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卷
高二化學
考生須知:
1.本試題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90分鐘。
2.所有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卷上,寫在試卷上無效,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
3.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P:31S:32Cl:
35.5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個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
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以下屬于放熱反應的是
A.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B.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
C.氯化鏤晶體與Ba(OH)2-8H2。晶體反應D.灼熱的碳與二氧化碳反應
【答案】B
【解析】
【詳解】A.鹽酸與碳酸氫鈉反應是吸熱反應,故A不選;
B.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是中和反應,屬于放熱反應,故B選;
C.氯化鏤晶體與Ba(OH)2-8H2。晶體反應是吸熱反應,故C不選;
D.灼熱的炭與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為吸熱反應,故D不選;
故選B。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離能大小:L(P)<L(S)B.半徑大小:r(S2-)<r(K+)
電負性大小:酸性強弱:
C.x(s)<x(ci)D.HNO3<H2CO3
【答案】C
【解析】
【詳解】A.P和S的價層電子排布式分別為3s23P3和3s23P4,由于P的3P能級處于半充滿狀態,比較穩
定,難失電子,故電離能大小:l(p)>l(s),A錯誤;
B.S2和K+核外均為18個電子,核電荷數越大的半徑反而小,故S2比K+半徑大,B錯誤;
C.S和Cl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分別為6和7,C1比S吸引電子能力更強,故C1比S的電負性
大,C正確;
D.HNCh為強酸,H2c03為弱酸,酸性強弱:HNC)3>H2co3,D錯誤;
故選Co
3.某學生的實驗報告所列出的下列數據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鹽酸
B.用托盤天平稱量25.20gNaCl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某溶液的pH為2.3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時,用去某濃度的堿溶液21.00mL
【答案】D
【解析】
【詳解】A.量筒的準確度為0.1mL,無法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鹽酸,故A錯誤;
B.托盤天平的準確度是0.1g,無法用托盤天平稱量25.20gNaCl,故B錯誤;
C.pH試紙測定的溶液的pH值都是整數,不會出現小數,故C錯誤;
D.滴定管可以準確度0.01mL,可以讀到21.70mL,故D正確;
故選D。
4.下列有關化學鍵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全部由非金屬構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離子鍵
B.所有物質中都存在化學鍵
C.已知乙快的結構式為H—C三C—H,則乙煥中存在2個◎鍵(C—H)和3個無鍵(C三C)
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鍵,不存在兀鍵
【答案】D
【解析】
【詳解】A.全部由非金屬構成的化合物中可能存在離子鍵,如:氯化鏤,故A錯誤;
B.有的物質中不存在化學鍵,如稀有氣體不含化學鍵,故B錯誤;
C,已知乙煥的結構式為H—C三C—H,則乙煥中存在3個◎鍵和2個兀鍵,故C錯誤;
D.乙烷分子中只有單鍵,所以只存在◎鍵,不存在兀鍵,故D正確;
故答案選D。
【點睛】本題考查共價鍵的概念,會根據原子軌道的成鍵方式判斷共價鍵的類型,根據物質中存在的化學
鍵確定化合物類型,注意稀有氣體中不存在化學鍵。
5.下列事實:①NaHCC>3水溶液呈堿性;②NaHS04水溶液呈酸性;③長期使用鐵態氮肥,會使土壤酸
度增大;④加熱能使純堿溶液去污能力增強;⑤配制FeC%溶液,需加入一定量的鐵粉。其中與鹽類水解
有關的是
A.①③④⑤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詳解】①NaHCCh強堿弱酸鹽,水解溶液呈堿性,與鹽類水解有關,故符合題意;
②NaHS04水溶液呈酸性是由于硫酸氫鈉電離出氫離子的緣故,與鹽類水解無關,故不符合題意;
③銹鹽水解呈酸性,會使土壤酸化,與水解有關,故符合題意;
④加熱促進水解,使純堿溶液堿性增強,去污能力增強,與水解有關,故符合題意;
⑤配制FeCb溶液,需加入一定量的鐵粉,目的是為了防止Fe2+被氧化,與鹽類水解無關,故不符合題
思;
故選:B?
