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第1章《機械運動》第3節運動的快慢講義(知識點總結+例題講解)序號知識點難易程度例題數變式題數合計一速度★★6640二運動快慢的比較:速度單位的轉換★★44三勻速直線運動與平均速度★★★66四速度圖像:tS、tv圖像★★★44一、速度:1.物體運動的快慢用速度表示;2.速度的符號:v3.速度的定義:單位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距離;4.速度的公式:,公式變形得:,。5.單位: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S:路程——米(m);t:時間——秒(s);v:速度——米/秒(m/s)6.速度的物理意義:表示物體的運動快慢;【例題1】在校園樓梯、走道上禁止奔跑,我們在走道上行走速度合適的是()A.1cm/s B.1dm/s C.1m/s D.10m/s【答案】C【解析】解:在校園樓梯、走道上禁止奔跑,所以我們在走道上正常行走的速度為1m/s。1cm/s和1dm/s的速度太慢,10m/s的速度相當于百米賽跑的速度,太快。故C符合題意。故選:C。【變式1】下列關于速度的估測與實際不符合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 B.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5m/sC.中學生跑800米的速度約為4m/sD.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答案】B【解析】解: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A符合實際。B、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108m/s,故B不符合實際;C、跑800米的時間約為200s,平均速度約為:v=sD、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D符合實際。故選:B。【例題2】如圖畫中題有李白《早發白帝城》詩句,詩中能估算出速度大小的一句是()A.朝辭白帝彩云間B.千里江陵一日還C.兩岸猿聲啼不住D.輕舟已過萬重山【答案】B【解析】解:A、云是由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與速度無關,故A錯誤;B、“千里江陵一日還”描述的是一天內通過的距離,可以估算速度的大小,故B正確;C、不同物體發出聲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詩人是根據音色來辨別是猿的聲音,與速度無關,故C錯誤;D、從“輕舟已過萬重山”知,“山”相對于輕舟的位置不斷變化,所以,以“輕舟”為參照物,“山”是運動的,通過了距離,但不知道時間,所以無法估算速度的大小,故D錯誤。故選:B。【變式2】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它的運動速度越大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C.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運動速度越大D.速度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答案】D【解析】解:A、根據v=sB、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的大小無關,故B錯誤;C、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由于不知道時間,則根據v=sD、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故D正確。故選:D。【例題3】為了測定某輛轎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的速度,小宇同學拍攝了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的照片,圖中所附的刻度是均勻的,如果每隔1s拍攝1次,轎車本身總長4.5m,那么這輛轎車2s內的速度約為()A.30m/s B.15m/sC.12.5m/s D.9.0m/s【答案】D【解析】解:由圖可知,在照片中轎車的長度約為:L=1cm,由圖中所附的刻度可知,轎車2s內通過的路程約為轎車長度的4倍,即s=4L,轎車的實際長度為L′=4.5m,則轎車在2s內實際通過的路程約為:s′=4L′=4×4.5m=18m。轎車的速度約為:v=s′故選:D。【變式3】甲、乙兩輛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1,運動時間之比是4:3,則兩輛汽車的運動速度之比()A.3:2 B.2:3 C.8:3 D.3:8【答案】A【解析】解:兩輛汽車通過的路程之比是2:1,運動時間之比是4:3,則兩車運動速度之比為:v甲故選:A。【例題4】如圖所示,電瓶車正常行駛,速度表指示的數值是m/s,以此速度行駛30min,通過的距離是m。【答案】12.2;22000。【解析】解:(1)由圖知,電瓶車速度表的單位是km/h,一個小格代表2km/h,則此時汽車的行駛速度v=44km/h=44×1(2)以此速度行駛時間t=30min=12h,由vs=vt=44km/h×1故答案為:12.2;22000。