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經典專練5散文(二)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14分)
端午的陽光
熊紅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羅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國軍隊已攻破楚國郢都,
頓時感到支撐生命的最后一點亮光熄滅了。
當他把“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詩句吟誦給江邊漁夫的時候,就已經決定,
要將自己的清澈與江水的澄明合二為一了。我知道,這是屈子為保留個體純凈最無奈的選擇,
也是迄今為止,文化祭壇上最高尚的選擇。
最終,三閭大夫坐在了汨羅江邊,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陽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中。
懷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著自己冰涼的心,走進激流之中的。而那些“長太
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詩句,留在了岸上,留
給了端午。一條江因為成了一個詩人心靈最后的歸屬地,而永遠被世人銘記。一個普通的節
日,因為收留了偉大詩人的高尚魂魄,而內涵充溢。
端午,把緬懷和敬仰裹成了節日的粽心。
節日的壽命當然要比人的壽命長久許多,所以,三閭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給了這個
日子。在結束自己生命肉體的同時,也放射出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靈魂,恍如江面
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視線和思想。我知道,這種深入骨髓的隱痛,來自時間深處的行
吟,一個背負著深重苦難,行走了兩千多年的節日,其實是在為自己的存在尋找一個答案。
所以,端午節帶給我們的,應該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詩人余光中所說:“藍墨水
的上游,是汨羅江。”
以我們現在的視角來看,用一個詩人的隕落,喚醒了一種文化的崛起,就像屈大夫生未
能拯救楚國,卻用死成就了《離騷》一樣。忽然覺得,端午節其實更像是包裹粽子的葦葉了,
它把所有的內容和精髓,密密細細地包藏起來,讓我們極具耐心地一層層打開,最后領略到
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時,葦葉汲取了糯米的黏質,糯米滲透著葦葉的清香,似如端午與屈子
之間的浸染,節與人的統一。
我對端午節的最初認知,完全來自于粽子。那時候的小學課本,還沒有涉及到“楚辭”
或者《離騷》的片言碎語,文化不高的母親也無法給我們講述端午節的由來,好在粽子并不
因為我們的無知而改變所蘊含的味道,我總會把端午節和甜香黏軟的糯米聯系起來。這使得
整個貧乏的生活,還能透射出星星點點的光亮,就像枯枝間的苞蕾,滲漏出些許隱秘的春意。
現在看來,那些夾雜在一年日歷中為數不多的能激發我們飲食向往的節日,早已成為精
神上抵擋艱難生活的盾牌。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應該為擁有這些值得回味的生活而向三閭
大夫叩謝。對童年而言,這是一個多么充滿人情關懷的節日啊!那種甜膩的感覺,一直泛舟
舌津。
后來知道了屈原和楚懷王,知道了《國瘍》和汨羅江,知道了每年這一天,人們蜂擁江
岸,插艾蒿、掛菖蒲、吃粽子、競龍舟,把一種悲情的懷念渲染成了歡悅的行為,熱熱鬧鬧,
轟轟烈烈。
歷史會在很多場合拐出一道彎來,就像屈原投江時所選擇的河泊潭一樣——它是汨羅江
注入洞庭湖口前的彎曲處。這種彎道,對河流而言,只是改變了水的流向;對三閭大夫而言,
