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敏感性皮膚臨床診療指南(2024版)演講人2024-11-03目錄01定義02流行病學03影響因素05圍手術期管理04術中技術要點06術后康復及隨訪計劃定義01定義一、定義來源綜合國際瘙癢研究論壇(IFSI)及《中國敏感性皮膚診治專家共識》(2017版)給出了敏感性皮膚的定義。二、定義內容敏感性皮膚是指皮膚在受到外界微小刺激后,會出現以下一系列反應的一種綜合征:皮膚反應表現:出現陣發性或周期性的灼熱感。會有陣發性發紅的現象。產生刺痛感。伴有瘙癢感。還會出現緊繃感。紅斑情況:可伴有或不伴有持續性紅斑。三、好發部位敏感性皮膚最容易發生在面部。流行病學02流行性病學一、全球情況敏感性皮膚在全球廣泛存在,不同國家及地區的發生率有所差異:美國:女性發生率為52.00%。英國:女性發生率51.40%,男性為38.20%。法國:女性發生率66.00%,男性51.90%。巴西:女性發生率45.70%,男性22.30%。俄羅斯:女性發生率25.01%,男性5.40%。流行性病學二、亞洲情況亞洲各國敏感性皮膚發生率如下:日本:女性發生率55.98%,男性52.84%。韓國:女性發生率59.40%,男性55.30%。印度:女性發生率36.70%,男性27.90%。中國:女性總體發生率36.10%,但各地差異較大。上海:發生率43.02%。廣州:發生率22.39%。北京:發生率17.12%。揚州:發生率44.92%,其中女性44.62%,男性45.49%。影響因素03影響因素一、個體因素年齡、皮膚類型與性別:敏感性皮膚更常見于年輕人。干性皮膚人群發生敏感性皮膚的風險更高。女性較男性更易出現敏感性皮膚,且嚴重程度也高于男性。其他個體情況:疲勞、睡眠障礙、進食量減少、吸煙、壓力較大等生活狀態因素易引發敏感性皮膚。有遺傳特應性體質,如特應性皮炎等,更易出現敏感性皮膚。女性還與懷孕、痛經、口服避孕藥等情況相關,這些因素也可能導致敏感性皮膚的出現。影響因素二、環境因素國內外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敏感性皮膚與多種環境因素相關包括灰塵、氣候引起的溫度和干濕程度的變化、空氣污染物、空調等。這些環境因素可能對皮膚產生刺激,進而引發敏感性皮膚。影響因素三、化妝品及清潔、治療相關因素化妝品使用不當:頻繁換用化妝品或同時選用多種品牌的化妝品,可能導致皮膚無法適應,從而引發敏感性皮膚。過度清潔與消毒:過度清潔面部、反復使用消毒產品,會破壞皮膚的正常屏障功能,增加敏感性皮膚的發生風險。外用藥物及治療影響:外用刺激性藥物、局部長期大量外用糖皮質激素,以及某些激光及化學剝脫治療后皮膚屏障未得到及時修復等情況,均可引發敏感性皮膚。影響因素四、其他疾病炎癥性皮膚病:約66%的特應性皮炎女性患者、57%的玫瑰痤瘡患者及31.8%的痤瘡患者都伴有皮膚敏感。接觸性皮炎、脂溢性皮炎、面部銀屑病等皮膚病也可引發敏感性皮膚。系統性疾病:一些系統性疾病,如紅斑狼瘡、皮肌炎等也可繼發敏感性皮膚。影響因素四、其他疾病面部僅有敏感癥狀的人群常被誤診為一些面部炎癥性皮膚病。敏感性皮膚是一種累及皮膚屏障-神經血管反應-固有免疫炎癥的綜合征,而玫瑰痤瘡、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等屬于炎癥性皮膚病,它們各自有其典型的皮損特征和癥狀表現:玫瑰痤瘡:主要在面中部,特別是鼻部、兩頰、前額、下頜等部位出現原發皮損,如持久性紅斑、毛細血管擴張,相繼出現丘疹、膿皰,部分發展為鼻部肥厚增生,還可伴有眼部不適,如眼異物感、光敏、視物模糊、灼熱、干澀、瘙癢等。脂溢性皮炎:常在面部T區出現持久性紅斑伴鱗屑。激素依賴性皮炎:由于反復使用糖皮質激素,在面部出現持久性紅斑、毛細血管擴張、丘疹、膿皰及緊繃感。發生機制04發生機制一、皮膚屏障功能受損相關指標變化:敏感性皮膚經表皮失水率(TEWL)增加,角質層含水量降低,表明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最新研究發現,敏感性皮膚皮損中緊密連接蛋白5(CLDN5)表達下降,導致緊密連接(TJ)結構不完整,表皮屏障功能不健全。