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運輸聯絡巷揭露M7煤層專項防突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1頁
270運輸聯絡巷揭露M7煤層專項防突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2頁
270運輸聯絡巷揭露M7煤層專項防突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3頁
270運輸聯絡巷揭露M7煤層專項防突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4頁
270運輸聯絡巷揭露M7煤層專項防突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4xxxx礦業(集團)有限公司xx縣xx煤礦270運輸聯巷揭M7煤層專項防突設計及安全措施編制人:編制日期:礦會審意見參加部門簽字日期參加部門簽字日期施工單位機電礦長通防科安全礦長調度室生產礦長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總工程師采掘副總礦長會意見:總工程師意見:簽字:礦長意見:簽字:目錄TOC\o"1-2"\h\z\u22527第一章概述 214057第二章編制依據 2425第三章揭煤區域基本情況 31248一、工作面位置及周邊采掘情況 317159二、揭煤區域地質構造及巷道布置情況 36815三、影響掘進的其它因素 3四、揭煤工序設計。。。。。。。。。。。。。。。。。。。。。。。。。。。。。。。。。。。。。。。。。。。。。。。。。。。。。。。。。。。。。。。。。。。。。。。。。。。。。。。。。。。。。。。。。。。。。。。。。。。。。。。。。。。。。。。。。。。。。。。。。。。。。。。。。。。。。。。。。。。。。。。。。。。。。。。。。。。424926第四章控制煤層層位措施和準確確定安全巖柱厚度的措施 622903第五章揭煤區域通風系統、瓦斯監控系統情況 811609一、揭煤區域內的通風系統 822944二、加強控制通風風流設施的措施 81978三、瓦斯監控裝置的布置及要求 99358第六章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區域綜合防突措施 1022746一、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 1023308二、區域防突措施 1030952三、揭煤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 1127887四、區域驗證 1214139第七章工作面局部綜合防突措施 1330624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 1324899二、揭煤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 1318904三、揭煤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檢驗 1428111四、安全防護措施 1415927第八章揭煤 1622472一、揭煤安全技術措施 1627555二、加強過煤層段巷道支護的措施 2019353第九章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安全措施 2324977一、瓦斯管理 239419二、機電設備管理 246054三、防塵系統 2526026四、防滅火管理 2613140五、其他安全措施 2624810第十章石門揭煤組織措施 287001一、揭煤組織機構 287001二、揭煤組織機構。。。。。。。。。。。。。。。。。。。。。。。。。。。。。。。。。。。。。。。。。。。。。。。。。。。。。。。。。。。。。。。。。。。。。。。。。。。。。。。。。。。。。。。。。。。。。。。。。。。。。。。。。。。。。。。。。。。。。。。。。。。。。。。。。。。。。。。。。。。。。。。。。。。。。。。。2819882第十一章附圖 32PAGEPAGE15第一章概述270運輸聯絡巷為錨網、錨桿、錨索聯合支護圓弧拱型斷面巷道,服務于二采區開采期間煤炭運輸。設計全長預計92m。巷道為半圓拱型巷道,巷道施工方式為炮掘,巷道采用錨網索支護,巷道掘進凈斷面7.2m2。先以方位119°、坡度-8°掘進12m,再變坡度-16°預計掘進93m揭開M7煤層1.3m。為確保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安全順利進行,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要求,再結合270運輸聯絡巷的現場煤巖層的實際情況,特編制本設計,與本巷道揭煤相關的單位及人員務必嚴格遵照執行。第二章編制依據1、《煤礦安全規程》(修改版);2、《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3、《xx縣xx煤礦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地質說明書》;4、《xx縣xx煤礦270運輸聯絡巷掘進作業規程》;5、《xx縣xx煤礦防突專項設計》;6、《xx縣xx煤礦安全設施設計》;7、270運輸聯絡巷前探地質鉆孔成果資料;8、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第三章揭煤區域基本情況一、工作面位置及周邊采掘情況270運輸聯巷位于二采區上部,巷道開口點標高為+1407m,上部為M3煤層未開采區域,下部為即將揭露的M7煤層未開采區域,現已穿過M6煤層,270運輸聯絡巷東鄰2501機巷,南為2501采面已開采結束,西邊為回風井,北為2502采面已開采結束;開口位置為270運輸巷施工回風巷H5號測點往上20米處,地表無建構筑設施及保護區,開采時對地表無影響。