卻是以生命為筆,填充了歷史的章節,引領了情感的走向。許多典故都停泊在河流的彎道,
這些遠航至此的細節,因為承載了有溫度的夙愿,使得堅硬的歷史柔軟了許多。所以,更多
的時候,是生命的結局讓歷史的敘述更具悲情。明白了這一點,再品嘗粽子時,心情會沉重
許多。
事情往往是這樣,在分享一種傳統時,我們更多的時候只在關注它所帶來的結果,而其
中蘊含的真諦,卻很少探究了。因為時空的距離,讓來源變得愈加縹緲和混沌。好在歷史給
了我們最好的解決方式,它讓時間淡化了一個國家的破碎的同時,卻強化了一種品質的高貴。
它讓我們穿越兩千三百年的距離,聆聽到了一條河流古老的潮汐。這時候的端午,或許更像
是一縷陽光,從汨羅江的源頭流淌過來,映照著江邊每一位過客的內心。
我知道,有些品格是無法僭越的,它更像一面古鏡,端放在我們必經的路口,讓人們從
歷史影像中,找到現實的倒影。
(選自《人民日報》,有刪改)
1.下列對散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通過寫汨羅江因屈原而被人銘記,來證明名家名作對于名勝的重要意義,正如歐陽
修之于醉翁亭、范仲淹之于岳陽樓,表現了山河與文化血肉相連。
B.文中詩一般的語言,意蘊深厚,充滿張力,所引用的余光中“藍墨水的上游,是汨羅江”
一句,用了借代的手法寫出了屈原在中國文化中開創性的作用。
C.文章末段贊頌了屈原偉大的品格無人能企及,它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不足,促
使我們反思并不斷提升自己,強化了屈原精神在現實中的意義。
D.文章以“端午”為線索組織材料,回顧了對端午節的認知過程,對自己最初只喜歡端午節
粽子的淺薄而感到慚愧,對世人將悲情渲染成歡悅而感到不滿。
【答案】B
A項,作者寫作的目的并不是談名家名作與名勝之地的關系。C項,理解錯誤,“屈
原偉大的品格無人能企及”,與“有些品格是無法僭越的”不一致。“不斷提升自己”沒有依據。
D項,“慚愧”和“不滿”理解錯誤,沒有此意。
2.文章前三個自然段寫了什么內容?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參考答案】①寫了屈原在五月初五自沉汨羅江的事件,點明了屈原與端午節的關系(端午
節紀念屈原的由來)。
②表現了屈原純潔高尚的品質,贊頌了屈原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③它照應了題目,引發了
下文關于端午節的感想。
【解析】這是一道概括段意并分析作用的題目,段意根據文意概括,作用注意從內容和結構
的角度分析,位置上內容注意開頭,注意分析和下文、標題以及主旨的關系。此題文意概括
注意段首和段尾句,作用是贊美屈原的品質和精神,結構上分析照應標題和引起下文的作用O
3.從全文看,“端午的陽光”有幾重含義?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①它是公元前278年的五月端午的陽光,是照著屈原投江的陽光,是歷史的見
證。②它是屈原的精神之光、品德之光(或精神的光芒)。③它是端午節的文化之光。屈原的
愛國、正直,屈原的純潔、高貴,就像陽光一樣映照進后人的內心。
這是一道分析標題含義的題目,答題的關鍵是分析表層和深層的含義,表層是照著
屈原投江的陽光,是歷史的見證;深層注意從屈原的精神和端午節的文化之光的角度分析。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14分)
鄉村散板
許俊文
①這幾年,我發覺自己是越來越離不開鄉村了,過三五個月,總要去老家豆村小住;有
時去南京、上海一帶辦個事,中途也要從滁州下車回豆村看看。其實很多時候也僅僅是看看。
不看,心里總覺得欠缺一點什么似的。
②也許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吧,我對二十四節氣【注】也越來越在意了。春夏的幾個節氣感
覺還好些,秋天就不同了,立秋、處暑、白露、秋分、霜降,像坐滑梯似的,止都止不住;
況且它們的手一個比一個涼,表情也一個比一個冷漠、生硬,但又不得不跟著它們一步步地
往歲月深處去,哪怕后退半步也是不可能的。走著走著,一場鋪天蓋地的白霜便突然降臨了。
