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歷史》基礎通練_第1頁
《地球的歷史》基礎通練_第2頁
《地球的歷史》基礎通練_第3頁
《地球的歷史》基礎通練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一、正誤判斷題(共5題,每小題1分,共5分)1.化石是地層中保留的生物體。 (×)2.越古老的地層含有越低級、越簡單生物的化石。 (√)3.研究地層和化石可以了解地球的生命歷史和古地理環(huán)境。(√)4.我們可以在一些煤層中找到被子植物化石。 (×)5.海洋無脊椎動物空前繁盛的時代是早古生代。 (√)二、選擇題(共6題,每小題2分,共12分)(2020·北京合格考)我國科學家在遼寧省發(fā)現(xiàn)了目前最早的真獸類哺乳動物化石,該古生物生活在距今大約1.6億年前,比此前發(fā)現(xiàn)的白堊紀哺乳動物早大約3500萬年。讀“最早真獸類哺乳動物化石及復原圖”和“地質年代表(部分)”,完成1、2題。1.科學家研究認為該古生物具有體覆毛發(fā)、食蟲、擅攀爬等特點。由此推測其最可能的生活環(huán)境是 ()A.浩瀚的海洋 B.茂密的叢林C.干旱的沙漠 D.寒冷的冰原2.我國科學家用發(fā)現(xiàn)化石的地區(qū)和地層對該古生物進行命名,其最可能的命名是 ()A.遼寧新生獸 B.東北白奎獸C.中華侏羅獸 D.亞洲三疊獸【解析】1選B,2選C。第1題,該古生物具有體覆毛發(fā)、食蟲、擅攀爬等特點,據(jù)此分析其生活的地理環(huán)境應為茂密的叢林。第2題,根據(jù)材料信息可判斷該古生物應生活在侏羅紀,故命名為中華侏羅獸。(2021·宿州聯(lián)考)2020年7月13日,中、美古生物學者聯(lián)合宣布最近發(fā)現(xiàn)一類新的植物“活化石”:穗花杉。此次,研究團隊在我國內蒙古寧城縣虎溝村的化石層中,發(fā)現(xiàn)了兩枚穗花杉化石。這兩枚化石約有1.6億年歷史,保存了遠古穗花杉枝、葉、芽、種子等重要結構。這些結構的樣貌與現(xiàn)代穗花杉幾乎完全一致。據(jù)此完成3、4題。3.圖示化石所處地層屬于 ()A.前寒武紀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4.圖示時期代表性生物是 ()A.裸子植物 B.兩棲動物C.被子植物 D.三葉蟲【解析】3選C,4選A。第3題,穗花杉,植物“活化石”,約有1.6億年歷史,中生代的年代為2.52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所以有1.6億年歷史的穗花杉化石屬于中生代。第4題,圖示時期代表性生物是裸子植物,它是中生代最繁盛的植物。兩棲動物出現(xiàn)在古生代、被子植物出現(xiàn)在新生代、三葉蟲出現(xiàn)在古生代。(2021·寧德高一檢測)2018年2月2日,中外古生物學家在北京宣布,他們在一枚距今約一億年的琥珀中發(fā)現(xiàn)了一只如蜂鳥般大小的小鳥,并取名為“煎餅鳥”。據(jù)考證,該鳥類與恐龍一起滅絕。如圖為“煎餅鳥”標本圖。據(jù)此完成5、6題。5.“煎餅鳥”生存在 ()A.元古代 B.古生代C.中生代 D.新生代6.“煎餅鳥”生存時代 ()A.裸子植物開始出現(xiàn) B.小型哺乳動物開始出現(xiàn)C.聯(lián)合古陸已經(jīng)形成 D.鐵、鎳等金屬礦產(chǎn)形成【解析】5選C,6選B。第5題,“據(jù)考證,該鳥類與恐龍一起滅絕”,根據(jù)所學可知,恐龍在中生代末期滅絕,可以推測,“煎餅鳥”生存在中生代。第6題,裸子植物在古生代開始出現(xiàn);小型哺乳動物在中生代開始出現(xiàn);聯(lián)合古陸出現(xiàn)在遠古時期;地球的金屬礦產(chǎn)從地球形成時就存在。三、非選擇題(共13分)7.讀某時期地質年代簡表,回答下列問題。(13分)(1)甲是,該時期距今—。

(2)A是,B是,C是,

D是,E是,F是。

(3)描述該地質歷史時期生物進化特征。(4)說明該歷史時期地殼運動和海陸格局的變化特點。【解析】據(jù)圖中信息“原始魚出現(xiàn)”“陸生四足動物出現(xiàn)”等可知,圖示歷史時期為古生代。古生代是海洋無脊椎動物發(fā)展的時代,陸地上動物不斷出現(xiàn),出現(xiàn)了魚類和兩棲類動物;裸子植物出現(xiàn),蕨類植物繁盛。此時期地殼運動劇烈,形成聯(lián)合古陸,海陸面積不斷變化。答案:(1)古生代5.41億年2.52億年(2)寒武紀奧陶紀志留紀泥盆紀石炭紀二疊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