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文本及編制說明_第1頁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文本及編制說明_第2頁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文本及編制說明_第3頁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文本及編制說明_第4頁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文本及編制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71.100.55

CCSG51

CPCIF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團體標準

T/XXXXXXX—XXXX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

Siliconeemulsionwaterrepellent

(征求意見稿)

XXXX-XX-XX發布XXXX-XX-XX實施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

T/XXXXXXX—XXXX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

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術語和定義、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志、包裝、運輸

和貯存。

本文件適用于以水為分散介質,以有機硅氧烷、烷基硅烷等有機硅材料經乳化制成的防水劑。

注:有機硅乳液防水劑預定用于建筑行業、外墻飾面、地下工程、仿古建筑物、水池、磚瓦、水泥、

石膏制品和以珍珠巖為主料的保溫材料以及農村屋頂等的防水、防潮、防污染處理。

2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內容通過文中的規范性引用而構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條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僅該日期對應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

文件。

GB175通用硅酸鹽水泥

GB/T4472化工產品密度、相對密度的測定

GB/T6680液體化工產品采樣通則

GB/T8077混凝土外加劑勻質性試驗方法

GB/T8170數值修約規則與極限數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18244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試驗方法

GB/T22314塑料環氧樹脂粘度測定方法

JG/T224建筑用鋼結構防腐涂料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Siliconeemulsionwaterrepellent

一種水包油型的乳液,可用于為各種材料提供防水性能的一類防護材料。

4分類和標記

分類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根據主要原料分為三類

——Ⅰ類:硅油類乳液防水劑,主要以含氫硅油為主要原料。

——Ⅱ類:硅烷類乳液防水劑,主要以烷基硅烷類乳液為主要原料。

——Ⅲ類:有機硅預聚體類乳液防水劑,主要以烷基烷氧基硅烷低聚物為主要原料。

標記

按產品名稱、類型、標準編號順序進行標記。

示例:硅油類乳液防水劑;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ⅠT/CPCIFXXXX—XXXX

5技術要求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的技術要求應符合表1、表2、表3的規定。

1

T/XXXXXXX—XXXX

表1硅油類乳液防水劑技術指標

項目產品指標

外觀乳白色或無色透明的液體,無沉淀、不分層、無漂油

有效固含量,%25~60

黏度(25℃),mPa?s3~100

密度(25℃),g/cm30.9~1.1

pH值2~6.5

吸水率,%≤20

熱處理,%≤25

人工老化處理,%≤25

吸水率鹽處理,%≤25

酸處理,%≤25

堿處理,%≤25

穩定性(50℃,4周)無分層、無結塊、外觀均一穩定乳液

表2硅烷類乳液防水劑技術指標

項目產品指標

外觀乳白色或無色透明的液體,無沉淀、不分層、無漂油

有效固含量,%25~70

黏度(25℃),mPa?s3~100

密度(25℃),g/cm30.9~1.1

pH值6~8

吸水率,%≤20

熱處理,%≤25

人工老化處理,%≤25

吸水率鹽處理,%≤25

酸處理,%≤25

堿處理,%≤25

穩定性(50℃,4周)無分層、無結塊、外觀均一穩定乳液

抗凍融循環性,%≥100

注:在非凍融環境下使用,可以不進行抗凍融循環性項目檢測。

2

T/XXXXXXX—XXXX

表3有機硅預聚體類乳液技術指標

項目產品指標

外觀乳白色或無色透明的液體,無沉淀、不分層、無漂油

有效固含量,%25~70

黏度25℃,mPa?s3~100

密度25℃,g/cm30.9~1.1

pH值4~9

吸水率,%≤20

熱處理,%≤25

人工老化處理,%≤25

吸水率鹽處理,%≤25

酸處理,%≤25

堿處理,%≤25

穩定性(50℃,4周)無分層、無結塊、外觀均一穩定乳液

抗凍融循環性,%≥100

注:在非凍融環境下使用,可以不進行抗凍融循環性項目檢測。

6試驗方法

試驗環境

標準試驗條件:溫度(23±2)℃,相對濕度(60±15)%。

干氧室環境:溫度(20±2)℃,相對濕度(60±15)%。

試件的制備

采用符合GB175要求的強度等級為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ISO標準砂:水=1:4:0.55,