6.亞硝酸(HNO2)的下列性質中,不能證明它是弱電解質的是
A.把pH=2的亞硝酸溶液稀釋100倍后pH=3.5
B.O.lmol/L的亞硝酸溶液的pH約為2
C.NaNCh溶液能使酚醐試液變紅
D.100mLlmol/L的亞硝酸溶液恰好與lOOmLhn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應
【答案】D
【解析】
【詳解】A.pH=2的亞硝酸溶液氫離子濃度是0.01mol/l,稀釋100倍后應為0.0001mol/l,而pH=3.5說明
氫離子濃度比0.0001mol/l大,因為亞硝酸發生了電離,說明HNCH是弱電解質,故A錯誤;
B.0.1mol/L的亞硝酸溶液的pH約為2,說明亞硝酸部分電離,說明HNCh是弱電解質,故B錯誤;
C.NaNCh溶液能使酚獻試液變紅說明亞硝酸鈉溶液呈堿性,可以證明亞硝酸根離子可以發生水解,說明
亞硝酸為弱酸,故C錯誤;
D.100mLlmol/L的亞硝酸溶液恰好與100mLlmol/L的NaOH溶液完全反應,只能說明HCN為酸,不能說
明其電離的程度,故D正確;
故答案為D
北京時間2023年10月26日11時14分,載有3名航天員的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由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
火箭成功發射至預定軌道。火箭采用偏二甲月井[(CHs'N-NH?]為推進劑(燃料)、NO」為氧化劑。為發
揮中國空間站的綜合效益,推出的首個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宮授課”,已由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完成了四次
授課。“天宮課堂”逐漸成為中國太空科普的國家品牌。
7.偏二甲月井的制備方法為:C2H6N2O+2Zn+4HC1=2ZnCl2+H2O+(CH3)2NNH2,下列說法正確
的是
A.H20的VSEPR模型:9.
B.偏二甲朋中的N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sp3
c.H—a的0鍵電子云輪廓圖:??
D.HC1的形成過程為:HGdi:一H(61:
????
8.偏二甲股與N2。,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2H8N2(g)+2N2O4(g)=3N2(g)+2X(g)+4H2O(g)AH。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形成H—O鍵吸收能量B.X為CO?
C.AH<0D.反應物的總鍵能小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9.以下“天宮授課”實驗均在太空失重環境下進行,下列說法不正理的是
A.球形火焰實驗中,蠟燭燃燒產物二氧化碳和水均為極性分子
B.泡騰片實驗中,使用的檸檬酸(結構如下圖)屬于弱酸
C.水油分離實驗中,飲用水與食用油的極性差異大
D.太空五環實驗中,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甲基橙溶液構成了黃色環,這利用了碳酸鈉水解呈堿性
io.“天宮授課”中的太空“冰雪實驗”演示了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的結晶現象。下列說法不兀俄的是
A.醋酸鈉是強電解質
B.醋酸鈉溶液中c(Na+)>c(CH3coeF)
c.CH3coONa中的碳原子均為手性碳原子
D.如在醋酸鈉稀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CH3coeT的水解程度變小
【答案】7.B8.A9.A10.C
【解析】
【7題詳解】
A.H?。分子中氧原子含有2對孤電子對,VSEPR模型為四面體,其空間構型是WF,A錯
誤;
B.偏二甲隊中的N原子能形成3個共價鍵且存在1對孤電子對,雜化軌道類型為sp3,B正確;
c.H—C1的。鍵為sp。鍵,電子云輪廓圖為C錯誤;
????
D.HC1是共價化合物,其形成過程為H?+?CK—>H:C1:,D錯誤;
????
答案選B。
【8題詳解】
A.形成H-O鍵放出能量,故A錯誤;
B.由元素守恒可知,中X為C。?,故B正確;
C.偏二甲月井與N2。,反應可以用于發射火箭,說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AH<0,故C正確;
D.該反應是放熱反應,則反應物的總鍵能小于生成物的總鍵能,故D正確;
故選A?
【9題詳解】
A.球形火焰實驗中,蠟燭燃燒產物二氧化碳是直線形結構,為非極性分子,水為極性分子,A錯誤;
B.泡騰片實驗中,使用的檸檬酸不能完全電離,存在電離平衡,屬于弱酸,B正確;
C.油不溶于水,依據相似相容原理可知,水油分離實驗中,飲用水與食用油的極性差異大,C正確;
D.甲基橙的變色范圍是3.1~4.4,碳酸鈉溶于水顯堿性,所以太空五環實驗中,碳酸鈉溶液中滴加甲基
橙溶液構成了黃色環,其原理利用了碳酸鈉水解呈堿性,D正確;
答案選A。
【10題詳解】
A.醋酸鈉溶于水完全電離,是強電解質,A正確;
B.醋酸鈉溶液中醋酸根水解,所以溶液中中c(Na+)>c(CH3coeF),B正確;
