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生物第一單元作業設計_第1頁
人教版七上生物第一單元作業設計_第2頁
人教版七上生物第一單元作業設計_第3頁
人教版七上生物第一單元作業設計_第4頁
人教版七上生物第一單元作業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基本信息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單元名稱生物學七年級第一學期人教版生物和生物圈單元組織方式自然單元課時信息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1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生物的特征2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二節第一課時調查周邊環境中的生物3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二節第二課時調查校園的生物種類4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生物與環境的關系5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一節第二課時探究:光影響鼠婦的分布6第一單元第二章第二節第一課時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7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二節第二課時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8第一單元第一章第三節第一課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一)課標要求本單元包含《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兩個主題●科學探究既需要觀察和實驗,又需要對證據、數據等進行分析和判●科學探究需要利用多種方式呈現證據、數據,如采用文字、圖表等2、發展科學探究能力科學探究能力基本要求提出問題嘗試從日常生活、生產實際或學習中發現與生物學相關作出假設制訂計劃選出對照實驗。實施計劃嘗試評價證據、數據的可靠性。得出結論描述現象。交流探究過程和結論。●生物與環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一個生態系統包括一定區域的所有的植物、動物、微生物以及非●生產者通過光合作用把太陽能(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然后通過食物鏈(網)傳給消費者、分解者,在這個過程中進行著物質循環和能量1、生物的生存依賴一定的環境具體內容活動要求向學生提供某些生物的區域分布資料,討論溫度、水、空氣、光等因素對生物生活的通過室外觀察和室內實驗,探究影響鼠婦舉例說明生物和生物之間在學校生物園或附近的小池塘、農田等環 有密切的聯系。境中調查生物之間的關系。2、生物與環境組成生態系統具體內容活動要求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闡明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收集和交流超過調節能力而使生態系3、生物圈是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園具體內容活動要求討論和分析生物圈中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食物鏈和食物網以及組成能量流動、物質循環的情況。確立保護生物圈的意識讓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調查、收集生物圈的相關資料,模擬召開“國際保護生物圈”研討會,結合本地實際討論如何保護生物圈。生物超對分界作出反應生物船生長和繁生物對環境的影了解生物圈認識生物本單元共分兩章。第一章“認識生物”,讓學生通過觀察和調查,了解生物有哪些區別于非生物的特征,知道什么是生物,身邊有哪些生物,這些生物都生活在什么樣的環境中。第二章“了解生物圈”,引導學生通(三)學情分析一、基礎作業(必做題)物現象(將對應的數字填在表格空白處)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早秋驚葉落,飄零似客心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3)乘坐地鐵出行時都要經過X光安檢,工作人員如何判斷行李中是否攜將大蒜(或其他生物如黃豆、綠豆等)剝皮2.時間要求:15分鐘參考答案或提示:一、基礎作業(1)②,④,③,①,⑥,⑤。(2)在出反應等生物特征做出判斷。(3)看所攜帶的物體中是否具有生物的基本特征。二、實踐活動:本單元內容結束時,大家分享自己種植的大蒜(或本課時是學生進入中學第一節生物課,從作業中讓學生意識到我們生活中處處蘊含了生物學知識,學有所用,同時也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也讓學生理解了生物的基本特征。實踐作業是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生命的現象,通過記錄學了深入去觀察,為學習生物學奠定基礎。基礎作業(必做題)(1)某班在調查校園植物種類,4個調查小組分別調查了校園的4個區域,各組統計植物種類如下表。該校園植物種類是()A.(取大值)10種B.(求和)36種C.10種≤校園植物≤36種植物種類(種)989(2)下列調查屬于抽樣調查的是()A.對新入學的七年級新生進行視力檢查B.對某工廠某一批次生產的口罩進行質量檢測C.對學校教師進行一年一度的身體檢查D.疫情期間對師生體溫實施晨午檢(3)下面是一張調查表,據表回答問題。