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第4節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1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第4節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2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第4節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3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第4節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4頁
2024-2025學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5章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第4節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作業含解析新人教版選擇性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8-第4節環境因素參加調整植物的生命活動一、選擇題1.下列有關植物生長發育調控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D)A.植物的根、莖中具有感受重力的物質和細胞B.生長素分布不均衡,會使植物的生長方向發生變更C.激素的產生和分布是基因表達調控的結果,也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D.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只受激素調整和基因表達調控解析:植物的生長發育的調控,是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整和環境因素共同構成的網絡,D錯誤。2.水平放置的蠶豆幼苗,一段時間后根向下彎曲生長,莖則向上彎曲生長。這是因為(C)①重力影響,使生長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邊②光線影響,使生長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邊③根對生長素濃度的變更敏感④莖對生長素濃度的變更敏感A.①④ B.②③C.①③ D.②④解析:重力的影響使生長素由遠地一側移向近地一側;近地一側生長素濃度高,由于根對生長素濃度的反應更為敏感,所以對根來說近地一側抑制生長,對莖來說近地一側促進生長,所以根會向地生長,莖會背地生長。3.下圖是植物體內赤霉素(GA)和脫落酸(ABA)的形成過程,下列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D)eq\x(甲瓦龍酸)→eq\b\lc\{(\a\vs4\al\co1(\o(→,\s\up7(長日照))GA→促進生長,\o(→,\s\up7(短日照))ABA→誘導休眠))A.GA與ABA的形成從根本上來說是植物基因組程序性表達的結果B.GA與ABA有肯定的拮抗作用,共同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起調整作用C.GA與ABA的形成途徑相像,都受日照的影響D.夏季植物體內ABA產生增加,植物生長加快,冬季GA產生增加,抑制植物生長解析:植物生命活動的調整從根本上說是植物基因組程序性表達的結果,A正確。由題圖可知,GA與ABA表現出拮抗作用,共同調整植物的生長發育,B正確。由題圖可知,GA與ABA的產生都受日照的影響,C正確。夏季日照長,植物體內GA產生增加,植物生長加快;冬季日照短,ABA產生增加,抑制植物生長,促進植物休眠,D錯誤。4.根橫放時,淀粉體下沉在細胞近地側的內質網上,誘導內質網釋放Ca2+到細胞質基質,Ca2+與鈣調蛋白結合后活化Ca2+泵和IAA泵,使根近地側積累較多的Ca2+和IAA,導致根的近地側和背地側生長速度不一樣。以下說法不合理的是(B)A.淀粉體能導致IAA的分布不均B.Ca2+和IAA跨膜運輸到近地側的方式不同C.重力作用能夠引發根的向地生長D.環境因子會引起植物體內包括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更,進而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整解析:Ca2+和IAA跨膜運輸到近地側的方式相同,都是主動運輸,B項錯誤。5.萵苣種子的萌發受光照的影響,下表是交替暴露在紅光和遠紅光下萵苣種子的萌發率(2℃下,連續1min的紅光和4min的遠紅光照耀,R——紅光,FR——遠紅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光處理萌發率(%)光處理萌發率(%)R80R—FR—R—FR7R—FR7R—FR—R—FR—R78R—FR—R79R—FR—R—FR—R—FR7A.