③其實,這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情是突然的。比如風,它來的時候也是有路數的。如果站
在田野的高處,就不難發現遠處的那些亭亭玉立的玉米、高粱,開始悠悠地搖曳起來,一起
一伏的,形似一個水波的巨弧,慢慢地推過來,推過來,經過身邊時,嗖的一聲,就躥過去
To節氣也是如此。就說驚蟄吧,也不是陡然的一聲響雷這么簡單。據我多年的觀察,驚蟄
也有著懷柔的一面,在它到來之前,常常會有幾個暄透的好日頭,笑容可掬的樣子,把藏匿
于瓦礫、枯草里星星點點的殘雪悄悄消融掉,再把僵硬的泥土弄得酥軟了,然后才是一記重
雷。
④鄉村就有這么個好處,它使你覺得這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是有根有脈、有因有果的,
不是一味地胡來。不像我們人,只要心血一來潮,就會輕舉妄動,結果做出許多蠢事,然后
再慢慢地反思、修正。比如霜降,它的威嚴是由立秋、處暑、白露、秋分一點一點鋪墊起來
的,節氣就是這樣有規矩,也守規矩,該冷的時候冷,該熱的時候熱,該立的立,該廢的廢。
然而冷與熱,立與廢,都使你心服口服。
⑤對于草木、莊稼和一些小生靈,驚蟄是一道關,霜降也是一道關。這兩道關,一個主
興,一個主衰。可謂一陽一陰,一道一魔,它們配合得多么默契!在我看來,驚蟄的那一記
霹靂,無疑是春天提煉出的一顆靈丹,那些沉睡的草木、莊稼和小生靈們,就著甜絲絲的雨
水服下去,嘴巴咂呀咂的,一個個如靈魂附體,仿佛剎那間,一切該醒的都醒了,就連落在
房頂瓦溝里的小小草籽也不肯錯過機會。此時沉寂已久的村莊和田野,到處眨動著惺T公的小
眼睛,到處彌漫著慵懶的呵欠聲。至于霜降,我想它更像是秋天念出的一句黑色的咒語。一
語既出,該謝的,得謝,該落的,得落,沒有什么好通融和商量的,即使心懷不滿與怨恨,
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姑且抱著“留得青山在”的態度,暫時蟄伏下來,或者遠走他鄉吧。不知
你留意過沒有,霜降之夜總是出奇地靜,一切生靈都緘默不語,就連絮絮叨叨的風婆子也閉
上了嘴巴。是的,草木、莊稼和一切生靈也該靜一靜了。佇立在霜降之夜無涯的寂靜里,呼
吸著清冽的空氣,我們不難從這大靜大美之中,隱隱感悟到天道的偉大。
⑥這使我想起一樁往事。那是政治鬧猛的年代,我和祖父在豆青河畔看管生產隊里窖藏
的紅薯,霜降那天晚上,我半夜起來解漫時嚇了一跳,乖乖,滿地的銀霜!當我也喳呵呵重
新回到窩棚里,祖父自言自語地說“落霜了。”然后詭秘地笑笑,說:“豆子,爺爺考考你,你
說這世上誰最偉大?”我想了想,說道:“是哪個偉人吧?”祖父搖搖頭,小聲說出“時令”二字。
我一時沒聽明白,感到祖父的話有些不可思議。他說:“睡吧,到了我這把歲數你就會明白的。”
⑦祖父對時令是敬若神明的,他常常因為播種的時間問題與生產隊長發生爭執,每次他
總會說,二十四節氣雖然不會張口說話,但它心里比什么都清楚,人是糊弄不了它的。祖父
后來是不是霜降走的,我已經記不清了,但他跟所有的人一樣,的確是在該走的時候走的,
連一聲嘆息也沒有留下。如今他的墳瑩就匍匐在豆青山的荒草叢中,好安靜啊。
(有刪改)
【注】節氣指二十四個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歷法,包括
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等。
4.下列對文章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鑒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文章開頭說自己離不開鄉村,出差中途也要下車看看,是因為覺得自己對鄉村有所虧欠。
B.文章第③段中,作者借風來對比,說明每個節氣的到來都是自然而然的,都是有路數的。
C.文章插入對政治鬧猛時代的回憶,意在表現爺爺對節氣的迷信執著,以及對爺爺深深的
田今
D.文章主要選取了“驚蟄”“霜降”兩個節氣加以詳細描述,用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表達
對節氣的思考。
