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點19詩歌的形象
膜揪取T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訪中洲
[宋]姚鋪
踏雨來敲竹下門,荷香清透紫綃裙。
相逢未暇論奇字,先向水邊看白云。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一)
[唐]李商隱
秋水悠悠浸墅扉,夢中來數覺來稀。
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
1.(經典題,4分)第一首詩塑造了怎樣的“訪者”形象?請結合全詩分析。
2.(經典題,5分)兩首詩中“被訪者”均未出現,但詩人都巧妙地寫出了“被訪者”的
形象,請結合兩首詩簡要分析。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第3題。
南歌子?新開池戲作
辛棄疾
散發披襟處,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細侵階。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畫棟頻搖動,
紅蕖盡倒開。斗勻紅粉照香腮。有個人人,把做鏡兒猜。
3.(2020云南昆明三模,6分)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相比,本詞中的詞人形象有
何不同?結合本詞內容,試作簡要分析。
三、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
花影妖媛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
絕勝南陌碾成塵。
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
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閑園里,
何異榮枯世上人。
【注】①此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兩次拜相,又兩次罷相,此前詩人親手創立的新法被
■廢止。
1.(2023改編,4分)結合前兩句簡析《北陂杏花》中“杏花”的形象特點。
2.(2023改編,5分)兩首詩均寫杏花,所表達的情感是否相同?請結合詩句分析。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第3題。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節選)
陸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噪。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3.(2018全國II,6分)詩中前后兩次出現“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五、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第1題。
汴岸置酒贈黃十七?
黃庭堅
吾宗端居叢百憂,長歌勸之肯出游。
黃流不解浣②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
初平?群羊置莫問,叔度④千頃醉即休。
誰倚艷樓吹玉笛?斗杓⑥寒掛屋山頭。
【注】①此詩為元豐三年詩人離京赴太和知縣任時告別友人之作。黃十七:黃介,字幾
復。②浣:污染。③初平:皇初平,《神仙傳》曾記其牧羊成仙之事。④叔度:指東漢黃憲,
其志向高潔,不應官府征辟,時人贊其氣度“汪汪若千頃陂”。⑤斗杓:指北斗星。
贈別幾復
黃庭堅
風驚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蘋。
佳友在門忘燕寢,故人發藥?見平生。
只今滿坐且樽酒,后夜此堂還月明。
契闊愁思已知處,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①發藥:意為善言勸人以當藥石。
1.(2020山東模擬,6分)《汴岸置酒贈黃十七》與《贈別幾復》均運用了“月”這一意
象,作者在兩詩中運用該意象所抒發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2題。
早秋夜作
韋莊
翠簟初清暑半銷,撇簾松韻送輕飆。
莎庭露永琴書潤,山郭月明砧杵遙。
傍砌綠苔鳴蟋蟀,繞檐紅樹織蟒峭①。
不須更作悲秋賦②,王粲?辭家鬢已凋。
【注】①蟒靖:蜘蛛的一種,腳很長,俗稱“嬉子”。②悲秋賦:語本《楚辭?九辯》中
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泛指抒發悲秋之情的詩文。③王粲:“建
安七子”之一,依附曹操,一生感嘆自己懷才不遇。
2.(2020河南省實驗模擬,6分)頸聯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效果?請簡要分析。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題。
望月有感①
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注】①此詩完整題目為《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
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邦弟妹》。
1.(2023新編,5分)第三聯“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塑造了怎樣的形象?
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2?3題。
少年游
歐陽修
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云。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謝家池?上,
江淹浦②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③。
【注】①謝家池: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之句。②江
淹浦:南朝梁文學家江淹《別賦》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漾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句。
③王孫:西漢淮南小山《招隱士》中有“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句。
2.(2023新編,5分)本詞借詠春草而賦別,抒寫離別相思之情。請分析“草”這一意象
的運用之妙。
3.(2023新編,6分)本詞“那堪疏雨滴黃昏”與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
黃昏、點點滴滴”都寫了“黃昏”“細雨”,二者有何異同?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4題。
六月三日夜聞蟬?
白居易
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
我有竹林宅,別來蟬再鳴。
不知池上月,誰撥小船行?
