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考試時間:2024年11月2日09:00~11:30】保山市2024~2025學年秋季學期期中質量監測試卷高三語文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在答題卡上填寫清楚。2.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在試題卷上作答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交回。滿分15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所謂碳中和是指在規定時期內,二氧化碳的人為移除與人為排放相抵消。據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定義,人為排放即人類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燒、工業過程、農業及土地利用活動排放等。人為移除則是指人類從大氣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通過植樹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由于二氧化碳有不錯的保溫能力,這層“毯子”越厚,就越容易導致全球氣溫升高,進而引發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導致多種生物因為棲息地環境的驟然變化而走向滅絕。要消除碳排放對氣候帶來的影響,最理想的方法就是采取行動,通過技術手段吸收與排放量相等的溫室氣體,此時“排放”就等于“沒排放”,就實現了這個“0”,這也是碳中和的內涵。另外,倡導低碳的生活方式是碳中和的重要一環。隨著經濟的發展,居民生活碳排放占比有越來越高的趨勢,綠色生活的方式也越來越重要。(摘編自王一《碳中和,一個刻不容緩的時代命題》)材料二:近年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導下,中國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將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顯著成效。高三語文·第1頁(共10頁)
2022年以來,中國繼續將積極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實現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責任擔當,做出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黨的二十大報告將應對氣候變化作為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求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7月召開的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處理好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保護、重點攻堅和協同治理、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外部約束和內生動力、“雙碳”承諾和自主行動的關系,并將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作為美麗中國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摘編自《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23年度報告》)材料三:說起碳匯,人們常會想到以森林為代表的陸地“綠碳”,與之相對的海洋“藍碳”是地球自身固碳能力的另一種表現?!八{碳”概念源自聯合國2009年發布的《藍碳:健康海洋固碳作用的評估報告》,主要指固定在紅樹林、鹽沼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態系統中的碳,這類生態系統也因此被稱為“濱海濕地藍碳生態系統”。與森林相比,濱海濕地規模不算大,但其單位面積的固碳能力卻是前者的幾十倍至上百倍。濱海濕地之所以能高效固碳,得益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海陸交錯帶,潮汐周期性的淹沒會形成局部缺氧環境,從而降低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極大減緩了有機質的分解,進而減少碳排放。類似現象也出現在陸地淡水濕地中,像我國北大荒的黑土,就是由于長期沼澤淹沒導致大量有機質累積,從而形成以“泥炭”為主的黑色沉積物。假以時日,這些沉積物若能在地殼運動中被埋入地下,歷經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就會形成黑色可燃沉積巖——煤炭。相對于淡水濕地,濱海濕地還能減少甲烷排放,固碳優勢更為明顯。