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牛羊病防治》多媒體課件主編:孫穎士第六章、牛羊常見外科病與產科病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生應掌握創傷、膿腫的常規外科處理和難產、胎衣不下、乳房炎、產后癱瘓、子宮內膜炎、陰道脫與子宮脫的病因、癥狀和防治知識。〈二〉能力目標通過知識目標的學習,學生應學會牛羊常見外科病與產科病的防治方案的制定,創傷、膿腫的常規外科處理、難產救助、胎衣剝離操作技術。二、教學重點
〈一〉、知識重點學生應掌握創傷、膿腫的常規外科處理和難產、胎衣不下、乳房炎、產后癱瘓、子宮內膜炎、陰道脫與子宮脫的病因、癥狀和防治知識。。
〈二〉、能力重點牛羊常見外科病與產科病防治方案的制定,學會案例分析。學會創傷、膿腫的常規外科處理、難產救助和胎衣剝離操作技術。三、教學難點案例分析,創傷、膿腫的常規外科處理、難產救助和胎衣剝離技術,防治方案制定。第一節、創傷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生應掌握創傷的分類、癥狀、愈合和治療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通過知識目標的學習,應學會分析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二、教學重點1)知識重點創傷的分類、癥狀、愈合和治療2)能力重點案例分析和治療方案的制定三、教學難點案例分析和治療方案的制定四、案例小劉莊一小牛在地里被人砍傷,回家后,畜主對創傷進行了簡單處理。5天后創傷已化膿。畜主請你治療。你將怎樣對創傷進行處理。五、創傷的概念與結構
1、創傷的概念創傷是因銳性外力或強烈的鈍性外力作用于機體組織或器官,使受傷部位皮膚或黏膜出現傷口及與外界相通的機械性損傷。
2、創傷的結構創傷由創緣、創口、創壁、創底和創腔五部分構成。(圖6-1)
創緣為皮膚或黏膜損傷裂開的部位。創口為創緣之間的間隙。創壁為從創緣到創底之間受傷的疏松結締組織、肌肉和筋膜。創底為創傷的最深處。創腔為創緣、創口、創壁與創底之間的腔隙。圖6-1創傷的結構六、創傷的分類(一)按致傷物的形狀分類
1.刺創由尖銳細長的物體(針、鐵絲)刺入組織內引起的損傷。其特征為創口小,創腔狹長,創腔較平直。
2.切創由銳利的刀類、鐵片、玻璃等切割皮膚、黏膜和組織而引起的損傷。其特征為創緣、創壁較平整,挫滅的組織較少,出血多,疼痛較輕,創口裂開明顯。
3.砍創由砍刀、馬刀等較重的刀具砍切皮膚和組織而引起的損傷。其特征為創口裂開大,組織損傷嚴重,出血少,疼痛劇烈。
4.挫傷由鈍性外力的作用跌倒所致的組織損傷。其特征為損傷不整齊,挫滅組織多,出血少,污染嚴重。
5.裂創由鉤、釘等鈍性物體牽引作用而引起的皮膚及深層組織斷裂性損傷。其特征為損傷不規則,創緣呈鋸齒狀,創壁不整齊,有創囊,出血少,創口大,疼痛劇烈。
6.壓創由車輪或重物擠壓所致的損傷。其特征為損傷不整齊,挫滅組織多,出血少,疼痛輕,污染嚴重。
7.毒創由毒蛇和昆蟲咬刺所引起的損傷。其特征為損傷部位呈點狀,疼痛劇烈,損傷部位出現腫脹和組織壞死,全身反映明顯。
8.火器創由子彈或彈片所致的損傷。其特征為損傷組織范圍廣,創緣和創口常有灼傷。(二)按損傷后時間長短分類
1.新鮮創損傷后經過的時間短(一般在24小時以內),未出現感染癥狀。
2.陳舊創損傷后經過的時間較長(一般在24小時以上),有感染癥狀,有的化膿并有肉芽組織出現。(三)按有無感染分類
1.無菌創在無菌條件下所致的損傷。如手術創。
2.污染創創傷被細菌和異物污染,但細菌還沒有進行發育和繁殖,也未侵入血液內,經及時合理的外科處理,可取得第一期愈合。
3.感染創進入創內的細菌大量繁殖,對機體產生致病作用,有一定的全身反應。
4.保菌創創傷感染后,由于機體的抵抗力較強和肉芽組織增生,創內細菌僅停留在創傷表面和膿性滲出物中,對機體不形成損害。七、創傷的一般癥狀創傷的臨床癥狀為出血、創口哆開、疼痛及機能障礙。八、創傷的愈合創傷的愈合分為第一期愈合、第二期愈合和痂皮下愈合三種類型。