【注】①此詩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當時作者在蘇州,因病休假。②東京:指東都
洛陽。
4.(2020吉林六校聯考,6分)詩中前后兩次寫到蟬聲,作用卻有所不同,請結合詩句簡
要分析。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詞,完成第5題。
紀村事
韋莊
綠蔓映雙扉,循墻一徑微。
雨多庭果爛,稻熟渚禽肥。
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
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歸。
【注】①餉田:到田間送飯。
5.(2020天津,2分)“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村場景?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6?7題。
相見歡0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
悲風吹淚,過揚州。
【注】①靖康之難,汴京淪陷,二帝被俘。朱敦儒倉促南逃金陵。這首詞就是他客居金
陵,登上金陵城西門城樓所寫。
6.(2023改編,3分)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化用了李煜名篇《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中的“無言獨
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B.“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選取夕陽、大地、大江等雄壯意象,描繪了江河黃昏之
景,贊頌了江山的壯美,為下文抒情作鋪墊。
C.“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中“簪纓”一詞本指官僚貴族的冠飾,這里運用借
代的修辭手法,代指像詞人一樣的世家貴族。
D.“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中的“倩”字與辛棄疾“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揭英
雄淚”中的“倩”字意思相同,都指請某人做某事。
7.(2023新編,6分)王國維說:“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闭埥Y合詞句,分
析“物”“我”之間的關系。
六、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下面小題。
書韓韓牧馬圖(節選)
蘇軾
眾工舐筆和朱鉛,先生曹霸弟子韓。
廄馬多肉尻睢圓,肉中畫骨夸尤難。
金羈玉勒繡羅鞍,鞭筆刻烙傷天全,不如此圖近自然。
丹青引?贈曹將軍霸(節選)
杜甫
玉花卻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圉人太仆皆惆悵。
弟子韓韓早入室,亦能畫馬窮殊相。
韓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騙氣凋喪。
8.以下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蘇詩首句"舐筆"寫畫工慘淡經營的情態;"先生曹霸"寫韓韓的師承,寫出韓韓系出名門。
B.蘇詩第五句,描寫畫中之馬華美照人的配飾;接著,以"自然”贊美了韓韓筆下馬的形象。
C."玉花",玄宗所乘馬名,詩中指畫中之馬。"庭前"指庭階上真馬,"屹"表現二者的神貌。
D.玄宗看到畫十分滿意,故"含笑賜金";掌管馬匹的官員的反應,側面表現了曹畫的神韻。
9.兩首詩都寫到了曹霸、韓韓,在處理上有什么不同?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歸雁兩首(其一)
杜甫
萬里衡陽雁①,今年又北歸。
雙雙瞻②客上,——背人飛。
云里相呼疾,沙邊自宿稀。
系書元浪語③,愁寂故山薇④。
【注】①衡陽雁:雁是候鳥,秋來南飛,傳說到衡陽為止,不過衡山的回雁峰。②瞻:往
上看,往前看。③浪語:妄說,亂說。④故山:比喻家鄉。
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用"萬里"和"衡陽雁"寫向南漂泊路途之遠,為大雁的北歸作了鋪墊。
B.第五、六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角度,動靜結合地表現出大雁北歸途中急切的心情。
C.詩人系在大雁腳上的書信里沒有什么妄說亂言,字里行間都是自己的一片衷情。
D.最后一句詩人將自己的萬種愁緒遙寄于想象中故鄉的山薇,這是作者的虛筆。
2.全詩塑遣了大雁怎樣的形象?有何寓意?
二、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列小題。
對雨【注】
杜甫
莽莽天涯雨,江邊獨立時。不愁巴道路,恐濕漢旌旗。
雪嶺防秋急,繩橋戰勝遲。西戎甥舅禮,未敢背恩私。
【注】此詩作于廣德元年(763年)秋,時杜甫將從梓州前往闔州。
3.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寫漫天大雨,又寫詩人江邊獨立,奠定了全詩的情感基調。
B.頷聯中的"巴",是地區名,指的是四川東部、重慶一帶。
C.頸聯的"防秋",指西北游牧部落常趁秋高馬肥時南侵,需加強警衛。
D.尾聯是說吐蕃一定會念及甥舅之禮,不會背叛大唐的恩情。
4.分析概括詩歌所表現的詩人形象。
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小題。
送湖南部曲①
辛棄疾
青衫匹馬萬人呼,幕府當年急急符②。
愧我明珠成蓑敖③,負君赤手縛於菟,
觀書老眼明如鏡,論事驚人膽滿軀。
萬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風雨破吾廬。
注:①部曲:部屬,部下。②急急符:緊急命令。③著敢:語出《后漢書?馬援傳》,馬援
從交趾還,載一車蔗菽,有人告發他私藏一車珍珠。后世用"蔗菽明珠"指被人誣蔑,蒙受冤
屈。④於菟:老虎的別稱。楚人"謂虎於菟"。
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詩歌第一句中的"萬人呼”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突出了部屬的勇猛形象。
B.三、四句暗示自己遭讒言而去職,有負部屬戰功,點明"負君"而愧之因。
C.五、六句夸贊部屬年紀雖老而眼光明亮,談論國事能仗義執言,膽量驚人。
D.作者借寫為部屬送行,表現了關愛部屬的可貴精神,又飽含對現實的感慨。
6.本詩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都體現了辛棄疾"怨而不怒,樂觀昂揚”精神品質,請
分別加以賞析。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贈李白①
杜甫
秋來相顧尚飄蓬,未就丹砂②愧葛洪咒
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
【注】①天寶四載(745年),李白被唐玄宗逐出宮廷后的第二年,與杜甫同游齊趙。這年
秋天,杜甫與李白在魯郡(今山東兗州)相別,杜甫寫了這首贈詩。②丹砂,即朱砂。道教
認為煉砂成藥,服之可以延年益壽。李白好神仙之學,曾入道煉丹。③葛洪,東晉著名道士,
自號抱樸子,入羅浮山煉丹。
7.以下對本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句用借代手法,以隨風飄蕩的蓬草,來表現李杜二人相偕漫游、無所歸宿的處境。
B."愧"字照應了"未就",說李白愧對葛洪,暗示了李白在煉丹學道方面的失敗。
C."葛洪"的典故表面是規勸李白潛心煉丹求仙,實則暗示李白不要為現實處境傷感。
D.此詩簡潔凝煉,遺貌取神,飽含了詩人對朋友的同情、贊賞和惋惜等復雜情感。
8.這首詩中塑造的李白形象與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塑造的自我形象有何相同之處?