【變式4】如圖所示,利用頻閃照相機拍攝,得到小汽車一段時間內的運動圖片。頻閃照相機每隔0.5s閃拍一次,小汽車的車身長實際長3m,則通過測量推算,小汽車2s時間內通過的距離是m,運動速度約為km/h。【答案】18;32.4。【解析】解:已知車身長3m,則每0.5s小汽車通過的路程約4.5m,那么此段時間內小汽車行駛的路程為s=13.5m,此汽車的速度為v=s小汽車2s時間內通過的距離s′=vt′=9m/s×2s=18m。故答案為:18;32.4。【例題5】五一小長假,小蕊一家人乘坐高鐵外出游玩。高鐵過隧道時,小蕊感覺隧道向后運動是以為參照物。若高鐵長度為200m,隧道長度為4.3km,高鐵以270km/h的速度穿過隧道需要的時間為min。【答案】高鐵;1。【解析】解:(1)以高鐵為參照物,隧道向后運動,故小蕊感覺隧道向后運動是以高鐵為參照物;(2)高鐵完全穿過該隧道所行駛的路程:s=200m+4.3×103m=4500m,高鐵的速度v=270km/h=75m/s,由v=st=s故答案為:高鐵;1。【變式5】一木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在相等時間內連續拍攝4次“頻閃”照片如圖,頻閃的時間間隔為0.02s.從頻閃照片可判斷,該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3位置的路程是cm。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速度為m/s。【答案】3.60;0.9。【解析】解:根據圖示可知,圖中刻度尺一個大格表示1cm,一大格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的長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3位置的距離是:6.20cm﹣2.60cm=3.60cm;根據圖示可知,木塊從1位置運動到4位置的距離是:8.00cm﹣2.60cm=5.40cm=0.054m,則木塊從1位置到4位置運動的平均速度:v=s故答案為:3.60;0.9。【例題6】如圖所示,平潭海峽公鐵大橋于2020年10月1日通車試運營,推動閩臺便利往來和加快“一帶一路”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福州到平潭大約為120km,其中公鐵大橋線路全長約為16km,上層為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設計速度為100km/h,下層為雙線鐵路,設計速度為200km/h。求:(1)如果從福州駕車到達平潭需80min,則車速是多少km/h?(2)如果一列長400m的動車,以設計的最大速度行駛,求此動車通過該公鐵大橋需要多少秒?【答案】(1)90km/h;(2)295.2s。【解析】解:(1)汽車的行駛速度:v=s(2)動車通過該公鐵大橋所走的路程:s′=s橋+L車=16km+0.4km=16.4km,由題知,最大設計速度v′=200km/h,動車通過該公鐵大橋需要的時間為:t′=s′答:(1)如果從福州駕車到達平潭需80min,則車速是90km/h。(2)如果一列長400m的動車,以設計的最大速度行駛,則此動車通過該公鐵大橋需要295.2s。【變式6】校園足球比賽開始之前隊員進行熱身訓練,隊員繞著400m操場跑步熱身,通過前半程用時100s。(1)求前半程隊員跑步的速度;(2)若跑完全程的時間不得超過180s,則隊員后半程至少應以多快的速度跑步。【答案】(1)2m/s;(2)2.5m/s。【解析】解:(1)前半程的路程s前=400m÷2=200m,前半程的時間t前=100s,前半程運動員的速度v前=s(2)后半程的路程s后=s前=200m,若跑完全程的時間不得超過180s,則后半程的時間t后=180s﹣100s=80s,隊員后半程的速度至少為v后=s答:(1)前半程隊員跑步的速度為2m/s;(2)若跑完全程的時間不得超過180s,則隊員后半程至少應以2.5m/s的速度跑步。二、運動快慢的比較:速度單位的轉換1.速度大小的比較:化成基本單位或者化成相同單位再比較(速度單位之間的相互轉換)。(1)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2)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每小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或km·h1,1m/s=3.6km/h2.速度單位轉換方法:【例】計算:1200m/min=km/h=m/s。(1)方法一:1200m/min表示,物體每1min運動的路程是1200m,而1h=60min,則:物體1h運動的距離是S=vt=1200m/min×60min=72000m=72km;∴1200m/min=72km/h同理:1200m/min表示,物體每1min運動的路程是1200m,而1min=60s,則:物體每1s運動的距離是S=1200m÷60=20m;∴1200m/min=20m/s(2)方法二:先計算出1200m/min=20m/s,則20m/s=20×3.6km/h=72km/h;或者先計算出1200m/min=72km/h,則72km/h=72÷3.6m/s=20m/s。(3)方法三:【拓展】速度公式的理解(控制變量法)1.控制變量法:我們在研究某物理量的時候,如果該物理量同時存在多個影響因素,我們一般只能研究某一個因素與該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對于其他的因素則假定為一個定值(不變)。