混合均勻后,加入水泥砂漿塊模具中搗實(模具尺寸為80mm×80mm×80mm),不用脫模劑,震動約10

次后,抹平試件表面。在標準試驗條件下放置24h后脫模放入(23±2)℃的清水中養護14d,取出

晾干備用。

將有機硅防水劑按生產廠商要求的配比制成稀釋液,將養護好的砂漿塊按廠家規定進行涂刷處理,

處理完畢后在標準實驗條件下放置7d,作為處理好的水泥砂塊。

外觀

在自然光下橫向透視觀察。

有效固含量的測定

6.4.1硅油、硅烷、有機硅預聚體定性分析

按附錄A的規定進行測定。

6.4.2硅油、硅烷、有機硅預聚體定量分析

按附錄B的規定進行測定。

黏度的測定

3

T/XXXXXXX—XXXX

參照GB/T22314的規定進行測定。

密度的測定

參照GB/T4472的規定進行測定。

貯存穩定性的測定

參照JG/T224的規定進行測定。

pH值的測定

參照GB/T8077的規定進行測定。

吸水率的測定

6.9.1試驗步驟

按6.2制備試件后,將用防水劑處理好的水泥砂漿塊用天平稱量(W0),取5個未用防水劑處理

的水泥砂漿塊同樣分別稱量(M0)。在標準試驗溫度下,用干凈容器倒入蒸餾水,液面比擱板高約3

mm,將處理過的試件試驗面朝下放在容器中的擱板上浸24h。取出試件,用餐巾紙吸干表面水分,然

后立即稱量(W1)。5個未處理的水泥砂漿塊同樣浸水稱量(Ml),試驗中保持液面比擱板高約3mm。

6.9.2結果計算

按式(1)計算用防水劑處理試件的吸水率:

=×100%··································································(1)

????1?????0

式中:

?????1????0

——用防水劑處理后試件的吸水率,%;

W0——浸水前處理好的水泥砂漿塊質量,g;

????1?

W1——浸水后處理好的水泥砂漿塊質量,g。

吸水率的測定

6.10.1熱處理

按6.2制備試件后,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將試件放在隔離材料上,水平放入已達到(80±2)℃的

電熱鼓風烘箱中,試件與箱壁間距不得少于50mm,試件宜與溫度計的探頭在同一水平位置,在(80

±2)℃的電熱鼓風烘箱中恒溫(168±1)h取出,然后在標準試驗條件下放置4h,按6.9.1進行試

驗,按6.9.2計算結果。

6.10.2人工老化處理

按6.2制備試件后,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將試件放入符合GB/T18244規定的氙弧燈老化試驗裝置

中,試驗累計輻照能量為1500MJ2/m2(約720h)后取出,然后在標準試驗條件下放置4h,按6.9.1

進行試驗,按6.9.2計算結果。

表4使用日光濾光器的氙弧燈暴露試驗條件

輻照度黑標黑板試驗箱相對

暴露周期寬帶W/m2窄帶W/(m2·nm)溫度溫度溫度濕度

(300nm~400nm)(340nm)℃℃℃%

102min干燥60±20.54±0.02

65±363±338±350±10

18min噴淋60±20.54±0.02

注1:表中給出的輻照度、黑標溫度和相對濕度的正負偏差是在平衡狀態下給定參數的允許波動范圍。不表示給定

值可在允許的范圍內任意加減。

注2:對于不要求控制溫度和濕度的暴露試驗,需要在暴露試驗報告中注明這兩個測量值。

6.10.3鹽處理

4

T/XXXXXXX—XXXX

按6.2制備試件后,在標準試驗條件下,用化學純氯化鈉(NaCl)配制成3%的水溶液,將試件

浸入溶液中,液面高出試件表面10mm以上,連續浸泡(168±1)h后取出,然后充分用水沖,用布

擦干,在標準條件下放置4h以上,按6.9.1進行試驗,按6.9.2計算結果。

6.10.4酸處理

按6.2制備試件后,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將試件浸入2%的化學純H2SO4水溶液中,試件上端距液

