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課件】5_第1頁
第5課-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課件】5_第2頁
第5課-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課件】5_第3頁
第5課-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課件】5_第4頁
第5課-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課件】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前221年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春秋戰(zhàn)國公元前841年,周厲王與民爭利,引起“國人暴動”周幽王時,朝政腐敗,社會矛盾激化公元前771年西周被犬戎所滅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國都從鎬京東遷洛邑,我國歷史從此進入東周時期東周分為春秋、戰(zhàn)國兩個階段。春秋,因魯國編年史《春秋》而得名;戰(zhàn)國,因西漢劉向整理校訂《戰(zhàn)國策》一書而得名。知道夏、商、西周奴隸制王朝更替的基本史實,知道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識讀西周分封諸侯國示意圖和西周等級示意圖,了解西周分封制的內容及其作用。從桀、紂、周厲王腐朽殘暴的表現(xiàn)中,認識國家衰亡的原因,了解人心向背對朝代更替的影響。夏商周時期:奴隸制王朝的更替和向封建社會的過渡

第四課

動蕩變化中的春秋時期

1.通過對鐵器、牛耕等出土文物及相關文獻記載的認識,掌握春秋時期經濟發(fā)展的主要表現(xiàn)。2.了解周王室衰微的表現(xiàn),理解春秋時期經濟的發(fā)展與王室衰微、諸侯爭霸之間的關系。3.分析春秋時期諸侯爭霸的影響,掌握評價歷史事件的基本方法。東周前期被稱為春秋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處于動蕩和變化的狀態(tài)。一、王室衰微材料一:

西周時期,諸侯定期朝見天子。一次不去,天子就削減他的爵位,兩次不去就縮小他的封地,三次不去就派兵征討。春秋時期魯國向周天子朝貢7次國君親自參加的只有3次。與此同時魯國向齊朝貢11次,向晉朝貢20次。

過去“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子在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平王東遷后,“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諸侯根本不聽天子的命令。各項制度遭到破壞,“禮崩樂壞”,分封制逐步走向瓦解。一、王室衰微名稱土地兵力財力物力人力天子與諸侯的關系西周周王室直接管轄從鎬京到洛邑方約千里的土地。王室直接管轄的軍隊多達14萬人以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天子是政治上有最高的地位。東周周王室統(tǒng)治勢力大減,直接管轄地區(qū)僅在洛邑一帶。平王東遷后,還有3萬人。后來逐漸減少到只剩下幾千人了。直轄的人口所剩無幾,財力、物力、兵源減小天子在政治上成了傀儡,不得不依靠強大的諸侯。材料二:周王缺乏經濟、軍事實力,漸漸失去對各地諸侯的控制,且財政入不敷出,困難重重。一、王室衰微周王室地位不斷下降,大國諸侯勢力雄厚,擁有強大的影響。這時候,周天子已失去對國家的實際統(tǒng)治權,大國諸侯操控政治,競相角逐,使春秋時期的政治呈現(xiàn)出新面貌。二、諸侯爭霸

春秋時期,諸侯國林立,他們之間為了追逐自身的利益,經常從事結盟和軍事征伐等活動。一些強大的諸侯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積極爭奪霸主地位。二、諸侯爭霸春秋五霸晉文公齊桓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山東臨淄春秋殉馬坑

公元前7世紀中期(公元前651年)齊桓公召集諸侯在葵丘會盟,周天子派人參加。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的第一個霸主。春秋首霸——齊桓公稱霸原因有哪些?二、諸侯爭霸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發(fā)左衽矣。——《論語·憲問》相關史事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執(zhí)掌國政。他采納管仲的建議,改革內政,發(fā)展生產,訓練軍隊,使齊國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大為提高。齊桓公打著“尊天子,攘四夷”的旗號,號令諸侯,成為春秋時期第一個霸主。管仲①自然條件優(yōu)越,擁有山海魚鹽之利;②任用管仲為相,改革內政;③制定“尊王攘夷”策略,收到顯著效果。公元前632年,晉楚雙方在城濮大戰(zhàn),晉軍大敗楚軍,晉文公成為中原霸主。晉文公稱霸二、諸侯爭霸晉文公畫像城濮之戰(zhàn)春秋時期,晉國為救宋國,在城濮擊敗楚軍的一次作戰(zhàn)。退避三舍:比喻退讓、回避二、諸侯爭霸楚莊王畫像晉楚邲之戰(zhàn),楚莊王躍升為中原霸主楚莊王稱霸楚國圍攻鄭國,晉國率軍來到鄭國進行救援。楚晉在鄭國的郊都展開了對決,楚軍打敗晉國,稱霸中原。春秋末期,長江中下游的吳國和越國先后北上爭霸二、諸侯爭霸臥薪嘗膽:比喻人要刻苦自勵發(fā)憤圖強。