1.第一期愈合是最理想的愈合形式,其特征為沒有感染,炎性反應輕微,創緣疤痕組織小,愈合后無功能障礙。
2.第二期愈合其特征為創傷愈合的時間長,借新生的肉芽組織填滿創腔,疤痕組織大,愈合后有一定的功能障礙。創傷的第二期愈合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自家凈化期、肉芽增生期(修復期)和上皮形成期。
(1)自家凈化期創腔內死亡的組織細胞在酶的作用下,液化分解,形成膿汁,從創口流出。(2)肉芽增生期新生的肉芽組織從創壁和創底生長,由少到多,填滿創腔,在肉芽組織的表面形成制膿膜,保護肉芽組織不被細菌感染。在進行創傷治療時,要注意保護肉芽組織,促進創傷早期愈合。(3)上皮形成期在肉芽組織即將填滿創腔前,由創緣開始,上皮組織增生,最后覆蓋創口,創傷愈合結束。
3.痂皮下愈合見于皮膚表面的輕度擦傷和輕度燒傷,其特征是:創面有大量纖維蛋白滲出物,凝固后形成痂皮,覆蓋創面。新生的上皮組織在痂皮下增生,創傷愈合后痂皮脫落。九、影響創傷愈合的因素
1.創傷感染創傷感染后一方面病原菌的作用使組織遭受更大的破壞,延長愈合時間,另一方面細菌毒素被機體吸收后,降低機體抵抗力,影響機體的修復能力。
2.創腔內存有異物或壞死組織由于創腔內有異物或壞死組織,凈化不能完成,化膿不會停止。創傷就不會愈合。
3.創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血液循環障礙一方面影響創傷凈化,另一方面不能對創傷供應足夠的營養,影響肉芽組織增生。
4.創傷局部過多的有害活動創傷愈合需要一個局部安靜環境。如創傷局部經常處于運動狀態,會損傷新生組織,延長創傷的愈合時間。如關節處的創傷愈合就比較緩慢。
5.不合理的治療如清創不徹底,引流不暢通,包扎不合理,不合理地使用藥物,檢查或處理創傷時嚴重損傷肉芽組織等,都會延長創傷的愈合時間。十、創傷的治療(一)創傷治療的一般原則
1.正確處理局部與全身的關系從局部治療著手,要時刻注意全身的變化,進行必要的全身性治療。
2.預防和制止創傷感染及中毒對新鮮污染創,要及時徹底清創,預防感染。對化膿創要制止感染,防止中毒,加速凈化,縮短愈合時間。
3.消除影響創傷愈合的因素要創造創傷愈合的有利條件,注意不合理因素的影響,增強組織修復能力,促進創傷早期愈合。(二)新鮮創的常規處理新鮮創包括手術創和污染創。這里主要介紹污染創的常規處理。
1.清創術污染刨的創腔內常常有大量的凝血塊、泥土和其他異物。獸醫人員接受病例后,必須首先清除創腔內的凝血塊、泥土和其他異物,給創傷的愈合創造一個良好的條件。
(1)對病畜進行可靠的保定。
(2)用滅菌紗布覆蓋創面。
(3)對創口周圍進行剪毛,清除凝固的血塊和異物,并進行消毒。
(4)揭去紗布,清理刨腔。如創腔內還在出血,首先進行徹底止血。然后徹底清除創腔內的凝血塊、泥土和其他異物。同時對沒有生命力的組織和影響創傷愈合的組織進行清除。清理后用消毒液徹底沖洗。
2.縫合創口清創后修整創緣和創壁,對可能實現第一期愈合的創傷進行縫合,縫合后對創口進行消毒,覆蓋結系繃帶。(三)陳舊創的常規處理陳舊創一般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化膿,臨床上常把陳舊創分為化膿創和肉芽創兩種。
1.化膿創的處理
(1)清理創圍用消毒紗布覆蓋創面,對創圍進行剪毛,清除膿痂和黏附在皮膚上的污物。清理后進行消毒,揭去紗布。
(2)清理創腔清除創腔內的異物和壞死組織。用0.1%高錳酸鉀溶液或5%~10%碳酸氫鈉溶液徹底沖洗創腔內膿汁。如創傷處在自家凈化期,消毒液沖洗后,用高滲液沖洗,促進凈化進度。可用5%~10%氯化鈉溶液,10%硫酸鎂溶液,5%~10%碳酸氫鈉溶液。
(3)創腔清理后,在創腔內涂布魏氏流膏(處方:松節油5.0g、碘仿3.0g、蓖麻油100.0g。碘仿可用其他抗菌藥代替);復方碘酊油膏(處方:松節油5.0g、碘酊1.0g,蓖麻油45.0g、魚肝油50.0g)或撒布脫腐生肌散(處方:枯礬10g冰片15g黃丹15g陳石灰30g煅石膏15g硃砂10g硫磺15g,共為細粉,密封備用)。如果創腔較深,可用引流條浸漬以上藥物后,進行引流。