對女性敏感性皮膚志愿者面部皮脂成分分析發現,皮脂分泌低于正常組,且皮脂中神經酰胺、甘油磷酸乙醇胺和二酰甘油的含量較高,而葡萄糖酰神經酰胺、甘油磷酸絲氨酸、甘油磷酸膽堿和三酰甘油的含量較低;應用共聚焦拉曼顯微光譜檢測也顯示神經酰胺/脂肪酸減少。后續影響:當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時,表皮滲透性增加,外界化學物質、抗原物質、微生物更易侵入皮膚,引起炎癥反應,同時對真皮神經和血管的保護作用減弱,進而促使敏感性皮膚的發生。發生機制二、神經血管反應性增高TRPV-1的作用:瞬時受體電位香草酸亞型1受體(TRPV-1)廣泛表達于皮膚傷害性感覺神經末梢以及角質形成細胞和肥大細胞上。皮膚屏障受損后,高溫(T>42℃)、酸性環境(pH<5.9)、辣椒素、紫外線以及內外源性炎癥介質通過激活TRPV-1以及熱覺和化學性刺激的感覺傳入,引起灼熱、陣發性發紅、疼痛、瘙癢等癥狀。TRPV-1引起肥大細胞分泌內皮素(ET),ET-1誘導腫瘤壞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IL)-6的分泌,并促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產生,使血管反應性增高,引發血管擴張。神經與血管相關變化:研究顯示,敏感性皮膚與周圍感覺神經纖維(C和A)的激活有關,其活檢組織中表皮內神經纖維密度顯著降低,C纖維發生改變,與對照組比較,敏感性皮膚組的熱閾值顯著降低。敏感性皮膚血管密度更高且淺表微血管更接近表皮,受到外部刺激后更容易導致血管過度反應和炎癥介質釋放。在涂抹化學試劑后,與正常人群相比,敏感性皮膚表現出更強的血管舒張性,表明存在血管高反應性。發生機制三、免疫炎癥反應TRPV-1在誘導肥大細胞脫顆粒的同時促進神經遞質,如血管活性物質腸多肽(VIP)、P物質(SP)和降鈣素基因相關多肽(CCRP)等釋放,引發神經源性炎癥反應。ET-1還可促進感覺神經末梢附近的角質形成細胞、肥大細胞釋放IL-23和IL-31,并激活抗原提呈細胞和T淋巴細胞,導致IL-1、IL-8、TNF以及前列腺素PGE2和PGF2釋放,從而引發皮膚免疫炎癥反應。發生機制四、微生態紊亂研究發現,敏感性皮膚真菌及細菌菌落在系統發育上比健康人群更具有多樣性,放線菌門、變形菌門和擬桿菌門的比例較低,厚壁菌門的乳酸桿菌明顯更豐富,擔子菌門的馬拉色菌屬的豐度明顯低于健康人群,毛霉菌屬更豐富。而表皮葡萄球菌的減少與女性乳酸刺痛試驗有關,微生態紊亂可能成為敏感性皮膚發生機制之一。評估方法05評估方法---自主評估(一)敏感評分量表(thesensitivescale)SS-7:包括7個問題,涉及面部/頸部對寒冷炎熱天氣、溫度變化、化妝品等的耐受情況以及是否認為皮膚敏感、是否與某些因素有關等。每個問題回答“是”為1分,回答“否”不得分,≥5分為敏感性皮膚,主要強調皮膚對外界刺激的敏感度。SS-10:對敏感性皮膚主觀癥狀如過敏、刺痛、灼熱感等進行0-10分評分。當SS-10的分數>13分可作為診斷敏感性皮膚的分界點,得分>5分可作為輕度敏感性皮膚診斷的分界點,主要針對臨床癥狀嚴重程度評估。SS-14(華西問卷):包括14個問題,其中11個針對引起敏感性皮膚的原因,賦予不同分值;剩余3個針對自身及家族過敏史、面部現患疾病史,“否”為1分,“是”為2分。總分不同對應不同皮膚耐受情況及敏感程度,可評估是否為敏感性皮膚及嚴重程度。評估方法---自主評估(二)微小刺激與敏感性皮膚主要癥狀的評估量表由CorazzaMonica設計,包括10個問題,每個問題含一個潛在觸發因素,答“是”得1分,答“否”得0分,累積得分3分以上為敏感性皮膚。還需對每種刺激引起的癥狀(灼痛、疼痛、瘙癢和/或刺痛)進行評分,可明確導致不同臨床癥狀的誘因。(三)BoSS(burdenofsensitiveskin)問卷由14個問題組成,分自我護理、日常生活、外觀3個維度。