請結合兩詩作簡要分析。
考點19詩歌的形象
膜揪紙3
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訪中洲
[宋]姚鋪
踏雨來敲竹下門,荷香清透紫綃裙。
相逢未暇論奇字,先向水邊看白云。
訪隱者不遇成二絕(其一)
[唐]李商隱
秋水悠悠浸堂扉,夢中來數覺來稀。
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
1.(經典題,4分)第一首詩塑造了怎樣的“訪者”形象?請結合全詩分析。
答案:第一首詩塑造了一位不拘小節、格調高雅、充滿閑情逸趣的清逸之士。(1分)他
訪友不擇晴日,而是踏雨而來,可見他不拘小節;(1分)來訪是為了和好友探討“奇字”,
這不是什么經世致用之務,可見他充滿閑情逸趣;(1分)還沒來得及與好友交流,他就先走
向水邊看那雨中茫茫白云,可見他的清逸情懷。(1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概括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題目要求分析概括“訪者”的形象,解題
時,要結合詩句的內容,從詩句對“訪者”的描寫中總結歸納其形象特點。詩的第一句“踏
雨來敲竹下門”,說的是“訪者”探訪好友的時間。他不擇晴日,而是踏雨而來,可見其不
拘一格的率性和高雅的格調?!跋喾晡聪菊撈孀?,先向水邊看白云”說出了探訪本是為了和
好友探討“奇字”,“論奇字”已算“無事忙”,非經世致用之務而完全出于志趣,但“訪
者”還沒來得及交流就先走向水邊去看那雨中茫茫白云,可見其個性的清逸自由。
2.(經典題,5分)兩首詩中“被訪者”均未出現,但詩人都巧妙地寫出了“被訪者”的
形象,請結合兩首詩簡要分析。
答案:兩詩均采用側面描寫的手法展現“被訪者”的形象。(1分)姚詩前兩句及最后一
句描繪出“被訪者”居住的環境——門前有修竹,傍水而居,荷香四溢,展現出“被訪者”
居住的地方環境清幽、遠離塵囂,同時用“竹”“荷”“白云”這些意象隱喻“被訪者”,側
面烘托出“被訪者”高潔、清逸的形象。(1分)后兩句寫“訪者”“論奇字”“看白云”,
間接表現出與其志趣相投的“被訪者”的清逸高雅。(1分)李詩首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
“被訪者”生活的環境——秋水漫長悠遠,似要浸濕“被訪者”住處,表現出“被訪者”居
住環境之清幽、偏遠,側面烘托出“被訪者”的超塵脫俗。(1分)后兩句用“玄蟬”“葉黃
落,,“冬青”描繪出一幅清冷的深秋景象,而此時“人未歸”,側面表現出“被訪者”遠離
塵囂、超然物外。(1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題干說“兩首詩中'被訪者'均
未出現,但詩人都巧妙地寫出了‘被訪者’的形象”,可見兩首詩都運用了側面描寫的手法
來表現“被訪者”的形象。然后結合詩句分析。姚詩,前兩句和最后一句都寫出了“被訪者”
居住環境的特點。“踏雨來敲竹下門”,說明“被訪者”門前有修竹;“荷香清透紫綃裙”,
說明“被訪者”臨水而居,有荷塘,荷塘里還有荷花;“先向水邊看白云”進一步說明“被
訪者”臨水而居。同時,詩人選用的意象“竹”“荷”“白云”都是高潔的象征。由此可見,
詩人用“被訪者”居住環境的清幽絕塵側面烘托出“被訪者”清逸高潔的形象,用“竹”“荷”
“白云”等意象暗喻“被訪者”的品質高潔。第三、四句寫“訪者”的行為,“論奇字"''看
白云”表現出“訪者”的閑情逸趣,從而折射出“被訪者”生活之閑適。再看李詩,首句點
出詩人拜訪的時節是秋季,“秋水悠悠浸墅扉”顯示出“被訪者”居處環境之清幽、人跡之
罕至,也側面反映出“被訪者”的超塵脫俗。三、四兩句著重描寫“被訪者”居處的院內之
景,“玄蟬去盡葉黃落,一樹冬青人未歸”。玄蟬,黑色的知了,指秋蟬、寒蟬。這兩句描寫
也極富韻味?!靶s去盡葉黃落”照應首句“秋水”,進一步渲染出“被訪者”居處的幽僻冷
寂、遠離塵俗。最后一句,在“玄蟬去盡葉黃落”的反襯下,突出了冬青為主人苦苦守候的
