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物理復習難題速遞之物態變化
選擇題(共10小題)
1.(2024?惠山區模擬)2024年年初無錫惠山頂多了個“大白球”,如圖所示該設備為全固態X波段天
氣雷達,監測強對流天氣,有效防范暴雨、冰雹等災害天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暴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冰雹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C.暴雨的形成過程需要吸熱
D.冰雹的形成過程需要放熱
2.(2024?長壽區模擬)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
A.“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露氣蕭條度朔風,銀燭依稀夜雨中。“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C.“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D.“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淚”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3.(2024?永春縣校級開學)下列關于圖所示的物理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中廚房蒸籠冒“白氣”是汽化現象,是吸熱過程
B.乙圖中蠟燭燃燒流出的“燭淚”是熔化現象,是放熱過程
C.丙圖中寒冷的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固現象,是放熱過程
D.丁圖中寒冷的冬季雪人逐漸變小是升華現象,是吸熱過程
4.(2023秋?洛南縣校級期末)濟南地區一年四季分明,嚴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C.冰花的形成需要吸熱
D.冰花出現在窗玻璃的外側
5.(2024?青島模擬)夏天,小明買有以下發現:從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著許多“白花花的粉”。該現
象表明發生了()
A.液化B.凝固C.升華D.凝華
6.(2024?盈江縣模擬)黃草壩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對下列景色形成過程的物態變化描述錯誤的是()
A.春天的冰塊消融一一熔化
B.夏天的毛毛細雨一一汽化
C.秋天清晨的霧氣一一液化
D.冬天草上的白霜一一凝華
7.(2024?新沂市一模)下列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A.早春,皚皚的白雪開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掛上露珠
C.深秋,紅紅的楓葉蒙上白霜
D.嚴冬,靜靜的池塘覆上薄冰
8.(2024?河南模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節氣發
生的物態變化,屬于凝華的是()
9.(2024?湖北模擬)如圖,向盛有牛奶的杯內充入少量液態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熱氣騰騰”的
冰激凌。周圍的“熱氣”是()
'一
6,A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氣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態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氣
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10.(2024?綏化二模)綏化的冬天有許多奇妙的自然現象。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對應正確的是()
A.山上皚皚的白雪,是凝固現象
B.呼蘭河河水表面結冰,是凝華現象
C.松花江江畔的霧淞,是升華現象
D.人們在室外呼出的“白氣”,是液化現象
二.多選題(共2小題)
(多選)11.(2024?宛城區校級開學)下列涉及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唐?白居易《秋雨夜眠》)霜的形成凝華放熱
B.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曹丕《燕歌行》)露的形成升華吸熱
C.憑欄明日意,池闊雨蕭蕭。(唐?李商隱《明日》)雨的形成熔化吸熱
D.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宋?蘇軾《和子由濯池懷舊》)雪的形成凝華放熱
(多選)12.(2023秋?貴港期末)早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如
圖所示,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青銅器鑄造初
步完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銅液
B.銅液冷卻成型,屬于凝固現象
C.銅液冷卻成型過程中需要放熱
D.銅料化為銅液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
三.填空題(共12小題)
13.(2024秋?豐澤區校級月考)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有少量碘顆粒。如圖所示,將玻璃泡浸入熱水中,
玻璃泡內碘顆粒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紫紅色碘蒸氣,這是(物態變化名)過程。將玻璃泡從
水中取出后,碘蒸氣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碘顆粒,這過程需要(吸/放)熱。
14.(2024?鷹潭二模)2022年2月4日即將舉行的北京冬奧會采用了最先進的二氧化碳制冷技術。如圖,