一部分有機質在長期水淹的環境下被微生物利用,會以甲烷的形式排放出來,這在淡水濕地特別是稻田土壤中尤為明顯。而在濱海濕地,海水中存在大量硫酸根離子,可以極大減少甲烷的產生和排放。令人擔憂的是,自上世紀40年代以來,近海富營養化、填海造陸、海岸工程等一系列人類活動,致使地球上約1/3的濱海濕地藍碳生態系統消失,縮減速度遠大于熱帶雨林。對其開展保護修復刻不容緩。(摘編自王法明《挖掘“藍碳”大潛力》)材料四:目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思路有二:一是通過節能減排降低碳排放,二是提高碳匯增量。增加碳匯主要有兩種方式,即陸地綠碳和海洋藍碳。海洋藍碳的增匯方式主要有高三語文·第2頁(共10頁)三種:第一,海水自然溶解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第二,通過海洋鹽沼、海草床等浮游植物及紅樹林進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通過植物殘體沉積海底進而實現二氧化碳的轉化和捕獲;第三,海洋貝類、珊瑚礁類將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鈣沉積,實現二氧化碳的固存。(摘編自王琪、孫雪敏《發揮海洋自然保護地碳匯功能推動藍碳事業發展》)1.下列對材料四相關內容的圖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2.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碳中和的目標就是通過一定手段增加碳吸收、碳捕集,吸收與排放量相等的溫室氣體,從而達到二氧化碳的移除與排放相抵消。B.中國將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作為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總抓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成效顯著,彰顯了大國擔當。C.隨著經濟的發展,一系列的人類活動致使部分濱海濕地藍碳生態系統快速消失,為借助其實現碳中和,保護修復工作迫在眉睫。D.濱海濕地既能極大地減少甲烷的產生和排放,還能減少碳的排放,與森林相比,具有更強的固碳能力,因而只需要加強濱海濕地的保護。高三語文·第3頁(共10頁)3.下列選項中,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的一項是(3分)A.十年來,中國能耗強度累計下降26.4%,以年均3%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6.2%的經濟增長,相當于少用14億噸標準煤,少排放二氧化碳近30億噸。B.2022年,我國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等“三新”經濟增加值為210084億元,相當于GDP的比重為17.36%,比2015年提高2.6個百分點。C.截至2022年年底,全國城市公共汽電車共70.32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54.26萬輛,占比77.2%。全年完成運營里程291.6億千米,客運量353.37億人次。D.2022年我國完成造林6304萬畝(約合420.27萬平方米),人工林保存面積達到13.14億畝(合8760萬平方米);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4分)5.降低碳排放,實現碳中和目標,我們可以從哪些方面努力?請結合材料簡要分析。(6分)(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山前該有一棵樹張者這是個啥地方嘛,沒有山坡草地,沒有如蓋的塔松,也沒有蘑菇般的氈房和滿坡的牛羊,都是光禿禿的石頭,裸山。樹不知道跑哪去了,草也難覓蹤跡,花兒那些嬌慣的美麗都躲在人們的記憶里了。這是一個礦區,屬于天山深處的神秘所在,一個不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墒?,由于找到了一種神秘的石頭,兵團突然從三個建制團中抽調了近千人,集結到了這里,并起名506礦。506礦到底有什么礦?我第一次聽到它的傳說是在晚上熄燈后,我那剛上一年級的弟弟從被窩那邊爬到我這頭,然后對我耳語道:“你知道506礦是什么礦嗎?”我問什么礦?他神秘地說:“是鈾礦?!扁櫟V是什么礦呢?弟弟又降低聲音回答:“鈾礦是造原子彈的?!痹訌椀暮蘸胀l不知道,于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就有了一種神秘色彩,哪怕是喝著苦泉水也不覺得苦了,因為我們的父母正干著一件天大的事情。父母被調入礦山后,我們這些孩子就跟隨著父母上了山,這樣,一個簡陋的學校就在山前用石頭搭建了起來,屋頂用的是紅柳枝和油氈。每天的上課鈴聲讓正在開礦的父母們十分安心,只是他們開山的炮聲卻讓我們十分驚恐。在炮聲隆隆中上課,飛石砸在房頂上,如天神的戰鼓。胡老師正領讀課文《曹劌論戰》:“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聽到房頂的咚咚聲,我們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大家就會心一笑。胡老師也笑,望望房頂說,三而高三語文·第4頁(共10頁)