二、揭煤區域地質構造及巷道布置情況1、揭煤區域地質構造根據也掘巷道及地質鉆孔資料分析,該掘進工作面掘至揭煤點無特殊地質構造影響。但為了安全起見,要隨時搞好地質鉆孔前探工作。2、煤層及其頂、底板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工作面待揭M7煤層。煤層的簡況敘述如下:M7煤層:查詢煤礦相關地質資料,M7煤層:位于二疊系上統龍潭組(P3l)煤系中段底部,上距M5煤層21—37m,勘查區內煤層厚0.8—1.35m,平均厚1.06m,自然厚度0.8—2.01m,含1—2層不穩定夾矸,在南面白馬山ZK101孔中厚度增大為4.30m,含2層夾矸。煤層黑色,以塊煤為主,局部為粉煤,主要由半暗型煤條帶組成。煤層頂板為薄層炭質粘土巖及薄層泥灰巖,底板為薄層粘土巖。三、影響掘進的其它因素1、瓦斯:根據xx煤礦煤與瓦斯突出鑒定報告(報告編號:2008TC0170)鑒定結果,M7煤層在開采標高1380m以上為無突出危險區域。但結合M7煤層瓦斯等級鑒定情況,為了進一步加強瓦斯管理,將M7煤層按有突出危險性管理,即揭煤期間按有煤與瓦斯突出危險進行管理。2、煤層自燃傾向等級:經鑒定,M7煤層鑒定情況為自燃煤層。3、煤塵爆炸性:經鑒定,M7煤層鑒定情況為煤塵無爆炸性。四、揭煤工序設計1、270運輸聯絡巷揭該煤層前,由礦總工程師組織通風副總工程師、采掘副總工程師、技術組認真對270運輸聯絡巷前方預揭煤層進行瓦斯地質分析,掌握瓦斯地質情況,采取有效措施治理,并且在揭煤前20m必須完善270運輸聯絡巷兩組防突風門。2、270運輸聯絡巷掘進至距該煤層法線距離10m時,至少打2個穿透煤層全厚且進入煤層頂板巖石不小于0.5m的前探地質鉆孔,并詳細作好施鉆記錄,以保證確切地掌握煤層的位置、厚度、傾角的變化、地質構造和瓦斯情況等。3、經施工地質鉆孔探測,掌握掘進工作面至待揭煤層的距離。由于煤層傾角70,巷道掘進坡度為-16°,按斜巷揭煤,考慮抽放鉆孔較難施工,在270運輸聯絡巷距M7煤層法線距離為10m時,因考慮到該巷左右南北和上部均已開采及掘動應力釋放,因此先取樣測定瓦斯含量及瓦斯壓力進行突出危險性預判,當測定控制區域(巷道輪廓線外上下及兩側各12m,同時還應當保證控制范圍的外邊緣到巷道輪廓線(包括預計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輪廓線)的最小距離不小于5m)殘余瓦斯含量小于8m3/t,殘余瓦斯壓力小于0.74MPa時,可不采用實施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鉆孔。鉆孔的最小控制范圍是:270運輸聯絡巷待揭煤層處巷道輪廓線外上下及兩側各12m,同時還應當保證控制范圍的外邊緣到巷道輪廓線(包括預計前方揭煤段巷道的輪廓線)的最小距離不小于5m;反之必須實施預抽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鉆孔。4、采取穿層鉆孔預抽待揭煤層瓦斯區域防突措施后,測定瓦斯抽采參數,統計分析。以統計分析數據為依據,計算待揭煤層預抽控制區域瓦斯殘余含量。當計算控制區域瓦斯殘余含量小于8m3/t時,進行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5、進行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時,至少布置5個檢驗測試孔,分別位于預抽區域的上部、中部、下部和兩側,至少有1個檢驗測試點位于預抽區域邊緣不大于2m的范圍。措施有效時,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掘進到距該煤層最小法向距離5m位置;如措施無效時,則繼續執行區域防突措施。6、270運輸聯絡巷工作面距該煤層最小法向距離5m進行首次區域驗證(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驗證無突出危險時,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掘進到距該煤層最小法向距離1.5m揭煤位置;驗證有突出危險時,必須采取穿層鉆孔預抽煤層瓦斯的補充局部防突措施,直到經措施效果檢驗為無突出危險后,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掘進到距該煤層最小法向距離1.5m揭煤位置。驗證方法選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7、為防止誤穿煤層,經驗證無突出危險后,270運輸聯絡巷掘進時,必須邊探邊掘。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第六十四條規定,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工作面與待揭煤層之間必須保持一定厚度的巖柱,巖柱厚度根據防治突出的措施要求、巖石的性質、煤層傾角及巷道與煤層位置關系等,確定為1.5m。為確保1.5m的安全巖柱,邊探邊掘鉆孔布置在巷道底板兩側位置各1個,鉆孔傾角-40°、孔深5m、鉆孔方位與巷道方位一致。8、在距該煤層法線距離1.5m位置時,采用工作面預測的方法進行最后驗證。若經驗證仍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時,則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條件下采用遠距離爆破揭穿該煤層;當工作面驗證為突出危險工作面時,必須采取補充工作面防突措施,直到經措施效果檢驗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再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條件下采用遠距離爆破揭穿該煤層。9、采用遠距離爆破揭煤層前,要求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與該煤層最小法向距離是1.5m。