地下制冷管道內的液態二氧化碳汽化(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地面溫度降至零
下十幾攝氏度;接著往地面上澆水,水就會成冰(填寫物態變化名稱)。
15.(2024?成華區模擬)2023年的冬天最火的莫過于哈爾濱了,它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去嘗試“潑水成冰”
的游戲。如圖所示,“潑水成冰”需要滾燙的開水在零下30℃以下的極寒環境中才能成功。用滾燙的
開水而不用冷水是因為開水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會迅速成小冰
晶,同時熱水相比于冷水更易甩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遇冷會成冰。
16.(2023秋?承德縣期末)如圖所示,悶熱的夏天開著空調的甲房間和寒冷的冬天開著暖氣的乙房間,
玻璃窗上線都會出現“水霧”。“水霧”出現在房間玻璃內側的是(選填“甲”或“乙”)房
間,“水霧”形成過程要(選填“吸熱”或“放熱”)。
甲I乙
17.(2024?榆陽區校級二模)冬季帶來的不僅是寒冷,還有如畫般醇人的雪景,雪是形成的,
需要熱;陰涼處的雪,不被太陽直射,但也會漸漸變少,并在雪地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小坑,
這些小坑的形成是因為發生了(填物態變化)現象。
18.(2024?沐陽縣校級三模)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首款液體火箭“天龍二號”在酒泉衛星
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運載火箭的燃料為液氧和煤基航空煤油,通常情況下氧是氣態的,科技人員采
用和降低溫度的方式使其液化;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與大氣劇烈摩擦可能會導致金屬
外殼(填物態變化名稱),因此火箭外殼必須采用(填一種物質的物理屬性)高
的金屬材料制作。
19.(2023秋?嵩縣期末)如圖所示,用電蒸鍋蒸饅頭時,電熱絲加熱使水(填物態變化名稱),
產生高溫水蒸氣。水蒸氣接觸到饅頭時(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選填“吸收”
或“放出”)大量的熱,從而把饅頭蒸熟。
電熱絲
20.(2023秋?無錫期末)商場的洗手間內都配有熱風干手器,可以用它很快將濕手吹干。機器吹出熱風,
提高了手上水分的,同時加快了水分表面的,使得水分蒸發加快,該過程需
要(選填“吸熱”或“放熱”)。
21.(2023秋?慶陽期末)如圖所示,這是一款療傷噴霧劑,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
噴霧劑的主要材料是氯乙烷,它采用的方法使氯乙烷在常溫下液化,從而裝進瓶中,這
一過程要放出熱量。夏天使用風扇時,人會感到涼爽,這是因為風扇吹風加快了皮膚表面汗液的蒸
發,蒸發要(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
22.(2024?濱海縣二模)冬天,小明在家燒開水時,發現從壺嘴上方冒出“白氣”,如圖所示,“白氣”
是由(填物態變化名稱)現象形成的,當房間溫度(選填“較高”或“較低”)
時該現象會更明顯。
23.(2023秋?杜爾伯特縣期末)寒冷的冬天,由于好奇,淘淘同學用舌頭去舔室外的鐵管,不料舌頭被
“粘”在了鐵管上,這是(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現象。若要讓舌頭與鐵管分開,應該在舌頭
與鐵管的交界處撒點(選填“水”“冰”或“鹽”),因為這樣可以使“粘連處”熔點
(選填“高于”“低于”或“等于")0℃,很快就會使舌頭和鐵管分開。
24.(2023秋?惠來縣期末)如圖,小明利用一段細線、一小塊冰塊和少許鹽表演了個小魔術。他先將打
濕的細線搭放在冰塊上,向細線和冰塊的接觸位置撒少許鹽使冰(填物態變化名稱),從而
(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使周圍溫度降低;靜置一分鐘后,在低溫下,繩子里的水就會
(填物態變化名稱),和冰粘在了一起,就可以利用細線把冰塊提起來了。
將細線放在冰塊上向接觸位置撒少許鹽用細線將冰塊吊起來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0小題)
1.(2024?惠山區模擬)2024年年初無錫惠山頂多了個“大白球”,如圖所示該設備為全固態X波段天
氣雷達,監測強對流天氣,有效防范暴雨、冰雹等災害天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暴雨的形成是汽化現象
B.冰雹的形成是升華現象
C.暴雨的形成過程需要吸熱
D.冰雹的形成過程需要放熱
【分析】(1)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氣態變
為液態叫液化,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
(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
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AC、雨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水珠,屬于液化現象,液化需要放出熱量,故AC
錯誤;
BD、冰雹是由氣態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凝華放熱,故B錯誤,D正確。
故選:D。
【點評】該題考查了幾種物態變化過程,解題的關鍵是分清每個過程前后物體所處的狀態及其吸放熱。
2.(2024?長壽區模擬)詩詞是我國優秀文化遺產之一,對下列詩句中所包含的物理現象分析正確的是
A.“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需要吸熱
B.“露氣蕭條度朔風,銀燭依稀夜雨中。“露”的形成是汽化現象,需要放熱
C.“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冰”的形成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