竭了,沒事。同學們就哄堂大笑,疲憊的午后課堂突然就活潑了一下。胡老師是一個大學教授,右派,發配到新疆就成了我們的小學老師。我們這些在綠洲出生的新疆兵團人的二代,通過胡老師了解到外面的大千世界。他堅持讓我們每周寫一篇作文,比方:《苦泉水》《戈壁灘》等。當他望著遠方的戈壁和漫山遍野的石頭讓我們寫《樹》時,我們不干了,因為我們的眼前根本沒有綠色,更別說樹了。有同學就喊,胡老師,我們山上連一棵樹都沒有,怎么寫?胡老師就說,眼前沒樹,心中難道沒有樹嗎?回家問問父母吧。于是,同學們就寫了很多不一樣的樹。有村口的大榕樹,有門前的大槐樹。我爹給我講了老家的大桑樹。他邊講邊咽著口水,說起了小時候吃桑葚的故事,那些黑紫的甜蜜安慰了他童年的饑餓和貧困。父母們都是有故鄉的人,他們來自五湖四海,為了屯墾戍邊來到了新疆。他們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棵樹,而每一種樹都寄托著他們的鄉愁。比方:寫大槐樹的父母是北京人,寫大榕樹的老家是福建人……我爹是河南人,他給我講了門前大桑樹的故事??墒牵覀冞@些土生土長的“兵二代”,眼前連一棵樹都沒有。我們望著窗外所有的石頭,喊:“山前該有一棵樹!”我們是從山下綠洲來的,那里就有樹。有沙棗樹、白楊樹……還有一棵最茁壯的胡楊樹,就生長在勝利渠邊上。水罐車從勝利渠給我們拉淡水,會從那棵孤獨的胡楊樹邊路過。那棵茂密的胡楊樹孤獨地生長著,在夏季它給我們帶來一片巨大的綠蔭,到了秋天,它那金黃的葉子展開來照亮了荒原。它是那么茁壯,又是那么孤獨,美得卻讓人震撼。那次關于樹的作文課,讓我們想起了那棵胡楊樹,大家就齊聲喊,把那棵胡楊樹移到我們山前吧,讓我們回家能找到路。胡老師說:“山上沒有水,樹不能活?!蓖瑢W們喊:“山上沒有樹,人不能活?!贝蠹移咦彀松嗟卣f,我們可以喝山上的苦泉水,用山下拉來的甜水澆灌。胡老師被我們打動了,眼眶有些紅,下課時他沒有和我們告別,就獨自走了。沒想到,我們的無理要求有了結果。礦長派出了東方紅拖拉機,拉著爬犁子,還派了一輛水罐車,要去為我們移那棵胡楊樹了。胡老師讓同學們坐上了水罐車,下山去看移樹的過程,讓同學們好好觀察,要寫作文。那棵美麗的胡楊樹將移到我們的山前,成為我們的故鄉樹。從此,我們的心里也有一棵大樹了,無論將來走到哪里,那棵樹都會存在。無論我們走多遠,那棵樹都會在山前指引著我們回家。那棵胡楊樹還沒有生葉,只有一些似是而非的萌芽。但我們知道它會有枝繁葉茂的那一天。大人們沿著胡楊樹四周挖了一個大圓圈,然后那圓圈越挖越深,高三語文·第5頁(共10頁)
挖了一個很大的坑。樹根終于露了出來,大人們就用稻草繩把帶土的根部綁成了一個大圓球,再然后用撬杠和拖拉機拉動大圓球,讓它滾上大爬犁。它實在太高大了,樹根那個大圓球和樹干被捆在爬犁子上,有一半樹枝還拖在地上。拖拉機拉著爬犁在前,累得直冒黑煙。裝滿了甜水的水罐車跟在后面,整個隊伍開始向山上移動,遠遠望去像一個送親的隊伍。胡楊樹被運上山后,就栽在我們小學校操場中央。如果你上山,很遠就能看見它。它高高地,聳立著,成了上山者的路標。坐在教室里依窗而望,也能看到它偉岸而又粗壯的樹干,這讓我們安心,給我們帶來希望。栽樹的時候全礦的人都來了,那簡直就是一個節日。人們眼巴巴地望著從水罐車內放出的甜水澆灌它,用舌頭舔著自己干裂的嘴唇。人們都來看栽樹,因為不僅是孩子,成年人同樣需要一棵樹,這是人們對崇高精神的共同追求。一口水只能解一時之渴,一棵樹卻能帶來永遠的綠蔭。(有刪改)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標題“山前該有一棵樹”中的“該”字一方面暗示了樹在現實中的缺失,另一方面傳達出孩子們對樹的強烈渴望與向往。B.文中“我”認為父母所做的事情是一件天大的事情,其中蘊藏的自豪感一定程度上沖淡了荒涼環境、艱苦條件帶來的苦澀味道。C.面對“我們”移植胡楊樹的強烈請求,雖然胡老師很感動,但由于身份特殊等原因使得他難以馬上給出答復,只能獨自離開。D.栽種胡楊樹的時候,全礦的人像過節一樣都來看熱鬧,這反映出礦區生活的單調與乏味,人們都想借栽樹活動豐富業余生活。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小說采用全知視角,通過樸實平易的語言將故事娓娓道來。讀者從中能夠真切地感受到孩子們的內心世界,同時被故事所打動。B.小說通過“我”與弟弟關于506礦的交談,交代了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避免了平鋪直敘的乏味,筆法靈活,增強了閱讀的趣味。C.小說開篇連用三個“沒有”描寫了礦區的自然環境,寥寥幾句便營造出了一種荒涼感,為后文展現同學們對一棵樹的強烈渴望作了鋪墊。D.文中描寫胡楊樹時,運用擬人的手法,反復使用“孤獨”一詞,既表現了“我們”對胡楊樹的同情,又可以為移植它作合情合理的解釋。8.費孝通的《鄉土中國》說中國人都具有“鄉土本色”,即使背井離鄉,對故鄉土地仍有深厚感情和強烈歸屬感。請結合文本簡要談一談“鄉土本色”在文中體現在哪些方面。(4分)高三語文·第6頁(共10頁)9.小說結尾畫線句子簡短而意蘊豐富,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其中反映的深刻思想內涵。(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管子曰:“倉廩實而知禮節?!泵癫蛔愣芍握?,自古及今,未之嘗聞。古之人曰:“一夫不耕,或受之饑;一女不織,或受之寒。”