如果巖石松軟、破碎,還應適當增加法向距離達2.0m以上。第四章控制煤層層位措施和準確確定安全巖柱厚度的措施1、生產技術部門在270運輸聯絡巷工作面距離該煤層法向距離10米前,編制臨近煤層停掘通知單,并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后交掘進隊執行;2、掘進施工期間,必須堅持打前探地質鉆孔。當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到距該煤層最小法向距離大于10m時,設計施工前探鉆孔探明煤層的賦存情況。至少打2個穿透煤層全厚且進入M7煤層底板不小于0.5m的前探鉆孔,并詳細記錄鉆孔資料,并上圖分析掌握煤層厚度、傾角變化、地質構造和瓦斯情況。當需要測定煤層瓦斯含量及壓力時,前探鉆孔可用作測定鉆孔使用;若二者不能共用時,則測壓鉆孔應布置在掘進區域各鉆孔見煤點間距最大的位置。3、施工地質鉆孔期間,礦生產技術科地測技術員必須現場跟班,并詳細記錄煤巖地質資料,原始資料必須由施工人員和地測人員簽字。防突技術員必須按照有關規定測定煤層瓦斯壓力、瓦斯含量等基本參數,并形成技術資料,由檢測人員簽字,并報礦通風副總工程師、礦總工程師和礦長簽字。4、生產技術部門根據地質探孔施工記錄編制鉆探成果圖、填寫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允掘通知單,并報礦總工程師審批。審批后鉆探成果圖交通風副總工程師。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允掘通知單分別送達礦安監科、通風科、調度室和掘進隊。掘進隊按照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允掘通知單負責揭煤工作面掘進至距該煤層最小法向距離10m位置停掘,采取揭煤區域防突措施;調度室按照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允掘通知單負責協調調度;安監科按照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允掘通知單監督檢查,通風科負責防突資料收集和補充措施。5、經采取揭煤區域防突措施后,檢驗預抽范圍消突后巷道可往前掘進。當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到距該煤層頂板法線距離為5m時停掘,對該煤層揭煤區域進行區域驗證(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經驗證無突出危險后再往前掘進。通防部門必須繼續對揭煤過程進行控制,每天對揭煤進尺進行驗收匯報調度室,由調度室對每班進尺進行控制和管理,并每天在調度會上通報,及時標明在揭煤進度圖上。并在掘進迎頭底板與該煤層頂板法向距離為1.5m時停掘,確保安全巖柱厚度不小于1.5m,并下達揭煤預報通知單到相關單位,現場標定揭煤控制點位置,在礦調度室懸掛揭煤進度大樣圖。揭煤工作領導小組指揮揭煤。6、當270運輸聯絡巷迎頭距該煤層最小法線距離1.5m時,必須對揭煤區域進行最后驗證。經區域驗證無突出危險時,防突措施有效,可將巖柱刷成自然傾斜面,便于揭煤眼施工,并加強支護。采取安全防護措施進行揭煤掘進;經區域驗證有突出危險時,防突措施無效,必須再采取排放鉆孔局部防突措施,然后進行措施效果檢驗,措施有效方可進行揭煤作業。7、270運輸聯絡巷迎頭從距該煤層最小法線距離5m開始到進入該煤層頂板2.0m后,揭煤過程完成。該區域煤層傾角7°,巷道掘進坡度為-16°,揭開煤層后,在煤層內掘進期間,必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另行編制補充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措施,經消突后才能進行煤巷掘進。礦相關領導每天必須要根據懸掛在礦調度室的施工進度圖的控制揭煤距離,在與該煤層法向距離分別為10m、7m、5m、1.5m時,安排好各階段的鉆探、掘進、預抽、檢驗、驗證、遠距離爆破等工作,認真控制好煤層層位,防止誤揭M7煤層,確保揭煤工作的安全進行。第五章揭煤區域通風系統、瓦斯監控系統情況一、揭煤區域內的通風系統=1\*GB4㈠通風系統流程=1\*GB2⑴新鮮風流系統流程進風行人斜井(主平硐)→北翼車場→二采區運輸下山(局部通風機)→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工作面(風筒出風口)。=2\*GB2⑵污風系統流程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工作面(風筒出風口)→270運輸聯絡巷專用回風巷→二采區回風下山→回風井下段→回風井→主風機→地面=2\*GB4㈡通風設施加強對270運輸聯絡巷防突風門的管理,確保風門設施完好,必須揭露M7煤層前安設好防逆流擋板,進入揭煤期間,局部通風機必須開啟兩級風機,在270運輸聯絡巷工作面按規定設置壓風自救系統。二、加強控制通風風流設施的措施1、270運輸聯絡巷局部通風系統內所有通風設施必須保證牢靠、完好,要求風筒吊掛平直,風筒出口距迎頭不大于5米;接頭嚴實,不漏風,確保風量達到作業規程要求以上,嚴禁無風、微風作業。2、揭煤期間,必須隨時安排通風設施維修工對所有的通風設施的完好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完好。3、通風隊加強對270運輸聯絡巷防突風門進行檢查維護,保證兩道風門不能同時打開,每天必須對風機進行切換試驗,發現問題及時匯報并處理,以確保通風系統穩定。4、270運輸聯絡巷回風系統,生產技術部門定期檢查巷道情況,出現片幫、底鼓等原因影響巷道回風斷面時,必須制定專項措施進行處理。三、瓦斯監控裝置的布置及要求瓦斯監測維護工在270運輸聯絡巷工作面距迎頭不大于5m處安裝一臺瓦斯傳感器T1,距巷頂不大于300mm,距巷幫不小于200mm,報警值:≥1.0%,斷電值:≥1.5%,復電值:<0.1%,斷電范圍:該工作面及回風系統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源。