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父愛之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1頁
19父愛之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2頁
19父愛之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3頁
19父愛之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4頁
19父愛之舟 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9父愛之舟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學設計五上19父愛之舟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父愛之舟》是現代著名畫家吳冠中先生的一篇散文。文章以父愛為核心,以小舟為線索,以夢為境,追憶了早年父親帶我住客棧、帶我逛廟會,以及背著我上學、為我湊學費、送我去報考和送我讀師范等生活中的平凡場景和生活瑣碎,表現了深沉而無言的父愛,表達了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懷念、感激和愛意。

從選材上看,本文所寫的都是生活中平凡而細碎的小事,而這些平凡細碎的小事,恰恰更能體現父愛的深沉與偉大,更能引發讀者的情感共鳴,起到以小見大的效果。學生在日常習作中,最苦惱的事情就是無事可寫,無話可說,本文在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樣例。

從寫法上看,課文以夢境開頭,以夢中醒來結束,將一件件往事、一個個場景全部融入自己的夢中,這樣的寫法能夠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文章還采用了對比襯托的手法。比如:住旅店時,平時絕不會多花一分冤枉錢的父親,看到我被臭蟲咬得渾身疙瘩,卻心疼得同意加錢換房間;逛廟會時,父親怕我受委屈領我到小攤上吃熱豆腐腦,他自己卻不吃;姑爹小船上蓋著破舊的篷,與紹興烏篷船的精致沒法比,卻仍然覺得那么親切,那么難忘,等等。這樣的對比烘托,更顯出了父愛之深沉與真摯,也更加表達了我對父親的懷念、感激與愛。語言樸實自然,平白如話,沒有刻意的雕琢、修飾與鋪陳,甚至也沒有對父親的語言、神態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這樣的表達,更顯父愛之無言與深沉。

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注意體會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情感,這也是本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小學五年級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方法,他們已經學習了體會人物特點、抓住關鍵詞句想象畫面、聯系生活經驗進行體會、閱讀時作批注等閱讀方法,這些方法和經驗,可以在本課學習中加以運用。

課文以“父愛之舟"為題,是因為:小舟串起“我”夢中的一個個場景,是一條寫作的線索。父親用小舟送我報考、上學,把我送到人生的重要渡口。父親就像著小舟一樣默默無言,無私付出。小舟更是父愛的象征,把深沉的父愛形象化了。

教學目標

1.會認“繭、棧"等16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2個生字。

2.默讀課文,能用小標題概括梳理“我"夢中回憶的難忘場景場景。

3.品味場景中的細節,體會深沉的父愛,以及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懷念。

4.理解課題“父愛之舟”的含義。

教學重難點

默讀課文,能用小標題概括梳理“我"夢中回憶的難忘場景場景;品味場景中的細節,體會深沉的父愛,以及作者對父親的深切懷念。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了解作者

1.再次出示單元篇章頁主題句。齊讀:

舐犢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愛和溫暖。

本單元的主題是舐犢之情,講述的是父母之愛。

2.學習了《慈母情深》,作家梁曉聲筆下那無私的母愛深深地打動了我們。今天讓我們走進第19課,這是關于父愛的故事。

揭示課題,齊讀:父愛之舟。

3.了解作者吳冠中。

本文的作者是吳冠中,對他有所了解嗎?

指名讀一讀關于吳冠中的簡介: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中國當代著名畫家,風格獨特,被譽為“中國的梵高”。他也是著名散文家,寫過大量散文,出版有《吳冠中散文集》。

吳冠中是著名畫家。瀏覽一組吳冠中的畫作,說說發現了什么?(每一幅畫中都有小舟)

吳冠中還是著名散文家。課文《父愛之舟》就是他寫的一篇散文。

◎檢查預習,學習字詞

(1)認讀課文中的生字詞:

繭子客棧冤枉錢恍恍惚惚

踩高蹺偏僻委屈啟迪出嫁

繳學費落榜兼作嘲笑枕邊

(2)了解一組詞語的意思:

茶房糶稻初小高小師范

了解這組詞語的意思:

茶房:相當于現在的旅店服務員。

糶稻:賣稻谷換錢。

初小、高小:民國時期,小學分為初小和高小。初小相當于現在一到四年級,高小相當于現在五六年級。

師范:專門培養教師的學校。

◎學習任務一發現寫法,梳理場景

體會場景、細節中蘊含的感情,是本單元的學習要求。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將聚焦場景和細節,體會吳冠中筆下那份濃濃的父愛。

1.關注課文開頭、結尾,發現“夢中回憶"的寫作特點:

讀一讀開頭:是昨天夢中的經歷吧,我剛剛夢醒!

讀一讀結尾:……醒來,枕邊一片濕。

再出示課文中的兩個詞語:朦朧、恍恍惚惚

指名說說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以夢境回憶往事)

2.課文以“夢中回憶”的方式來寫場景的。那么,在“我"的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呢?請默讀課文,用小標題概括梳理在學習單上,交流反饋。

3.比較:《父愛之舟》和《慈母情深》在寫場景方面有什么不同?

引導發現:《父愛之舟》通過“夢境回憶”,寫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多個場景;《慈母情深》則只寫了“我"去向母親要錢買書時所見到的場景。

◎學習任務二走進逛廟會的場景,體會深沉的父愛

1.“我”夢中回憶的那些場景,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個?指名說一說。

每個同學印象深的場景肯定會不盡相同,但有一個場景,作者寫得特別具體,大家的印象肯定也很深,那就是——逛廟會。

2.讓我們跟隨作者夢中的回憶,去逛逛那時的廟會。

廟會上有很多好看的,出示廟會圖片,引讀語句:我看各樣彩排著的戲人邊走邊唱,看高蹺走路,看蝦兵、蚌精、牛頭、馬面……

廟會上有很多好吃的,出示圖片,引讀語句:人山人海,賣小吃的擠得密密層層,各式各樣的糖果點心、雞鴨魚肉都有。

廟會上還有很多好玩的,出示圖片,引讀語句:賣玩意兒的也不少,彩色的紙風車、布老虎、泥人、竹制的花蛇……

父親為什么要帶我逛廟會?(讓兒子高興、滿足兒子的好奇……)

廟會上有這么多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如果是你,會怎么想?會怎么做?

3.逛廟會這個場景,你從什么地方中感受到了父親對“我"的愛?抓住細節,批注自己的閱讀感受。

4.交流分享閱讀感受。

◆品味細節一:父親從家里帶了個粽子,找個偏僻的地方,父子倆坐下吃涼粽子。

①父親為什么從家里帶粽子來吃?

一方面是怕我餓,想得很周到;另一方是因為家里窮,為了省錢。

②聯系上下文,從哪里可以看出家里很窮?

——住最便宜的旅店

——他平時節省到極點,自己是一分冤枉錢也不肯花的。

——于是家里糶稻,賣豬,……錢很緊,……為我湊學費。

③吃粽子,為什么要找個偏僻的地方?

交流,理解:怕人家看見;不想被人家嘲笑,呵護“我”的自尊心。

相機板書:呵護

◆品味細節二:吃完粽子,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領我到小攤上吃了碗熱豆腐腦,我叫他也吃,他就是不吃。

①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你覺得“我"委屈嗎?

引導學生從“我多饞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親”體會到,“我"確實有點委屈,但是“我”很懂得體諒父親。可是兒子的心思,父親很理解,于是便在吃過粽子之后還是決定給我買碗熱豆腐腦吃。

相機板書:理解

◆品味細節三:雖然不可能花錢買玩意兒,但父親很理解我那戀戀不舍的心思,回家后用幾片玻璃和彩色紙屑等糊了一個萬花筒。

①父親回家后為什么要為我糊一個萬花筒?你從中看到了一位怎樣的父親?(父親心很細,很懂兒子的心思,處處為兒子著想)

②這個萬花筒對“我"有著怎樣的意義呢?聯系語句說一說:

這便是我童年唯一的也是最珍貴的玩具了。萬花筒里那千變萬化的圖案花樣,是我最早的抽象美的啟迪者吧!

