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 選修三 醇酚(第二課時)初識苯酚 教學設計_第1頁
高中化學 選修三 醇酚(第二課時)初識苯酚 教學設計_第2頁
高中化學 選修三 醇酚(第二課時)初識苯酚 教學設計_第3頁
高中化學 選修三 醇酚(第二課時)初識苯酚 教學設計_第4頁
高中化學 選修三 醇酚(第二課時)初識苯酚 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節醇酚(第2課時)

初識苯酚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苯酚的性質,培養“微觀探析與變化觀念”的核心素養。

2.根據苯酚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解決污水處理問題,培養“科學態度與社會責

任”的核心素養。

3.設計實驗,探究苯酚的酸性強弱,培養“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的核心素養。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法、任務教學法、歸納法、對比法。

【實驗用品】

苯酚、苯、氫氧化鈉溶液、鹽酸、碳酸鈉溶液、紫色石蕊溶液、漠水、氯化鐵溶液、

蒸儲水;pH試紙、pH測試筆、pH傳感器、導電率傳感器、磁力攪拌器、酒精燈、小試

管、玻璃片、玻璃棒、試管夾、火柴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苯酚的結構和性質。

難點:設計實驗證明苯酚的酸性。

【教學流程】

911二修卜)

id

—?―*T

KHUllB

I__J

J.二?、if、

七g看上■910、I

?,倒<樣小.

■Mt一■附g-?黎環—?W■推理,

MM1幅令am

L________J<__Jk________>4<J

/、r——、f二.‘二’、,、

耳“w:厚MHIM旅義&和?化

餐的金立中超苦含有就、海■本

一■

卬斯出eMi2心

上_>

工_

n

f、

‘qwas',mm,、。帖“學上?,

ttniftVD

35IMftK物—?■的■聲H林令京<i

化多件m

你俗xn我

LjHkJH

【教學過程】

環蘿一:初識酚類物質

【情境】展示生活中含有酚的幾種物質

[適應癥]

用于UMS■或a[行?引起的麓熱,匕。2

也用干最第輕至中度相索如頭《?.關節u.V_A',I

31.牙得、機盾*.錚蛔機<w.g

t通化萬通藥業股份有限公司gr?

HONHCOCH3

丁香酚對乙酰氨基酚

【問題1-1】它們有什么相似的結構?

【活動1-1】構建酚的定義,并寫出最簡單的酚——苯酚的結構簡式。

【問題1-2】苯酚是如何走進我們的生活的呢?

【微課】《苯酚》

【活動1-2】觀察苯酚,感受苯酚的色、味、態。

【歸納】苯酚的物理性質:無色晶體,有特殊氣味。

【補充】苯酚久置于空氣中,被空氣中氧氣氧化成粉紅色。保存時要密封。

設計意圖:突出體現酚類物質在自然界中的廣泛存在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作

用,從結構對比構建酚的定義,引出本課要學習的物質苯酚。微課《苯酚》讓

學生了解苯酚的發現史及其重要用途,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師展示苯酚的球棍模型

和空間填充模型,學生觀察苯酚,總結其物理性質,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相結合。

【過渡】苯酚還有哪些物理性質呢?讓我們通過實驗來發現吧。

環節二:探究苯酚溶解性

【情境】苯酚常溫下為無色晶體

【問題2-1】苯酚的水溶性怎么樣?

【活動2-1】分組實驗:苯酚的溶解性實驗。

【歸納2-1】室溫下苯酚在水中溶解度不大。

設計意圖:通過實驗驗證猜想,并為后面的探究埋下伏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情境】苯酚加少量水形成乳濁液。

【問題2-2]如何提高苯酚的溶解性?使溶液由渾濁變澄清?

【活動2-2】分組討論:根據以下試劑設計方案,增大苯酚溶解性。

實驗試劑:苯酚濁液、水、NaOH溶液、稀鹽酸、Na2c03溶液、苯、蒸儲水;

