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T1731-2020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施工與驗收規范_第1頁
DB11T1731-2020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施工與驗收規范_第2頁
DB11T1731-2020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施工與驗收規范_第3頁
DB11T1731-2020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施工與驗收規范_第4頁
DB11T1731-2020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施工與驗收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93.080

P51

北京市地方標準

DB11/T1731—2020

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施工與驗收規范

Constructionandacceptancespecificationsofconstructionwaste

recycledmaterialsforhighway

2020-06-30發布2020-10-01實施

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DB11/T1731—2020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提出并歸口。

本文件由北京市交通委員會組織實施。

本文件主要起草單位:北京市道路工程質量監督站、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建筑大學、北京城建華晟

交通建設有限公司、首鋼環境產業有限公司、北京都市綠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市首發高速公路建

設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建工資源循環利用投資有限公司、北京國道通設計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緒利、薛忠軍、李興海、吳野、張金喜、王佳妮、孫波、楊玉杰、常金波、

馬剛平、何強、曾波、張濤、葛慧娟、張奧、余沈鑫、于海臣、梁勇、李巖凌、李亮輝、季節、劉慧慧、

池帥、王福晉、高海辰、王建剛、李昱秀、劉鵬、高勇。

II

DB11/T1731—2020

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材料施工與驗收規范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公路用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

料以及路基用再生材料的技術要求。

本文件適用于各等級公路新建、改建、養護工程。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T14685建設用卵石、碎石

JTGD50—2017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范

JTGE40公路土工試驗規程

JTGE42公路工程集料試驗規程

JTGE51公路工程無機結合料穩定材料試驗規程

JTGE60公路路基路面現場測試規程

JTGF10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

JTG/TF20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JTGF80/1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3.1

建筑垃圾constructionwaste

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新建、改建、擴建和拆除各類建筑物、構筑物、管網等,以及居民裝飾裝修房

屋過程中產生的棄土、棄料和其他固體廢物。

3.2

再生集料recycledaggregate

建筑垃圾經過分選、除雜、破碎、篩分等工藝加工成的不同粒徑集料。

3.3

冗余土redundantsoil

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過程中,再生集料破碎篩分前,經除土系統處置后,分選出小于規定粒徑的材

料。

3.4

1

DB11/T1731—2020

混凝土粒料含量contentofconcreteandrock

再生集料中,粒徑4.75mm以上部分混凝土塊及石塊類材料占總體質量的百分比。

3.5

混凝土類再生集料concreterecycledaggregate

混凝土粒料含量不小于90%的再生集料。

3.6

磚瓦類再生集料brickandtilerecycledaggregate

混凝土粒料含量小于90%的再生集料。

3.7

雜物impurities

磚、石、砂漿和混凝土塊之外不能加工成再生集料的物質(如金屬、玻璃、陶瓷、石灰、石膏、煤

塊、爐渣、瀝青、塑料、布片、木塊、樹枝和紙張等)。

3.8

輕質雜物lightweightImpurities

雜物中密度小于1g/cm3的雜質材料(如塑料、布片、木塊、樹枝和紙張等)。

3.9

天然集料naturalaggregate

天然石材經破碎、篩分等工藝加工而成的不同粒徑集料。

3.10

再生集料無機混合料recycledaggregateinorganicmixture

由一定比例的再生集料和天然集料配合設計的無機混合料,包括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和石灰粉

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

4再生集料

4.1分類

4.1.1建筑垃圾經分選、除雜、破碎、篩分等處理,分為再生集料和冗余土。

4.1.2再生集料根據混凝土粒料含量,分為混凝土類再生集料和磚瓦類再生集料。

4.1.3再生集料按粒徑,分為再生粗集料與再生細集料,粒徑大于4.75mm的再生集料稱為再生粗集

料,粒徑不大于4.75mm的再生集料稱為再生細集料。

4.2技術要求

4.2.1再生粗集料

4.2.1.1再生粗集料分級標準應符合表1的規定。

2

DB11/T1731—2020

表1再生粗集料分級標準

混凝土類磚瓦類

項目

混凝土I類混凝土Ⅱ類磚瓦I類磚瓦Ⅱ類

壓碎值(%)≤26≤30≤35≤40

雜物含量(%)≤0.5≤1.0

輕質雜物含量(%)≤0.3≤0.5

針片狀含量(%)≤20

混凝土粒料含量(%)≥90<90

4.2.1.2再生粗集料顆粒組成應符合表2的規定。

表2再生粗集料顆粒組成范圍

公稱通過以下篩孔(mm)百分率(%)