面10mm。連續浸泡(168±1)h取出,然后充分用水沖,用布擦干,在標準條件下放置4h以上,

按6.9.1進行試驗,按6.9.2計算結果。

6.10.5堿處理

按6.2制備試件后,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在0.1%化學純氫氧化鈉(NaOH)溶液中加入Ca(OH)2

試劑,并達到過飽和狀態,將試件浸入溶液中,試件上端距液面10mm。連續浸泡(168±1)h取出,

然后充分用水沖,用布擦干,在標準條件下放置4h以上,按6.9.1進行試驗,按6.9.2計算結果。

抗凍融循環性

按6.2制備試件后,在標準試驗條件下,將用防水劑處理試件和未用防水劑處理試件浸泡于(20±

2)℃的水中24h,取出試件擦干表面,放置在-20℃~-15℃的環境下保持4h,再將試件浸泡于

(20±5)℃的水中,保持2h,完成一個循環。用防水劑處理的試件進行70次凍融循環,未用防水劑

處理的試件進行50次凍融循環,凍融試驗結束后分別測試試件的質量損失,試件凍融質量損失率取3個

試件的質量損失率平均值。凍融質量損失率比按公式(2)計算,試驗結果精確至1%。

=×100%·······································································(2)

????1

式中:

????????????2

KM——用防水劑處理試件和未用防水劑處理試件的凍融質量損失比,%;

I1——用防水劑處理試件的70次凍融循環質量損失率,%;

I2——未用防水劑處理試件的50次凍融循環質量損失率,%。

7檢驗規則

組批

以相同原料、相同配方、相同工藝生產的產品為一組檢驗組批,其最大組批量以實際數量為準。

抽樣

參照GB/T6680的規定進行抽樣,取兩份樣品,粘貼標簽,注明產品名稱、批號、取樣日期、取樣

人姓名,一份用于檢驗,一份保存備被查。

檢驗分類

產品檢驗分為出廠檢驗和型式檢驗。

出廠檢驗項目包括有效固含量、黏度、密度、pH值、吸水率,出廠檢驗項目應逐批檢驗。

型式檢驗項目包括吸水率(熱處理、人工老化處理、鹽處理、酸處理、堿處理)、穩定性、抗凍融

循環性。

合格判定

檢驗結果的判定參照GB/T8170中的修約值比較法進行。

所有檢驗結果符合本文件第4章的要求,則該批產品合格。

檢驗結果如果有指標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產品應重新加倍取樣進行檢驗,重新檢驗的結果即使只

有一項指標不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則該批產品為不合格。

8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5

T/XXXXXXX—XXXX

標志

包裝容器上應有清晰、明顯、牢固的標志,其內容包括:生產廠商名稱、廠址、聯系電話、產品名

稱、生產日期、生產批號、凈含量、保質期和本文件編號。

包裝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應采用清潔干燥密封良好的塑料桶包裝,不得用鐵質金屬容器儲存,以免發生化

學反應引起容器被腐蝕,每桶凈含量200kg,也可根據客戶需求的方法進行包裝,包裝要符合安全規

定。

每一批產品應附有合格證或質量報告。

運輸

按照化學品運輸管理規定進行,運輸過程中應輕裝輕卸,防止撞擊,避免包裝破損,防止日曬雨淋。

含氫硅油乳液類防水劑在運輸過程中應防止雨淋、日光曬,注意避免與酸、堿或堿性化合物和重金

屬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

貯存

產品應貯存在陰涼、干燥、通風的場所。避免日光直接照射,并遠離火源、強酸、強堿以及強氧化

劑。

在符合本文件包裝、運輸和貯存條件下,本產品自生產之日起,貯存期為12個月。

6

T/XXXXXXX—XXXX

A

A

附錄A

(規范性)

有效固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一質譜聯用儀(GC/MS)

A.1原理

試樣經稀釋后,注入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記錄總離子流圖和各組分的質譜圖,通過對比各組分

與校準化合物的質譜圖和保留時間,鑒別試樣中硅烷的成分。

A.2材料和試劑

A.2.1載氣:氮氣,純度≥99.995%。

A.2.2校準化合物: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4,4-三甲基)

戊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丁基三乙氧基硅

烷、異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正己基三乙氧基硅烷、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2,4,4-三甲基)戊基三乙氧基