時間2021年9月13日地點校園天氣晴調查人小王AC水綿、浮萍、睡蓮D桃樹、樟樹、桂花樹、楊樹、柳樹、茶樹、雞爪槭、萬年青、小葉女貞BE草金魚、水蚤、田螺、泥鰍F蚯蚓、鼠婦、黃鼠狼、野貓G鴿子、蜻蜓、蒼蠅、灰喜鵲、八哥2.時間要求:10分鐘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課時主要的內容是調查的方法和生物的分類,而調查方法中抽樣調查學生不熟悉,作業來加深理解。生物的分類為下一課時實踐調查活動實踐活動(任選其一完成)(1)校園生物調查時,有沒有你不認識的生物?在教師的幫助下查找資料,(2)調查我們學校附近天堂湖公園的水生植物,設計一個調查表,了解該公園有哪些水生植物。并嘗試對這些水生植物進行分類。2.時間要求:30分鐘(1)根據調查時記錄下來的特征在圖書館或上網查資料(可以邀請老師一起參與),也可以借助專門的APP去拍照識別。(2)自形組織6-8人一組,提前設計好調查表。注意安全。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根據學生的意愿去選擇,目的都是讓學生認識我們身邊的生物,進一步了解生物為下一章學習做準備。作業第(2)題還能讓學生認識我們本基礎作業(必做題)A.合作關系B.競爭關系C.寄生關系D.捕食關系(2)經過我們國家人民的幾十年努力,在21世紀初,毛烏素沙漠的6000萬畝沙漠,終于長出了綠色的植物。這體現了()A.生物影響環境B.環境影響生物C.生物適應環境D.環境適應生物(3)水蜘蛛又叫銀蜘蛛,生活在水下用蛛絲和植物材料營造的喇叭形巢內,巢內充滿了由體毛帶入水中的氣泡,以捕食水面的小動物為生。這體現了生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A.生物能適應環境B.生物能影響環境C.環境能影響生物D.環境能適應生物2.時間要求:10分鐘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一、基礎作業(必做題)取AB兩個塑料水槽,其中A水槽里裝進1000毫升室溫(25℃左右)清水,B水槽里倒入1000毫升左右36~38℃的清水,在兩只水槽中各放入5條鮮活的泥鰍,觀察兩個水槽中泥鰍的活潑情況。該實驗探究的是()A.氣溫對泥鰍生活的影響B.水溫對泥鰍生活的影響C.水分對泥鰍生活的影響D.氧氣對泥鰍生活的影響二、實踐活動(必做題)還有哪些因素對鼠婦(或其它生物)的生活有影響?選擇一個你感興趣2.時間要求:15分鐘一、基礎作業B二、實踐活動利用我們課堂上探究的鼠婦(或其他生物)在課外繼續探究其他因素對它的影響,注意控制變量,設計對照組。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作業一讓學生學會找變量。作業二培養學生獨立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再一次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加深理解并學會控制實驗變量,學會設計對照實驗,進一步理解生物與環境的密切關系。一、基礎作業(必做題)D.陽光、空氣和水與生態系統有密切的關系,但不屬于生態系統組成二、拓展作業(選做題)某校生物實踐活動小組的同學們在對某個生態系統調查后,根據所學生物學知識繪制了右圖所示的生態系統結構示意圖。根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甲甲(1)生態系統都是由和非生物環境組成的。圖中甲包括空氣、溫度、土壤、和等非生物因素。(2)圖中的生產者可通過作用制造有機物,為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生物(3)圖中的乙是,它能夠分解動植物的尸體,使生態系統中的有機物變為返回無機環境中,供綠色植物再利用。2.時間要求:10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一、基礎作業(1)A(2)A(3)B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基礎作業是針對全體同學,盡量結合實際,加深理解生態系統及組成。拓展作業是針對學有余力的或有興趣的同學,通過識圖來作答。識圖的過程讓學生體會到生態系統的各部分組成一個統一的整體。第七課時1.作業內容一、基礎作業(必做題)(1)某生態系統中甲、乙、丙、丁4種生物之間存在著捕食關系,經檢測這4種生物體殘留某種有機農藥的情況如下表所示,那么最可能的食物鏈構成是()生物體甲乙丙丁有機農藥濃度7(2)下列對圖1-2-12所示某校園生態系統部分結構的描述,正確的是()圖1-2-12A.圖中有3條食物鏈B.食物鏈為光植物蟲鳥C.箭頭表示物質和能量是可以循環的D.綠色植物屬于生產者D放在黑暗處)()(4)下列哪種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最強()A,呼倫貝爾大草原B.青海湖C.人工蔬菜大棚D.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二、拓展作業(選做題)2019年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北京舉行。總面積約60公頃的自然生態展示行了修復。在原來樹林的基礎上補植了上萬株了棲息繁殖地。除此之外,展示區內還有一個總面積約為5公頃的濕地。在濕地內,種植了苦草、黑藻等沉水植物。通過濕地內的水生游媯水河和再生水廠的自來水進行凈化,清水流入園區湖。世園會使用再生水作為唯一景觀用水,利用食藻蟲吞最后水體中的魚、蝦、螺及貝等動物可被捕撈上樣做是因為生態系統的結構越復雜,其自動調節能力越,但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具有。這個例子體現了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 2.