規格

粒徑

名稱

(mm)5337.531.526.51913.29.54.752.36

ZG119~37.510090~100——0~100~5———

ZG219~31.5—10090~100—0~100~5―――

ZG319~26.5——10090~1000~100~5———

ZG49.5~31.5—10090~100———0~100~5—

ZG59.5~26.5——10090~100——0~100~5―

ZG69.5~19—―—10090~100—0~100~5—

ZG74.75~9.5—――——10090~1000~100~5

4.2.1.3再生粗集料技術指標應符合表3的規定。

表3再生粗集料技術要求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

項目使用層位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試驗方法

(重、中、輕交通)

基層

雜物含量(%)≤0.5≤1.0

底基層

附錄A

基層

混凝土粒料含量(%)≥90<90

底基層

基層

輕質雜物含量(%)≤0.1≤0.3附錄B

底基層

基層≤26≤35

JTGE42

壓碎值(%)

(T0316)

底基層≤30≤40

3

DB11/T1731—2020

表3再生粗集料技術要求(續)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

項目使用層位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試驗方法

(重、中、輕交通)

基層≤18

JTGE42

針片狀顆粒含量(%)≤20

(T0312)

底基層≤20

基層≤2—

JTGE42

0.075mm以下粉塵含量(%)

(T0310)

底基層—

4.2.2再生細集料

4.2.2.1再生細集料顆粒組成應符合表4的規定。

表4再生細集料顆粒組成范圍

通過篩孔的質量百分率(%)

規格名稱公稱粒徑(mm)

9.54.752.360.60.075

ZXG10~4.7510090~100——0~20

4.2.2.2再生細集料各項技術指標應符合表5的規定。

表5再生細集料技術要求

項目水泥穩定石灰粉煤灰穩定試驗方法

砂當量(%)≥40JTGE42(T0334)

有機質含量(%)<2≤10JTGE42(T0151)

0.075mm以下材料的塑性指數≤1712~20JTGE40(T0118)

4.2.2.3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細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應不大于15%;二級及二級以下公

路,細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顆粒含量應不大于20%。

4.3材料分檔與摻配

4.3.1材料分檔

4.3.1.1再生集料混合料的集料分檔應符合表6的規定。

表6材料分檔要求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

層位二級及二級以下公路

(重、中、輕交通)

基層≥4≥3a

底基層≥3a

a對于一般工程應不少于3檔備料,對極重、特重交通荷載等級且強度要求較高時,應不少于4檔備料。

4.3.2材料摻配

4

DB11/T1731—2020

公稱最大粒徑為19mm、26.5mm和31.5mm的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混合料備料規格宜符合表7規定,

備料應同時考慮再生集料摻量范圍。

表7不同粒徑混合料的備料規格

公稱最大粒徑

混合料類型分檔數量一檔二檔三檔四檔

(mm)

A類三檔ZXG1ZG7ZG6—

B類19三檔ZXG1ZG7天然集料—

C類三檔ZXG1天然集料天然集料—

D類三檔ZXG1ZG7ZG5—

E類三檔ZXG1ZG7天然集料—

F類三檔ZXG1天然集料天然集料—

G類26.5四檔ZXG1ZG7ZG6ZG3

H類四檔ZXG1ZG7ZG6天然集料

I類四檔ZXG1ZG7天然集料天然集料

J類四檔ZXG1天然集料天然集料天然集料

K類三檔ZXG1ZG7ZG4—

L類三檔ZXG1ZG7天然集料—

M類三檔ZXG1天然集料天然集料—

N類31.5四檔ZXG1ZG7ZG6ZG2

O類四檔ZXG1ZG7ZG6天然集料

P類四檔ZXG1ZG7天然集料天然集料

Q類四檔ZXG1天然集料天然集料天然集料

5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

5.1原材料

5.1.1一般規定

5.1.1.1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組成設計應包括原材料檢驗、混合料的目標配合比設計、混合料的