狀態;“人未歸”與“不遇”相呼應,表現出“被訪者”遠離塵囂的生活狀態。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第3題。
南歌子?新開池戲作
辛棄疾
散發披襟處,浮瓜沉李杯。涓涓流水細侵階。鑿個池兒,喚個月兒來。畫棟頻搖動,
紅蕖盡倒開。斗勻紅粉照香腮。有個人人,把做鏡兒猜。
3.(2020云南昆明三模,6分)與《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相比,本詞中的詞人形象
有何不同?結合本詞內容,試作簡要分析。
答案:①《南歌子?新開池戲作》描寫了詞人在新開池邊浮瓜沉李、鑿池喚月等生活情
景,塑造了詞人率真浪漫、隨性自然、襟懷灑脫的閑居者形象。(3分)②《永遇樂?京口北固
亭懷古》以“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等典故塑造出一個胸懷壯志、心憂天下卻又屢遭排擠
的愛國志士形象。(3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比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解答此類題目,需分別把握兩首詩歌中的
人物形象特點,再結合詩歌內容具體分析形象的異同?!赌细枳?新開池戲作》中的詞人是一
個閑居者的形象,通過寫新開小池周圍的美景,描寫日常生活,展現對生活的熱愛,流露出
一種閑適灑脫之情。而《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的詞人是一個心懷抗金壯志但不受重
用的愛國志士形象,詞人以廉頗自比,抒發的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之情。
三、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2題。
北陂杏花?
[宋]王安石
一陂春水繞花身,
花影妖姨各占春。
縱被春風吹作雪,
絕勝南陌碾成塵。
杏花
[唐]羅隱
暖氣潛催次第春,
梅花已謝杏花新。
半開半落閑園里,
何異榮枯世上人。
【注】①此詩系王安石晚年所作,兩次拜相,又兩次罷相,此前詩人親手創立的新法被
—1'廢止。
1.(2023改編,4分)結合前兩句簡析《北陂杏花》中“杏花”的形象特點。
答案:《北陂杏花》的首句交代了杏花所處的地理位置和環境特點:一池碧綠的春水環
繞著杏樹?!袄@”字既寫出陂水曲折蜿蜒之勢,又寫出水、花之相依相親,突出了杏花清婉、
柔媚的特點。(2分)次句從花與影兩個方面寫杏花的綽約風姿。滿樹繁花競相開放,滿池花
影搖曳迷離。“妖嬌”二字本用于寫人,這里用于寫杏花,展現出杏花爭奇斗艷的照人光彩。
(2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中的事物形象。根據題干要求,要結合《北陂杏花》的前兩句來
分析。《北陂杏花》的一、二句寫景狀物,描繪的是杏花臨水照影之嬌媚。首句點明杏花所
處的地理位置?!摆椤保颂幹赋靥?。一池碧綠的春水環繞著杏樹,預示著勃發的生機?!袄@”
字用得精巧,既寫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勢,又寫水、花之相依相親,突出了杏花傍水而生、占
盡春風、清婉而柔媚的特點。次句從花與影兩個方面寫杏花的綽約風姿。滿樹繁花競相開放,
滿池花影搖曳迷離?!把獭倍直居糜趯懭?,這里移用于杏花,展現了杏花的照人光彩。
一個“各”字,表明在詩人眼中,花與影一樣美艷、多情,一樣令人流連忘返、沉迷自失。
2.(2023改編,5分)兩首詩均寫杏花,所表達的情感是否相同?請結合詩句分析。
答案:不相同。(1分)王詩寫杏花“縱被春風吹作雪,絕勝南陌碾成塵”,贊賞杏花不
愿沉淪的品格,寄寓詩人甘愿為理想獻身,始終不渝的節操,充滿了悲壯。(2分)羅詩由“梅
花已謝杏花新”而生發出深沉的人生思考——人事代謝如同杏花榮枯,充滿著無奈。(2分)
解析:本題考查把握事物形象的特點及寓意。解題時要注意題干有兩問。首先回答情感
是否相同,此題因兩首詩主旨不同,故不能回答“相同”,答案唯一。接著要結合詩句,具