說明:即一個物理公式里面至少會出現三個物理量,而我們只能研究某兩個物理量之間的變化關系,對于其他的物理量就假定不變。2.速度公式的理解:(控制變量法)(1)在相同時間內,物體運動的越長,它的速度就;(2)物體經過相同的路程,所花的越短,速度;(3)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4)在物理學中,為了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采用“相同時間比較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將物體運動的路程除以所用時間;這樣,在比較不同運動物體的快慢時,可以保證時間相同;(比賽時,觀眾判斷運動員運動的快慢)(5)在比賽中,裁判采用的是“相同路程比較時間”的方法,時間越短則速度越快。【例題7】完成下列速度單位的換算:(1)3.6m/s=km/h;(2)0.8cm/s=km/h;(3)1m/s=km/min=km/h;(4)4.8km/min=m/s=km/h;【答案】如下:(1)3.6m/s=12.96km/h;(2)0.8cm/s=0.0288km/h;(3)1m/s=0.06km/min=3.6km/h;(4)4.8km/min=80m/s=288km/h;【變式7】汽車以72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駛,羚羊以22m/s的速度在草原上奔跑,運動員5min跑完1800m,三者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A.運動員、汽車、羚羊B.羚羊、汽車、運動員 C.汽車、羚羊、運動員D.汽車、運動員、羚羊【答案】A【解析】解:汽車行駛的速度v汽車=72km/h=72×1羚羊以在草原上奔跑的速度v羚羊=22m/s,運動員的速度v運動員=s所以,速度由小到大的順序是:運動員、汽車、羚羊。故選:A。【例題8】甲、乙兩個運動物體的速度分別為72km/h和28m/s,比較它們的運動快慢是()A.乙比甲快B.甲比乙快C.它們一樣快D.無法比較【答案】A【解析】解:甲的速度:V甲=72km/h;乙的速度:V乙=28m/s=28×3.6km/h=100.8km/h。由于V甲<V乙,乙比甲快,所以選項C正確。故選:A。【變式8】為宣傳“綠色出行,低碳生活”理念,三個好朋友在某景點進行了一場有趣的運動比賽。小張駕駛電瓶車以18km/h的速度前進,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前進,小李騎自行車,每分鐘通過的路程是0.6km.則()A.小張的速度最大 B.小王的速度最大C.小李的速度最大 D.三人的速度一樣大【答案】C【解析】解:小張速度:18km/h,小王速度:5m/s=5×3.6km/h=18km/h,小李速度:v=s故選:C。【例題9】下列運動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A.劉翔以12.88s創造了男子110m欄世界紀錄B.某同學騎自行車用2min45s前進了1000mC.手扶拖拉機在20min內前進4.8kmD.汽車在城區行駛時限速40km/h【答案】D【解析】解:A、劉翔的速度:v=sB、自行車的速度:v′=s′C、手扶拖拉機的速度:v″=s″D、汽車在城區行駛時限速40km/h。通過比較可得:速度最大的是汽車。故選:D。【變式9】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甲、乙兩車。下列情況中,甲車比乙車運動得快的是()A.甲通過的路程為4000米,乙通過的路程為2000米B.甲通過的路程為1000米的同時,乙通過的路程為1500米C.甲在半小時內通過的路程為40千米,乙在5小時內通過的路程為300千米D.甲的速度為54千米/時,乙的速度為20米/秒【答案】C【解析】解:A、只知道路程,不知道運動時間,無法比較物體運動快慢,故A錯誤;B、由于甲、乙的運動時間相同,甲車的路程小于乙車的路程,則甲車比乙車運動的慢,故B錯誤;C、甲車的速度v甲=s甲t甲D、v甲=54km/h,v乙=10m/s=20×3.6km/h=72km/h,甲車的速度小于乙車的速度,甲車比乙車運動的慢,故D錯誤。故選:C。【例題10】關于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說法正確的是()A.只能用v=sB.不能用v=tC.v=st是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D.v=ts是用單位路程內所用的時間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答案】C【解析】解: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v=st是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v=ts是用單位路程內所用的時間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故選:C。【變式10】2021年8月1日在日本東京舉行的男子100米半決賽中,中國飛人蘇炳添以9秒83創造了亞洲記錄,如圖所示,關于運動的快慢,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比賽進行中觀眾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B.