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構成的奧秘-九年級化學上冊單元復習知識清單_第1頁
物質構成的奧秘-九年級化學上冊單元復習知識清單_第2頁
物質構成的奧秘-九年級化學上冊單元復習知識清單_第3頁
物質構成的奧秘-九年級化學上冊單元復習知識清單_第4頁
物質構成的奧秘-九年級化學上冊單元復習知識清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3單元物質構成的奧秘知識清單

構成物質的微粒有:分子、原子、離子。

大多數物質由分子構成,少數物質(金屬、稀有氣體、部分非金屬固體)由原子構成,一些物質是由離子構成的。

如:水由水分子構成,鐵由鐵原子構成,氯化鈉由氯離子和鈉離子構成。

考點2微粒的性質

1.微粒(如分子)的性質

(1)分子極小,其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斷的運動。溫度越高,分子受熱能量增大,運動速率加快。

①應用:用分子不停地運動解釋聞到氣味、溶解、擴散、揮發、蒸發等生活現象。

用分子運動受溫度的影響解釋太陽下曬濕衣服比陰涼處干得快。

②分子運動實驗的證明

資料:濃氨水顯堿性,有強烈的揮發性。酚酸試液是酸堿指示劑,遇到堿性溶液變紅。

實驗1酚戢溶液滴入蒸儲水實驗2濃氨水滴入酚酸溶液實驗3大燒杯罩住濃氨水和酚酸溶液

溶液顏色由A燒杯中酚曲溶液變紅

現象溶液為無色

無色變為紅色B燒杯無明顯變化

水不能使濃氨水能使

結論分子在不停的運動

酚缺變色酚曲試液變紅

解釋實驗3中A燒杯變紅原因:濃氨水揮發出的氨氣分子運動到B燒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使酚配變紅。

⑶分子間有間隔

①分子間間隔大小:一般情況下,氣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相對較大,固體和液體物質分子間的間隔相對較小。

解釋生活現象:氣體體積容易壓縮,固體和液體較難被壓縮。

②分子間間隔受溫度和壓強的影響:

A.溫度升高,分子間隔增大,溫度降低,分子間隔變小。

解釋生活現象:物質的熱脹冷縮、物質三態變化、給自行車胎打氣、等體積的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

如夏天車胎、籃球等打氣太滿容易爆炸,酒精溫度計測溫度。(給自行車胎打氣,分子間隔變小)

(水銀是金屬,由原子構成;水銀溫度計測溫度,是因為受熱汞原子間隔變大。)

B.壓強增大,分子間隔減小,壓強減小,分子間隔變大。

解釋生活現象:加壓可以讓6000mL氧氣裝進40mL鋼瓶。

(注意:分子的大〃不會改變,物質體積的變化是分子間隔在改變)

(4)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構成的物質化學性質不同。

氧氣具有助燃性,氧氣和液氧都具有助燃性,不具有可燃性;氫氣具有可燃性。

考點3分子可以分為原子

1.分子

①概念: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其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②解釋:單個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能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氣味、

沸點等宏觀性質,是由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表現的性質。

2.分子的構成

①分子由原子構成

??%?

氫分子氮分子氧分子o

H2N22水分子HQ氨氣分子NH3二氧化碳分子CO?甲烷分子CH,

有些分子是由同種原子構成的大多數分子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原子構成的

3.化學變化的實質

分子c原子r新分子

化學反應的微觀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鎰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微觀示意圖:

二氧化鎰?,.

?e??<

過氧化氫分子氫原子氧原子水分子氧分子

H2O2H0H2Oo2

4.原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考點4微觀角度認識物質的組成和變化實質

以分子為例宏觀微觀

只含有一種物質物質中只含有一種分子

純凈物

如:氧氣氧氣中只含有氧分子一種分子

含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物質中含有多種分子

混合物

如:空氣空氣中含有氧氣分子、氮氣分子、二氧化碳分子等

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分子不改變,只是分子間隔在改變

物理變化

如:水的三態變化水分子不改變,不同狀態下的水轉化只是水分子間隔的改變

分子改變,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

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化學變化過氧化氫分子破裂成氫原子和氧原子,氫原子和氧原子

如:過氧化氫分解

重新組合成水分子,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氧分子

考點5分子和原子的比較

分子原子

相同點1.質量和體積都很小;2.都在不停的運動;3彳散粒間都有間隔;4.同種微粒,化學性質相同

不同點由分子構成的物質,分子是保持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相互關系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可以構成分子

本質區別在化學變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注意分子可以構成物質,原子也可以直接構成物質;物質由哪種微粒構成,就由該微粒保持化學性質;

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分子只比構成它的原子大

考點6原子的結構

1.原子的構成

原子中,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由質子和中子構成。電子在原子核外

高速無軌運動。所有原子都有原子核和核外電子,不一定有中子(如氫原子無中子)。

r質子(+)每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

r原子核(+)J

原子y〔中子不帶電

'核外電子(-)每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1)原子核帶正電,原子核帶的正電荷數(即核電荷數)與核外電子帶的負電荷數(數值上等于核外電子數)

相等,電性相反,所以原子不顯電性。

(2)原子中的等量關系: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3)盧瑟福a粒子散射實驗的解釋

一束帶正電的a粒子轟擊金箔:

大多數a粒子穿透金箔——原子雖小,但原子內空間相對較大,而且電子質量很小。

一小部分a粒子路徑偏轉——a粒子受到帶正電的原子核的排斥,發生偏轉,

說明原子內部有一微粒,該微粒的體積很小,帶正電,即原子核。

極少數的a粒子反彈——a粒子撞到原子核被反彈,說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體積較小,但質量相對較大。