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則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纖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長,是天下之大賊也。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將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漢之為漢,幾四十年矣,公私之積,猶可哀痛。失時不雨,民且狼顧;歲惡不入,請賣爵子。既聞耳矣。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國胡以相恤?卒然邊境有急,數十百萬之眾,國胡以饋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畢通也,遠方之能疑者并舉而爭起矣。乃駭而圖之,豈將有及乎?夫積貯者,天下之大命也。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以攻則取,以守則固,以戰則勝。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今驅民而歸之農,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轉而緣南畝,則畜積足而人樂其所矣??梢詾楦话蔡煜?,而直為此廩廩也,竊為陛下惜之!(節選自《論積貯疏》)【注】《論積貯疏》是賈誼寫給漢文帝的奏疏,該奏疏最終被文帝采納。材料二:賈誼,洛陽人也。文帝時,為梁懷王太傅。是時,匈奴強,侵邊;天下初定,制度疏闊;諸侯王僭擬,地過古制,淮南、濟北王皆為逆誅。誼數上疏陳政事,多所欲匡建,其大略曰:“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他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陛下何不查令臣得孰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節選自《漢書·賈誼傳》,有刪改)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分)曰A安B且治者C非愚D則諛皆非F事實C知治H亂之體者也。高三語文·第7頁(共10頁)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本,農業,與《種樹郭橐駝傳》“其本欲舒”中的“本”意義不同。B.淫,過度,與《屈原列傳》“《國風》好色而不淫”中的“淫”意義不同。C.被,遭受,與《陳涉世家》“將軍身被堅執銳”中的“被”意義不同。D.罷,同“?!?疲乏,疲勞,與《琵琶行(并序)》中“曲罷憫然”中的“罷”意義不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賈誼認為君主治理天下,要有豐足的積蓄,從正反兩方面說明積貯糧食的重要性,反映了以農為本的思想。B.漢朝自建立政權以來,公私糧食積蓄不足,朝廷賣官鬻爵,百姓賣兒鬻女,賈誼認為這是對社會穩定的威脅。C.漢文帝時,漢朝剛剛建立,法度不嚴明。面對內憂外患,賈誼多次上疏陳述政事,想勸說文帝改變和建立新制度。D.材料二提到賈誼認為其他大臣阿諛奉承、不安好心,向皇帝進言說國家是安定太平的,皇帝相信了他們。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財產何得不蹶!(4分)(2)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然,因謂之安。(4分)14.班固曾評價“漢文帝美矣”,請結合材料一分析原因。(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15~16題。詠懷古跡·其五杜甫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①。三分割據紆②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③,指揮若定失蕭曹④。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注】①肅清高:清高品格令人肅然起敬。②紆:苦心謀劃。③伊呂:輔佐商湯的伊尹和輔佐周文王、武王的呂尚(姜子牙)。④蕭曹:劉邦的得力謀臣蕭何、曹參。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直接點明主題,以“垂宇宙”形容諸葛亮的名聲之大,流傳之廣,足以與宇宙同存。B.頷聯中“云霄一羽毛”,即云霄的鸞鳳,贊揚諸葛亮如鸞鳳高翔,獨步云霄。C.頸聯贊美了古代名臣伊尹、呂尚的政治和軍事才能,強調了諸葛亮不能與之相比。D.全詩意境深遠,句句含情,層層深入,蕩人胸襟,動人情懷,極具情韻。高三語文·第8頁(共10頁)16.本詩主要運用了哪種表達方式?表達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請簡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蘇軾《赤壁賦》結尾處主客的精神達到了本質的飛躍:“”——忘記了空間;“”——忘記了時間。