實驗儀器:小試管、酒精燈、試管夾。

編號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

1加熱苯酚濁液

2向苯酚濁液中滴加蒸儲水

3向苯酚濁液中滴加苯

4向苯酚濁液中滴加NaOH溶液

5向苯酚濁液中滴加稀鹽酸

6向苯酚濁液中滴加Na2c03溶液

分組實驗,觀察現象。

加加加加加加

熱水苯NaOHHCINa,CO,

【歸納2-2】加熱使苯酚溶液變澄清;加較多的水溶液變澄清;加苯溶液分層,上層更

渾濁,下層變澄清;加氫氧化鈉溶液變澄清,加鹽酸溶液仍渾濁,加碳酸鈉溶液變澄清。

設計意圖:開放性的問題,讓盡可能多的同學參與到課堂討論中來,既總結完善

物理性質,又讓學生在實踐中發現物質可能的化學性質。

【情境】加熱或加入苯、NaOH溶液、Na2c03溶液使苯酚溶液變澄清了。

【問題2-3】通過剛才的實驗你能進一步總結出苯酚的哪些物理性質?

【活動2-3】交流實驗現象,總結苯酚的物理性質

【歸納2-3】溫度高于65℃苯酚能與水混溶。苯酚易溶于苯等有機溶劑。

設計意圖:利用問題驅動學生思維,引領學生探究,把學生帶入真實問題情境,

通過實驗探究解決問題,根據實驗現象總結物質性質。落實“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核心素養。

【過渡】苯酚可溶于NaOH溶液、Na2c03溶液說明了苯酚具有什么化學性質呢?

環節三:探究苯酚酸性

【情境】苯酚可與氫氧化鈉、碳酸鈉發生反應。

【問題3-1】苯酚又稱為石炭酸,如何證明苯酚有酸性?

【活動3-1】分組討論,設計方案。

方案1:用pH試紙檢驗苯酚溶液的pH值;

方案2:向苯酚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

分組實驗,觀察現象。

編號實驗步驟實驗現象結論

1用pH試紙測定0.1moL/L

苯酚溶液的pH值

2向苯酚溶液中滴加2~3滴

紫色石蕊試液測定酸堿性

【演示實驗1】用pH測試筆測試苯酚溶液pH值。

【歸納3-1】實驗測得苯酚溶液的pH約為6,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說明苯酚具有弱

酸性。

設計意圖:利用酸的通性,證明苯酚有酸性的同時,發現苯酚是弱酸,但不能使

石蕊褪色這一認知沖突,更激起了學生的探究欲望。培養學生”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

“科學探究與實驗創新”的化學核心素養。

【情境】苯酚有弱酸性

【問題3-2】由實驗可知苯酚是弱酸,能否通過其他實驗方法證明?

【活動3-2】利用“強酸制弱酸”的原理,比較碳酸與苯酚的酸性強弱。

設計方案:向苯酚鈉溶液中通入C02,若溶液變渾濁,則說明苯酚酸性弱于碳酸。

設計實驗裝置:利用仿真實驗室,展示實驗裝置圖

【演示實驗2】收集一針管C02通入苯酚鈉溶液中,溶液由澄清變渾濁。

【歸納3-2】二氧化碳可以使苯酚鈉溶液變渾濁,碳酸的酸性強于苯酚。

設計意圖:通過設計方案,鞏固“強酸制弱酸”這一常見實驗方法,利用仿真實

驗平臺模擬實驗裝置,強化實驗室制取氣體裝置模型,培養學生“證據推理與模型認

知”核心素養。教師改進實驗,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情境】二氧化碳與苯酚鈉溶液反應,使溶液由澄清變渾濁。

【問題3-3】苯酚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苯酚和什么?二氧化碳少量或過量,

〃V°Na彳八/OH

反應產物是否有變化??或?