C.手性碳原子是指與四個各不相同原子或基團相連的碳原子,CH3coONa中的碳原子均不是手性碳原
子,C錯誤;
D.稀釋有利于水解,如在醋酸鈉稀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鈉固體,醋酸根濃度變大,因此CH3c0。一的水
解程度變小,D正確;
答案選C。
11.Na2。?是強氧化劑,也是航天航空、水下作業的供氧劑。近幾年科學家研制出較鋰電池穩定性更高、
電壓損失更小的“鈉一空氣電池”。其反應原理是:2Na+O2=Na2O2,裝置如圖,其中電解液為
NaPR,可傳導Na+。電池放電時,下列說法不亞確的是
<Y>
B
多
孔
碳
A.A電極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
B.Na+向B電極移動
C.外電路電流方向為BfA
D.當轉移電子0.2mol時,消耗1.12L(標準狀況)。2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反應2Na+Ch=Na2O2可知,反應中Na元素化合價升高,被氧化,。元素化合價降低,被還原,
則Na為負極,石墨烯、空氣為正極,以此解答該題。
【詳解】A.由分析可知,鈉被氧化,A電極為負極,發生氧化反應,故A正確;
B.b為正極,原電池工作時,陽離子向正極移動,故B正確;
C.由分析可知,A電極為負極,B電極為正極,外電路電流方向為BfA,故C正確;
D.B極為正極,過氧化鈉中氧顯1價,電極反應式為O2+2Na++2e=Na2Ch,當轉移電子0.2mol時,消耗
0.1molO2,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2.24L,故D錯誤;
故選D。
1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有關實驗裝置或操作合理的是
攪拌
溫度計,/玻璃棒
杯蓋
稀鹽酸與稀
NaOH溶液
的混合液
隔熱層
①②
A.圖①是測定中和反應反應熱B.圖②是用標準鹽酸滴定氫氧化鈉溶液的過程
C.圖③是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D.圖④是模擬保護鋼閘門
【答案】D
【解析】
【詳解】A.進行中和反應反應熱的測定實驗中應該用環形玻璃攪拌器,A不符合題意;
B.用標準鹽酸滴定氫氧化鈉溶液時,眼睛應該注視錐形瓶中的顏色變化,B不符合題意;
C.研究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時,兩個試管的溫度應該相等,C不符合題意;
D.圖④采用的是外加電源法來保護鋼閘門,須把鋼閘門連接外加電源的負極被保護,石墨電極為陽極,
D符合題意;
故選D。
13.下列結論正確,且能用鍵能解釋的是
A.鍵角:CH4<C02B.鍵長:C=O>C—O
c.穩定性:CH4>SiH4D.電負性:C<Si
【答案】C
【解析】
【詳解】A.甲烷是正四面體形,鍵角為109。28',二氧化碳是直線形,鍵角為180。,與鍵能無關,故
A不選;
B.鍵能越大,鍵長越短,鍵能C=O>C—O,所以鍵長C=OVC—O,故B不選;
C.鍵能越大越穩定,CH鍵能大于SiH,所以穩定性:CH4>SiH4,故C選;
D.電負性與鍵能無關,故D不選;
故選Co
14.下列對分子性質的解釋中,不F項的是
A.水很穩定(1000℃以上才會部分分解)是因為水中含有大量的氫鍵
B.碘易溶于四氯化碳、甲烷難溶于水都可用“相似相溶”規律解釋
C.過氧化氫是含有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極性分子
D.青蒿素的分子式為C15H22。5,結構如圖所示,該分子中包含7個手性碳原子
【答案】A
【解析】
【詳解】A.水很穩定(1000C以上才會部分分解)是因為水中含有的HO鍵非常穩定,與分子間氫鍵無關,
A錯誤;
B.碘是非極性分子,易溶于非極性溶劑四氯化碳,甲烷屬于非極性分子,難溶于極性溶劑水,所以都可
用“相似相溶”規律解釋,B錯誤;
C.過氧化氫中含有OH極性鍵和OO非極性鍵,其正電中心和負電中心不重合,屬于極性分子,C正確;
D.由結構簡式可知,青蒿素的分子式為C15H22O5,手性碳原子連接的4個原子或原子團互不相同,根據
青蒿素的結構圖,可知該分子中包含7個手性碳原子,如圖:D正確;
故選Ao
15.化學與生活、生產密切相關,下列說法不正踴的是
A.工業合成氨,常采用鐵觸媒、減小氨氣的濃度來提高反應速率
B.去除鍋爐水垢中的Cas。”用飽和Na2cO3溶液浸泡預處理
C.誤食可溶性領鹽造成中毒,可以服用Na2sO4溶液來解毒
D.氯化鏤和氯化鋅溶液可作為焊接金屬時的除銹劑
【答案】A
【解析】
【詳解】A.減小氨氣的濃度不能提高反應速率,故A錯誤;
B.硫酸鈣和碳酸鈣陰離子和陽離子比相同,可以直接比較溶解度和溶度積常數,處理鍋爐水垢中的
CaSCU時,先加入飽和Na2c03溶液發生了沉淀轉化,后加入鹽酸,水垢溶解,故B正確;
C.可溶性的領鹽均有毒,服用Na2SC>4溶液會與Ba2+發生化學反應,生成無毒的難溶于水、難溶于酸的
硫酸鋼,從而解毒,故C正確;
D.金屬銹是金屬氧化物,NH4cl和ZnCb屬于強酸弱堿鹽,NH;、Zn?+發生水解,使NH4cl和ZnCL溶液
顯酸性,因此氯化鏤與氯化鋅溶液可作焊接金屬時的除銹劑,故D正確;
故選A?