硅烷、正硅酸乙酯等,純度(質量分數)至少為99%或已知純度。

A.2.3溶劑:甲醇、乙酸乙酯、異丙醇、四氫呋喃等,不含干擾物質,純度≥99%。

A.3儀器設備

A.3.1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

A.3.2進樣器:容量至少為進樣量兩倍的微量注射器。

A.3.3配樣瓶:約10mL的玻璃瓶,具有可密封的瓶蓋。

A.4儀器測試條件

A.4.1色譜柱:AB-5MS柱,5%二苯基—95%二甲基聚硅氧烷色譜柱,60m×0.25mm×0.25μm。

A.4.2進樣口溫度:250℃。

A.4.3柱溫:起始溫度50℃,保持5min,然后以5℃/min升至250℃,保持10min。

A.4.4載氣流速:1.0mL/min。

A.4.5分流比:根據需要設定。

A.4.6離子源:EI。

A.4.7電離電壓:70eV。

A.4.8離子源溫度:200℃。

A.4.9進樣量:1.0μL。

A.4.10也可根據所用儀器的性能及待測試樣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測試條件

A.5測試步驟

A.5.1取約0.1g試樣于配樣瓶中,加入約4mL溶劑(A.2.3),密封配樣瓶并搖勻。

A.5.2將稀釋后的試樣注入GC/MS儀,記錄總離子流圖、各流出組分的保留時間和質譜圖。根據質譜圖,

對各流出組分進行初步定性鑒定,找到幾種可能性最高的疑似目標物。

A.5.3相同實驗條件下,將各疑似目標物的校準化合物經稀釋后(取約0.1g校準化合物,加入約4mL

溶劑,搖勻),注入GC/MS儀,記錄各疑似目標物的保留時間和質譜圖。比較它們與試樣中硅烷的保留

時間和質譜圖,疑似目標物與試樣中硅烷的保留時間和定性離子都一致時,則認定該疑似目標物就是試

樣中的硅烷。上述分析條件(A.4)對常見硅烷的混合標準溶液進行分析,定性離子和保留時間可參見

表A.1,所得的總離子流色譜圖參見圖A.1。

7

T/XXXXXXX—XXXX

表A.1常見硅烷的分子量、定性離子和相對保留時間

峰號化學名稱分子式分子量定性離子保留時間(min)

1甲基三甲氧基硅烷C4H12SiO3136136,121,105,917.83

2甲基三乙氧基硅烷C7H18SiO3178178,163,11913.47

3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C6H16SiO3164164,133,121,9114.08

4乙基三乙氧基硅烷C8H20SiO3192192,177,163,11916.58

5正硅酸乙酯C8H20SiO4208208,193,163,11917.21

6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C9H22SiO3206206,191,163,11919.17

7異丁基三乙氧基硅烷C10H24SiO3220220,205,163,11920.58

8正戊基三乙氧基硅烷C11H26SiO3234234,219,163,11924.73

9正己基三乙氧基硅烷C12H28SiO3248248,233,163,11927.45

10(2,4,4-三甲基)戊基三乙氧基硅烷C14H32SiO3276276,261,163,11928.42

11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C11H26SiO3234234,202,121,9129.41

12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C14H32SiO3276276,261,163,11932.43

圖A.1常見硅烷標準品的總離子流色譜圖

標引序號說明:

1-甲基三甲氧基硅烷;

2-甲基三乙氧基硅烷;

3-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4-乙基三乙氧基硅烷;

5-正硅酸乙酯;

6-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7-異丁基三乙氧基硅烷;

8-正戊基三乙氧基硅烷;

9-正己基三乙氧基硅烷;

10-(2,4,4-三甲基)戊基三乙氧基硅烷;

11-正辛基三甲氧基硅烷;

12-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

8

T/XXXXXXX—XXXX

B

B

附錄B

(規范性)

有效固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GC)

B.1原理

試樣經稀釋后,注入氣相色譜儀中,以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檢測,以面積歸一化法(純硅烷樣品含