該試驗可以說明光是萵苣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B.萵苣種子萌發率的凹凸取決于最終一次曝光的光波長C.萵苣種子在遠紅光下萌發率高,紅光下萌發率低D.延長相同方式的光照處理時間,可以提高萵苣種子的萌發率解析:從表格中可以看出,萵苣種子萌發率的凹凸與最終一次所照光的類型有關。該試驗沒有設置無光條件下萵苣種子萌發狀況的比照組,不能說明光是萵苣種子萌發的必要條件,A錯誤;依據表格可以看出,最終一次照光為R(紅光)的萵苣種子萌發率高,最終一次照光為FR(遠紅光)的萵苣種子萌發率低,B正確,C錯誤;由題表可知,萵苣種子的萌發率與最終一次所照光的類型有關,與光照處理時間無關,D錯誤。6.“玉蘭花欲開,春寒料峭來。”初春時,天氣寒冷,玉蘭樹的花已經開放但葉子卻沒有長出。對于這時玉蘭的分析,不正確的是 (B)A.玉蘭細胞中的光敏色素能感受光的變更B.誘導玉蘭花芽萌發的溫度要高于葉芽C.生長素在葉芽萌發過程中能促進細胞伸長D.玉蘭花開放是多種植物激素共同調整的結果解析:玉蘭細胞中的光敏色素是能接受光信號的分子,能感受光的變更,A正確;由題干“初春時,天氣寒冷,玉蘭樹的花已經開放但葉子卻沒有長出”可推知,誘導玉蘭花芽萌發的溫度較葉芽低,B錯誤;生長素在葉芽萌發過程中能促進細胞伸長,C正確;在植物的生長發育和適應環境變更的過程中,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D正確。7.“先春抽出黃金芽”這個詩句形容的是早春茶樹發芽的美景。探討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長素的極性運輸。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B)A.生長素的極性運輸須要消耗細胞呼吸產生的能量B.生長素主要在頂芽合成,細胞分裂素主要在側芽合成C.施用相宜濃度的外源多胺能促進側芽發育D.光照、溫度等環境因素會影響植物激素的合成解析:生長素的極性運輸屬于主動運輸,須要消耗細胞呼吸產生的能量,A項正確;生長素的合成部位主要為幼嫩的芽、葉和發育中的種子,細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B項錯誤;頂芽產生的生長素通過極性運輸到達側芽部位,引起側芽部位生長素濃度過高,進而抑制側芽的生長,而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長素的極性運輸,所以施用相宜濃度的外源多胺能促進側芽發育,C項正確;光照、溫度等環境因素的變更,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更,D項正確。8.下列關于“引來繁花綴滿枝,瓜熟蒂落也有時”現象的分析,錯誤的是 (D)A.這一現象是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結果B.適當噴2,4-D能延長“繁花綴滿枝”的時間C.乙烯和脫落酸共同調整了“瓜熟蒂落”的過程D.環境因素只能通過激素來影響植物的各項生命活動解析:乙烯促進果實成熟,脫落酸促進葉和果實的蒼老和脫落,二者共同調整了“瓜熟蒂落”的過程,這也說明植物的生命活動是多種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整的結果,A、C項正確;2,4-D是生長素類調整劑,可以防止落花落果,B項正確;環境因素除了通過激素來影響植物的各項生命活動外,還可以通過影響酶的活性等來調整植物生命活動,D項錯誤。9.沙漠防治的先鋒樹種是沙柳,為提高沙柳成活率,經常須要對沙柳掐尖留芽并摘除肯定量成熟葉片。下列相關敘述中合理的是 (A)A.上述過程去除了植物的頂端優勢,而頂端優勢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B.因為葉片無法合成生長素,故而可對沙柳摘除肯定量成熟葉片C.沙柳的正常生長在根本上是植物激素調整的結果,同時還受基因組限制和環境影響D.掐尖留芽可使側芽合成的生長素運輸到根尖,促進根生長,從而提高沙柳的成活率解析:對沙柳掐尖留芽,可去除植物的頂端優勢,頂端優勢現象產生的緣由是頂芽產生的生長素漸漸向下運輸,枝條上部側芽旁邊生長素濃度較高,由于側芽對生長素比較敏感,所以頂芽部位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頂芽生長,而側芽部位高濃度的生長素則抑制側芽的生長,可見,頂端優勢體現了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A項正確;成熟葉片產生的生長素極少,對沙柳摘除肯定量成熟葉片,是為了降低蒸騰作用,以削減沙柳體內水分的消耗,有利于其成活,B項錯誤;沙柳的正常生長,在根本上是基因組在肯定時間和空間上程序性表達的結果,光照、溫度等環境因素的變更,會引起植物體內產生包括植物激素合成在內的多種變更,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控,C項錯誤;掐尖留芽可使側芽部位的生長素濃度降低,促進側芽的生長,但側芽合成的生長素不能運輸到根尖,生長素在根部的極性運輸方向為由根尖端(形態學上端)運往根近莖端(形態學下端),D項錯誤。