D.“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淚”的形成是熔化現象,需要放熱
【分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
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
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A、“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為固體的冰晶,附著在建筑物或植被表面,此過程
中放熱,故A錯誤;
B、“露”都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B錯誤;
C、這里的“冰”是水凝固形成的,是凝固現象,需要放熱,故C正確;
D、“淚”的形成是屬于蠟燭的熔化現象,需要吸熱,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
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3.(2024?永春縣校級開學)下列關于圖所示的物理現象,說法正確的是()
甲乙丙丁
A.甲圖中廚房蒸籠冒“白氣”是汽化現象,是吸熱過程
B.乙圖中蠟燭燃燒流出的“燭淚”是熔化現象,是放熱過程
C.丙圖中寒冷的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是凝固現象,是放熱過程
D.丁圖中寒冷的冬季雪人逐漸變小是升華現象,是吸熱過程
【分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
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
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A.廚房蒸籠冒“白氣”是水蒸氣液化成的小水珠,是放熱過程,故A錯誤;
B.蠟燭燃燒流出的“燭淚”是由固態變為液體的過程,熔化現象,是吸熱過程,故B錯誤;
C.寒冷的冬季玻璃上的“冰花”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成的小冰晶,是放熱過程,故C錯誤;
D.寒冷的冬季雪人逐漸變小是雪直接變成水蒸氣的過程,是升華現象,是吸熱過程,故D正確。
故選:D。
【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
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4.(2023秋?洛南縣校級期末)濟南地區一年四季分明,嚴冬的早晨在窗玻璃上會出現冰花,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冰花主要是水凝固形成的
B.冰花主要是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C.冰花的形成需要吸熱
D.冰花出現在窗玻璃的外側
【分析】物體直接由氣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冰花就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窗玻璃凝華
形成的。
【解答】解:“冰花”出現在冬天的早晨,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比較冷的窗玻璃,在窗玻璃內側
凝華成的小冰晶,凝華放熱。
故選:Bo
【點評】此題考查了生活中的凝華現象,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的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
5.(2024?青島模擬)夏天,小明買有以下發現:從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著許多“白花花的粉”。該現
象表明發生了()
A.液化B.凝固C.升華D.凝華
【分析】(1)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凝華,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升華;由氣態變為液態叫液
化,由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由固態變為液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叫凝固;
(2)六種物態變化過程中,都伴隨著吸熱或放熱;其中放出熱量的物態變化有:凝固、液化、凝華;
吸熱的有:熔化、汽化、升華。
【解答】解:從冰箱里拿出的冰棒上粘著許多“白花花的粉”;是水蒸氣的凝華現象。故D正確,ABC
錯誤。
故選:Do
【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
6.(2024?盈江縣模擬)黃草壩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對下列景色形成過程的物態變化描述錯誤的是()
A.春天的冰塊消融一一熔化
B.夏天的毛毛細雨一一汽化
C.秋天清晨的霧氣一一液化
D.冬天草上的白霜一一凝華
【分析】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物質從液態變為
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
華,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華。
【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現象,故A正確;
B、雨是液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B錯誤;
C、霧是液體,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現象,故C正確;
D、霜是固態的,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是凝華現象,故D正確。
故選:Bo