量不小于97.0%)或內標法(其他類型樣品)測定硅烷的含量。

B.2材料和試劑

載氣:氮氣,純度≥99.995%。

B.2.1燃氣:氫氣,純度≥99.995%。

B.2.2助燃氣:空氣。

B.2.3內標物:試樣中不存在的化合物,且該化合物能夠與色譜圖上的其他組分完全分離,純度99%

或已知純度,如異丁醇。

B.2.4校準化合物:包括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乙基三甲氧基硅烷、正丙基三甲氧基硅烷、(2,4,4-三甲

基)戊基三甲氧基硅烷、甲基三乙氧基硅烷、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正丁基三乙氧

基硅烷、異丁基三乙氧基硅烷、正已基三乙氧基硅烷、正辛基三乙氧基硅烷、(2,4,4-三甲基)戊基三乙

氧基硅烷、正硅酸乙酯等,純度(質量分數)至少為99%或已知純度。

B.2.5溶劑:甲醇、乙酸乙酯、異丙醇、四氫呋喃等,不含干擾物質,純度≥99%。

B.3儀器設備

B.3.1氣相色譜儀,配備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FID)。

B.3.2進樣器:容量至少為進樣量兩倍的微量注射器。

B.3.3配樣瓶:約10mL的玻璃瓶,具有可密封的瓶蓋。

B.3.4天平:精度0.1mg。

B.4氣相色譜測試條件

B.4.1色譜柱:聚二甲基硅氧烷色譜柱,30m×0.25mm×0.25μm。

B.4.2進樣口溫度:250℃。

B.4.3檢測器:FID。

B.4.4檢測器溫度:250℃。

B.4.5柱溫:起始溫度50℃,保持5min,然后以10℃/min升至250℃,保持10min。

B.4.6載氣流速:1.0mL/min。

B.4.7分流比:根據需要設定。

B.4.8進樣量:1.0μL。

B.4.9也可根據所用儀器的性能及待測試樣的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測試條件

B.5步驟

B.5.1純硅烷樣品中硅烷含量的測定

取約0.2g試樣于配樣瓶中,加入約4mL溶劑(B.2.5),密封配樣瓶并搖勻,注入氣相色譜儀,

記錄色譜圖,對譜圖中的色譜峰(溶劑峰除外)的面積進行積分,以面積歸一化法計算硅烷的含量。

B.5.2其他類型樣品中硅烷含量的測定

9

T/XXXXXXX—XXXX

B.5.2.1校準

B.5.2.1.1校準樣品的配制:分別稱取一定量(精確至0.1)的目標物的校準樣品于配樣瓶中,稱取的

質量與待測試樣中目標物的含量應在同一數量級。再稱取與目標物相同數量級的內標物于同一配樣瓶

中,用適量溶劑(B.2.5)稀釋混合物,密封配樣瓶并搖勻。

B.5.2.1.2相對校正因子的測試:在與測試試樣相同的氣相色譜測試條件下,將適量校準化合物注入

氣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按公式(B.1)計算各目標物的相對校正因子:

×

=

×····················································(B.1)

????????????????????????

式中:????????????????????????????????

Ri——目標物i的相對校正因子;

mCl——校準化合物中目標物i的質量,g;

mis——校準化合物中內標物的質量,g;

Ais——內標物的峰面積;

ACl——目標物i的峰面積。

Ri值取兩次測試結果的平均值,其相對偏差應小于5%,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字。

B.5.2.2試樣測試

B.5.2.2.1試樣的配置:試樣攪拌均勻后,稱取約0.2g試樣(精確至0.1g)以及與目標物相同數量

級的內標物于配樣瓶中,加入適量溶劑(B.2.5),密封配樣瓶并搖勻,若渾濁則進行離心。

B.5.2.2.2在與校準時相同的氣相色譜測試條件下,將配制好的試樣注入氣相色譜儀,記錄色譜圖計

算各目標物的色譜峰面積,按式(B.2)分別計算各目標物的質量分數。

××

=

×···················································(B.2)

????????????????????????????

式中:????????????????????????????