【答案】D
A項,原因分析錯誤,“我”離不開鄉村,不是因為對鄉村有所虧欠。B項,不是對
比,是類比。
C項,“迷信執著”有誤。
5.請從內容和形式兩個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部分。(5分)
【參考答案】①內容上,強調了驚蟄時期一聲驚雷,潤澤萬物,喚醒生靈;表達對“主興”
的驚蟄的禮贊。
②形式上,運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語言形象,生動活潑,表達了對生機勃勃的自然萬物的
喜愛之情。
【解析】這是一道賞析句子的題目,題干要求從內容和形式的角度進行賞析,答題的關鍵是
先答出句子內容“強調了驚蟄時期一聲驚雷,潤澤萬物,喚醒生靈”,作用結合主題分析,“表
達對‘主興’的驚蟄的禮贊”;形式上注意從藝術手法的角度分析,通過“一個個如靈魂附體,
仿佛剎那間,一切該醒的都醒了,就連落在房頂瓦溝里的小小草籽也不肯錯過機會”等可以
看出是比喻和擬人的手法。
6.本文寫節氣蘊含著作者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人類行為的深刻思考。請根據文章分析闡釋。
(6分)
【參考答案】①自然規律有自己的路數,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就像節氣,阻止不了,后退
半步也是不可能的。②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有根有脈,有因有果。③人們應該敬畏自然,
尊重規律,“有規矩,也守規矩“,節氣的冷熱立廢,讓人心服口服。
【解析】這是一道文意概括的題目,題目的內容是“寫節氣蘊含著作者對自然規律的認識和
人類行為的深刻思考”,答題的關鍵是找到相關“自然規律”“人類行為”的語句,然后分析概
括。此題的答題區位在文章的2—段,如根據文中的句子“鄉村就有這么個好處,它使你覺
得這世界上的一切東西,都是有根有脈、有因有果的,不是一味地胡來”可以概括為“世界上
的一切東西,都有根有脈,有因有果”。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14分)
孤獨的守望
方愛華
⑴在穿越了一條條寬闊馬路,躲過來來往往的車輛以及川流不息的人群,準備走進那座
高樓大廈的時候,卻忽然被不知藏在什么地方的孤獨感襲擊。于是,我飛離城市,開始找尋
那些遺失在遠處的疼痛或者溫柔,來到那個只有十幾戶人家的小山村。
⑵轉過一道山梁,又穿過一道峽谷,眼前豁然開朗。那是一種驚詫!仿佛一下子掉進了
一幅最濃艷的油畫里。一朵秋陽,斜掛山腰,被染紅的山風成了最隨心的畫家。一筆畫山,
山披燦爛,一筆描水,水放金光,一筆潑在山溝里,溝里成了五彩的天堂。
⑶撥開路邊密密麻麻鮮嫩的細葉,下面,竟藏有一彎清溪。凝神斂息,閉目細聽,一股
山泉之清涼,潺潺之清音,朗朗之清虹,剎那間沁過心田,直達肺腑,更是說不出的爽朗。
尋著水聲一路走來,水卻似多羞的少女般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會被濃陰掩翠,一會兒環佩叮
當,一會兒彎成一枚碧玉,一會兒又不知躲藏到哪里去了。細看那水寧靜之極,無波無痕,
柔潤如美玉。那是誰家的女兒?押著唐韻,攜著漢風,一點點地走近,走近,將心清涼成一
片溫潤的水域。
⑷這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世外桃源”,是在塵世苦苦尋求而不得的心靈的棲息地。
⑸我在進入小村的那一瞬,突然變得很寧靜。我用了很大的努力,才從這幅靜默的油畫
中走出來,一路跋山涉水而來的疲倦和煩躁一掃而光。一處處低矮的農舍以最簡單的裝束站
立在我面前,而它后面是五彩錦緞裝扮起來的山坡,像一首天地之間的贊歌,我看見純樸與
艷麗和諧的統一。
⑹田園,多么美妙的字眼,它讓許許多多流浪的心靈找到了家的溫暖。裊娜的炊煙,雞
鳴狗叫,滿山遍野的牛羊,子孫繞膝,我多么希望看到曾經在這里上演過的那些溫暖和最原
始的一幕幕生活圖景啊。然而這里擁有的除了安靜還是安靜。看不見炊煙,聽不見鳥語,也
聽不見動物的歡鳴,就連風都停駐在不知什么名字的山那邊。