體分析兩首詩的形象有何不同,所蘊含的情感又有何不同。王詩的一、二句通過環境描寫和
擬人的修辭,突出了杏花清婉柔媚、風姿綽約的特點。三、四句則重在褒揚北陂杏花品性之
美?!按猴L吹作雪”,這一筆淋漓盡致地描繪出風吹杏樹,落英繽紛,似漫天飛雪的凄美景象,
比喻生動。春風吹拂,嬌媚的花兒不堪承受,它凋謝了,零落了,這本是讓人黯然神傷的。
但詩人卻偏說它勝過南陌杏花,矜持與自足之意溢于言表。這一對比啟人深思:“南陌”在
此詩中與“北陂”相對立,這兩個背景意象包含著空間的隱喻。若說清幽靜謐的“北陂”是
遠離浮世喧囂的隱逸之所,“南陌”則正是熙來攘往、物欲橫陳的名利場。“南陌”繁華,“北
陂”僻靜;“南陌”熱鬧,“北陂”空寂。北陂杏花即使零落了,尚可在一泓清波中保持素潔;
而南陌的杏花要么歷盡褻玩、任人攀折,要么凋零路面、任人踐踏,碾成塵土,滿身污穢。
結合詩歌背景可推知,南陌杏花是對邀功請賞、黨同伐異的得勢權臣的影射,北陂杏花則是
詩人剛強耿介、孤芳自賞的自我人格的象征。一“縱”一“絕”,呼應緊密,激濁揚清,擲
地有聲地表明了詩人的政治立場與人生操守。羅詩說的是在春風潛入人間,梅花凋謝后杏花
綻放嬌妍的新貌。但即便是新開的杏花,也抵不過自然的規律,抵不過自己的命運,陸陸續
續開放的杏花終會陸陸續續地凋零枯萎。詩人由杏花的枯榮聯想到世間人事的興衰,不由得
感慨萬千,抒發了對人事代謝的憂思與無奈。
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第3題。
題醉中所作草書卷后(節選)
陸游
胸中磊落藏五兵,欲試無路空崢噪。
酒為旗鼓筆刀槊,勢從天落銀河傾。
端溪石池濃作墨,燭光相射飛縱橫。
須臾收卷復把酒,如見萬里煙塵清。
3.(2018全國II,6分)詩中前后兩次出現“酒”,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
析。
答案:①第一個“酒”出現在作書之前,詩人把它比喻成戰場上的旗鼓,起到醞釀情緒、
w積蓄氣勢的作用;(3分)②第二個“酒”則用來表現創作完成之后詩人的心理狀態,他“如
見萬里煙塵清”,似乎贏得了一場戰役的勝利,心滿意足,躊躇滿志。(3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中的事物形象。物象在詩歌中的作用一般有:渲染氣氛,奠定
基調,營造意境;表情達意,寄托情感;具有象征意義,襯托人物節操或性格(多在詠物詩
中);作為線索,串聯全詩等?!熬啤笔潜驹娭谐霈F了兩次的物象?;卮鸨绢}時,首先要找到
“酒”出現在哪里。第一個“酒”出現在創作書法之前,”酒為旗鼓筆刀槊”,詩人把酒比喻
成戰場上的旗鼓,把筆比作沖鋒殺敵的刀槊,這樣,一幅大戰在即的緊張肅穆的畫面便宛在
眼前了。詩人渲染的這種大戰在即的氣氛,實際上是為書法創作醞釀情緒、積蓄氣勢。第二
個“酒”出現在“須臾收卷復把酒”一句中。顯然,書成以后,詩人想到的是,趕緊拿起酒
縱飲一壺,而在酒酣中,詩人卻“如見萬里煙塵清”。由此可知,“大戰”已經以勝利告終,
一位勝利者的形象躍然紙上。他的磊落豪氣,他的躊躇滿志,他的欣然自足,可見可感。
五、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第1題。
汴岸置酒贈黃十七①
黃庭堅
吾宗端居叢百憂,長歌勸之肯出游。
黃流不解沈②明月,碧樹為我生涼秋。
初平③群羊置莫問,叔度④千頃醉即休。
誰倚沱樓吹玉笛?斗杓⑥寒掛屋山頭。
【注】①此詩為元豐三年詩人離京赴太和知縣任時告別友人之作。黃十七:黃介,字幾
復。②漪:污染。③初平:皇初平,《神仙傳》曾記其牧羊成仙之事。④叔度:指東漢黃憲,
其志向高潔,不應官府征辟,時人贊其氣度“汪汪若千頃陂”。⑤斗杓:指北斗星。
贈別幾復
黃庭堅
風驚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蘋。
佳友在門忘燕寢,故人發藥①見平生。
只今滿坐且樽酒,后夜此堂還月明。
契闊愁思已知處,西山影落暮江清。
【注】①發藥:意為善言勸人以當藥石。
1.(2020山東模擬,6分)《汴岸置酒贈黃十七》與《贈別幾復》均運用了“月”這一
