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厘米和米》-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測試卷(蘇教版)_第1頁
第五單元《厘米和米》-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測試卷(蘇教版)_第2頁
第五單元《厘米和米》-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測試卷(蘇教版)_第3頁
第五單元《厘米和米》-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測試卷(蘇教版)_第4頁
第五單元《厘米和米》-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測試卷(蘇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二年級數學上冊單元測試卷第五單元《厘米和米》注意事項:1.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100分。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請寫在答題卡規定的位置上。2.所有題目必須在答題卡上作答,在試卷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填空題(滿分20分,每小題2分)1.(2分)黑板的寬是1米,也可以說黑板的寬是()厘米。2.(2分)橡皮長()cm3.(2分)一只螞蟻,第一次向前爬了36厘米,第二次向前爬了34厘米,兩次一共爬了()厘米,它再爬()厘米就是1米了。4.(2分)在括號里填“米”或“厘米”。教室的門大約高2(),講臺大約高90()。5.(2分)仔細看圖,填寫出物體的長度。鉛筆的長度是()橡皮的長度是()6.(2分)在下面的尺子上,從刻度0到4是()厘米。要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如果從刻度1開始畫起,應該畫到刻度()結束。7.(2分)三個幼兒園小朋友比身高。林林高98厘米,比華華矮得多,芳芳比林林高一些。()最高,()最矮。8.(2分)一根彩帶對折1次后長度是6厘米,這根彩帶原來長()厘米。9.(2分)小明用米尺量一條線段,發現正好從刻度“”到刻度“”,這條線段長()厘米;再添上()厘米就是米。10.(2分)在下邊的圖形中,有()個四邊形,圖中最長的一條線段長()厘米。二、判斷題(滿分10分,每小題2分)11.(2分)從直尺的刻度“3”畫到刻度“9”,一共畫了9厘米。()12.(2分)黑板長40米。()13.(2分)長2米的繩子要比長200厘米的木棒短一些。()14.(2分)把12米長的彩帶,平均分成4段,每段長3米。()15.(2分)下圖中的樹葉長5厘米。()三、選擇題(滿分10分,每小題2分)16.(2分)操場的跑道有多長?(

)A.90米 B.9米 C.90厘米17.(2分)指甲蓋的寬度大約是1(

)。A.厘米 B.米 C.元18.(2分)下面是用刻度尺測量物體長度的方法,其中正確的是(

)。A.B.C.19.(2分)將一根竹竿插入水中,水面以上部分長28厘米,水面以下部分長72厘米,這根竹竿長(

)。A.100米 B.10厘米 C.1米20.(2分)下面有5個點,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一共可以畫多少條線段?(

)A.5 B.10 C.15四、操作題(滿分18分,每小題6分)21.(6分)畫一畫,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22.(6分)畫一條長2厘米的線段,再畫一條比它長1厘米的線段。23.(6分)你能在下面的尺子上找到一條4厘米長的線段嗎?請你畫出來。