(4)全身治療,對重創應注意全身治療。為了預防全身感染,可用抗生素、磺胺類藥或碳酸氫鈉療法進行全身治療。對化膿創的處理,開始每天一次,以后每兩天一次。
2.肉芽創的處理化膿性炎癥中后期,肉芽組織逐漸生成的創稱肉芽創。肉芽創的治療原則是:促進肉芽組織生長,保護肉芽組織,預防感染,加速上皮增生,防止肉芽贅生。
(1)清除創圍的膿汁和污物。
(2)清理創面用刺激性較弱的消毒液(0.05%洗必泰液,0.01%呋喃西林液,0.05%新潔爾滅液),小心沖洗,洗去附在肉芽上的膿汁。切記動作不可粗暴,不可刮削或擦拭肉芽面,以免損傷肉芽組織,影響肉芽增生和引發感染
(3)用藥促進肉芽增生可用魏氏流膏、復方碘酊油膏或生肌散(處方:輕粉10g乳香15g血蝎15g煅石膏30g冰片3g,流水時加龍骨、白芷等,不封口加雞內金,共研為粉敷之)。此期在促進肉芽增生的同時,可創緣涂布促進上皮增生的氧化鋅軟膏、水楊酸軟膏。在肉芽組織即將填滿創腔時,轉向以促進上皮組織增生為主的藥物,加速上皮組織生長。對肉芽創的處理不宜太頻繁,一般每兩天或三天處理一次。(四)愈合緩慢創的常規處理創傷愈合緩慢的原因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創腔清理不徹底,創腔內有較多壞死組織,自家凈化緩慢。另一方面創傷供血不足,缺乏肉芽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
(1)創腔自家凈化緩慢,要重新清理創腔,徹底清除壞死紐織,縮短自家凈化期,促進肉芽組織增生。
(2)創傷供血不足,要適當使用刺激劑,改善創傷局部的血液循環,使創傷的小動脈充血,保證營養物質的供應。臨床上常用創圍點狀燒烙法,促使局部動脈充血,效果良好。(五)長期不愈合創的處理長期不愈合創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創傷早期治療不合理,或忽視了治療,使創傷形成了瘺管,經常有少量膿液流出,看不到有愈合傾向,另一種是創腔內遺留有異物或死骨片,使創傷長期不能愈合。
1.形成瘺管的創傷處理(1)填塞硝酸銀棒、高錳酸鉀粉等腐蝕藥,破壞瘺管壁,激發肉芽組織增生。也可用手術法破壞瘺管壁,做成新鮮創。(2)燒烙根據創腔的大小,可用鐵絲或細鋼筋在火爐上燒紅,插入瘺管中燒烙,破壞瘺管壁,促進瘺管愈合。
2.創腔內遺留有異物或死骨片不愈合創的處理此類不愈合創的臨床表現為創口較小且外翻,長期流少量濃汁,應采用手術療法,除去異物或骨片。手術時,先用消毒液沖洗創腔內的濃汁,然后用藍色墨水加壓注入創腔,使墨水到達創底。用墨水將創壁染色,手術時便于找到異物或死骨片。染色后,用0.25%普魯卡因創腔周圍深層浸潤麻醉。最后沿染色途徑切開創口小心地逐步深入,直至創底,找到異物或死骨片后將其取出。創傷開放治療。一般7~10天可痊愈。十一、復習與思考題1)影響創傷愈合的因素有哪些?2)創傷治療的一般原則是什么?3)怎樣處理新鮮創?4)怎樣處理肉芽創?第二節、膿腫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生應掌握膿腫的病因、癥狀、診斷和防治措施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學生應學會分析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二、教學重點(一)知識重點膿腫的癥狀和防治措施。(二)能力重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三、教學難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四、案例劉四家飼養奶牛,半月前發現其中一頭牛的臀部有手掌大小的腫脹,觸壓疼痛.患部溫度升高。一周前腫脹部明顯隆起,腫脹面積縮小,觸壓有波動感。劉四請你給病牛治療。你認為病牛患的是什么病?怎樣治療?五、病因引起膿腫的化膿菌主要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還有鏈球菌、大腸桿菌和綠膿桿菌。化膿菌經傷口侵入組織,或通過血液、淋巴液轉移而至,引起局部急性化膿性炎癥'形成膿腫六、癥狀