16.三硫化磷(P4s3)是黃綠色針狀晶體,易燃、有毒,分子結構之一如下圖所示,已知其燃燒熱
△H=-3677kJ/mol(P被氧化為PQo),下列有關P4s3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7,
A.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
B.P4s3中硫元素為一2價,磷元素為+3價
C.一個P4s3分子中含有三個非極性共價鍵
D.熱化學方程式為:P4S3(s)+8O2(g)=P4Oi0(s)+3SO2(g)A/f=-3677kJ/mol
【答案】B
【解析】
【詳解】P原子最外層有5個電子,S原子最外層有6個電子,根據P4s3的結構可知,P形成3個共價鍵、
S形成2個共價鍵,所以分子中每個原子最外層均達到8電子穩定結構,故A正確;若P4s3中硫元素為一2
價,磷元素為+3價,化合價代數和不等于0,故B錯誤;同種原子間的共價鍵是非極性共價鍵,一個P4s3
分子中含有三個非極性共價鍵,故C正確;燃燒熱是Imol可燃物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所以P4s3燃燒的熱
化學方程式為:P4S3(s)+802(g)=P40io(s)+3S02(g)AH=-3677kJ/mol,故D正確。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強電解質溶液中不存在分子,弱電解質溶液中存在分子
B.將K?S04溶液從常溫加熱至90℃,水的離子積變大、pH變小
C.在其他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大壓強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數
D.反應NH4cl(s)=NH3(g)+HCl(g)在室溫下不能自發進行,說明該反應的AH<0
【答案】B
【解析】
【詳解】A.強電解質溶液中溶劑為水,存在分子,A錯誤;
B.水的離子積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變大,電離出的氫離子變大,所以pH變小,B正確;
C.增大壓強會使得單位體積內分子數增加,活化分子百分數不變,活化分子數增加,C錯誤;
D.該反應為氣體體積變大的反應,為爆增的反應,若室溫下不能自發進行,說明該反應吸熱,AH>0,
D錯誤;
故選B。
18.下列方程式書寫不正聊的是
A.已知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kJ/moL則表示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H4(g)+2O2(g)=CO2(g)+2H2O(g)AH=-890.3kJ/mol
B.惰性電極電解氯化鎂溶液:Mg2++2C1++2H2O—Mg(OH)2J+C12T+H2T
C.向AgCl懸濁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轉化為黑色:
2-
2AgCl(s)+S(aq)QAg2S(s)+2Cl(aq)
D.TiC]水解析出TiC^xH2。沉淀:TiC、+(x+2)1^0=1102-xH2OJMHC1
【答案】A
【解析】
【詳解】A.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kJ/mol表示imol甲烷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態水時放出熱量
為890.3kJ,則表示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CH4(g)+2O2(g)=CO2(g)+2H2O(1)AH=-890.3kJ/mol,A錯誤;
B.惰性電極電解氫化鎂溶液,陽極上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陰極上水中的氫離子得電子生成氫氣,同
2++
時生成氫氧化鎂沉淀,Mg+2C1+2H2O—Mg(OH)2J+C12T+H2T,B正確;
C.向AgCl懸濁液中滴加Na2S溶液,白色沉淀變成黑色,說明氯化銀轉化為氯化銀沉淀,反應的離子
2
方程式為:2AgCl(s)+S-(aq)Ag2S(s)+2C1(aq),C正確;
D.TiC1遇水水解可得TiCVxH2。,同時生成HCLTiCl4+(x+2)H2O=TiO2-xH2O^HCl,
D正確;
故選Ao
19.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常溫下,pH=9的CH3COONa溶液中,水電離出的H+數為10-5NA
B.22.4LC。2與足量NaOH溶液完全反應,則N(CO;j+N(HCOJ+N(H2CO3)=NA
C.常溫下,12.4g的白磷(Pj含有PP鍵的數目為0.6NA
D.將ImoINz與3moiH?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充分反應生成NH:轉移的電子總數為6NA
【答案】C
【解析】
【詳解】A.未知溶液的體積,無法計算常溫下,pH=9的醋酸鈉溶液中水電離出的H+的物質的量,A錯
誤;
B.沒有標況,不確定二氧化碳的物質的量,B錯誤;
C.白磷分子式為P4,正四面體結構,所以每個分子含6根PP,所以P原子數和PP鍵的數目之比為4:6,
12.4g
現在12.4g白磷含&=0.4molP原子,所以含有PP鍵的數目為0.6NA,C正確;