10.(不定項)下列關于植物激素調整不正確的是 (ABC)A.植物激素通過干脆參加細胞的代謝過程來影響生命活動B.用相宜濃度的生長素處理番茄花,可獲得四倍體果實C.各種植物激素都是由植物特定的內分泌腺分泌的D.光照、溫度等環境因子的變更會影響植物激素的合成解析:激素是傳遞變更細胞代謝的信息,它本身并不干脆參加細胞代謝,A錯。生長素沒有抑制紡錘體形成的作用,所以施用它不會使植物細胞內染色體加倍,B錯。植物體內沒有特定的內分泌腺,C錯。激素的合成受基因間接限制,同時也受環境因素的影響,D正確。11.(不定項)圖為萵苣種子的波長之間的關系。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CD)A.種子接受某種波長光的信息才能萌發B.沒有信息傳遞,種子就不能正常萌發C.光和光敏色素都屬于物理信息D.萌發率的凹凸與波長成正比關系解析:種子接受某種波長光的信息才能萌發,說明信息傳遞影響生命活動,A正確;沒有信息傳遞,種子就不能正常萌發,B正確;光屬于物理信息,而光敏色素不是,C錯誤;萌發率的凹凸與波長有關系,但不肯定是正比例,D錯誤。12.(不定項)探究重力和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程度。試驗操作如圖所示(注:A盒下側有開口,可以進光)。結果預料及結論如下,其中正確的是 (ABC)A.若A、B中幼苗都向上彎曲生長,只是B向上彎曲程度大,說明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大于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B.若A中幼苗向下彎曲生長,B中幼苗向上彎曲生長,說明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大于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C.若A中幼苗水平生長,B中幼苗向上彎曲生長,說明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與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相等D.若A、B中幼苗都向上彎曲生長,只是B向上彎曲程度大,說明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小于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解析:結合題圖分析,A受重力和單側光的影響,B受重力影響。重力使生長素由遠地側向近地側運輸,單側光使生長素由近地側向遠地側運輸,B受重力影響,不受單側光影響,近地側生長素濃度大于遠地側。若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大于單側光,則A中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幼苗向上彎曲生長,且B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A近地側,所以B幼苗也向上彎曲生長,且彎曲程度大于A,A正確;若B中幼苗向上彎曲生長,說明重力作用使幼苗兩側生長素分布不勻稱,而A中幼苗水平生長,說明在重力和單側光的作用下,幼苗中近地側和遠地側的生長素含量相同,可推想單側光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與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相等,C正確;若重力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小于單側光,則A中遠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近地側,遠地側生長快于近地側,A幼苗向下彎曲生長,B受重力影響,不受單側光影響,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遠地側,B幼苗表現為向上彎曲生長,B正確,D錯誤。二、非選擇題13.探討表明,擬南芥中光敏色素介導的光信號與植物激素脫落酸(ABA)代謝途徑相互作用。phyB突變體水稻無法合成光敏色素,利用野生型和光敏色素突變體水稻作為探討材料,分析光敏色素介導的光信號對ABA生物代謝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分析試驗,phyB突變體與野生型相比,體內內源ABA含量差異可能緣由是:試驗(b)中ABA合成代謝相關基因是圖中的OsABAOX__2和3__(選填1、2、3),在phyB突變體中的表達水平明顯__高于__野生型。(2)另有試驗表明,外源ABA明顯抑制光照下生長的水稻種子的萌發,且外源ABA對phyB突變體種子萌發的抑制效果更明顯。