【點評】此題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態變化現象的判斷,是一道基礎題。
7.(2024?新沂市一模)下列物態變化,需要吸熱的是()
A.早春,皚皚的白雪開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掛上露珠
C.深秋,紅紅的楓葉蒙上白霜
D.嚴冬,靜靜的池塘覆上薄冰
【分析】(1)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是熔化過程,熔化吸收熱量;物質從液體變為固態是凝固過程,凝固
放出熱量。
(2)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是汽化過程,汽化吸收熱量;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是液化過程,液化放出熱
量。
(3)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是升華過程,升華吸收熱量;物質從氣態直接變為固態是凝華過程,凝
華放出熱量。
【解答】解:A、白雪消融,雪由固態變成液態,是熔化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故A符合題意;
B、露珠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出熱量。故B不符合題意;
C、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熱量。故C不符合題意;
D、冰的形成,水由液態變成固態,是凝固過程,需要放出熱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Ao
【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
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8.(2024?河南模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的“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下節氣發
生的物態變化,屬于凝華的是()
C.■霜降,霜滿枝頭D.大寒,滴水成冰
【分析】凝華指物質由氣態直接轉變成固態,凝華要放熱。
【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現象,故A錯誤;
B、霧是液化現象,故B錯誤;
C、霜是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故C正確;
D、水轉變成冰是凝固現象,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了凝華現象,屬于基礎題。
9.(2024?湖北模擬)如圖,向盛有牛奶的杯內充入少量液態氮,可以快速制成一杯看似“熱氣騰騰”的
冰激凌。周圍的“熱氣”是()
Ih』
A.液氮汽化后形成的氮氣
B.液氮凝固后形成的固態氮
C.冰激凌中的水汽化后形成的水蒸氣
D.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后形成的小水滴
【分析】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熔化;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固;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
的過程是汽化;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液化;物質從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是升華;物質從
氣態直接變為固態的過程是凝華。
【解答】解:常溫常壓下氮是氣態的,將牛奶杯內倒入液態氮,液態氮迅速吸熱汽化,導致周圍溫度降
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成為小水滴。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學生對物態變化現象的判斷,抓住物質前后的狀態變化是解決此類題目的關鍵。
10.(2024?綏化二模)綏化的冬天有許多奇妙的自然現象。下列現象與物態變化對應正確的是()
A.山上皚皚的白雪,是凝固現象
B.呼蘭河河水表面結冰,是凝華現象
C.松花江江畔的霧淞,是升華現象
D.人們在室外呼出的“白氣”,是液化現象
【分析】物質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做汽化,由固態直接變成氣態
的過程叫做升華;物質由液態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做液化,由氣態直
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做凝華。
【解答】解:A.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形成的小冰晶,故A錯誤;
B.河水表面結冰,水由液態變成固態,屬于凝固現象,故B錯誤;
C.霧淞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快速放熱后由氣態變成的固態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故C錯誤;
D.人們在室外呼出的“白氣”是人呼出的水蒸氣遇冷凝結而成的小水滴,屬于液化現象,故D正
確。
故選:D。
【點評】本題考查了物態變化的判斷,屬于基礎知識的考查,分析物質變化前后的狀態是解題的關鍵。
二.多選題(共2小題)
(多選)11.(2024?宛城區校級開學)下列涉及的物態變化及吸放熱情況說法正確的是()
A.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唐?白居易《秋雨夜眠》)霜的形成凝華放熱
B.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曹丕《燕歌行》)露的形成升華吸熱
C.憑欄明日意,池闊雨蕭蕭。(唐?李商隱《明日》)雨的形成熔化吸熱