主客皆進入了“物與我皆無盡也”的豁達超然之“樂境”。(2)陶淵明曾嘆“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李白在《夢游天姥吟留別》中也有類似的情感抒發:“,?”(3)古典詩文中常用“扁舟”這一意象,表達豐富的意蘊,承載中國古代文人的命運和精神理想,這在唐宋詩文中屢見不鮮,如“,?!比?、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2小題,7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題。這個曾經的游戲原畫師,辭職后以“非遺傳播人”的身份行走江湖。她跑遍大江南北,尋找非遺技藝:苗族銀飾、糖畫鳳凰、龍鳳花燭……幾年來,江尋千用短視頻記錄了數十種傳統手工藝,上百位非遺傳承人。她舞動鐵錘,火花四濺,仿佛在夜空中綻放出絢麗的煙火,照亮了民間藝術的前行之路。她與師傅們一起合力,策劃雕刻巨大的四段出水冰龍。30米的冰雕巨龍,是傳統文化在現代的綻放與重生。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詩韻,我們的文化從未斷流。江尋千,將傳統手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不僅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更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正如魯迅所言:“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睆哪怨P下魔幻的鄉土世界,到李子柒視頻里寧靜的田園生活,再到江尋千手中靈動的傳統手藝,無數文化傳承者,以各自的方式,向世界展示著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18.下列句子中的引號和文中畫橫線處的引號,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現在我們的語匯中就有很多是從外國吸收來的,例如今天開的干部大會,這“干部”兩個字,就是從外國學來的。(毛澤東《反對黨八股》)B.他身材高大,頭發烏黑,說一口漂亮的北京話。也許因為這點,姑娘們私下都叫他“北京話”。(鐵凝《哦,香雪》)C.一聲叫板,便可以使他們墜入藝術之宮,“聽了秦腔,肉酒不香”,他們是體會得最深。(賈平凹《秦腔》)D.這個十五歲考入中科大無線電專業的少年,開始了他“不安分”的人生。(葉雨婷《“探界者”鐘揚》)高三語文·第9頁(共10頁)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3小題,1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題。蘇東坡是中國文化史上重要的文學家和思想家,多才多藝,富有生活情趣。他一生雖常處逆境,但依然樂觀向上。作為一位(A)的文學家,有不少傳世之作,有太多的佳句,一些句子人們①。在中國詩歌的海洋里似乎很容易找到一些絕妙的句子,它們一到相宜的場合就不邀而至,好像這是一種(B):按理就應該是那個樣子,天生如此,誰也無法更動無法超越。就像每個月份里按時出現的月亮和星辰一樣,②,在那里出沒和閃耀。這些佳句中有一部分是同一個作者,他就是蘇東坡。蘇東坡是引用率最高的中國古代詩人之一,這不得不令人嘆服。而實際上③,在蘇東坡詩歌綠色原野里,這不過是綻放的幾片瓣朵罷了。歷史記載中那些專門尋覓佳句的苦吟派、為一句妙語捻斷數根須的詩人,卻較少創造出如此絢麗和醒目的景致。在蘇東坡這里,他與魚鳥梅竹、清風明月、孤鴻幽鶴為伴,詩文是旅途上時斷時續的手記,佳句自然而然地流瀉而出,它們較少刻意經營,也不受強烈理念的驅使,其中的大部分是興之所至,所以流淌無礙,機緣巧合,具有天然的淳樸和睿智,豐沛多趣而從來不會“貧瘠”。20.請在文中括號處填入恰當的成語。(2分)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22.文中畫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幾個較短的語句??梢愿淖冋Z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5分)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高中語文必修上冊第七單元導語:人們生活在自然之中,而大自然也已深深融入人類的精神世界,成為人類心靈的寄托。通過文學作品對自然的描寫反觀自然,可以提升對自然美的感悟力,激發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之情。結合現代文閱讀Ⅰ的內容,深入思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請就“人與自然”寫一篇文章,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高三語文·第10頁(共10頁)保山市2024~2025學年秋季學期期中質量監測試卷高三語文參考答案1.(3分)C【解析】根據材料四“通過植物殘體沉積海底進而實現二氧化碳的轉化和捕獲”可知二氧化碳通過植物殘體沉積后轉化和捕獲,而非固存。2.