時間要求:15分鐘參考答案:一、基礎作業(1)B(2)D(3)C二、拓展作業(1)生態系統(2)強一定的限度生物能影響環境(3)黑藻→食藻蟲→魚(4)食物鏈(5)生產者分解者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基礎作業針對全體同學,分析表格和識圖,應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拓展作業針對學有余力或有興趣的同學,資料是前沿的科學,拓寬學生的視野。分析資料,從資料中獲取信息,結合已學的知識作答。第八課時一、基礎作業(必做題)(1)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共有一個家,這個家就是()C.巖石圈D.生物圈(2)從太空遙望地球,地球美麗圖案中的藍色、綠色和白色部分分別是()A.水圈、巖石圈、大氣圈B.水圈、大氣圈C.巖石圈、水圈、大氣圈D.大氣圈、巖石圈、水圈(3)下列關于生物圈保護的敘述,正確的是()A.為了更好地保護生物圈,必須禁止開發和利用一切野生資源B.生物圈是我們生活的唯一家園,必須科學合理地開發和利用生物資源C.生物圈有一定調節能力,人類的活動能加速生物圈的物質循環,起更好的保D.生物圈Ⅱ號的實驗說明人類有能力建造一個適宜人類生活的新生物圈(4)“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描述的生態系統是()。A.森林生態系統B.淡水生態系統C.草原生態系統D.農田生態系統(5)“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下列甲~丁四項事實中,支持這一觀點的共甲:20世紀70年代,在南極的企鵝等動物體內檢測到DDTA一項B.兩項C.三項D.四項二、拓展作業(選做題)②農村耕田——農田生態系統;③牯牛降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④平天湖——淡水生態系統;⑤學校邊濕地生態公園——濕地生態系統。請回答下列問題:(1)上述生態系統中,自我調節能力最強的是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肺”之稱的是生態系統,有“地球之腎”之稱的是生態系統。(2)農田生態系統中的一條食物鏈為:水稻→蝗蟲→青蛙→蛇,若該生態系統存在有毒物質,則該食物鏈中,有毒物質含量最高的生物是o(3)城市生態系統和農田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較。因為在這些生態系統中,人類起主導作用,生物種類較02.時間要求:15分鐘3.評價設計:參考答案:一、基礎作業(1)D(2)D(3)B(4)C(5)C二、拓展作業(1)森林森林濕地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基礎作業針對全體同學,圍繞本課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生物圈的范圍,保護生物圈的意識,不同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內容而設計。拓展作業結合本地生態系統的種類,讓學生關注本地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內容1、請把下列生命現象的序號填在反映的生物特征的橫線上。①大棚蔬菜需要施肥灌溉②蠶卵孵化成蠶寶寶,長大又產卵③藍鯨每隔一段時間就要浮到水面上換氣④麻雀育雛期吃掉大量害蟲⑤狗看見有人檢石頭會逃跑⑥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⑦種瓜得瓜,種豆得豆⑧人喝多了水尿多(2)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3)生物能進行呼吸:(4)生物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6)生物具有遺傳和變異的特性:2、在“調查公園內的生物”活動中,下列做法正確的是()A.甲發現了一只老鼠,既害怕又覺得惡心,就沒有記錄B.乙發現幾株未見過的小花,將它們拔起來,準備帶回學校問老師C.丙的調查記錄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學記錄中都沒有,便將它刪去D.丁撥開草叢,一只蚱蜢跳了出來蹦到公園柵欄外,于是將它記錄下來3、下列有關生物與環境的敘述錯誤的是()A.沙漠上到處是不毛之地,只有靠近水源的地方出現綠洲,這說明水分對植物的分布有影響B.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在影響和改變C.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生態因素D.影響生物生活的生態因素只有陽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到了鷺、黑水雞等多種野生禽鳥在此棲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上述植物和動物就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生B.鳳眼蓮、蘆葦、菖蒲等綠色植物是濕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C.鷺、黑水雞在湖中捕食,是濕地生態系統中的消費者A.作出假設需根據已有知識和經驗來進行,是對所探究問題的一種可能的解釋B.實驗測得的數據往往存在誤差,需設置重復組以排除偶然因素的影響C.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要首先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結果D.對照實驗的目的是通過對比實驗結果,找到想要研究的因素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