在施工回風巷距回風下山風流匯合處10m~15m內安裝一臺傳感器T2,距巷頂不大于300mm,距巷幫不小于200mm。報警值:≥1.0%,斷電值:≥1.0%,復電值:<1.0%,斷電范圍:該工作面及回風系統內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氣設備電源。詳見:附圖270運輸聯絡巷監測監控系統示意圖第六章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區域綜合防突措施一、區域突出危險性預測根據中國礦業大學提交的xx煤礦煤與瓦斯突出危險性鑒定報告及xx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煤生產字[2008]1009號)的批復結果,M7煤層+1380m標高以上無突出危險。根據7月27日施工兩個鉆孔取樣測定,瓦斯含量分別為6.8312m3/t、7.1023m3/t,瓦斯壓力分別是0.156MPa、0.165MPa,無突出危險性。二、區域防突措施1、根據xx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瓦斯治理工作意見》(黔府辦發電[2013]4號)文件規定和《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結合本礦的實際情況,采取施工鉆孔取樣測定瓦斯含量,若煤層瓦斯含量≧8m3/t,瓦斯壓力≧0.74MPa時,采用穿層鉆孔預抽270運輸聯絡巷揭M7煤層區域煤層瓦斯的防突措施。在工作面距煤層最小法向距離為7m時,按《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設計區域瓦斯抽放鉆孔。鉆孔的最小控制范圍:270運輸聯絡巷輪廓線外上下和兩側各12m,穿過該煤層進入頂板0.5m。按控制范圍要求,對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設計瓦斯抽放鉆孔進行抽放。2、270運輸聯絡巷預抽瓦斯鉆孔設計(1)當工作面掘進至距煤層的最小法向距離7m時,執行揭煤區域防突措施。(2)鉆孔的最小控制范圍是:270運輸聯絡巷揭煤處巷道輪廓線外左右和兩側分別為12m,穿過M7煤層進入頂板0.5m。參考《xx縣xx煤礦防突設計》及《xx縣xx煤礦安全設施設計》確定鉆孔抽放半徑為2.5m,鉆孔終孔距離為最大5m。抽放鉆孔布置7排,每排6個鉆孔,共42個,布孔方式為網格布孔。設計中最下排鉆孔在巷道底板開孔,其它每排鉆孔相距0.2m,開孔間距為0.6m。詳見:附圖揭煤穿層預抽瓦斯鉆孔設計圖。鉆孔的封孔段長度小于5m,所有鉆孔都要穿透煤層的全厚并進入煤層頂板不小于0.5m,鉆孔直徑75mm。施鉆設備及抽放系統:2BEC-42水環式真空泵;鉆機型號ZDY-750,抽放管路主管采用φ400mm的PE管、鐵管,支管采用管路為φ200mm鐵管,各抽放孔抽放連管管為φ100mm的鐵管,封孔管采用φ42mmPE管,執行“兩堵一注”封孔工藝,鉆孔抽放管與匯流管上支管的連接采用真空厚壁彈簧膠管(φ76mm),并用鐵絲扎固,以保證管路氣密性,同時安裝了人工放水器。三、揭煤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在工作面預抽一段時間以后,測定瓦斯抽采參數,統計分析。以統計分析數據為依據,計算待揭煤層預抽控制區域瓦斯殘余含量。當計算控制區域瓦斯殘余含量小于8m3/t時,可進行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利用鉆孔取芯取出待揭煤層煤樣送xx公司實驗室采用DGC瓦斯含量測定裝置進行煤層殘余瓦斯含量及瓦斯壓力測定。以煤層殘余瓦斯含量指標對工作面的揭煤控制區域防突措施進行效果檢驗。檢驗孔數為4個,分別位于工作面的中部、上部和兩側,向兩側的鉆孔終孔位置位于預抽區域內距邊緣不大于2m的范圍,且所有檢驗孔都必須位于相鄰措施孔間距較大的位置,詳見:附圖揭煤區域防突措施效果檢驗鉆孔布置圖當鉆孔鉆進到煤層時改用取芯鉆桿取出煤樣。檢測鉆孔施工前關閉抽放管的閥門,使抽放鉆孔全部處于停抽狀態,停抽8小時后開始施工檢測鉆孔,取芯時鉆孔施工結束到開始取樣時間不超過30分鐘,開始取樣到煤樣裝入煤樣筒時間不超過2分鐘,否則煤樣測定失效。待檢測鉆孔施工完畢,取樣結束后再恢復鉆孔抽放。xx縣xx煤礦未測定出適合本礦的殘余瓦斯含量臨界值,參考《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殘余瓦斯含量臨界值規定。如果所有實測的殘余瓦斯含量均小于8m3/t,瓦斯壓力小于0.74MPa,且施工檢測鉆孔時沒有發現其他異常情況,如噴孔、卡鉆和頂鉆等,則證實270運輸聯絡巷預抽該煤層控制區域防突措施有效,該區域為無突出危險區;否則,即為突出危險區,預抽防突效果無效,必須繼續采取區域防突措施,直至效果檢驗為無突出危險區為止。若效果檢驗鉆孔施工過程中發生突出預兆時,則工作面效果檢驗指標不論是否超標都確定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繼續采取區域防突措施。礦通風副總工程師將效果檢驗結果報礦總工程師批準后,技術科按批準意見下達270運輸聯絡巷工作面距待揭煤層法向距離5m位置的允掘通知單,掘進隊嚴格按照允掘通知單的要求施工,嚴禁超掘。四、區域驗證270運輸聯絡巷預揭該煤層為斜巷斜正交揭煤,巷道掘進到距該煤層法向距離5m時進行一次區域驗證。驗證無突出危險時,采取安全防護措施掘進到距該煤層最小法向距離1.5m揭煤位置,進行最后區域驗證。由工作面向煤層的適當位置打3個鉆孔,中孔與掘進方向一致,邊孔控制270運輸聯絡巷揭該煤層處巷道輪廓線外2~4m范圍。在鉆孔鉆進到煤層時采集孔口排出的粒徑為1~3mm的煤鉆屑,測定其瓦斯解吸指標K1或Δh2值。由于xx縣xx煤礦未試驗考察出符合本礦的參考臨界值,根據《防治煤與瓦斯突出規定》鉆屑指標法預測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的參考臨界值見下表。