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關系式法
所謂關系式法,就是根據化學概念、物質組成、化學反應方程式中有關物質的
有關數量之間的關系,建立起已知和未知之間的關系式,然后根據關系式進行
計算。利用關系式的解題,可使運算過程大為簡化。
其中包括守恒法。所謂“守恒”就是以化學反應過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關系如質
量守恒、元素守恒、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等。運用守恒法解題可避免在紛
紜復雜的解題背景中尋找關系式,提高解題的準確度。
例1:有一在空氣中放置了一段時間的KOH固體,經分析測知其含水2.8%、
含K2CO337.3%取1g該樣品投入25mL2mol/L的鹽酸中后,多余的鹽酸用
I.Omol/LKOH溶液30.8mL恰好完全中和,蒸發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到固體的
質量為多少?
【解析】本題化學反應復雜,數字處理煩瑣,所發生的化學反應:KOH+HCI
=KCI+H20K2CO3+2HCI=2KCI+H2O+CO2t
若根據反應通過所給出的量計算非常繁瑣。
但若根據CI—守恒,便可以看出:蒸發溶液所得KCI固體中的CI—,全部來
自鹽酸中的CI-,即:生成的n(KCI)=n(HCI)=0.025Lx2mol/L
m(KCI)=0.025Lx2mol/Lx74.5g/mol=3.725g
例2:將純鐵絲5.21g溶于過量稀鹽酸中,在加熱條件下,用2.53gKNO3去
氧化溶液中Fe2+,待反應后剩余的Fe2+離子尚需12mL0.3mol/LKMnO4溶
液才能完全氧化,則KN03被還原后的產物為()
A、N2
B、NO
C、NO2
D、NH4NO3
【解析】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的總數相等,Fe2+變為Fe3+
失去電子的總數等于N03—和MnO4一得電子的總數
設n為KN03的還原產物中N的化合價,則
(5.21g-56g/moL)x(3—2)=0.012Lx0.3mol/Lx(7-2)+(2.53g-101g/mol)x(5
-n)解得n=3故KNO3的還原產物為NO。
答案:B
2.方程或方程組法
根據質量守恒和比例關系,依據題設條件設立未知數,列方程或方程組求解,
是化學計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題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計算技能。
例題3:有某堿金屬M及其相應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g,跟足量水充分反應
后,小心地將溶液蒸干,得到14g無水晶體。該堿金屬M可能是()
A.鋰B.鈉
C.鉀D.鋤
(鋰、鈉、鉀、鋤的原子量分別為:6.94、23、39、85.47)
【解析】設M的原子量為x
zK+172k+162(K+17)
s&+I7)g皿(x+17)
10—10
由超胤況皿>14)小的
解得42.5>x>14.5
分析所給鋰、鈉、鉀、鋤的原子量,推斷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是B、Co
3.守恒法
化學方程式既然能夠表示出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物質的量、質量、氣體體積之
間的數量關系,那么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學反應前后原子個數、電荷數、得失電
子數、總質量等都是守恒的。巧用守恒規律,常能簡化解題步驟、準確快速將
題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題4:將5.21g純鐵粉溶于適量稀H2s04中,加熱條件下,用2.53gKN03
氧化Fe2+,充分反應后還需0.009molCI2才能完全氧化Fe2+,貝ijKN03的
還原產物氮元素的化合價為—o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應填:+2。(得失電子守恒)
4.差量法
找出化學反應前后某種差量和造成這種差量的實質及其關系,列出比例式求解
的方法,即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質量差、氣體體積差、壓強差等。
差量法的實質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巧用。它最大的優點是:只要找出差量,
就可求出各反應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5:將質量為ml的NaHC03固體加熱分解一段時間后,測得剩余固體的質
量為m2o
(1)未分解的NaHC03的質量為o
(2)生成的Na2CO3的質量為。
(3)當剩余的固體的質量為,可以斷定NaHC03已完全分解。
【解析】固體加熱減輕的質量為(m「irt)
2NaHC0產NazCCh+lLO+CO二T質量減量
2X8410618+44
84(m1-in-53(mi-叱)
3131(mi-irt)
34加:一53加:
未分解的NaHCCh的質量為31
53(加:一加:)
生成的Na:CCh的質量為31
NaHCOs完全分解則剩余固體質量為贊<-?.高考瞪
5.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混合問題的一種常見的有效方法。
平均值法規律:混合物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元素的質量分數、平均相對原子
質量、生成的某指定物質的量總是介于組份的相應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間。
解題方法:解題時首先計算平均分子式或平均相對原子質量,再用十字交叉法
計算出各成分的物質的量之比。
例題6:酸反應產生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為11.2L,則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
屬是()
A.鋅B.鐵
C.鋁D.鎂
【解析】各金屬跟鹽酸反應的關系式分別為:
Zn—H2?Fe—H2?