31g/mol
D.N2與H2生成氨氣的反應為可逆反應,所以ImolN?和3moi比催化反應后不能完全轉化為2moi氨氣,
轉移的電子總數小于6NA,D錯誤;
故選C。
20.在氯堿工業中,離子交換膜法電解飽和食鹽水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離子交換膜
A.電極A為陽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氯氣
B.離子交換膜為陰離子交換膜
C.飽和NaCl溶液從a處進,NaOH溶液從d處出
D.OH-遷移的數量等于導線中通過電子的數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氯堿工業中的總反應為2C1+2H20壁2OH+H2T+CLT;電解池中陽極失電子發生氧化反應,氯堿
工業中Cb為氧化產物,所以電極A為陽極,電極B為陰極,據此作答。
【詳解】A.根據分析可知電極A為陽極,發生氧化反應生成氯氣,故A錯誤;
B.陽極發生的方程式為:2c12e=CbT,陰極:2H2O+2e=H2f+2OH;為了防止生成的氯氣與氫氧化鈉發生
反應,氫氧化鈉要從d口流出,所以要防止0H流向陽極即電極A,該離子交換膜為陽離子交換膜,故B
錯誤;
C.根據B選項的分析可知飽和NaCl從a處進,NaOH溶液從d處出,故C正確;
D.因為有陽離子交換膜存在,0H不發生遷移,故D錯誤;
故選C。
21.在光照條件下,CO2加氫制CH’的一種催化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22。3、C02
(丫
La2O2CO3
C02-
?H、Ni
CH4+H2O&
A.沒有La2。?的介入,CO2和H?就不能轉化為CH4和H?。
B.反應過程中釋放出帶負電荷的.H
催化劑
C.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O。+4H,CH4+2H2O
一光照
D.是反應的催化劑
【答案】c
【解析】
【詳解】A.催化劑不是化學反應的必要條件,不能決定反應能否發生,沒有La203催化劑的加入,只是反
應速率減慢,A錯誤;
B.據圖示知,反應過程中H?經過Ni活性中心裂解產生活化態的.H,不帶電,B錯誤;
C.由催化機理圖知,CC)2和H2是反應物,CH4和H20是生成物,反應方程式為:
催化劑
C0,+4H,CH4+2HQ,C正確;
一光照'
D.由圖知,La2O3和反應物CO2一同加入,屬于催化劑,LazC^COs是反應的中間產物,D錯誤;
故選C。
22.下列說法不氐確的是
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
B.在相同溫度下,pH相等的鹽酸、CH3co0H溶液,c(Cr)=c(CH3C00~)
C.氨水和鹽酸反應后的溶液,若c(C「)=c(NH:),則溶液呈中性
D.在相同溫度下,向pH=9的氨水中加入等體積pH=9的NaOH溶液,pH將變大
【答案】D
【解析】
【詳解】A.溫度未知,Kw未知,則不能由pH直接判斷溶液的酸堿性,即pH<7的溶液不一定呈酸性,A
正確;
B.鹽酸、CH3coOH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H+)=c(OH)+c(Cl)、c(H+)=c(OH)+c(CH3coO),因此在相同溫
度下,pH相等的鹽酸、CH3c00H溶液,C(C1)=C(CH3COO),B正確;
C.氨水和鹽酸反應后的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c(NH;)+c(H+)=c(OH)+c(Cl),若C(C「)=c(NH:),則
c(H+)=c(OH),溶液呈中性,C正確;
D.NH3H2O是弱堿,NaOH是強堿,pH=9的氨水和pH=9的NaOH溶液中c(OH)相等,等體積混合
后,混合溶液的c(OH)不變,pH將不變,D錯誤;
故選D。
23.已知220信)022信)+02信)的速率方程為丫=公。"(20加為速率常數,只與溫度、催化
劑有關)。實驗測得,N2。在催化劑X表面反應的變化數據如下:
t/min010203040506070
c(NO)/(mol-lT1)
20.1000.080q0.0400.020ciC3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n=l,c1>c2=c3
31
B./=10min時,v(N2O)=2.0x10mol-U-s
C.相同條件下,增大N2。的濃度或催化劑X的表面積,都能加快反應速率
D.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若N2。起始濃度為0.200mol.LT,當濃度減至一半時共耗時50min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據表中數據分析,該反應的速率始終不變,N?O的消耗是勻速的,說明反應速率與C(N2。)無
關,故速率方程中n=0;
【詳解】A.由分析可知,n=0,與N2。濃度無關,為勻速反應,每lOmin一氧化二氮濃度減小0.02
mold貝!Iq=0.06〉。2=C3=0,A錯誤;
B.由分析可知,n=0,與N2O濃度無關,為勻速反應,t=10min時瞬時速率等于平均速率V(N2())=
3-1
(0.100-0.080)mol/L=2Ox1()-3mol..nainV2.0xl0-molU's-B錯誤;
10min
C,速率方程中n=0,反應速率與N2。的濃度無關,C錯誤;
D.保持其他條件不變,該反應的反應速率不變,即為2.0x10-3mol?ULminT,若起始濃度