考點7原子核外電子排布

1.核外電子排布規律

(1)核外電子無固定的運動軌跡,但有經常出現的區域,該區域叫做電子層,電子層由內而外總共分為7層,

電子分層運動,電子優先排在離核較近的電子層,依次向外排布。

(2)第1層最多容納2個電子,第2層最多容納8個電子。

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1層的,電子不超過2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2n2個,n為電子層數)

鋰被硼碳氮氧氟窟

磅(5^磅磴,磴磅^(s|}(^)

鈉鎂鋁硅瞰硫氯氮

(4)原子結構排布規律:

每一橫排,電子層數相同,最外層電子數從左到右依次遞增;

除稀有氣體外,每一縱列,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電子層數從上到下依次遞增。

2.原子結構和元素的化學性質關系

原子種類最外層電子數化學性質原子的化學性質與最外層電子數關系密切

相對穩定結構士》性質

稀有氣體原子=8(He為2)

不易得失電子

原子的化學性質主要取決于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

易失電子

金屬原子一般<4

形成穩定結構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化學性質一般相似。

易得電子注意:氫原子最外層個電子,但屬于相對穩定結

非金屬原子一般N42

形成穩定結構構,與最外層8個電子的稀有氣體原子化學性質相

似,與最外層2個電子的其他原子化學性質不相似。

考點8離子

1.定義:帶電的原子(或原子團)叫離子。

得電子

——y陰離子(-)

陰離子:帶負電的原子(或原子團)

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3.常見金屬原子和非金屬原子形成離子的過程

鈉離子Na+鋰離子Li+鎂離子Mg?+鋁離子A1"鉀離子K,氟離子F-

形成離子過程中,原子質子數不變,所以原子的種類不變;核外電子數改變,化學性質改變。

金屬原子若失去最外層電子,則電子層數減少1層,非金屬原子得到電子,電子層數不改變。

4.需要掌握的離子符號

氫離子H+、銀離子Ag+、鋅離子ZM+、銅離子Ci?+、鐵離子Fe3+、亞鐵離子Fe?+、

氫氧根離子OH:硝酸根離子NO3;碳酸根離子CO3*、硫酸根離子SO4*、鍍根離子NH4+

5.離子符號的意義:

表示一個鎂離子帶2個單位的正電荷前面數字表示離子的數目

Mg2+右上角數字表示每個離子帶的電荷數

表示2個鎂離子

6.原子和離子的區別和聯系

原子陽離子陰離子

結構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電性不帶電帶正電帶負電

是否達到大多數原子最外層沒最外層達到最外層達到

穩定結構有達到穩定結構穩定結構穩定結構

聯系失電子序子得電子r

陽離子《陰離子

考點9相對原子質量

1.概念:以一種碳原子質量的1/12(L66xl0-27kg)為標準,其他原子的質量跟它相比較所得到的比,作為這種原

子的相對原子質量(符號為Ar)。

一個原子的實際質量“相對原子質量”是一個比值,單位為“1”,可省略。

4=-------------r相對原子質量不是實際質量,實際質量之比等于相對原子質量之比。

一個碳12原子的實際質量哈

構成原子的質子和中子的相對質量都約為1,電子質量忽略不計,

故近似算法: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

考點10元素

1.定義:元素是質子數(即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

2.元素理解:

(1)不同元素的根本區別是質子數不同;質子數決定元素的種類,同種元素的原子質子數一定相同。

(2)質子數相同,中子數不同的一類原子屬于同種元素。(如012、C-13、C-14原子同屬于碳元素)

(3)原子得失電子后形成離子,元素種類不變。(如鈉原子Na、鈉離子Na+屬于同種元素)

(4)元素是一類原子的“總稱”,是宏觀概念,因此元素只講種類,不講個數。

辨析:具有相同質子數的微粒屬于同種元素嗎?

錯誤,如水分子H2O和速原子Ne都具有10個質子,但不是同種元素。同種元素要求質子數相同,且均是原子。

3.元素的含量分布

地殼中前五位:氧O、硅Si、鋁Al、鐵Fe、鈣Ca;生物體內前五位:氧O、碳C、氫H、氮N、鈣Ca。

4.元素符號的意義

(1)宏觀:表示一種元素;(2)微觀:表示該元素的一個原子。

(3)特殊:某些由原子構成的物質,元素符號還表示物質。

如:H:表示氫元素,一個氫原子;Fe:表示鐵元素,一個鐵原子,鐵這種物質。

(4)數字+元素符號,只表示微觀意義:幾個原子。

如:50:表示5個氧原子;3Ne:3個短原子。

5.元素與原子的比較

兀素原子

質子數(核電荷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的總稱化學變化中的最小粒子

宏觀概念,只講種類,不講個數微觀概念,既講種類,又講個數

適用描述物質的宏觀組成,如水是由氫、氧兩種描述物質的微觀構成,如1個水分

范圍元素組成的子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

聯元素是質子數相同的一類原子總稱,原子是元素的個體(即最小單位),元素則是

系原子的一個歸類“集體”,即元素和原子是總體和個體的關系

考點11元素周期表

1.口2列夫發現了元素周期律并制作了元素周期表。

2.原子序數與元素原子核電荷數在數值上相同。原子序數=質子數=核電荷數=核外電子數

3.元素周期表:

有7個橫行,18個縱行。每一個橫行叫一個周期(共7個周期),

每一個縱行叫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