比賽結束時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C.物理學上比較物體快慢的方法與觀眾的方法相同D.物理學上比較物體快慢的方法與裁判的方法相同【答案】D【解析】解:A、比賽時,觀眾看到跑在前面的運動員跑得快,說明了在相同的時間內,運動員的路程越大,運動員跑得越快,即觀眾是用“相同的時間比路程”的方法比較運動的快慢,故A正確;B、終點裁判是根據跑完全程所用的時間來判斷運動員運動快慢的,時間越短,運動越快,即終點裁判用“相同的路程比時間”的方法比較運動快慢,故B正確;CD、在物理學中,是根據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物體通過路程與所用時間的比)來比較運動的快慢,相當于相同的時間比路程,與觀眾的方法相同,與裁判的方法不同,故C正確、D錯誤。故選:D。三、勻速直線運動與平均速度:1.快慢不變,沿著直線運動叫作勻速直線運動;勻速直線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特點:①速度的大小不變;且②速度的方向不變;即: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與物體運動的時間和路程均無關(一直不變);【說明】①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與物體運動的時間、運動的路程等無關;(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時,任意時刻、任意地點的速度大小都相等)②物體作勻速直線運動時,任意相同時間段內運動的路程相等。2.運動速度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變速運動的快慢用平均速度來表示,粗略研究時,也可用速度的公式來計算;①勻加速直線運動:②勻減速直線運動:3.平均速度:總路程除以總時間;公式:【例題11】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運動時間越短,速度越大B.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C.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無關D.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與物體通過的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答案】C【解析】解: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和所用時間無關,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和時間都不成比例,故ABD錯誤,C正確。故選:C。【變式11】對于一個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關于v=sA.該物體的速度不隨路程和時間的改變而改變B.物體運動所用的時間越長,物體的速度就越小C.該物體的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D.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物體的速度就越大【答案】A【解析】解: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一個定值,它的大小與物體通過的路程及物體運動時間的長短無關,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例題12】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它的運動速度越大B.速度與路程成正比,與時間成反比C.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它的運動速度越大D.速度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答案】D【解析】解:A、根據v=sB、當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速度大小保持不變,與路程和時間的大小無關,故B錯誤;C、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由于不知道時間,則根據v=sD、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速度越大,物體運動得越快,故D正確。故選:D。【變式12】下列有關勻速直線運動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根據v=sB.根據s=vt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與所需時間成正比C.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大小由運動時間決定D.