(3分)D【解析】根據材料三“與森林相比,濱海濕地規模不算大,但其單位面積的固碳能力卻是前者的幾十倍至上百倍”,可知森林也具備一定的固碳能力,兩者都需要保護。3.(3分)B【解析】材料二強調的是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及成效。B項陳述的是“三新”經濟的快速發展,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4.(4分)①使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形象。將二氧化碳比作毯子,強調了二氧化碳的保溫作用,使得抽象現象形象化,易于理解;②按因果關系逐步表述,邏輯清晰。句子先指出二氧化碳的保溫作用,接著指出二氧化碳增多帶來的一系列變化,讓讀者清晰認識到二氧化碳的危害。(每點2分,其他答案酌情賦分。)5.(6分)①實現技術突破,在能源技術、工業制造技術、發電、交通等方面,實現核心技術突破、關鍵技術創新,使碳總量真正降下去。②制定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頂層方案,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和責任分擔機制以及相關制度。③因地制宜,利用有利資源,創造條件,發揮地理優勢。如可以增強我國的海洋碳匯能力,促進實現碳中和。(每點2分,其他答案酌情賦分。)6.(3分)D【解析】“全礦的人像過節一樣都來看熱鬧,這反映出礦區生活的單調與乏味”錯誤。全礦的人都來看栽樹,因為不僅是孩子,成年人同樣需要一棵樹,這是人們對崇高精神的共同追求。7.(3分)A【解析】“小說采用全知視角”錯誤,小說以兒童(第一人稱)視角敘述,“我”不僅是故事的講述者,更是親歷者、見證者,使故事顯得更真實、親切。8.(4分)①對根的追尋與堅守。礦區的人們渴望在山前有一棵樹,也是渴望在這片土地上找到一種歸屬感和認同感。樹的移植,不僅僅是為了改善環境,更是為了在這片土地上扎根,讓人們的心靈有一個寄托的地方。這種對根的追尋和堅守,體現了人類對于故鄉、對于家園的深深眷戀。②群體意識與集體精神。礦區的人們,尤其是老師和孩子們,共同期待著樹的到來,為了移植一棵胡楊樹付出了巨大的努力。這種集體的行為體現了群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家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奮斗,展現出了強烈的集體精神。(每點2分,其他答案酌情賦分。)高三語文參考答案·第1頁(共5頁)
9.(6分)①從物質層面來看,水對于在艱苦環境中的人們來說,固然是生命的急需品,但它的作用是短暫的、即時性的,無法持續地為人們提供保障。而樹可以扎根于土地,不斷生長,形成一個天然庇護所,能夠為人們持續地提供舒適的生存空間。這種作用是長期的、穩定的。②從精神層面看,一口水帶來的影響是有限的,但一棵樹卻能成為人們的心靈寄托和精神支柱,陪伴著一代又一代成長,給予人們一種歸屬感和安全感,讓人們在這片土地上有了可以依靠和眷戀的對象,為人們的精神世界帶來永遠的慰藉和滋養。(每點3分,其他答案酌情賦分。)10.(3分)CEG11.(3分)B【解析】A.“其本欲舒”中的“本”意為“(樹)根”,材料中的“本”特指農業,二者意義不同,解說正確。B.二者都是“過度”的意思,解說錯誤。C.“將軍身被堅執銳”中的“被”同“披”,意為“穿著”,與材料中的“被”意義不同,解說正確。D.“曲罷憫然”中的“罷”意為“結束,停止”,與材料中的“罷”意義不同,解說正確。故選B。12.(3分)D【解析】原文是說:“向陛下進言的人都說天下已經安定、太平了,臣獨自認為并非如此,凡說天下已經安定太平者,不是愚昧便是阿諛奉承,都不是從事實出發、懂得國家安定與動亂根本的人。”所以,D選項的說法是錯誤的。13.(8分)(1)生產的人極少而靡費的人很多,國家的財富怎能不枯竭呢!(“生”“靡”“蹶”各1分,句意1分。)【解析】“生”即“生產”,“靡”即“奢靡”“靡費”,“蹶”即“枯竭”。(2)有人捧著火種放在柴堆之下,自己卻睡在上面,火還未燃燒起來時,就說很安全。(“火厝”“然”“因”各1分,句意1分。)【解析】“火厝”即“火種”,“然”同“燃”,“因”即“就”。14.(3分)①善于納諫;②能夠認情形勢;③發展農業,儲備糧食?!窘馕觥扛鶕牧弦弧皞}廩實而知禮節”“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可知,漢文帝采納了臣子的建議,發展農業,儲備糧食,開創了文景之治。(答對1點給1分,答對3點即可給3分)15.(3分)C【解析】“強調了諸葛亮不能與之相比”分析錯誤,應該是:頸聯通過對比諸葛亮與古代名臣伊尹、呂尚的成就,強調了諸葛亮的政治和軍事才能。16.(6分)議論。(2分)(1)贊揚了諸葛亮的雄才大略與豐功偉績。(2)對諸葛亮功業未遂的深切嘆惋。(3)寄托了詩人仕途失意,壯志難酬的憂憤之情。(每點2分,答對2點即可,其他答案酌情賦分。)高三語文參考答案·第2頁(共5頁)