1.淺層膿腫初期局部腫痛,增溫,尚未形成明顯的分界線。以后逐漸形成堅硬的分界線,中央向皮膚表面隆起,觸診有波動感。皮膚逐漸變薄,最后破潰,排出膿汁。
2.深部膿腫局部腫脹,增溫不明顯,也不易感到波動,但局部疼痛劇烈,全身癥狀明顯。七、診斷根據臨床癥狀和局部穿刺發現膿汁確診。八、治療措施以初期促進炎癥消散、吸收,防止膿腫形成;后期促進膿腫成熟,切開排膿為原則。
1.初期可用冷敷法局部冷敷用冷水袋或冰塊敷于患處,促進炎癥消散。或涂布復方醋酸鉛泥膏(處方:醋酸鉛100g明礬50g樟腦20g薄荷腦10g白陶土820g,加水做成泥糊)。藥物治療用0.25%~0.5%普魯卡因50~100mL,稀釋青霉素160萬~240萬IU,局部封閉。全身治療用青霉素240萬~320萬IU,魚腥草注射液30~40mL,一次肌肉注射。
2.當消散治療無效時,用局部熱敷療法或局部涂布刺激劑刺激劑用魚石脂軟膏、樟腦軟膏或中藥雄黃散,促進膿腫成熟。繼續應用全身治療。
3.當膿腫已經成熟時,及時切開排膿切開前,局部先剪毛消毒,然后在膿腫的最低處切開。如膿腔內壓力較大時,先用手術刀刺破一個小口,排除部分膿汁,降低膿腔內壓,防止一次切開時膿汁濺在術者身上。膿腫的切口要大,一般切口要占膿腫的1/3~1/2,防止創口愈合快,達不到徹底治愈。開始每天處理一次,以后2~3天處理一次。
4.深部膿腫,采用抽洗法即局部剪毛消毒后,用粗穿刺針頭刺入膿腔,先向膿腔內注入少量消毒液后,抽出膿汁。再向膿腔內注入消毒液,再向外抽,如此反復,直至抽出液清亮為止。開始每天處理一次,以后2~3天處理一次九、復習與思考題1)膿腫有哪些癥狀?2)怎樣治療膿腫?第三節、難產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生應掌握難產與難產救助有關的基本概念、難產的檢查、癥狀、難產救助及預防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學生應學會分析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二、教學重點(一)知識重點難產的檢查及救助。(二)能力重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三、教學難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四、案例宏興乳牛場一乳牛發生難產。檢查后為頭頸向左側彎曲,請你到場救助。你將怎樣在保證母子雙全的前提下把胎兒拉出。五、概述難產是最常見的牛羊產科疾病,往往由于得不到及時救助或救助方法不當,引起母子雙亡,給畜主造成重大損失。作為一個畜牧獸醫工作者,必須了解與難產有關的產科知識,學會正確的難產救助技術,才能更好地為發展畜牧業服務。(一)、與難產救助有關的基本概念
1.胎向指胎兒的方向,即胎兒體縱軸與母體縱軸的關系,包括縱胎向、橫胎向和豎胎向。縱胎向是指胎兒體縱軸與母體縱軸一致,即互相平行,為正常胎向。橫胎向是指胎兒橫臥于子宮內,胎兒體縱軸與母體縱軸垂直,為異常胎向。豎胎向是指胎兒體縱軸上下與母體縱軸垂直,為異常胎向。
2.胎位指胎兒的位置,即胎兒的背部與母體的背部或腹部的關系。包括上胎位、下胎位和側胎位。上胎位是胎兒伏臥在子宮內,背部在上,靠近母體的背部和薦部,為正常胎位。下胎位是胎兒仰臥在子官內,背部在下,靠近母體的腹部和恥骨,為異常胎位。側胎位是胎兒側臥在子宮內,背部側向母體的左腹壁或右腹壁,為異常胎位。
3.胎勢指胎兒的姿勢,即胎兒的各部分是伸直的或屈曲的。
4.前置指胎兒各部分與產道的關系,哪部分朝向產道就叫哪部分前置。
5.難產是由于母體或胎兒異常引起的胎兒不能順利通過產道的分娩性疾病。(二)、難產的檢查
1、詢問病史
(1)產期向畜主詢問病畜是否到了產期,判斷病畜屬于流產、早產或難產。
(2)胎次及年齡問清病畜是初產或經產,判斷母畜產道是否狹窄,或胎兒是否異常。