汽車沿平直公路每分鐘行駛的路程均為1000米,則汽車一定做勻速直線運動【答案】B【解析】解:A、勻速直線運動的運動速度保持不變,與路程無關,故A錯誤;B、勻速直線運動的運動速度保持不變,根據s=vt可知,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就越長,所需時間越長,則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通過的路程與所需時間成正比,故B正確;C、勻速直線運動的運動速度保持不變,與時間無關,故C錯誤;D、在平直公路意在說明是直線運動,每分鐘行駛的路程均為1000米,并不能說明該汽車為勻速運動,有可能在這一分鐘之中,前半分鐘行駛800米,后半分鐘行駛200米,則不是勻速運動,故D錯誤。故選:B。【例題13】根據勻速直線運動公式v=sA.速度跟路程成正比B.速度跟時間成反比C.速度不變,路程跟時間成反比D.以上說法都不對【答案】D【解析】A、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v是確定的,與路程s的大小無關,故A錯;B、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v是確定的,與t的大小無關,故B錯;C、由v=sD、由上分析知,D正確。故選:D。【變式13】關于勻速直線運動,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通過的路程與所用的時間成正比B.通過路程相同,所用時間越多,速度越大C.所用時間相同,通過路程越長,速度越小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所用的時間與通過的路程成反比【答案】A【解析】解:A、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保持不變,由公式s=vt知:物體通過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故A正確;BCD、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一個定值,它的大小與物體通過的路程以及運動時間的長短無關,故BCD錯誤。故選:A。【例題14】小明家到學校的路程為600m,他去上學時,前一半路程平均速度為1.2m/s,為了不遲到后一半路程用了150s,他上學的整個路程的平均速度為()A.1.5m/s B.1.6m/s C.2m/s D.2.5m/s【答案】A【解析】解:根據v=st可知,前一半路程用時t1又知后半程用時t2=150s,則全程用時t=t1+t2=250s+150s=400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故選:A。【變式14】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km/h,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km/h B.4.8km/h C.5km/h D.6km/h【答案】B【解析】解:設總路程為s,則前一半路程的時間t1=S后一半路程的時間t2=s則小紅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s故選:B。【例題15】某人在2h內行走了10km,休息0.6h后又在3h內行走了18km,全程的平均速度是km/h。【答案】5。【解析】解:根據題意可知某人的總路程為:s=10km+18km=28km,這段路程一共用的時間為:t=2h+0.6h+3h=5.6h,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為:v=s故答案為:5。【變式15】在全區中學生田徑運動會的男子百米比賽上,聰聰同學以12.5s的成績獲得冠軍。他在前10m平均速度為10m/s,合km/h;如果聰聰在最后沖刺階段平均速度為10m/s,則聰聰全程的平均速度是m/s。【答案】36;8。【解析】解:10m/s=36km/h;他的百米平均速度:v=s故答案為:36;8。【例題16】小紅參加了學校組織的遠足活動,全程6km。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4km/h,則她通過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km/h B.4.8km/h C.5km/h D.6km/h【答案】B【解析】解:設總路程為s,則前一半路程的時間t1=S后一半路程的時間t2=s則小紅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s故選:B。【變式16】2021年11月16日,阿爾法羅密歐車隊對外官宣,中國車手周冠宇將作為正賽車手征戰2022賽季一級方程式(F1)錦標賽,標志著周冠宇成為中國首位F1正式車手。某次訓練中,周冠宇駕駛F1賽車沿直線從M點運動到N點,前半程平均速度為v0,后半程平均速度為1.5v0,則賽車從M到N全程的平均速度為()A.1.1v0 B.1.2v0 C.1.25v0 D.1.35v0【答案】B【解析】解:設全程的路程為2s,則前半程所用時間:v1=sv0,后半程平均所用時間:v賽車從M到N全程的平均速度:v=2sv1故選:B。四、速度圖像(tS、tv圖像):1.時間路程圖(tS圖):(1)水平橫線表示速度為(靜止,在原地);(2)斜直線表示物體做運動;(3)每條直線段的斜率等于該直線段的;(4)直線越斜,表示速度;(5)兩條直線相交,表示兩物體;(6)求平均速度時,只考慮起始點和終止點的時間間隔、路程差;2.如右上圖所示,求:(1)OA段的速度vOA=;(2)BC段的速度vBC=;(3)0~9s內的平均速度v1=;(4)OC段的平均速度vOC=;3.