意象,作者在兩詩中運用該意象所抒發的情感有何不同?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汴岸置酒贈黃十七》一詩中的“月”是實寫的明月,與“黃流”意象合用,意
指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汴河中,河水一片渾黃,而明月依然澄明。作者在邀請朋友出游以消其
憂的情境下寫不被混濁的汴河水污染的明月,是在含蓄勸勉友人要保持明月般澄明高潔的情
懷。(3分)《贈別幾復》一詩中的“月”,是虛寫之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明月),作者想象
別后,明月空照今天與友人邂逅傾談之地,而相遇傾談已成往事,心生對友人的不舍與離別
愁情。(3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意象在表情達意方面的作用。意象,是詩歌當中帶有作者主觀情感
的客觀景象,它是作者抒懷的一種憑借。在古典詩歌創作中,作者習慣于將內心情感融入意
象之中而不直接表白,這就產生了含蓄蘊藉的藝術效果。作答時,需要仔細體味意象在詩中
的作用。《汴岸置酒贈黃十七》頷聯宕開寫景,“黃流不解演明月”中的“月”是實寫的明
月,澄明的秋月倒映在汴河之中,河水一片渾黃,而秋月依然澄明。在月明秋高的景色描寫
里展現的是澄明高潔的人格境界,而這正是作者與朋友的共同向往與追求。作者寫不被混濁
的汴河水污染的明月,是在含蓄勸勉友人要保持明月般澄明高潔的情懷?!顿泟e幾復》一詩
中的“月”,是虛寫之明月,是作者想象中的明月。作者與朋友相遇“滿坐且樽酒”,心中當
然快樂,但是作者想象別后明月空照,由眼前歡聚想到別后此地的空寂,虛實結合,更能表
達作者不舍與友人離別的愁緒。
六、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2題。
早秋夜作
韋莊
翠簟初清暑半銷,撇簾松韻送輕飆。
莎庭露永琴書潤,山郭月明砧杵遙。
傍砌綠苔鳴蟋蟀,繞檐紅樹織蠕峭久
不須更作悲秋賦②,王粲③辭家鬢已凋。
【注】①蟒峭:蜘蛛的一種,腳很長,俗稱“嬉子”。②悲秋賦:語本《楚辭?九辯》
中的“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泛指抒發悲秋之情的詩文。③王粲:
“建安七子”之一,依附曹操,一生感嘆自己懷才不遇。
2.(2020河南省實驗模擬,6分)頸聯描繪了怎樣的景象?有什么效果?請簡要分析。
答案:頸聯描繪了一幅色彩鮮明、靜中有動的清幽秋夜圖。(2分)綠苔蒼蒼,紅樹繞檐,
艷麗的色彩,襯托出庭院的冷清。(2分)蟋蟀夜鳴,蜘蛛織網,以動襯靜,突出夜的清幽。
(2分)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鑒賞詩歌的意境。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列舉出詩詞
中出現的意象,描繪詩詞中展現的畫面,概括景物營造的氛圍特點,再分析效果。“傍砌綠
苔鳴蟋蟀,繞檐紅樹織螂峭”,大意是臺階旁的綠苔中傳來陣陣蟋蟀聲,屋檐邊的紅樹上掛
著晶亮的蜘蛛網?!傍Q蟋蟀”“織蟒峭”從聽覺和視覺的角度著眼描寫早秋,寫了蟋蟀鳴叫和
蜘蛛織網的早秋之景,描繪了一幅色彩對比鮮明、靜中有動的清幽秋夜圖?!熬G苔”“紅樹”
襯托出庭院的冷清;“鳴蟋蟀”“織蟒峭”以動襯靜,突出夜的清幽。
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1題。
望月有感山
白居易
時難年荒世業空,弟兄羈旅各西東。
田園寥落干戈后,骨肉流離道路中。
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注】①此詩完整題目為《自河南經亂,關內阻饑,兄弟離散,各在一處。因望月有感,
聊書所懷,寄上浮梁大兄、於潛七兄、烏江十五兄,兼示符離及下邦弟妹》。
1.(2023新編,5分)第三聯“吊影分為千里雁,辭根散作九秋蓬”塑造了怎樣的形象?