Wi——目標物i的含量,%;

Ri——目標物i的相對校正因子;

mis——內標物的質量,g;

Ms——試樣的質量,g;

Ai——目標物i的峰面積;

Ais——內標物的峰面積。

進行兩次平行測定,結果精確至0.1%,測試方法檢出限0.05%,同一操作者兩次測試結果的相對

偏差應小于4%。

B.6精密度

B.6.1重復性

對于純硅烷樣品,同一操作者兩次測試結果的相對偏差應小于2%。

對于其他類型的樣品,同一操作者兩次測試結果的相對偏差應小于4%。

B.6.2再現性

對于純硅烷樣品,不同實驗室間測試結果的相對偏差應小于4%。

對于其他類型的樣品,不同實驗室間測試結果的相對偏差應小于8%。

10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團體標準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

編制說明

(征求意見稿)

團體標準起草小組

2023年7月

目錄

1任務來源........................................................................................................................1

2標準制定背景................................................................................................................1

3制定標準的目的和意義................................................................................................1

3.1目的及意義.........................................................................................................1

3.2標準制定的必要性.............................................................................................2

4標準編制原則................................................................................................................2

5標準編制依據................................................................................................................3

6標準編制過程................................................................................................................3

7主要標準內容的說明....................................................................................................4

7.1范圍.....................................................................................................................5

7.2產品分類及指標項目的確定.............................................................................5

7.3指標參數的確定.................................................................................................5

7.4試驗方法.............................................................................................................9

7.5檢驗規則...........................................................................................................12

7.6標志、包裝、運輸和貯存...............................................................................12

8主要試驗驗證情況分析..............................................................................................12

9專利說明......................................................................................................................12

10產業化情況、推廣應用論證和預期達到的經濟效果等情況................................12

11采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情況........................................................................13

12與現有法律法規的協調性........................................................................................13

13重大分歧意見的處理經過和依據............................................................................13

14標準性質的建議說明................................................................................................13

15貫徹標準的要求和措施建議....................................................................................13

16廢止現行相關標準的建議........................................................................................13

17標準水平分析............................................................................................................13

附錄一有效固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一質譜聯用儀(GC/MS)..........................14

附錄二有效固含量的測定——氣相色譜法(GC)....................................................17

I

附錄三產品質量報告....................................................................................................20

附錄四產品驗證報告....................................................................................................24

II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團體標準編制說明

(征求意見稿)

1任務來源

根據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印發《關于印發2022年第一批中國石油和化學

工業聯合會團體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有機硅乳液防水劑》被列入中國石油和

化學工業聯合會團體標準制定計劃。

本標準由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標準化

工作委員會歸口,由武漢安瑞科材料有限公司、合盛硅業股份有限公司、瓦克化學

(中國)有限公司、黃山強力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大易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大凱新