據此推想,在野生型水稻體內光敏色素通過感受光信號__減弱__(填“減弱”或“增加”)了ABA對種子萌發的抑制效果。(3)ABA的生理作用除了抑制種子萌發外,還可以__抑制細胞分裂,促進葉和果實的蒼老和脫落,促進氣孔關閉__(至少寫兩點)。解析:(1)(b)圖中顯示phyB突變體的OsABAOX2基因和OsABAOX3基因的表達水平都高于野生型,導致phyB突變體的葉片和幼苗中內源ABA含量都高于野生型;而phyB突變體的OsABAOX1基因表達水平低于野生型,說明ABA合成代謝相關基因是OsABAOX2和OsABAOX3。(2)依據題意分析,外源ABA明顯抑制光照下生長的水稻種子的萌發,且外源ABA對phyB突變體種子萌發的抑制效果更明顯,說明在野生型水稻體內光敏色素通過感受光信號減弱了ABA對種子萌發的抑制效果。(3)脫落酸(ABA)的生理作用除了抑制種子萌發外,還可以抑制細胞分裂,促進果實和葉的蒼老和脫落,促進氣孔關閉等。14.植物生長過程中會對重力這一外界刺激產生反應,表現出向地性,這一現象稱為重力反應。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莖的負向地性利于植物接受更多陽光和空氣,根的正向地性利于植物深化土壤汲取__水和無機鹽__,這些現象都是植物__適應環境__的表現。(2)獨腳金內酯是近年發覺的一種新型植物激素,在植物體內作用廣泛。為探討獨腳金內酯是否參加重力反應的調控,探討人員將正常生長狀態下的水稻幼苗水平放置后,施加肯定濃度的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一段時間后測量莖的彎曲角度θ(如圖1)。試驗結果(如圖2)表明,GR24能__減弱__植株的重力反應。(3)已知生長素在植物的重力反應中發揮關鍵作用。為探討GR24影響重力反應的作用機理,探討人員進一步檢測了上述幼苗上半側、下半側(圖1)中生長素相應R基因的表達狀況(R基因的表達量與生長素含量呈正相關),試驗結果如圖3。由比照組的結果可知重力刺激對生長素分布的影響是__下半側生長素含量高于上半側__,莖兩側的細胞生長速度表現為__下半側快于上半側__,從而形成肯定角度的彎曲,表現出負向地性。對比試驗組和比照組結果,并結合圖2可推想__GR24通過降低生長素不勻稱分布的差異從而減弱重力反應__。(4)為檢驗上述推想,探討人員在圖2試驗的基礎上補充A、B兩組試驗,其中A組用生長素類生長調整劑NAA處理,B組用__GR24+NAA__處理。假如視察到的現象是A組幼苗彎曲角度大于比照組,B組幼苗彎曲角度__大于比照組且小于A組__,則可進一步證明上述推想的正確性。解析:(1)根的正向地性利于植物深化土壤汲取水和無機鹽,是植物適應環境的表現。(2)據圖2可知,施加肯定濃度的獨腳金內酯類似物GR24后,莖的彎曲角度θ減小,說明GR24能減弱植株的重力反應。(3)依據圖3,比照組的上半側R基因的表達量較低,下半側較高,且R基因的表達量與生長素含量呈正相關,即生長素含量上半側低,下半側高,導致莖下半側生長速度快,表現出負向地性。試驗組上、下半側R基因的表達量都比比照組低,即生長素含量降低,且下半側的生長素含量降低得多,推想GR24通過降低生長素不勻稱分布的差異從而減弱重力反應。(4)為檢驗上述推想,可在圖2試驗的基礎上補充A、B兩組試驗,A組用生長素類生長調整劑NAA處理,B組用生長素類生長調整劑NAA處理的同時補充GR24,通過視察莖的彎曲程度來推想GR24是否通過降低生長素不勻稱分布的差異從而減弱重力反應。假如推想成立,則A組幼苗彎曲角度大于比照組,B組幼苗彎曲角度大于比照組且小于A組。15.植物的開花不僅受內在基因和激素的調控,同時還受到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探討表明,赤霉素對植物的開花具有調整作用,其作用機制如圖1所示:(1)檢測植物體內是否產生__SOC蛋白__是預料植物開花的先決條件,結合SPL蛋白的功能,描述赤霉素對植物開花的調整機制:__赤霉素促進DEL蛋白的降解,解除DEL蛋白對SPL蛋白作用的阻擋,SPL蛋白激活SOC編碼基因轉錄、翻譯產生SOC蛋白,促進開花__(關鍵詞:促進、解除)。(2)某些植物必需經過春化作用(用低溫誘導促使植物開花)才能開花牢固。下表是對冬小麥進行春化處理的探討結果。組別123處理方式未經低溫處理經低溫處理先低溫處理后高溫處理檢測結果沒有某些特別蛋白質有某些特別蛋白質出現某些特別蛋白質,高溫處理后這些蛋白質消逝現象不能抽穗開花抽穗開花不能抽穗開花以下對探討結果的分析正確的是__ABD__。A.確定冬小麥抽穗開花的環境因素是溫度B.高溫可以解除小麥的春化作用C.春化作用產生的特別蛋白質是低溫誘導基因突變的結果D.北方春季補種的冬小麥只會長苗不會開花結果(3)圖2所示為光周期(日照長短)誘導植物開花激素的產生試驗。圖中植物去掉了頂端的全部葉子,A、D植株分別接受長日照、短日照;B、C植株方框內為受短日照處理的部位。圖3為日照長度對植物開花的影響。結合圖2和圖3,運用已有學問分析下列選項中錯誤的是__B__。A.圖2中植物屬于短日照植物B.感受光周期的部位是頂端花蕾C.接受誘導產生開花激素的部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