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山行》教程_第1頁
杜牧《山行》教程_第2頁
杜牧《山行》教程_第3頁
杜牧《山行》教程_第4頁
杜牧《山行》教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杜牧《山行》教程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漢族,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今陜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孫。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擅長文賦,其《阿房宮賦》為后世傳誦。有《樊川文集》二十卷傳世,為其外甥裴延翰所編。《全唐詩》收杜牧詩八卷。

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大李杜”李白和杜甫。11/10/2024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杜牧畫xiá11/10/2024山行

杜牧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利用文中的注釋,逐字逐句理解詩文。11/10/2024遠上寒山石徑斜遠上:寒山:石徑:斜:

向山的遠處伸展。深秋時節的山石頭小路傾斜,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句解:在深秋時節的山上,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伸向遠方。

11/10/2024白云生處有人家白云生處:“白云生處”和“白云深處”比較:深:生:

指飄浮著白云的地方。句解:在白云飄浮的地方隱隱約約可以看到幾戶人家。

濃厚,濃郁生出,存在“生處”和“深處”都給人有點朦朧飄渺,產生超越世俗的神往之感,都是很動人的。但“生處”為云之源頭,給人高山之巔、更為遙遠的感覺,同時又有云騰霧涌、白云飄忽的動態感。應當是“生”字好于“深”字

11/10/2024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坐:楓林晚:霜葉:紅于:因為傍晚時候的楓樹林比·········還紅被秋霜打過的楓葉句解:四周楓葉如火,更顯得紅葉嬌美,遠遠勝過早春二月的花,所以詩人被這美景吸引住了,停下車來觀賞。詩人為什么用“紅于”而不用“紅如”?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11/10/2024“霜葉紅于二月花”為什么成為千古名句?

①對比、比喻新異。一般而言,秋葉意味著飄零、衰落、蕭條,二月鮮花意味著新生勃發,一般人的心理是不容易將兩者在共同點上聯系起來的。詩人不僅將經霜的楓葉比作二月鮮花,而且說比這春天里最為鮮艷的花朵還要鮮艷。

②情感獨特,一反歷來悲秋之調

。落腳在紅色,強調紅色。引起的聯想是“紅得鮮艷,紅得旺盛,紅得熱烈,紅得有生命力”。并且又說秋葉的紅勝過了新生勃發的新春之紅。詩人從秋天里感受到的,就迥異于一般詠秋詩的“悲壯”之調,而是甚至勝過春天的勃勃生機。詩人的情感是獨特的。

③富有哲理。這是此詩句成為千古絕唱的一個重要特點。把楓葉經霜喻理、象征為經受挫折、磨難,然而“經霜色愈濃”,因而“霜葉紅于二月花”有種對世間事理的醒悟和鼓舞、激勵人們的作用。

11/10/2024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山行

杜牧遠景近景山路綿長山勢高緩白云飄浮人家居住喜愛楓林難抑驚喜點明原因揭示中心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熱愛之情,同時歌頌了楓葉不畏嚴寒的精神。11/10/2024比較閱讀

范仲淹的《漁家傲》和《蘇幕遮》同是由秋天景象引發的感思,《山行》的情調是熱情贊美生機勃勃,而范仲淹這兩首詞的基本情調卻都是“悲”。但兩詞又有區別,《漁家傲》是“悲壯”,可從“燕然未勒歸無計”等詩句中看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