出示萬花筒圖案和吳冠中畫作,說說有什么發現?

交流,相機板書:啟迪

5.小結:通過體會逛廟會這個場景,我們從吃粽子、買熱豆腐腦、做萬花筒這些細節中,看到了一位很懂兒子心思、處處為兒子著想的父親。父親對兒子的愛,體現在他對兒子的呵護、理解,還有啟迪。

課文還寫了其他的場景,我們下節課繼續體會。

◎學習任務三走進其他的場景,進一步體會深沉的父愛

1.上節課我們重點體會了逛廟會的場景,體會了蘊含在場景和細節中的深沉的父愛。這節課,我們繼續聚焦場景和細節,進一步體會父親的愛。

出示學習任務:再選擇印象深的一兩個場景,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寫寫批注,體會父親對“我”的愛

2.學生自主批注閱讀,然后在小組內交流分享自己的閱讀感受。

3.全班交流分享,相機點撥引導:

◆體會住旅店的場景

(1)場景中的什么細節,讓你感受到了父親的愛?

引導學生抓住“心疼極了"叫來、掀開、讓他看”和“動心了"進行體會。

(2)想象一下,父親會對茶房說什么?說話時的表情、語氣是怎樣的?

◆體會背我上學場景

想象父親背我上學的場景和畫面,說說你從哪些細節中感受到了父親的愛?

引導學生“一把結結實實的大黃油布雨傘”“抓緊褲腳,穿一雙深筒釘鞋,將棉袍的下半截撩起扎在腰里"腰里那條極長的粉綠色絲綢汗巾可以圍腰兩三圈,那還是母親出嫁時的陪嫁呢”進行體會:父親為了背我上學,全副武裝!

◆體會湊學費的場景

引導抓住“心酸"進行體會:

(1)“我”為什么感到“心酸"?父親想盡了各種辦法,為我湊學費。

引導體會:稻谷種出來,本來是要——留著吃的呀,為了給我繳學費,現在只能——把稻谷糶了。家里養的豬,本來是要——留著過年殺了吃的呀,為了給我繳學費,現在只好——把它賣了。

為了給我湊學費,父親可能還會想什么辦法?

(2)家里窮,父親為什么要想盡辦法給我繳學費、供我上學?

(3)“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你從“我"的哭里,體會到了什么?“我”心疼父親,理解父親,覺得父親做這一些真的很不容易!

◆體會送我報考、入學的場景

交流這兩個場景中體現父愛的細節:

細節一:父親和姑爹輪換搖櫓,讓我在小艙里睡覺。

細節二:我們的船不敢停到無錫師范附近,怕被別的考生及家長見了嘲笑。

細節三:父親不搖櫓的時候,便抓緊時間為我縫補棉被。

◎學習任務四聚焦“小舟”,體悟情感

1.呈讀語句:

不僅是背影時時在我眼前顯現,魯迅筆底的烏篷船對我也永遠是那么親切,雖然姑爹小船上蓋的只是破舊的篷,遠比不上紹興的烏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小漁船仍然是那么親切,那么難忘……

我為什么對姑爹的小漁船感到親切?我難忘的其實是什么?

難忘的其實是父親一次又一次送我報考、入學的場景。

呈讀課文中寫到“小舟”語句:

我又見到了姑爹那只小漁船。父親送我離開家鄉去報考學校和上學,總要借用姑爹那只小漁船。

為了節省路費,父親又向姑爹借了他家的小漁船,同姑爹兩人搖船送我到無錫。

送我去入學的時候,依舊是那只小船,依舊是姑爹和父親輪換搖船。

2.思考與討論:課文為什么以“父愛之舟"為題?

交流,明確:

①小舟串起“我”夢中的一個個場景,是一條寫作的線索。(板書:線索)

②父親用小舟送我報考、上學,把我送到人生的重要渡口。父親就像著小舟一樣默默無言,無私付出。小舟更是父愛的象征,把深沉的父愛形象化了。(板書:象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