2AI—3H2fMg—H2T
若單獨跟足量鹽酸反應,生成11.2LH2(標準狀況)需各金屬質量分別為:
Zn:32.5g;Fe:28g;Al:9g;Mg:12g。其中只有鋁的質量小于10g,其
余均大于10g,說明必含有的金屬是鋁。應選C。
6.極值法
巧用數學極限知識進行化學計算的方法,即為極值法。
例題8、4個同學同時分析一個由KCI和KBr組成的混合物,他們各取2.00
克樣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夠HNO3后再加入適量AgNO3溶液,待沉淀完全
后過濾得到干燥的鹵化銀沉淀的質量如下列四個選項所示,其中數據合理的是
()
A.3.06gB.3.36g
C.3.66gD.3.96
【解析】本題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I和KBr,可以有無限多種組成方
式,則求出的數據也有多種可能性,要驗證數據是否合理,必須將四個選項代
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當于要做四題的計算題,所花時間非常多。使用極限
法,設2.00克全部為KCI,根據KCI-AgCL每74.5克KCI可生成143.5克
AgCI,則可得沉淀為(2.00/74.5)*143.5=3.852克,為最大值,同樣可求得當
混合物全部為KBr時,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淀188克,所以應得沉淀為
(2.00/119)*188=3.160克,為最小值,則介于兩者之間的數值就符合要求,故
只能選B和Co
7.討論法
討論法是一種發現思維的方法。解計算題時,若題設條件充分,則可直接計算
求解;若題設條件不充分,則需采用討論的方法,計算加推理,將題解出。
例題9:在30mL量筒中充滿NO2和02的混合氣體,倒立于水中使氣體充
分反應,最后剩余5mL氣體,求原混合氣中氧氣的體積是多少毫升?
【解析】最后5mL氣體可能是02,也可能是N0,此題需用討論法解析。
解法(一)最后剩余5mL氣體可能是02;也可能是NO,若是NO,則說明
N02過量15mLo
設30mL原混合氣中含N02、02的體積分別為x、y
4NO2+O2+2H2O=4HNO3
產”30f
(1)若。過量」I〈將in
4[y-^K=59=1。
fx+y=30f
(2)?NO,a*.4yyx-4y_s壽(二
[3一,?>高考化學
原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可能是10mL或3mL。
解法(二):設原混合氣中氧氣的體積為y(mL)
(1)設02過量:根據4NO2+O2+2H2O=4HNO3,貝!J02得電子數等于N02
失電子數。(y-5)x4=(30-y)x1解得y=io(mL)
(2)若NO2過量:4NO2+O2+2H2O=4HNO34yy
3NO2+H2O=2HNO3+NO
因為在全部(30-y)mLNO2中,有5mLNO2得電子轉變為NO,其余(30-y-5)
mLNO2都失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養生房轉讓合同樣本
- 倉庫物資轉讓合同樣本
- 公司領導合同樣本
- 企業變更勞動合同樣本
- 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實踐計劃
- 企業影視廣告代理合同標準文本
- 保障房轉租合同樣本
- 農場經營代養合同樣本
- 第20講 生物的遺傳與變異 2025年會考生物學專題練習(含答案)
- 住房質押合同標準文本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地產租賃合同模板:詳細條款與風險防范指南3篇
- 上海外服筆試題目
- 《伯努利方程》課件
- 2025年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講座課件
- 品管圈PDCA案例-提高成人術后疼痛評估與護理規范率醫院品質管理成果匯報
- 斜頸康復治療
- 體育賽事突發事件輿情應對預案
- D打印用紡織品考核試卷
- 24年10月自考14237手機媒體概論試題及答案
- 3.養老機構老年人保護性約束服務規范(征求意見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