⑺物競天擇,時代猶如一列火車,轟鳴著滾滾向前。貧困終被繁華取代,寧靜總被喧嘩
掩蓋,那些沒了主人的房屋,虛掩的房門,荒涼的院落,都似在訴說著一種久已淡去的生活,
房前屋后的柿子樹上,掛滿紅艷艷的小燈籠,就連地上也落了許多熟透的柿子。這些原本代
表豐收的累累果實,在這里忽然受到冷落。
⑻一方石碾,豐碑一樣默默地站在時光的懷抱里。深深的皺紋里記載著多少酸甜苦辣的
過往?它在懷念那些五谷豐登的日子吧,還有那吱吱唱著的遠去的歌謠。我看見空地上面的
水井里面裝滿了生活的百般滋味。
⑼所有的土地都荒蕪著,那些被收割的玉米秸桿,懷抱成一堆坐在秋陽里,哀傷而無助。
曾幾何時啊,仿佛還看到它們挺拔著腰桿,向上生長著濃濃的豐收和喜悅。一些被開墾的梯
田就那么閑散敞著懷,留著斑駁的印記,像是刻滿了主人點滴的心事。幾壟白菜,幾顆蘿卜
成了這些被棄置土地的最后守望者。
⑩我停下探訪的腳步,對著一片寧靜和絢麗沉默。
?我不知道繁華在身后隱退的時候,是不是一些東西也會隨之消失。一個名不見經傳的
村莊就這樣被遺棄在遠離塵世的地方,在時光的隧道里獨自演繹著一場興衰與榮辱。美麗與
孤獨同在,寂寞與哀愁共存。
?在村莊的深處,終于見到了真正的主人。一位老人,就那么安然地倚在門口,身后巴
掌大的小院里,兩棵參天的老槐,像碩大的兩把巨傘,衛士一樣的護著庭院。樹是老人出生
時爺爺種下的。
?老人手捧山里紅,熱情地招待我們這些遠方來的客人,她說家里沒什么好吃的,只有
這些山里的果子。問她為什么不和兒女一起走,老人只憨憨地一笑:“舍不得啊,幾十年的
家!”
?已是夕陽西下,那些山、那些樹、那些落寞的房屋都開始變得暗淡起來。我最后一次
回望山村的時候,老人正被金色籠罩,仿佛坐在一片燈影里。
?她在守望著一個人的山水,守望著一個她自己的家么?
(選自《散文百家》,有刪改)
7.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玄參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濾紙打痕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模具樹脂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智能電子調節器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明式低圓桌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帶底座移動式噴頭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工業呼吸面罩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小家電貨架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奇味村威化餅干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可充氣半透明大寶石打火機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履帶吊安裝與拆卸專項監理細則
- 危險化學品安全評價報告
- 通信冬雨季施工方案
- 2025年中考化學一輪復習全冊1-12單元22個必考實驗大全(背誦+默寫)含答案
- 血透患者如何預防高血鉀
- 室外云臺攝像機施工方案
- 2025年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招聘46人(京外地區崗位)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甘肅華亭煤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妊娠合并支氣管哮喘課件
- 2025河南中煙漯河卷煙廠招聘7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三農村合作社應急管理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