0.200mol-L1,減至一半時所耗時間為----------------------=50min,D正確;
ZOxlO^mol-U^min1
答案選D。
2+
24.向0.Imol/L的草酸鈉溶液中滴加等濃度的CaCl2溶液,形成的[C?。廣)與c(Ca)變化如下圖所
示。已知H2c2。4的Kai=5.4x10-2,Ka2=5.4x10-5。下列有關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5
,c(C2O^)/(10-mol/L)
--
0c(Ca2+)/(IO-5mol/L)
A.向草酸鈉稀溶液中滴加CaC%溶液,當溶液中c(Ca2+)=c(C2(Dj)時,
+
c(OH)+c(HC2O4)>c(H)
B.向lOmLO.lmol/L草酸鈉溶液中加入等體積OZmoI/LCaCL溶液,溶液中c(C2(Dj)為
2.4xl(T8moi/L
C.向10mL0.1mol/L草酸氫鈉溶液中加入5mL同濃度NaOH溶液,存在c(C2Oj)>c(HC2。;)
D.向10mL0.1mol/L草酸氫鈉溶液中加入2mL同濃度CaC%溶液的反應為
2+
2HC2O;+Ca=CaC2O4J+H2C2O4
【答案】AB
【解析】
【詳解】A.向草酸鈉稀溶液中滴加CaC%溶液,當溶液中c(Ca2+)=c(C2。:)時,說明C?。>和Ca?+
剛好完全沉淀,則溶液中c(Cl)=c(Na+),
+2++
c(cr)+c(OH-)+c(HC2O;)+2c(C2O^j=c(H)+2c(Ca)+c(Na),所以
+
c(OHj+c(HC2O4)=c(H),A錯誤;
B.向lOmLO.lmol/L草酸鈉溶液中加入等體積OZmol/LCaCL溶液,反應后溶液中
c(Ca2+)=22^1moVL=0.05mol/L,根據(6,4)數據可知Ksp(CaC2O4)=c(Ca2+)c(C2。:)
=6X105X4X105=2.4X109,此時c?O:)=mol/L=4.8x10smol/L,B錯
c(lU.UD
誤;
C.向10mLO.lmol/L草酸氫鈉溶液中加入5mL同濃度NaOH溶液,反應后得到等濃度的NaHC2C)4和
K_IO*
Na2c2。4混合溶液,C0^的水解常數K=w=1.85x10"°<%=5.4x10-5,說明c2。:
2h■一5.4x10-5
的水解程度小于HC2O4的電離程度,所以c(C2Oj)>c(HC2。;),C正確;
D.10mL0.1mol/L草酸氫鈉溶液中加入2mL同濃度CaCL溶液,反應后溶液中
(2+;
cCa)=moVL=0.017mol/L,c(HC2O)==9:;。moVL=0.083moVL
5.4x10-5i/t/
此時(:仁2。;)=;,說明有沉
八2mol/L,c(Ca2+)cC2O>Ksp(CaC2O4)CaC2O4
U.UoJ'/
淀生成,所以反應為2HC2O:+Ca2+=CaC2O4J+H2C2C)4,D正確;
故選AB?
25.下列實驗方案、現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選
探究方案現象結論
項
先產生白色沉
常溫下,向2mLO.lmol/LNaCl溶液中滴加
淀,后沉淀顏
證明
A2滴0.Imol/LAgNO3溶液,充分反應后,Ksp(AgCl)>Ksp(Agl)
色由白色逐漸
再滴加4滴0.1mol/LKI溶液
轉為黃色
常溫下,測定等體積的鹽酸和醋酸溶液的醋酸溶液的pH
B證明醋酸是弱電解質
PH大于鹽酸
將和的混合氣體通入密閉的注射混合氣體的顏增大壓強會使化學平衡向氣體
NO2N2O4
C
器,壓縮活塞色變淺體積縮小的方向移動
向2mLFeCL溶液中滴加1mL等濃度KI
溶液最終變為FeCL溶液與KI溶液的反應為
D溶液,充分反應后,再滴加KSCN溶液,觀
血紅色可逆反應
察現象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詳解】A.常溫下,向2mL0.Imol/LNaCl溶液中滴加2滴O.lmol/LAgNO3溶液,AgNO3溶液不
足,先與NaCl反應生成AgCl沉淀,再加KI反應生成更難溶的Agl沉淀,由操作和現象可知,常溫下,
溶度積:Ksp(AgCl)>Ksp(Agl),A項正確;
B.常溫下,測定等濃度的鹽酸和醋酸溶液的pH,若醋酸溶液的pH大于鹽酸,才能證明醋酸是弱電解
質,B項錯誤;
C.將N。?和N2O4的混合氣體通入密閉的注射器,壓縮活塞,N02濃度增大,則氣體顏色加深,氣體體
積減小,則氣體壓強增大,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二氧化氮濃度降低,所以氣體顏色變淺,先變深,一
段時間后氣體顏色又變淺了,但仍比原來的顏色深,C項錯誤;
D.FeCb溶液過量,反應后檢驗鐵離子不能證明反應的可逆性,應控制氯化鐵不足,反應后檢驗鐵離子驗
證反應的可逆性,D項錯誤;
故選A。
非選擇題部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0分)
26.按要求解答下列各題。
(1)黃銅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合金之一,主要由Zn和Cu組成。基態Cu原子的核外價層電子排布圖為
;第二電離能L(Zn)(填或“=")L(Cu)o
(2)so2cL和SO2F2中s=o之間以雙鍵結合,s—ci、s—F之間以單鍵結合。請你預測s。2c匕和
SOzE分子的空間結構為=SO2cL分子中NCI—S—ClSO2B分子中NF—S—F(選填
或“=")。
(3)甲醇的沸點(64.7℃)介于水和甲硫醇(CH3SH,7.6℃),其原因是o
【答案】(1)①.