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這兩句詩塑造了親人們遭逢戰亂、骨肉離散、四處漂泊的難民形象。(2分)詩人
運用比喻修辭,前一句將親人的離散比作千里分飛的大雁,后一句將背井離鄉的親人比成無
根飄飛的蓬草,生動形象地刻畫出親人在戰亂中顛沛流離、凄慘、孤立無助的難民形象,表
達了詩人深深的憂慮和思念。(3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形象。詩歌的前兩聯從“時難年荒”這一時代的災難起筆,
以親身經歷概括出戰亂頻仍、家園荒殘、手足離散這一具有典型意義的苦難現實生活。接著
在第三聯中,詩人以千里孤雁、九秋斷蓬為喻,以吊影分飛與辭根離散這樣傳神的描述,深
刻揭示了親人們飽經戰亂的零落之苦。至此,詩人所刻畫的在戰亂中顛沛流離、孤立無助的
難民形象已躍然紙上。最后聯系詩歌尾聯,把握詩人情感。尾聯直抒胸臆,寫孤單的詩人凄
惶中夜深難寐,舉首遙望孤懸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聯想到飄散在各地的兄長弟妹們望月垂
淚的情形,表達了詩人對流散各地的親人的憂慮和思念。
二、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2?3題。
少年游
歐陽修
闌干十二獨憑春,晴碧遠連云。千里萬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謝家池?上,
江淹浦②畔,吟魄與離魂。那堪疏雨滴黃昏,更特地、憶王孫?。
【注】①謝家池:南朝謝靈運《登池上樓》有“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之句。②江
淹浦:南朝梁文學家江淹《別賦》中有“春草碧色,春水深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之句。
③王孫:西漢淮南小山《招隱士》中有“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之句。
2.(2023新編,5分)本詞借詠春草而賦別,抒寫離別相思之情。請分析“草”這一意
象的運用之妙。
答案:上片用芳草托物起興,以春草綿延繁盛象征著離恨之悠悠、無窮無盡。(2分)下
片借用與“草”相關的典故來詠物抒情:“謝家池上”化用謝靈運《登池上樓》“池塘生春
草”一句,由眼前草而觸景生情,抒發時序更替、春光易逝的傷感;“江淹浦畔”一句化用
江淹《別賦》中“春草碧色,春水深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詩句,以眼前草之碧綠茂
盛反襯離愁之苦,以樂景襯哀情,進一步強化了離愁別緒的抒發;尾句化用《招隱士》“王
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一句,以春草寫縈回之思,渲染了一種悲涼的氛圍,突出了思
念之濃。(3分)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意象及其作用。古典詩歌中常用芳草來比興,萋萋的芳草常常
象征著離恨悠悠。本詞上片中的“晴碧”,指藍天下的青草;“遠連云”指芳草綿延,與天
邊的云彩相連。這里采用了托物起興手法,以春草的綿延不盡象征著離愁別恨的無休無止。
下片連用兩個與“草”相關的典故來詠物抒情,答題時需關注注釋內容,找出典故中有關春
草的描寫,結合本詞,分析其在表情達意中的作用。謝靈運《登池上樓》中“池塘生春草”
一句,以春草又生表達陽春流逝之意,含有時序更替、春光易逝的傷感;江淹《別賦》“春
草碧色,春水深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詩句,采用以樂景襯哀情的手法,以送別時眼
前草之碧綠茂盛反襯離別的傷感;《招隱士》中"王孫游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一句,寫
王孫留深山久不歸,漫山遍野春草萋萋,彌漫著郁結、悲愴而又纏綿俳惻的情思。
3.(2023新編,6分)本詞“那堪疏雨滴黃昏”與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
到黃昏、點點滴滴”都寫了“黃昏”“細雨”,二者有何異同?
答案:相同點:都是為了渲染氛圍,烘托情感。(2分)不同點:本詞以“疏雨”“黃昏”
等意象,描繪了黃昏時分的雨中之景,渲染出輕寒、孤寂的氛圍,表達出主人公不堪離愁之
苦的傷感;(2分)李詞則借助“梧桐”“細雨”“黃昏”等意象,營造出一種“此時無聲勝
有聲”的清冷深靜之境,暗示、烘托了詞人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痛苦與孤獨。(2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比鑒賞詩歌意象,分析意象的作用。解答本題,還需結合藝術手法,
對兩首詞作比較閱讀?!包S昏”“細雨”兩意象在古典詩詞中多起營造氛圍、烘托情感的作
用。答題時需知人論世,聯系李清照作《聲聲慢》時的獨特處境及心理,以及本詞“離愁”
這一主題作答。
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第4題。
六月三日夜聞蟬?
白居易
荷香清露墜,柳動好風生。
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
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②。
我有竹林宅,別來蟬再鳴。
不知池上月,誰撥小船行?
【注】①此詩作于唐敬宗寶歷二年(826),當時作者在蘇州,因病休假。②東京:指東
都洛陽。
4.(2020吉林六校聯考,6分)詩中前后兩次寫到蟬聲,作用卻有所不同,請結合詩句
簡要分析。
答案:第一次寫蟬是實寫,由眼前的蟬鳴聯想到洛陽的家,蟬聲的作用是勾起詩人的思
鄉愁緒;(3分)第二次寫蟬聲是虛寫,想象洛陽家中竹林中的蟬也該鳴叫了吧,表達了詩人
對家鄉的思念之情。(3分)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意象的作用和意象所表現的作者的情感。解答此類題目,首先找到
題干中提示的意象所在的句子,理解詩句大意;然后將其放入整首詩的背景中去分析其表現
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一次寫蟬聲是“微月初三夜,新蟬第一聲”,六月初三的夜晚,
詩人聽到了當年的第一聲蟬鳴。后句“乍聞愁北客,靜聽憶東京”,蟬鳴打擾了詩人的睡眠,
讓詩人睡不著覺,它勾起了詩人思鄉的愁緒,詩人在安靜的夜里聆聽著蟬鳴,不禁想念洛陽
的家??梢姡@次寫蟬聲,主要是蟬鳴勾起了詩人的思鄉愁緒。第二次寫蟬聲是“我有竹林
宅,別來蟬再鳴”,在詩人洛陽的家中,有一片竹林,想來此次分別后,竹林中的蟬又在鳴
叫了。這次寫蟬聲并非實寫,而是想象,詩人借蟬聲表達了病中對家鄉的無盡思念之情。
四、閱讀下面這首唐詞,完成第5題。
紀村事
韋莊
綠蔓映雙扉,循墻一徑微。
雨多庭果爛,稻熟渚禽肥。
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
數聲牛上笛,何處餉田@歸。
【注】①餉田:到田間送飯。
5.(2020天津,2分)“釀酒迎新社,遙砧送暮暉”描寫了什么樣的鄉村場景?