生產配合比設計和施工參數確定四個部分。

5.1.1.2再生集料的技術指標應滿足本文件表3和表5的要求。

5.1.1.3再生集料最大公稱粒徑應不大于31.5mm。

5.1.1.4再生集料運至現場后應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場。

5.1.1.5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應根據規格和類別單獨堆放。

5.1.1.6水泥、天然集料和水等其他原材料質量應符合JTG/TF20的規定。

5.1.2再生粗集料

5.1.2.1再生粗集料規格應符合表2的規定。

5

DB11/T1731—2020

5.1.2.2再生粗集料質量應符合表3的規定。

5.1.3再生細集料

5.1.3.1再生細集料規格應符合表4的規定。

5.1.3.2再生細集料質量應符合表5的規定。

5.2配合比設計

5.2.1一般規定

5.2.1.1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宜采用JTGE51中的重型擊實方法確定。

5.2.1.2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集料分檔要求應符合表6的規定。

5.2.1.3公稱最大粒徑為19mm、26.5mm和31.5mm的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備料規格宜符合表7

的規定。

5.2.1.4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其他內容應符合JTG/TF20有關要求。

5.2.2混合料組成設計

5.2.2.1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再生集料摻量應符合表8的規定。

表8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再生集料摻量技術要求

結構層公路等級再生集料摻量(%)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中、輕交通)10~30

基層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30~60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中、輕交通)30~50

底基層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60~100

5.2.2.2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級配應符合表9的規定。

表9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推薦級配范圍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

篩孔尺寸(mm)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

(重、中、輕交通)(%)

37.5—100

31.510090~100

26.591~9581~94

1976~8567~83

13.262~7554~73

9.551~6545~64

4.7535~4530~50

6

DB11/T1731—2020

表9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推薦級配范圍(續)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

篩孔尺寸(mm)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

(重、中、輕交通)(%)

2.3622~3119~36

1.1813~2212~26

0.68~158~19

0.35~105~14

0.153~73~10

0.0752~52~7

5.2.2.3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性能應符合表10的規定。

表10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材料性能技術要求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

(重、中、輕交通)

性能要求試驗方法

基層底基層基層底基層

7d無側限抗重交通4~62.5~4.53~52~4

壓強度RdJTGE51(T0805)

(MPa)中、輕交通3~52~42~41~3

28天齡期5次

≥70JTGE51(T0858)

凍融循環BDR(%)

JTGD50-2017

彈性模量(MPa)18000~2800014000~2000018000~2800014000~20000

附錄E

5.2.2.4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壓實度應符合表11的規定。

表11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壓實度技術要求

結構層公路等級壓實度(%)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中、輕交通)≥98

基層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97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中、輕交通)≥97

底基層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95

5.3施工要求

5.3.1一般規定

7

DB11/T1731—2020

5.3.1.1施工前,應將下承層表面清理干凈,并對下承層進行檢查驗收,所檢指標應符合JTGF80/1的

要求。

5.3.1.2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基層的施工工藝除本文件特殊要求外,其他工藝還應滿足JTG/TF20

中水泥穩定碎石混合料基層施工工藝要求。

5.3.1.3正式開工之前,應按全斷面寬度鋪筑不小于200m的試驗段,確定施工工藝和質量控制要求。

5.3.1.4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層寬11m~12m時,每一流水作業段長度以500m為宜。