鼻nrinn||tj
(2)①.四面體形②.>
(3)甲硫醇不能形成分子間氫鍵,甲醇和水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且水分子間形成氫鍵數目更多
【解析】
【小問1詳解】
銅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IB族,為29號元素,基態核外電子排布為[Ar]3di°4si,價電子排布圖為
3d4s
;鋅的第二電離能l2(Zn)小于銅的第二電離能b(Cu),Zn的價電子排布式
口IT口鼻I門InI[T]
為3在。4s2,Cu的價電子排布式為3di04si,Cu失去一個電子內層達到飽和,再失去一個電子比較困難,Zn
失去一個電子價層變為BdWsi,再失去一個電子比Cu+容易,所以第二電離能相對小,故答案為:
3d4s
門I門I門|nIm5<;
【小問2詳解】
SO2c12和SO2F2分子中硫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都為4、孤對電子對數都為0,所以兩種分子的空間構型都
為四面體形;氟元素的電負性大于氯元素,氟原子的得電子能力大于氯原子,與硫原子形成的共用電子對
之間的斥力大于氯原子,所以SO2cL分子中NC1—S—C1大于SO2F2分子中/F'—S—F;
【小問3詳解】
甲醇分子之間和水分子之間都存在氫鍵,因此沸點高于不含分子間氫鍵的甲硫醇,水分子之間氫鍵的數目
較多,因此甲醇的沸點介于水和甲硫醇之間;
故答案為:甲硫醇不能形成分子間氫鍵,甲醇和水分子間可以形成氫鍵,且水分子間形成的氫鍵數目更
多。
27.前四周期元素S、T、U、V、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S、T、U位于同一周期且均為主族元素,
基態S原子s能級的電子總數比p能級的多1;基態V原子的核外電子空間運動狀態有7種;基態W原子
中含6個未成對電子。回答下列問題:
(1)W的元素名稱為,位于周期表的______區。
(2)元素S、T、V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填元素符號)。
(3)ST;中S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ST;的空間結構為。
(4)與同族其他元素X形成的CX3co0H相比,CU3co0H酸性更強,原因是。
【答案】(1)①.絡②.d
(2)N>O>A1(3)①.sp2②.平面三角形
(4)F的電負性比同族其他元素強,導致三氟乙酸的竣基中的羥基的極性更大,更易電離出氫離子
【解析】
【分析】前四周期元素S、T、U、V、W的原子序數依次增大,S、T、U位于同一周期且均為主族元素,
基態S原子S能級的電子總數比p能級的多1,電子排布式為Is22s22P3,S為N元素,T為0元素,U為F
元素,基態V原子的核外電子空間運動狀態有7種,電子排布式為Is22s22P63s23pJV為Al元素,基態W
原子中含6個未成對電子,電子排布式為Is22s22P63s23P63d54s\W為Cr元素。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可知,W的元素名稱為銘,位于周期表的d區。
【小問2詳解】
同一周期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的增大而呈增大的趨勢,但第HA族和第V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
能大于相鄰元素,元素N、O、A1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AL
【小問3詳解】
NO;中心N原子價層電子對數為3+;(5+l-3X2)=3,N原子軌道的雜化類型為sp2雜化,NO]的空間
結構為平面三角形。
【小問4詳解】
與同族其他元素X形成的CX3co0H相比,C耳COOH酸性更強,原因是:F的電負性比同族其他元素
強,導致三氟乙酸的竣基中的羥基的極性更大,更易電離出氫離子。
28.磷酸二氫鉀在工農業生產及國防工業等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某研究小組用lL14.0mol/L的磷酸與
12moiKC1⑸反應制備KI^POKS),反應方程式為:
H3PO4(aq)+KCl(s)^KH2PO4(s)+HCl(g),一定條件下的實驗結果如圖所示(忽略溶液體積變
化)。
3
/
O
E
)
虺
燧
£
馨
譽
回答問題:
(1)該條件下,0.5h內,用HsP04表示的反應速率為mol/(L-h)T,KCl的轉化率為
%。
(2)若該反應僅在一定條件下自發進行,則該反應為(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3)向系統中不斷通入水蒸氣可以提高原料轉化率的原因是:0
(4)298K時,H3Po4(aq)+KCl(aq)UKH2Po/叫)+HCl(aq)的平衡常數K=。(已知
