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蘇版地理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三 第一講 大氣的熱力作用與水平運動_第1頁
2023江蘇版地理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三 第一講 大氣的熱力作用與水平運動_第2頁
2023江蘇版地理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三 第一講 大氣的熱力作用與水平運動_第3頁
2023江蘇版地理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三 第一講 大氣的熱力作用與水平運動_第4頁
2023江蘇版地理高考第二輪復習-專題三 第一講 大氣的熱力作用與水平運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江蘇版地理高考第二輪復習

專題三地球上的大氣

第一講大氣的熱力作用與水平運動

高頻考點

考點一大氣的組成與垂直分層

限時10分鐘,正答率:/4。

基礎

(2021南通期中,4—5)大氣是地球自然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球自然環境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據

此完成下面兩題。

1.氣溫變化和風、霜、雨、雪等天氣過程發生在()

A.平流層B.對流層

C.高層大氣D.電離層

答案B

2.大氣圈是自然界最活躍的組成部分。在不同的大氣分層中,演繹著各種自然現象。在下列各組大氣

垂直分層中,總體而言,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上升的一組是()

A.對流層、電離層

B.平流層、電離層

C.平流層、中間層

D.對流層

答案B

提升

(20205?3原創題)下圖為塔克拉瑪干沙漠2010年9月―2011年8月流沙前緣近地面0.5m和2.0m

高度之間逆溫逆濕特征(注:逆濕就是下濕上干的現象。溫度差為2.0m高處的溫度與0.5m高處的溫

度的差值,濕度差為2.0m高處的相對濕度與0.5m高處的相對濕度的差值)。讀圖回答下面兩題。

9101112I2345678月份

—溫度差----濕度差

3.在流沙前緣,逆溫逆濕現象最明顯的季節為()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答案D

4.流沙前緣的逆溫逆濕現象會()

A.改善土壤墻情

B.加劇流沙擴展

C.增加區域降水

D.加劇風力侵蝕

答案A

考點二大氣受熱過程

限時20分鐘,正答率:/10o

基礎

(2020浙江7月選考,10,2分)氧化亞氮(NQ在百年尺度內的增溫效應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農

田是氧化亞氮的第一大排放源。完成下題。

1.氧化亞氮具有增溫效應,主要是因為()

A.大氣輻射總量增加

B.大氣吸收作用增強

C.地面輻射總量增加

D.地面反射作用增強

答案B

(2019江蘇單科,20,3分)2019年1月某日三峽庫區出現云海日出奇觀,圖I為某記者拍攝的照片。圖

II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雙選)

2.受云海影響,三峽庫區大氣受熱過程對應于圖II中()

A.①增大B.②增大

C.③減小D.④減小

答案BC

提升

(2022南通一模,8-9)天山南坡某大型冰川消融區表層有大量深灰色冰磺物。研究發現,該地因熱力作

用,風向全年都具有日變化特征,分別在北京時間11:00和23:00左右發生明顯轉變。下面為“該地某

氣象站點位置示意圖”,和“該站點某年日均地溫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3.該氣象站點測得太陽輻射量月均最高值出現在5月,可推測5月較7月(

A.大氣削弱量少

B.地面輻射量大

C.大氣逆輻射強

D.平均氣溫值高

答案A

4.這年9月初,該處地溫明顯下降,其原因最可能是()

A.太陽高度減小

B.冰雪融水下滲

C.日照時間縮短

D.降雪天氣影響

答案1)

(2020課標II,6-8,12分)對我國甘肅某綠洲觀測發現,在天氣穩定的狀態下,會季節性出現綠洲地表

溫度全天低于周邊沙漠的現象。下圖呈現該綠洲和附近沙漠某時段內地表溫度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

三題。

5.圖示觀測時段內()

A.正午綠洲和沙漠長波輻射差值最大

B.傍晚綠洲降溫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綠洲和沙漠降溫速率接近

D.上午綠洲長波輻射強于沙漠

答案C

6.導致綠洲夜間地表溫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綠洲()

①白天溫度低

②蒸發(騰)多

③空氣濕度大

④大氣逆輻射強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A

7.這種現象最可能發生在()

