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與健康-礦物質_第1頁
營養與健康-礦物質_第2頁
營養與健康-礦物質_第3頁
營養與健康-礦物質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營養與健康——礦物質我們都知道維持人類生存的主要營養物質。一般包括六大類,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和水。礦物質作為人類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之一,是人體內無機物的總稱,是人體代謝的“管家”,有維持和調整機體的功能。礦物質和維生素一樣,是人體必須的元素,礦物質是無法自身產生、合成的,每天礦物質的攝取量也是基本確定的,但隨年齡、性別、身體狀況、環境、工作狀況等因素有所不同。人體必須的礦物質有鈣、磷、鉀、鈉、氯等需要量較多的宏量元素,鐵、鋅、銅、錳、鈷、鉬、硒、碘、鉻等需要量少的微量元素。礦物質在體內盡管量很少。但對于人體的營養和功能卻有很大的影響。礦物質攝入量不夠,會引起缺乏癥,比如說缺鈣與佝僂?。蝗辫F與貧血;缺鋅與生長發育落后;缺碘與生長遲緩、智力落后等等;而攝入量過多,會引起中毒,特別是一些微量元素。一、在人體中礦物質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1、構成機體組織的重要成份:鈣、磷、鎂----骨骼、牙齒。缺乏鈣、鎂、磷、錳、銅,可能引起骨骼或牙齒不堅固。肌肉中含有硫,神經組織中含有磷。2、為多種酶的活化劑、輔因子或組成成份:鈣------凝血酶的活化劑、鋅----多種酶的組成成份。3、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質的組成部分:碘--甲狀腺素、鐵--血紅蛋白4、維持機體的酸堿平衡及組織細胞滲透壓:酸性(氯、硫、磷)和堿性(鉀、鈉、鎂)無機鹽適當配合,加上重碳酸鹽和蛋白質的緩沖作用,維持著機體的酸堿平衡;無機鹽與蛋白質一起維持組織細胞的滲透壓;缺乏鐵、鈉、碘、磷可能會引起疲勞等。5、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和細胞膜的通透性:鉀、鈉、鈣、鎂是維持神經肌肉興奮性和細胞膜通透性的必要條件。6、參與人體代謝。磷是能量代謝不可缺少的物質,它參與蛋白質、脂肪和糖類的代謝過程;碘是構成甲狀腺素的重要成分,而甲狀腺素有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二、幾種主要的礦物質及其對人體健康的作用1、鈣:鈣是人體含量最多的礦物質,有99%的鈣存在于骨骼和牙齒里,1%存在于我們的血液,稱之為血鈣。作用:維護骨和牙齒的健康;預防進行性骨質流失及骨質疏松癥;有助于心臟和肌肉收縮、神經傳遞及血凝結;降低高血壓;紓緩胃灼熱。長期缺鈣會導致骨質異常,如骨質疏松癥。血液中的鈣含量低,會造成肌肉痙攣。然而,攝取鈣過多,可能損害人體對鋅、鎂和鐵的吸收。2、鎂:鎂是一種容易被忽視卻又十分重要的營養素。鎂在人體內70%存在于骨骼中,30%存在于軟組織和體液中,與鈣和維生素A、D一起發揮作用。作用:防止心臟病和心律不整;紓緩纖維肌瘤的癥狀;降低高血壓;減輕哮喘發作癥狀;紓緩經前期綜合征;預防糖尿病并發癥。一般缺乏鎂會增加心臟病及糖尿病的危險。嚴重缺乏能導致心律不整、疲勞、肌肉痙攣、易怒、緊張及精神錯亂。然而,攝取過多的鎂會引起腹瀉和惡心。3、鋅:礦物質鋅又稱生命的火花,它是人體所需的微量礦物質,每天只需15mg。作用:抑制感冒、流行性感冒及其他感染;治療一系列慢性疾病,從類風濕性關節炎和甲狀腺功能減退,到纖維肌瘤及骨質疏松癥;治療皮膚病,并有助于紓緩消化道疾病;提高生育能力,促進頭發的健康,減少耳鳴。少量缺鋅會導致傷口愈合不良、經常罹患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味覺和嗅覺退化,以及皮膚病如痤瘡、濕疹、牛皮癬。還能導致血糖耐量不佳及精子數降低。然而,長期服用超過100毫克的日劑量會影響免疫力,降低HDL“優質”膽固醇的含量。超過200毫克一天的大劑量可能引起惡心、嘔吐、腹瀉。4、鐵:鐵也是人體微量的礦物質,在人體60%存在血液中,30%存在肝臟中,10%存在肌肉中。作用:治療缺鐵性貧血;為懷孕期、經期流血過多的婦女所需。鐵攝取過少會使身體制造健康紅細胞的能力會減弱,造成缺鐵性貧血,癥狀是虛弱、疲勞、蒼白、氣喘、心悸和易感染疾病。而對于患有血色素沉著癥的成年人和特別易患鐵過量癥的兒童來說,過多的鐵特別危險。5、碘:碘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健康成人體內的碘的總量為30mg(20~50mg),其中70%~80%存在于甲狀腺。