每個問題按5分制計算(從不-持續分別對應0-4分),可評估敏感性皮膚的嚴重程度及對人群心理和社交等方面的影響。評估方法---自主評估評估方法---半主觀評估刺激試驗作為半主觀方法用于判定敏感性皮膚,常用乳酸刺痛試驗、辣椒素試驗等,可診斷不同類型敏感性皮膚。(一)乳酸刺痛試驗(lactatestingtest,LAST)在室溫下,將10%乳酸溶液50μL涂抹于鼻唇溝及一側面頰,在2.5min和5min時詢問受試者自覺癥狀,按4分法評分(0-3分對應無-重度刺痛),將2次分數相加,總分≥3分為陽性。乳酸試驗分數≥3分僅可用于識別主觀癥狀主要表現為灼熱、刺痛和瘙癢的敏感性皮膚受試者。(二)辣椒素試驗(capsaicintest,CAT)將直徑0.8cm的兩層濾紙放于一側鼻唇溝外約1cm處及一側面頰,滴0.001%辣椒素50μL于濾紙上,詢問受試者感覺并按1-5分評分(勉強-疼痛可覺察)。若受試者灼痛感持續>30s且程度≥3分者為陽性,對主觀癥狀為灼熱、陣發性發紅及客觀體征為紅斑的敏評估方法---客觀評價(一)經表皮水分流失(transepidermalwaterloss,TEWL)反映皮膚角質層屏障功能,敏感性皮膚該數值常增高。(二)紅斑指數(erythemaindex,EI)應用分光光度計,根據皮膚中血紅蛋白特定吸收光譜計算,檢測反射光測定皮膚血紅蛋白含量,間接測定皮膚表面紅斑程度,敏感性皮膚的EI值常顯著增高。(三)皮膚敏感度檢測應用偏振光光譜成像原理,利用紅細胞和周圍皮膚組織吸收波長差異測出紅細胞濃度、血流變化及血紅蛋白氧化和脫氧血紅蛋白變化趨勢。評估方法---客觀評價(四)皮膚鏡可觀察敏感性皮膚的血管形態,根據不同形態給予不同評級(-、+、2+、3+)。(五)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可以觀察到敏感性皮膚的部分改變,如表皮海綿水腫、厚度變化,真皮乳頭層小血管擴張及血流加速。(六)電流感覺閾值(currentperceptionthreshold,CPT)用3種不同頻率電流檢測3種感覺神經纖維的電流感覺,神經源性敏感性皮膚患者感覺過敏,數值降低。因測試需反復進行,受試者可能出現對刺激的耐受性,影響結果穩定性,常與刺激物誘導的瘙癢或BoSS問卷等聯合使用。臨床表現與分型06臨床表現敏感性皮膚在受到溫度、季節變化、化學、精神等微小刺激后,會出現一系列癥狀,主要以主觀癥狀為主,也可伴有客觀表現:主觀癥狀:通常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灼熱、陣發性發紅、刺痛、瘙癢及緊繃感等癥狀。客觀表現:可伴或不伴紅斑,臨床上主要以這些主觀癥狀作為主要表現特征。分型(一)依據乳酸試驗及辣椒素試驗分型完全型敏感性皮膚:面部皮膚具有灼熱、陣發性發紅、刺痛、瘙癢及緊繃感等多種自覺癥狀。還可能出現持續性紅斑。并且乳酸刺痛試驗及辣椒素試驗均為陽性。不完全型敏感性皮膚:面部皮膚以某一種或幾種自覺癥狀為主。若乳酸試驗為陽性,常表現為灼熱、刺痛、瘙癢。若辣椒素試驗為陽性,主要以灼熱、陣發性發紅、紅斑為主。分型(二)依據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分型原發性敏感性皮膚:不伴有其他疾病。主要是因受到一些微小刺激,使得皮膚出現不同程度的灼熱、陣發性發紅、刺痛、瘙癢及緊繃感等癥狀。繼發性敏感性皮膚:是由痤瘡、特應性皮炎、脂溢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等面部皮膚病以及紅斑狼瘡、皮肌炎等系統性疾病伴有敏感性皮膚癥狀而形成的類型。這種分型有助于針對不同情況進行精準干預及治療。診斷07診斷一、總體診斷原則敏感性皮膚的診斷需要同時滿足主要條件以及至少一條次要條件。二、主要條件皮膚在受到外界微小刺激時,容易出現以下一系列癥狀,可伴有或不伴有持續性紅斑:出現灼熱感。有陣發性發紅現象。和/或產生刺痛感。伴有瘙癢感。還會出現緊繃感。診斷三、次要條件(一)量表評估若采用敏感量表評估,滿足以下其中一條即可:SS-7量表得分>5分。SS-10量表得分>13分。