(3)分娩過程詢問什么時間出現陣縮,是否破水,有什么異常表現;是否經過別人處理,處理情況如何。
(4)患病史病畜是否發生過影響分娩的疾病。
2、母畜檢查
(1)對母畜進行全身檢查,特別要注意母畜的精神狀態和能否站立,判斷母畜是否能夠經受住復雜的手術,還要檢查薦坐韌帶后緣是否松弛,薦骨后端的活動性。檢查是否出現臨產癥狀。
(2)產道檢查檢查產道是否狹窄,子宮頸口開張情況,產道干濕。經人處理過的病畜還要檢查是否有損傷。
(3)產力檢查觀察陣縮和努責情況,判斷產力是否正常。
3、胎兒檢查檢查胎向、胎位和胎勢是否異常,胎兒大小,胎兒死活,胎兒進入產遭深淺,從而決定采用哪種方法救助。
4、術后檢查
(1)檢查是否還有胎兒,陰道、子宮頸和子宮有否損傷,以決定救助工作是否結束。
(2)術后對病畜要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以決定對病畜繼續采取什么治療措施。六、病因
1.母畜的因素包括產道狹窄、產力不足和營養狀況不良或母畜患有其他疾病。其中最主要的是產道狹窄和產力不足。
2.胎兒因素包括胎向、胎位、胎勢異常,胎兒過大,胎兒畸形,胎兒浮腫,胎兒腹水過多。七、癥狀
(l)產期已到,陰門腫脹松弛,薦坐韌帶松弛,乳房脹滿,從乳頭能夠擠出初乳。
(2)出現陣縮和努責,胎膜從陰門露出,露出胎兒口部和頭部,但不見雙蹄露出。或露出一腿不見另一腿露出。或露出兩條前腿,不見頭部露出,陰道檢查時頭沒進入產道,或只見母畜長時間努責,不見胎膜和胎兒任何部分露出。八、難產救助(一)難產救助的原則(1)力爭母子雙全,保全母畜以后的生育能力,防止手術感染。(2)救助手術應盡早施行,利用母畜體力尚好、產道潤滑、胎兒尚活的有利時機,盡快將胎兒拉出。(3)術前要進行周密檢查,根據具體情況制定正確的救助方案,切忌盲目手術。
(4)要發揮集體力量,進行合理分工,做到人人盡職盡責,使手術取得圓滿成功。(二)不同情況的難產救助
1.產力不足產力指將胎兒從子宮中排出的力量。產力由子宮肌的收縮力和腹壁肌肉的收縮力組成。產力不足一般用藥物治療,肌肉注射催產素,牛40~801U,羊5~101U。
2.骨盆腔狹窄施行剖腹產術或截胎手術。
3.子官頸狹窄或子宮頸口不開施行子宮頸切開手術或剖腹產手術。
4.胎向異常施行胎向矯正手術。橫胎向和豎胎向時,先用產科繩拴住胎兒頭部,再用產科挺抵住胎兒膝部,助手拉產科繩,將胎兒頭部向產道方向拉,術者用產科挺把胎兒的臀部向里推,將胎兒矯正后拉出。
5.胎位異常施行胎位矯正手術。對于下胎位和側胎位的胎兒,先將頭推回子宮中,把兩前肢從產道中拉出。在兩前肢間夾一根橫棍棒,用繩子將兩前肢和木棍棒拴牢。術者兩手握棍棒兩端,朝一個方向用力旋轉,胎位即能夠矯正,矯正后將胎兒拉出
6.胎勢異常胎勢異常的情況復雜,救助時視情況而定。總的原則是,先將胎兒露出部分推回子宮中,再對異常胎勢進行矯正,矯正后將胎兒拉出,不可在沒矯正胎勢前強行外拉。
(1)頭頸側彎如彎曲的程度不大,術者手握住唇部向產道拉即可把頭扳正。在活胎兒時.用拇、中兩指掐住眼眶,使胎兒反抗,有時胎兒會自動矯正。如彎曲的程度較大,先把胎兒往里推,使產道入口處騰出空間,再用手握住胎兒唇部把頭拉直。如用手拉直有困難時,可用繩子把頭拴住(圖6-2),用產科挺抵往胸前和對側前腿,術者向里推,助手拉住繩子往外拉即可矯正。如胎兒已死,可用產科鋸或絞斷器將頭頸截斷,先把軀干拉出,再把頭拉出。如果頭頸下彎,術者用手握住唇部,將頭向上抬,同時往里推,使產道入口處騰出空隙,然后用手握住唇部將頭抬起,如仍有困難,可用繩子拴住頭部,用產科挺抵住胸前和對側前肢。術者用產科挺往里推,助手拉住繩子往外拉,可將頭矯正。產科繩拴頭操作法見圖6-3。產科繩拴頭難度較大,術者一只手在子宮內操作,因受周圍環境條件限制,完成每一個動作都很費力。要求術者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操作時先把繩子在消毒液中浸濕,然后把繩子對折,繩子的兩端留在體外,折轉處握在術者手中(圖6-4)。術者緩慢將手臂伸入子宮,把繩子帶入子宮中。先摸到胎兒一側耳朵,緩慢地把繩子掛在耳后,再帶動繩子從胎兒腦后繞過,摸到另一側耳朵,把繩子掛到耳后。繩子在兩耳掛好后,術者把繩子的兩游離端握在手中。在頜下或口中把繩子的游離端并攏。指令助手把留在體外的繩子并攏在一起,朝一個方向捻轉。當術者感到手中的繩子已絞在一起,胎兒頜下繩子空隙能容下三個手指時,術者手握胎兒唇部,讓助手拉繩子,這樣就能很容易地將胎兒頭部拉直,進入產道中。圖6-2頭頸側彎用繩拉下頜圖6-3產科繩拉頭法圖6-4產科繩握法圖6-5腕部屈曲用手勾住蹄尖拉直腕部