材料有限公司、杭州包爾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摩碼克來沃化學科技有限

公司、湖北正玖新材料有限公司、大連新元硅業有限公司、江蘇眾合硅基新材料有

限公司、福建亮晶晶新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大學衢州研究院、北京國化新材料技術

研究院有限公司組織起草。

2標準制定背景

有機硅防水劑是一種無污染、無刺激性的新型高效防水材料,為世界先進國家

所廣泛應用。有機硅防水劑分為水性和油性(溶劑型)兩種,其中有機硅乳液防水

劑是水性有機硅防水劑中的一大類,主要包括:甲基含氫硅油乳液、羥基硅油乳液、

烷基烷氧基硅烷乳液等。該類防水劑以水為分散介質,既解決了溶劑型有機硅防水

劑的安全問題和環保問題,也節省了資源。具有環保、憎水性好、滲透性好、與基

材吸附性強、成本低等優點,是今后有機硅防水劑發展的一大方向。

目前國內從事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生產的企業較多,但產品質量良莠不齊,存在

產品不穩定、防水不達標等問題,對下游建筑領域的防水應用以及該產品的口碑產

生負面影響。

3制定標準的目的和意義

3.1目的及意義

1

1)確保產品質量:對產品技術要求、相應的檢測方法及包裝、運輸、貯存等

提出要求。

2)促進生產企業質量管理的科學化和規范化:目前我國同類型生產企業經營

管理水平及條件設備參差不齊。實施產品標準將會提高生產企業加強自身質量管理

的自覺性,提高質量管理水平

3)有利于產品進入國際市場:產品的質量可以成為衡量一個企業經營管理優

劣的重要依據產品標準的發布實施將會提高我國同類型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

力。

4)提高相關部門對生產企業進行監督檢查的水平:可使相關部門對產品生產

企業的監督檢查工作更具科學性和針對性,提高對行業企業的監督管理水平。

5)促進生產企業的公平競爭:產品標準勢必提高產品的質量,從而帶來良好

的市場信譽和經濟效益,同時也能起到樣板作用,調動落后企業執行產品標準的積

極性。通過加強產品的監督檢查,還可淘汰一些不具備生產條件的企業,起到扶優

劣汰的作用。

3.2標準制定的必要性

目前行業內沒有關于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的國家、行業或團體標準,部分企業只

能根據各自的需求制定各自的企業標準,制約著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本項目所制定

的《有機硅乳液防水劑》團體標準,將會給企業以明確的導向,規范生產和市場銷

售,提高有機硅乳液防水劑在國內、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促進行業發展。

4標準編制原則

本標準的編制嚴格按照GB/T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

結構和編寫規則》進行編寫,充分考慮國內相關的法規、結合國內企業的實際情況,

以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先進性、可操作性,力求依據科學、定義準確、表述明確、

與時俱進。

同時,在標準制定過程中,相關指標的設定遵循以下4條原則:

(1)促進行業健康發展與技術進步的原則。制定產品標準,有利于促進技術

進步,提高產品質量,應符合企業、用戶要求,保護消費者利益,成為對最終

2

產品的被動管控轉向對整個生產過程實施主動。

(2)遵循科學性、先進性、可操作性的原則。科學性是指新標準的指標值確

定應有充分依據,新標準有利于新產品開發,有利于產品質量的提高;先進

性是指新標準要盡可能采用國際標準或發達國家標準;可操作性是指新標準

不能脫離我國國情,70%企業能做到,30%企業需要經過努力才能做到。

(3)與相關標準法規協調一致的原則。與現有的相關標準,包括產品標準和

檢驗方法以及安全生產法、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規要相一致。

(4)標準化管控的標志有利于合理利用資源,提高經濟效益的原則。

5標準編制依據

本標準編制主要依據國內相關生產企業實際生產情況,在借鑒已有經驗的基礎

上,提出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標志、標簽、包裝、

運輸、貯存要求等。

生產廠家產品質量報告(參見附錄三)。

編制過程中的試驗驗證數據(參見附錄四)。

6標準編制過程

(1)為了推動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產品的發展,促進生產企業的公平競爭。2022

年4月,武漢安瑞科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國化新材料技術研究院等企業對有機硅乳

液防水劑的國內外相關標準、生產現狀及下游應用等方面進行調研,確定了《有機

硅乳液防水劑》標準的基本內容和制定計劃,并決定啟動標準的立項申報工作。經

過充分調研,對立項建議書進行多次修改討論后,向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提

交該標準的立項申請。

(2)2022年7月,石化聯合會發布《關于印發2022年第一批中國石油和化學工

業聯合會團體標準項目計劃的通知》,《有機硅乳液防水劑》團體標準被批準立項。

工作組積極開展標準研制工作,通過騰訊會議、微信和電話等通訊會議形式就標準

的研制工作進行多輪次討論。

(3)2022年10月,起草工作組通過騰訊會議召開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團

體標準草案第一次討論會。武漢安瑞科材料有限公司、合盛硅業股份有限公司、瓦

3

克化學(中國)有限公司、黃山強力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大易化工有限公司、江西

大凱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摩碼克來沃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正玖新材料有限

公司、杭州包爾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亮晶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國化新

材料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針對范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等內容進行深

入交流。根據討論結果,標準起草工作組按照工作方案及工作進度安排,依據“市

場導向、先進引領、快速響應、服務產業”標準編制原則,組織生產企業共同完善

技術指標及試驗方法測定工作,以驗證標準規定的指標科學合理性、試驗方法的有

效性和可操作性。

(4)2023年2月,起草工作組通過騰訊會議召開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團體

標準草案第二次討論會,武漢安瑞科材料有限公司、合盛硅業股份有限公司、瓦克

化學(中國)有限公司、黃山強力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大易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大

凱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摩碼克來沃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正玖新材料有限公