SS-14量表得分>18分。(二)刺激試驗乳酸刺痛試驗評分≥3分。辣椒素試驗≥3分。(三)伴隨疾病情況當玫瑰痤瘡、脂溢性皮炎、激素依賴性皮炎、接觸性皮炎、特應性皮炎及腫脹性紅斑狼瘡等面部皮膚病伴有敏感性皮膚的癥狀時,可診斷為繼發性敏感性皮膚,這也作為滿足診斷的一條次要條件。治療08治療一、治療目的與原則目的:控制或消除癥狀、預防復發、提高皮膚耐受性。原則:加強健康教育,促進皮膚屏障修復、降低神經血管高反應性,減輕炎癥反應。二、健康教育敏感性皮膚易反復發作,心理疏導和健康教育至關重要。應避免觸發因素,如日曬、辛辣食物、飲酒、情緒波動、密閉熱環境等,避免濫用及頻繁調換化妝品、過度清潔。定期治療與隨訪,在醫生指導下配合治療,保持耐心與信心,維持皮膚良好狀態。治療三、合理護膚清潔:早晨用清水洗臉,晚上用清水或舒緩類清潔劑洗臉,避免刺激性潔面產品。補水:面部清潔后紅斑明顯時,可每晚用舒緩類保濕面膜外敷5-7天減輕陣發性發紅,癥狀減輕后選用具有修復、保濕、抗炎的舒緩類保濕水。保濕:選用具有修復皮膚屏障、抑制炎癥的舒緩類保濕霜,2-3次/天。癥狀好轉后可加用祛紅類功效性護膚品,減輕癥狀、預防紅斑。防曬:耐受性差,易對防曬化妝品產生刺激反應。可選擇遮蓋式防曬,太陽傘和防曬衣選UPF>25、UVA透過率<5%標識產品。如需用防曬化妝品,應在紅斑改善后選無乙醇、無香精、無高致敏性原料且含保濕、舒緩成分的防曬劑,使用前先局部試用。治療四、藥物治療存在神經血管高反應性,有灼熱、陣發性發紅患者,可口服卡維地洛,但要監測血壓,低血壓患者不宜用。灼熱、刺痛、瘙癢及緊繃感顯著者,可選用抗炎、抗組胺類藥物治療。伴有焦慮、抑郁狀態者,可酌情使用抗焦慮和抑郁類藥物,如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等。合并其他面部皮膚病的敏感性皮膚,應在治療原發病基礎上加強皮膚護理。治療五、物理治療(一)冷噴、冷膜及冷超對熱刺激敏感的患者,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德國精神與文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宿州學院《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江蘇省無錫市第一女子中學2025屆高三下學期聯合考試物理試題含解析
- 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地方教學名師課堂》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數學方法論與解題研究》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莆田學院《土木工程施工技術課程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天津外國語大學《病理形態學診斷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鄒平市一中學2025屆高三4月月考試生物試題含解析
- 公司股權轉讓居間協議書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個人宅基地轉讓的協議書
- 廠房及配套設施工程建設項目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 校園管制刀具排查記錄表
- 3 春夜喜雨課件(共16張PPT)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樓板保溫隔聲工程技術規程
- 基樁低應變檢測2
- 中長期人才隊伍建設戰略規劃
- 圖解副熱帶高壓
- 鋁合金腳手架操作規程
- 視覺形象設計VIS清單
- 林海雪原閱讀題及答案
- 動火作業前安全檢查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