D.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宋?蘇軾《和子由濯池懷舊》)雪的形成凝華放熱
【分析】(1)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放熱。
(2)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放熱。
(3)雨主要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
(4)雪、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而成的。
【解答】解:A、曉晴寒未起,霜葉滿階紅。(唐?白居易《秋雨夜眠》)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
的,凝華放熱,故A正確;
B、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曹丕《燕歌行》)露是空氣中的水蒸氣液化而成的,液
化放熱,故B錯誤;
C、憑欄明日意,池闊雨蕭蕭。(唐?李商隱《明日》)雨是水蒸氣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熱,故C錯誤;
D、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宋?蘇軾《和子由福池懷舊》)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
的,凝華放熱,故D正確。
故選:ADo
【點評】知道凝華、液化的定義及實例;知道凝華放熱、液化放熱。
(多選)12.(2023秋?貴港期末)早在公元前21世紀左右,我國勞動人民就掌握了青銅器鑄造技術。如
圖所示,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青銅器鑄造初
步完成。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銅液
B.銅液冷卻成型,屬于凝固現象
C.銅液冷卻成型過程中需要放熱
D.銅料化為銅液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
【分析】(1)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做熔化;
(2)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
【解答】解:AD鑄造青銅器時,工匠將銅料加熱化為銅液注入模具,在這一過程中,固態的銅料變為
液態的銅液,發生的物態變化是熔化,銅是晶體,銅料化為銅液過程中,熔化過程溫度不變,故AD
錯誤;
BC、銅液在模具中冷卻成型,在這一過程中,液態的銅液變為固態的銅器,發生的物態變化是凝固,
凝固放熱,故BC正確。
故選:BC=
【點評】本題考查對熔化和凝固的認識與掌握,關鍵是清楚變化前后的狀態。
三.填空題(共12小題)
13.(2024秋?豐澤區校級月考)密封的錘形玻璃泡內有少量碘顆粒。如圖所示,將玻璃泡浸入熱水中,
玻璃泡內碘顆粒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紫紅色碘蒸氣,這是升華(物態變化名)過程。將玻璃泡從
水中取出后,碘蒸氣逐漸消失、同時出現碘顆粒,這過程需要放(吸/放)熱。
【分析】碘粒消失變成紫紅色蒸氣,是從固態到氣態的升華過程,從碘蒸氣到碘粒,是從氣態到固態的
凝華過程。
【解答】解:玻璃泡內碘顆粒消失、出現紫紅色碘蒸氣,是從固態到氣態的升華過程;而碘蒸氣逐漸消
失、同時出現碘顆粒,是從氣態到固態的凝華過程,凝華放熱。
故答案為:升華;放。
【點評】本題考查了基本物態變化中的升華和凝華,屬于基礎題目。
14.(2024?鷹潭二模)2022年2月4日即將舉行的北京冬奧會采用了最先進的二氧化碳制冷技術。如圖,
地下制冷管道內的液態二氧化碳汽化吸收(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使地面溫度降至零
下十幾攝氏度;接著往地面上澆水,水就會凝固成冰(填寫物態變化名稱)。
【分析】物質由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凝固;由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
汽化,由氣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的過程叫升華,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
的過程叫凝華。其中,熔化、汽化、升華吸收熱量,凝固、液化、凝華放出熱量。
【解答】解:汽化是吸熱過程,所以制冷管道內的液態二氧化碳汽化過程中吸收熱量,使地面溫度降至
零下十幾攝氏度;
水變成冰是液態變成固態的凝固過程。
故答案為:吸收;凝固。
【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
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15.(2024?成華區模擬)2023年的冬天最火的莫過于哈爾濱了,它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去嘗試“潑水成冰”
的游戲。如圖所示,“潑水成冰”需要滾燙的開水在零下30℃以下的極寒環境中才能成功。用滾燙的
開水而不用冷水是因為開水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大量的水蒸氣,水蒸氣遇冷會迅速凝華成小冰晶,
同時熱水相比于冷水更易甩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遇冷會凝固成冰。
【分析】物質由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現象叫做凝華。
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現象叫做凝固。
【解答】解:開水能在短時間內能汽化成水蒸氣,“潑水成冰”是水蒸氣遇到溫差較大的環境時,從氣
態直接變為固態,凝華形成的。同時熱水相比于冷水更易甩成小水滴,這些小水滴遇冷會變為固態,
即凝固。
故答案為:凝華;凝固。
【點評】分析生活中的熱現象屬于哪種物態變化,關鍵要看清物態變化前后,物質各處于什么狀態;另
外對六種物態變化的吸熱和放熱情況也要有清晰的認識。