司、杭州包爾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亮晶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國化新材

料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針對標準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標志、包裝、運

輸和貯存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刪減了接觸角、抗氯離子滲透性2項檢測指標以及

含氫硅油乳液防水劑不測抗凍融循環性檢測指標。

(5)2023年3月起草工作組通過騰訊會議召開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團體標

準草案第三次討論會,武漢安瑞科材料有限公司、合盛硅業股份有限公司、瓦克化

學(中國)有限公司、黃山強力化工有限公司、山東大易化工有限公司、江西大凱

新材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摩碼克來沃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湖北正玖新材料有限公司、、

杭州包爾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福建亮晶晶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國化新材料技

術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和代表針對技術要求中、試驗方法等內容進行深入交流,確

定型式檢驗中熱處理、鹽處理、酸處理、堿處理的“試驗時間”設定為168h,人工老

化處理的“試驗時間”設定為720h。

(6)2023年7月,《有機硅乳液防水劑》征求意見稿及編制說明進行了公示。

7主要標準內容的說明

4

7.1范圍

本文件規定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術語和定義、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

志、包裝、運輸和貯存。

本文件適用于以水為分散介質,以有機硅氧烷、烷基硅烷等有機硅材料經乳化

制成的防水劑。

注:有機硅乳液防水劑預定用于建筑行業、外墻飾面、地下工程、仿古建筑物、

水池、磚瓦、水泥、石膏制品和以珍珠巖為主料的保溫材料以及農村屋頂等的防水、

防潮、防污染處理。

7.2產品分類及指標項目的確定

7.2.1產品分類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根據生產主要原料不同主要分為三類

——Ⅰ類:硅油類乳液防水劑;

——Ⅱ類:硅烷類乳液防水劑;

——Ⅲ類:有機硅預聚體類乳液防水劑;

7.2.2指標項目的確定

檢驗項目的設定參照國內企業產品的性能指標、下游客戶的使用要求等資源,

確定了外觀、有效固含量、黏度、密度、pH值、吸水率、穩定性、抗凍融循環性對

產品質量進行系統的控制,分析方法選擇現行有效的國家和行業標準方法。

7.3指標參數的確定

7.3.1外觀

外觀用于對產品是否正常、是否有其它機械雜質混入進行直觀和定性的考察。

本產品的企業標準中均設置外觀指標。本擬定標準規定為“乳白色或無色透明的液

體,無沉淀、不分層、無漂油”。

5

7.3.2有效固含量

有效固含量是有機硅乳液防水劑中有效成分質量占總質量的百分數,是有機硅

乳液品質控制的基礎指標。有效固含量的多少關乎著樣品成本的高低,樣品有效固

含量過高,企業會在交易中損失一定的經濟利益;另一方面,有效固含量過低的產

品在應用過程中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因此設立了此項指標。根據國內重點生產企業

的產品性能、實物質量進行統計的資料,搜集到的國內主要生產企業企標,本標準

規定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的有效固含量要求見表1。

表1有機硅乳液防水劑有效固含量技術要求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

項目

硅油類乳液防水劑硅烷類乳液防水劑有機硅預聚體類乳液防水劑

有效固含量(%)25~6025~7025~70

7.3.3黏度

黏度對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的穩定性和分散性具有顯著的影響,通過對重點生

產企業實物質量進行統計分析,下游用戶的需求,搜集到的國內主要生產企業企標,

本標準規定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的黏度要求見表2。

表2有機硅乳液防水劑黏度技術要求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

項目

硅油類乳液防水劑硅烷類乳液防水劑有機硅預聚體類乳液防水劑

黏度(mPa?s)3~1003~1003~100

7.3.4密度

密度對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的穩定性具有一定的影響,密度過高或過低都有可能

導致乳液破乳,通過對重點生產企業實物質量進行統計分析,下游用戶的需求,搜

集到的國內主要生產企業企標,本標準規定了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的密度要求見表3。

表3有機硅乳液防水劑的密度技術要求

有機硅乳液防水劑

項目

硅油類乳液防水劑硅烷類乳液防水劑有機硅預聚體類乳液防水劑

密度(g/cm3)0.9~1.10.9~1.10.9~1.1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