(2)腕部前置助手將產科挺抵住胎兒胸部與異常前腿肩端之間向里推,術者用手握住蹄尖或系部向上抬(圖6-5)。或術者手握掌部向里外推,同時使蹄部向上抬,異常前腿即可被拉入產道。前腿被拉直后將胎兒拉出。如果用手拉有困難時,可用繩子拴住系部,用手握住掌部往里外側推,助手拉住繩子往外拉,即可把前腿拉直。
(3)肩部前置。助手用產科挺抵住胎兒胸前與對側前腿之間往里推。術者手握前臂部,向里推,同時向上抬,先矯正為腕部前置,再按腕部前置矯正。
(4)跗部前置。其矯正方法同腕部前置。
(5)坐骨前置。其矯正方法同肩部前置。九、難產的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要做到母畜適時初配,不可配種過早,避免因母畜發育不成熟,造成骨盆腔狹窄。妊娠期母畜多喂富含礦物質和維生素的飼料。
(2)妊娠母畜要進行適當運動和使役,使胎兒活力旺盛,提高母畜子宮肌的收縮力。
(3)進行臨產檢查當母畜出現臨產征兆時,及時對母畜和胎兒進行認真檢查,發現異常問題及時處理,防止難產的發生。十、復習與思考題1)難產有哪些臨床癥狀?2)難產的救助原則是什么?3)腕部前置怎樣救助?第四節、胎衣不下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生應掌握胎衣不下的病因、癥狀及治療措施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學生應學會分析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二、教學重點(一)知識重點胎衣不下的癥狀和防治措施。(二)能力重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三、教學難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四、案例永興奶牛場近兩年來,母牛產后不斷有胎衣不下病牛。經理聽別人說,胎衣不下不需治療,讓其自行分解。結果有幾頭牛經常從陰門流出膿性黏液。發情后屢配不孕。請你幫經理分析一下,他們所采取的措施是否正確,并制定一套防治方案。經理請你在下次胎衣不下時幫助治療.你將怎樣操作?五、病因
(1)產后子宮收縮無力,飼料單純,母畜體質衰弱,運動不足,羊水過多或分娩時間過長都能引起產后子宮收縮無力。
(2)絨毛膜與子官黏膜粘連妊娠期母畜慢性子宮內膜炎引起絨毛膜與子宮黏膜粘連。二、癥狀胎衣從陰門垂下,土紅色,可見到尿膜絨毛膜表面有叢狀的子體胎盤(圖6-6)。六、癥狀胎衣從陰門垂下,土紅色,可見到尿膜絨毛膜表面有叢狀的子體胎盤(圖6—6)。圖6-6牛胎衣不下七、防治措施
1)預防
(l)妊娠期母畜要喂給富含鈣質和維生素的飼料,適當運動和使役。
(2)產后讓母畜舔干仔畜身上的羊水,或灌服羊水。盡早讓仔畜吃到初乳或擠乳。
(3)靜脈注射氯化鈣,飲服益母草、當歸水都有預防胎衣不下的作用。
2)治療
1.胎衣剝離術胎衣剝離術是用人工將尿膜絨毛膜與子宮黏膜分離。用0.1%高錳酸鉀液消毒外陰與術者手臂,以左手拉緊外露的胎衣,右手沿胎膜表面伸人子宮。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胎膜,連續抖動或擠捏,將胎膜剝下。用同樣的方法,由近及遠逐步分離,直至胎膜完全剝離。注意左手要始終把胎膜拉緊,以利右手操作。胎衣剝離后用0.l%高錳酸鉀液沖洗子宮。待高錳酸鉀液排出后,向子宮內投入紅霉素300萬~600萬IU。
2.肌內注射催產素牛40~80IU.羊5~10IU。促進子宮肌收縮。
3.促進胎盤與母體分離子宮灌注5%~10%氯化鈉溶液2500--3000mL,促進胎盤與母體分離。