【演示實驗2】數字化實驗:向100mLlmol/L的苯酚溶液中逐滴加入100mLlmol/L的碳

酸鈉溶液,測定反應過程中pH值的變化情況。

lOOmLlmol/L

的碳酸鈉溶液

10()mLlmol/L

的苯酚濁液

【教師講解】碳酸鈉是強堿弱酸鹽分步水解,以第一步為主,若碳酸鈉與苯酚不反應,

混合后體積加倍,濃度減半,水解生成的碳酸根離子濃度與溶液中的氫氧根離子濃度近

似相等,根據平衡常數表達式,c(OH)=vkhix0.5~1.0xl0-2mol/L,c(H+)~1.0xl0^12mol/L,

pH=12o若發生反應生成碳酸氫鈉,則為碳酸氫根水解,同理可得c(OH-)=

V^7x0.5~1.0xl0-4mol/L,c(H+)-1.0xl0-1°mol/L,pH=10。這與我們實驗測得的結果幾

乎一致,可見碳酸鈉與苯酚發生了反應,生成苯酚鈉與碳酸氫鈉。向苯酚鈉溶液中通

CO2,無論CO2是否過量,只生成NaHCCh。

【活動3-3】書寫化學方程式

彳八/ONa彳、^)H

LII+CO2+H2O―>PIJ+NaHCO,

【歸納3-3】苯酚的酸性強于碳酸氫根。

設計意圖:苯酚濁液與碳酸鈉反應實驗中,利用數字化實驗把更直觀的數據呈現

給學生,數型結合分析現象后面的本質原因。利用水解平衡常數解釋數據的來源,拓

展提高,強化了化學實驗觀,提升了邏輯思辨能力,發展了模型認知素養。

【情境】二氧化碳通入苯酚鈉溶液,溶液變渾濁,碳酸的酸性強于苯酚。

【問題3-4】碳酸可以制苯酚,那么鹽酸可以嗎?

【活動3-4】分組實驗:向苯酚鈉溶液中滴加鹽酸,觀察現象。

書寫化學方程式:

【教師支持】根據Ka的大小也可以推斷苯酚的酸性大小。

【資料卡片】已知H2c03的Kai=4.5*10-7,Kai=4.7X10-11;苯酚的Ka=1.3x10"°。石蕊

的變色范圍:pH<5時為紅色,pH>8時為藍色。

【歸納3-4】苯酚是弱酸,所以不能使酸堿指示劑(如石蕊)變色。

設計意圖:提供電離平衡常數,學生依據證據進行分析推理,建立觀點、結論和

證據之間的邏輯關系,通過實驗探究和問題分析,加強“證據推理與模型認知"能力

的培養,注重思維建模。利用理論指導實踐,再從實踐回歸理論解釋。在探究中體會

“結構與性質的關系”。

【過渡】苯酚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廣泛用于制造酚醛樹脂、染料、醫藥、農藥等。

含酚類物質的廢水對生物具有毒害作用,會對水體造成嚴重污染。化工廠和煉焦廠的廢

水中常含有酚類物質,在排放前必須經過處理。

【情境】播放有關苯酚用途的圖片以及含酚廢水造成魚類死亡的圖片。

【問題3-5]如何處理含酚廢水以及回收利用苯酚?

【活動3-5】完成含酚廢水分離回收苯酚的流程圖。

[?水層

含酚加入.)通入足量.

沖水層I(_)

加入溶液

操作一[有機層(_):

。有機層(_)

【歸納3-5】利用苯酚易溶于有機溶劑的物理性質從水中萃取苯酚,再利用苯酚的弱酸

性分離、提純苯酚。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充分感受化學與生產、生活的聯系,學以致用,對苯酚的知

識進行梳理。發展學生對化學價值的認識水平。發展綠色化學觀念,體會化學學科在

促進人類發展和解決環境問題中的價值,培養“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

環節四:苯酚的檢驗

【情境】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的污水才能夠排放,我國污水排放標準如下:

續表4

序號污染物適用范惘?級標準二級標準三級標準

39對?二甲苯一切排污單位0.40.61.0

40間?二甲苯一切排污單位0.40.61.0

41氯苯一切排污單位0.20.41.0

42鄰二氯笨一切排污單位0.40.61.0

43對二氯苯一切排污單位0.40.61.0

44對硝基氯茶一切排污單位0.51.05.0

452,4■二硝基氯米一切排污單位0.51.05.0

46苯酚一切排污單位030.41.0

47間.甲酚一切排污單位0.10.20.5

4824二氯酚i切排污單位0.60.81.0

492,4,6-三氯酚一切排污單位0.60.81.0

【問題4-1】環保部門經常對工廠排放的污水取樣檢驗,他們是如何檢測苯酚,并確定

苯酚在水中的含量的呢?

【活動4-1】分組實驗:取苯酚稀溶液,滴加氯化鐵溶液。現象:溶液變紫色

【歸納】大多數酚類都能與FeCb溶液發生顯色反應。其中,苯酚遇FeCb溶液顯紫色,

3+

常用此反應定性檢驗苯酚或FeO

6c6H5OH+Fe3+-[Fe(C6H5O)6]3+6H+(絡合反應)

設計意圖:體驗環保部門的工作,檢測苯酚的存在,樹立環保意識,發展“科學

精神與社會責任”的核心素養。

【演示實驗3】向苯酚稀溶液中滴入飽和濱水。

【情境】苯酚溶液中滴入飽和濱水,有白色沉淀生成。該反應非常靈敏,常用于對溶液

中苯酚進行定性、定量分析。

【問題4-2】苯酚與澳水反應是取代反應還是加成反應?怎樣通過實驗加以證明?

