規程

鯉春病毒血癥

SN/T1152鯉春病毒血癥檢疫技術規范

GB/T36190草魚出血病診斷規程

草魚出血病

SN/T3584草魚出血病檢疫技術規范

SCT7212.1鯉皰疹病毒檢測方法第1部分:錦鯉皰疹病毒

錦鯉皰疹病毒病

SN/T1674錦鯉皰疹病毒檢疫技術規范

SC/T7229鯉浮腫病診斷規程

鯉浮腫病

SN/T5363鯉浮腫病檢疫技術規范

鯽造血器官壞死病GB/T36194金魚造血器官壞死病毒檢測方法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SC/T7211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檢測方法

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GB/T10585.2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診斷規程

病SN/T1474傳染性造血器官壞死病檢疫技術規范

GB/T34734淡水魚類小瓜蟲病診斷規程

小瓜蟲病

SN/T4290多子小瓜蟲檢疫技術規范

5.4.3樣品保存

5

DB36/XXXXX—XXXX

水生動物產地樣品,自發出檢疫報告后陽性樣品需保存6個月方可作廢棄處理。病毒組織樣品必須在

-20℃以下條件保存,寄生蟲用固定液固定后常溫保存。

6臨床檢疫合格標準

6.1該養殖場近12個月未發生相關水生動物疫情。

6.2臨床檢查健康。

6.3需要經實驗室檢測的,檢測結果合格。

漁業官方獸醫根據上述臨床檢疫合格標準,結合臨床檢查情況,進行臨床檢疫結果判定;對于需要

經實驗室監測的,還應在實驗室結果反饋后進行綜合判定。

6

DB36/XXXXX—XXXX

附錄A

(資料性)

表A.l現場采樣記錄表

名稱

通訊地址

聯系人電話

漁業姓名電話

獸所在單位

通訊地址郵編

樣品名稱采樣編號

樣品數量樣品規格

品樣品狀態□無病癥;口有病癥;□瀕死;口死亡

信息

保存方式口酒精;□冰凍;□活魚;□其他

采樣時

水溫℃

環境條件pH

檢測項目

本次采樣始終在本人陪同下本次采樣已按要求及采樣標

完成,上述記錄經核實無誤,承認準執行完畢,樣品經雙方人員共

漁業

以上各項記錄的合法性。同封樣,并做記錄如上。

貨主

簽署

簽字:簽簽字:

年月日年月日

7

DB36/XXXXX—XXXX

備注:該表一份三份,一份隨同樣品轉運至檢測單位,一份貨主保存,一份由漁業官方獸醫

保存。

附錄B

(資料性)

鯉春病毒血癥簡介及典型臨床癥狀

B.1鯽感染鯽春病毒血癥簡介

鯉春病毒血癥(springviremiaofcarp,SVC),是一種由彈狀病毒科水泡性病毒屬的鯉春病毒

血癥病毒(SVCV)引起的急性、出血性并伴有高度傳染的流行病。流行于鯉科魚類中,特別是鯉和錦鯉。

該病通常與春季暴發,并引起幼魚和成魚死亡,以全身出血、腹水、膘充血、肛門突出等,發病急、死

亡率高為特征。

B.2鯉感染鯉春病毒血癥典型臨床癥狀

8

DB36/XXXXX—XXXX

注1:鯉感染鯉春病毒血癥病毒后,可見其體表鱗片松散、干澀,腦部、頭背部、大側肌、肛門、尾鰭

等部位紅腫充血。有的病魚身體發黑,腹部腫大,皮膚和鯉出血。解剖后可見體腔腹水嚴重且帶血,腸、

心、腎、膘有時連同肌肉也出血,內臟水腫。

注2:圖來源:歐陽敏、田飛次等

圖B.1

附錄C

(資料性)