A.廣2月B.4~5月

C.7~8月D.10~11月

答案C

挑戰

(2022南京、鹽城二模,6—8)研究發現,部分南極地區已經被綠藻覆蓋,甚至在太空中都能看到成片的

綠色。據估計,南極地區的綠藻面積在夏季可達到L9平方千米,其中6296的綠藻暴發點分布在南極大

陸周圍的小島上。下圖為南極地區綠藻暴發點分布圖,據此回答卜囿二題。

8.推測影響南極地區綠藻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A.光照和土壤B.巖石和地形

C.氣溫和液態水D.風力和液態水

答案c

9.綠藻對南極地區氣溫升降的影響,目前尚不確定。立汗“不確定”的原因說法正確的是()

①綠藻生長可減少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

②綠藻生長可增加大氣對地面輻射的吸收

③綠藻可使白天氣溫更高,夜間氣溫更低

④綠藻可以減少地表對太陽輻射的反射

A.①④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A

10.近年來,圖示南極半島地區氣溫持續升高可能會導致()

A.綠藻暴發點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分布面積減少

B.綠藻暴發點的數量先減少后增多,分布面積增加

C.綠藻暴發點的數量先增多后減少,分布面積增加

D.綠藻暴發點的數量先減少后增多,分布面積減少

答案C

考點三熱力環流與風

限時35分鐘,正答率:/15。

基礎

(2021連云港期中,9—10)“白天晴朗,夜里下雨”是拉薩夏季獨特的天氣現象。下圖為拉薩城區分布

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答案A

2.有利于拉薩夜雨形成的條件是()

A.白天太陽輻射強,水分蒸發多

B.夜晚多云,大氣逆輻射強

C.夜晚地面輻射強,出現逆溫

D.河谷背風坡,焚風效應強

答案A

(2019江蘇單科,19,3分)2019年1月某日三峽庫區出現云海日出奇觀,圖1為某記者拍攝的照片。圖

II為“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雙選)

3.三峽庫區云海形成原理與下列大氣熱力環流模式相符的有()

ABCD

答案AD

提升

(2022全國乙,9-11,12分)我國一海濱城市背靠丘陵,某日海陸風明顯。下圖示意當日該市不同高度

的風隨時間的變化。據此完成下面三題。

高度/m

1OOOJ/"「f「F\//////

500-K//K/'//'、、一//'

150--i/、/1/\J、、、>―'-1

13~57911131517192123fft

4.當日在觀測場釋放一只氮氣球,觀測它在1千米高度以下先向北飄,然后逐漸轉向西南。釋放氣球的

時間可能為()

A.1時B.7時

C.13時D.19時

答案C

5.據圖推測,陸地大致位于海洋的()

A.東北方B.東南方

C.西南方D.西北方

答案I)

6.當日該市所處的氣壓場的特點是()

A.北高南低,梯度大

B.北高南低,梯度小

C.南高北低,梯度大

D.南高北低,梯度小

答案B

(2022南通一模,10)天山南坡某大型冰川消融區表層有大量深灰色冰植物。研究發現,該地因熱力作用,

風向全年都具有日變化特征,分別在北京時間11:00和23:00左右發生明顯轉變。下面為“該地某氣

象站點位置示意圖”和“該站點某年日均地溫變化圖”。據此完成下題。

7.受局地環流影響,11:00刖該站點的最大風頻是()

A.西北風B.東南風

C.西南風D.東北風

答案A

(2021江蘇適應性模擬,16—17)研究人員利用位于湖泊東側的某氣象站數據研究湖陸風,設定湖陸風為

實測風與日平均風的差值。下圖為“2017年6月一2019年5月該氣象站平均風速逐時變化圖”,圖中

①為實測風速南北方向分量的年逐時平均值(北風為正);②為①的全日平均值;③為實測風速東西方向

分量的年逐時平均值(西風為正):④為③的全日平均值。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04812162024(時)

8.該氣象站的日平均風向是()

A.東南風B.東北風

C.西南風D.西北風

答案B

9.湖風開始發生的時間約為()

A.7時B.8時

C.9時D.13時

答案C

(2021揚州期中,9)下圖為2020年3月某日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題。

80°100°120°

40°

10.此時甲地的風向是()

A.西北風B.東南風

C.西南風D.東北風

答案1)