時間速度圖(tv圖):(1)水平直線表示;(2)斜直線表示加速或者減速直線運動:①當向右上斜(斜率大于0)則是勻加速直線運動;②當向右下斜(斜率小于0)則是勻減速直線運動;(3)直線與橫軸(t軸)所圍成的圖形的面積等于運動的距離。【例題17】如圖所示,是小轎車在某段時間內的路程一時間圖像,以下說法正確的是()A.在整個7s時間內,小轎車在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0~2s和5~7s時間內,小轎車的平均速度相同C.0~5s內,小轎車的平均速度是0.4m/sD.0~7s內,小轎車的平均速度是1.5m/s【答案】C【解析】解:A、由圖可知,在2~5s時間內,小轎車運動的距離為0,小轎車處于靜止狀態,故A錯誤;B.在0~2s時間內,小轎車的平均速度為v1在5~7s時間內小轎車的平均速度為v2兩段時間內運動的速度不同,故B錯誤;C、在0~5s內,小轎車的平均速度是v3D、在0~7s內,小轎車的平均速度是v4故選:C。【變式17】如圖是一輛汽車做直線運動的s﹣t圖像,對線段OA、AB、BC、CD所表示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AB段汽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B.前3小時內,汽車運動的平均速度為30km/hC.BC段汽車處于變速直線運動狀態D.CD段汽車運動的速度為22.5km/h【答案】B【解析】解:A.AB段汽車的路程不隨時間而變化,則汽車處于靜止狀態,故A錯誤;B.前3小時內,汽車運動的路程為90km,平均速度v=sC.由圖可知,在BC段,汽車通過的路程與時間成正比,故做的是勻速直線運動,故C錯誤;D.BC段的平均速度是vCD=s故選:B。【例題18】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出發向南做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2~4s內乙做勻速直線運動B.0~2s內以甲為參照物,乙向北運動C.4s時甲比乙的速度快D.0~2s內乙的平均速度為2m/s【答案】C【解析】解:由圖像知,甲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說明甲通過的路程與其時間成正比,即甲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前2s,乙是一條過原點的直線,所以做勻速直線運動;2s后乙的路程沒有變化,所以處于靜止狀態,即乙是先勻速直線運動后靜止。A、在2~4s內,乙的路程沒有發生變化,所以乙是處于靜止狀態,故A錯誤;B、由圖可知,甲、乙兩物體在0~2s內都是做勻速直線運動,在2s內乙通過的路程大于甲,乙的速度大于甲,乙在甲的前面;而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出發向南做直線運動,所以,以甲為參照物,乙向南運動,故B錯誤;C、乙在2s后處于靜止狀態,甲做勻速直線運動,4s時甲比乙的速度快,故C正確;D、0~2s內乙運動的路程是8m,時間是2s,速度為v=s故選:C。【變式18】兩輛汽車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時出發,其位置x與時間t的關系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①甲、乙兩車在t1=時相遇;②甲車的速度為m/s,乙車的速度為m/s;③當t2=50s時,甲、乙兩車相距m;④當t3=時,甲、乙兩車相距150m。【答案】如下:【解析】①甲、乙兩車在t1=20s時相遇;②甲車的速度為30m/s,乙車的速度為15m/s;③當t2=50s時,甲、乙兩車相距450m;④當t3=10s和30s時,甲、乙兩車相距150m。【例題19】如圖中表示物體做勻速運動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考語文讓作文語言靚麗起來
- 空調器智能傳感與物聯網技術融合考核試卷
- 煤制合成氣的環境友好型生產考核試卷
- 硅藻土纖維原料制備技術研究考核試卷
- 電池界面工程考核試卷
- 旅行的初一下冊語文作文
- 泡沫塑料在交通工程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電視量子點顯示技術解析考核試卷
- 畜牧業智能化養殖技術考核試卷
- 上海高三語文作文
- 江漢區2023-2024學年下學期期中八年級數學試卷(含答案)
- 2025屆高考地理二輪復習:常見的天氣系統 提升練習題(含答案解析)
- 《客至》課件 統編版高二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CNAS-CL02-A004:2018 醫學實驗室質量和能力認可準則在臨床免疫學檢驗領域的應用說明
- 大學生舊物回收創業計劃書
- 新蘇教版一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認識20~99》全部教案(共3課時)
- 手術患者轉運交接課件
- 鐵路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單選題100道及答案
- 藝校對舞蹈學生受傷免責協議書
- 《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運行維護與管理標準》
- 江西版小學四年級下冊美術全冊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