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指標參考臨界值煤樣鉆屑瓦斯解吸指標Δh2(Pa)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mL/g·min?)干煤樣2000.5濕煤樣1600.4如果實測得到的K1或△h2的所有測定值均小于臨界值,并且未發現噴孔、頂鉆及其他異常情況,證實措施有效,即判定為無突出危險區域。否則措施無效,仍為突出危險區域,必須采取局部補充防突措施。詳見:附圖揭煤區域驗證鉆孔設計圖第七章工作面局部綜合防突措施一、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巷道掘進到距待揭煤層法向距離5m時,對該工作面進行第一次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巷道掘進到距待揭煤層法向距離1.5m時,對該工作面進行一次區域突出危險性驗證。預測鉆孔數為3個,分別位于工作面的中部和兩側(預測鉆孔布置與區域驗證鉆孔布置相同)。在鉆孔鉆進到煤層時采集孔口排出的粒徑為1~3mm的煤鉆屑,測定其瓦斯解吸指標K1或Δh2值。當瓦斯解吸指標小于下表臨界值,且施鉆時未發現其他異常情況(如噴孔、卡鉆),則為無突出危險性工作面,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進行揭煤作業;否則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采取局部防突措施。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指標參考臨界值煤樣鉆屑瓦斯解吸指標Δh2(Pa)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mL/g·min?)干煤樣2000.5濕煤樣1600.4二、揭煤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當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預測鉆屑瓦斯解吸指標超標,必須對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采取局部防突措施。根據現場實際,270運輸聯絡巷采用排放鉆孔超前排放煤層瓦斯的局部防突措施。鉆孔直徑為φ75mm,鉆孔控制范圍為巷道輪廓線外至少5m。排放孔布置在工作面迎頭。排放鉆孔的有效排放半徑取1.5m,采用網格式布置鉆孔,設計施工30個,詳見:附圖揭煤排放鉆孔設計圖。三、揭煤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檢驗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檢驗采用鉆屑瓦斯解吸指標法進行。在距煤層法向距離5m和1.5米處采用ZDY-750型液壓鉆機配合Φ75mm鉆頭施鉆檢驗,效檢孔數為5個,分別位于工作面的上部、中部、下部和兩側,在鉆孔鉆進到煤層時采集孔口排出的粒徑1~3mm的煤鉆屑,測定其瓦斯解吸指標K1值或△h2值,當瓦斯解吸指標小于下表臨界值,且施鉆時未發現其他異常情況(如噴孔、卡鉆),則為無突出危險性工作面;否則為突出危險工作面,必須繼續采取或補充局部防突措施,并再次進行效果檢驗,直至措施有效為止。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指標參考臨界值煤樣鉆屑瓦斯解吸指標Δh2(Pa)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mL/g·min?)干煤樣2000.5濕煤樣1600.4在經工作面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檢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時,則在采取安全防護措施的條件下采用遠距離爆破揭穿該煤層;否則,必須補充工作面防突措施,直到經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檢驗為無突出危險工作面。詳見:附圖揭煤局部防突措施效果檢驗鉆孔布置圖四、安全防護措施1、壓風自救系統在距掘進工作面25~40m的地方安設一組壓風自救裝置,壓風自救裝置可供至少8人使用。從第一組壓風自救裝置往后,每間隔50m安設一組壓風自救裝置,數量為5~8人使用,且壓縮空氣供給量每人不得少于0.1m3/min。每次放炮前,由安檢員和瓦檢員對壓風自救裝置進行檢查,只有壓風自救裝置完好,方可放炮。2、攜帶隔離式自救器所有入井人員必須隨身攜帶隔離式壓縮氧自救器,并熟知自救器的使用方法。揭煤期間停送電管理(1)由地面變電所供井下動力電,必須嚴格執行停送電管理制度。(2)揭煤時,由地面變電所除局扇風機電源正常保持供電外,切斷整個礦井所有非本質安全型電源,局扇必須使用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和專用電纜。4、突出預兆及避災路線(1)突出預兆①有聲預兆:煤(巖)層變形過程中發出劈裂聲、悶雷聲、機槍聲、響煤炮、聲音由遠及近、由小到大、有短暫的、連續的、間隔長短也不一致。煤(巖)壁發生震動和沖擊,頂板來壓,支架發生折斷聲。②無聲預兆:工作面壓力增大、煤(巖)壁被擠出、片幫掉渣、頂板下沉或頂板鼓起、煤(巖)層層理紊亂、瓦斯忽大忽小、打鉆時有頂鉆、卡鉆、噴瓦斯等現象。(2)避災路線①瓦斯、火、水避災路線:270運輸聯絡巷掘進工作面→270運輸聯絡巷(防突風門)→二采區運輸下山(往上)→北翼車場→主平硐→地面。八、揭煤放炮爆破網絡電流計算270運輸聯絡巷采用全斷面打眼串聯起爆法施工,總炮眼數32個,放炮距離預計最遠為300m(放炮地點在主平硐中央變電所室內)。爆破材料基本參數:采用MFB—200型發爆器起爆,放炮電源使用四節干電池,電壓為6V,峰值電壓為2500V,雷管為鎳銘絲毫秒電雷管,腳線長度為2m,最大電阻值為6.3。