H.[2022湖南,19(1)(2),10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研究小組調查發現,在金沙江部分干熱河谷的緩坡上發育著一定厚度的黃土狀物質,其下部及附

近谷底廣布古堰塞湖沉積物(下圖)。在冬春季,常見谷風裹挾著塵土從谷底吹向谷坡。即將建成的白

鶴灘水電站位于金沙江下游。

(1)分析金沙江干熱河谷段冬春季谷風勢力強的原因。(4分)

(2)研究小組通過調查和實驗,認為該地黃土狀物質主要來源于附近古堰塞湖沉積物,推測其判斷的主

要依據。(6分)

答案(1)冬春季,西南季風影響減弱,山地焚風效應減弱,山風減弱;由于山坡受到太陽輻射的影響,附

近大氣增溫快導致氣流上升,氣壓降低,谷底氣流補充,產生谷風。

(2)黃土狀物質的下部是古堰塞湖沉積物,其成分與古堰塞湖沉積物的主要成分相同;距離古堰塞湖沉

積物較近;當地冬春季盛行谷風,古堰塞湖沉積物易被風力侵蝕、搬運。

12.[2022蘇州期末23(1)]閱讀材料,回答下題。(2分)

材料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過去30年間,青藏高原冰川面積減少了15%,若全球變

暖保持現在趨勢,至2070年時,青藏高原的冰川面積將減少43%。

繪制夏季青藏高原與周邊地區的大氣運動示意圖。

青藏高原

答案

青藏高原

挑戰

(2022如皋二模,3—4)北京地區最主要的局地環流為山谷風。圖1為北京周邊地區等高線地形圖,圖2

為北京上甸子站秋季山谷風的位勢高度圖(海平面位勢取零),圖中a、b表示山谷風厚度的變化曲線。

完成下面兩題。

4l°N

83O

59O

£1O

豆35

O

即11

7O

索8

a63O

39O

O

15

60*6/g6時間

圖2

13.關于北京地區山谷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山風厚度大于臺風厚度

B.谷風風速大于山風風速

C.山風谷風轉換時風速大

D.山風偏南風谷風偏北風

答案B

14.山谷風開始和結束的時刻在不同季節有所差異。與秋季相比,冬季()

A.山風開始時間晚,結束時間早

B.谷風開始時間晚,結束時間晚

C.山風開始時間早,結束時間早

D.谷風開始時間晚,結束時間早

答案D

15.[2022山東,16(1),4分]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題。

冬半年,美洲中部地區頻繁受冷空氣影響。下圖示意2000年1月一次冷空氣南下過程中,美洲中

部附近海洋表層風場和海平面氣溫分布。甲處南北兩側的氣壓梯度較大。

-200-

等高線/m

風速及風向

IMZZIZZZ]

2023262s

溫度化

下圖示意M點所在水平面上的等壓線分布及空氣質點的瞬時受力平衡情況。在圖中用一畫出M

點風向,并指出山脈的阻擋對冷空氣運動的影響。

答案

影響:由于山脈的阻擋,降低冷空氣(風)運動的速度,影響冷空氣(風)運動的方向。

原理規律

原理過程

原理1氣溫垂直變化規律

(2020揚州合格考模擬,7—8)2018年5月9日,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高分五號衛星。衛

星入軌后,將運行在高度為705千米的軌道上。下圖示意大氣的垂直分層。讀圖,完成下面兩題。

高度(千米)

1.高分五號衛星升空過程中()

A.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越來越高

B.依次經過臭氧層、平流層和對流層

C.氣溫先降一再升一再降一再升

D.氣溫先升一再降一再升一再降

答案C

2.高分五號衛星穿過對流層時,該大氣層()

A.氣流水平運動明顯

B.有極光現象發生

C.大氣層比較穩定

D.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答案1)

原理2大氣熱力作用原理

(2021常熟抽測,3—4)某校學生設計了驗證大氣受熱過程的實驗。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在陽光下放置

一段時間后,兩個塑料瓶中測量氣溫的溫度計數值呈現明顯差異(見下表)o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天氣狀況:晴朗、微風;場地:學校操場;氣溫:22'C)

時間有土瓶空瓶

16:08(開始)30℃30℃

16:17(結束)38℃31℃

3.該實驗得出的結論是()