答案:為準備祭祀、祈求豐收,農人在忙于釀酒;暮色漸濃,遠處飄來搗衣的聲音。(1
分)描寫了忙碌而祥和的農村生活場景。(1分)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詩句,描繪畫面。描繪畫面時要結合詩句內容,抓住關鍵意象進行
描繪,并概括畫面的特點,還要注意表述時語言要合乎詩歌意境?!搬劸啤泵鑼戅r家活動,
“迎新社”交代了釀酒的目的,“社”指土地神,“釀酒迎新社”描寫了農人釀酒準備祭祀
土地神以祈求豐收的繁忙景象?!罢琛敝笓v衣石,“遙砧送暮暉”是指暮色降臨,遠遠傳來
搗衣之聲。釀酒祭祀、日暮搗衣是典型的農家生活場景,“送暮暉”為畫面增加了祥和、靜
謐的色彩。據此用散文化的語言進行描繪即可。
五、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6?7題。
相見歡①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試倩
悲風吹淚,過揚州。
【注】①靖康之難,汴京淪陷,二帝被俘。朱敦儒倉促南逃金陵。這首詞就是他客居金
陵,登上金陵城西門城樓所寫。
6.(2023改編,3分)下列對本詞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金陵城上西樓,倚清秋”化用了李煜名篇《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中的“無言
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B.“萬里夕陽垂地,大江流”選取夕陽、大地、大江等雄壯意象,描繪了江河黃昏之
景,贊頌了江山的壯美,為下文抒情作鋪墊。
C.“中原亂,簪纓散,幾時收?”中“簪纓”一詞本指官僚貴族的冠飾,這里運用借
代的修辭手法,代指像詞人一樣的世家貴族。
D.“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中的“倩”字與辛棄疾“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揭英
雄淚”中的“倩”字意思相同,都指請某人做某事。
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和綜合鑒賞詩歌內容。A項,上片中化用李煜《相見歡》(無言獨
上西樓)中的“上西樓”“清秋”等詞,將表示情感的詞“無言”“寂寞”和意象
“月”,,梧桐”去掉,渲染哀傷的氛圍,總體為下片抒情作鋪墊。A項正確。B項,“萬里
夕陽垂地”一句暗示國家淪亡,“大江流”暗示時光流逝卻無可奈何,為全詞渲染了氣氛,
襯托出悲傷的濃重和深沉,而選項僅依據“夕陽”“大地”“大江”等意象,就說贊頌了江山
的壯美,斷章取義。B項錯誤。C項,“簪”本指文飾,“纓”指武飾?!棒ⅰ薄袄t”合用,
指古代官僚貴族的冠飾,詞人巧妙借用“簪纓”,指代像詞人一樣的世家貴族。C項正確。
D項,選項中給出了課內詞句“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揭英雄淚”,這里的“倩”是央求、
請人做某事的意思,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模具設計師考試章節劃分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體育經紀人考試的主題知識與實際案例分析試題及答案
- 2024年項目管理考試動態分析試題及答案
- 模具設計師考試細節注意試題及答案
- 《我家的好鄰居》課件大綱
- 如何在種子繁育中結合環保理念試題及答案
- 福建事業單位考試學習信心提升與試題及答案
- 項目管理敵手分析方法試題及答案
- 游泳救生員的職業壓力與應對策略的試題及答案
- 農作物種子繁育員考試中的考生互動與關系建立試題及答案
- 錨索抗滑樁畢業設計(湖南工程學院)
- 各國關于數據與個人隱私的法律規定
- 人教版(PEP)五年級英語下冊(U1-U4)單元專題訓練(含答案)
- 維生素K2行業研究、市場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2020-2026)
- 定遠縣蔡橋水庫在建工程實施方案
- 繪本故事《三只小豬蓋房子》課件
- GB 13296-2013 鍋爐、熱交換器用不銹鋼無縫鋼管(高清版)
- 部編版八年級語文下冊寫作《學寫讀后感》精美課件
- LED顯示屏項目立項報告(模板參考)
- 發燒的地球ppt課件
- 區間盾構始發關鍵節點評估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