17.(6分)(1)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3)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玉鑒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18.(3分)A【解析】A.強調;B.特定稱謂;C.直接引用;D.特殊含義。19.(4分)江尋千,將傳統手藝與現代審美相結合,她的作品不僅展現了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更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豪感?!窘馕觥砍煞謿埲?,在“不僅”前加主語“她的作品”;不合邏輯,“不僅……更”是表示遞進的關聯詞,其后內容對調。20.(2分)A.才華橫溢;B.理所當然(每空1分)21.(6分)①常常能夠脫口而出(信手拈來);②都有自己固定的位置;③這些引用不過是冰山一角。(每空2分,共6分)22.(5分)在蘇東坡這里,他與魚鳥梅竹相親,與清風明月為伴,與孤鴻幽鶴共眠,詩文不過是人生旅途上時斷時續的手記。23.(60分)附作文等級評分標準: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基礎等級內容20分符合題意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思想健康感情真摯符合題意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思想健康感情真實基本符合題意中心基本明確內容單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實偏離題意中心不明確內容不當思想不健康感情虛假表達20分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嚴謹語言流暢字體工整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完整語言通順字跡清楚基本符合文體要求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字跡基本清楚不符合文體要求結構混亂語言不通順,語病多字跡潦草難辨發展等級特征20分深刻豐富有文采有創意較深刻較豐富較有文采較有創意略顯深刻略顯豐富略有文采略有創意個別語句有深意個別例子較好個別語句較精彩個別地方有新意高三語文參考答案·第3頁(共5頁)
說明:(一)基礎等級評分,“題意”項主要看選擇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內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圍。選擇角度符合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的屬于“符合題意”。與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沾邊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二)發展等級評分,不求全面,可根據“特征”4項16點中若干突出點按等評分。1.深刻:(1)透過現象深入本質(2)揭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3)觀點具有啟發作用2.豐富:(4)材料豐富(5)論據充足(6)形象豐滿(7)意境深遠3.有文采:(8)用詞貼切(9)句式靈活(10)善于運用修辭手法(11)文句有表現力4.有創意:(12)見解新穎(13)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堅果品種分類及儲存方法考核試卷
- 禮儀用品行業創新驅動發展考核試卷
- 紡織品防縮水處理考核試卷
- 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挑戰與解決辦法考核試卷
- 地質勘查設備在礦山救援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社區居民健康檔案管理考核試卷
- 紡織品在汽車安全帶的安全性能考核試卷
- 荊楚理工學院《養老金規劃》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第二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期中模擬數學試題含解析
- 泰山護理職業學院《健美操三》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水運工程重大事故隱患清單
- 安徽省阜陽市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教學質量統測歷史試題
- 人工智能語言與倫理學習通課后章節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銅陵恒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鋁錠和5萬噸鋁棒項目(重新報批)》
- 焊接工序首件檢驗記錄表
- 南昌大學論文格式樣板
- “四會”教學基本概述
-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測試題帶答案(20套)
- 05G359-3 懸掛運輸設備軌道(適用于一般混凝土梁)
- 《紅樓夢》人名課件完整版
- 工藝美術設計師理論知識考核試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