A.大氣主要靠太陽輻射增溫

B.下墊面是近地面大氣的直接熱源

C.晴朗天氣不存在削弱作用

D.土壤吸收的大氣輻射較少

答案B

4.該實驗及結論可以用來解釋()

A.最氣溫多出現在午后

B.不同緯度存在氣溫差異

C.沿海地區海陸風的形成

D.阻坡陽坡植被差異明顯

答案A

原理3熱力環流原理

(2019浙江4月選考,13—14,4分)右圖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氣溫、氣壓分布示意圖(圖中虛線為等

溫線、實線為等壓線)。完成下面兩題。

5.若該地位于我國西北沙漠地區,則其成因和空氣垂直運動正確的是()

A.動力輻合上升

B.熱力輻合上升

C.動力下沉輻散

D.熱力下沉輻散

答案B

6.易形成這種大氣物理狀況的是()

A.夏季白天的內陸湖面

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

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區

D.冬季暖流流經的海面

答案I)

原理應用

原理1氣溫垂直變化規律

(2021蘇錫常鎮5月二模,1-2)秦嶺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南、北坡氣溫垂直遞減率在冬季存在

較大差異。圖為一網友于2019年1月11日在飛機上拍攝的“云涌秦嶺”照片,照片中秦嶺一側云

層翻涌,另一側晴空萬里。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1.太白山南、北坡氣溫垂直遞減率在冬季存在較大差異,具體表現為()

A.南坡受冬季風影響小,氣溫垂直遞減率較高

B.北坡受冬季風影響大,氣溫垂直遞減率較高

C.南坡植被覆蓋較好,氣溫垂直遞減率較低

D.北坡植被覆蓋較差,氣溫垂直遞減率較低

答案A

2.與“云涌秦嶺”成因最符合的是()

N

D

答案C

原理2大氣熱力作用原理

(2021蘇中蘇北七市二模,4—5)某氣候研究實驗室利用氣象測站資料統計分析了我國不同地區的地氣

溫差(地表溫度與氣溫之差)。下表為“我國部分區域逐月地氣溫差統計表(單位:。C)”。下圖為“大

氣受熱過程示意圖”。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地區1月2月3月4月5月6月

東北-1.10.01.51.92.93.8

江南1.01.11.31.72.32.8

西藏1.22.63.85.46.56.4

地區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東北3.63.32.30.7-0.2-0.9

江南4.24.23.22.31.31.0

西藏5.65.24.53.72.21.0

3.東北地區1月地氣溫差為負值,主要影響因素是()

A.正午太陽高度

B.冬季風勢力

C.白晝時間

D.下墊面狀況

答案D

4.江南與西藏氣象測站緯度相當,但江南夏季地氣溫差較小,其原因是()

A.甲大B.乙小C.丙大D.丁小

答案c

原理3熱力環流原理

(2019海南單科,19-20,6分)山谷風是山區晝夜間風向發生反向轉變的風系。白天太陽輻射導致山坡

上的空氣增溫強烈,暖空氣沿坡面上升,形成谷風;反之,則形成山風。祁連氣象站位于祁連山中段的山

谷中,山谷風環流較為強盛。下圖示意2006年8月24日該氣象站記錄的山谷風風向、風速的變化。

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5.祁連氣象站所在地谷風的風向是()

A.偏南風B.偏東風

C.偏北風D.偏西風

答案C

6.祁連氣象站所處山谷段的大致走向及地形特征是()

A.南北走向,西高東低

B.東西走向,北高南低

C.南北走向,東高西低

D.東西走向,南高北低

答案D

疑難

疑難點逆溫

(2021廣東,12—14,9分)輻射逆溫是低層大氣因地面強烈輻射冷卻導致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現象。

黃河源地區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多米,冬季輻射逆溫現象多發。據此完成下面三題。

1.冬季易加強輻射逆溫的地形是()

A.山峰B.平原C.谷地D.丘陵

答案C

2.黃河源地區輻射逆溫常出現的時間和天氣狀況是()

A.日落前后,大風呼嘯

B.正午時刻,雨雪交加

C.午夜時分,濃云密霧

D.日出之前,晴朗無風

答案I)

3.黃河源地區冬季輻射逆溫多發是由于()

A.鋒面氣旋多

B.下沉氣流盛行

C.準靜止鋒強

D.熱力對流強盛

答案B

概念題型

題型一地理特征

題型解讀:地理特征反映了地理事物和現象存在的顯著征象和標志。本講地理特征類試題主要包括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常

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作為試題情境,以選擇題為主,設問一般涉及大氣垂直分層的特點及大氣中的一些自然現象的原因,解答時

要充分結合已有基礎知識,提取文字資料和圖中有用信息進行分析判斷.