作用:治療碘缺乏癥;保證甲狀腺正常運作;有助于治療胸部囊病變纖維瘤?,F在已經罕見的缺碘癥狀是甲狀腺肥大。碘的攝取量低,甲狀腺激素的含量也會很低,這會導致疲倦、皮膚干燥、血脂增高、喉嚨嘶啞、反射遲緩及智力下降。6、磷:磷是人體中第二種豐富的礦物質(僅次于鈣),一般人的含量高達680克。這種礦物質的85%集中在骨骼和牙齒中,其余部分則分布在血液和各種器官中。作用:增強骨質,維護骨骼的完整;構成牙齒的釉質,并加固牙齒。缺乏磷的情況很少,但一旦缺乏,會導致骨骼和牙齒發脆、疲勞、虛弱、胃口不好、關節疼痛和僵直、易感染疾病。微量缺乏可能引起精神不濟。7、鉀:在鈣和磷之后,人體中含量第三豐富的礦物質就是鉀。鉀是一種電解質,在血液的水培養基中分解時,會帶有正電荷或負電荷。作用:降低高血壓;預防高血壓,心臟病及中風。缺乏鉀的癥狀是肌肉無力及惡心。若不補充,或會出現心力衰竭。鉀過多的癥狀包括疲勞和心律不整。即使是少量過多也可能刺激胃和引起惡心。雖然礦物質對我們的健康很重要,但我們不應隨意就進行礦物質的補充,應充分了解各種礦物質及我們自己的身體狀況,注意日常飲食,合理吸收。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加健康。附:常見礦物質作用一覽表名稱日需要量(毫克)主要生理功能主要食物來源缺乏癥過多癥中國人是否需要補充鈣800構成骨骼和牙齒、維持神經功能、維持體液平衡。牛奶、豆類、瓜子、蝦等。骨骼畸形、痙攣。膽結石、粥樣硬化。急需補充鐵15造血,組成血紅蛋白和含鐵酶,參與脂類在血液中的轉運,參與藥物有肝臟中的解毒過程。肝、肉、蛋、水果、綠葉蔬菜等。貧血、免疫力低,易感冒,肝癌。影響胰島素和性腺、心衰、糖尿病、肝硬化。急需補充鋅15激活200多種酶,參與核酸代謝和能量代謝,促進維生素的代謝,促進性機能正常,維持免疫力。牡蠣、畜禽的肉及肝臟、蛋、魚等。。食欲不振、偏食、厭食、智力發育不良、免疫力低下、中老年人生殖功能不足。妨礙銅等微量礦物質的吸收代謝,傷害神經、造血及免疫系統;影響膽固醇的平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60%嬰幼兒缺鋅,中老年人攝入量不足60%,急需補充。硒0.05抗氧化、延緩衰老、預防心血管病,提高免疫力,中和重金屬的毒性。制造骨骼,核糖核酸的無含硒豐富的食物等。心血管病、肝壞死、克山病、骨節病。神經官能癥、心腎功能障礙。全國72%的國土面積極缺硒需要補充磷700構成元素之一,輔酶的重要物質,調節能量釋放,調節酸堿平衡。造血(參與鐵的代謝),增強人體防御功能,幫助合成膠原蛋白,構成頭發所需要黑色素谷物、家禽、乳制品、肉、內臟、魚等。骨質疏松、牙齒炎蛀蝕、破壞其他礦物質元素的平衡。不需要銅2干果、谷物、魚、蝦、堅果等。貧血、心血管損傷、冠心病、腦障礙、關節炎、女性不孕。肝硬化、胃腸炎、導致鋅減少,血銅藍蛋白缺乏癥。不需要碘0.15組成甲狀腺和多種酶,調節能量,加速生長。海產品、奶、肉、加碘鹽等。甲狀腺肥大、心悸、動脈硬化。中毒、甲狀腺機能亢進。需要、服用加碘鹽可補充所需。錳3.5酶的組成成分,酶的激活劑,增強蛋白質代謝,合成維生素,防癌干果、粗谷物、桃仁、板栗、菇類等。缺錳則骨質的破壞細胞的活性大大增強,出現骨孔增加,骨組織疏松變脆,軟骨、營養不食、神經紊亂、肝癌、盆血。無力、帕金森癥、心肌梗塞。不需要氟1.5長牙骨、防齲齒、促生長、參與氧化還原和鈣磷代謝。茶葉、肉、谷物、水果等。齲齒、骨質疏松、貧血。氟斑牙、氟骨癥。不需要鎂350激活多種酶的活性,維持骨骼生長和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維持胃腸道和激素的功能。芥麥、麩皮、大麥、口蘑、黃豆、苔菜等。影響鈣的代謝引發骨質疏松、影響神經肌肉的興奮性(發生驚厥)、高血壓、糖尿病、引起血管擴張,充血,心悸。腹瀉、嗜睡、肌無力、高鎂血癥、低血鈣。不需要鉀2000維持糖、蛋白質的正常代謝,維持細胞內正常滲透壓,維持神經肌肉的應激性和正常功能,維持心肌的正常功能,維持細胞內外的酸堿平衡和電離子平衡,降低血壓。水果、蔬菜、紫菜、黃豆、冬菇、綠豆、黑木耳等。缺乏時引起肌肉無力癥、肌肉麻痹、腸閉塞、引起知覺遲鈍、反射神經低落、發育不良、慢性疾勞、高血壓。高鉀血癥,心肌自律性、傳導性和興奮性受抑制,主要表現為:神經肌肉疲乏軟弱、四肢無力,心率緩慢、心音減低。不需要鈉2200調節休內水分和滲透壓,維持酸堿平衡,維持血壓正常,增強神經肌肉興奮性。食鹽和含食鹽的食品、動物性食品等。早期癥狀為倦怠、淡漠、無神、甚至起立時昏倒;嚴重下降、視力模糊、心率加速、動脈細弱、血壓下降、肌肉痙攣、疼痛反射消失、終因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誤食過量會發生急性中毒,出現水肝、血壓上升、血漿膽固醇升高、脂肪清除率降低;長期較高量的攝入食鹽過多,易引發高血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