五、解答題(滿分42分,每小題6分)24.(6分)把2根10厘米的鐵絲接在一起,形成一根長長的鐵絲,兩根鐵絲的重疊部分是2厘米如圖所示,接好后的鐵絲長是多少厘米?25.(6分)小桃紅家的小區每層樓高3米,小桃紅家住在3樓,她從一樓乘電梯回家,上升了多少米?她從家乘電梯到住在6樓的小石頭家玩,上升了多少米?26.(6分)有一把破損的厘米刻度尺,上面有些刻度已經看不清楚了,用它可以直接量出哪些長度?27.(6分)小紅家、小麗家和公園在一條直線上。小紅家和小麗家相距多少米?28.(6分)小蝸牛家到學校有40厘米,一天早上它上學走了25厘米后,想起忘記帶鉛筆盒了,又返回家拿了鉛筆盒再到學校,它這天早上從家到學校一共走了多少厘米?(畫一畫,算一算。)29.(6分)你能根據下面這些數據提出兩個數學問題并解答嗎?30.(6分)一個文具盒長2分米,寬8厘米,將5個這樣的文具盒拼在一起最長多少厘米,合多少米?參考答案一、填空題(滿分20分,每小題2分)1.100【分析】根據1米=100厘米解答即可。【解答】由分析可得,黑板的寬是1米,也可以說黑板的寬是100厘米。2.5【分析】被測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束刻度-測量起始刻度;據此解決。【解答】由題意分析得:6-1=5(cm)即,橡皮長5cm。3.70;30【分析】把第一次向前爬的長度和第二次向前爬的長度加起來,結果就是兩次一共爬的長度。用要爬的總長度減去前兩次一共爬的長度(注意單位的統一),結果就是需要再爬的長度,據此解答。【解答】36+34=70(厘米)1米=100厘米100-70=30(厘米)故,兩次一共爬了70厘米,它再爬30厘米就是1米了。【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100以內數加減法的應用,關鍵是要找準數量關系。4.米;厘米【分析】要表示一般的門的高度時,一般都是用米做單位;如:教室的門大約高2米。要表示講臺的高度時,一般都是用厘米或分米做單位;如:講臺大約高90厘米。【解答】由題意分析得:教室的門大約高2米,講臺大約高90厘米。【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長度單位的選擇,要結合實際情況來完成。5.4厘米;2厘米【分析】已知鉛筆起點的刻度是0厘米,終點的刻度是4厘米,據此可知鉛筆長4厘米;已知橡皮起點的刻度是1厘米,終點的刻度是3厘米,用3-1即可求出橡皮的長度。【解答】3-1=2(厘米)鉛筆的長度是4厘米;橡皮的長度是2厘米。【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長度測量的方法,注意物體起點是否在0刻度上。6.【分析】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用直尺的“0”刻度線和物體的一端重合,另一端在直尺上的刻度,就是物體的長度。若測量時一端未與直尺的“0”刻度線重合,則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束的刻度-測量開始的刻度。【解答】4-0=4(厘米);1+5=6(厘米)從刻度0到4是4厘米。要畫一條5厘米長的線段,如果從刻度1開始畫起,應該畫到刻度6結束。7.【分析】由題可知,林林比華華矮得多,說明華華比林林高的多,又根據芳芳比林林高一些,可知芳芳比華華矮,據此解答。【解答】由分析可得:三個幼兒園小朋友比身高。林林高98厘米,比華華矮得多,芳芳比林林高一些。華華最高,林林最矮。【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數的相對大小關系,要熟練掌握。8.12【分析】對折一次,將彩帶平均分成了2段,每段都是6厘米,根據乘法的意義,每段長度×段數=彩帶原來的長度,據此列式計算。【解答】6×2=12(厘米)這根彩帶原來長12厘米。【點評】關鍵是理解乘法的意義,熟練運用6的乘法口訣求積。9.【分析】線段的長度=測量結束刻度-測量起始刻度;1米等于100厘米,用100厘米減去線段的長度,結果就是需要添上的長度。【解答】60-1=59(厘米)1米=100厘米100-59=41(厘米)故,這條線段長59厘米;再添上41厘米就是1米。【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長度單位的換算及計算,要熟練掌握。10.【分析】四邊形:由四條線段首尾依次連接而成的封閉圖形。單個的四邊形有4個,由2個單個的四邊形組成的四邊形有4個,由4個單個的四邊形組成的四邊形有1個,共9個。最長的一條線段是下面這一條,用尺子測量出長度即可。【解答】在下邊的圖形中,有9個四邊形,圖中最長的一條線段長3厘米。【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四邊形的認識,要熟悉四邊形的特征。二、判斷題(滿分10分,每小題2分)11.×【分析】測量時不是0刻度與線段的端點對齊,要用結束刻度減去起始刻度才是線段的長度。【解答】9-3=6(厘米)即:從直尺的刻度“3”到刻度“9”是6厘米。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在直尺上讀刻度,不管是從零開始還是其它刻度開始,直接用大刻度減去小刻度即可。12.×【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可知,黑板的長度一般是4米或40分米;據此判斷即可。【解答】由題意分析得:黑板長40米;此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長度單位的選擇,要熟練掌握。13.×【分析】1米=10分米=100厘米;把兩個名數的單位化成相同的再進行比較即可解答。【解答】200厘米=2米長2米的繩子和長200厘米的木棒一樣長,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長度單位換算知識的掌握和靈活運用。14.√【答案】√15.×【分析】被測物體的長度=測量結束刻度-測量起始刻度,據此算出樹葉長度,即可判斷原題對錯。【解答】由分析可知:樹葉的結束刻度是5厘米,起始刻度是2厘米,樹葉長是:5-2=3(厘米)。原題說法錯誤。故答案為:×三、選擇題(滿分10分,每小題2分)16.A【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對長度單位和數據大小的認識可知:測量較長的物體用米作單位,二年級學生雙臂展開的長度大約是1米,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通常用厘米作單位,食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由此分析各選項是否符合操場跑道的長度即可。【解答】A.90米大約是操場跑道的長度,符合題意;B.9米大約是一間教室的長度,不符合題意;C.90厘米大約是桌子的高度,不符合題意。所以操場的跑道有90米長。故答案為:A17.A【分析】根據生活經驗、對長度單位、人民幣單位和數據大小的認識可知: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通常用厘米作單位,食指的寬大約是1厘米;測量較長的物體用米作單位,二年級學生雙臂展開的長度大約是1米;元是常用的人民幣單位,由此選擇即可。【解答】A.1厘米符合指甲蓋的寬度;B.1米比指甲蓋的長度多得多,不符合題意;C.1元大約為1支鉛筆的價格,不能表示長度。所以指甲蓋的寬度大約是1厘米。故答案為:A18.C【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時,要正確放置:刻度尺邊緣對齊被測對象,必須放正重合,不能歪斜;物體的一個端點要與刻度尺的刻度線對齊;尺的刻面必須緊貼被測對象,不能“懸空”。【解答】A.由圖示可知,物體的端點在刻度尺的左側,故不符合題意;B.由圖示可知,物體兩端點均沒有與刻度尺的刻度尺對齊,不能正確測出物體的長度,故不符合題意;C.由圖示可知,刻度尺的擺放與讀數方法均符合要求,故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19.C【分析】水面以上的部分加上水面以下的部分就是這根竹竿的長度,然后根據100厘米=1米換算單位,最后得出結論即可。【解答】28+72=100(厘米),100厘米=1米故答案為:C20.B【分析】先把這5個點兩兩連接起來,然后數一數有幾條線段;據此解答。【解答】4+3+2+1=10(條)通過連線發現,5個點,在每兩點之間畫一條線段,一共可以畫10條線段。故答案為:B【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線段的認識,連線時,要細心,防止遺漏。四、操作題(滿分18分,每小題6分)21.【分析】3個點,兩兩之間連接起來即可。【解答】由題意分析得:【點評】此題主要考查的是線段的初步認識,要熟練掌握。22.【分析】根據線段的含義:線段有兩個端點,有限長,然后畫出長2厘米的線段即可;比2厘米長1厘米的線段長應該是2+1=3(厘米),即畫一條長3厘米的線段即可。【解答】作圖如下:23.【分析】觀察題圖可知,斷尺的刻度是從4厘米到9厘米。找到一條4厘米的線段,可以從4厘米畫到8厘米,也可以從5厘米畫到9厘米等等,答案不唯一。【解答】如圖:

【點評】本題較易,考查了有關直尺的基礎知識,同時要清楚線段的初步認識。五、解答題(滿分42分,每小題6分)24.【分析】接好后的鐵絲長度=第一根鐵絲長度+第二根鐵絲長度-重疊部分的長度。代入數據計算即可。【解答】10+10-2=18(厘米)答:接好后的鐵絲長是18厘米。25.【分析】小區每層樓高3米,電梯從1樓升到2樓,電梯上升1個3米高;電梯從1樓升到3樓,電梯上升2個3米高;電梯從3樓升到4樓,電梯上升1個3米高;電梯從3樓升到5樓,電梯上升2個3米高;電梯從3樓升到6樓,電梯上升3個3米高;據此解決即可。【解答】3-1=2(層)3+3=6(米)6-3=3(層)3+3+3=6+3=9(米)答:她從一樓乘電梯回家,上升了多少6米;她從家乘電梯到住在6樓的小石頭家玩,上升了9米。26.【分析】測量長度時,用物體的左側與直尺的0刻度線對齊,物體右側與直尺所對應的刻度就是物體的長度。若物體的左側未與直尺的0刻度線對齊,則用測量結束的刻度-測量開始的刻度=物體的長度,由此計算出可測量的長度。【解答】3-2=1(厘米)6-2=4(厘米)8-2=6(厘米)6-3=3(厘米)8-3=5(厘米)8-6=2(厘米)答:用它可以直接量出1厘米、4厘米、6厘米、3厘米、5厘米、2厘米的長度。27.【分析】分兩種情況來分析此題。①當小紅家和小麗家在公園的兩側時(如下圖),用加法求出小紅家和小麗家相距多少米。②當小紅家和小麗家在公園的同一側時(如下圖),用減法求出小紅家和小麗家相距多少米。【解答】①80+20=100(米)②80-20=60(米)答:小紅家和小麗家相距100米或60米。28.【分析】開始走了25厘米,返回家又走了25厘米,再從家到學校走了40厘米,求一共走了多少厘米,把三個數相加即可。【解答】由題意畫圖如下:25+25+40=90(厘米)答:它這天早上從家到學校一共走了90厘米。29.【分析】根據題中的數據提出問題并解答即可,如:佳佳比去年長高了幾厘米?佳佳今年的身高-佳佳去年的身高=佳佳比去年長高的厘米數;今年波波比佳佳高幾厘米?今年波波的身高-今年佳佳的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