H3P。4的L=6.9x10-3)
【答案】(1)16.8②.70
(2)吸熱(3)向系統中不斷通入水蒸氣,使得氣體中氯化氫的分壓減小,促使反應正向進行
(4)6.9x10-3
【解析】
【小問1詳解】
14mol/L-5.6mol/L
該條件下,0.5h內,用HsP。4表示的反應速率為=16.8mol/(L-hf1,KC1的轉化率
0.5h
14mol/L-5.6mol/L
為xl00%=70%
12molo
【小問2詳解】
H3PO4(aq)+KC1⑸QKH2Po4(s)+HCl(g)是燧增反應,AS>0,AH-TAS<0時反應能自發進行,
該反應僅在一定條件下自發進行,則血>0,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小問3詳解】
向系統中不斷通入水蒸氣,使得氣體中氯化氫的分壓減小,促使反應正向進行,提高了原料轉化率。
【小問4詳解】
298K時,H3PO4(aq)+KCl(aq)^KH2PO4(aq)+HCl(aq)的離子方程式為
+
c(H)c(H2PO4)
H3Po4(aq)=H2PO4(aq)+H+(aq),其平衡常數K==K=6.9x10-3。
C(H3P0jal
29.回收利用C。2是目前解決空間站供氧問題的有效途徑,其物質轉化如圖:
呼吸/*C°2〈反應人
'CH,暫未利用)
。2H2O
反應B
H2電解/光解
反應A為CO?優)+4凡(g)=CH4優)+2凡0他),是回收利用C02的關鍵步驟。
發生反應A的過程中,有副反應發生,主要涉及的副反應如下:
I.CO2(g)+H2(g)^CO(g)+H2O(g)AH1=+41.2kJ/mol
II.CO(g)+3H2(g)CH4(g)+H2O(g)AH2=-206.1kJ/mol
(1)反應A的AH=kJ/mol。
(2)向某容積為I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amolCO2(g)和4amolH2(g),在納米銀粒子催化劑作用下,
假設只發生反應A(不考慮副反應),在相同時間內測得H2。的物質的量分數與溫度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
(不考慮催化劑失效問題)。
。7
瞬S
余.6
。
*.45
s。
3
蠅
。
彝2
。
名J
O。
XO
200300400500600
溫度/℃
①請用摩繾在上圖中畫出在250℃550℃間內,反應A達到平衡時,H2O的物質的量分數隨溫度變化的曲
線。
②在470℃時,反應A的平衡常數K,=(I?/moF卜用含a的最簡分數表示)。
③實際生產中,溫度過高或溫度過低均不利于該反應的進行,原因是o
(3)下列關于空間站內物質轉化和能量變化的說法中,不正顧的是(填字母)。
a.反應B的能量變化是電能(或光能)-化學能
b.目前科學家致力于開發新型催化劑,此催化劑可將H2。的分解轉為放熱反應,降低生產H2的成本
c.反應I的AS>0,反應II的AS<0
d.保粒子催化劑的顆粒大小不影響反應速率
(4)用。02伍)+2凡優)=45)+2凡0伍)代替反應人,可實現氫、氧元素完全循環利用,缺點是
使用一段時間后催化劑的催化效果會明顯下降,其原因是o
【答案】(1)164.9
瞬
東
崛
S
2怛
?.彝③.溫度過低,反應速率太慢;溫度
S
O
X
過高,平衡逆向進行,C02的平衡轉化率低
(3)bd(4)生成物碳顆粒會附著在催化劑表面,影響催化劑效果
【解析】
【小問1詳解】
由蓋斯定律可知,反應IIICO2(g)+4H2(g)CH4(g)+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高中主題班會 高二上學期異性交往的距離主題教育班會課件
- 交通安全教育課件小班
- DB34-T 3500.5-2024 氣象災害預警等級 第5部分:低溫冰凍
- 國企生產安全培訓
- 金融基礎知識點
- 數學(理科)-江西省萍鄉市高考理科數學押題試卷
- 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
- 霧霾知識講座
- 社保號碼個人身份序列關聯
- 武漢人防風管安裝施工方案
- 北師大六年級下冊數學全冊教案
- 2024年醫用衛生材料敷料項目申請報告模板
- 《危險化學品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評審標準》
- ISO22000:2018體系之食品安全管理手冊含程序文件匯編2022版
- 《中電聯團體標準-220kV變電站并聯直流電源系統技術規范》
- 合理用藥知識健康講座(完美版)課件
- 抗震支吊架安裝及驗收規程
- 雇保姆合同模板5篇
- (正式版)SHT 3158-2024 石油化工管殼式余熱鍋爐
- MOOC 創業基礎-暨南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第7課 結字章法 課件-2023-2024學年高中美術人教版(2019)選擇性必修2 中國書畫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