放炮母線為斷面積1.5mm的銅芯電纜,導線電阻系數為0.0184根據電爆網絡計算:I=①式中I通過每個雷管的電流U峰值電壓2500V。n串聯雷管的個數。m串聯時為雷管串聯的組數m=1。r每個雷管的全電阻,2m腳線鎳鉻絲雷管取最大值6.3。R母線電阻R與電源內阻R之和,串聯網絡電流影響不大,所以電源內阻R可以不計。R=,②式中l導線長度,m;按照遠距離揭煤放炮設計長度約為300m。S導線斷面積,1.5mm;導線電阻系數,銅芯電纜為0.0184根據公式①②可得:I==7.69AR==3.68(放炮母線最大電阻值不超過20)網路電阻計算:RW=γN+R=6.3×32+3.68=205.28RW網路電阻;γ電雷管全電阻;R母線電阻,該值小于發爆器最大外阻340,選用發爆器滿足需要。由于放炮器內有2只47uf串聯電容,故放炮器總電容C=uf,CR=23.5×307.4=7224uf?,查表參數可得平均等效電流系數φ==0.7根據發爆器峰值電壓為2500V,故初始電流I1=2500/205.28=12.17A(電爆網路驗算)所以在6ms放電時間內的平均等效電流I=I1×φ=0.7×12.17=8.52A,此值大于鎳鉻橋絲電雷管串聯準爆電流2.5A,也大于雷管性能參數要求的1.2A,故符合準爆要求,所以選擇300m長度的放炮母線進行遠距離揭煤放炮符合爆破要求。注:本計算按《270運輸聯絡巷掘進作業規程》爆破參數,并參照本礦選用的MFB-200煤礦電容式發爆器、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說明書及煤炭工業出版社出版《井巷工程》中的公式及表格。必須使用安全等級不低于三級的煤礦許用含水炸藥,雷管是煤礦許用毫秒延期電雷管,電雷管使用前必須進行導通試驗。詳見附圖揭煤炮眼設計圖及說明書(4)炮眼封泥及水炮泥的要求:所有炮眼都應在炸藥與封泥間裝1~2個水炮泥,封泥長度:炮眼深度0.6~1.0米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1/2,炮眼深度超過1.0米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0.5米;炮眼深度超過2.5米時,封泥長度不得小于1.0米。封泥必須密實地填至孔口。(5)使用的啟爆設備和啟爆地點:使用的啟爆設備為MFB—200啟爆器。啟爆地點設在地面中央變電所門外。2、遠距離爆破遠距離爆破作業圖表懸掛在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面,施工隊按揭煤炮眼設計圖表打眼、裝藥、連線和匯報。遠距離爆破時回風斜井井口正前方50m,兩側20m范圍內必須設置警戒線。撤人范圍:270運輸聯絡巷揭煤的撤人范圍必須是全井撤人至中央變電所向外50m以外(向井口方向)。礦安監科負責全井撤人并清點人數,布置所有井口警戒線。停電范圍:井下自中央變電所向里所有非本質安全型動力電源必須全部切斷,供局扇風機的電源保持正常運行。撤人過程中,由瓦檢員負責對270運輸聯絡巷的通風、瓦斯、監控及防塵等情況進行檢查。確認撤人工作已到位后,由帶班領導向揭煤工作指揮小組組長匯報撤人情況,由瓦檢員匯報通風、瓦斯等情況。⑤揭煤工作領導小組接到匯報后,只有在確認撤人、設崗、停電工作完成,通風、瓦斯等一切正常時,方可下達放炮命令。放炮地點設在主平硐井口側邊20m范圍外,放炮指令由總指揮在調度室下達,具有放炮資格證的放炮員負責啟爆工作,放炮員接到放炮指令后才能啟爆。⑥在揭煤工作面用遠距離爆破揭穿突出煤層時,若未能一次揭穿至煤層頂板,都必須按照遠距離爆破的要求執行,直至完成揭煤作業全過程。⑦遠距離爆破后必須等待60min后,等炮煙散盡,工作面及回風瓦斯濃度小于1%,方可由煤礦兼職救護隊員帶機進入工作面檢查瓦斯和放炮效果等情況。救護隊員帶機檢查時,一人在前,其他人在后,并保持5~10米的距離,每人都必須佩帶4小時正壓氧氣呼吸器,由井口進入作業區進行檢查。⑧停、送電工作由揭煤領導小組統一指揮,由值班電工對所有停電范圍內的電氣設備進行驗電,且必須嚴格執行專人停送電制度。⑨處理殘爆、拒爆時必須嚴格按《煤礦安全規程》有關放炮規定實施并按本措施的要求停電、撤人、設崗。3、270運輸聯絡巷揭煤施工工藝在270運輸聯絡巷揭煤過程中盡快控制揭煤范圍內頂板,減小懸頂面積、縮短懸露時間,防止因垮頂而誘導煤與瓦斯突出是整個作業過程的首要任務。作業人員進入揭煤迎頭后,嚴格執行敲幫問頂制度,處理好作業迎頭松危煤矸后,及時移前探梁并接頂,在控制好頂板。完成永久支護后才能出貨。4、過門坎防突措施過門坎按局部“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進行,根據工作面實際情況采用鉆機施工排放孔或抽放鉆孔。揭開煤層后,就停止掘進,進行工作面預測,若指標值小于下表所要求的臨界值時,可直接過門坎,若指標值大于臨界值時,則必須補充措施,過煤門必須按遠距離放炮執行。270運輸聯絡巷揭M7煤層工作面突出危險性預測指標參考臨界值煤樣鉆屑瓦斯解吸指標Δh2(Pa)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mL/g·min?)干煤樣2000.5濕煤樣1600.45、過煤門防突措施過煤門也要采取局部“四位一體”的綜合防突措施,采用區域撤人,區域停電。排放孔或抽放孔按煤巷工作面設計,效檢方法是測定鉆屑瓦斯解吸指標K1值,當K1<0.5ml/g·min1/2,才能下達允掘通知單,進行掘進。二、加強過煤層段巷道支護的措施一)、施工準備1、準備好打探眼用的5米長釬子和Φ50鉆頭。2、現場準備好打超前管棚用的Φ40mm×3000mm/6000mm的鐵管。3、準備好噴漿機及相應的風水管路,開關電纜等。4、準備好架棚用的棚梁、棚腿不少于5架(6.3m錨索和鋼筋梯)。二)、施工方法1、在揭煤過程中,當M6煤進入巷道頂板時開始施工超前管棚。管棚規格為:Φ40×3000mm/6000mm,管棚間距控制在300mm左右,角度與巷道方向夾角不大于5°,管棚尾部固定在鋼棚上,外露1000mm,管棚支護穿過煤層并進入底板不大于0.5米。