比較下面兩張地圖,你有何發(fā)現(xiàn)呢?在春秋爭霸的過程中,有的諸侯國被滅掉,一些強大的諸侯國的疆域不斷擴展。二、諸侯爭霸春秋初期形勢圖春秋后期形勢圖二、諸侯爭霸春秋時期爭霸戰(zhàn)爭有何影響?積極影響消極影響各諸侯國變法圖強,推動社會變革與進步;諸侯國之間相互兼并,有利于國家統(tǒng)一,民族交融。戰(zhàn)爭給人們帶來巨大災難,造成生靈涂炭,社會動蕩。春秋時期也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發(fā)展的重要階段。當時中原的“諸夏”與周邊的“戎”“狄”“蠻”“夷”等長期交往,為民族交融創(chuàng)造了契機。在頻繁往來和密切聯(lián)系中,這些民族產生了華夏認同觀念。想一想:你還記得遠古人類使用的是什么生產工具嗎?北京人半坡人夏商西周春秋三、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銅器?鐵器1.表現(xiàn):(1)農業(yè)方面:三、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春秋戰(zhàn)國的鐵農具,大多數(shù)是在木器上套一層鐵制的鋒刃。這類鐵臿是安裝在木臿刃口上的。古書上記載,春秋時期,人們已經用鐵制農具耕種土地。在湖南、河南、江蘇等地的春秋墓葬中,發(fā)掘出一批鐵制農具。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鐵農具??材料:美金(青銅)以鑄劍戟,試諸狗馬;惡金(鐵)以鑄鉏夷斤斸,試諸壤土。——《國語·齊語》結合史料和生活實際,說說鐵農具的優(yōu)點。鐵農具堅硬、耐用、便捷、省力;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農業(yè)生產發(fā)展;鑄造過程相對簡單。(1)農業(yè)方面:春秋后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出現(xiàn),使農業(yè)的深耕細作、山林的開發(fā)、耕地的擴大具備了條件。三、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材料一:冉耕,別號伯牛;司馬耕,字子牛(孔子弟子);姓牛名子耕(晉國大力姓士)材料二:“宗廟之犧,為畎畝之勤。”(用于祭祀的牲口,現(xiàn)在用在田間勞作。)——《國語·晉語》犧(xī)尊春秋晚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時期農業(yè)生產力提高的重要標志之一。(2)手工業(yè)方面:手工業(yè)規(guī)模不斷擴大,分工更加細致,鑄銅業(yè)、冶鐵業(yè)、紡織業(yè)、煮鹽業(yè)和漆器制作等都有所發(fā)展。三、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青銅時代的絕唱——蓮鶴方壺蓮鶴方壺勾踐劍精美的漆器三、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

以上文物有什么用途?說明了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還有哪些方面的變化?尖首刀(中國國家博物館藏)空首布(中國國家博物館藏)(3)商業(yè)方面:商業(yè)活動逐漸活躍起來,各國對經濟活動提供一定的支持和保護,金屬貨幣得到廣泛使用。材料一:臨淄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竽、鼓瑟,擊筑、彈琴、斗雞、走犬。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史記·貨殖列傳》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使社會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鐵制農具、牛耕的出現(xiàn)私田出現(xiàn)公田荒廢諸侯勢力壯大周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步瓦解禮崩樂壞三、春秋時期的經濟發(fā)展精耕細作1、某史書中記載:“平王之時,周室衰微,諸侯強并弱,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這種現(xiàn)象出現(xiàn)在我國的哪一時期()A.堯舜禹時期B.西周時期C.春秋時期D.戰(zhàn)國時期C2、春秋時代,社會風雷激蕩,烽煙四起,戰(zhàn)火連天下列說法不符合這一時期的是()A.開始出現(xiàn)鐵農具和牛耕B.周天子地位不如強大的諸侯C.強大的諸侯競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