【活動4-2】分組討論,設計方?案。

方案:(1)檢驗澳離子存在;

(2)測反應前后pH;

(3)測反應前后導電性變化。

【演示實驗4】兩個三頸燒杯中分別加入50mL的稀苯酚和蒸僧水,均放于磁力攪拌器

上,連接導電率傳感器、數據采集器、以及電腦,開啟磁力攪拌器,同時分別滴入同滴

數的濃漠水,測定兩組溶液的導電率變化。

5

165

16

165

155

155(

15

5U

715K

155y

8155s

9156a

15z

6>

10015

11156=

1-

12156%

13215E

143s

.67/

1534s

7m

導電率1

uS/cm

導電率2

pS/cm時間型)

實驗現象:前者溶液中有少量白色沉淀生成,后者溶液變黃色,苯酚溶液滴入漠水后導

電率增幅較大。

【分析】苯酚溶液和蒸儲水分別滴加相同滴數濃澳水。苯酚溶液中導電率變化遠大于蒸

儲水,前者導電性增加幅度大一些,說明苯酚和澳水之間發生的化學反應中生成可溶性

的電解質。

【歸納】苯酚和濃濱水發生化學反應的原理是取代反應,而不是加成反應。

OH

Br-|^|-Br|+3HBr

+3Br----?

62

2,4,6一三溪苯酚

設計意圖: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增加導電率測定實驗,利用蒸儲水做空白實驗,

通過對比導電率的變化情況,避免了漠水稀釋帶來的干擾,得出溶液中有大量離子生

成,苯酚和溟發生取代反應。突破本節課的難點內容。從實驗結論上升到理論解釋,

分析苯酚具有弱酸性的原因,最終提升到研究有機物性質的思路方法及結構決定性質

的學科思想。

【情境】苯酚與漠發生取代反應

【問題4-3]在第二章,我們學習過苯的澳代反應,通過苯和苯酚與澳反應的條件以及

取代情況的對比,說明苯和苯酚兩者苯環上的氫,誰更活潑?

【活動4-3】對比苯和苯酚與漠反應的不同

物質反應試劑反應條件產物取代氫原子數

苯酚

【過渡】通過對比可以發現苯酚與漠的反應比苯和澳的反應更容易,苯環變得更易取代。

在苯酚酸性的探究中,我們又發現苯酚有酸性,但同樣含有羥基的乙醇卻沒有,這是為

什么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

設計意圖:聯系舊知,通過對比,體會苯和苯酚性質的不同,證明羥基對苯環有

影響。

環節五:總結歸納

【問題5-1】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本節課所學內容,哪位同學來概括一下苯酚具有哪

些性質?

【活動5-1】總結苯酚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

設計意圖:引領學生總結回顧本節課知識形成知識網路,培養學生“歸納整理”

的能力。

【問題5-2】學完本課,你有哪些收獲?

【活動5-2】暢所欲言

設計意圖:談收獲環節,在交流中激發思維,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與創新意識”

“科學態度與社會責任”的學科素養。

【板書設計】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整體教學思路為:“情境導入,實驗探究,性質應用,對比發現,總結提

升”。用生活中的酚類物質對比引出酚的定義,一個短視頻簡介苯酚的發現和性質。激

發學生認識苯酚的興趣。通過親手實驗發現、總結物理性質,帶著問題展開實驗探究,

在實驗中,進一步得出苯酚的溶解性、酸性。通過小組討論如何比較苯酚與碳酸酸性的

強弱,利用強酸制取弱酸的規律,設計比較碳酸與苯酚酸性的實驗方案并進行驗證。對

比苯酚和苯性質差異,體會和認識到有機物中基團之間的相互影響。因此“苯酚性質的

探究和學習”是建立在學生已學的官能團(羥基)和煌基(苯基)的知識基礎上,既能

夠豐富有機化合物結構決定性質的內涵,又可以為以后復雜有機物的學習提供方法指

導。

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特色為:“實驗探究突破教學難點,問題引領指導探究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