5.3.1.5水泥穩定再生基層與瀝青面層之間宜設置粘結層。

5.3.2拌和

5.3.2.1拌和設備應根據備料檔數配備料倉,再生集料宜單獨配備不少于2個料倉。

5.3.2.2料倉應安裝稱重設備,其精度應達到±0.5%。

5.3.2.3拌和設備的生產能力宜大于500t/h。

5.3.3運輸

5.3.3.1每天開工前,運輸車輛應完好,車廂應清洗干凈。

5.3.3.2裝車時,運輸車輛應前后移動,按“品”字形分多次裝料。

5.3.3.3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應覆蓋運輸。

5.3.3.4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出廠時應在過磅單上注明出廠時間,從裝車出廠(發料)到運輸至

工地攤鋪(收料),應采用水泥的初凝時間與容許延遲時間較短的時間作為施工控制時間。超時的水泥

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應報廢。

5.3.4攤鋪

5.3.4.1攤鋪速度宜控制在1.0m/min~1.5m/min,防止運輸車輛碰撞攤鋪機。

5.3.4.2螺旋分料器應勻速不間歇地旋轉送料,且全部埋入混合料中。

5.3.4.3螺旋分料器轉速應與攤鋪速度相適應,兩側邊緣料位應充足。

5.3.4.4攤鋪機必須開啟振動器和夯錘,初始壓實度不小于85%。

5.3.5碾壓

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碾壓宜按照表12進行,每遍重疊1/2輪寬。碾壓作業結束前,如有局部曬

干和風干跡象,影響壓實時應及時采用噴霧形式補水。

表12基層碾壓技術要求

碾壓速度

階段壓路機型號數量碾壓方式碾壓遍數

(m/min)

初壓11t以上雙鋼輪不少于2臺25~27前靜后振1~2

復壓20t以上鋼輪壓路機不少于3臺30~37先弱振1遍、強振4遍、后弱振1遍不少于6

26t以上膠輪壓路機或

終壓不少于1臺25~27靜壓1~2

鋼輪壓路機

5.3.6養生

5.3.6.1碾壓完畢且平整度、壓實度、厚度等檢查合格后,表面應即刻覆蓋透水無紡土工布并灑水養

生。土工布之間搭接不小于50cm,兩側下搭不小于50cm。

5.3.6.2養生期宜不少于7d,養生期宜延長至上層結構開始施工的前2d,鉆取完整芯樣后可進行下一

道工序。

5.3.6.3土工布覆蓋養生期間,除灑水車外嚴禁其他車輛通行,灑水車速度不應超過20km/h。

8

DB11/T1731—2020

5.4質量管理與驗收

5.4.1一般規定

5.4.1.1施工質量管理與驗收應包括原材料檢驗、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檢驗、施工過程中的質量

檢查驗收等方面。

5.4.1.2施工前應檢查再生集料、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生產合格證和試驗報告。再生集料每1

批提供1份生產合格證和試驗報告,1000t為一批;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每工作日提供1份生產合

格證和試驗報告。

5.4.2材料檢驗

各種材料應在施工前以批為單位進行檢查,不符合本規范要求的材料不得進場。對再生集料是以同

一料源、同一次購入并運至生產現場的相同規格材料為一批,再生集料以每5000t為一批,不足5000t

亦為一批。再生集料的檢測項目和要求按表13執行。

表13再生集料質量檢測項目和要求

名稱試驗項目檢測頻率質量要求試驗方法

雜物含量

附錄A

混凝土粒料含量

再生粗集料輕質雜物含量符合表3的要求附錄B

壓碎值JTGE42(T0316)

每批1次

針片狀含量JTGE42(T0312)

砂當量JTGE42(T0334)

再生細集料0.075mm以下材料的塑性指數符合表5的要求JTGE40(T0118)

有機質含量JTGE42(T0151)

5.4.3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5.4.3.1施工過程中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質量檢驗應按表14進行。

表14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質量檢測項目和要求

名稱試驗項目檢測頻率質量要求試驗方法

水泥穩定再

每一作業段或不超過2000m2檢查1

生集料混合級配符合表9的要求JTGE42(T0302)

次;異常時,隨時檢測。

9

DB11/T1731—2020

表14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質量檢測項目和要求(續)

名稱試驗項目檢測頻率質量要求試驗方法

每一作業段或不超過2000m2檢查1

含水率最佳含水率+0.5%~1%JTGE51(T0801)