2、施工超前管棚的技術要求:①超前支護所使用的直徑為40mm鋼管,長度為3-6米,施工時用直徑50mm的鉆頭進行打眼,其角度控制在3~5°(相對于巷道的頂板),超前支護鋼管的間距不大于為0.3米,根據現場頂板巖性來控制管棚間距,盡量均勻布置。②管棚尾部必須留出1米左右,便于管棚壓在鋼棚上,起到支護作用。3、架棚施工方法:⑴、全斷面打眼—放炮—找頂、上前探梁、掛網—架棚—出矸⑵、架棚施工順序:竄前探梁上棚梁背頂挖腿窩安棚腿背實頂幫。⑶、現場根據巷道中腰線要求,挖好棚腿腿窩并立好棚腿,要求棚腿與幫部網片連接,若幫部沒有網片,則施工錨桿進行固定。⑷、棚梁棚腿安設完后,對接處必須用螺栓鎖緊,頂幫有空隙的用木背板背實背牢。⑸、棚梁架設完后,每相鄰棚子之間必須用拉桿連接在一起,防止倒棚傷人⑹、巷道掘進期間,按棚距800mm架設U25礦工鋼棚,遇到斷層期間時特殊情況是縮短棚距至600mm加設棚梁,具體要求如下:①棚子采用U25礦工鋼,巷道凈寬度控制在3200mm,巷道凈高度控制在2600mm。②棚距為800mm。③背幫背頂必須剎緊背牢,每6°—8°迎山1°。④架棚時必須先加固臨近的支護,防止倒棚傷人,扶好棚好及時打齊撐木,架棚時必須使用好防倒裝置,嚴格敲幫問頂制度,巷道超高超寬時,必須用道木和背板接實頂板和兩幫。⑤人工上頂時必須配足人力,并有專人扶住棚腿,施工人員必須聽從指揮,統一行動,整個施工過程中確保后退路暢通。⑥背幫背板必須隔棚成線,頂部背板6塊,兩邊兩塊距棚梁端頭各200mm,中間間距500mm左右每塊;幫部背板4塊,上端距棚梁300mm,下端距底板500mm,背板必須背牢背實,超寬段支架必須充填實;背板與棚子垂直,與巷道走向一致并隔棚成直線。⑦架棚時,首先進行安全檢查,排除不安全因素,放炮前加固工作面10米內的支架,放炮后必須由外向里進行檢查,整修;搞好臨時支護,放炮后及時前竄前探梁,并固定好,上好需要架設的棚梁,調整好中線,背實頂板,棚梁前方空頂區用方木背實;挖腿窩時,先量好棚距,按中線和下寬定腿窩位置,按要求確定其深度,控制好頂幫后,再把腿窩挖至設計深度,挖腿窩時,必須專人監護;立棚腿時,調整好扎角并固定好;合棚梁:前探梁上的棚頭與棚腿合口,先合一頭后,再合另一頭,禁止人員在下方逗留,合口后將支架找正,壓肩初步固定;最后檢查支架的架設質量,符合質量標準后,再背頂背幫,楔緊打牢,并按規定使用好拉桿等裝置。第九章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安全措施一、瓦斯管理1、工作面必須安設專職瓦斯檢查員,持有效證件上崗,嚴禁無證上崗;瓦斯檢查不得出現空班、漏檢、假檢;嚴禁脫崗;嚴禁崗上睡覺。2、局部通風機必須掛牌管理,嚴禁隨意停開,保證通風系統穩定可靠。揭煤期間,瓦檢員必須每班檢查局部通風機及開關是否完好,檢查完后及時向通風值班室和礦調度室匯報。3、掘進工作面局部通風機及動力電源必須實行“三專兩閉鎖”管理,且兩閉鎖必須靈敏可靠。4、局部通風機必須保證連續運轉,不得隨意停風,若因風機故障、系統停電等原因造成停風時,必須立即停止工作,撤出人員,切斷電源,由瓦斯檢查員在井口位置設置柵欄,揭示警標,禁止人員入內,并匯報礦調度室和通風值班室,指派專人站崗。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只有該巷道內的瓦斯濃度小于0.8%,二氧化碳濃度小于1.5%,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5、當班瓦檢員對通風瓦斯進行現場管理,對裝藥、聯線及本措施的實施負監督責任。裝藥、爆破作業前,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嚴禁裝藥放炮:⑴掘進工作面的空頂距離超過作業規程規定、支護不完好或傘檐超過規定。⑵爆破作業地點附近2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達0.8%及以上時。⑶在爆破作業地點附近20m內,未清除的矸(煤)或其他物體堵塞巷道斷面1/3以上。⑷炮眼內發現異狀,溫度驟高驟低,有顯著瓦斯涌出,煤、巖松散等情況。⑸掘進工作面風量不足。6、若因停電停風造成瓦斯集聚,當該巷道內的瓦斯濃度大于1.0%、小于3%,二氧化碳濃度大于1.5%、小于3%時,由礦通風隊組組織排放;如該巷道內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達3%及以上時,由礦通風科編制排放措施,礦總工程師組織審批,由礦山救護隊進行排放(注:排放瓦斯的風量必須進行控制,嚴禁排到井口的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1.5%)。7、加強270運輸聯絡巷瓦斯管理,當掘進工作面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1.0%、回流中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0.8%時,必須立即停止掘進工作面的作業、撤出人員、切斷電源,采取措施進行處理;放炮地點附近20m范圍內風流中瓦斯濃度達到或超過1.0%時,嚴禁放炮。8、炮后回風流中瓦斯濃度超過1.5%、連續30min內降不到0.8%以下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處理后,方可恢復工作。9、對因瓦斯濃度超過規定被切斷電源的電氣設備,必須在瓦斯濃度降到1.0%以下時,方可恢復送電。10、揭開煤層后,但揭煤工作未結束前,每次放炮30min后,方可由瓦檢員、放炮員、安檢員、施工單位的班組長一同進入該工作面檢查瓦斯及頂板情況,當確認放炮地點無安全隱患,其工作面、回風流及受放炮影響的其它地點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低于1.0%后,由瓦檢員向礦調度匯報,由礦調度日常工作指揮小組通知班組長撤崗,由調度室通知變電所送電,恢復工作。二、機電設備管理1、電氣設備必須有出廠合格證,且經專職防爆員檢查,失爆電器嚴禁使用,使用風電閉鎖裝置前必須先作斷電試驗。2、所有電器設備按標準上架,禁止帶病運轉。電纜、管線嚴格按標準吊掛整齊。