(20215?3原創題)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帶著“嫦娥五號”升空12

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攜帶月壤,在內蒙古安全著陸。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1.下列關于“嫦娥五號”的說法,正確的是()

A.返回時,近地面氣溫正值一天中最低

B.降落時,依次穿越高層大氣、對流層和平流層

C.在夜間發射是因為夜間利于觀測

D.整個飛行過程未離開地球大氣層

答案C

2.“嫦娥五號”發射及返回過程中,所遇現象有()

①經過對流層時,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②經過平流層時,遇到雨雪天氣

③經過平流層時,遇到在軌通信衛星

④經過高層大氣時,穿過若干個電離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D

題型二地理過程

題型解讀:地理過程反映地理事物和現象隨時間推移而出現的動態變化過程。本講地理過程類試題涉及的內容主要包括大氣

的水平運動一一風、大氣的受熱過程和熱力環流等。考查大氣的水平運動,多給出某區域等壓線分布圖,判斷風力和風向;考

查大氣的受熱過程和熱力環流,多要求解釋地理現象.解答時要注意調用地理原理和地理規律,充分利用試題中的文字和圖表

信息進行分析推理.

(20215?3原創題)下圖為住在某海濱地區的T立同學拍攝的一張照片。據此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

面兩題。

1.拍攝該照片時()

A.正值夜晚

B.正值白天

C.近地面氣溫陸地低于海洋

D.陸地近地面等壓線向上凸出

答案B

2.與照片拍攝時刻相符的是()

裸地草地

A.①②B.③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I)

(2020浙江1月選考,13,2分)下圖為2019年12月某時刻等壓線分布圖。完成下題。

3.此時刻甲、乙、丙、丁四地中風力最大的是()

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

答案A

(2020江蘇單科,5,2分)下圖為“亞歐大陸某時刻海平面等壓線分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題。

4.下列四地中,吹偏南風的是()

A.①B.②C.③D.@

答案C

情境應用

簡單情境

(2022南京金陵中學二模,5—6)易貢盆地位于喜馬拉雅山區北緣,是一個寬闊的河谷盆地,谷口狹窄,谷

坡陡峻,谷底海拔2000米左右,研究人員觀測到谷坡上有明顯的風,受其影響,谷底夜間形成逆溫層。

喜馬拉雅山區海拔1900~2300米處廣泛分布有亞熱帶半常綠闊葉林,但該植被在易貢盆地分布存在

非地帶性特征。圖1示意易貢盆地地形狀況,圖2示意易貢盆地1月、7月氣溫隨海拔變化。據此完成

下面兩題。

圖1

海拔(m)海拔(m)

1.下圖中,對易貢盆地山坡風向,繪制正確的是()

*

C

*

D

答案B

2.研究人員發現冬季谷內逆溫層更厚,因為()

A.冷空氣強大

B.太陽高度小

C.夜晚更長

D.大氣干燥

答案C

復雜情境

(2022南京、鹽城二模,9-10)在山地區域,有時由于冷空氣在其迎風面發生堆積,氣壓較高,而背風面

空氣輻散,氣壓較低,因此造成山地兩側的氣壓差異很大,使等壓線突然變形或突然密集。下圖為某年1

月4日某時刻亞洲局部區域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單位:hPa)。據此回答下面兩題。

3.圖中M、N兩地的氣壓差最大可能為()

A.20hPaB.23hPa

C.28hPaD.30hPa

答案C

4.圖中甲處可能有()

A.大風B.降雨

C.增溫D.逆溫

答案D

陌生情境

(2022南京金陵中學2月模擬,6-7)為研究森林霧特性,科學家選擇了云南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樣地和哀

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樣地,對兩地森林霧的發生頻率與時間分布特征進行統計。下圖示意兩處樣地