4.內服中藥黨參靈脂湯黨參90g靈脂30g生蒲黃30g當歸100g川芎30g益母草40g黃芪50g,煎汁候溫加紅糖50g,一次灌服。八、復習與思考題1)怎樣防治胎衣不下?2)胎衣剝離術怎樣操作?第五節、陰道脫與子宮脫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生應掌握陰道脫與子宮脫的病因、癥狀及防治措施知識。
〈二〉、能力目標學生應學會分析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二、教學重點(一)知識重點子宮脫與陰道脫的癥狀和防治措施。(二)能力重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三、教學難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四、案例致富養牛場一母牛發生難產,通過救助胎兒已經產出。30分鐘后,母牛一陣強力努責,子宮脫出到陰門外。畜主請你治療,你將如何把脫出的子宮整復。五、病因
(1)母畜衰老,體質瘦弱或運動不足。
(2)分娩時難產,強烈努責,腹壓增大或助產時強力拉出胎兒,常常發生陰道或子宮脫出。六、癥狀
(1)子宮脫,可見球狀物或囊狀物從陰門突出來。脫出物上有許多暗紅色的斑紋,牛呈圓形或橢圓形,綿羊呈淺杯狀,山羊呈圓盤狀。子宮角末端向內凹陷(圈6-7)。
(2)病畜頻頻努責,拱背,疼痛不安。排尿障礙。
(3)陰道脫,可見子宮頸口緊閉,脫出物黏膜光滑。
(4)脫出時間過久則發生水腫和壞死。圖6-7牛子宮脫七、防治措施
1)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給予營養充足的飼料,適當運動和使役。
(2)在牛羊發生難產時,要盡早進行救助,減少努責,降低腹壓。
2)治療用子宮或陰道整復手術進行整復。
(1)將病畜作前低后高保定,使腹腔器官前移,降低腹腔后部壓力。
(2)對脫出的子宮和母畜后軀用消毒液徹底清洗,除去沾在子宮上的污物。如子宮有損傷,要進行適當處理,如胎衣尚未分離,先剝離胎衣。
(3)助手用一清潔布或厚塑料薄膜,將子宮高高抬起,或將布或塑料薄膜放在簸箕內,把子宮托起抬高。圖6-8陰門園枕縫合
(4)術者手戴消毒線手套,握住拳頭。將拳頭抵于子官角末端的凹陷處,挺直手臂,用全身的力量將子官角翻回腹腔內。整復后術者手臂不可立即抽出,在子宮內停留3~5分鐘,待子宮的溫度恢復到接近體溫時,把手臂抽出。在整復的過程中,如果病畜強力努責,可以暫時停止整復,待病畜不努責時,快速整復。
(5)陰道脫與子宮脫的整復方法相同,但比子宮脫的整復容易得多。
(6)子宮脫或陰道脫整復后,為防止再被脫出,可進行陰門圓枕縫合。3~5日后拆除縫合
(7)子宮脫整復后,最好進行一次直腸檢查,看是否有套疊現象,如有套疊現象,要進行處理。
(8)在整復非常困難時,可行子宮切除手術。九、復習與思考題1)陰道脫和子宮脫的病是什么?2)陰道脫和子宮脫的癥狀有哪些?3)怎樣防治陰道脫和子宮脫?第六節、產后癱瘓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生應掌握產后癱瘓的病因、癥狀及防治措施的知識。
〈二〉、能力目標學生應學會分析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二、教學重點(一)知識重點產后癱瘓的癥狀和防治措施。(二)能力重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三、教學難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四、案例前進乳牛場一乳牛前天晚上分娩,今天早晨突然發病。病牛表現為臥地不起,精神委頓,反應降低,全身抽搐,食欲廢絕,瞳孔散大,體溫37℃,頭頸彎曲呈“S”狀,四肢發涼。請你診斷該牛得的是什么病,并制定一套防治方案,同時參加治療。五、病因本病主要原因為產后血鈣濃度劇烈下降所致。血鈣降低的原因一般認為是因產后母畜開始泌乳,大量鈣質進入乳汁中。從消化管吸收的鈣和骨骼中貯存的鈣重新進入血液的總和遠遠低于血鈣進入乳汁中的數量,血鈣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母畜發病。六、癥狀