3、嚴禁帶電檢修、搬遷電器設備,嚴禁任意停、送局部通風機電源,特殊情況需停局部通風機電源時,必須先編制停電申請單和停電措施,并報有關部門批準,通知相關人員后,方可停送電。4、機電維護人員每班必須對掘進工作面及其回風系統機電設備進行檢查,向礦調度匯報,并做好記錄。5、工作人員在檢修電氣設備時,嚴禁帶電作業,必須停電并掛牌,防止不知情人員誤送電。6、嚴格執行專人停送電制度。7、供電設備不得有“明接頭、雞爪子、羊尾巴”等現象。8、對每臺入井礦燈都要進行防爆檢查,嚴禁使用失爆礦燈。9、揭煤期間,機電隊負責對電氣設備進行檢查,對查出的問題立即督促有關人員整改。嚴禁電氣設備失爆,并將設備的完好情況向礦調度室匯報。三、防塵系統1、必須完善防塵供水管路,防塵、防滅火管路共用,地面水池水量不得小于200m3,凈化水幕的水壓不得小于1.5Mpa。2、在掘進巷道開門口處的防塵管路上先設置一個三通,并設閘閥控制,然后巷道中每隔50m必須設置一個三通、閘閥,以便對巷道中的粉塵進行沖洗。3、各轉載點必須安裝噴霧。4、掘進工作面30m范圍內和巷道回風口必須各安裝一組全斷面凈化水幕,并能覆蓋巷道全斷面,放炮過程中,必須打開凈化水幕,若施工單位不打開凈化水幕嚴禁放炮作業。5、在放炮前后必須由施工單位對迎頭50m范圍內的粉塵進行一次沖洗,對放炮下來的浮貨進行澆濕,其它時間根據現場瓦斯檢查員的要求隨時進行沖洗,嚴禁粉塵堆積。6、必須采用濕式打眼,裝藥時每孔至少要裝2節水炮泥,其余部分用黃泥填滿。四、防滅火管理1、入井人員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2、凡是巷道中使用的潤滑油、機油、棉紗、布頭和紙等必須存放在蓋嚴的鐵桶內,并由施工單位指定專人定期送到地面處理,不得亂放亂扔。3、加強電氣設備管理,防止漏油。掘進巷道中不準存放汽油、煤油和變壓器油等。嚴禁將剩油、廢油潑灑在巷道中。4、工作面備有2—4個滅火器材、沙箱等滅火器材,且質量符合要求.并按規定時間進行更換,嚴禁使用過期的滅火器作為備用滅火器材。5、發現巷道火災時,應視火災性質和通風瓦斯情況,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方法直接滅火,控制火勢并迅速報告礦調度室,按災害預防和處理計劃通知有關人員組織搶救災區人員和實施滅火工作。6、電氣設備著火時,應先切斷電源再進行滅火工作,在電源未切斷前只準使用不導電的滅火器材進行滅火。7、救災人員在滅火過程中必須指定專人檢查瓦斯、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以及風流和風量的變化情況,并采取防止瓦斯煤塵爆炸和人員中毒的安全措施。五、其他安全措施1、揭煤過程中必須加強對迎頭的排水工作,防治水工作按《270運輸聯絡巷掘進作業規程》實施。2、揭煤前,由安全科組織相關單位檢查回風石門的通風、防塵、防滅火、安全監測監控、供電、運輸、供水及排水、通訊及照明、壓風等系統是否符合《270運輸聯絡巷掘進作業規程》的規定,只有上述所有系統都符合規定才允許進行揭煤工作。3、揭煤期間,通風、瓦斯、防塵、防滅火、安全監測監控、供電、運輸、供水及排水、通訊及照明、壓風、機電設備及爆破管理和安全技術措施嚴格按《270運輸聯絡巷掘進作業規程》及本措施中相關內容執行。4、所有井下工作人員必須經過防突培訓并考試合格,下井時必須攜帶完好的隔離式自救器,并能熟悉使用方法。5、施工單位全體職工、安檢員、瓦檢員、防突工和調度員必須對本設計及《270運輸聯絡巷掘進作業規程》進行學習,經本單位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并有資料可查,由安全科監督。6、揭煤期間安檢科必須在該掘進工作面安設專職安檢員,負責對本措施的執行進行現場監督和落實。7、揭煤前,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召開揭煤專題會議,貫徹落實本設計及xxxx礦業(集團)有限公司批復意見,布置揭煤工作,并對抽放瓦斯效果進行分析、評價,防突措施效果檢驗指標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揭煤工作。8、液壓鉆機、風鉆、錨桿鉆機等設備使用安全措施按《270運輸聯絡巷掘進作業規程》中相關規定執行。9、礦值班負責人及下井帶班管理人員必須堅持值班、帶班制度,對當天的安全生產工作負全面責任,掌握井下揭煤及瓦斯情況,發現隱患必須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第十章石門揭煤組織措施一、揭煤組織機構為確保揭煤工作有條不紊安全進行,特成立揭煤領導小組,指揮、落實運輸聯巷石門揭煤工作。組長:李德正(礦長)副組長:蘭希偉(總工程師)成員:鄧傳義(生產副礦長)王新民(安全副礦長)吳志斌(機電副礦長)鄭華剛(采掘副礦長)蘇云鶴(調度主任)龍林雲(通風科長)凡洪德(安監科長)李德田(機電科長)張波(通風隊長)蔣波(機電科長)李華國(掘進二隊長)二、崗位職責1、礦長對270運輸聯絡巷揭煤工作全面負責,組織召開揭煤工作預備會,對各環節作詳細布置,落實人員,明確責任,保證揭煤所需材料。揭煤期間必須在礦調度室值守,指揮揭煤工作。發生災害時指揮搶險救災工作。2、總工程師對揭穿該煤層技術全面負責,負責揭煤設計的審批、貫徹、實施,揭煤期間必須在礦調度室值守,負責揭開該煤層時爆破指令的下達及發生災害時指揮搶險救災工作。3、安全礦長負責對270運輸聯絡巷揭開該煤層過程中的措施落實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揭煤期間負責監督各項措施的到位情況,負責撤人和設崗的監督,督促遠距離爆破揭煤措施的落實。4、生產礦長負責按照270運輸聯絡巷揭煤設計規定的揭煤步驟進行本次揭煤工程,落實本次揭煤所需的人力、設備和材料,落實防護措施。5、機電礦長負責指揮停送電及監督檢查電器設備的防爆性能等工作。6、通風副礦長負責對270運輸聯絡巷揭穿該煤層揭煤設計及措施的編制、貫徹和揭煤期間的瓦斯和防突管理的技術指導,負責收集、整理并上報相關數據和各種鉆孔的施工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