森林霧不同時間發生頻率。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霧頻/%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樣地

(海拔:780m)

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樣地

(海拔:2450m)

5.與哀牢山亞熱帶常綠闊葉林霧相比,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霧()

A.日持續時間長

B.季節分配均勻

C.多發生于干季

D.多發生于正午

答案C

6.西雙版納熱帶雨林霧的形成條件主要是()

A.植物蒸發旺盛,水汽充足

B.大氣熱量散失,氣溫較低

C.海洋氣流深入,水汽充足

D.鋒面系統控制,大氣穩定

答案B

審題解題

審題方法

關注隱含條件、干擾信息和審題關鍵點,引導考生學會怎樣讀懂題

(2015浙江文綜,9-10,8分)逆溫是在一定條件下出現的氣溫隨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現象。某校氣象興

趣小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對我國南方山區谷地進行逆溫測定。下圖為該小組多次觀測所得的逆溫

時空變化平均結果。完成下面兩題。

#

/

W

----逆溫層上界

——強逆溫層上界(每上升10米氣溫升高1七)

引導設問

設問①結合圖中信息,指出強逆溫層上界、逆溫層上界峰值的時空位置。

設問②指出該地逆溫強度空間分布規律。

設問①q答案上界峰值位置:強逆溫層出現在23時、距地面60米左右,逆溫層出現在5時、距地面

310米左右。

設問②它答案由近地面向上至300米高度,強度逐漸變小。

原題設問

1.下列關于該地逆溫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逆溫強度近地面較大,向上減小

B.逆溫強度午夜達到最大,后減弱

C.逆溫現象日落前出現,日出前消失

D.強逆溫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

答案A

2.造成逆溫層上界峰值在時間上滯后于強逆溫層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氣吸收地面輻射存在晝夜差異

B.大氣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異

C.空氣上下熱量傳遞存在時間差異

D.下墊面反射率在時間上存在差異

答案C

(2020陜西質檢二,1—2)下圖為北半球某地1000百帕等壓面上的等高線分布狀況,讀圖完成下面兩題。

3.下列關于該地區近地面空氣的垂直運動狀況和天氣的說法正確的是()

A.垂直上升、晴朗天氣B.垂直上升、陰雨天氣

C.垂直下沉、晴朗天氣D.垂直下沉、陰雨天氣

答案B

4.若該氣壓系統以每天150千米的速度自西向東運動,則24小時以后甲地盛行的風向是()

A.西北風B.西南風

C.東南風D.東北風

答案A

(2013浙江文綜,1,4分)近年來,霧霾天氣在我國頻繁出現,空氣質量問題已引起全社會高度關注。下

圖是氣溫垂直分布的4種情形。讀圖完成下題。

5.圖中最有利于霧霾大氣污染物擴散的情形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

解題思路

深度解析,思維路徑、過程分析和解題流程,引導學生掌握做題的基本思路和步驟

(2021全國乙,7-8,8分)相對濕度是空氣中實際水汽壓與同溫度條件下飽和水汽壓的比值,用百分數

表示。下圖示意我國某大城市1975—2015年城區和郊區各月平均相對濕度。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引導設問

設問①結合材料,指出相對濕度與水汽含量、氣溫的相關性。

設問②分析該地區相對濕度4月最低、7—8月最高的原因。

設問①Q答案相對濕度與水汽含量呈正相關,與氣溫呈負相關。

設問②Q答案4月降水少而實際水汽壓低,同時氣溫回升,飽和水汽壓較高;7-8月雖然氣溫最高,但

因降水量大而相對濕度最高。

原題設問

6.造成城區與郊區相對濕度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城區較郊區()

A.氣溫高B.蒸發(騰)強

C.降水量大D.綠地面積大

答案A

7.該城市可能是()

A.烏魯木齊B.北京

C.上海D.廣州

答案B

(2021安徽馬鞍山一模,9一10)涅水是黃河上游的一條重要支流,受地形影響,山谷地區熱力不均勻,形

成局地環流一一山谷風。一般日出及日落以后的2~3個小時,分別為山風轉谷風和谷風轉山風時刻。

下圖為涅水谷地某地段山谷風風向頻率及風速日變化。據此完成下面兩題。

25o

20o

15o

10o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