草魚出血病簡介及典型臨床癥狀

B.1草魚出血病簡介

草魚出血病(HemorrhageDiseaseofGrassCarp)是由草魚呼腸孤病毒(GCRV)引起,該病毒直

徑70mm,球形顆粒,含有11個片段的雙鏈RNA,不同地區存在不同的毒株,主要感染當年草魚、青魚等

(圖11),該病主要在我國中部及南方各省流行,死亡率可高達80%以上,二齡以上的成魚則較少發病,

癥狀也較輕。水溫在20?33℃時發生流行,25?28℃為流行高峰。

B.2草魚出血病典型臨床癥狀

注1:草魚感染草魚呼腸孤病毒后,解剖見肌肉點狀或塊狀出血。

注2:圖來源:歐陽敏、田飛族等

圖C.1

9

DB36/XXXXX—XXXX

注1:草魚感染草魚呼腸孤病毒后,鰭、鯉蓋充血明顯。

注2:圖來源:歐陽敏、田飛諛等

圖C.2

注1:草魚感染草魚呼腸孤病毒后,腸壁充血、肝脾充血或因失血而發白。

注2:圖來源:歐陽敏、田飛凝等

圖C.3

10

DB36/XXXXX—XXXX

附錄D

(資料性)

錦鯉皰疹病毒病簡介及典型臨床癥狀

D.1錦鯉皰疹病毒病簡介

錦鯉皰疹病毒病(koiherpesvirusdisease,KIIVD),是由錦鯉皰疹病毒(KHV)引起的一種高傳

染性、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疫病。KHV感染譜較小,目前僅發生于錦鯉和鯉,魚苗、幼魚、成魚均可感

染。魚發病并出現癥狀24?48小時后開始死亡,死亡率可達80%?100樂對鯉和錦鯉的養殖危害性極大。

D.2錦鯉皰疹病毒病典型臨床癥狀

注1:錦鯉感染錦鯉皰疹病毒后,錦鮮、鯉皮膚上出現白色塊斑、水泡、潰瘍,鯉出血并產生大量黏液

或組織壞死,病魚鰥、腹部、鰭條、口腔充血和出血,鱗片有血絲,魚眼凹陷,一般在出現癥狀后1~2

天內死亡。

注2:圖來源:江育林

圖D.1

11

DB36/XXXXX—XXXX

附錄E

(資料性)

鯽造血器官壞死病簡介及典型臨床癥狀

E.1鯽造血器官壞死病簡介

鯽造血器官壞死病(haematopoieticnecrosisvirusdisease,HNVD)是由鯉皰疹病毒II(Cyprinid

herpesvirus2,CyHV-2)的,導致金魚、鯽等魚類死亡的一種病毒性傳染病。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

均有流行,流行水溫為22?28℃。

E.2鯽造血器官壞死病典型臨床癥狀

注1:鯽、金魚感染鯉皰疹病毒II后,表現為體色發黑,體表廣泛性充血或出血,蛆絲腫脹或鯉血管易

破裂出血,解剖后可見內臟腫大充血,鰥壁出現點狀或斑塊狀充血等癥狀。

注2:圖來源:歐陽敏、田飛凝等

圖E.1

12

DB36/XXXXX—XXXX

附錄F

(資料性)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簡介及典型臨床癥狀

F.1傳染性脾腎壞死病簡介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InfectiousspleenandkidneynecrosisvirusDisease,ISKNVD)是由傳染性

脾腎壞死病毒(Infectiousspleenandkidneynecrosisvirus)引起的,導致徽、妒等魚類死亡的

傳染性病毒病。流行時間為5T0月,以7-9月為高峰期,流行水溫為25?34°C。

F.2傳染性脾腎壞死病典型臨床癥狀

注1:班、妒感染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后,表現為體色發黑,貧血癥狀明顯,頭、鯉蓋、下頜、眼眶、

胸鰭和腹鰭基部、腹部肝區和尾鰭有出血點,肝腫大、灰白或土灰色、或白灰相間呈花斑狀、有小出

血點,腎腫大、充血、糜爛、暗紅色,脾腫大、糜爛、紫黑色。

注2:圖來源:歐陽敏、田飛凝等

圖F.1

13

DB36/XXXXX—XXXX

附錄G

(資料性)

鯉浮腫病簡介及典型臨床癥狀

G.1鯉浮腫病簡介

鯉浮腫病(Carpedemavirusdiease,CEVD)是由一種痘病毒感染鯉、錦鯉引起的高度傳染性流行

病。我國在20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