(1)產后1~2天內發病。輕者,精神沉郁,食欲減退,體溫正常或稍低,能夠勉強站立,但后肢發軟,走路不穩。(2)重癥者臥地不起,精神不振,反應遲鈍,全身抽搐,食欲廢絕,反芻停止,瞳孔散大。乳牛頭頸呈“S”狀彎曲,頭抵于胸部,四肢發涼(圖6-9、圖6-10)。圖6-9牛產后癱瘓姿勢圖6-10牛產后癱瘓頭呈“S”狀彎曲七、診斷(1)根據臨床癥狀可作出診斷。(2)實驗室檢查,血鈣濃度在8%以下,甚至降至2%~5%。
(3)鑒別診斷本病在臨床上需與酮血癥和產前截癱相區別。酮血癥初期病畜興奮,乳汁及呼出氣體有水果香味,向乳房打氣送風無反應。產前截癱精神和食欲正常。八、防治措施
1)預防
(1)加強飼養管理,在母牛干奶期,從產前兩周開始,飼喂含低鈣高磷的飼料,減少從日糧中攝人的鈣量,是預防生產癱瘓的有效方法,這樣可以激活甲狀旁腺機能,促進甲狀旁腺索的分泌,從而提高鈣的吸收和動用鈣的能力。分娩后立即減少富含蛋白質的飼料,促進母牛消化機能。將攝入的鈣量增加到每頭每天125g以上。
(2)分娩后立即一次肌注10mg雙氧速變固醇。產前5天肌注維生素A+維生素D21000萬IU單位。
(3)產前4周到產后1周,每天喂30g氧化鎂,可以防止困血鈣降低發生抽搐。
2)治療
(l)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500mL,每天一次,連用3天。
(2)靜脈注射5%~10%的氯化鈣80~100mL,每天一次,連用3天。
(3)乳房送風用乳房送風器向乳房內打氣。要注意對乳導管嚴格消毒,在送風器的金屬筒放入干燥棉花過濾空氣。向乳房打氣前先向乳房內注入青霉素120萬IU,鏈霉素0.25g。打氣時四個乳區均應打滿空氣。乳房皮膚緊張、乳腺基部邊緣清楚、輕敲乳房呈鼓音時,表明打氣適度。打氣量要掌握適中,過少不發生作用,過多則損害腺泡。打氣后用紗布條將乳頭輕輕扎住,待病牛起立1小時后,將紗布拆除。九、復習與思考題1)產后癱瘓有哪些癥狀?2)怎樣鑒別產后癱瘓、酮血癥和截癱?3)怎樣防治產后癱瘓?第七節、子宮內膜炎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學生應掌握子宮內膜炎的病因、癥狀、診斷及防治措施。
〈二〉、能力目標學生應學會分析案例、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方案。二、教學重點(一)知識重點子宮內膜炎的癥狀和防治措施。(二)能力重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三、教學難點案例分析和防治方案制定。四、案例陽光乳牛場的牛群中有5頭奶牛經常從陰門中流出膿性物質,發情不正常,屢配不孕。直腸檢查一側子宮角增大、堅硬。請你幫助陽光乳牛場診斷這5頭牛得的是什么病,并制定一套防治方案。五、病因
(1)在配種、分娩及難產助產時消毒不嚴,引起鏈球菌、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及腐敗菌感染。
(2)繼發于其他生殖器官炎癥和某些傳染病,如陰道炎、子官炎、子宮脫、胎衣不下和布氏桿菌病等。六、癥狀
1.急性子官內膜炎全身癥狀明顯,體溫升高,食欲減退。拱背、努責,常呈排尿姿勢。從陰門排出白色渾濁的絮狀物和膿性分泌物,發情時排出量增多。直腸檢查一側或兩側子宮角增大,疼痛。如形成子宮蓄膿,直腸檢查子宮角有波動感。
2.慢性子宮內膜炎全身癥狀不明顯,發情不正常,屢配不孕。發情時或臥地時從陰門流出渾濁含絮狀物的膿性分泌物。子宮頸口腫脹、潰瘍或增生,子宮頸口閉合不全。直腸檢查一側或兩側子宮角增大,硬固或有波動感。七、診斷根據臨床癥狀和直腸檢查可以作出診斷。八、防治措施
1)預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