水泥穩定再次;異常時,隨時檢測。

生集料混合

水泥劑量每一作業段或不超過2000m2檢查1次符合JTG/TF20相關要求JTGE51(T0809)

拌合均勻性隨時檢測。色澤均勻,無離析現象目測

7d無側限每作業段或每2000m2測一組,

符合表10的要求JTGE51(T0805)

抗壓強度每組9~13個試件。

施工質量

壓實度每作業段或每2000m2測6次以上。符合表11的要求JTGE60(T0921)

5.4.3.2外形尺寸檢查項目、頻率和質量標準應符合JTG/TF20的要求。

5.4.4交工驗收

水泥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基層和底基層應按照JTGF80/1中的要求進行質量檢驗評定。

6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

6.1原材料

6.1.1一般規定

6.1.1.1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組成設計應包括原材料檢驗、混合料的目標配合比設計、混

合料的生產配合比設計和施工參數確定四個部分。

6.1.1.2再生集料的技術指標應滿足本文件表3和表5的要求。

6.1.1.3再生集料最大公稱粒徑應不大于31.5mm。

6.1.1.4再生集料運至現場后應抽樣檢驗,合格后方可進場。

6.1.1.5建筑垃圾再生集料應根據規格和類別單獨堆放。

6.1.1.6石灰、粉煤灰、天然集料和水等其他原材料質量應符合JTG/TF20的規定。

6.1.2再生粗集料

6.1.2.1再生粗集料規格應符合表2的規定。

6.1.2.2再生粗集料質量應符合表3的規定。

6.1.3再生細集料

6.1.3.1再生細集料規格應符合表4的規定。

6.1.3.2再生細集料質量應符合表5的規定。

6.2配合比設計

6.2.1一般規定

6.2.1.1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宜采用JTGE51中的重型擊實方

法確定。

6.2.1.2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中石灰與粉煤灰的比例為1:2~1:4,石灰粉煤灰與集料的比例

為15:85~20:80。

10

DB11/T1731—2020

6.2.1.3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集料分檔要求應符合表6的規定。

6.2.1.4公稱最大粒徑為19mm、26.5mm和31.5mm的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備料規格宜

符合表7的規定。

6.2.1.5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配合比設計其他內容應符合JTG/TF20有關要求。

6.2.2混合料組成設計

6.2.2.1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再生集料摻量應符合表15的規定。

表15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再生集料摻量技術要求

結構層公路等級再生集料摻量(%)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中、輕交通)10~30

基層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30~60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中、輕交通)30~50

底基層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60~100

6.2.2.2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級配應符合表16的規定。

表16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推薦級配

篩孔尺寸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

(mm)(重、中、輕交通)(%)(%)

37.5—100

31.510090~100

26.591~9581~94

1976~8567~83

13.262~7554~73

9.551~6545~64

4.7535~4530~50

2.3622~3119~36

1.1813~2212~26

0.68~158~19

0.35~10—

0.153~7—

0.0752~52~7

6.2.2.3石灰粉煤灰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材料性能應符合表17的規定。

11

DB11/T1731—2020

表17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材料性能技術要求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

(重、中、輕交通)

性能要求試驗方法

基層底基層基層底基層

7d無側限抗重交通≥≥≥≥

1.00.750.80.6JTGE51

壓強度Rd

中、輕交通≥≥≥≥(T0805)

(MPa)0.90.60.70.5

28天齡期5次JTGE51

≥70

凍融循環BDR(%)(T0858)

JTGD50-

彈性模量(MPa)18000~2800014000~2000018000~2800014000~20000

2017附錄E

6.2.2.4石灰粉煤灰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壓實度應符合表18的規定。

表18石灰粉煤灰穩定再生集料混合料的壓實度技術要求

結構層公路等級壓實度(%)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中、輕交通)≥98

基層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97

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重、中、輕交通)≥97

底基層

二級公路及二級以下公路≥95

6.3施工要求

6.3.1一般規定

6.3.1.1施工前,應將下承層表面清理干凈,并對下承層進行檢查驗收,所檢指標應符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