16.(2023秋?承德縣期末)如圖所示,悶熱的夏天開著空調的甲房間和寒冷的冬天開著暖氣的乙房間,
玻璃窗上線都會出現“水霧”。“水霧”出現在房間玻璃內側的是乙(選填“甲”或“乙”)房
間,“水霧”形成過程要放熱(選填“吸熱”或“放熱”)。
【分析】水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要判斷水霧出現在玻璃的內側還是外側,要看房間內外
的溫度高低情況;
如果室內溫度比室外溫度高。室內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內側;
如果室內溫度比室外溫度低。室外熱的水蒸氣遇到冷的玻璃液化形成水霧附著在外側。
【解答】解:“水霧”是水蒸氣遇冷液化的小水珠附著在玻璃上形成的,液化放熱。
夏天開著空調的甲房間溫度低,屋外的水蒸氣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外面;寒冷的冬天
開著暖氣的乙房間溫度高,是屋內的水蒸氣遇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所以在玻璃內表面。
故答案為:乙;放熱。
【點評】本題考查同學對身邊常見現象和物理知識之間的聯系能力,關鍵是正確理解和運用液化的條
件。
17.(2024?榆陽區校級二模)冬季帶來的不僅是寒冷,還有如畫般醇人的雪景,雪是凝華形成的,
需要放熱;陰涼處的雪,不被太陽直射,但也會漸漸變少,并在雪地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小坑,這
些小坑的形成是因為發生了升華(填物態變化)現象。
【分析】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叫凝華,凝華放熱;物質由固體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叫升華,
升華吸熱。
【解答】解:雪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形成的小冰晶,屬于凝華現象,凝華放熱;
雪地上形成密密麻麻的小坑,這些小坑是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形成的,屬于升華現象。
故答案為:凝華;放;升華。
【點評】該題考查了幾種物態變化過程,解題的關鍵是分清每個過程前后物體所處的狀態及其吸放熱。
18.(2024?沐陽縣校級三模)北京天兵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首款液體火箭“天龍二號”在酒泉衛星
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該運載火箭的燃料為液氧和煤基航空煤油,通常情況下氧是氣態的,科技人員采
用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的方式使其液化;火箭加速上升過程中,與大氣劇烈摩擦可能會導致金屬
外殼熔化(填物態變化名稱),因此火箭外殼必須采用熔點(填一種物質的物理屬性)高的
金屬材料制作。
【分析】(1)氣體液化的方法有二:降低溫度,壓縮體積;
(2)晶體熔化時的溫度叫熔點。
【解答】解:該運載火箭的燃料為液氧和煤基航空煤油,通常情況下氧是氣態的,科技人員采用壓縮體
積和降低溫度的方式使其液化;
為了防止大氣與火箭表面產生的劇烈摩擦使火箭熔化,所以火箭必須由熔點高的特殊材料制成。
故答案為:壓縮體積;熔化;熔點。
【點評】本題考查了熔點、液化的方法,屬于基礎題。
19.(2023秋?嵩縣期末)如圖所示,用電蒸鍋蒸饅頭時,電熱絲加熱使水汽化(填物態變化名稱),
產生高溫水蒸氣。水蒸氣接觸到饅頭時液化(填物態變化名稱),同時放出(選填“吸收”
或“放出”)大量的熱,從而把饅頭蒸熟。
電熱絲
【分析】物質由液態變成氣態叫汽化,汽化包括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汽化吸熱;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
叫液化,液化放熱。
【解答】解:用電蒸鍋蒸饅頭時,電熱絲加熱使水汽化,產生大量高溫水蒸氣;水蒸氣向上運動過程
中,接觸到饅頭時液化成小水滴,同時放出大量的熱,從而把饅頭蒸熟。
故答案為:汽化;液化;放出。
【點評】此題考查了生活中的汽化和液化現象,是一道聯系實際的應用題,難度不大。
20.(2023秋?無錫期末)商場的洗手間內都配有熱風干手器,可以用它很快將濕手吹干。機器吹出熱風,
提高了手上水分的溫度,同時加快了水分表面的空氣流速,使得水分蒸發加快,該過程需
要吸熱(選填“吸熱”或“放熱”)。
【分析】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速度。
【解答】解:熱風干手機吹出熱風可以提高手上水分的溫度;同時加快水分表面的空氣流速,這都可以
加快水分的蒸發,所以很快將手吹干了,該過程需要吸熱。
故答案為:溫度;空氣流速;吸熱。
【點評】本題考查的是影響蒸發的因素,屬于基礎題。
21.(2023秋?慶陽期末)如圖所示,這是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二學期 九年級英語復習計劃
- 消費級AI硬件未來發展與市場機遇分析
- 九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 第四單元 和諧與夢想 第七課 中華一家親 第二框 維護祖國統一教學設計 新人教版
- 圓柱高度的測量方法
- 初中語文跨學科融合的創新策略與實踐路徑
- 2025年中高端女裝市場趨勢與發展前景分析
- 護理服務與護理安全
- 幼兒園小班科技教育課程安排計劃
- 倉庫設備維護與管理的經驗計劃
- 溝通效率提升的年度計劃
- 籃球協會章程和規章制度
- 技師學院高層次人才引進和管理辦法
- 水輪機選型畢業設計及solidworks建立轉輪模型
- 無創正壓通氣急診臨床實踐專家共識
- 【精選】人教版四年級下冊數學《脫式計算》(含簡便運算)專項練習題
- 常用檢驗項目的醫學決定水平
- 急診及重癥醫學-機械通氣
- YY/T 1248-2014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體測定試劑(盒)(化學發光免疫分析法)
- 重癥醫學科各項規章制度匯編
- 平面位置(軸線)測量記錄表
- 處分通報范文員工處分通報范文4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